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13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我马上去办!”杨宇霆同样说道。

  金州城依然遭受着日本舰队的狂轰滥炸,南城区早已陷入一片火海。

  城中的老百姓吓得胆战心惊,原本以为中国军队驻扎在城内多多少少有安全感,没想到这个时候却引来如此巨大的灾难。中午还没有过,城内已经传出中国军队要撤退的消息,一时间人心惶惶,有能力的赶紧先走,没能力的也要前往乡下躲避,实在不行的只能留在城中听天由命。

  金州湾海岸上,经过三、四个小时的往返输送,英军第一特殊作战旅全部登陆,第二特殊作战旅业已登陆相当一部分。第一旅先头部队马上向附近村镇挺进,意图占据一处立足点,建立指挥司令部。

  早上九点时,日军第五师团遵照命令从旅顺发起进攻,不过因为兵力损失严重,能够作战的部队并不多,因此一路上进展的非常小心,到了中午时还没能与英军部队会合。

  原本驻守在旅顺西北郊区的奉天卫队第一师在连续接到两道命令后,撤退的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来不及带走的物资只能就地焚毁。到了十二点时,奉天第一师先头部队险些与英军登陆部队擦肩而已,双方侦察兵起了一阵小规模的摩擦,英军部队毕竟人生地不熟,又没能跟日军会合,摸不清楚中国军队的底细,只能保守的选择就地布防,因此反而让奉天第一师顺利通过占领区。

  到了下午,日军第五师团先头部队总算与英军会合,两支部队立刻向金州方向发起进攻。在金州湾上停泊的英国中东舰队和日本第一舰队,依然用强大的舰炮火力向金州城内狂轰滥炸,为陆军部队提供最强力的掩护。

  直至傍晚时分,英日联军在西归县与奉天第一师殿后部队发生交火。

  殿后部队凭借早先留下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挡着英日联军进攻,为第一师主力部队向金州撤退争取足够的时间。英军见西归县敌军人数不多,企图利用火炮压垮防线,可是由于西归县地理位置偏离海边,海军舰炮无法提供炮火支援,再加上日本第五师团先头部队几乎没有携带任何重工,单凭英军这点重火力根本无济于事。

  连续数次进攻,非但未能推进战线,反而让中国殿后部队造成不少伤亡。

  随着天色越来越晚,英日联军只好撤退到安全距离驻营,等到天亮后续部队陆续赶到之后,再向西归县发起总攻。

  当天晚上,按照联合参谋部制订的计划,日本第一舰队留驻金州湾,中东舰队返回釜山接应第二批登陆部队。利用夜晚停止交火的时刻,英军特殊作战第一旅和第二旅在西归县西南五十里外的野地里设置司令部,通讯兵连夜不停息,赶忙架接通讯设施,并与日军第五师团建立联络。

  岸滩上,第二旅的士兵们还在轮番接应从商船上卸载下来的战略物资,用马车、牛车送到西归县前线,为明日一早的总攻做好后勤保障。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63章,危急关头

  奉天统帅部很快将英军舰队在金州湾登陆的消息发到平壤,蔡锷闻讯之后,连夜马上召开军事会议。他确实料到英军会利用海军在后方发动登陆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可是万万没料到敌人会如此大胆,竟然直接开始进攻中国本土。

  这次军事会议很快制订应对措施,既然潍坊军事基地的三个国师正在北上,只不过如此庞大的军队调动,预计还要十多天的时间才能初步准备好战略物资并且投入作战。在此之前,索性先调动国防军第四师从平壤出发,利用火车、飞艇将士兵和物资输送到奉天。等到另外三个国防师抵达后,同是国防军序列,作战起来也会更容易协调。

  随后,蔡锷做出三项决定:其一命令东三省第一路军无论如何拖住敌军,不管是采取什么样的防守措施,底线是营口到东港这个横切面线,绝不可以撤退超过这条线。

  营口是奉省西北最重要的港口,不管是国防军转移还是平常的物资输送,也不管是轮船还是飞艇,大部分都会停落在这个港口。正因为如此,营口目前是东三省唯一的综合性港口。如果要英军推进到这里,不仅会截断重要的交通,更是会破坏国防军的备战工作。

