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鱼不服_分节阅读_第354节
小说作者:天堂放逐者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4-01 19:54:11

  那两个心思活泛的人也打消了念头,他们原本想的是通风报信,给自己觉得“很有希望”的高官报信,可是从昨晚看到现在,好像确实如李有福所说,已经拿不准谁掌优势了。别报信不成,一头扎进去陪葬。

  老吏悄无声息地钻进巷子,他拿着一枚令牌,靠这个很快就进入了封锁圈,被带到领头镇压陈家私兵的将军面前。

  “平将军,伤亡太大,请再稍等片刻,陈家不会再负隅顽抗了。”老吏恭恭敬敬地说。

  那将军讥讽地笑了一声,正要说什么,厮杀声忽然中止。

  只见陈家的家主被人推出来,竟是被几个家将挟持着。

  “畜生!你们背叛我!”陈家的家主放声咆哮。

  “大势已去,三郡王都死在宫中了,伯父你还在坚持什么?要全家人一起去死吗?”陈家的年轻人呵斥道,转身陪笑拱手道,“平将军,您看……”

  话音未落,平将军已经一刀劈了过去。

  年轻人惨叫着栽倒,目光中满是惊恐,陈家主哈哈大笑,状似疯癫:“死,只有死,你们还不动手吗?”

  家将手足无措,围住陈府的兵马已经踏门而入。

  老吏面露讥讽,他收起令牌飞快地走了。

  “将军,那老头是什么人?”一个侍卫疑惑地问道。

  “小人罢了。”

  平将军哼了一声。

  老吏离开武威坊后,就恢复了老态龙钟的样子。

  这一路上他遇到不少小官小吏,有些是像李有福那般巡城,有些是悄悄跑出来打探消息的。

  “高老,这可怎么办?瞧着是彻底乱了啊,咱们……咱们要不要看着投效?”

  “不行,死的还不够多!”老吏眯起眼睛,冷声道,“你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事情自然而然地成了。”

  对于那些打探消息的,老吏唉声叹气地扯着没边没际的话,能被斥责的,也就区区十来个人。

  这些人都跟李有福很相似,曾经是差役下吏,现在混上了官身,他们眼中有一种诡异的亢奋之色。

  这样的事情同时还发生在宁泰城许多个地方,像老吏这样的人,更是多达上百个。

  兵营、典狱司、巡城司,甚至六部衙门,只是人的身份各不相同,对“真相”知道的程度不同。低阶的小官苦于无法升官,压根不懂庶务的世族权贵一个接一个做他们的上官,日子愈发不好过;兵营里的校尉小旗官们不得不忍受克扣,以及根本没什么本事的世族权贵做头领。

  大部分人很快就被宁王薨了世族互相残杀,马上会空出一大片官职的消息安抚了。

  比起虚无缥缈的拥戴之功,厌恶的上官失势或者死了,自己马上就能升官,这才是好消息,出什么头呢?不如表现自己的能力,万一被赏识了呢!

  而小部分人譬如李有福,他们没有分毫焦虑,这显得格外反常。

  “早年我祖父想着,只要一家人能活下去,那些百姓是典儿卖女,还是家破人亡,管那么多做甚!”李有福对自己手下一个捕快说,后者情不自禁地点头。

  老吏在几条街外另一条巷子,跟一个税吏说:“土地不是达官权贵的,就是寺庙道观的,百姓自己的土地越来越少,受我们盘剥的人也每年减少。上官的胃口只赠不减,年年丰收,粮赋收不上来,谁又管我们的死活?”

  陈府大院。

  平将军对自己的亲信说:“差事办不好,粮收不齐,税吏只能愈发残暴。百姓为了活下去,抛弃微薄的田地,去寺庙跟达官权贵家做佃户。税吏做尽恶事却没命活,这样的小人,疯起来当然可怕?他们巴望着世族权贵死一轮,土地被收缴,这样他们就又有十几年好日子可过。”

  王宫之中。

  程泾川看着眼前的人,淡然道:“江南太平,添丁赠口再所难免,土地却只有这么多,佃户必须百般讨好田庄的管事,拼命侍弄土地,才能来年续租。做不了佃户,就沦为流民,全家横死,那些田庄的管事比土皇帝还要嚣张。江南富庶至此,每年依然新增无数枯骨,风行阁连通各大商行知晓天下诸多消息,总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这就是你下令在城外屠戮几大世族的理由?因为他们名下的土地最多?”

