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30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麦尔瓦德克仔细想了想,认为何福光的话是有道理,德意志帝国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弱小的国家身上。

  看到麦尔瓦德克陷入犹豫,何福光接着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麦尔瓦德克问道:“是吗?何将军请说。”

  何福光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希望司令阁下暂时先将‘八云’号装甲巡洋舰、‘磐手’号装甲巡洋舰、‘千代田’号巡洋舰三艘正式编入远东舰队,同时将青岛海战受伤的两艘远东舰队巡洋舰降级为训练舰,这样远东舰队的总吨位只不过增加了少许。至于其余的军舰,则交给我们中国……”

  麦尔瓦德克打断道:“这怎么可能!到头来,我们德国只有三艘军舰的战利品?”

  何福光慢吞吞的说道:“请听我把话说完。这只是名义上的归属划分而已,另外几艘贵国想要的军舰在名义上属于我们中国,但是所有船员、指挥官都由司令阁下您来安排,等于说这几艘军舰还是在德国人的操纵之下。”

  麦尔瓦德克恍然,他沉吟的说道:“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么说,何将军认为应该用‘秋津洲’号换‘见岛’号,然后你们才会帮助我们做这样的掩护?”

  何福光笑道:“中德既然是同盟关系,何必计较这一千多吨位的海军力量呢?再者,海军一直是我们中国的弱势军种,在今后与德国的合作上有必要弥补这些不足,如果我们中国一直缺乏制海权,又能如何配合德国完成远东战略呢?”

  麦尔瓦德克深深吸了一口气,沉思片刻,最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好吧。就按照何将军你说的来办。”

  何福光欣然的说道:“非常感谢阁下的理解。做为报答,我们还会优先聘请德国海军军官、技术人员以及订购德国的海军工业设备。”

  麦尔瓦德克只是咧嘴笑了笑,没有多做任何评价。

  第二天一大早,中国各地的重要报纸一律刊登了发生在昨天晚上的青岛暴动事件,在这些报纸的配合造势之下,几乎很快就成为轰动亚洲的新闻热点。日本战俘阴谋刺杀巡视第二舰队的山东战区参谋长和青岛要塞总司令,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案件!

  “小日本简直是阴魂不散,照我说,应该全部砍头,砍头!”

  “哼,他们还想死灰复燃?完全是痴人说梦!”

  “太可恶了,实在是骇人听闻啊。我们中国遵守国际公约善待俘虏,他们却敢私底下搞阴谋小动作!不知廉耻,这就是不知廉耻呀!”

  舆论各界几乎没有任何异议,全部一致的对日本口诛笔伐。各地大学的教授、学者纷纷在刊物、报纸上发表抗议的文章,短短一天的时间就将仇日情绪煽动到最高点。

  不仅如此,上海情报站还特意花了重金收买西方热门新闻报刊的记者,在西方的报纸上大肆渲染这件事,一股脑的把责任推卸在日本人身上。

  日本彻底陷入了风头浪尖!

  下午两点钟,在吴绍霆的授意之下,中华门国防部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向到场的所有记者公布了昨晚青岛爆发事件的始末以及调查取证情况。当然,所谓的调查取证完全是中国和德国进行的行动,列出的证据全部都是早有准备的,一切都偏向于对日本不利的结果。

  国防部办公厅发言人李鴻祥在发布会最后正式宣布,鉴于日本俘虏的阴谋之举,中方将收回之前向日本方面做出的第二舰队保留权的承诺,决定强行收缴第二舰队的所有船只,并将第二舰队留守的水兵全部移送到岸上收押。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18章,讨价还价

  国防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不久,位于南京外交区域的日本公使馆遭到不明身份的人多次投掷石块,四点钟时又有学生团体发动游行抗议活动,把日本公使馆围堵起来。直到天色入夜之后,南京警察局和宪兵部队才赶到现场疏散人群。

