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90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铁路方面,我会联系各方面专家,尽可能设计的更具有战略意义。”何福光说道。

  “嗯,”吴绍霆转向王长龄,“从下个月开始,情报局要加大力度对旅顺、东三省、朝鲜以及台湾的渗入工作。我需要情报局与参谋作战室成立一个亚洲特别事务科,代号‘夜隼’,全权负责南北议和之后针对亚洲局势的战略分析工作。由李副官直接领导这个部门。”

  王长龄和李选廷都郑重其事的答应下来,整个作战室的气氛显得越来越严肃。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吴绍霆习惯于未雨绸缪,如今南北关系还没有得到确信,但吴绍霆已经开始策划针对日本的军事部署,也不知道该说是草率大胆还是胸有成竹。但是大家都明白精心设计和部署,正是为了能更有胜算在手。

  针对日本不是简单的民族仇恨,也不是中德联盟的协议约束,这是在打拼中国的国运,前两者不是促成这次部署的诱因而已。趁着欧洲局势紧张,列强无法顾及远东地区,在这样一个确保没有列强干涉的大环境之下,正是重新决定中国命运的时机。

  一旦能在一场大战中击败日本,中国的国际地位马上就会发生改变,再也不是任人鱼肉、受人歧视的东亚弱国。

  之后,吴绍霆又交代了一些细节方面的军务,诸如国防军编练进度,以及第六师团、第七师团的扩编,还有湖北、湖南、杭州等地的军政工作。

  他将韶关市长陈光壁提拔为湖南省长,谭廷闿则调任为广东省长,此举目的看似双方都不吃亏,甚至还把广东心腹之地交给外人来管理显得十足大方,但事实上还是弱化了谭廷闿的势力。广东是吴氏的地盘,省府大小官员只会听从吴绍霆一人,谭廷闿即便上任也仅仅是一个虚衔省长罢了。

  吴绍霆不信任谭廷闿这个投机分子,最起码现在不信任,等放在任上观察和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再做另外的安排。

  湖南军务总督暂且不设,由三十七师司令部负责统筹,联合湘军各路长官成立湖南军事委员会,共同兼管湖南的军务。同时命令在长沙的李济深师和梁鸿楷师就地先行休整和扩编。授权光荣骑兵团升格为光荣骑兵旅,李文范由团长晋升为旅长,林文龙第一骑兵大队少校队长,商震为第二步兵团代理团长,增傻两个附加营的番号,人选由李文范指派。

  扩编休整结束之后,骑兵师开赴赣州与三十九师会合待命,梁鸿楷则返回岳阳驻防。

  湖北方面情况较为复杂,吴绍霆和国防部一致认为湖北并没有资历深厚的将领,但是蒋翊武、张振武这两位年轻将领一直叫嚣着要主政湖北。吴绍霆在与众人讨论之后,认为暂时先将湖北设为特别行政省,毕竟湖北是中国腹部的交通要地,又是南北界限要地,一定要着重应付。特别行政省民政交由省谘议局代理,蒋翊武为谘议局议长,张振武为鄂东镇守使兼湖北预备役总司令,武汉宣布为执政府直辖市,孙武为代理市长。

  关于湖北的军务,吴绍霆决心由第七师团司令部全权负责,即可开始整编湖北省的部队,将鄂军两个师、三个旅整编为四个师,全部归属在第七师团的序列之下。

  为了消除地方军队之前的冲突和隔膜,吴绍霆还下达正式命令,从八月一日开始所有军队禁止使用地名做番号前缀,在七大师团之内的军队一律改为“第X师团第N师”,而在七大师团之外的部队则统一为南方联军序列。如今战线已经过江,“南方联军”番号也有不恰当,索性去掉“南方”两字,只以“联军”称谓。

  何福光当场做出预计,各省整编之后的联军序列将会超过二十个师,有的联军师是独立部队,有的则下辖在七大师团之中,统计起来较为复杂。

  吴绍霆说道:“这段时间先辛苦一些,这次番号整编仅仅是过渡之用,等到南北大局一定,全部按照我之前的整编计划书为准,重新编排南北各省的军队。”

  从国防部出来,吴绍霆坐上专车,吩咐司机开回江边花园。

  张謇从南京发回来的密电是今天早上收到的,虽然电报分成两部分,最后一部分以私人身份致函,可是显然还是同样一件事。吴绍霆着实没有料到冯国璋的反应如此迅速,这么快就打算跟南方议和,更是目光长远的为自己后路留一手准备。不过既然冯国璋提出了联姻,可见这件事不会有假。