  说话的人一身读书人打扮,瞧着寒酸,目中凛然。

  “裘……秋阁主,只要百姓都能安稳地种地,天下无私田,这些纷争岂不迎刃而解?”

  程泾川站起来说,“达官显贵,世族豪强哪个愿意交出手里的土地呢?所以他们只有死,我当然杀不尽这些人,却可以摧毁他们。既然要与天下为敌,就建立一个新的天下。”

第302章 、如障遮目

  屋外守着两方人马, 冷眼相对, 气氛僵硬。

  仿佛下一刻就会打起来。

  这里是王宫, 不敢说固若金汤, 起码对江湖势力而言,是陌生危险的。

  况且秋景只带来了两个心腹,悄无声息地潜入王宫,没有惊动外围的侍卫。

  只是程泾川谨慎地在自己身边布下了诸多防卫,其中包括从风行阁调派来的高手, 所以她一现身,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阵混乱。风行阁的人面面相觑, 除去尴尬,还有强烈的不安。

  秋景的心腹将他们牢牢地看住了, 防止这些人去通风报信。

  王宫的屋子没别的,就是足够大, 加上内殿屏风外殿窗舍的阻挡,饶是武功再高,也很难听清里面在说什么。

  禁卫军还沉得住气,江湖人就不行了。

  “老罗,你们这是打哪儿来?”

  一个扮成侍卫模样的山羊胡男子, 冲着常年跟在秋景身边的心腹说, “少主不是在北边吗?”

  对方半点不买账,冷着脸说:“是阁主,风行阁没有所谓的少主。”

  “哎,老罗, 你讲这个就没意思了。外人称裘先生,咱们称什么?”山羊胡眼珠一转,狡辩道,“我们叫恩公、老主人,因为裘先生跟少主都对我们有提携活命之恩,要是没有风行阁,咱们兄弟不是在江湖道上黑吃黑,就是立个小帮派为一点点银钱打生打死,别说成家立业,怕是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

  老罗不搭理他,山羊胡愈发来劲,提高声音道:“我承认,少主有能耐有手腕,把咱们风行阁做到了今日的显赫声望,可是做人不能忘本,风行阁最初的人手是哪来的?周转的银钱是谁出的?难道不是裘先生?”

  他走到老罗面前,趾高气昂地说:“裘先生不喜我们称呼他为恩公,可是我们不能忘了这些,少主怎么了?没有裘先生,她……她能有今天?!”

  山羊胡原本打算说几句难听的话,只是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

  裘先生毕竟只有一个女儿,且不比儿子差。

  尽管山羊胡打心眼里觉得女子合该在家里绣花缝衣做饭,可是直接说出来就彻底得罪秋景了,没准还要得罪裘先生。

  老罗忍着怒火,拳头捏得骨骼都发出了脆响。

  山羊胡自认为占理,得势不饶人地进逼一步:“老罗,兄弟多年劝你一句,裘先生与程校尉雄才大略,他们要做的可不只是卖卖消息混个江湖这么简单,少主固然了不得,可她毕竟是个女人。”

  旁观的禁卫军有些诧异,他们能站在这里,自然也是极得信任的。

  ——裘先生不是没有儿子,女儿也在多年前病死了吗?不然还能轮得到程泾川?

  他们的想法很普遍,是这个年头绝大部分人的观念。

  不问能力高低,父亲的东西就该是儿子的,没有儿子,女婿跟学生也成。

  顿时有些人望向屋子的眼神就变了,程泾川至今没有成亲,难不成是——

  无怪乎三郡主的青睐,人都不当回事呢!

  禁卫军自以为明白了其中的关窍,风行阁的人却真的打起来了。

  老罗一拳砸在了山羊胡的脸上,就仿佛捅了马蜂窝,院子里齐刷刷一片拔刀抽剑的声音。

  “你!”

  山羊胡跳起来就要动手,却被一个黥面老者推到了旁边。

  “好了,像什么样子?!”

  这黥面老者颇有几分威望,他一出声,两边暂时消停了

  然而这黥面老者却是程泾川这一边的,他捏着个精巧的鼻烟壶,凑到近前闻了闻,方才慢条斯理地说:“混江龙话说得难听,他不应当这样冒犯少主,可理是没错的。少主再有能耐,她也是裘先生的女儿,如果不是裘先生深明大义,她能做出今天这番成就吗?她有好根骨,识人断事皆不输男儿,为人子女,不应叩谢父母所赐之血肉,教导养育之恩吗?”

