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44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新华门大总统府,国政办公厅私人办公室传出念诵最新报纸新闻的声音。

  “《泰晤士报》远东版评论,中国广东的战争已经成了新生共和国的毒瘤,这颗原本良性的、可以遏制的毒瘤,正因为中央政府的散漫和不经心,迅速发展成恶性肿瘤。它的膨胀将会让中华民国政府陷入永无止境的困苦,北方的军队甚至会一步一步在南方的土地上被消耗、被拖垮。在对付广东的态度上,英国军事家普遍认为应该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一次性铲除祸害。正如医学上的手段,哪怕毒素已经扩散,长痛不如短痛……”

  “《顺天时报》今日头版,中国的形式从不稳定走上稳定,又从稳定走上不稳定。今时今日对中国最大的隐患,已经不再是孙文、宋教仁所领导的国民党,相比于依靠政治和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党派,广东军阀吴绍霆的无道德叛乱要更为可怕。”

  “《法新报》国际时事版,做为远东最大的利益所在地,中国目前的局面让人堪忧。不可否认北京政府的成立意味着这个新生的庞大国家有了国际地位,可是政府军在广东战场上的屡屡挫败,让人不得不怀疑北京政府的权威。广东的战争若不能在二月中旬结束,势必会影响到中国正式大总统的选举工作。而广东的交通因为战事一直陷入困难,直接影响法属越南领地的贸易……”

  “《华新报》……”

  袁世凯大声的喝了道:“够了,够了。”

  几个手拿报纸的文员停止了念诵,办公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袁世凯裹着一身厚厚的狐裘棉衣,额头上青筋凸起,几乎用一种杀人的目光盯着办公桌对面的王士珍。号称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珍,下午刚刚过就带着十几份报纸来到了总统府,把翻译官的几个文员叫来,二话不说就让他们念这些报文。

  这几天他的情绪本来就不好,南方的战事让他头疼的厉害,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士珍还要故意跑过来耍性子,自己怎能不生气?

  王士珍已经五十一岁,穿着一声北方乡绅的长袍,拄着一根拐杖笔挺的站在袁世凯面前。他现在虽然在北洋第六镇任职,可是放眼看去一点也没有军人的气质,尤其是这身打扮之下,俨然就像是满清的遗老。

  在天津小站练兵的那会儿,他对袁世凯还满是敬畏。可是自去年宋教仁遇刺之后,再到今天广东战事的胶着,让他越来越感到郁闷和怀疑。

  “大总统,这些新闻仅仅只是前奏,后面才到正题。我们现在关心的不应该只是广东的事,不管怎么说,广东的事是我们国家内部自己的斗争,可是西藏和蒙古的乱子那是涉及到我中华民国国威的大事呀。”他郑重其事的说道,言辞激烈之时还忍不住戳了戳手里的拐杖。

  “冠儒,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跟我说这些话?”袁世凯完全丢掉了自己的面具,咬牙切齿的说道。蒙古亲王叛乱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库伦的电报是三天前发送,昨天正午总统府刚刚接到电文。

  卷三:南北对决 第328章,王士珍的焦虑

  “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个时候还不重要吗?大总统,咱们一开始就太低谷吴绍霆了,战争打到今天的地步,还有必要继续打下去吗?咱们是时候关心一下真正的国事了!”王士祯直言不讳的说道,他的表情一点都不畏惧袁世凯的震怒。

  “你以为我不想吗?南方的都督们一个个恃兵自重,手头上的兵力都放在了长江上面,现在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去理会这些蛮夷之地?照你的说法,你现在是让我从广东撤兵,你知道这样做就等于宣布战败吗?革命党势力不仅会死灰复燃,还会再次膨胀起来,到时候的麻烦比起蒙古、西藏更棘手千倍万倍。”袁世凯大声的说道。

  站在办公室门口的张一麐见情势不妙,大总统气的说话都不遮掩,赶紧上前把刚才那些读报纸的文员连同其他无关人员都轰了出去,并嘱咐门口侍卫任何人进来先得通报。

  王士珍语重心长的说道:“大总统,广东都督吴绍霆为什么反,真正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要说因为宋教仁遇刺的事件,可终归宋教仁没有死,吴绍霆绝不是那种追随孙文小题大做的人。真正要除掉吴绍霆的是大总统你,吴绍霆坚持到今天就是要保住自己而已。”

  他缓了一口气,更加认真的说道:“一开始大家都认为吴绍霆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是这大半年过去,广西的陆荣廷被打废了,湖南的曹锟给打残了,江西李纯的锐气也挫没了,福建李厚基的实力还不如李纯。事实证明吴绍霆不是背水一战,这是早有预谋啊!”

