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品皇帝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追沙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4-16 13:42:21

  “皇上,那我们该怎么办?朝廷的兵权全都掌握在郭威手中,天下兵马都受他一人控制, 我们目前的处境很被动。”小顺子顿着脚步道。

  绍岩嘿嘿一笑,“这个你不用担心,朕自有办法,你现在只须替朕办两件事。”说罢便凑到小顺子的耳边说了一通,小顺子点点头,随即推开房门往外走去。

  ……

  不知不觉三天过去了,这一日,天气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明媚的阳光洒耀在皇宫的每一处阴暗的角落,但凡有绿树花草的地方都被铺满了七彩的光茫,展现了它们的勃勃生机。

  ‘咚!咚!咚!’

  随着朝钟的敲响,那声音恰似雷声般萦绕在整个皇宫的上空,迟迟未能散去,此刻,大殿门外的台阶下早已站满了文武百官,他们一个个披麻带孝,面色忧虑,那种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感觉着实叫人难受。

  整个大殿也都挂起了白衣的飘带,各处的房梁下树起了白色的灯笼,地上原有的红地毯俱已撤走,御林军整齐划一的矗立在道路的两旁,那些太监、宫女不再忙碌的奔走,而是紧紧围绕在大殿周围而立,所有人都把头垂至胸前。

  “出殡仪式开始。”

  一名年长的太监站在台阶的最高处长长的吆喝了一声,文武大臣以及宫中所有下人井然有序的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后便开始大哭,不一会儿,几十名御林军抬着一副宽达两米,高达一米的石棺缓缓地从大殿中走了出来,细看那石棺,只见上面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正面刻着几条玉龙相缠,侧面则是龙游潜水,反面全都是些看不懂的文字,俗称阴文,棺盖上除了一些龙形图案外,还刻了一行字,‘大行皇帝万岁’。

  御林军抬着石棺走在前面,郭太后、郭威以及先帝的一些嫔妃紧随石棺后面,妃子们一个个略施胭脂,为表示对大行皇帝的尊重,只好勉强挤上几滴眼泪,郭太后却哭得非常伤心,她知道再过半个时辰将永远看不到自己的儿子,这一路上,她好几次激动的扑到石棺上,吵着打开棺盖见儿子最后一面,幸亏妃嫔们的多番相劝,老太后的悲伤情绪才得以缓解。

  相比之下,郭威的演技早已超出绍岩的想像,自从石棺出殿的那一刹那,他的哭声就没消停过,而且哭得很大声,眼泪鼻涕时而混到一起,时而到处乱飞,在同僚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大忠臣。

  石棺所到之处皆是一片嚎啕大哭,浩浩荡荡的队伍很快走出了皇宫,没过多久,郭太后在郭威的陪同下回到了大殿,文武大臣相继步入朝堂。

  “请太后娘娘节哀顺变。”众臣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道,郭太后揩去眼泪,说道:“皇上驾崩实为国之不幸,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为此,哀家决定将朝中大事暂交摄政王爷来打理,还望各位臣工能尽心尽力辅助于他。”

  一名大臣走出来鞠躬道:“太后娘娘圣明,臣等自当全力支持摄政王爷,恕臣直言,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后既然有意传位于摄政王,何不将传国玉玺直接交由摄政王?如此一来,摄政王才能在国家大事上大胆做出抉择。”

  这位大臣的话刚说完,其它大臣纷纷在边上响应,齐声叩道:“请太后娘娘圣断。”

  “这个……?”郭太后杏眼微皱,低头寻思一番,半晌才道:“传国玉玺乃东林圣物,就让哀家暂时代为保管,待摄政王爷正式成为东林国君之日,哀家再交由他也不迟,列位臣工以为如何?”

  郭太后说得没错,历朝历代,传国玉玺只能传给正式国君,郭威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监国皇帝,根本没资格拥有传国玉玺,大臣们自然是无言可辨,郭威面色一沉,心中甚是不悦,我说姐姐,你儿子都已经下葬了,你还要为陈家死撑,难道你就看不出来陈家气数已尽了吗?你要是不把玉玺交出来,可别怪臣弟翻脸不认人了。

  见郭威的那张铜脸上掠过愤怒之色,郭太后哪能猜不透他的那点小算盘,随口说道:“摄政王爷勿怪,绝非哀家不信任于你,毕竟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哀家只是依照规矩办事罢了。”

  “姐姐不用多说,说到底,你就是不肯将皇位让于臣弟。”郭威愤慨的道:“臣弟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先帝就曾夸我有治世之才,此番皇帝驾崩,臣弟也想为朝廷出点力,哪知道姐姐拒臣弟于千里之外,您这么做又岂是担心什么破规矩,照臣弟看来,您霸占着传国玉玺是想垂帘听政吧?”