  日本公使滨口雄幸对青岛暴动事件虽然持有严重怀疑,可是因为与日本战俘隔绝联系,具体情况一点也不清楚。不过他还是在晚饭过后驱车前往南京总统府,紧急会见了大执政官吴绍霆。一开始吴绍霆以不在工作时间内为理由拒绝见面,然而滨口雄幸态度坚持,一直在秘书厅的休息室不肯离去,四十分钟之后吴绍霆不得不接见了他。

  滨口雄幸刚刚走进总统官邸的小型会客室,不等吴绍霆开口说一些客套话,立刻就抢先一步说道:“吴执政阁下,在下也不多说什么闲话,您应该知道我现在急着来见您的目的。关于青岛暴动事件,这实在太突然了,很多细节问题我们日方根本不知道。我建议,有必要派遣日本外交调查团前往青岛,重新查证此次事件,只有这样才算公平、公正。”

  吴绍霆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他不慌不忙的笑了笑,说道:“公使阁下,我看你还是先坐下来慢慢说吧。”

  滨口雄幸一言不发的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吴绍霆接着说道:“关于这件事,我已经派出当地宪兵部队接手调查,国防部在今天下午两点钟公布的内容正是调查的全部内容。别说你想要公正、公平,我对这件事现在是十分恼火,就是因为允许你们在军舰弹药库留守,因此才会有机可乘。试问,哪有俘虏还能被允许佩戴枪支弹药的道理?”

  滨口雄幸严肃的说道:“吴执政,现在我们讨论的是青岛暴动事件,而不是已经既成事实的投降协议。身为驻华公使,我有权要求给与公正的调查。”

  吴绍霆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强调的说道:“你有什么权力这么要求?这些日本人现在不是合法的侨民,也不是来旅游观光的,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些日本人现在是战俘!是入侵我们中华民国失败被俘的战俘!你以为这是在过家家吗?你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吗?”

  滨口雄幸怔了怔,一时间哑口无言。

  吴绍霆继续说道:“滨口先生,我知道你在日本国内享有盛名,同时也是坚定不移的民主派人士。我若不是念及日本国内还有一批反对野心家的政客,青岛战争之前我就跟你们断绝关系了。你倒好,现在还跟我谈公正、公平?你是在侮辱你自己的智商,还是在侮辱我的耐性?我本以为滨口先生你是民主志士,会在这场战争之后极力反驳之前的野心家,真心实意修和中日关系。看来,我真的看错你了。”

  滨口雄幸突然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袭来,他心里已经有了觉悟,看来中国和德国是吃定第二舰队这块肥肉。想来也是,一开始就不应该抱有任何希望,现在来找吴绍霆简直就是自取其辱。他叹了一口气,决定改变自己的外交策略,再次开口说道:“吴执政,您对在下的看法肯定有误会。我身为驻华公使,自然是全心全意代表大日本帝国维护中日关系。青岛战争是一场失误的决策,可吴执政应该知道,从一开始我们大日本帝国就没打算与中国为敌,只不过是履行协约国的约定。我们真正要对付是德国!”

  吴绍霆依旧冷着脸色,阴沉的说道:“对付德国?是吗?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审阅从山东送来的战争事故统计报告,你们第十八师团在烟台、栖霞、文登犯下的种种恶行,你以为我可以视而不见吗?当然,这份统计报告是初步报告,我正在派人核实真实性。如果让我查证确有这些事件,我可以毫不隐瞒的向你保证,第十八师团和第二舰队的大约四万名俘虏一个都别想好过!”

  滨口雄幸眼皮一跳,喉咙不自觉的蠕动了起来。过了许久之后他才能再次开口:“我想,这肯定是有误会,我们日本公使馆一定会尽全力配合您的核实调查。战争是可怕的,很多事故都是无法避免的,吴执政您是军人,应该理解这一点。”

  吴绍霆冷笑道:“我当然理解,事故我可以理解,但是故意的行为我是不会容忍的。不过出于对日本国最后的耐性,我可以给你一个解决办法的建议。”

  滨口雄幸连忙问道:“您请说。”

  吴绍霆说道:“在我核实这些事件之前,日本政府最好能尽快筹足赎金赎回这些俘虏。你可以理解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你也可以当作我是在借故施压。总之这件事我一定不会有任何妥协的地方,倒要看看你们大日本帝国舍不舍得为出征的将士们破费。”

  滨口雄幸额头青筋暴起,可是却又无法发作出来,他知道吴绍霆现在是得势不饶人,可四万日本战俘如果真的置之不理的话,只怕会让全日本军人大失所望。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严肃的问道:“那么,您打算索要多少赎金!”

