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用手机教古人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肥皂有点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63 KB   上传时间:2021-01-08 11:53:03

  陈柏他们还没有回到上京,各地的盐商已经按照约定向燕国出发了。

  等陈柏刚好回去的时候,新的盐已经流向燕国市场了。

  那些燕国商人第一时间也惊呆了。

  这么好的盐,价格居然也就比粗盐贵一点,如此以他们燕国百姓的情况,岂不是家家都能吃上精盐?

  都说商人重利,这句话未必全对,但一个商人拿到一件新的商品的时候,绝对会第一时间估计其中的利益。

  而新盐,在他们眼中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东西。

  所以本能的,第一时间开始不断的拿货。

  至于现在大乾和燕国的摩擦,为什么大乾还要将这么好的盐卖给他们?

  他们也疑惑过,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什么毒盐?

  但小心谨慎的尝试过后,也如他们看到的那样,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觉得大乾人傻,居然将这么好的东西卖给他们。

  一时之间,燕国盐商蜂拥而至,拿到新盐后发往燕国各地。

  而新盐所到之地,立马冲击旧盐市场,差距太大了。

  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旧盐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亏本是肯定的,但要是搁在手里,怕是想卖也卖不出去了,那些大乾商人可是说了,要多少盐他们有多少。

  最惨的恐怕是燕国各地的盐场了,不得不停工,因为产出来的盐根本卖不出去了,还费时费力耗费本钱。

  一时间,盐场倒闭的倒闭,工人也遣散了,生产盐的工具能出售就出售,因为怎么看,他们都不可能做到大乾那样的好盐。

  盐场也不得不改建,转行用作他途。

  这个时间居然出奇的短,因为实在没有任何竞争性。

  正如陈柏所预料的那样,没有任何商业防备手段的燕国,一但有大变动其行业会如同摧枯拉朽一样被摧毁,宛如现在的燕国盐产。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燕都。

  而传来的消息是,燕国商人狠狠的赚了一大笔。

  太子若鸿也得到了消息,有些皱眉。

  为何大乾如此激怒的时候,还给他燕国如此大的好处?

  大乾的大王送他燕国土豆,是为了换取三城,还说得过去,但将低价的盐卖给燕国,又是为何?

  想来想去,似乎都是燕国得到了好处,百姓能吃到便宜的精盐。

  让人打探了一番,传回来的消息也仅仅是,大乾盐业现在由皇子政掌管,销售方案也是皇子政提出的。

  若鸿沉默了,“听说大乾上京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名叫山君的名士,就是这皇子政府上门客,可知这山君如何?”

  若鸿还专门去找了兰若昀,依旧在游玩的时候,不经意地问了问,“你可知你们大乾的皇子政,现在做生意都做到我燕国来了,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我燕国商人精盐,听说这精盐是皇子政府上山君所出,给我说说这山君如何。”

  兰若昀都愣了一下,身在燕都消息的确没有若鸿消息灵通,只是答道,“山君么?倒是见过一面,眼睛特别好看,有魅惑天下之能。”

  若鸿:“……”

  虽然也没想着从兰若昀这里得到多少消息,没想到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兰若昀说了一句,“我与那山君不过一面之缘,了解得的确不多,不过短短时间,他的名声开始和我大乾四大君子有并驾齐驱之势,想比也是有些本事的。”

  兰若昀边说,边有些心不在焉。

  皇子政现在可是在参加皇子大比,为何在这个时候弄出这么一出?也不怕人在这关键的时候参他一本,实在想不通。

  这时,刚好路过一个卖枣子的摊子,兰若昀说了一声,“我给太子买些枣子如何?”

  秀恩爱嘛,那就秀到底,让大家都看看。

  兰若昀下去买枣子了,卖枣子的老婆子一脸的嫌弃。

  兰若昀也不以为意,等挑好了枣子付了钱,这才说了一句,“我下次再来时,将皇子政和山君最近的动向交予我。”

  那老婆子脸上依旧嫌弃,甚至兰若昀离开的时候,她还偷偷呸了一声。

  这些都是燕国贵族和商人的反应,而燕国百姓,简直欢腾到了极点,燕国虽富,那也是相对诸国来说,作为百姓,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盐当然是最好的。

  只是不知道等他们再也购不到这些盐,燕国盐产又被摧毁,那时候会是个什么反应,自古以来,暴乱多是因为民生而起。

第75章 最后一场比试

  燕国百姓欢天喜地, 用上了上好的精盐。

  当然,惨的也有,比如盐场老板, 没破产的还是忍痛出手快的,哭天喊地将盐场转型的比比皆是。

  当然他们这点数量,相对于燕国百姓来说,那就不足为道了。

  更可悲的是, 他们都破产了, 还要被人骂一句,以前卖他们高价盐, 良心都被狗吃了。

  上京城, 陈柏和齐政正在接收着传回来的消息。

  “看来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顺利。”陈柏说道, “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断他们的盐了。”

  齐政皱了一下眉,“这么快?他们的盐场也不过刚倒闭而已, 要是他们重新拾起……”

  陈柏一笑, “就算他们重新拾起又如何,已经习惯了又便宜又好的精盐,他们还能回到过去花费大价钱购买粗盐的时候?”

