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75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许总司令早在上个月就开始把第六师团的重心向闽北转移,第一师、第二师都已经在南平、武夷山以及宁德一带严阵以待。第三师从厦漳泉调到福州,加固福州的防守,用以应对温州的威胁。”

  “许司令现在人在哪里?福州吗?”陈炯明问道。

  “大前天还在福州处理后勤事务,如今又返回南平去了。陈大人如果要尽快赶往师团司令部的话,最快明天一早就能安排好交通,乘坐快艇沿着闽江而上,大约四个钟头能到。”陈定坤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不急,我在福州还有一些军务要办,可能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如果师团司令部那边有什么要交代的,可以转发到福州这边。”陈炯明平静的说道。

  “陈大人,您不打算去南平?”陈定坤有些诧异,“可是许司令说,上面的命令是要在七月上旬行动呀,今天可都月底了。”

  “这你不用操心,上面的命令我也知道催的紧,我自有分寸。”陈炯明胸有成竹的说道。

  “卑职明白了,卑职一定尽快转达陈大人的吩咐。”

  “来之前我听说孙退庵辞去公职、隐居世外了?这是怎么回事?”陈炯明又问道。

  李厚基入川之后,孙道仁被迫退居二线,之后吴绍霆发动的福建战争驱走李厚基,孙道仁原本仍留有虚职在福建军政府,一直还期盼着能与吴绍霆见上一面,谋一个更体面的身份。哪里知道南方事态多变,吴绍霆仓促处理完福建事务即又返回广东。

  许崇智与孙道仁在之前“二次革命”的立场埋下矛盾,许崇智一直以来都怨恨孙道仁当时委屈求全,甚至还逼迫自己交出兵权。因此在福建战争结束之后,他掌握了福建军权,联合朱成贵不断排斥孙道仁。

  最终孙道仁不堪重负,只得辞职离去,不过仍然隐居在福州城郊,心有东山再起之意。

  陈定坤身为许崇智的部下,自然不敢多说许崇智的坏话,唯唯诺诺的说道:“孙大人年事已高,多有力不从心,因而告老颐养去了。”

  陈炯明虽然不知道许崇智与孙道仁的矛盾,不过来之前还是听说了孙道仁不甘心没落,当下心中猜出几分状况。他说道:“这次需要孙老先生的一臂之力,你帮我安排一下,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一早我去拜访一下退庵先生。”

  陈定坤有些唐突,不过还是连忙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

  陈炯明马上又说道:“另外,昔日的福建海卫队可在编制?总官还是彭岳峰吗?”

  不等陈定坤回答,坐在轿车副驾驶席上的彭寿元抢先回过头来说道:“彭岳峰正是家兄,他眼下正在海务局任职。”

  陈炯明奇怪道:“海务局?彭岳峰一介军人怎么去了文职公所?”

  陈定坤解释道:“陈大人有所不知,福建海卫队是旧营编制,部队松散、装备不全,许司令倒是没有多加干涉海卫队的军务,不过朱省长因为近年财政问题,已经将厦门、漳州、宁德三地的海卫队全部裁撤,只剩下福州三县的几个营。家兄之前确实是在海卫队任职,只因为海卫队裁撤的太厉害,不得不调任海务局。”

  陈炯明缓缓的点了点头,沉思片刻,说道:“原来如此,无妨,其他事可以容后再议,但今天我就要跟彭岳峰见一见。”福建海卫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海军陆战编制,尽管大革命之后几乎停止发展海卫队,到如今又被裁撤的所剩无几,不过他现在要用的正是这硕果仅存的几个营。

  轿车开到福州省府署衙,这里正是之前护军使署衙的大院,仅仅重新装点了一番,无非是换汤不换料。朱成贵派自己的亲信到门口迎接,陈炯明简单寒暄一番,直接进到署衙大厅,他甚至没有打算与朱成贵见上一面,马上安排自己的随员、幕僚找一处办公地,即刻投入公务之中。

  朱成贵省心不少,索性不去叨扰陈炯明,只管安排晚上的接尘宴席,到那时候再见面叙礼也不迟。至于陈炯明所需要的办公物什,一应交给内务部承办,保证优先周全。

  陈炯明花了几个钟头汇总战略情报局送来的情报,之后陈定坤请来了彭寿松,二人在会议室密谈了一番。他找彭寿松的唯一目的,正是要让彭寿松返回海卫队,将福州仅剩下的三个营重新整顿起来,暂编为一个团,五天之后即会派上用场。

  “五天?这也太紧张了吧!”彭寿松有些惊讶,他与弟弟不同彭寿元,自己读书不甚多,性子多有鲁莽,说话的语气也是一股大大咧咧。

  “事关重大,时间急促,五天已经是最大宽限。海卫队无论如何都是早年常备部队,况且这次作战不会太难,只不过是借助海卫队助长声势罢了。”陈炯明不疾不徐的说道。

  “陈大人,您对海卫队必然有所不知,之前卑职执掌海卫队时,已是军容驰废、士气萎靡、人心涣散,再加上军政府的经费大多都花在陆军或者海军上面,谁人会在乎一支用来海上登陆的杂牌部队?朱大人裁撤漳州、厦门、宁德三地的海卫队之后,余下的三个福州营更是久无改善,官兵们大多只是混日子,甚至还有晕船怕水之人,这岂能让他们上船渡海?”彭寿松叹息不已的说道。

  陈炯明倒真没有料到,号称海上作战的部队竟然还有旱鸭子?

