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92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载沣是有他的打算,当天晚上他连夜起草了一份诏书,按照答应了张绍曾的《十二条政纲》,并把“严惩”改为“嘉奖”,说张绍曾“忠勇体国”赏给“侍郎衔”。之后他又以皇帝名义下《罪巳诏》,宣布开放党禁,释放政治犯,撤销皇族内阁,维新更始,实行立宪,还以滦州兵谏的“十二条政纲”为蓝本,起草了宪法,称为《重大信条十九条》。

  面对朝廷如此效率的回复,张绍曾竟然信以为真,所以就在滦州坐等大局应变。

  卷二:大革命 第193章,地动山摇的前兆

  滦州起义最终算不上起义,几天之后便销声匿迹了,在全国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立宪派的兵谏。然而好歹二十镇这次激烈的行动,再次助燃了全国的革命浪潮,四川、西康、云南、上海等地的起义行动拉开了序幕,虽然从规模上来说是由小渐大,但全国的形势已经从死气沉沉中爆发了起来。

  吴绍霆在光复韶关之后,一直就留守在韶关处理整编第六团的事宜,同时他还要拟定一个合适的人选坐镇韶关。韶关无论是战略还是经济,在广东都是仅次于广州的,内陆进出广东的商旅都必经此地。如今海关、盐税都抵押在外国人手里,韶关这个关卡是难得的税收好地方了。

  原计划革命粤军第二师在韶关攻下后的第二天就出省北伐,可是广州那边还是发生了一些意外。广州革命政府接到了一个消息,二十三镇从广西境内全部转移至广东,目前总司令部设置在云浮,同时还掌控着广东西南方向的众多地区。当然,龙济光在两天前派人来到广州,与胡汉民见了一面,含糊其辞的表达了二十三镇的立场。

  胡汉民知道如果龙济光真的要反对革命,那就不会派人来联络了。

  但是黄兴等人还是很担心,龙济光这么堂而皇之的从广西转移到广东,这对革命政府或多或少都是有威胁的。二十三镇不是革命的军队,任何不属于革命的武装都会是隐患,谁知道龙济光会不会趁着粤军北伐时突然倒戈一击呢?

  胡汉民立刻发电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韶关的吴绍霆,希望吴绍霆能尽快回师广州,保证广州的安全。

  吴绍霆对龙济光突然跑到广东来插一脚同样感到很震惊,眼看广州差不多都要被他扫干净了,这时候二十三镇的出现俨然就有一种驱狼来虎意味。他不关心二十三镇会不会影响到广州革命政府,关键是二十三镇影响了自己的计划,简直是下了一手措不及防的棋!

  接到广州的电报之后,他并没有急着返回广州,此番出征韶关第一师炮兵团还留在广州。此外,只要广东水师还在广州湾,任凭二十三镇有多嚣张都不敢轻举妄动。相信这也是龙济光为什么选择霸占云浮这个远离珠江的地方,而不是直接霸占更富饶的肇庆的原因了。

  说来吴绍霆也觉得自己很幸运,1910年正好事清廷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以及广东水师改编为长江舰队和巡洋舰队的时候。如果不是在这年年初发动起义,广东水师的几艘不错的巡洋舰就会调到上海,负责长江一线的巡防任务。

  海军自古以来都是进攻性质的部队,虽然经过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海军已经元气大伤。但就算不能对外作战,对内攻防却占有极大的优势。可以这么说,只要掌握广东水师全部战舰,广州即能长久无恙。

  吴绍霆回了一封电报告知胡汉民,口头上说第一师会尽快返回广州,但却没有说出班师的日期。但为了保证第二师尽快出省北伐,他将第一团调回广州,第二团则移驻清远县,与云浮行程对峙之势。

  两天之后,第一团顺利返回广州。

  黄兴认为广州的防务已经足矣,同时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早就筹备齐全了北伐了物资,当机立断带领第二师北上。胡汉民等人为革命粤军第二师进行了践行,场面还算浓重,城内名流士绅们几乎都出来相送。在太平门的街道上,到处悬挂的都是青天白日旗,出征部队经过这里,旗手举着十八星陆军旗,斑斓的色彩相铺相成,颇有气势。

  第二师经过清远县时,倪端以第一师后勤部的物资做了一番接应。

  行军四天,第二师才抵达韶关。黄兴在这里休整了一天,他与李福林、陈炯明等主要将领进城与吴绍霆会了一面。黄兴在得知吴绍霆正在整编第六团时,算是能够理解吴绍霆为什么不急着返回广州,想来韶关是一个要紧的地方,不得不用心防守。

  中午,吴绍霆与黄兴等人一起吃了一个饭,浅谈了一些此番北伐的事宜。

  黄兴对北伐是很认真的,陈炯明则紧随着黄兴的想法,表示不该掉以轻心。不过李福林却认为这次北伐肯定不会太困难,江西那边早就蠢蠢欲动了,只要革命粤军一到,必然群起响应,到时候江西还不是手到擒来?