  “像你这样想的算是理智的, 但不要将所有人都想成能理智对待这件事情的人,有时候人的贪恋和欲望是不受节制的,特别是……围着柴米油盐度过一生的百姓,他们不会听解释的,他们只想要便宜的盐,燕国皇室如果做不到, 他们自然清楚会面临怎样的乱局。”

  人心就是如此, 并非合理就能让人忍耐的, 作为即得利益者,小小的利益损失,已经足够让他们爆发了。

  “再说,燕国盐商真的敢重新拾起那些盐场吗?”陈柏看向齐政,“现在燕国商人都知道我大乾有便宜的精盐了吧,他们就不害怕一但重新拾起,我们大乾又重新向他们卖盐了怎么办?”

  齐政心道,也对,燕国那些盐场如今吃了这么大一亏,哪怕燕国现在又重新需要他们了,他们肯定也需要先观望清楚才行,不然也不过是再次破产而已。

  而他们观望的这一点时间,已经足够了。

  几天后,齐政的命令就传达了下去,大乾盐场不再出售盐给燕国商人,盐转为内销。

  这一消息在大乾内也挺轰动的,原本各盐场内销的盐只有一部分,还无法完全满足大乾自己,却先卖给了燕国大部分,颇有不少人心生不满。

  但没办法,答应了齐政,半年内的销售策略都由齐政制定,无人能有异议,大乾百姓虽然也不解,但陆陆续续也能买到一点精盐,直接将他们的不满压制了下去。

  用一句话来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乾百姓从来没有体验过精盐,所以给他们一点点好处就能满足,而燕国,习惯了精盐后,再回到高价粗盐就难了。

  更何况,卖盐朝廷还赚了不少钱,还是赚的他国的钱,有什么不满的。

  如果说大乾只是因为这个消息轰动的话,那么燕国商人就是震惊了,燕国百姓就是暴动了。

  燕国商人真的懵了,不是交易得好好的吗?他们也从中赚了好大一笔,但为何突然间又不卖盐给他们了?也没听说大乾的盐场出了什么问题啊。

  有钱赚的生意都不做了?原本还开开心心的,因为卖其他东西,还得考虑亏不亏本的问题,但卖精盐不用啊,燕国需求量大,根本不愁卖,而且这么好的盐,买家买的时候都是喜笑颜开,跟捡到什么便宜了一样。

  一时间,燕国商人脸色都不好了,这么大的买卖说没有就没有了。

  这就是只重贸易不事生产的结果,将自己的一项命脉完全交到了大乾手上。

  要是在现代,没有哪个国家敢这么做,哪怕是完全依靠进口,也不可能仅仅只从单一国家进口,这样只有等着被制衡。

  更何况是盐这种民生最基本的东西。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诸国商贸都不发达的情况下,谁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存在?

  有时候就是这样,思想上先人一步,就能步步抢得先机。

  燕国商人无论无何震惊,他们也拿不到盐了。

  其后果就是,突然之间,燕国各地无盐可用,仅存的一点存盐,一夜之间价格暴涨,比原来他们燕国的盐还要贵,物以稀为贵。

  如果说是其他物资价格暴涨也就暴涨吧,他们暂时不用便是,但盐不同,它是日常必须品啊,每个家庭每个百姓都会接触到的东西,不用不行的东西。

  一时间燕国举国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一夜之间,燕国民情巨变。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燕都,整个燕国朝堂也懵了,有一种被突然砸晕了头的感觉。

  “为何会这样?”

  “为何会如此突然?”

  其实他们仔细理一理,也是能找到前因后果的,只是谁也没有往那方面想而已。

  若鸿太子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

  燕国和平多时,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举国混乱。

  第一时间,若鸿就想到了后果,如果燕国长时间缺盐的话,恐怕各地将暴乱不止,这和缺粮差不了多少。

  若鸿眯着眼睛,动摇民生,大难将至的征兆,必须尽一切办法尽快解决。

  第一时间,若鸿太子的命令传给了朝廷,“让各地盐场重新开工,务必供应给百姓最基本的盐。”

  只要提供上最基本的盐,应该就能解决掉这次危机。

  结果,几天后,等待他的不是命令无法通达,而是……

  “殿下,各地盐厂已经改作他用,一时之间想要复产恐怕不容易,还有就是那些盐商推三阻四,并不愿意重建盐场,态度一致的消极。”

  若鸿愣了一下,情况来得太紧急,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具体情况。

  汇报的人继续道,“那些盐商说,若他们重开盐场,要是再亏到血本无归家破人亡了,朝廷负不负责他们的损失,他们还说,朝廷若是逼着他们重开盐场,就是逼着他们去死。”

  竟然态度如此坚决?

  对于这些盐商来说,的确如此,因为重开盐场投入本就巨大,关键是投入也就投入了吧,他们的工艺远远不能跟大乾比啊,要是大乾再次给燕国供盐,毫无疑问的,他们的盐场会再次被摧毁得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连个泡都不冒一下。

  说实话,这也是若鸿没有想到的,他没有想到连重建盐场都已经行不通了。

  而且,他更担心的是,哪怕能重建盐场,百姓还能不能接受高价的粗盐。

  让各地重建盐场的这几天,他也用燕国的消息渠道收罗到了很多详情,越看这些消息汇总,心里也就越震惊。

  如同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这次事件的发生。

  若鸿沉着脸,“大乾的皇子大比么?我燕国竟然成了他大乾角逐太子之位的战场。”

  果然,没两天,燕国朝廷就收到了来自大乾的国书。

  国书内容很清楚,以继续供盐为条件,换取燕国三城。

  一时间,整个燕国朝廷鸦雀无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1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23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用手机教古人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