  “竟荒废到如此地步?”他追问道。

  “否则在下也不会轻易舍弃军中之职,海卫队迟早是要裁撤殆尽的,已经再无前途可言。唉!”彭寿松无奈的摇了摇头。

  陈炯明沉思了一会儿,最终决心的说道:“彭干事,不管海卫队是何境地,这次都要启用他们。这样吧,这五天的时间你也不必费心其他事,只管将那些浑水摸鱼的之徒剔除干净即可。到时候不管战事如何,他们只做岸头的牵制。”

  彭寿松认真的问道:“陈大人,您真打算启用海卫队?自海卫队成立伊始,他们连内战都没参加过,更别说打出国门。早年谭云觐公成立海卫队,正是以为海卫队是进攻之军,指望海卫队能打出国疆、威震四海。只可惜国力不济,自家疆土都守不住,更别说打出国门了!”

  陈炯明深有感触,海卫队未成气候恰恰反应了国家的羸弱。他加重语气说道:“海卫队迟早会有大展拳脚的时候。只要这次海卫队能争口气,我一定向国防部提交议案,重振海卫队的规模,奠定我中华民国的强势之风。”

  彭寿松肃穆说道:“有陈大人这番话,彭某心已足。请陈大人放心,在下一定尽心尽力整顿好海卫队,绝不让陈大人失望!”

  之后,陈炯明又向彭寿松交代了一些细节,不过并没有透露海卫队的作战计划,只让彭寿松先把海卫队整理妥当,稍后几日便会下达正式的作战指令。

  刚刚送走彭寿松,天色渐晚,朱成贵派人来请陈炯明赴宴。

  陈炯明正准备出门,忽然又接到通报,说侧门有一位恒荣贸易公司的业务代表求见。

  他当然知道恒荣贸易公司的背景,马上派人请到了会议室。

  来者是一个中年文士,瘦瘦高高,看上去一点城府都没有,只是一位在普通不过的教书先生。他向陈炯明客客气气的行了一礼,在其他人都退出会议室之后,这才开口自我介绍道:“敝人吴玉生,恒荣贸易公司会计处主任,也是福建省军务统计处负责人。”

  陈炯明点了点头,军务统计处是南方各省省府专司军费账目的部门,不过该部门实际上没有太多正当公务,从去年开始渐渐转变为情报处的掩护部门。他直接问道:“戴先生那里有什么紧要消息?”

  吴玉生说道:“中午时刚刚收到上海戴经理的电报,本已转达至南平师团司令部,然则许司令转晴陈大人定夺,特因此来叨扰拜访。”

  陈炯明复问道:“是什么情况?”

  吴玉生一边从公文包里取出文件,一边介绍道:“昨日晚上杭州收到线报,卢永祥与吴光新单独会面,拟定在七月七日发动兵变,迅速逼迫朱瑞下台。同时还计划暗杀吕公望。”

  陈炯明脸色一变,正色道:“消息可靠?”

  吴玉生颔首说道:“是情报人员亲耳听见,除此之外今天凌晨开始,陆军第九师、第十师分别有所动作,从各自驻地陆续开拔,向杭州聚拢。以及只要五天的时间就能占据杭州周边的县城。”

  陈炯明又问道:“那吕公望是什么反应?”

  吴玉生故意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陈炯明,似乎是一种暗示,压低声音说道:“上面说,还是让吕公望蒙在鼓里为好。不过吕公望自然会察觉第九师和第十师的动作,到时候胜负就看谁的动作快。”

  陈炯明心头恍然,吴玉生所说的“上面”自然不是指恒荣贸易公司,而是更上面的战略情报局。王长龄显然是做了深刻的分析,决定让卢永祥跟吕公望相互内斗。

  吴玉生接着说道:“至于下一步的行动,全由陈大人吩咐。”

  陈炯明知道这个时候该由自己运筹全局,这可是吴绍霆特意放权给自己,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他缓缓的点了点头,深沉的说道:“我明白了。从现在开始所有新情报都第一时间转给我。你先去吧。”

