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烟云_分节阅读_第168节
小说作者:酒徒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47 MB   上传时间:2013-04-19 14:24:47

  帅旗倒了,主帅带着身边亲信逃了,军心和士气一落千丈。这仗,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迅速向周围看了一眼,王思礼用左手铜锏指了指敌军相对稀少东南方,大声命令,“老吕,你带着弟兄们从那边冲出去。我带着近卫队给你断后!”

  “末将断后,大将军先走!”素来对王思礼唯命是从的吕崇贲忽然转了性子,摇摇头,惨然而笑,“房琯那王八蛋逃回去后,肯定会把战败的责任全推到咱们头上。末将嘴笨,说不过他。所以必须得大将军自己回去跟他对质!”

  “对,末将掩护,大将军先走!”其他几名来自河西军的老将,也纷纷出言附和吕崇贲。

  “你们?!”王思礼被气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心里却明白属下所言句句属实。几个月前潼关惨败,逃回去的老太监边令诚就把责任全推到了哥舒翰身上。房琯虽然读了一肚子圣贤书,为人却未必比老太监好哪里去!

  就在这一犹豫的瞬间,壮武将军韩辉祖已经挺身而出。“杀崔乾佑!”劈翻冲到自己面前的一名敌将,他刀尖斜指,大声疾呼:“老子要去杀崔乾佑!不怕死的跟我来!”

  “杀崔乾佑!”“杀崔乾佑!”数百名汉子轰然响应,跟在壮武将军韩辉祖身后,义无反顾地向敌军帅旗冲了过去。

  正准备轻松收拾残局的叛军将士被冲楞了,慌忙阻止人手拦截。韩辉祖挥刀劈翻一个,又劈翻一个。沿着敌军暴露出来的缝隙,奋勇前进,宛若一只飞蛾,扑向了生命中最炽烈的终点。

  几十名弟兄在他身侧与身后倒下,还活着的,则踏着敌人和袍泽的血迹,继续昂首前行。这一刻,他们的眼睛里面没有恐惧,也没有怨恨,只有遮不断、盖不住也扑不灭的骄傲,猎猎燃烧。

  “剩下的人,跟着我!”又看了一眼韩辉祖等人那魁梧伟岸的背影,王思礼仿佛要把这一切刻在心里般,重重点头。然后,用铜锏指向东南方,再度发出命令,“还活着的,跟我来。从这边杀出去,别让弟兄们的血白流!”

  “杀出去,跟着大将军往东南方杀!弟兄们的血不能白流!”吕崇贲带领几名将领大声重复,同时使尽全身解数,力求能组织起更多的人一道突围。

  两支队伍朝着不同方向,迅速拉开距离。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叛军措手不及,被冲开了一横一纵,两条血淋漓的大口子。在不远处调兵遣将的崔乾佑察觉出王思礼的意图,迅速做出调整。随着一阵欢快的战鼓声,前去冲击唐军帅旗的燕赵精锐们,纷纷拨马转了回来,一队队奋勇争先,狼群般从四面八方堵住了唐军的去路。

  在敌我双方都有准备的情况下,手持短兵器的步卒,很难挡住骑兵们的轮番攻击。很快,壮武将军韩辉祖身边就没有了弟兄。他拎着一把抢来的弯刀,继续向崔乾佑的帅旗靠近,每前行一步,背后都留下一大滩血迹。

  崔乾佑在近在咫尺的地方,笑呵呵的看着他。既不躲避,也不上前迎战。韩辉祖向前又冲了两步,杀死两名挡路的曳落河,自己身上也又多了一条伤口,与先前那些大大小小的伤口一起,慢慢抽走他最后的体力。

  一名曳落河抛出绳索,套住了他的肩膀。他伸出左臂挽住绳索,拖曳着继续前进。得手的曳落河拼命磕打坐骑,牛皮搓的绳索在二人的僵持中迅速拉紧,迅速勒入韩辉祖的身体中,不断发出咯咯的声响,却始终无法将他拖动半步。