  袁世凯哼了一声,不满的道:“他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预谋?”

  王士珍强调的说道:“岑春渲都南下了,这还不能征明吴绍霆的能耐?”

  袁世凯愠色十足,不耐烦的说道:“冠儒,你不要在涨南方人的士气,广东这一战我是势在必得,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收拾了吴绍霆。这不是我私人恩怨,广东的胜败关乎着我北京政府的切身利益,若是铲除了吴绍霆这个土军阀,那些革命党再无翻身的余地,我北洋政府的中央权威也得到彰显。”

  他下意识的顿了顿,用一种阴冷的口吻又说道:“要是如你所说,现在撤兵,这可就不是中央政府颜面的问题了,而是向全国向全世界宣告,革命党是有能力取代我北洋的地位。你知道吗?”

  “这一点从一开始大家都清楚。可是局势已经发生变化,此时非彼时,我们的对策也应该跟着变化才是。我的意思,大总统应该好好筹备开春后的大选,吴绍霆再怎么能打,他也要顾虑广东全省乃至全国的民意。北京政府从南方撤兵,北上平定蒙古、西进收复西藏,这两件大事的功绩为大总统迎来的名声,绝对要比平定广东更加有意义。”

  “唉……冠儒,你说的轻巧,蒙古和西藏的幕后错综复杂,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出兵的事?”袁世凯沉重的叹了一口气。

  他固然知道王士珍的意图,利用平定蒙古、收复西藏的武勋,名正言顺的参加七月份的大选。凭这两项稳固国家主权的壮举,再加上北洋军的底气,获得正式大总统的位置易如反掌,也能在舆论上盖过南方革命党的声势。

  可是西藏幕后是英国人一手策划,英国人是善后大借款的五大国家之一,如今善后大借款的合同虽然已经签订,然而英国人始终可以拿西藏的问题来拒绝或者拖延交付尾款。

  中华民国成立,可是各省军阀垄断本省的税收,北洋政府除了辖下的几个省之外,几乎拿不到任何财政收入。这个总统府所有对外命令的执行,以及北京政府的日常开支,基本上都是依赖善后大借款的费用。一旦借贷款项不能如期交付,那就等于让中央政府陷入瘫痪。

  所以在对待西藏的事上,他已经有自己的打算,就让英国人先去折腾,等自己统一南方之后再来处理这档子事。

  至于蒙古的情况,支持蒙古亲王叛乱的沙俄帝国同样是善后大借款五大国家之一,只是在局势上显然要比西藏略微好一点。

  英国人在西藏是直接摊牌,意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成为其在海外殖民地之一。

  外蒙古的几个亲王仅仅是在沙俄帝国暗中资助之下,发动意图独立的叛乱暴动,但终归还是属于中华民国内部的一次政治风波罢了。以沙俄帝国目前的情况,是不可能像英国那样直接跳出来支持蒙x古独立。

  相比之前若是让北京政府现在发兵平息外蒙古的叛乱,这种可能性自然要比处理西藏要高。可是摆在袁世凯面前的选择不多,他手里现在几乎无兵可调,而且出兵外蒙古的利益未必比铲除吴绍霆更加实际。后者可是平定整个南中国的转折点。

  尤其是沙俄帝国这个幕后阴影,谁也不知道这群老毛子在情急之下会不会撕破脸。对于俄国来说撕破脸无非是国际舆论和其他列强的看法,可对于北洋政府来说那就是沉重的打击,甚至还会直接导致中俄战争。

  袁世凯并非没有冒这个险的胆量,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平定广东之后,完成南中国的一统,建立真正完整的中华民国。就像日本那样由半殖民地变成列强之一,到时候别说西藏、蒙古,就连台湾、香港、澳门和其他所有租界一起收回,岂不是更好?