  这言下之意,秋景那些生来具有的天分是裘思的功劳,后来有的本领,还是裘思的功劳。

  就连风行阁最初在江湖能立得住,都离不开裘思的谋划——没有受他恩德的人,没有他给予的钱财,没有他手中的渠道,一个初出江湖的闺阁女子,还不被吞得连骨头都不剩?就算秋景再有本事,想在这武林之中争得一席之地,少说也花费几十年。

  而风行阁只用十几年就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老罗脸皮青紫,看着洋洋得意的山羊胡,恨不得把牙都给他打掉了。

  外面剑拔弩张,里面反倒风平浪静。

  秋景赶了几日几夜的路,人已经疲倦到了极点,要是没有内功撑着早就倒下了。

  即使如此,她的眼睛仍旧明亮如火。

  血缘是微妙的纽带,秋景长得并不像裘思,气质更是大相径庭,可这双眼睛让程泾川感到了压力。

  他不着痕迹地挪开目光,提起桌上的紫砂壶,徐徐地倒出一杯冲泡得恰到好处的茶水。

  “秋阁主,请。”

  这是程泾川跟秋景第一次碰面。

  在此之前,他们都知道有对方这么一个人,没有正经地见过面。顶多身为风行阁主的秋景混在人群里打量过程泾川几眼,因为程泾川在某段时间算是宁泰城的风云人物,他被宁王的第三个女儿看上了。

  在旁人眼里,程泾川没有显赫的姓氏,不是科举读书人出身,攀不上任何同窗同乡同年的关系,可能除了一张脸什么都没有了。三郡主向来肆意,其实平民、书生、甚至道士和尚带进府,只要门一关谁也不管你胡天胡地。可盯上有品阶的武官就不一样了,做官要点卯当差,不能无故闹失踪,人要是不乐意做面首,强掳是不成的。

  ——说实话,就算三郡主想强掳也没戏,程泾川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至于别的陷阱圈套,在程泾川眼里跟儿戏一般,试想他连这些都躲不过,岂能在裘思手底下活到现在?

  这么一来二去,反倒勾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想见识这程泾川究竟是何方神圣。程泾川也借着这股势头,入了不少达官贵人的眼,或许大部分人是为了看笑话,得一个茶余饭后的调侃,却也不乏真正有才干的人对程泾川的赏识。

  把一件坏事变成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在流言蜚语里屹立不倒。

  譬如不能让宁王觉得这个小小的校尉败坏了皇族名声,找个理由把人除掉。

  “你能走到今天,连我也觉得你很不容易。”秋景放慢语调,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

  隔着一张几案,清茶的雾气缓缓升腾,变化出虚无之影,转瞬即逝。

  程泾川看着变幻的水雾,忽然失笑:“在今天之前,你不是这么想的。”

  秋景一顿,毫不避讳地点头道:“是,我以为你只是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人,而这样的人太多了,你或许是里面较为出色的那个,可也仅只如此了。”

  “……现在你发现了裘先生的真面目。”程泾川眼底的笑意,平添了许多复杂的东西。

  秋景压抑着怒火,语气冰冷:“他实在是一位好父亲。”

  “不瞒秋阁主,早年我以为裘先生性情乖张,心底却留存着一份慈父之心,你是他的弱点,是他的底线。”程泾川语调轻缓,神情古怪,像是斟酌着即将出口的每一个字。

  他要让语句化为刀刃,又不让它太过锋利,要它带来疼痛,又在它刺伤的人忍耐范围内。

  “整座宁泰城……不,整个江南,像他这样愿意倾心尽力教养女儿,看出女儿非池中之物,甚至听从女儿的意愿,让她摆脱一切束缚实现抱负的,能找出第二个吗?”

  程泾川不待秋景反应,直接自问自答道,“没有,非但江南没有,整个天下都没有。你离开之后,裘家对外宣称独女病亡,不是去庄子上养病,不是出家祈福,裘先生没留一点余地,你不可能再以裘家之女的身份露面,而将来这个身份也不会把你拽回后院,让你出嫁或者招赘生子延续裘家。我当年曾想这是什么样的胸襟,又是什么样的慈爱之心?他在你面前一直是个好父亲,他那癫狂乖张的一面,你始终不知道,本来这秘密也没几人知道,唯有他的心腹,他将要死去的敌人,或许还有……早已去世的令堂?”

  裘思年轻的时候,在外人看来是不愿跟凡夫俗子来往的高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7页  当前第3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4/4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鱼不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