  “投降吧,看你是条汉子的份上,我向大帅求情,饶你不死!”一名来自渔阳的将领不忍看韩辉祖继续受折磨,低声奉劝。韩辉祖回敬了他一声冷笑,另外一只手臂艰难地回过来,将已经砍豁了的刀刃在牛皮索上来回拉锯。眼看着皮索就要被割断,又有几名曳落河冲上前,在他身上又加了四、五道束缚。韩辉祖挣扎了几下,发现在劫难逃。咬了咬牙,调转刀头,用手抓住前半截刀刃,狠狠插进了自己的小腹。

  “噗!”血光溅起半人多高。几名手持皮的曳落河不解地看着绳索中的唐将缓缓倒下,眼睛里充满了困惑。

  “别割他的首级!”崔乾佑也被唐将的英勇吓了一跳,摆摆手,斥退涌到尸体旁边的几名亲信,“放开他,等打扫完战场,找人认一下他的名字,厚葬!”

  “诺!”亲信们答应一声,怏怏地退了回来。崔乾佑望着地面上的尸体叹了口气,又继续吩咐,“传我的命令。别再耽误功夫。凡是不肯弃械投降者,直接乱刀砍死。”

  “诺!”周围的亲信答应一声,用号角将命令传遍整个战场。“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随着一阵阵鬼哭般的角声,曳落河与燕赵精锐们再度改变战术。不再奢求能活捉王思礼等人,而是准备用最快速度结束战斗。

  突围的道路,瞬间变得艰难了十倍。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四、五条,甚至更多的生命。每解决一波挡路的敌军,身边的弟兄们都会倒下厚厚的一整排。王思礼奋不顾身地厮杀着,奔走着,身上的血水如溪流般往下淌。根本分不清那些是敌人的,那些是他自己的。他身边的吕崇贲和吴冕两个也是浑身是血,跌跌撞撞,随时都可能倒下。

  可杀过来的叛军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狡猾。他们像狼群一样互相配合着,忽远忽近,抽冷子便在队伍中狠狠撕下一大块血肉。每一次,都试图将突围者的队伍,推向彻底崩溃的边缘。

  “大唐!”王思礼仰天大叫,铜锏前指,迎着敌军的战马冲了过去。“大唐!”吕崇贲带着百余名老兵紧紧跟上,用血肉之躯,迎向叛军的马蹄。

  冲不出去了,这一刻,所有明白了自己处境的人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求能捍卫大唐男儿的尊严。哪怕死,也要面对的敌人,而不是转过身,在背后留下耻辱的印记。

  迎面扑过来的曳落河们喜出望外,迅速拉了几下缰绳,准备直接用战马将这些不要命的对手踩扁。王思礼抢在被敌军坐骑撞飞之前,向旁边避了半步,然后蹲身横扫,用铜锏砸哲了两根马腿。

  马背上的曳落河措手不及,惨叫着跌落。吕崇贲挥刀劈过去,将其直接开肠破肚。周围的老兵们也涌上前,或者被战马踩成了肉酱,或者在千钧一发之际砍断了马腿。敌我双方搅在一处,血肉横飞。

  定远将军吴冕头盔被战马踢飞,整个人仰面朝天摔倒。就在对手准备给他最后一击之时,他又突然从血泊地跳了起来,拉住对方扫过来的刀刃,奋力下扯。同时将手中的横刀贴着对方的胳膊捅了过去。“啊!”得意忘形的敌将被捅了个肠穿肚烂,惨叫着坠马。吴冕跌跌撞撞地跑了几步,抓住战马的鬃毛,一跃而上。然后挥舞着横刀,冲往敌军最密集的地方,一边冲,一边大声吼叫:“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

  他已经是强弩之末,吼叫声里没有半分破阵乐的壮美之感,却令所有闻听者,心中寒意顿生。

  “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 ”定远将军吴冕前冲,前冲,如痴如醉。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投笔从戎,准备到塞上博取功名的少年时光。那时的大唐,跺一跺脚,连天山顶上的万年积雪,都要悄悄打个冷战。

  “少年胆气凌云,共许骁雄出群。匹马城南挑战,单刀蓟北从军......”定远将军吴冕唱着大唐军歌,永远沉睡进千秋家国梦里。兵部尚书王思礼抹了把脸上的血与泪,笑着向剩下的弟兄们发出邀请,“走吧,咱们一起回天山!别让吴兄弟等太久!”

