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90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长谷川看了一眼上原勇作,后者接过话来说道:“我们会在年底之前调动第八师团、第九师团以及第十一师团紧急增援朝鲜。不仅如此,海军第一舰队也会正式参与这场战争,负责辽东海域的海上支援。”

  对于这个消息,不得不说是雪中送炭,让在场的诸多将领大大喘了一口气。既然从开战开始就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而导致战略决策处处失败,而现在从国内再度增派援军,正是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

  上原勇作深深吸了一口气,表情肃穆的说道:“诸位,我知道你们现在觉得有希望了,但是我想郑重的告诉诸位,这份军事动议是一个预示,预示着我们日本将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在朝鲜战场上面,为此甚至不惜彻底放弃参加欧洲大战的准备。”

  这番话说的气氛非常沉重,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大和民族都在不断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原本参加欧洲大战的意义,就是将这种强国宏愿真真正正的推向世界。然而,到头来却因为中国的原因,不仅要放弃这次机会,更是历史倒退的复述甲午战争。

  对于自诩是亚洲唯一列强的日本来说,这绝对是奇耻大辱,也是极其沉重的打击。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中国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一跃发展成有工业基础和先进军事体系的国家,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既然中国已经展露出强大威胁的一面,为了保证亚洲霸主的地位,这一仗势必是要全力以赴的打下去。如果失败,大日本帝国多年来积累的国力将彻底不复存在,甚至直接被打回甲午战争之前的地位。

  第十九师团代理总司令西川虎次郎开口说道:“这确实让人心寒,但也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第二道防线,等待后续援军的到来。不仅如此,我们第十九师团以及二十师团也要尽快完成编制。”

  上原勇作看了一眼西川虎次郎,他认真的说道:“是否要坚守第二道防线还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尽管从地理优势来看,第二道防线确实是一个有力的屏障,但考虑到目前汉城与平壤之间出现中国军队截断交通,以及平壤兵力不足的原因,第二道防线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第十八师团总司令柴胜三郎说道:“是啊,援兵的增援最快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以目前的战况来看,我们在咸兴至平城布置的第二道防线很难支撑两个月。第七师团和第十七师团基本没有撤退回来的希望,而我们在平壤的兵力只有一万左右,不仅如此,这一万左右的兵力还要应付沙里院的中国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

  小野寺重太郎说道:“汉城与平壤的交通线并没有完全截断,沙里院只不过是两地铁路的一个中转地而已。原计划今年九月份竣工的汉元线铁路同样可以做为代替交通线,虽然因为战争的原因汉元线暂时搁置,但还未完工的路段并不长,只要派遣工程队跟进施工,一个月之内就打通这条铁路。”

  上原勇作从副官手里接过一份地图,仔细看了一眼汉元线的交通情况,随后把地图递到了一旁长谷川好道面前。他微微点着头说道:“这条铁路线意义重大,元山临近日本海,对我们海上支援能起到不小的帮助。不仅如此,元山距离第二道防线的咸兴也有铁路连接,只要打通这条交通线,我们可以快速的把兵力输送到第二道防线。”

  长谷川好道赞同的说道:“没错,汉元线将会是我们重要的交通线,无论是进攻还是后撤它都具备优势。但当务之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如何争取两个月的时间,汉城目前的兵力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兵,就算来得及赶到第二道防线,只怕也未必能保证战斗力阻挡敌人。要知道,第十九师团和二十师团可没有多少炮兵。”

  上原勇作让一名参谋官来介绍目前三个师团的兵力情况。

  经过这五个月的战争损耗,第十九师团和二十师团前后一共抽调了一万五千名新兵充当补充兵送往前线,而从日本本土和朝鲜本地侨民征召到的后续新兵仅仅只有六千不到。第十九师团现役编制只剩下一个旅团和几个零散的大队,第二十师团因为较后成立,在兵力上要比第十九师团多一些,尚且有四个步兵联队的编制。

  相对于新建立的十九师团、二十师团来说,重组的第十八师团可谓是整个后方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第十八师团的兵员大部分是从青岛战争中赎回的士兵,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补充兵。不过之前向新义州、江界都派去增援,因此现在保留下来的兵力大约为一万五千人,分别编两个旅团和两个联队。