  “你放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位之争(2)

  郭太后怒不可遏的站了起来,厉声喝道:“哀伤这么做也是为大局着想,想不到摄政王爷竟是如此看待哀家,太祖高皇帝自开国以来就曾定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哀家又岂会以身试法?”

  “后宫不得干政?”郭威冷笑一声道:“难得姐姐记得这么清楚,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臣弟和每位臣僚看来,您就是在以身试法。”说到这里,他将目光转向那些大臣,诡笑道:“列位臣工,你们说本王说得对吗?”

  在此之前,郭威已经肃清反对自己的臣子,剩下的这些大都是他的党羽,因此无论他说什么,大臣们都会点头称是,于是纷纷请求郭太后交出传国玉玺,郭太后早就听说郭威很会拉拢人心,以前她还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不得不令她大为震惊。

  在郭威的教唆下,大臣们轮番上阵,郭太后每次都是据理力争,然而郭威此次分明是有备而来,就算她说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说到最后,郭太后干脆闭而不答,大臣也拿她没办法。

  郭威向前走了几步,恭敬的作揖道:“太后娘娘,您也看到了,您今日若是不交出传国玉玺,很难平息群臣的愤慨之心哪,微臣也不想看到大家为了这点小事而记恨于太后娘娘您,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还请太后娘娘三思。”

  “郭威,你的眼里只有这张龙椅,何曾将哀家放在眼里?”郭太后气得不打一处来,接着道:“哀家真后悔当初没有听龙儿的话,像你这种大奸之徒实在是国之祸害。”

  “臣弟早就知道当今皇上一心想铲除我,可那又能怎么样?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咱们应该好好为将来想想,况且天下又不是他陈家一家的,臣弟做了皇帝也一样能让天下人过上好日子。”郭威脸上露出一丝狡诘,笑容的背后藏着一把刀,“太后娘娘,事到如今您还在犹豫什么呢?还是趁早将传国玉玺交出来吧。”

  “倘若哀家不交呢,你又当如何?”郭太后的语气很冷,就好像冻了三尺的冰块一般,致使整座大殿的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大臣们不敢只言半句,郭威见郭太后态度如此坚决,随即双手合掌拍了两下,刹那间,赵德柱领着数十名御林军从殿外大刀阔斧的冲了进来,郭太后茫然大惊,怒指郭威道:“郭威,你想干什么?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郭威冷冷笑道:“太后娘娘恕罪,既然您不肯交出传国玉玺,微臣也只能出此下策了,您大可放心,您好歹也是微臣的姐姐,待微臣做了皇帝,您继续当您的太后。”说罢回过头对着赵德柱等人道:“你们都给我听着,娘娘身体偶感不适,你们要好生护送她回宫歇息,知道了吗?”

  “属下遵命!”赵德柱说着便要带着御林军向郭太后走去,岂料没走几步,大殿的四周突然窜出百余名太监,他们一个个张弓搭箭瞄着赵德柱、郭威以及堂下所有大臣,其中一名太监冲着郭威咬咬牙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郭威脸色煞白,勃然大怒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在大殿之上威胁朝廷命官,到底是谁让你这么干的?快给本王从实招来。”

  “你简直是无药可救!”

  朝堂的后面传来一声洪亮的嗓音,不一会儿,只见绍岩头戴玉珠皇冠,身穿金色龙袍,脚穿深色长靴,迈着稳健的步伐并在一大群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由后门而入,他的突然出现立即引起整座大殿一阵骚动,群臣们不禁目瞪口呆,郭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伸手擦了又擦,这才发现原来这一切不是在做梦,堂上那人确确实实是当今的天子,郭太后又惊又喜,二话没说,激动的跑到绍岩跟前,由于一时激动,她一下子竟忘了自己想要说什么。

  “皇上临朝,众卿朝拜。”小顺子迅速走到殿前大声吆喝道,堂下文武百官愣了一下,随即纷纷跪在地上,郭威勉强的扑倒在地,赵德柱等人也只好规规矩矩的跪了下来。

  郭威这回吓得不轻,他费尽心机想当皇帝,没想到皇帝故意假死,目的是想引诱自己上钩,千算万算,失此一算,看来是我太低估了他,郭威垂头丧气的摇摇头。

  见郭威闷闷不乐的一声不吭,绍岩淡淡的道:“摄政王刚刚的派头真是威风,为何此刻却变得如此沉闷? 朕念在你是朕的舅舅,你有什么话就尽管直说。”