  吴绍霆轻松的笑了笑,说道:“很简单,一个士兵一百美元,一个军官一百五十美元。我相信对于你们团结的大和民族来说,你们的将士值这个价了吧?”

  滨口雄幸粗略的算了一下,皱着眉头说道:“照您这么说,这可是超过五百万美元的大手笔,您这是在坐地起价。”

  吴绍霆哈哈笑了起来,马上改口说道:“是吗?原来你们日本的士兵不值这个价啊?那行啊,我给你一个优惠,一个士兵六十美元,一个军官一百美元,如何?”

  滨口雄幸听得这番话,心里非常不舒服,吴绍霆是在拿日本国的尊严跟金钱做衡量!他突然意识到一些情况,让自己陷入了十分为难的窘境。

  看着滨口雄心不说话,吴绍霆继续笑着说道:“这样也贵了吗?那好,我再给你一个优惠,一个士兵三十美元,一个军官五十美元!怎么样,这下总行了吧,这可便宜了一大半呢!”

  滨口雄幸脸色十分难看,双手忍不住捏成拳头,全身都在颤抖。吴绍霆这根本不是大方,而是赤裸裸的羞辱,把大日本帝国的将士当作牲口一样贩卖,甚至还为此讨价还价!

  “我明白吴执政的意思,”他气呼呼的说道,忽然站起身来,“我会尽快把今天的谈话内容上报到国内,还请吴执政能耐心等待我们的回复!”

  他的表情虽然生气,可是语气却不带任何感情,因此让这番话显得模棱两可,听上去似乎是在寻常的作答,又似乎是在出言威胁。

  吴绍霆一脸不在乎的点了点头,勉强站起身来说道:“那好,希望你们的首相能尽快拿定主意,否则到时候追悔莫及之时,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

  滨口雄幸一言不发,只是生硬的鞠了一个躬,然后快步离开了。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19章,竹本公久

  随着农历春节的步步逼近,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迎接传统佳节的欢喜当中,而青岛战争的胜利无疑为这个春节更添几分喜气。就算是在贫穷的人家也会找到借口好好庆祝一番,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遇到地主老爷们大发慈悲,不追究今年的租子。

  一月下旬时,南京下了一场了大雪,这是进入冬天以来断断续续的下过的第三场雪。

  执政府从梧州搬迁到南京之后,随之带来了的就是南京的大发展,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接通了大部分城区的供电设施。就算是在寒冬的夜晚,许多人家都能坐在明亮的电灯下面,悠闲自得的吃一顿家常便饭。

  就在这样的夜晚,一辆轿车沿着安静的道路从城内开到了江边郊区,在庆元公馆大门口停了下来。早有两名仆从模样的人在庆元公馆大门口等候,看到轿车停稳之后,立刻上前来迎接。车门打开,一名身穿复古式西装的年轻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他很有礼节的向前来迎接二人欠身致敬,随后在二人的带领之下径直走进了公馆。

  那辆轿车向前开了几步,停在前方一个路口处,司机好整以暇的等再车内,点燃了一支香烟打发时间。

  街道正对面骑楼的二楼,这个由特勤处设立将近两个月的观测点,早已从之前的两个人扩员到了七个人,足见特勤处对庆元公馆的重视。

  “刚才进去的是什么人?”骑楼第二层的窗户边,身穿棉长衫的中年男子问道。

  “没看清楚,那人一直背对着。”一名年轻的探员一边盯着望远镜,一边回答道。

  “去一个人下去走走,看看那辆轿车的车牌号,顺便看看能不能从司机最里套点消息。”长衫的中年男子转过身来,对身后待命的特工们吩咐道。

  一名特工自告奋勇的站起身来,拉开门走了出来。

  来到外面,特工拉了一下自己的大衣领子,冒着室外漫天飞舞的大雪过了街道。他先装作若有其实的样子看了一眼轿车的车牌,随后拿出一支南京本地的烟叼在嘴边,迈步向轿车驾驶座走去,同时还假装用打火机点火。就在经过驾驶座车窗外时,他故意停了下来,又装出一副打火机故障的样子,怎么打也打不着,显得懊恼不已。