  失去营口这个最便捷的交通港,国防军的集结时间将会大大延迟,对整个战局都将造成沉重的打击。

  至于东港,是丹东鸭绿江入海口的门户,这里衔接着中朝边境许多重要的地理区域。英军要么不会进攻这里,要么进攻这里就会一路打到江界,目的就是截断中朝边境的交通,让中国在朝鲜境内的部队陷入两面夹击的状态,更是开辟了一处非常具有威胁的敌后战场。

  因此,营口和东港这两处是绝不容许有任何闪失,蔡锷的死命令就是扼守这个底线,甚至不择手段亦可。

  第二项命令是委任吴佩孚出任奉天留守指挥官,此段时间内全权负责东三省统帅部的指挥,以及应对英日联军从旅顺反攻的作战任务。

  最后就是前两项命令即刻生效,吴佩孚与国防军第四师半个小时之内出发行动。

  会议结束,所有将领马上忙碌起来,一边敦促前线部队扼守关键,一边协调后勤物资向东三省转移。情报部门同样不敢松懈,把目前东三省面临的情况做了汇总,然后分派到其他情报机构进行更深层的对比分析,意图侦破英军主力部队下一步动作。

  驻扎在平壤已经有些许时日的国防军第四师,早就如同绷紧弓弦的箭,时时刻刻保持着最高警备状态,此时在接到命令后,这根箭立刻爆发式的脱弦而出。士兵们有条不紊的快速动作着,即便现在是凌晨时分,每个人都是一副最佳精神面貌。

  平壤火车站在这段时间里,已经预备了一百多节车皮和二十多辆火车车头,正是为了应付这样的突发事件。只不过由于平壤与江界直达铁路还在修复之中,火车只能经过咸兴绕道前往江界。虽然这样会拖延不少的行程时间,可也没有其他办法。

  吴佩孚在交代了三十八师的一些军务之后,登上第一辆开动的火车,随同国防军第四师师部部队先行出发。

  三天之后,当东三省把最新战况汇报发到昆明元首行营时,整个东三局势已经不像英军登陆第一天那么明朗。

  英军在金州湾登陆的当日,只不过为了等待与日军第五师团会合,所以前前后后的进攻步伐放慢了许多。从四月二十四日早上开始,英日联军的攻势一下子突然膨胀了起来,进攻西归县前后只用了两个小时,奉天第一师殿后部队损失惨重,连伤员都无暇顾及,幸存部队仓皇的向金州方向逃跑。

  中午过后,英日联军派出骑兵和马炮部队快速向前追击,紧咬着奉天第一师殿后部队不放,最终在金州西南郊区全歼了殿后部队。

  英日联军顺势向金州城发起进攻,在金州湾舰群炮火支援之下,即便先头骑兵兵力不多,可同样压制着金州城无法动弹。驻守在金州城内的奉天第一师只能躲在城区北部阵地后面,眼睁睁的看着英日联军占领郊区,并形成合围之势。

  金州攻防战持续了两天,在四月二十六日凌晨时分结束,奉天第一师利用夜晚的掩护,无声无息从金州城内撤退。英日联军在二十六日早晨八点钟左右才察觉城内情况,于是顺理成章的占领了金州。

  这些只不过是发到昆明元首行营的战况汇报,真正让东三省战局压力倍增的是,同样是在四月二十六日这一天,英国中东舰队护送第二批登陆部队,在金州东北八十公里处的里长山海峡发起登陆,同时还派出另外一支部队抢占了辽东半岛对海相望的广鹿岛、长海岛,做为登陆战的后勤基地。

  吴绍霆在看完汇报之后,马上吩咐侍从官取来战略地图,在自己大书桌上摊开。邓铿、王长龄、何福光等人立刻围了上来,对照着汇报文件的内容参看地图,进一步了解目前辽东半岛的战况发展。

  “里长山海峡在普兰店和瓦房店防线的正东边,不过东三省第一路军目前还在抢修防御工事,只怕防御工事无法完工就要开战了。”邓铿叹了一口气,神色忧虑的说道。

  “一部在南方金州,一部在正东方的海滩,普兰店防线已经陷入夹击的局面了。”王长龄声音沉重的说道。

  “英军占领了长海岛和广鹿岛,在这里设置海军集合点,必然会将战略物资转移到这里来储备。如果是这样的话,很明显在金州的英日联军并不是主力部队,真正的主力部队是里长山海峡的兵力,以及后续从这里登陆的兵力。”何福光用战略眼光分析着说道。

  “这有什么区别吗?”一旁的王文华不解的问道。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64章,东三省节奏

  在他看来,不管主力部队是哪一支,现在都会给普兰店防线造成直接威胁。日本第五师团现役部队虽然不多,但也有将近一万人,配合英军两个战斗旅,总兵力差不多在两万左右。相比之下今天在里长山海峡登陆的英军最多才一个旅不到五千兵力,这五千人担当主力有点太寒碜了吧!