  只要能尽快促成南北一统,总不失是一件好事。

  关于迎娶冯国璋侄女的请求,于吴绍霆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在这个一夫多妻甚是普遍的年代里这算不得什么作风问题,至于张小雅那边也应该很好说话,自己可不是一个惧内的人,张小雅对自己同样是百依百顺,一家之主来做决定并无不妥。

  只是难得他与张小雅恩恩爱爱感情和睦,哪怕是单纯的政治联姻也会让张小雅胡思乱想。做为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这一丁点的担心同样是需要斟酌。他决定回家与张小雅好好谈一谈,为了国家大业也好,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也好,这次联姻怕是无从拒绝的。

  当然,往好的方面想,如果冯国璋的这位侄女与张小雅一样乖巧,或许能与张小雅相处的融洽,在他忙于国务之事两位女孩可以相互陪伴。

  回到江边花园,吴绍霆走进大厅,张小雅正在靠近阳台的小厅里弹钢琴。她刚学了钢琴不久,由于双目看不见东西,学习的进度不是很快,然而此时此刻弹奏的曲子缓慢轻柔,显出了一定的造诣。

  吴绍霆站在小厅外面安静的听完了这一曲,直到张小雅回过头问道:“好听吗?”

  “你知道我回来了?”吴绍霆微笑着问道。

  卷六:大国战 第713章,洋人的态度

  “当然了,我听到轿车的声音了。”张小雅笑着站起身来,缓缓的向吴绍霆这边走来。

  吴绍霆快步迎上前去,握住了张小雅的小手,拦着她走到阳台外面的藤椅上坐下来。

  “你今天回来的很早呀,现在好像还没有天黑,对吗?难得今天不忙呀。”张小雅挨着吴绍霆的肩膀而坐,柔声的问道。

  “我答应过你尽量每天都陪你晚饭,自然会尽量回来早一些。”吴绍霆轻笑道。

  “你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情要找我呢?”张小雅一点不掩饰的说道,她灵性极高,已经领悟到今天吴绍霆与往日有不一样的地方。她很期待自己能帮上吴绍霆的忙,这样才不会让自己觉得是在依靠吴绍霆。

  “你还真是古灵精怪,我的心思让你摸透了。”吴绍霆轻抚了一下张小雅的发梢,随后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不过我怕你会不开心。”

  “到底是什么事呀?”张小雅望着吴绍霆,好奇的问道,只要能帮上吴绍霆自己就会很开心,哪里还会有不高兴的地方呢?

  “我必须答应一门新的亲事。”吴绍霆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他直言道。

  “新的……亲事?绍霆你有……另外喜欢的人?”张小雅微弱的问道,她尽量保持着的镇定,让自己看上去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心头的震动根本难以抑制。前不久吴绍霆还对她郑重的发誓,这一辈子对自己的爱都会一尘不变,可是为什么呢……

  吴绍霆看着张小雅柔弱隐忍的样子,心中禁不住的生出一股怜爱,他看得出来妻子内心的担忧,一点也不想再让这件事困扰这个小女孩,于是说道:“你千万别胡思乱想,其实我根本不认识她。你应该听说过北边的冯宣武吧?”

  张小雅恍惚的想了想,说道:“是北洋三杰的冯老将军吗?”

  吴绍霆“嗯”了一声,接着说道:“没错,正是他。我这门新的婚事就是他的侄女。”

  张小雅一时没有意识过来,她疑惑的说道:“可是现在我们南方不是与北方……哦,我明白了,冯老将军是希望通过这门婚事消除南北的矛盾,从而和平解决眼下的大问题,对吗?”话才说到一半,她立刻又反应过来,心中的担忧渐渐消弱了一些。

  吴绍霆欣慰的笑道:“你还真有见识,确实是这样。如果不是因为事关国家大事,我也不会想到跟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孩子结婚,更不会害你担心。”

  张小雅几分羞涩的说道:“我哪里担心了,我才不担心呢。你是大丈夫,身后有几位红颜知己在情在理,只要是你的决定,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我都会支持你。更何况……更何况这才你还是为了国家大事,如果这次亲事能让冯老将军站出来促成南北一统,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呀,国家停止内战,能避免很多人遭受无妄之灾呢。”

