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鱼不服_分节阅读_第247节
小说作者:天堂放逐者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4-01 19:54:11

  孟戚想了半天,只能找到这一个优点。

  “算了,我们再想办法。”墨鲤无力地说。

  比如绑架那个卖血衣的,逼人连夜赶工。

  虽然逼迫他人有违君子之道,但是逼迫一个卖东西让人去行骗的摊主,不是不能变通。

  “嗯?”孟戚摸了摸身上的罗袍。

  这衣服的料子竟然很不错,穿着极舒适。

  至于丑,他自己又看不到。

  这时孟戚的抗拒心消失了大半,他这一生经过诸多阵仗,一件衣服算什么碍难?

  “大夫不必担忧,我们再试着缝衣服,实在不行就穿这件。”

  孟戚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墨鲤欲言又止。

  ***

  元智和尚迎着初升的朝阳,站在烧得只剩废墟的土地庙前。

  庙前已经围了一些人。

  这是四帮十二会的帮众,昨日启程离开的他们也没走多远,随即听说城内出事,司家米铺发生命案,可能还牵扯到神秘杀手组织。龙头会的蔡老爷子发话,不许豫州道上的人插手这件事,然而他的这道命令只在龙头会好使。

  不,连龙头会都有些人心浮动。

  威信如同烛火,看似明亮,然而一阵风过就会摇摇欲熄。

  蔡老爷子带着帮中好手,白白被蚊子咬了一整晚的事,已经严重影响了他在龙头会的威信。

  虽然明面上还跟从前一样,但是暗地里已经起了变化,譬如他的命令不再那么有威慑力,不能让帮众打心底里遵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事有自己的主意,反正阳奉阴违有千百种花样。

  豫州道上的地头蛇,已经有一部分折在了司家米铺。

  那个不知名的刀客,可谓凶焰滔天,足足杀了五十多人,这还是风行阁高手及时赶到阻拦的结果。

  一部分帮会知难而退,剩下的那些地头蛇却没有放弃。

  他们死了很多兄弟,如果就这么缩起来做乌龟,很难继续在江湖上混,所以不管是真的悲痛欲绝要报仇还是做样子,都拿出了不死不休的态度。

  土地庙的大火,引得众多势力纷纷探头。

  火烧得很彻底,连庙前的几棵树都没了,地面焦黑一片。

  等到天亮之后,火场的温度才稍微降了,可以进去翻找查看。

  元智老僧的出现,令众人面露警惕,抄起武器慢慢散开将他围在中间。

  “阿弥陀佛,老衲云游路过。”

  元智双掌合十,垂目念经。

  “元智大师。”人群中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老和尚抬眼望去,只见一个摇着折扇的文生笑眯眯地朝自己拱手。

  元智神情微变,暗道这里果然出了大事,不然怎么会连风行阁主都来了。

  “秋施主,久见了。”

  “好说,我方才还念叨着大师,也不知大师多久能到这里,没想到大师后脚即至。按照佛家的话说,这算得上救苦救难了。”

  秋阁主语出惊人,元智老僧先是愕然,很快意识到风行阁已经知道了孟戚在附近出现。

  ——风行阁把孟戚的消息卖给自己,而自己一路赶来,可不就是恰好在这里碰上吗?

  “原来阁主在这里等老衲,不知有何要事?”

  元智老僧见这里人太多,便以传音入密询问。

  他还欠着风行阁一笔债,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偿还,也算一件好事。

  秋景走到元智和尚面前,低声道:“一个飘萍阁的神秘刀客,实力深不可测。”

  元智看了看秋景苍白的脸色,又发现秋景身边跟着的人同样带着内伤,心中有所明悟,这是经历了一番恶斗。

  “不瞒阁主,老衲此间事了,亦需急着赶回悬川关,没有时间过问江湖争斗。”

  “大师有所不知。”秋景笑容一敛,随即收起折扇,用极快的速度将司家米铺引发的纷争说了一遍。

  元智越听越是疑惑。

  钱财金银,元智毫无兴趣;江湖厮杀,老和尚更不在意了。

  飘萍阁虽恶名昭著,但在元智看来,飘萍阁没有无故杀害百姓,那些死去的人大多犯了贪念,这都是因果。元智最多给他们的尸首念念往生经,敲敲木鱼而已,不可能出头,更不会破戒动武。

  “……当日摸进米铺的人有好几拨,差不多都被那刀客杀了,只有圣莲坛的人例外。事后一查,这些人已经趁着我等和飘萍阁杀手缠斗之际逃之夭夭。圣莲坛在豫州根基已毁,留下的只不过是乌合之众,当真有此能耐吗?”

  秋景说到这里就住口了,静静地看着元智老僧的脸色陡然变黑。

  豫州是中原腹地,圣莲坛在这里毫无声势,它的老巢在西南边疆。那里的百姓受蛊惑已深,一心只想着拜紫薇星君。

  戍守边关的兵将,即使在属于齐朝的疆土上也不敢落单,许多村落已经被圣莲坛暗中掌握,朝廷的官军一个不慎,就会遭到袭击。每年因此失踪的兵丁达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亲眼见过此番乱象的元智老和尚,听到圣莲坛三个字自然免不了动嗔念。

  “秋施主的意思是,飘萍阁与圣莲坛有勾结?”

