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_分节阅读_第223节
小说作者:你的荣光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45 KB   上传时间:2024-03-13 20:34:07

  那卷轴一展开,直接惊呆一众官员,因为他们从没见过这种画技,能把人画的如此传神。

  由于是等比例画出来的,跟天寿帝一样高,附近的内侍甚至惊呼一声,差点以为那边又多了个天寿帝。

  外人看的是画技,而天寿帝看的,就是里面的人了。

  太子不卑不亢的站在一旁,等大家注意到天寿帝一直没说话的时候,扭过头去,才发现他也看呆了。

  孟昔昭站在一旁,揣着手,低着头。

  太子天分极高,他稍微教了一下,他就融会贯通,知道了怎么把人画的立体,而他自小学的又是当世流行的水墨风,二者一结合,既能把人画的惟妙惟肖,又符合如今的审美。

  不过,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内中真正的玄妙之处,是他画了刚登基那一年的天寿帝。

  才二十几岁的天寿帝。

  人间最是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虽说天寿帝这张脸算不上朱颜,可他这么自恋,又这么膨胀,肯定是十分怀念年轻英武的自己,没有照相机的年代,这样一幅画,已经足够让天寿帝惊掉下巴了。

  天寿帝让内侍把这画直接举到他面前来,别的礼物全都被拿下去了,而天寿帝看着这画,看了足足有一刻钟。

  太子记性好,又跟孟昔昭私底下修改了无数遍,孟昔昭特意提醒他,不要完全写实,在写实的基础上,最好是再美化一下,比如,加个高光,加个滤镜,再调整一下五官。

  总之,怎么帅怎么来。

  十七年前的天寿帝长什么样,他自己都快忘了,就算人们看出来,画里的人比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天寿帝更好看,但在这个日子里,他们也绝对不会蠢到把这话说出口。

  而天寿帝既是怀念、又是眷恋的看着画中的自己,他可不觉得自己被美化了,在他的印象里,他就是长这样的。

  于是,一刻钟之后,哪怕这画是太子送来的,天寿帝也连说了四个好,再加上,刚登基那一年,他和太子的关系,还没有现在这么恶劣,那时候他们虽然不亲近,却还是普通的父子。

  咳,太子印象里可不是这样的,但没办法,天寿帝把这段回忆,也给加了一个滤镜……

  总之,在天寿帝的强大滤镜加持之下,他认为,太子画这么一幅画,就是想向自己表达孺慕之情,天寿帝纠结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心情很好,于是当场宣布,让太子去刑部历练历练,正好刑部尚书被他撤了,侍郎如今顶了上来,那太子,就去当刑部的侍郎吧。

  这决定一出,满场哗然,底下的人最多只是交头接耳,而离他很近的甘太师,却是如遭雷劈。

  你居然让太子进六部?

  你居然让太子进六部?!

  你是不准备把他当靶子了吗?!

  孟昔昭要是听得到他心中的质问,必然会嗤笑一声。

  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为了这个,崔冶努力了多久啊,几乎天天都去看天寿帝那张令人作呕的脸,曲意逢迎,既让他知道崔冶的想法,又不能让他觉得崔冶不识抬举,好好一个太子,芝兰玉树,被他这软硬不吃的模样折腾的,都快成奴颜婢膝的宫人了。

  好在付出是有回报的,在六皇子不停作妖的背景下,以及苏若存孜孜不倦的暗示下,再加上太子不断刷脸,靠着自己的行为,逐渐覆盖谢皇后给天寿帝留下的印象,终于,他答应让太子出阁了。