  吴绍霆赞叹道:“小雅,我就知道你是深明大义的。我还是那句话,无论这个世界变化多大,我对你的心决不改变。你是我的妻子,唯一的妻子。”他说完,轻轻搂了张小雅然后顺势在对方柔软的小嘴上亲了一下。

  “绍霆,这次我一定支持你,其实你不用专程来询问我的意见的,我知道你不会不爱我。”张小雅撒娇的在吴绍霆的怀里蹭了蹭。

  “你是我的妻子,就算是我新娶也要让你先知道,总之这位冯小姐不管有多么金贵、多么重要,她都必须位于你之下。”吴绍霆郑重的说道。

  “其实不必这样,我又不是迂腐守旧的女孩子。我一定会跟她好好相处。”张小雅笑道。

  “能听到你这么说,我真的很开心。其实我也认为如果那位冯小姐很懂事的话,日后我在外忙碌的时候,她也能当一个很好的陪伴。”吴绍霆诚心的说道。

  “是啊,家里多一点人自然要更热闹一些。绍霆,你放心去安排吧,我一定好好的准备。”张小雅甜美的微笑道。

  ——————————

  次日清晨,吴绍霆走进联合会馆自己的办公室,梁启超、熊希龄二人正在里面等候多时,邓铿则在办公桌前面整理新的文件。看到吴绍霆走进来,梁启超等人立刻站起身来打了招呼。

  “卓如先生,秉三先生,这么早就到办公室来可有什么要紧事?”吴绍霆微笑的问道。

  “震之,四先生发回来的电报你应该看过了吧。”梁启超平静的说道。

  “是啊,昨天中午就看过了。你们是来询问关于冯宣武联姻的事情,对吗?”吴绍霆点了点头,猜测的说道。

  “倒不是主要为这件事来,只是随意的问问。震之,这件事关系重大,我和秉公都认为应该尽力拉拢冯宣武。前线已经打到这个地步,理应考虑和平解决剩下的问题。咱们国家遭受的苦难足够多了,是该平息全国的动乱,恢复民生。”梁启超诚恳的说道。

  熊希龄在一旁点头附和。

  吴绍霆微微一笑,说道:“卓如先生果然忧国忧民,放心吧,此事于我是小,于国是大,我会有分寸的。稍后我会安排专人复电南京,希望冯宣武能尽快促成北洋改革,与我们南方握手言和,共创中华盛世。”

  梁启超与熊希龄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欣然的表情。

  吴绍霆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先请二人重新落座,然后自己才坐下来,随后他问道:“卓如先生,秉三先生,你们刚才还说有要紧的事,是关于什么?”

  熊希龄调整了一下脸色,显得很严肃的说道:“震之,我们南方的大军在前线争足了面子,以目前的形势而言执政府不必再担心北洋政府的威胁,而是应该尽快争取国际的认可。只要各国承认执政府在华的地位和合法性,我们手里就掌握到最有用的筹码了。”

  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我自然明白。近日梧州不是已经接待了不少各国公使馆的商务参赞吗?虽然是商务参赞,但谁都知道‘商务’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眼下国内的局势再明显不过,新生的执政府无论是在民望还是实力上,都已经在北洋政府之上,或者说北洋政府早已失去法统地位,仅仅是一副空皮囊罢了。”

  梁启超说道:“话虽这么说,可从派遣商务参赞来看,各国对我们执政府仍然抱有观望的态度,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体现诚意来。”

  吴绍霆沉默了一会儿,他对“体现诚意”这个词感到很不舒服,缓缓舒了一口气后说道:“这段时间执政府与来梧州的各国商务参赞们可有接触?”

  梁启超颔首道:“这是自然。昨天下午我亲自接见各国商务参赞,差不多了解各国对我们执政府的看法。”

  吴绍霆不动声色的问道:“哦?卓如先生不妨把他们的意思说来听听吧。”

  梁启超说道:“各国之中,要属英、美、俄、法、日五国态度最强硬,当然他们也在国际上占有主导地位,若是能获得这些国家的承认,国际大局可定。”

  吴绍霆心想:理应还有德国和奥匈帝国,显然现在大家站在一条阵线上,自然不会不支持执政府。他沉吟的“嗯”了一声,说道:“卓如先生说的不错。”

  梁启超继续说道:“各国目前一致担心的事情,就是执政府代替北洋政府之后,原本享有的并且还未到期的在华条款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对于他们而言,这一点是执政府与各国达成和睦相处的最基础的条件。”

  “也就是说……”吴绍霆慢条斯理的说道,“除了这个所谓和睦相处的最基础的条件之外,各国还有另外的要求,对吗?”