  郭威冷笑道:“事到如今,无论本王说什么都难逃一死,不过你也不要得意的太早,本王掌控着东林国所有的军队,要是你敢伤本王半根分毫,大军不日即将兵临城下,只怕到了那时,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这家伙不仅脸皮厚,嘴皮更厚,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肯认输,老子就陪你玩玩。绍岩哈哈大笑道:“朕自从即位以来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舅舅的能力,说实话,舅舅敢作敢为的性子令朕佩服,若是舅舅能将这种性子发挥到战场上,必将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哪怕西楚和南梁联合起来都不是咱们东林的对手,只可惜舅舅偏偏用它来争权夺利,朕甚感痛心。”

  郭威哼了一声道:“本王当年带兵征战沙场,为东林国立下无数次汗马功劳,要不是我们在外面拼死拼活,你们陈家安能坐稳江山吗?这一切本该就属于本王的,本王将它取回又有何不可?”

  “当然可以。”绍岩说道:“一国之君本该是以能者居之,而不是指特定的某个家族,舅舅若真有治世之能,朕自会让出皇位,可是朕从舅舅身上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贪婪、暴虐、自私,狡诈,试问这样的人能当好一个皇帝吗?”

  “那只是你的片面之词而已,远的咱不说,说到文韬武略,本王有哪一点不如你,你只不过是一个玩世不恭的纨绔之弟,你有什么资格坐上这个位置?”郭威皱皱眉头,双目中闪着一丝不屑。

  这句话倒是把绍岩问住了,狗日的说得对呀,老子本来就不是什么陈龙太子,不过这家伙也太能吹了,还文韬武略呢,除了每天花天酒地,到处寻欢作乐外,老子还真没发现他有其它的长处。

  绍岩无心与他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便接着道:“朕适不适合当这个皇帝,你说了不算,何况舅舅你早有取而代之之心,朕就算做得再好,在你们眼里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这样吧,朕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交待你篡位的事实,朕会念在你以往为朝廷出力的份上赦你死罪。”

  “真是好笑,你口口声声说本王有谋反之心,你有什么证据,本王继承皇位也是受所有大臣所推荐,本王错在何处?皇上仅凭一句话就定本王的罪,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吧?”

  见郭威态度如此骄横,绍岩呵呵一笑道:“既然舅舅不肯承认,那朕只能请出证人了,相信朕的这个证人绝对不会对朕撒谎,小顺子,速请蛤蟆大仙。”

  “奴才遵旨。”小顺子毕恭毕敬地往后堂走去,堂下大臣们不禁相互一愣,他们并不知道蛤蟆大仙是什么东西,有人猜测是出家的和尚,有人则断言是个修道之人,郭威疑神疑鬼的愣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蛤蟆大仙到!”

  话音刚落,四个太监抬着一张小圆桌从殿外走了进来,众大臣抬望去,只见圆桌上面放置着一个小盘子,里面蹲着一只墨灰色、巴掌大的蛤蟆,嘴巴偶尔动了几下,并发出嘎嘎的叫声……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御审蛤蟆(1)

  在场大臣顿时议论纷纷,本以为‘蛤蟆大仙’是个道士、和尚之类的,再不济也是个人,弄了半天原来是只蛤蟆,不仅所有人感到吃惊,就连郭太后也觉得匪夷所思,不过看着皇帝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她也就放心了。

  这小子在搞什么鬼?什么‘蛤蟆大仙’,分明就是只蛤蟆,郭威看来看去都没看出个明堂,暗自皱着眉头道。

  太监们将小圆桌放到大殿中央,文武百官一时好奇,不约而同的围过去参拜所谓的‘蛤蟆大仙’,蛤蟆大仙似乎很不满他们的‘热情’,嘴巴又动了几下,接着又‘嘎嘎’的叫了起来。

  “众卿切勿亵渎了神灵,都给朕退下。”绍岩板着脸道,大臣们很听话的退到原来的位置,郭威根本就不屑一顾,指着那只蛤蟆,冷冷的道:“皇上,这就是你说的证人吗?”