  至于正经太子有的讲学等待遇,那就不用想了,能让太子不再当背景板,这就是飞跃般的进步。

  而他们需要的,也就是天寿帝亲口说出这一句话而已。

  他亲自撕开了一道口子,让太子得以站在朝堂之上,手中有了实权,别看这实权,只有一点点,可这是太子接到的圣旨,是金口玉言,是父子破冰的开始,是他父皇,绝对正统的九五之尊,对他可以独当一面

  nAйF

  的信任。

  天寿帝心里是不是这么想的,无所谓,只要大家看到他的态度,知道这是他主动下的命令,就足够了。

  孟昔昭悄悄转过头,看向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勾了勾唇,他又把自己的头转了回来。

第118章 围猎

  这万寿节过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

  太子那幅画像,让天寿帝回忆起了年富力强时,文武双全的自己, 据宫里传出信来,他独自一人坐在寝殿当中, 也不招妃子伴驾, 也不命伶人唱歌,就这么对着那幅画, 长吁短叹的,等吁够了, 再找出当年甘贵妃留下的遗物, 一条锦帕,捧着它, 跟捧个大宝贝似的,情到深处,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

  孟昔昭抽抽嘴角, 不再管显然是进入了追忆往昔状态的天寿帝。

  不过, 挥退下人之后,他又顿了顿, 眼神停滞在桌面上空。

  对过去的怀念, 就是对如今的不满,他越表现得沉郁, 也越说明,他对这些事有多在乎。

  孟昔昭陷入沉思,而站在一旁的金珠, 等了好一会儿,发现他是真的忘了自己还在这, 不禁出声提醒他:“郎君——”

  孟昔昭这才看向她,脸上还带着几分被打断思绪的茫然:“啊?有事吗?”

  金珠:“……”

  她无奈的笑了笑:“石先生的诉求,您准备怎么回复他?”

  石大壮自从在隆兴府扬了名,金珠就不再直呼其名了,而是尊称一声先生。

  隆兴府对石大壮无比的感恩戴德,在隆兴府百姓眼里,他们的第一大恩人是孟昔昭,而第二,就是这个名为石大壮的农师,连管理一应杂务的谢原,都要往后排。

  然而,在隆兴府前呼后拥的石大壮,一回到应天府,就又进入了查无此人的状态,即使他穿上代表着达官贵人的绫罗绸缎,也没人搭理他,更不知道他身上竟有如此奇异的本事。

  搞得石大壮十分郁闷,二者落差太大,以至于连阖家团圆的兴奋劲儿,都被打了一个折扣。前段时间,孟昔昭忙着受赏,忙着交接,又忙着坑人,石大壮的家搬到内城来了,他对这些事,也有所耳闻,所以不敢来打扰孟昔昭。但时间长了,他就坐不住了。

  自从被重新安排到庄子里进行农务研究以后,他觉得孟昔昭这是又开始重视农耕了,所以高高兴兴的找到金珠,跟他申请,把自己研究的这些成果,对全天下广而告之。

  一来他确实进步了,心怀赤诚,想要让所有百姓,都跟隆兴府的百姓一样,看着多出来的收成笑开颜;二来,他也有那么一点私心,还想再回到众星捧月、人人都称他农师的环境当中去。

  但是孟昔昭听完了金珠的话,想都没想,就直接摇了头:“农肥的研究永无止境,这才哪到哪,让他沉下心来,继续研究,今年秋收已过,就是宣扬,也不急于一时,等到明年,春耕之前,我自会把他的成果上报朝廷,为他论功请赏。”

  金珠默默看着他,总觉得他这话只是个托词。

  诚然,秋收已过,此时正是农闲的时候,但除了北方地处寒冷,冬季的土地冻得硬邦邦,因此什么都种不下去,可在南方,哪怕只是这应天府,冬季的时候,也是可以种植一些作物的。

  再说了,推广新的种植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彼时是一个隆兴府,所以他们赶着春耕推广,也不碍事,最多误上几天的农时,可这回是往全国推广啊,哪怕提前一个月,都不嫌多。

  金珠的眼神落在孟昔昭脸上,孟昔昭感觉到了,但他依然神色如常,只装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总不能说他有私心,所以不想让天寿帝还坐在龙椅上的时候,把这功劳安在他头上吧。