  “震之,我知道这件事很无奈,可是我大中华历经了这么多苦难,长痛不如短痛,换做任何人都必须做出这样的抉择。”梁启超叹息的说道。

  “是啊,当初南京临时政府时,就连孙逸仙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忍让。再者放眼东瀛,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没有立刻废除所有不平等的条约,而是通过一步一步壮大国力才逐渐完成国家独立。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意气用事。”熊希龄强调的说道。

  “二位放心,我不会不通情理,毕竟我们执政府仍然是中华民国的政府,既然中华民国之前有这样的条约,我们执政府理所当然应该延续下去。此事也并非没有可谈的余地,稍后我会亲自派人主持外交事务,详细与各国逐条讨论。”吴绍霆面无表情的说道。

  他心里早已经打定主意,既然第一次世界大战马上就要爆发,执政府又是站在德国这一边,因此现在给英国、法国、俄国和日本的承诺全部都是空头支票。只要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一战足以打掉所有的不平等条约。

  想到这里,他内心的战斗欲望更加强烈,因为现在的赌注越来越大,这一仗一定要把中华民国的威名打出去!

  卷六:大国战 第714章,案件进展

  “如此甚好,我们也宽心了。”熊希龄缓缓的点了点头。

  “那么,卓如先生,除此之外洋人们还说了什么?”吴绍霆换了一个正严肃的坐姿,一丝不苟的向梁启超问道。

  “是这样,英法俄三国之前以五国银行团身份与北洋政府签订善后大借款,一旦北洋政府垮台,这笔贷款显然无法收回来,所以英法俄三国同样很关心这个问题。毕竟这笔款项已经发有三期交到中国手上,总不能把钱当作泡影吧。”梁启超说道。

  “善后大借款之前也是由清末朝廷借贷转嫁到北洋政府身上,所以这是有先例可循。当然,英法俄三国考虑到执政府的处境,愿意将之前的利息降低一半,同时仍然可以以海关盐税做抵押。”熊希龄用一种倚老卖老的口吻说道。

  吴绍霆冷冷的瞥了一眼熊希龄,对方还当真把前后两件事当作一回事来看待,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真想不通对方一把岁数了却还把问题想的那么简单。他只能认为进步党人一个个心里想着当权都快走火入魔了,为了能早一天当权甚至可以舍去更多的底线。

  “如果这笔贷款是用在国家建设、民生改善,哪怕是增加国防力量上面,我一句话都不会多说,连本带利我全部可以答应继续偿还。卓如先生,秉三先生,你们应该明白北洋政府借贷这笔款项的目的,袁世凯拿这笔钱是来对付咱们南方,是用来镇压人民、破坏共和事业、对付我们南方军队。”他语气由弱渐强,到最后竟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愤怒。

  梁启超、熊希龄二人有些措不及手,没想到吴绍霆的态度变化的如此之快。

  “震之,你先冷静……”梁启超打算说几句劝慰的话。

  “冷静?卓如先生,洋人这是在把我们当傻子呢!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北洋现在还有什么值得洋人支持的地方?洋人就是看着咱们急着完成大统,所以才这般不顾道义的漫天要价,什么叫趁火打劫?这就叫趁火打劫!”吴绍霆严厉的打断了梁启超的话。

  “常言道弱国无外交,如今洋人是捏准了我们的命脉所以才敢如此开口。震之,之前我们都说了不能义气用事,你怎么还是这么倔强?”熊希龄没好气的说道。

  “倔强?义气用事?哼哼,要我们为敌人的债务埋单,除非我脑子秀逗了。说什么弱国无外交,那是因为以前我们中国不团结,军阀割据,恃兵内斗。我吴绍霆今天坐在大执政官这个位置上,就是要结束这混乱的局面,一统南北,恢复大中华的和平安定。只要我们中国人一致对外,我倒要看看谁还敢说我们是弱国!”吴绍霆情绪激动的说道,说到不能控制之处还伸手重重的砸了一下桌案,把邓铿刚刚整理好的一摞文件又震翻了,邓铿只好跑过来再次重新整理。