  “走吧,咱们一起回天山!”吕崇贲大笑,举刀站到王思礼身侧。其余百十名弟兄笑着抹干各自的面孔,抢在下一波敌军冲过来前,与王、吕两位将军背后重新结成一个小三角攻击阵列。

  “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不知是谁开的头,后面的人齐声吟唱。这首曲子太熟悉了,将士们几乎无人不会。即便是对面的叛军,也有很多人曾经唱过,至今无法忘记歌词与曲调。

  “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 ”。三角形攻击阵列缓缓前推,缓缓走向大唐军人的迷梦。所过之处,神鬼避易。

  “少年胆气凌云,共许骁雄出群。匹马城南挑战, 单刀蓟北从军。一鼓鲜卑送款,五饵单于解纷.......”

  “走吧,别怕,咱们一起回天山!”

  “走吧,一起回天山!”

  “.......一起回天山......”

  第三章 国殇 (九 中)

  第三章 国殇 (九 中)

  这首《破阵乐》据说是大唐太宗皇帝为秦王时所做,后来又在东征高句丽时重新填写了歌词,曾经一度成为大唐军队的军歌。几乎每一名奋战在大唐旗帜下的将士都能随口吟唱。而因为歌词中屡屡出现辽河、燕山、蓟北等字样,在安禄山的范阳军中,更是深入人心。很多将士可以说从小听着这首战歌长到大,已经把其中内容深深地刻进了骨头里。此刻突然从敌人口中听到熟悉的旋律,心中没来由地涌起一股酸涩之意,挥刀的速度,于不知不觉间就慢了下来。

  只有少数曳落河,情绪根本不为战歌所动,继续没心没肺地向着残兵猛冲。然而此刻唐军已经是情急拼命,他们也没多少便宜可战。每杀死一名对手,自己也要付出相同的代价。

  眼看着弟兄们的士气越来越低,崔乾佑心里很是不满。皱了下眉,他冲着身边的亲信吩咐,“吹角,命令秦德纲他们几个尽快......”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一句话没等说完,便被一阵凄厉的号角声打断。紧跟着,有缕黄褐色的烟尘从背后滚了过来,直扑崔乾佑的本阵。跑在烟尘之前的,则是几名后背上插满了羽箭的斥候,一边咬着牙苦撑,一边用角声示警,“敌袭,敌袭,唐军从背后杀过来了,唐军从背后杀过来了!”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顾不上再诛杀战场上的残兵败将,崔乾佑立刻命人吹响号角,示意全军向自己靠拢。哪里还来得及?!没等战场上的大部分将士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烟尘已经冲到距离崔乾佑一百步之内,带队的武将手起一锤,将领着卫队冲上来挡路的燕军某将扫于马下,随即又是几锤,将叛军仓促组成的迎击阵列捣出了一个巨大的黑窟窿。

  沿着黑窟窿的边缘,五百余名精锐骑兵蜂拥而入。每个人身上都穿着精铁打造的猴子甲,胯下大宛良驹像火炭一般红。不远方,则有更多的骑兵结队冲了过来,不计其数,马蹄掀起的尘烟直接遮断了半边天空。

  “拦住他,拦住他们!”从来没有一刻距离死亡如此之近,崔乾佑吓得魂飞天外。连连挥动令旗,将身边能派的将士全都派了出去。曳落河、燕赵精锐、部族武士、还有连铠甲都没穿的辎重兵。为的就是将那名持锤的将军挡住,给自己多争取一点应变时间。

  然而这种愿望显然比做白日梦还要奢侈。留在他身边的将士本来就不多,先前看到大局已定,精神已经极为松懈。此刻仓促举起兵器应敌,简直就是螳臂挡车。被持锤武将左右几划拉,立刻就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被敌将身边的铁甲骑兵挥刀一冲,立刻如同归巢的鸭子般逃了回来。