  在这三个师团当中,因为十九、二十师团新近才成立,没有多余的炮兵和重武器编入序列。只有第十八师团获得了一定储备军火的补充,有一个炮兵联队外加一些旧式的重机枪。

  “单凭这些兵力和装备,我很难想象能坚守第二道防线。”长谷川好道摇着头说道。

  “没错,三个师团的总兵力不到四万人,严重缺乏重型火力,而且大部分还是新兵,实在是令人堪忧。”上原勇作叹息的说道。

  “将军,只要您下达命令,我们必然会死守阵地决不退缩。第七师团、第十六师团和第十七师团能在鸭绿江凭借单薄的防御工事坚守五个月,我们必然也能完成相同的作战任务。”柴胜三郎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同样相信我们能够坚持作战直至完成任务。”小野寺重太郎附和着说道。

  长谷川好道与上原勇作交换了一下意见,他们决定立刻进行军事部署会议,商讨如何利用第二道防线阻击中国军队的挺进。事实上除了让这三个师团再加上第十师团压在第二道防线上面之外,短期之内根本没有别的办法可言。

  无论如何,第二道防线是现成的防御工事,不可能因为中国军队迫在眼前而放弃这道工事,再另外布置第三道防线,这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

  因此在初步论证下,采取固守第二道防线还是首要可取的计划。再者只要打通汉元线铁路,海军可以通过元山输送物资和兵力,从日本本土赶来支援的后续部队,可以在最短时间增派到前线,并非没有坚守下去的希望。

  经过整个下午和晚上的会议部署,参谋本部确立了新的防守方案,这一切的重任都必须落在编制不全的三个师团上面。而第十师团则会负责平城和平壤一带的防守,从战略纵面上策应第二道防线,同时更肩负着围剿沙里院的中国部队。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1000章,列车炮

  日本本土决定增兵朝鲜的消息还没到十一月月底就已经让东三省统帅部获悉,事实上日本没有刻意掩盖这个消息,毕竟在战场局面不利的情况下,放出一些有利于作战并且恫吓敌人的言论,多多少少能够扭转一些局面。最起码可以让新义州和惠山方面增添几分士气。

  为此,蔡锷专门召开了一次参谋长会议,分析在日本增兵的情况战场战术的调整应对。

  预计日本增兵朝鲜会在两个月之内完成,这属于大规模紧急调动的范畴,三个师团的兵力在两个月时间内从日本本土完成全部转移,不得不说这个工程量非常巨大。

  尽管参谋长会议上有人质疑这种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中国目前掌握的战场优势绝对不能丢失,不仅如此,还要趁着这一鼓作气势如破竹的直接把战线推到朝鲜南部。一方面是为了遵行快速作战的战前战略,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德国方面一个希望,争取获得更多德国的经济资助。

  目前中国压在日军第二道防线前面的部队有三十三师、三十五师和国防军第四师,这三路部队只要稍作调整,通过已经占领的江界铁道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向第二道防线发起突击。事实上江界的铁路只能连接到平城和咸兴,平城是日军第二道防线的外围阵地,咸兴则是第二道防线最东部的据点,因此在利用铁道突击作战的前提下,中国军队很可能无法从秒山峰一带发起作战。

  也就是说,正压在秒山峰最前面的国防军第四师还必须撤退下来。

  参谋长张宗光说道:“国防军第四师目前的处境,从战略纵深上来说,他们的确距离日军前线最近,也给日军第二道防线带来巨大的威慑力。但是日军第二道防线的特点,正是利用秒山峰和盖马高原至长白山脉切落地区的崎岖地形,掌握居高临下、坚壁固垒、以逸待劳的多种优势。可以说,秒山峰一带的战场相当于多个小惠山似的易守难攻的据点。”

  蔡锷沉思的看着悬挂在主席台上的大地图,几名参谋副官正在根据地理汇报在地图上添加各种标识,日军第二道防线的的确确不是吃素的,在连绵不断的山区里构造出一道长城似的据点,占据了所有先天有利地形,当真让人感到头疼。

  徐永昌说道:“根本最新情报显示,日军在第二道防线的驻兵目前只有第十师团一支,而且第十师团的兵力还分散在平壤和沙里院附近,也就是说第二道防线上的日军兵力还不足一个师团,甚至一半都不到。因此我们不能说没有机会。”