  熊希龄和梁启超都被吴绍霆的气势震慑住,虽然他们知道吴绍霆是少年壮志,可是也难保对方不是年轻气盛,只顾着逞一时之强。关于五国银行团贷款的事情,他们曾做过设想,可以要求洋人把剩下的贷款继续拨给执政府,用以南北统一之后的国家建设,如此说来也不算是一件坏事。毕竟中国常年征战,南北言和意味着百废待兴,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金钱的投入,以战后中国的处境根本不可能负担那么多。

  “震之,”熊希龄深深吸了一口气,严肃的说道,“这是关乎国际政治的大事,无论如何都要通过国会来决定,如果有什么闪失你岂能担负责任?”

  “欧洲马上就要开战了,各国列强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放在亚洲。就算我不答应他们所有的要求,就算我不需要这些帝国主义的支持,我们执政府照样有生存的机会。说的再简单一些,一旦欧战爆发,他们即便恼火我们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企图支持北洋政府死灰复燃,欧洲各国也根本拿不出一分钱来。只要南方大军继续北进,彻底消灭北洋政府,中国只剩下一个执政府,他们为了保全在华的原有利益反而还会来讨好我们。”吴绍霆毫不示弱的说道。

  熊希龄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自己居然忘记了欧洲战争即将爆发的情况,看来有必要重新盘算一下与洋人的筹码。

  “总之一句话,他们要把北洋政府的债务转嫁到我们执政府头上,我是绝对不会答应。如果秉三先生一定要闹到国会去,我也奉陪到底。”吴绍霆态度坚硬的又说道。

  熊希龄脸色很不好看,吴绍霆简直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不过此时此刻他不便发作,毕竟吴绍霆说得有道理,在与洋人打交道的方面上自己并不在行,绝对不能拿国家的利益随随便便开玩笑。

  梁启超叹了一口气,与熊希龄交换了一下眼色,改变了态度说道:“震之,你的心意是好的,这一点我们都很钦佩。这样吧,我会尽快派人去上海和北京,无论如何尽快请唐少川、伍文爵出山,完善执政府的外交部门。由专业的外交人才来与洋人细谈,一定竭尽所能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就先这样吧。”

  送走梁启超、熊希龄之后,吴绍霆凝神沉思了起来,他越来越觉得这些文治派政客们不可靠,明明欧洲的局势对远东地区国家来说是一次独立自强的大好机会,可是这些人实在是缺乏敢作敢为的精神,一个个只想坐享其成。他甚至担心当自己宣布与德国结盟联手对付日本时,国会众多议员当中根本没有多少人敢站出来支持。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政府内部越是如此,自己就越要加强强权统治。尽管国家的命运不能单靠赌博的方式来决定,但也不能任由这些软弱的旧资产阶级政客们一味妥协。若真是如此,大中华的局势只会周而复始的被帝国主义践踏。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的,错过这次机会有可能将会是两代人的悲剧。

  没过多久,吴绍霆回想到刚才梁启超、熊希龄提到各国公使馆的代表似乎并没有太多日本方面的消息。他不禁皱起了眉头,相信日本就算发觉德国与中国南方关系密切,可也不会那么容易察觉到中德盟约的事。更何况以日本目前在华的势力圈,真要察觉到中德结盟,只怕早就把这件事公诸于众,然后从各方面打压中德关系。

  既然如此,那日本人究竟在打着什么算盘?英法俄三国都已经迫不及待的南下交涉,偏偏同属于远东国家的日本居然如此慎重。难道日本还寄希望在北洋政府身上?

  他倒是希望日本首相的智商只局限于此,从现在开始每一份在北洋政府的投资都是直接丢进水里,自己倒要看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有多少实力浪费在北洋身上!

  “对了,士元,上次黄埔军校的事情可有什么进展?”收敛了一下思绪,吴绍霆向还在给文件排序的邓铿问道。

  “昨天上午倪司令有递过一份最新的报告,恒荣贸易公司已经在上海方面与朝鲜民族学生联合会取得联系,证实在黄埔军校受害的两名学员是朝鲜流亡革命者。”邓铿一边说着,一边从文件堆里找到那份报告书,递给了吴绍霆。

  吴绍霆打开报告沉着心思看了一遍,随后喃喃的说道:“金忠义、崔重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2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0/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