  “拦住他,拦......”崔乾佑吓得连叫喊声都变了调子,额头上冷汗滚滚。突然间,敌将把链子锤向天空一扬,隔着几十步冲他砸了过来。他赶紧拨马闪避,“轰”地一声,锤头落地,在咫尺之遥处砸了个巨大的土坑,长长的链子借着惯性打了几个旋儿,将三名冲上前用身体保护崔乾佑的侍卫扫了个筋断骨折。

  锤落、马停。敌军的攻势噶然而止,就像一块从山顶上滚下来的巨岩,紧贴着崔乾佑的马头停住了下坠的脚步。

  “轰......”一道无形的气浪狠狠地压了过来,让崔乾佑及其身边最后的亲信,本能地就侧身闪避。已经拍马赶过来保护自家主帅的燕赵精锐们,也本能地拨偏马头,沿着气浪正对的方向,整整齐齐组成了一道月牙!

  悬而不发,这才是真的悬而不发。比直接压下来,更有威慑力。相比之下,先前房琯大人“独创”的悬车大阵,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明知道敌将即便真的冲过来,也未必能将自己直接斩落马下,崔乾佑仍旧被吓得双腿直哆嗦。伸出右手狠狠地掐了自己几把,才缓过了口气,喘息着冲对面喊道:“来,来者何人?背后偷袭,非,非名将所为!”

  “偷袭?!哈哈!两军交锋,难道还要事先约好时间和地点么?”对面的唐将笑了笑,对崔乾佑的质问不屑一顾,“我要是你,现在就赶紧想想如何才能全身而退,不会仗明明都打输了,还要在嘴巴上把面皮找回来!”

  “你,胡说!你,你别高兴得太,太早!鹿,鹿还不一定死,死在谁手里。”崔乾佑大声强辩,却无法掩饰自己的心虚。尽管对方只有五百人,而已经涌到她身边的骑兵数量,至少就在两千之上。战场中,还有更多的骑兵,放弃了对王思礼等人的追杀,继续急忙忙地往主帅身边赶。

  可以说,只要他能敌将的全力攻击下支撑半柱香时间,接下来,就有可能对方连皮带骨头吞得干干净净。至于更远方正滚过来的其他援军,谁知道是不是敌将的疑兵之计。毕竟附近方圆二百里内,根本没有其他支持大唐的势力。而孙孝哲也不是个吃素的主儿,即便再没本事,也不至于把安西军全都给放过来。

  “那你不妨试试?!”仿佛看穿了崔乾佑的心思,敌将笑着抽出腰间横刀,缓缓举过了头顶。

  单薄的刀锋被日光所照,仿佛凝聚着无数道闪电,只要一劈下,就是雷霆万钧。崔乾佑胯下的坐骑感觉到了危险,又开始哆嗦着后退。好不容易,才被主人的亲卫强行给拉停了脚步,挣扎嘶鸣,委屈万分。

  “这匹坐骑不顶事,让王将军见笑了!”崔乾佑心里也直敲小鼓,借着战马的由头给自己的胆怯找借口,“将军自报姓王,可是名满天下的王明允王节度?!”

  “正是!”既然已经被对方猜到的身份,王洵也不遮掩,笑了笑,大声承认。手里的横刀却依然举着,随时都可能指向正前方。

  闻听此言,赶过来保护崔乾佑的渔阳精锐们几乎人人大吃一惊。凝神再往对面细看,心中惹不住悄然赞叹,“他可真够年青!”

  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此时此刻,崔乾佑心中也充满了感慨。身边已经聚集起了足够的兵马,他随时都可以退到自己人的保护当中。可就是提不起勇气,试试自己到底有没有本事,逃得过王洵接下来的倾力一击。反复权衡再三,他叹了口气,笑着道:“古语云,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者乃为良将。崔某这里有四万余弟兄,王节度即便能侥幸赢得了崔某,恐怕自家损失也不会太小吧。况且贵军千里奔袭,想必此刻人马都已经困乏得很!”