  吴绍霆告诫了李福林千万不要草率,革命粤军出省那是代表着全粤革命人的颜面,千万不要丢人显眼了。他还说,这次出省未必只是接应江西,按照大革命的走向,必然要打到南京去。此次任重道远,尤其是会党的同志未必顺心如意,一定要好好节制手下。

  最后,吴绍霆向黄兴承诺,广州境内的他一定会照顾妥当,并且第二师北伐一应物资,他都会亲自张罗,盼望第二师能早日完成革命宏业。

  第二天,黄兴率部从韶关过,直接进入江西境内。

  革命粤军的出省,标志着全国的革命事业由保守转变为积极,一支新的助燃剂再次投放到了星火原野之中,凶猛的火焰已然点燃。

  同时,这也意味着朝廷对南方革命势力重视程度的提高。广州首义之后,因为广东省偏远在南疆,朝廷势力鞭长莫及,而且前段时间一直不见广州革命政府的大动静,所以只好名义上通告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四个邻省,组织平乱军入粤镇压起义。

  可是这道命令形同空设,虽然这四个邻省依然有愚忠满清的官员,但本省之内革命势力涌动,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力弹压广东的事务?这四省的总督很是在担心,万一平乱军刚刚组建还没来得及开拔,内部却已经先乱了起来,结果本来是去广州平乱的,反倒变成了本省之乱,岂不是得不偿失?

  当然,关键还是四省认为广州革命还没有闹大,他们还能继续观望一段时间。

  如今却大不一样,革命军都凝成了力量主动出省作战了,这是直接威胁到本省的利益。

  闽浙总督松寿、福州将军朴寿在革命粤军出省的当天,就开始调集省内军队。先是抽调了徐静清的巡防营加强福州的戒备,以免省内革命分子作乱,接着由福州将军朴寿亲率两千六百人的八旗旧军,敦促新军第十镇在漳州集合,预备分水陆两支,向广东发动进攻。

  不过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与部下许崇智早就密谋已久,就在从福州调往漳州途径厦门时,率部起义,回师反攻福州。徐静清巡防营与孙道仁积极响应,里应外合,顿时解开了福州起义的序幕。只是福州起义并不轻松,第十镇只有部分兵营响应起义,余下大部分都留在厦门坐观事态发展。

  闽浙总督直辖卫队与福州将军朴寿的八旗旧营合计三千余人,兵力上甚至占有优势。

  再加上福建满族士绅文闿早先蓄养一批满族壮丁,在这个时候积极响应旗军。文闿将这一批壮丁编为杀汉团,在城内疯狂的截杀学生革命团体。

  福建的局势不甚明朗,但孙道仁和许崇智的起义成功阻止了福建军队进攻广州的企图。

  至于广西方面一直按兵不动,张鸣岐调不动陆荣廷,二十三镇的龙济光也跑到广东去了,他孤立无援之下只能不闻不问。

  湖南方面在吴绍霆攻克韶关的当天,就已经开始发动小规模的起义。

  起初是湖南与广东交界的边境之地有会党作乱,只可惜这样的小打小闹非但没有给湖南本地同盟会成员带来什么好处,反倒让省内的旧军势力加强了戒备,导致同盟会发动大起义响应广州革命政府的行动受阻严重。在一月十七日这天下午,由于走漏了消息,导致湖南巡防营开始收缴新军子弹,逮捕嫌疑深重的革命党成员,同盟会湖南分会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

  湖南同盟会领导人焦达峰与黄兴早年结识,同时是共同创办华兴会的元老之一。他得知黄兴率领革命粤军出省作战的消息后,连忙发电报给黄兴,央求求先改道来湖南,支援此处的革命大业。因为湖南新军被收缴了子弹,很多新军将领要么被逮捕,要么被故意调离,致使起义时革命武装力量十分薄弱。