  张宗光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不过话说回来,汉城还有三个师团的兵力,尽管这三个师团通俗点来说都是残废师团,但好歹也有两、三万的兵力,很显然日军不可能把刚刚修好的第二道防线放弃,再加上他们已经获得增兵朝鲜的指示,完全会拼尽全力守住第二道防线。到时候可就不好打了。”除另外一名参谋官说道:“我们可以趁日军没有从后方增兵前线之前,快速强袭妙香山和松山里,只要破除这两个据点,日军第二道防线必然会崩溃。不仅如此,一旦我们成功打开妙香山和松山里,奔袭平壤只不过三五天的功夫而已,大大缩减了战线距离。”

  又有一名集团军司令部参谋官说道:“我认为可行,日军第十师团压在第二道防线的兵力非常有限,而且相比较之下,咸兴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于第二道防线的整体结构,而咸兴的铁路又直接联通后方,进一步推论,日军一定会暂时把侧重点放在咸兴这边。因此,妙香山和松山里十之八九会更加薄弱。”

  张宗光等着这几名参谋官说完,他才开口又说道:“你们分析的都不错,但你们分析的前提是我们的部队能顺利在短时间之内突破妙香山或者松山里两处据点。然而,假使情况不能顺利呢?我们对日军第二道防线的了解很有限,对日军大后方的兵力运作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一旦我们作战失利,日军后续兵力及时赶到,到时候前线的部队不仅很难继续突破防线,甚至还有可能会被死死拖耗在那里。”

  既然要发动猛烈进攻来撕破敌人的防线,那前线部队理所当然要紧紧贴在日军防线前沿,如果日军兵力越来越多,到时候可不是说能撤退就能撤退的。日军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一旦在撤退时被日军咬住不放,那将会凭白无故的大损失。

  不仅如此,到那个时候整个作战的战术全部作废,彻底延误最佳进攻时机,弄不好还真会让日军守住防线等待援军抵达。

  徐永昌仔细分析了张宗光的话,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张参座之言不无道理,可是如果我们不冒这个风险来强攻,难道要让部队迂回到最西边,绕开第二道防线吗?”

  张宗光摇着头说道:“不可取,迂回绕道时间太长、路途遥远,而且即便是最西边的地方也有日军阵地布防,一旦让日军侦查到我们的动向,他们很有可能会打一场奇袭,直接偷袭我们的后方,用以解救新义州和惠山战场的两个师团。”

  有人问道:“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决断?”

  张宗光站起身来,走到主席台的大地图前面,拿起指挥鞭在咸兴的位置上指了指,大声的说道:“既然我们已经掌握江界的铁路枢纽,江界与咸兴之间的铁轨便能发挥重大作用。我们可以改装一辆火车,安装列车炮和装甲,再派遣工程队跟随火车,沿途修复和铺设铁轨,利用火车炮直接轰进咸兴。”

  众人不由自主的觉得有些诧异,尽管列车炮现在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早在两年前中国兵工厂在大量引进外国大炮技术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大型兵器的资料。做为盟友的德国在这种武器上的开发运用是非常积极的,而中国曾经尝试用价格便宜的列车炮代替海军炮,当然最终未能如愿。

  早在南北战争时期,广东兵工厂已经生产了一辆武装列车,当初的计划是打算利用南北铁路的交通线,让列车炮发挥威力。不过南北铁路刚刚接通不久,武装列车还没有投入实战运用,随即北洋政府就宣告瓦解。

  武装列车除了担任总统府专列的护送任务之外,如今已经没有太多作用。

  这次张宗光异想天开的突然提出使用武装列车突击,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拿下江界有了铁路,从国内输送物资到朝鲜前线已经变得方便快捷,更不用说让一列火车开进来!

  徐永昌赞叹的说道:“这倒确实是一个办法。”

  张宗光继续说道:“一旦攻破咸兴,我们就占据了日军第二道防线一个起始点,到时候无论是从咸兴横穿第二道防线扫清障碍,还是直接通过铁路继续南下,都是没有问题的。”

  众人立刻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推测各种可能性和战场风险。

  有人问道:“时间够吗?我记得我们的武装列车可在南京,北上的话必须绕道京汉线,这前前后后可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到这里。”

  张宗光摇了摇手说道:“我们的武装列车已经在北京了。九月份时用飞艇分拆运上来的,当时是准备把三百三十毫米口径的主炮拆下来单独使用,不过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底座,所以就在北京搁置下来了。”

  徐永昌说道:“竟有此事?那真是天助我也。”

  这时,一直在听取众参谋官意见的蔡锷站起身来,他说道:“就按照这个办法来做,不过我们首要的战役任务不是摧毁日军第二道防线。”