  “怕是不止如此。”

  秋景用扇柄一下一下地敲着掌心,沉声道:“那刀客的功法走的是凶戾嗜杀的路子,却轻轻地放过了圣莲坛几个无足轻重的喽啰。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不是早就认识,就是刀客知道自己不能杀这些人。”

  不等元智和尚回应,秋景又抛出了一句话:

  “恕在下夸口,以风行阁的能力,世上不存在风行阁无法抓到踪迹的势力。飘萍阁偏偏就是,我一直怀疑它借别的江湖势力藏匿行踪,司家米铺的路子不足以做到这些,那个替飘萍阁做掩饰的势力,一定是再怎么神秘鬼祟江湖人都不屑一顾甚至不会去怀疑的……而且可能很缺钱。”

  杀手图什么,还不是为了钱?

  圣莲坛不止迷惑百姓残害无辜,还暗中搞了一个杀手组织搜刮钱财吗?

  元智和尚握着木杖的手背隐隐暴出了青筋。

  “秋施主此言当真?”

  “风行阁怎敢欺瞒大师。”秋景正色肃然道,“大师佛法深厚,不愿破杀戒,却愿为这世道安宁尽己之力,风行阁亦如是。人皆有私心,我正是要借大师之手除去那刀客,破戒非小事,大师可自行斟酌。”

  元智和尚顿了顿,垂眼道:“阿弥陀佛,这杀戒……迟早是要破的。”

  待逆军兵临悬川关之下,悬川关不敌逆军之时,谁能旁观呢?

  “杀伐加身,这无边苦海,老衲此生是渡不过了。”元智和尚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也罢,也罢!风行阁若是得了那刀客的下落,可去三十里外的西面儿山前坡寻老衲,阿弥陀佛。”

  说着大步而去,秋景看着老和尚的背影,缓缓展开折扇,示意身边属下继续在废墟里寻找有用的线索。

  “阁主,发现了两具烧焦的尸体!”

  ***

  元智没有施展轻功,他一步步地走上了山坡。

  草鞋磨得只剩下一层快要破掉的皮,面容多添了几分枯槁,他就像一株落光了叶子毫无生气的树木,下一刻就会死在烈阳之下。

  行脚僧也是苦行僧,他们边走边诵经,元智跟他们不同,他什么话也不说,只是默默地走着路。

  对一个武功高手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不运真气,任凭脚掌磨出老茧,被尖锐的石头割破,走过被太阳晒得滚烫的地面,趟过遍布碎石的溪流。

  这样的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元智来到昨夜跟墨鲤约定好的地方时,已经快要正午了。

  太阳越升越高,常人走在这样的日光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会汗出如浆,衣服像水洗过的一般。

  元智的额头不见一滴汗珠,他正要找块地方休息,耳朵忽然一动,循声望向前方一棵高树。

  “……”

  一个粉色的人影?

  不,是穿了件一块红一块粉的衣裳。

  元智老僧愕然张口,显然想不到前朝国师是这样的人。

  孟戚踏着树梢缓缓步来,罗袍随风飘摆,衣袂翻飞。

  元智呆滞了数息,这才想起来合掌见礼。

  “阿弥陀佛,敢问可是孟国师当面?”

  “不错。”

  孟戚一步迈出,落地无声。

  他努力忘记自己穿的衣服是什么,只镇定地望着元智。

  元智和尚见他负手而立,神华内敛,气质超然,浑不似世间之人。

  就是这衣服,着实一言难尽……

  “我观大师愁绪百结,似有碍难之处?”孟戚是远远看着元智和尚走过来的。

  跟昨日比起来,今天的老和尚气息更显朽枯,眉头紧锁,像是陷入了解不开的死结。

  元智叹道:“老衲思及悬川关危局,倍感焦心。此番来见国师,老衲心知唐突,又不能不来。”

  孟戚略一沉吟,摇头道:“大师着相了。”

  “国师?”

  “大师瞧我这件衣裳如何?”

  “这……”

  “缫丝成罗裳,掷之茜草缸。人言色驳杂,红尘历劫殇。”

  元智闻言大震。

  缫丝人千辛万苦从茧里抽出的丝,千丝制成绫罗,放进有茜草的染缸里染红,才有了这件衣裳。人人都说它颜色斑驳难看,这深一块浅一块不是褪色,是它历经世间劫数留下的痕迹。

  元智出家多年,自然听过许多佛偈,也跟很多人说过佛偈。

  从未有比这句令他心神震动。

  换了旁人所说,就只是普通的佛偈,可是孟戚穿了这么一件反常的衣裳,施施然地说了这番话,令人想到这位国师的经历,可不就是红尘历劫殇吗?

  身为楚朝开国十四功臣,文治武功均是万中无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7页  当前第2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7/4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鱼不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