  绍岩故作矜持的点点头:“没错,朕刚刚说过,其它人尚且有可能对朕撒谎,但朕绝对相信神灵的话,朕既是受命于天的天子,一切都得仰仗神灵的僻护,这不,前些日子朕做了一个怪梦,梦见天上的仙子告诉朕,说最近有奸人要加害于朕,所以当日朕在喝下那碗毒茶的时候特别多了个心眼,才躲过了一劫。”

  “哼,这哪里是什么大仙,分明是只蛤蟆。”郭威气愤的道。

  虽然绍岩从来都不相信迷信,但对付奸人就必须具备把死的说成活的本领,“舅舅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一旦惹怒了神灵,朕也很难保住你的性命。”

  见郭威露出一副上当受骗的表情,绍岩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出来,便缓缓地走到那张小圆桌边上,郑重的道:“众卿家都别小看了这位‘蛤蟆大仙’,它既能占卜生死又能知过去未来,若是有哪位卿家不相信,可以过来试一下。”

  “皇上,微臣愿意一试。”这时,工部侍郎赵顺自告奋勇的走了出来,在得到皇帝的批准后,他毕恭毕敬的来到‘大仙’跟前,毕恭毕敬的弯下腰,就像学生见到老师一样,“大仙啊大仙,请恕下臣无礼,下臣的妻儿今日就要临盆,请问这回是个公子还是个千金?”

  蛤蟆大仙的嘴巴微微张了一下,像是在说什么,却又听不清在说什么,赵顺有些兴奋,赶紧将耳朵贴到边上,谁知蛤蟆大仙又开始嘎嘎的叫了起来,赵顺一脸的失望,嘟着嘴道,什么破大仙,骗人的把戏罢了。

  众臣子也开始怀疑皇帝有意在装神弄鬼,郭威见他们一个个很不高兴的在那里窃窃私语,不禁放声大笑,鄙夷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得意,臭小子,拿只蛤蟆就想定本王的罪,你也太低估你舅舅我了,想当年本王骗人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日,笑不死你,老子呆会儿让你哭爹喊娘,绍岩冲他瞥了瞥嘴,然后走过去拍拍赵顺的肩膀,心平气和的安慰道:“赵卿家不必泄气,大仙嘛,当然要有大仙的架子,它不理你,说明你的诚意还不够,你得跪下来问,如此才能体现出你的诚意,这样吧,你照朕说的再去问上一问,朕保证它会让你如愿以偿。”

  赵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再次愁眉苦脸的跪在圆桌边上,目不转睛的盯着蛤蟆,双手合掌坦诚相问:“请问大仙,下臣的妻儿——”

  未等赵顺问完,蛤蟆直接张嘴答道:“龙凤胎,龙凤胎。”,

  文武大臣们无不为之称奇,先不管大仙所言是否属实,他们这些老臣大都活了大半辈子,今天还是头一次听到蛤蟆开口说话,郭威的表情明显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心理甚是纳闷,不会吧,蛤蟆也能像人一样,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赵顺一听是龙凤胎,顿时又惊又喜,赶忙向大仙磕头叩谢: “多——多谢大仙吉言。” 这家伙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此刻听到自己能生龙凤胎,竟高兴的合不拢嘴,同僚们纷纷向他作揖道喜。

  “在座的臣工还有哪位有问题想向大仙请教的?”绍岩问道。

  “皇上,微臣想试一下。”第二个上场的是兵部侍郎陆横山,此人身材高大,体形却偏瘦,额头上的皱纹很深,三十来岁的人看上去就跟四五十岁一般,他小心翼翼的跪在圆桌前面,恭敬地朝蛤蟆鞠躬道:“蛤蟆大仙容禀,老母卧病在床已有数日,下官已找遍全城名医为其医治,仍不见好转,还请蛤蟆大仙指点一二。”

  “贵人相助,现已痊愈——”蛤蟆大仙连续答了两遍。

  陆横山当下一惊,欣喜若狂的跳了几来,拍手赞道:“神啊,太神了。”

  “爱卿何出此言?莫非让仙猜着了?”绍岩走近笑着问,陆横山嘿嘿一笑,毕恭毕敬的叩道:“启禀皇上,其实微臣的老母亲昨日病情已经恢复,微臣是想试试大仙的法力而已,正如大仙所言,老母的病是让一位远道而来的贵人给治好的,微臣这回是彻底服了。”

  “噢,还真的有那么神奇?”绍岩装作很吃惊的瞪大眼睛,嘿嘿,想不到这古代人这么好骗,有趣,实在是太有趣了。

  大臣们连声称奇,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来到大仙身边,希望能得到大仙‘指点迷津’。

  绍岩摆摆手道:“罢了罢了,蛤蟆大仙一天只能回答三个问题,否则会元气大伤,刚刚它已经连续回答了两位爱卿的问题,朕这里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问它,众卿家还是改天再过来问吧。”

  “臣等遵旨。”众臣只好规规矩矩的退到一边,绍岩悄悄侧过身,却见郭威一脸的惊讶之色,像是有疑问又不敢提出来,绍岩大致上能猜出他的那点小心思,无非就想问问自己有没有皇帝命,不过像此类大逆不道的问题,老家伙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问。

  “大仙,你好,朕有个问题想问问您。”趁大家交头接耳之际,绍岩回过头对着蛤蟆问道,蛤蟆张张嘴巴,鼓出一口气道:“你问吧,本座听着呢。”

  “你可知道那天是谁要毒害朕?”