  蔡锷的后半句话让全场再次诧异起来,如果不是为了摧毁日军第二道防线,那还花那么大的心思用列车炮袭击咸兴做什么?倒不如就在日军第二道防线前面与其对峙就好了。大家顿时显得疑惑不解。

  蔡锷不疾不徐的走到主席台前,却没有看向地图,转而面向在场众人说道:“我希望诸位不要忘记,即便我们现在已经达成突出部作战的战略任务,但是新义州、惠山两地依然有两个师团的日军在拼死抵抗。只要一天不能根除新义州、惠山的日军,我的战线始终会受到拖累,因此这次进攻咸兴的目的是拖住日军的主要资源,迫使新义州和惠山的守军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之后三十三师和三十五师各抽调一部分兵力从后方进攻新义州,十五天之内必须攻克新义州,全歼第七师团。”

  大家当然明白蔡锷的意思,可是转而又有了另外一个疑问。

  如果三十三师和三十五师不能配合国防军第四师,集中优势兵力强攻咸兴的话,单凭国防军第四师能顺利突破咸兴吗?

  张宗光立刻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并说道:“元帅,其实新义州和惠山已经是瓮中之鳖,拿下这两个地方是迟早的事情。北线指挥所甚至做出承诺,一个月之内必破惠山。眼下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更前面的地方才是,集中兵力,一鼓作气,直接打到平壤。”

  蔡锷郑重其事的说道:“如果我们能把压在新义州和惠山的四个师都调集到前线,到时候岂不是更能一鼓作气直接打到汉城了吗。”

  听到这里,大家这才有所觉悟,如果说张宗光认为集中兵力攻克咸兴是目光长远的话,那也仅仅是战役意义上的目光长远,而蔡锷则是以战略层面的高度来考虑问题,势必要大举挥师扫除整个朝鲜境内。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1001章,黄海海战

  临近秋末的天气对于北方来说越来越凉,整个辽东半岛到朝鲜都已经有了冬季的样子。

  在黄海海面上,辽海支队遵照东三省统帅部的命令,护送一批军用物资前往南浦。

  自从空军陆战队与海军陆战队在南浦会师并且夺下沙里院之后,南浦一直是中日双方在后方的重要战场。日本很清楚既然中国军队占领了沙里院,开辟了敌后战场,那么距离沙里院最近的南浦港口正是中国唯一的后勤交通线。

  因此在沙里院告失之后,日军一直在不断的发动反攻,压制南浦港口。

  同样,中国军队也不会忽略南浦的重要意义,如今沙里院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局面,如果失去南浦这个生命通道,五个旅的部队迟早会被困死在这里。

  即便是冒着日军大股部队的强火力压制,海军陆战队和空军陆战队依然严防死守,前后投入两个旅的兵力阻挡日军的反扑。

  从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经历了二十多天的激烈作战,中日双方在南浦终究还是保持僵局。日本控制南浦北岸和东部的部分县城,中国则死死坚守着南浦南岸。

  尽管南浦南岸的区域有限,可好歹捍卫了与海军联系的立锥之地,不至于彻底让日军切断海岸线。中日双方的战火在南浦西边的内陆地区持续不断,情况时好时坏。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他们缺乏有效的重型火力,偶尔当海军赶到时才能依靠海军炮压制敌军,大部分时候只剩下迫击炮和小口径榴弹炮。

  不过反过来,当日本海军抵达南浦时,同样会给中国军队带来一轮强大的压制。

  此次辽海支队前往南浦正是收到日本海军最新情报,南清舰队已经在三天前返回日本本土,准备协调运输日本本土士兵增援朝鲜的事宜。好不容易能避开战斗力强的日本军队,自然要抓住这个时机为沙里院提供援助。

  辽海支队旗舰“中华”号装甲巡洋舰在最前方领航,此时辽海支队总指挥官萨镇冰正站在舰桥的栏栅后面,一副思绪万千的表情,仿若心事重重的样子。做为国防部海军部联席参谋长之一,在辽海支队成立之初原本没有打算带领这支临时性质的舰队,即便辽海支队装备了目前中国最先进、吨位最大的军舰,但从政治意义上来讲仍然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最显而易见的道理,这支舰队不是自己的,而自己一旦加入这支舰队,那就是属于舰队的。做为从北洋开始就保留旧有思想的人来说,这个道理很难说服自己。