  “不错!”王洵点了点头,再度用两个字,来回应崔乾佑的试探。

  “那王将军到底意欲如何呢?”崔乾佑看了看身边满脸惊惶的侍卫,再看看对面年青得不像话的铁甲精骑,强笑着开始询问对方的意图。

  “放人!”王洵这次的回答终于稍微长了一点儿,却依旧称得上言简意赅,“你带着你的弟兄从这里撤离,把被俘和被困住的大唐将士统统留下。三日之后,咱们再于此处一决胜负!”

  “胡说!”

  “想得美!”

  没等崔乾佑作出回应,自觉受了侮辱的大燕国将士已经纷纷开口否决。特别是担任两翼迂回包抄任务,在战场上斩获甚多的秦德纲、李连城等人,更是义愤填膺,只待自家主帅一声令下,就准备上前与王洵拼命。

  “非崔某不肯给将军这个情面,实在是王将军的要求太强人所难!”有了底下人支持,崔乾佑的胆气又强了几分,笑了笑,大声说道。

  “既然双方达不成协议,崔将军为何不试试击杀王某,就此逆转残局呢?”耸了耸肩膀,王洵脸上的表情极其轻蔑。仿佛崔乾佑身边的将士都是泥塑木雕一般,根本没放在心上。

  “试试就试试,咱家大帅敬你是英雄才跟你商量,别踩着鼻子上脸!”崔乾佑身边果然有人沉不住气,没等王洵的话音落下,便跳出来跃跃欲试。

  王洵皱了皱眉,怒形于色。背后的五百将士立刻将手中的刀举了起来,仿佛一头猛虎露出了獠牙。

  轰。又一道无形的气浪沿着弟兄们的刀锋所指迅速前推,吓得对面的坐骑纷纷扬起了四蹄。叛军将士顾不得再逞口舌之快,赶紧手忙脚乱的安抚胯下战马。好不容易把场面稳住了,气焰也差不多消失干净了。看了看自家主帅,一个个闭嘴不语。

  “且慢!”崔乾佑也被吓得心脏狂跳,赶紧出言制止,“王将军这手疑兵之计,玩得的确漂亮。崔某即便猜到你背后其实没有多少援军,也不敢拿弟兄们性命做赌博。也罢,今天死得人已经够多了,没必要流更多的血。崔某就给你三天时间,三日之后,崔某在这里恭候王节度大驾!”

  “三日之后,王某定然准时前来赴约,希望崔将军莫要因为有事情耽搁了!”王洵根本不愿意争论自己背后到底有没有足够数量的援军,笑了笑,轻轻点头。

  既然已经与对方达成了协议,崔乾佑亦不想再节外生枝。立刻命令亲信吹响号角,带着麾下弟兄缓缓撤离战场。除了少数重要的被俘唐将藏起来带走之外,大部分俘虏,连同已经筋疲力竭的王思礼等人,都随意丢给刚刚赶来的新对手。

  一直撤到了五里之外,确定周围没有敌军了,他才下令将士们停住脚步休息。摘下头盔,却是满满的半盔汗水。他麾下的怀化大将军秦德纲很不甘心,凑上前,低声说道:“那小子十有**是在虚张声势,此刻末将带队杀他个回马枪,肯定能探出他的虚实来!”

  “探出来又能怎样!”崔乾佑恶狠狠地剜了属下一眼,没好气地回应,“莫非你以为,刚才老夫就没看出来么?!还是你以为,老夫刚才就该以身做饵,成全你等的赫赫战功?!滚下去休息,别在老夫面前继续装腔做势!若是刚才你等当中有一个敢主动上前,挑战他的锋缨,而不是只会大声嚷嚷的话,老夫也不至于退得如此狼狈!滚!”