  不经意的回过头,看见车窗内的司机正在抽烟,他于是笑呵呵的凑了上去,讨好的说道:“兄弟,借个火,这洋人的打火机可不好用,打不着了。”

  车窗内的司机放下了车窗,表情有些不乐意,不过还是把自己的烟递了出去。

  特工在接过烟的同时仔细观察了一下司机的容貌,同时还瞥了一眼那支香烟,把所有可能有用的信息都记了下来。他对着那根香烟点着了火,把烟递了回去,笑着说道:“谢谢了,兄弟,这么冷的天还在外面,可不好受啊。”

  司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根本不搭理对方。

  特工索性不再多说什么,装作讨了个没趣讪讪的离开了。他从街道另外一边饶了一圈,回到骑楼内的观测点。

  长衫中年人问道:“什么情况?”

  特工表情严肃的说道:“那司机一句话都不说,阴着一副脸色,好像死了亲爹似的,不过我推测他有可能是日本人。”

  长衫中年人脸色一变,追问道:“日本人?”

  特工点了点头,解释的说道:“那司机一句话不说,很可能就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口音。我看到他的香烟是日本特产的樱花牌香烟。以前听东京回来的人说,樱花牌香烟最早有在上海出售,可是随着中国烟业的发展,日本的烟早就被淘汰了。尤其是樱花牌,价格太贵,寻常人根本买不起,更比说一个小小的司机了。”

  长衫中年人缓缓的点了点头,凝神说道:“庆元公馆还真是胆大包天,如今我们中日关系正是风头浪尖的时候,他们却私底下与日本人见面。”顿了顿之后,他又问道,“车牌号记下来了吗?”

  特工走到桌子前拿起一支铅笔,在便笺上抄下了一个号码,递给长衫中年人说道:“就是这个。我看,我们联系交通局那边,查一下这个号码是谁的车!”

  “我先去给交通局打电话,你马上用专线把这件事上报到局里,这事估计会很严重。”

  “是。”

  庆元公馆客厅走廊上,竹本公久跟着熊希龄的仆从走在铺有橡木的地板上,他的皮鞋发出了清脆的踏地声。自从日置义奉调撤回国内之后,他仍然留在日本公使馆为新任驻华公使滨口雄幸担任私人秘书。公使私人秘书也只有在中国这样特殊的国家环境才有安排,书面上的正式名称是“公使特别事务副官”,专门从事一些不能公开的外交活动任务。

  事实上,他虽然是驻华公使的私人秘书,却在很多时候并不受驻华公使的节制,必要时甚至可以直接向日本国内的外务省负责。

  这次前来拜访熊希龄,正是由外务省亲自授权的命令,并没有经过滨口雄幸这边。

  走廊尽头转了一个弯,一行人总算来到了客厅。仆从在客厅门口等了几步,恭恭敬敬的向竹本公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而竹本公久也十分谦虚的微微颔首回礼。客厅里早就等候了三个人,为首的正是熊希龄,另外两人分别是进步党第三号人物林长民,以及现任外交部长唐绍仪。三人正在客厅里低声议论着什么,在看到客人到来之后才陆续起身相迎。

  竹本公久看到这里,心里已经很高兴了,一个是现任南京中央政府的民政长,一个是外交部长,还有一个是进步党的资深元老,可见说话的分量足够重了。

  “竹本先生来了,来来,快请坐。”熊希龄政客般的客气笑道。

  “晚辈见过熊部长阁下,唐部长阁下和林议员阁下。”竹本公久礼节性的向三人鞠了一躬,一一的问好道。

  大家都客套了一番,然后在客厅的沙发上各自落座,仆从们很快送上了茶点。

  熊希龄慢悠悠的端起了自己的茶碗,然后语气轻描的说道:“竹本先生请用茶。”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20章,庆元会议的动作