  “区别太大了。”不等何福光开口,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脸色凝重的说道。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吴绍霆身上,从元首此时的表情看来,显然英军今天走出的这一步意义非凡,不难想象英军的战略观果然要比日本人高明不少。

  不过吴绍霆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仿佛刚才的那一句话只是一番忧虑的叹息,仅此而已。

  这时,何福光接着说道:“弗伦奇军团在长海岛、广鹿岛设置集合点,就是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以这个集合点的环形距离来推测,很显然他们的战略重心是中朝边境,也就是鸭绿江一带。”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

  王文华倒吸了一口冷气,立刻说道:“这么说,英军是要直接切断中朝边境的交通,把整个朝鲜半岛都包围起来?”

  何福光说道:“从大体上来看,可以这么说。但这最终还要看韩国南部的敌人会打出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春川、开城两线作战敌人无法取得突破,就算让弗伦奇军团截断中朝交通,对我们来说同样可以坚持打下去。只不过,这始终会分散我们在朝鲜作战部队的注意力,必然要首尾兼顾才是。”

  邓铿语气沉重的说道:“不管怎么说,单单东三省这边就应付不过来。以弗伦奇军团在里长山海峡登陆的态势,向西可以进攻普兰店防线,向北可以一路畅通无阻的直逼丹东。东三省第一路目前只有三个师的兵力,去年一年跟日本人作战损失也不小,只怕兵力不足以应付这么多威胁。”

  何福光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地方。弗伦奇军团这么做很显然是看准了这一点,故意分散进攻点,让东三省第一路军无法凝聚兵力迎敌。他们是要拖着东三省第一路军到处走,直到拖垮。”

  吴绍霆问道:“国防军还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投入作战?”

  王长龄马上翻开自己的文件夹,找到相关的文件信息,然后说道:“以目前的进程来看,最快还要十天时间。不过营口已经有国防军第三师两个团的兵力,他们主要负责接应物资和保卫营口,如果实在需要兵力支援,这两个团能在三天之内做出反应。”

  吴绍霆又问道:“平壤的支援呢?”

  王长龄回答道:“师部和警卫团已经到江界了,正在向丹东转移,空艇也输送了一批物资到达丹东。不过后续部队最快还要七天时间才能全部抵达。”

  吴绍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就是争时间的时候。不管东三省第一路军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必须把敌人给我拖住了。”

  王长龄说道:“蔡元帅已经给东三省第一路军下达死命令了,他们应该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自然会拼死坚守。”

  吴绍霆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又向王长龄交代道:“情报部门一定要抓紧搜集弗伦奇军团的情况,尤其是他们战斗力的分析,弗伦奇军团的战斗优势究竟是什么。”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之前中日战争时,中国军队掌握极其巨大的陆军优势,因此在与日军的多次作战都占据优势。弗伦奇军团全部是预备役征召的新兵,不可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若论陆军武器装备,也不可能比中国军队强到哪里去。

  东三省之所以局势出现紊乱,初步来看只不过是因为弗伦奇军团抢占突袭的先机而已。在未来的作战当中,一定要尽快稳住东三省的局势,奠定针对西方洋人作战的信心,因此了解英军优劣势是根本条件。

  王长龄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吴绍霆又转向邓铿,说道:“纵然我们海军是弱势,可海上的支援一样不能间断。你亲自联络德国方面,看看远东舰队能提供什么样的援助。总之,既然现在英国已经正面介入亚洲战场,德国绝不应该坐视不理。”

  邓铿说道:“我这就去。”他说完,转身离开了元首办公室。

  在邓铿离去后不久,何福光忽然想到一点,他立刻说道:“元首,既然英军占领长海岛和广鹿岛,以这两处为交通集合点,我们完全可以组织持续不断的空袭,让英军永远都别想稳定立足,这对正面战场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帮助。”