  第三章 国殇 (九 下)

  第三章 国殇 (九 下)

  望着数万叛军有条不紊地撤出战场,王思礼等人呆呆发愣。不光是他,所有劫后余生的残兵、俘虏们,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相互搀扶着戳在血泊中,半晌,脚步都不敢做丝毫移动。

  唯恐一动脚,梦就醒了。那群年青得耀眼的铁甲骑士根本未曾出现过,刚才战场上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美梦而已。

  “吹角,把李光进唤过来。大伙下马休息!”确定了崔乾佑所部叛军没有杀回马枪的可能后,王洵摆了摆手,低声吩咐。

  悠长的号角声响起,惊醒战场上的所有活着的生灵。王思礼等人再也坚持不住,手中兵器“叮当!”“叮当!”,陆续掉落在地上。那些曾经被叛军所俘,然后又被安西军从叛军手中强行截留的将士们,则一个接一个蹲在了尸山血海中,双手掩面。

  噩梦终于结束了。他们至少在今天,不必为自己的安全担心。而在梦醒之前,已经有接近三万袍泽,倒在了冰冷的土地上,永远不可能再睁开眼睛。

  是谁一手编织了这场梦魇?是谁把大伙一步步推进了敌人陷阱里?答案简直呼之欲出。然而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人,谁又有那份资格和本事,为死者讨还公道?

  有人在大哭几声之后,便开始收拾随身物件,蹒跚着离开了战场,再也不向近在咫尺的大唐旗帜多看一眼。有人则抱着几分侥幸之心,于尸体堆中翻翻捡捡,希望能找到自家的同乡或者伙伴,找到今天早上还笑嘻嘻跟自己打招呼那些熟悉面孔。更多的人,则是继续蹲在血泊当中,任泪水被秋风一点点吹干。不移动,不说话,满脸茫然。

  天光渐渐暗淡下来,乌云遮住昏黄的太阳,阴影在大地上汇聚。无数缕肉眼可见的淡粉色雾气,则在乌云的阴影下,缓缓地腾上半空中。仿佛一个个不甘放弃的灵魂,在遥望着自己的遗体。

  每一缕雾气都极其相似,无论是来自唐军身上,还是叛军的身上。那些战死者孔上的表情也极其相似,都是同样的痛苦,同样的绝望。除了铠甲的颜色之外,他们本来就无法区分。都是黑色的头发,都是黄色的皮肤,都生着一手的老茧。

  如果没有这场叛乱,他们也许有机会成为儿女亲家,成为异性兄弟。平素毫不留情地嘲笑对方的缺陷与短处,关键时刻,却会把最后一张面馕,拿出来跟对方共享。

  他们本来就是兄弟。从今往后,天国地府。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兵部尚书王思礼才想起自己的职责所在,摸了把脸上的血水与泪水,蹒跚着走向远道而来的援军,冲着对方深深俯首:“活命之恩,不敢言谢。日后节度使大人有用得到王某的地方,尽管言语一声。风里火里,王某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王大人不必客气!”对面的声音很僵硬,“军情紧急,还请王大人抓紧时间收拢弟兄。多余的话,待咱们退到华池水对岸再说!”

  “退到华池水对岸?大人可说的是洛交城一带......”这个距离可是有点远,王思礼本能地开口确认。话说到一半儿,却又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冲自己使眼色,立刻迟疑着闭上了嘴巴。

  是李光进,数日前此人奉房琯之命去威胁孙孝哲的侧翼,没想到今天居然跟在王洵身后返了回来。浑身上下脏得像从泥浆里头刚刚打过滚一般,马屁股后还倒拖着一大捆干柴。

  “莫非是疑兵之计?!他根本没带几个人来!”接下来一刹那,所有谜团便迎刃而解。根本没有什么大队援军!大队援军也不可能从孙孝哲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的杀到这里来。王洵是带着小股精锐绕路而来的!除了他自己带在身边这几百骑和李光进所带的那千十号疑兵之外,根本没有其他部属!

  换句话说,是王洵拿其自家的脑袋做赌注,赢回了战场上所有人的命!这份情谊,可真是无法言谢了。想到这儿,王思礼整了整盔甲,重新长揖及地,嘴唇颤抖着,却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都是军中汉子,就别那么婆婆妈妈了!”明明年龄只有王思礼的一半儿,王洵却好像比对方多活了好几十岁一般,微笑着摆摆手,非常练达的表态。

  “末将遵命!”王思礼抱了抱拳,以属下之礼,向官职与自己同级的王洵致敬。然后快速转身,大步走向战场上其他幸存者:“大将军有令,所有人立刻整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8/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烟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