  竹本公久虽然是在场四人当中年纪最轻的一人,可是同样知道察言观色,他发觉熊希龄三人的态度看上去很热情,可实则还是一种虚情假意的情绪,甚至都不算遵守标准的礼节。同时他也觉得熊希龄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显然是要掌握这次会谈的主动权,心下渐渐的拿定了主意。他微微的笑了笑,拿起茶杯捧在手里,不过却没有喝茶,而是开口说道:“在下今日造访有些不合时间,只怕会有不方便的打搅。因此请恕在下冒昧,不如就直接展开正式的话题吧。”

  熊希龄与林长民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露出了一丝欣然的表情。

  唐绍仪轻微的咳嗽了一声,调整了一下坐姿,拿出外交家严谨的样子说道:“虽然这次会面是我们双方一拍即合的意愿,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有必要在正式谈话之前强调一下,日本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显然要比我等面临的问题要严重。所以,我希望竹本先生不要像你的前任上司那样不识时务。”

  竹本公久呵呵的笑了笑,他知道唐绍仪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于是顺从的连忙说道:“请唐部长阁下放心,在下现任的长官滨口阁下一直标榜着温和中日外交政策,那么在下自然要秉持这一政策坚持到底。”

  唐绍仪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就好。之前竹本先生在信函里跟我们提及关于青岛战争的善后问题,事实上,我与吴执政谈话时也一直在强调,应该理性的对待滨口公使的温和外交政策,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遮蔽了长远的目光。外交可不是儿戏啊。”

  竹本公久赞同的说道:“唐部长阁下之言可谓真理。”

  唐绍仪接着说道:“不过,很显然,一场局部战争的胜利已经让我们的吴执政迷失了方向,甚至到了盲目的信心膨胀。所以关于青岛战争的善后事情,只怕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倒是有一个建议,正如前天晚上滨口公使先生与吴执政所谈的那样,如果贵国真有诚意索回战俘,那就尽快筹备这笔赎金吧。”

  不等竹本公久回答,熊希龄沉吟的说道:“唐部长的话所言极是。我知道竹本先生这次来找我们就是希望便宜的处理此事,可我不得不说,青岛战争是你们先挑起来的,现在尝到恶果,理应付出一些代价。我们能做的,也是尽量保证给你们一个体面,同时争取更合适的赎金价位。”

  竹本公久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日本国为熊部长阁下提供的帮助只怕也会有限。”

  熊希龄皱了皱眉头,语气不悦的说道:“竹本先生,我希望你先弄明白一件事,我们的合作不仅仅是局限于青岛战争的善后,而是日后更长远的中日外交关系。如果日本国一步都不肯退让的话,那我们可真的没办法谈下去了。”

  竹本公久认真的说道:“我相信熊部长阁下、唐部长阁下是明白事理的人,我们日本国目前最关注的问题还是在这四万名战俘身上,对于诸位阁下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小问题,可对于我们日本全国上下这可是极其重要的大问题。因此,如果阁下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日本国一定会感恩戴德,到那个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并且不遗余力的帮助阁下。”

  熊希龄与林长民低声的议论了一阵,随后又与唐绍仪交换了一下意见。

  竹本公久耐心的等着三人谈话结束,接着不疾不徐的补充道:“关于青岛战争的问题,在下同样有一个不错的建议,希望能借此改善彼此的难处。”

  熊希龄眼前一亮,立刻问道:“是吗?你且说来听听。”

  竹本公久沉着的说道:“我们日本国首相大隈阁下已经做出承诺,如果部长阁下能够促成中国无条件归还所有日本战俘,并且将日本海军第二舰队的‘冲岛’号、‘见岛’号、‘八云’号、‘磐手’号、‘常磐’号五艘军舰交还,我们愿意以撤销汉口日本租界做为报答。”

  熊希龄看向唐绍仪,唐绍仪仔细沉思了片刻,随后微微的颔首示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0/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