  吴绍霆眼前一亮,说道:“你说的对,这件事我会向东三省统帅部提及。目前A1916式轰炸机才刚刚完成改装定型,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果。看来,还是只能运用空艇发动轰炸了。只是……”说到这里,他脸色露出了几分担忧。

  何福光看着吴绍霆,问道:“元首是在担心英军会有防空设备,对空艇部队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对吗?”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点着头说道:“没错,英国人可不像日本人,他们在欧洲跟德国人交手这么久,理所当然知道该如何防范空袭。空艇的防御措施非常薄弱,哪怕一颗子弹击中气囊都能造成氢气爆炸。现在让空艇执行轰炸,实在要承担太多的风险。”

  何福光赞同的说道:“没错,风险确实很大。空艇成本可不低,如果操作不当,甚至会得不偿失。”

  吴绍霆说道:“总之,计划先制订,至于到时候如何实施可以具体再看。实在不行,那就在陆面上跟敌人较量,我不相信我们的陆军还打不过这些洋鬼子。”

  何福光颔首说道:“也只能先这样了。”

  吴绍霆继而又问道:“德乌敦战役进展如何了?”

  此时他身在昆明,东三省的情况自然没办法全面照顾,因此这个时候只能把精力放在南亚战争上面。只要南亚这边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东三省的战争同样有极其之大的帮助。

  何福光说道:“电报还是昨天的,目前还没有最新的汇报。不过战情局凌晨时收到线报,暹罗方面正在向德乌敦增兵,看样子他们是打算死守德乌敦了。”

  吴绍霆沉吟了片刻,深沉的说道:“南亚战争整体我们进展已经很迅速了,英国人、法国人还有他们殖民地现在需要稳住局势,所以势必要打一场硬仗,阻截我们进攻的步伐。”

  何福光补充的说道:“不过元首放心,大陆桥第一兵团已经到达高棉了,预计五天之内就能增援德乌敦。李秀山的大军上下总计五万人,再加上我们压在德乌敦的两个师,合计兵力接近十万人,拿下德乌敦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吴绍霆微微叹了一口气,他着实有许多没有料到的地方,当即叹声说道:“没想到德乌敦竟然会打出如此规模的大战役。”

  在场所有人确实没有料到,在德乌敦投入的兵力甚至比河内战役还要多数倍。不过此次作战也证明了要想打通南亚大陆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起初的顺利也不代表往后的进展,战争始终是风云难测。

  随后,吴绍霆又叮嘱了一些南亚战场上的作战任务,尤其是西藏进攻印度和河内战役最后收尾的进攻。他要求在西藏的部队尽快集合重型炮兵,即便不能突破锡金邦的入口,也要居高临下利用重炮轰击印度本土,制造一种强大的攻势假象,让印度方面感到压力。

  另外在河内善后作战上,他亲自做出批示,一定要活捉道格拉斯·黑格元帅。河内周围早已被围的水泄不通,自从几天前突破外围阵地后,围攻的部队并没有一股脑从缺口突入城内,而是缩进防线,一点一点逼近河内。

  只要道格拉斯·黑格在河内城内,以他这种金发碧眼的外型,即便想要化装潜逃都不可能。吴绍霆一定要抓住这个鼎鼎大名的英国陆军大元帅,借此羞辱英国人,并打击英国军队整体的士气。

  何福光告诉吴绍霆,二十师早已突入河内城内,如今河内一半地区已经被占领。只是联合军团残部一直不肯投降,并且凭借城中的楼宇废墟不间断的组织巷战,善后作战恐怕还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拿下。

  吴绍霆深知联合军团唯一的作战任务就是拖延时间,必然会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此时他一点都不着急,毕竟河内早就是囊中之物,再者有大陆桥第一兵团投入作战,河内的战略影响已经不足轻重。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65章,北方第二集团军

  四月剩下的这些时间里,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容易,无论是东三省还是南亚,战场的进展一下子变得赶时间起来,整体局势的节奏在冥冥之中越来越快。