  “大总统,我知道西藏和蒙古的背后有英俄的势力,这正是在考验大总统您的魄力。您要是有这个决心,国际上还怕找不到支持我们中国的国家吗?更重要的是,大总统你要向国人证明我们北洋政府真正的国威。一旦咱们北洋政府证明了权威,南方那些革命党就算再狂妄,也只会被认为是一群反贼,孙文之流再也不是什么革命领袖,无非是一个反贼头目罢了!”王士珍坚持不懈的说道,情绪激动之下,让他的老脸都涨红了几分。

  “说来说去,你的意见不过是图一个虚名。冠儒,没用的,地方上的那些都督们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以德服人那是往年子的事,现在谁还跟你讲这些?”

  “大总统……”

  “冠儒,不用再说了。”袁世凯冷森森的打断了王士珍的话,“开春正月初十是太后的生辰,这件事我交给你负责。另外我也会嘱咐燕荪(梁士诒),让他协同你办好这桩子事。没什么其他话就去吧。”

  王士珍听到这里,脸色由激愤转为了惊愕,隆裕太后的生辰往年都是交给内政部负责,他是一个掌兵的老将,八竿子也打不着这茬子上。这只能说明大总统是故意这么吩咐,目的就是要下自己的兵权。

  他呆愣了半晌,随后失心疯似的笑了起来,说道:“大总统真是考虑的周全,我这把老骨头也只能为太后办办生辰了。好的很,好的很。”说完,他提起拐杖,转身迈着大步走了。

  袁世凯看着王士珍的背影,直到王士珍走后十分钟,他忽然抓起了办公桌上的茶杯,狠狠的掷在了地上,光秃秃的脑门阴云密布,就像是一只狂怒之下的秃鹫。

  张一麐不敢去叫外面的侍从进来收拾,他连连跑了上来,亲自动手把地上的碎片一片片拾了起来,放进一边废纸篓。他抽出丝巾擦了擦手,来到袁世凯面前劝说道:“大总统,王老将军的话虽然不合心意,可毕竟也是为了大总统您和咱们北洋着想,何必动怒?”

  “公绂,你说,南方都僵持到这种地步,我哪里还有心思去应付蒙古、西藏的事?你说吧,这王士珍是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气死我了,气死我了!”袁世凯肥硕的身子颤抖着,他刚才一直极力控制自己,省的让王士珍下不了台。要说这北洋三杰在北洋军中各自有势力,他这个大总统可还指望着这些人匡扶天下呢!

  “总统,若是要我说实话,我倒认为广东的战事确实不宜再拖了。”张一麐委婉的说道。

  “什么?你什么意思?”袁世凯恶狠狠的瞪了张一麐一眼。

  “大总统细想一下,江苏、江西、上海的战事,还有资助陆荣廷和各地海军的支出,这些原本都是计划之内的财政经费。可是广东战事从七月份打到现在,单单军饷粮草的费用已经超过了前面所有的计划,这还不算战后重建和安抚的费用。”张一麐小心翼翼的说道。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袁世凯的脸色。

  袁世凯沉吟了一声,只是紧紧的皱着眉头,什么话都没有说。

  “昨天财政部已经送来了详细的报告,洋人借款的头三期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其中有两成左右竟然全部消耗在广东战事上。前线那些将军们不知道中央的苦楚,一有什么缺失就一个劲儿向上面催要。大家都知道大总统平定广东心切,所以中间都不敢拖延迟缓,前线要什么上面就给什么。”张一麐继续说道。

  “这果然是一个问题。”袁世凯沉沉的叹息了一声。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大半年来前线将军们索要的物资军费,有的合情合理,有的模棱两可,其中是否浑水摸鱼也未可知。尤其是第二镇和第三镇……唉……”说到这里,张一麐觉得自己有些太婆妈了,于是中途腰斩了自己的后半段话。