  若不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或许真应该推辞这个职位。

  就算抛开政治原因不去计较,辽海支队也是一支太过年轻的舰队,中国已经很久没有操作四千吨位以上的大型军舰了,如今辽海支队编制中的几艘前日本第二舰队的装甲军舰,几乎凝聚目前中国海军所有人才。但是还是因为政治原因,担任这些军舰的指挥官们清一色的是元首嫡系部将,诸如杜锡圭、高广征、任宗元等青年将领。

  关于辽海支队人选的问题,他曾经亲自致电奉天行营,并且推荐了几名有丰富经验和资历的海军将领。尽管元首有回过电报,但所告知的情况仍旧是中国海军需培养新鲜血液。

  萨镇冰心里很清楚,做为青岛战争之后的战绩荣誉,元首是不希望交给外人来触碰。

  微微叹了一口气,他不再去多想这些琐事,如今的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以前的样子,如今执掌天下大权的人也早已不是以前的人。正如海面上徐徐折动的波浪,后浪推前浪,只要这个步调还在前进之中,或多或少能给自己几分安慰。

  就在他准备转身返回舰桥指挥室内时,瞭望塔上突然传来哨部大声的嘶喊声:“前方发现敌舰,前方发现敌舰,左舷二十度大约二十海里。”

  萨镇冰眉头立刻紧皱了起来,在这个时候发现敌人海军?这怎么可能,情报已经确认南清舰队三天前就返回日本本土了,怎么还会有敌人舰队突然出现?

  短短一瞬间,警报拉响了,“中华”号立刻进入临战状态,所有作战人员纷纷跑出舱室各就各位,几名军官跑到甲板前沿拿起高倍望远镜向前方海面观察。没过多久,萨镇冰的副官从甲板上跑了上来,略有几分紧张的说道:“司令,果然是日军舰队。”

  萨镇冰保持着镇定,冷冷的问道:“是南清舰队?”

  副官连忙回答道:“目前能看到是十二艘战舰的编制,或许后面还有其他舰只,从航行速度和轮廓来判断,每一艘战舰的吨位应该在四千以上,甚至还有两艘体积超过其他战舰两到三倍的重型战舰。南清舰队可没有这样的大型战舰,也许……也许是第一舰队。”

  萨镇冰心头一冷,据悉第一舰队在两个星期前才从台湾返回日本本土,昨天收到的最新情报显示,第一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护送三个日本本土师团增援朝鲜,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黄海?不过他知道现在没有考虑这些问题,不管怎么说这是情报部门的重大失误。

  瞭望塔上的哨兵再次喊道:“已经逼近,敌舰逼近,大约十五海里,已经进入最大射程!”

  萨镇冰马上下达命令:“通知后方货运船只全速撤离黄海,我舰队进入迎战阵型。”

  副官虽然很想告诉萨镇冰,以辽海支队战斗力和军舰数量,根本不可能是日本第一舰队的对手,可是他知道既然双方已经进入最大射程距离,现在调头撤退根本是不可能的。

  没等副官应话,萨镇冰紧接着又交代道:“发无线电到威海卫,告知我舰队遭遇的情况。我们会尽量掩护商船撤退,然后等风向和天色转变时迅速撤退。”

  副官郑重应道:“是。”

  只不过如今的舰载无线电的信号一直不稳定,时常还要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根据以前利用无线电的通讯记录,几乎有两成的电讯被遗失,三成的电讯残破不全,另外大部分无线电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延迟,最晚的一次还是舰队抵达港口后才收到信息。

  旗舰“中华”号上打出的旗语很快传遍全辽海支队,十二艘军舰立刻遵照指示摆开阵型。

  由于辽海支队的军舰数量不多,而且是担任护送任务,因此舰队从一开始就是以“人”字型队列前进,由最前方的军舰担任侦查。只可惜侦查距离始终过短,再加上天气风向的原因,使得日军舰队进入最大射程后才发觉过来。

  此时为了应付迎面而来的敌军,舰队则直接由“人”字型队列开始转向打横,意欲抢先占据优势的进攻阵型。

  然而战斗阵型还没有调整完毕,前方的日本舰队则突然分出一支三艘战舰搭配四艘驱逐舰的纵队,向辽海支队的西南侧面快速奔来。

  萨镇冰意识到日军是要凭借军舰数量的优势,从正面和侧翼分别抢占最佳战斗位置。

  如此一来不仅没办法摆成“T”字战术阵型迎敌,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辽海支队沦入不利的横向战斗位置,最糟糕的莫过于被两个日军纵队夹在中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0/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