  即使研究这东西的人是石大壮,而供给石大壮的人是他孟昔昭,可世人才不管这个,在世人眼中,他们一个是天寿帝的子民,一个是天寿帝的臣子,他们俩的功劳,就等于是天寿帝自己的功劳。

  毕竟不管他俩有多忙活,最终这政令发出去的时候,还是以天寿帝名义发出去的。

  ……要真把这种利在千秋的好事安到天寿帝身上,以至于后人因为这个,轻飘飘的评价他一句虽然一生昏聩、但也做了些好事,那孟昔昭真是死了也能被呕活。

  所以,就让他也自私一回好了,先按着,不上表,等太子掌权了,再把这个提出来。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拖的越久,越不地道,好在按照流程,应该不至于真的拖到春耕那天去。

  沉沉的吐出一口气,孟昔昭摆摆手,不想再说这个了,而是抬起下巴,让金珠把上个月的情况汇报给自己听。

  …………

  去年从匈奴回来之后,天寿帝赏赐他的那些良田,就已经在他面前过了明路,虽说天寿帝钦赐了他研究新式武器的权力,可其他的东西,以免被天寿帝知道,孟昔昭还是换了个地方,然后把自己的人,全都转移到新庄子里来了。

  新庄子比旧的大十倍,单护院就有二百,一半是他自己雇来的,另一半是太子给的,他没权力养兵,家里的护院拿着的武器全是棍子,虽说威力也挺大,但到底不如真正的刀枪。

  而太子的人就不用顾忌这些了,人家是正经的侍卫,而且多数都是郁家旧部,用起来也放心。

  新庄子经过划分,有民用、军用、水利、农耕、饮食、以及专门的化学部门。

  当然了,此时的人哪知道什么叫化学,孟昔昭是以醉心玄术的名义,请了一堆不怎么喜欢修行、就喜欢坑蒙拐骗的道士回来,他还慈眉善目的给他们开了一个动员会,表示他这人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看神神叨叨的东西,像什么点石成金,那个太厉害了,咱也不求真的能把石头点成金子,但你们要是能把一种东西,通过仙术,变成另一种别人没见过的东西,不管变什么,哪怕变成一堆粉末,本大人都会发下重赏。

  这帮道士满脸迷茫,他们之前学的骗术,都是炼丹,孟昔昭的要求,他们简直闻所未闻,根本不懂他什么意思。

  孟昔昭见状,颇为失望的啧了一声,只好纡尊降贵,给他们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弄一堆硼砂来,放到热水里搅拌,然后拿一根普通的簪子放进去,等第二天把簪子拿出来,就看到簪子上沾满了晶莹剔透的白色结晶。

  再比如,找一根大葱,榨出汁来,然后蘸着写字,等上面的大葱汁干了,再放蜡烛上烤,烤一会儿,上面就会渐渐显出棕色的字迹来。

  再再比如,将猪油和过滤的草木灰水一起混合,最后凝固的成品,竟然能用来清洁身体。

  这种现代用来给小朋友当游戏玩的化学小实验,到了这里,差点让一众以坑蒙拐骗为生的道士当场跪下。

  本以为自己已经是骗子界的翘楚……没想到啊,孟大人更厉害!

  这群人受了打击,同时还被孟昔昭许下的诺言激励,钻进房间里就不出来了,对于他们,孟昔昭也表示,要什么给什么,但前提是,一旁需要有人盯着,不然的话,他还真怕这些骗子拿着他给的经费,却只会吃喝玩乐。

  孟昔昭心知,想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有用的成果,怕是比登天还难,但这已经是矮子里面拔高个了,如果不用这群骗子,他就只能从娃娃抓起……