  “说。”袁世凯追问道。

  “段总长和冯老将军两个人的矛盾似乎越来越深了。但凡第二镇索要的物资,第三镇不管需要与否,都要争夺同样的规格。反之亦然。如今曹司令的南征军失利,正面战场上只剩下第二镇和第三镇作战,这让段、冯两位大人更是操心不少呀。”张一麐语重心长的说道。

  袁世凯明白张一麐所谓“操心不少”的意思,他脸色更加不好看,北洋这个班子还没把中央政府坐稳就开始闹矛盾,这比在广东打败仗更为可怕。他不能让这种裂痕越扩越大,北洋派只有团结一致才能谋取最大利益,一旦分裂那就意味着消亡的日子不远了。

  “明天发电报让芝泉和华甫来北边,我要跟他们好好谈一谈。”他果断的吩咐道。

  “大总统,其实我的意思是广东的战事……”张一麐想要把话题扯回自己的本意上来。

  “广东的战事我自有分寸,你不懂军国大事,这方面不要插嘴。”袁世凯心情很烦,他现在最反感的就是别人对广东战事的评足论手。

  “是,是。”张一麐叹了一口气,连连的承应下来。

  他无可奈何,大总统习惯独断,连王士珍都劝说不动,自己又能怎么样?他有一种强烈失望的感触,如果广东战事再不能取得进展,北洋派的前景势必让人堪忧。不过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摆在大总统面前明明还有选择的余地。

  卷三:南北对决 第329章,岑春渲的能力

  广州都督府参谋总部在最近三天又增加了一成的人手,按照事先的计划,后天下午革命粤军第二师即可抵达漳浦与许崇智会合。如今对于参谋总部来说,工作量再次增加了一倍,原本还算宽敞的参谋总部大厅,竟然让人感到拥挤了起来。

  何福光从总参谋长调任第二师师长,参谋总部的坐镇只剩下吴绍霆一个人。

  吴绍霆下意识的让邓铿加入参谋工作,协调整个广东作战的指令。黄埔军校可以培养中下级指挥官,而高级指挥官只能靠自己手把手的带出来。

  这几日,粤北江西军的战事再次陷入胶着,江西两个混成旅全员进入广东,傅良佐和唐天喜为了扳回劣势,把手里的部队都投在了南雄战场上。粤军六个团的兵力未能歼灭包围南雄的江西军,以至于包围圈松动,再次化整为零的与江西军对战。

  江西军虽然等到了援军,在军心和士气上有所恢复,可是兵锋已挫,在正面战场上再也找不回任何优势。

  对于吴绍霆来说,打成平手就算胜利,以区区一省之力对抗整个北洋集团,在数倍敌人的面前保持平局,这已经算是重重的打了北洋军一个耳光。

  当然,打消耗战的本钱广东绝对没有北洋政府多。吴绍霆之所以耗得起,是因为粤军是在本土作战,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优势。而袁世凯之所以耗不起,则是南方各省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变化,以及国内国外舆论不信任的压力。

  在二次革命爆发之前,全中国各省的都督都认为北洋政府是合法政府,北洋军的实力是锐不可当,所以必须在时势所趋之下,名义上归附中央政府的旗下。尤其是在江西、江苏等革命党武装反抗失败之后,这种威慑力更加明显。

  可二次革命发展到今天,广东打了一场出人意料的战争,把周边四个省的敌军全部拒之门外,到现在北洋军打进广东腹地最深的记录不过是乐昌县。

  这给了南方各省一个暗示和一个信号,吴绍霆在广东能够成功反抗中央政府,表面虽然破坏了国家统一的局面,但不可否认也代表各省都督的潜意识想法。每个都督都有兵有枪又有地盘,他们完全可以占山为王,何必还要与毫不相干的中央政府趋炎附势?