  吴玉生放下了文件,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就这样告辞离去。

  ——————————

  【彭寿松(1866~1918年),号岳峰,湖南长沙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福建保甲局总办,后因殴打事被布政使参劾革职。愤国事日非,参加反清的秘密会党“哥老会”。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加入同盟会。广州起义失败后,寿松利用湘军和“哥老会”的旧关系,建立军警特别同盟会,自任会长。寿松的反清活动引起当局的注意,福建布政使尚其亨故意将寿松推荐给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寿松便到汉口任职,借此联络湘鄂革命力量。武昌起义前夕,寿松来闽。】

  卷五:新中华之战 第680章,杭州事变

  深夜,阴雨连连,钱塘江外风声徐徐,卷滚着浪花节节作响。

  金宝山司令部后院,卢永祥被勤务兵叫醒过来,用凉水洗了一把脸,然后沿着走廊来到参谋厅。一直跟在卢永祥身后的是三位参谋副官,一边走一边把第九师和第十师目前的情况汇报着:

  “二十七团已经在萧山附近准备就绪,二十八团、二十九团正在富阳集结,预计凌晨一点钟之前可以随时进攻。三十团和骑兵团昨天下午抵达余杭,不过浙军两个团控制着星桥一带的交通,如果进城必须先突破这两个浙军团。”

  “第十师的三十四团负责金华至杭州的后勤保障,所有物资、军备基本到位,整个金华到杭州的交通线都在三十四团的掌控之中。”

  卢永祥听着这些汇报,尽管刚刚睡醒,不过脑海里依然飞快的浮现出整个局势的概况。他缓缓的点了点头,又问道:“宁波、嘉兴一带可有什么动静?”

  参谋副官马文祥马上说道:“浙江新编第五师一直在宁波按兵不动,不过嘉兴的第三师在七月一日那天开始向杭州转移。浙军显然是在提防我们。”

  卢永祥冷笑道:“废话,我们这么劳师动众,哪怕是傻子也应该惊动了。”

  马文祥小心翼翼的说道:“司令,如果真要硬碰硬,目前我们占不得半点优势呀。第十师预备境界宁波方向的两个团,到目前还没有到达集结点。”

  卢永祥眼睛一瞪,怒道:“这都五天时间了,这些人难道是饭桶,从金华到绍兴就这么百余里,哪怕是爬也该给我爬到了!”

  马文祥缩了缩脖子,连忙解释道:“司令,三十三团和炮兵团本来是按照计划行军,可是炮兵团走在前面,前天诸暨镇的路段下了大雨,炮兵的辎重打滑,又赶上山上泥流不止,一下子把道路给堵死了。三十三团跟炮兵团一起清理道路,抢救物资,前前后后延误了几天时间。不过三十三团的团部已经赶到绍兴了。”

  “他奶奶的,谁让炮兵走在前面的?早几天就是没好景的天气,难道都瞎了狗眼不会看吗?蠢货,真是蠢货!三十三团的团部赶到有屁用,区区一个营的兵力能跟宁波的一个师比吗?”卢永祥震怒的训斥道。他一直以为金华那边的兵力最能让自己放心,毕竟路途近、时间充裕,所以没有多放在心上,哪里知道偏偏是自己最放心的地方出了篓子。

  “这,这……司令,天有不测风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放屁,连最基本的行军常识都没有!金华后勤司令部是谁负责?胡文邦吗?”卢永祥怒火不减的质问道。

  “胡大人早就调到第十师师部军需处了。”

  “那是谁在负责?”卢永祥大喊道。

  “是……是顾世成。”马文祥吞吞吐吐的说道。

  “是他!”卢永祥顿时变了脸色,自己正在气头上要找人发泄,偏偏是自己家里人撞枪口,真是晦气。“我就不该让这小子负责后勤,一点军学都没有,当个账房先生得了。”

  顾世成是卢永祥二姨太的弟弟,仗着这份关系才在卢永祥麾下谋了一份差事。本来卢永祥知道顾世成读过几年书,颇识得几个字,之前没有娶二姨太的时候,此人在祖家的商铺里做帐房,把账目管理的清清楚楚。本以为是一个可用之人,没想到还是用错了地方。

  气呼呼的来到参谋厅,韩复榘和另外两个副官正等在门口,卢永祥一言不发的跨国门槛,来到参谋厅的正堂。

  韩复榘向马文祥询问司令为什么脸色不好,马文祥把金华和绍兴那边的情况说了出来。他思索了片刻,快步追上卢永祥,劝慰的说道:“司令,事已至此,不必太过担心。”

  卢永祥怒道:“你胡说些什么,正因为事已至此,我才更加担心。现在都十一点了,再过两个钟头就要行动,万一宁波那边的浙江第三师驰援杭州,绍兴拖不住浙军第三师,我们整个计划就满盘皆输了。”

  韩复榘脸色平静,不疾不徐的说道:“九点钟时,安徽倪大人那边刚刚回电,已经着令驻守宣城的二十一混成旅经湖州援杭州,最快明天下午即可抵达。”

  卢永祥马上问道:“此话当真?可是倪督军亲自下令?”