  国防军四个师日夜兼程奔赴前线,意图抢在英日联军扩大势力之前发起反攻;东三省第一路军更是要兼顾多处防线,甚至还要分散兵力去阻截里长山海峡的英军。而正因为东三省局势紧张,牵动南亚战场同样不敢掉以轻心,在德乌敦和缅甸境内的各路作战部队,都接到战区司令部的催促命令,要求尽快击溃敌军、突入南亚腹地。

  中国军事上加快速度,自然而然也导致英日联军不敢放慢步伐。随着登陆部队源源不断抵达里长山,弗伦奇军团一路向北推进的势头越来越猛。英日联军夹攻普兰店防线的作战也跟着越来越激烈,两路部队几乎每天可以向前挺进战线五里以上,眼看很快就要打破普兰店防线,彻底击溃东三省第一路军。

  相对而言,在朝鲜中部正在进行的春川战役和开城战役,情况显然要缓和许多。

  尽管日军五个师团与英军一个陆军师的兵力无时无刻不在尝试突破防线,但中国军队主力部队云集于此,拥有良好的重炮和空军支援,即便战前没有太多时间修筑牢固的阵地,凭借立体式火力依然能守住阵线。

  到了四月二十九日,一封从甘肃发出的电报被送到元首办公室的案头。

  历经四个月的编制整顿、人员更替以及物资调动,北方第二集团军终于在九天之前正式完成出战前的所有准备。不仅如此,集团军总司令韦汝骢率领司令部参谋部众军官,动用各种情报资源,耗费长达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制订出收复外蒙以及出兵新西伯利亚的一连串详细作战方案。

  今天这份发到昆明元首行营的电报,正是韦汝骢请求元首授权出战。

  若是在以前,吴绍霆一定会立刻下达命令,批准韦汝骢出兵塞外。毕竟按照“亚洲战略”的部署,中国迟早要开辟三个大战场,加快融入世界大战的格局,同时还要更直接的创伤协约国阵营。一旦按照原计划行事,用不了多久世界各国的目光都会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因为中国制造的战争规模已经超过欧洲主战场。

  但是在看完这份电报之后,吴绍霆一时间陷入犹豫,随后他立刻召集南京总统府随员进行国政会议。名义上虽然是国政会议,可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总统府随行官员核对财政预算,对比目前战争开销与国家财政之间的收支比例,推测是否还有多余的财力支撑北方第二集团军出战。

  身为国家元首,吴绍霆对中华民国的现状非常清楚,绝不能因为在战场上取得一定优势就得意忘形,几千年的农业国家归根结底还是很穷。纵然之前获得德国的资助,可英国人突然在东三省杀出一招,原本用来支付北方第二集团军出征的军费,只能暂时投入到国防军三个师身上。

  这场战争不仅让日本负债累累,中国的国际债务同样不好看。要想彻底走向世界强国的道路,只能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才能迈开大步。

  国政会议从早上一直进行到晚上,期间休息了很多次,主要为了与南京方面取得联络,对比南京财政部的信息数据。晚上八点钟时,总统府的幕僚们总算给出了初步预算结果,那就是北方第二集团军没有足够的经费按照原定计划出战。

  考虑到国防军四个师总计大约九万人的兵力,以及弗伦奇军团进攻的规模,之前给北方第二集团军的军费预算必须支出四分之三。如果国防军与弗伦奇军团陷入拉锯战,军费还会逐步攀升,只要作战时间超过半年以上,财政立刻会陷入赤字。

  吴绍霆心中多多少少有所不甘,散会之后他没有休息,连夜又通知国防部军官举行军事会议,探讨北方第二集团军出征的可能性。

  经过长达三个钟头的论证和计算,国防部办公厅得出结果,或许北方第二集团军在预算之内可以收复外蒙古,至于出兵新西伯利亚可以从长计议。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北方第二集团军从一年前就在储备战略物资,既然韦汝骢在电报里提到战略物资准备就绪,这就意味着有一批现成的物资可以支持北方第二集团军开拔出动。

  以中国军队出战前的准备惯例,首批出战物资大约能维持全军进行三个月左右的作战,当然这具体要看战斗的规模。

  但是国防部军官们分析,外蒙古的叛军势相对而言并不强大,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素质,都远远不如北方第二集团军正规军。因此战争的激烈程度应该不会太剧烈,从而大大控制物资的消耗。

  至于出兵新西伯利亚,如果没有新的经济援助之前,这是根本没办法达成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3/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