  广东的战争拖得越久,这种念头越是落地生根。

  尽管南方各省的都督到现在依然按兵不动,是因为他们更期待吴绍霆在广东跟北洋军打得两败俱伤,一旦北洋军伤及元气,对各省来说更是有机可乘。

  南方各省的立场动摇,直接影响到了北洋政府在国际的地位。五大银行团可不希望自己的投资打水漂,如果北洋政府在中国失去威信,不但不能如约偿还债务,与北洋政府既定的利益合同也会受到影响。

  到时候各个债权国会重新审视袁世凯的能力,各国财阀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甚至可能会终止善后大借款的尾款支付,这对于北洋政府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

  这就是吴绍霆可以拖,而袁世凯不能拖的原因。崩盘未必是一促即成,它能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一步一步的倒塌,最终满盘皆输。

  邓铿走到吴绍霆设在参谋总部的单独办公室,把漳州的情况做了汇报。

  “打了有五天的时间,许司令的部队损失不小。”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第二师差不多都过省境了,马上就跟漳浦方面会合,好歹是一个盼头。”吴绍霆平静的说道。

  “都督,我有些担心,就算第二师支援漳浦,以李厚基手里的兵力,只怕漳浦还是撑不了多久呀。”邓铿担忧的说道。

  “能撑多久是多久。漳浦守不住就退回广东,咱们后方还是有很多撤退的余地。熬过一月份,真正撑不住的就不会是咱们了。”吴绍霆胸有成竹的说道,嘴角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战事拖到二月份只怕差不多就该结束了。

  邓铿暗暗叹了一口气,他没有吴绍霆那么有预见性,所有事情都要眼见为实才能确定。不过他心里还是很希望吴绍霆预料的不错,广东的战事已经持续太久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有不利,越早结束越安稳。

  这时,一个侍从官走到了门口,在敞开的办公室木门上敲了敲。

  邓铿回过头问了道:“什么事?”

  侍从官道:“岑大人正在西厅等候,说有一些急事要见都督。”

  吴绍霆有些奇怪,岑春渲自从上任以来,今天还是第一次到都督府来找自己。他以为岑春渲直到今天还应该在家里应酬昔日故交,或者熟悉一下广州的新环境。今天岑春渲突然说有急事来找自己,真一些让人意外。

  他没有多问什么,马上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参谋总部在何福光的治理下已经有一套运作方式,即便没了总参谋长也不需要自己二十四小时盯着。

  “马上去西厅。”他说道。

  西厅是行政大厅大门口的一处过渡廊厅,专门提供临时会客所用。

  吴绍霆来到这里时,老远就听到了一些谈话的声音,只见岑春渲穿着一身新订制的冬装,拄着一根手杖站在西厅中央,陪伴在他周围的有一些商务部的官员。刚刚走近时,他忽然看到一个十分娇小熟悉的身影,正像模像样的站在几个官员身后,此人竟是许久未见的张小雅。

  张小雅穿着一套黑色的小西服,领口扎着一朵白色的领花,红色的封腰承托着她挺拔的胸脯,白皙透红的小脸显得十分兴奋。她的小西服还是燕尾,俨然是一副女扮男装的派头,虽然个子有些矮小,在几位官员之中不算出众,可是却有一种中性的美感让人一眼难忘。

  吴绍霆忍不住感叹了起来,正所谓女大十八变,他还记得自己认识张小雅时,对方仅仅是一个幼稚的小丫头,就算去年过节去张家吃饭那次,也没发现张小雅有多大的变化。但是今天看来,昔日的小丫头真的出落成一位翩翩美少女了。

  他带着几个随从穿过走廊,走上西厅的台阶。

  西厅的众人见了都督出现,纷纷迎上前来问好。岑春渲笑呵呵的向吴绍霆颔首示意。

  “云公有要事见绍霆?”吴绍霆向众人还礼之后,直截切入了正题。他没有下意识的向张小雅打招呼,只是对她微笑示意了一下。

  “老头子到广州也有一段时日了,军政府这边几乎是第一天报道,说来惭愧至极。今日来找吴都督的要紧事也颇为尴尬,奉公的第一天就要向吴都督要钱,怎么说都有些不合情不合理呢。”岑春渲和颜悦色的说道,他说完,向身后招了招手。

  一个年轻的商务部官员连连走上前,将手里的一份文件递到了岑春渲手里。

  岑春渲接过了文件,又转身递给了吴绍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