  孟昔昭没抱任何期望,毕竟也没过去多长时间,但这群被他抓了壮丁的道士,生怕自己什么都做不出来,于是孟昔昭一个暴怒,就把他们赶出这有吃有喝又冬暖夏凉的研究基地了,绞尽脑汁之下,竟然还真战战兢兢的奉上了一份成果。

  由于之前孟昔昭用草木灰和猪油,把香皂给搞出来了,这群人在创造上没什么天赋,但举一反三还是可以的,拿着这俩东西,他们各种尝试,走了无数的死胡同,最后,居然误打误撞的,把面霜给搞出来了。

  猪油做的面霜,那肯定是一股猪油味,怕孟昔昭生气,他们还往里面加了很多的中草药,也不加有行刺嫌疑的那些,就加人人都知道的,有病治病、没病养生的那些。

  最后弄出来的成品,不仅有淡淡的草药香气,而且是漂亮的乳白色,摸上去软软的,一蹭就化开。

  这群道士完全不知道自己弄出来了个什么玩意儿,就是觉得这个勉强可以交差,才把它交给了金珠,至于功效,他们也试过了,抹在身上,滑不溜秋的,不仅起不了清洁身体的作用,还会把身上抹的全是油光。

  道士们持悲观心态,孟昔昭则看着这一大盒白花花的东西,表情十分诡异。

  这东西,看着怎么有点像凡士林啊……

  也有点像雪花膏,不过孟昔昭蘸着抹了抹,发现这东西大概是不能上脸,因为猪油含量太高,抹上去之后,实在是不好看。

  但用来防冻伤,应该不错,把中草药的成分去了,拿来保养铁器,似乎也可以。

  虽说还不成熟,可至少已经像模像样了,再加以改良一番,分为不同的功效,像什么防冻伤、防皴裂、防皱纹,以及若是有人不介意油光满面的睡觉,加点保养品,弄成晚霜,第二天早上起来再洗了,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心念一转,孟昔昭就想出一堆附加产品来了,只是这到底跟他一开始的想法不一样,他可没想过用这些小玩意赚钱,要不然,他早就让孟夫人开始卖肥皂了。

  他是想让这些人悟出化学的妙用来,然后改善民生,而不是弄一堆化妆品出来啊……

  罢了,总归算是有点用。

  把自己刚刚想的几种方向告诉金珠,然后他还提醒金珠,让他们别折腾猪油了,也折腾折腾别的东西去。

  金珠应声,就出去传达他的指示了,孟昔昭默默抬屁股,伸着脖子又看了一眼这将近二斤半的猪油面霜,心忖,弄些附加产品也行,差人拿出去卖,还能给他回回血,省得他总是精打细算,把自己所有的收入,连带着东宫的资产,全都投到这个无底洞中来。

  建府之后,本来他还觉得手头挺宽裕的,但新庄子一建成,他的荷包就又迅速的缩水了,即使有太子的支撑也不行,东宫的账目没比他好多少,为了讨好天寿帝,那匹从异域买回来的独一份的巨马,就花了太子将近三分之一的钱财。

  崔冶还好,他这人物欲十分低,有钱没钱都一样,可孟昔昭不行,要不是想着送出去的早晚都能回来,他简直要心痛的睡不着觉了。

  金珠走了,孟昔昭翻翻她留下的各种账目和记录,确定没什么问题,他才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呵欠的站起身,准备回府。

  八十里河还是这么清净,孟昔昭在这住的这段时日,竟然一个附近的邻居都没碰见过,虽说有大军还在外面征伐的原因在,可将军走了,他们的家眷又不会走。

  孟昔昭疑惑之下,还让庆福去打听,而很快,庆福这个八卦小能手就把结果告诉了他。

  是这样,自从这一片的人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大家都默认了,这一片风水有问题,即使是没事的人家,也觉得这里晦气非常,所以火速搬家了,剩下没搬的,多数是因为家中光景凄凉,搬不起,于是只能在这继续住着。

  孟昔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4页  当前第2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2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保护我方反派剧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