  他本来不打算让安徽插手浙江事务,不过段祺瑞从中央的援助迟迟不得落实,不得不另外寻求可以调用的外援。经过吴光新的牵桥搭线,在上个月中旬与倪嗣冲取得联系,磋商了小半个月还没谈拢皖军入浙的计划。无非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到了七月份,连段祺瑞都亲自出面向倪嗣冲施压,总算谈到了卢永祥可以接受的程度。可是倪嗣冲心有不快,自然在援军安排上迟迟不肯决定。

  本以为要等到安徽发兵来援,最快要在七月中旬,倪嗣冲就等着坐享其成而已。可没料到这次倪嗣冲竟然如此爽快,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出兵了。

  韩复榘认真的说道:“千真万确,带兵的正是倪督军的三弟倪毓棻。”

  卢永祥总算舒了一口气,有了安徽的援军,杭州大局可定,就算吕公望及时调来宁波的第三师也无济于事。他欣然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总算省了我心头一件担忧。一切就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

  不过这时,韩复榘又忧心的问道:“司令,吕公望那边确实不必太担心,不过福建那边是不是……”

  卢永祥反问道:“你为什么会担忧福建那边?”

  韩复榘说道:“虽然卑职来浙不久,不过早听说许崇智一个多月之前就把大军按扎在两省边境,这可是大动作,可见南方迟早会向浙省用兵。”

  卢永祥淡然一笑,说道:“南方向北用兵那是早晚的事。如今南方的军队向北推移又不止福建一省,重庆、贵阳、韶关都已经是重兵压境。相比之下,浙江的战略意义不在首当其冲的位置,如果我是吴绍霆,我宁可调集重兵进逼湖北。”

  韩复榘皱眉说道:“司令,此事不可单凭一念之想而定论呀。卑职观南方大举北进的动作,无论是军备还是物资,都是在短时间之内聚集大批的数量,若是单单在重庆如此的话,或可认为是要对鄂用兵,可几乎南方所有部队都是如此,很难否认南方是要发动全面战争。”

  卢永祥冷冷的“哼”了一声,揶揄的说道:“全面战争?从古至今,还从没有过历史先例发动大片区的挺进作战。南方如果要北伐,最合适的办法就是聚集所有兵力,在最短时间一鼓作气打进北京。”

  韩复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不可否认卢永祥的这个想法是对的。

  顿了顿,卢永祥接着说道:“大片区的挺进作战不仅消耗极大,而且承担的风险也极大,更重要的是从战略上来看,这种作战只是一口气的攻势,这口气没了,攻势也就消停下来,还谈什么北伐定乾坤?吴绍霆要真打算这么打,那他唯一有利可图的就是多抢地盘,哼,若是如此,那他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土军阀。”

  韩复榘没有说话,只是心中依然拿放不下。

  卢永祥看了韩复榘一眼,猜出对方的心思,好整以暇的又说道:“向方,你不必担心,就算南方有动作也一定会是四川先动,再者退一步万来说,不是还有温州镇守使的部队在前面吗?一旦南方有动作,温州就是最好的预警部队。”

  韩复榘点了点头,说道:“司令所言极是,是在下多虑了。”

  卢永祥上前拍了拍韩复榘的肩膀,赞许的说道:“你不是多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就适应咱们浙省的军务,果然是难得的人才。好好干,用不了多久我就会派你到下面去统兵。”

  韩复榘立正,肃然道:“多谢司令栽培,卑职必不负重托。”

  卷六:大国战 第681章,浙省内讧

  夜深人静的杭州城突然被一声枪响惊破天地,紧随其后的枪声、喊杀声如同惊醒的巨浪,一波接着一波从四面八方袭来。

  这几日北洋军在省内的频频调动,早已闹得人心惶惶。今日城中战火烧起,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或许对于市井小民们来说,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

  枪声沿着西郊向东边而去,没过多久就连城中也传来了激烈的枪声,中间还夹杂着大炮的轰鸣和重机枪的嘶吼。

  街道两旁民房里的居民们,纷纷从床上跳下来,捂着耳朵钻进床底下。婴孩被吓醒娃娃的乱叫,为人父母只能苦不堪言的安抚着孩子,生怕孩子的哭声会引来不测。不过外面的枪炮声早已盖过了其他声音,窗外人影来来往往,只顾着争抢有利位置。

  偶尔有流弹集中民房,误伤了房中的百姓,除了第一声痛叫之外,接下来只能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吭声也无济于事,反而还有招来士兵的风险,索性强忍伤痛保命为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2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5/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