  蛤蟆鼓出一口气,半晌才不紧不慢的答道: “摄政王郭威。”

  只听哗的一声,倾刻间,一百多双眼睛全都盯在郭威身上,郭威表情变得很不自然,恼羞成怒的道:“荒唐,这只小畜牲分明是在撒谎,本王对东林国忠心不二,怎么会做出如此为人不耻之事?就算本王对皇上有所成见,可也绝无弑君之意,再说了,本王好歹也是皇上的舅舅,试问当舅舅的又岂会去加害朕的外甥呢?”

  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绍岩未作表态,而是继续对那只蛤蟆问道:“蛤蟆大仙,朕再问你,摄政王爷可有谋反之心?请详细举出例子。”

  “王爷造反,王爷造反!”蛤蟆的声音就像三岁小孩般,接着便向大家回放三天前,萧家三姐妹在为皇帝守灵时的一段对话。

  ………“真倒霉,皇上明日出殡,母后却让我们三个今夜在此守灵,我一看见皇上的脸就……”

  “三妹说得对极了,这老太后也真是的,我们好歹也是皇上封的妃子,这种守丧的事哪能让我们去做呢?可怜我们空有这张如花似玉的脸蛋,今晚却要面对这么一个丑八怪。”

  “你们俩个都给我住口,皇上虽然平时宠爱云云那个死丫头,正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再说他对我们三姐妹也算不错,如今他已仙逝,我们为他守灵有何不可?”

  “大姐,事到如今,您为何还帮他说话?再过段时间,这江山就得改姓郭了,您刚刚又不是没看见,文武百官大都站在义父这边,要我说,义父登上宝座那是指日可待的事。”

  …………

  听完这段对话,朝堂上下顿时一阵骚动,大臣们为求自保,一个个无地自容的把头低下来,他们不敢正视皇帝的那张杀气腾腾的面孔,有的低着头在那里唉声叹气,后悔自己不该淌郭威这趟浑水,有的则在私底下想着如何博取皇帝的原谅。

  “摄政王,朕的好舅舅,事到如今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 绍岩瞪着一旁面红耳赤的郭威道。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御审蛤蟆(2)

  郭威脸色苍白如纸,态度却依然嚣张骄横,沉默片刻后突然仰天哈哈大笑:“好一个极品皇帝,你果然够聪明,本王为有你这样的外甥感到骄傲,本王一生从未佩服过人,而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本王大不了就是一死。”

  这可是你说的,老子等的就是这句话,“来人,将郭威立即给朕拉出午门斩首示众!”绍岩板着脸吆喝一声,十几名太监快步向郭威冲去。

  郭威非但没有一丝惧意,反倒仰头狂笑,“本王死不足惜,而你却要付出一座江山的代价。”

  威胁,绝对是威胁,你他娘的算个屁呀!老子还怕了你不成?绍岩横眉怒目的道:“留着你这种社会的败类,朕比失去一座江山更为痛心,你今天说什么都没用,朕念在你是朕的舅舅,姑且留你一个全尸。”

  见十几个太监持刀逼近跟前,赵德柱等人迅速捡起地上的兵器护在郭威前面,很快与冲上来的太监形成了对立的局面,双方剑拔弩张的瞪着对方,朝堂上顿时乱作一团,大臣们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刀下冤魂,吓得慌忙退到一旁的角落,有些甚至不顾身份的趴在地上,郭太后担心儿子会受到伤害,赶忙走过去将绍岩拉到龙椅后面。

  “赵德柱,看样子你是想要造反,是吗?”绍岩对赵德柱的大胆举动并未感到太大的惊讶,赵德柱早年由郭威一手提拔起来,所以对郭威的话一直都言听计从,不管走到哪里都唯其马首是瞻,此刻看到郭威有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单从这一点来看,绍岩打心底里敬佩他的忠诚,怪就怪他跟错了人。

  “奴才恳请皇上赦免了摄政王爷,奴才愿代王爷一死。”赵德柱叩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品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