  黄兴接到焦达峰的消息之后,显得很犹豫,他早先也想过先去湖南再去江西,或者由湖南直入湖北,在华中地区掀起革命大波,更具有威胁力。然而黄兴是湖南人,但革命粤军中大部分是广东人,所以他的意见未必就能得到采纳。

  胡汉民、廖仲恺这批粤系的同盟会成员,一直都催促着早日带动全国革命形势,等到全国大部分省区独立了,那在广州或者南京就能召开代表大会,完成建国大业。只有建国之后,才能统一全国革命力量,然后彻底完成光复中华、驱除鞑虏的夙愿。

  粤系同盟会认为要先推动中原地区和华东地区的革命,因为这两片区域接连甚广,而且比较富庶,带来的影响更加巨大。湖北承接南北,清军势力浓厚,即便能光复也未必守得下来,所以不赞同由湖南走湖北的路线。

  黄兴无奈,只好回电焦达峰婉拒了邀请。

  卷二:大革命 第194章,龙济光使者

  从一月十五日到一月十八日这三天时间里,国内的局势由原本的沉静迅速升温到了沸腾,革命、起义、造反、讨伐的在各个省市蔓延了开来,这就好像是一种传染病毒,一开始时潜伏期,现在是爆发期。

  韶关有不少报纸,除了本地的报纸之外,时常都还能接到外省的报纸,虽然基本上都是过期的。这说明韶关确实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地方。

  今天已经是十九日,吴绍霆在这段时间里,已经完成了对韶关巡防军的整编,正式冠上了第六团番号。不过第六团目前的建制不算太齐整,团部几乎就是一个空架子,团长都还没有任命。吴绍霆不急着物色第六团的团长,先让师部警卫营督导第六团进行训练。对于他来说,广东省外的天下乱得一塌糊涂,可是自己却能独享安稳。

  大革命唯一的作用是推翻了清政府,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必然会走向军阀割据的时代。

  既然已知这个事实,理所当然要趁着这个时候大力发展实力。

  不过让吴绍霆感到头疼的还是二十三镇龙济光的从天而降,龙济光本是广西土司,不好好呆在广西当本土军阀非要跑到广东来抢地盘!他记得历史上龙济光是占据着广东西南以及海南岛这一带,这都是穷乡僻壤,哪怕后来在北洋政府的扶持上上位当上了广东都督,那也只是昙花一现。

  但话说回来,这印证龙济光是有称霸的实力!

  他这几天一直在寻思这件事,自己到底怎样才能拔掉龙济光这颗钉子。

  要知道,龙济光二十三镇是老字号的部队了,麾下少说也有五千人。

  这五千人可不像韶关巡防军,跟革命粤军第一样都是新军出身,都有最好的装备,都经过良好的训练。仅仅是训练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但论作战经验,二十三镇可比第一师丰富多了,二十三镇在未被编练之前还参加过中法战争,近几年还一直在负责剿匪和镇压会党。

  相比之下,第一师只有起义造反的经验,唯一像样的一战就是韶关之战,而且对手还是犹豫不决、当断不能断的巡防军。

  如果真的要第一师与二十三镇火拼,在没有海军的协助之下,只怕会是及其惨烈的结局。

  就在吴绍霆为龙济光的事扰心时,韶关县府忽然接到了一封电报,发电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二十三镇侍从处,但是电报发来的地点既不是梧州也不是云浮,而是广州。电报的内容是通知吴绍霆,龙济光派来的一位官员即将从广州北上抵达韶关,望与之一晤。想来这个龙济光的使者是先到广州会见了胡汉民,之后顺道前来拜访吴绍霆。

  吴绍霆接到这个电报之后不由的更加纳闷,龙济光在这个时候派人来找自己,这是什么意思?两年前他与龙济光第一次见面时,就发现这个未来的大军阀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但不管怎么说,做为一个知道历史走向的人,他同样知道龙济光最终是失败的下场。

  龙济光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一眼看出了广东局势的要害,这一点从他调军进驻云浮就能看出来。二十三镇有广东新军的番号,自然不可能在广西境内占地盘,另外广西实力派陆荣廷当然也不会给二十三镇任何机会。可以说龙济光这份变动是恰到好处,既看准了广西的变局,也看出了广东目前的暗弱,还把我的很好避开了广东水师的辐射。

  那这次派来前来会晤,必然也是有备而来。

  吴绍霆甚至有感觉,认为龙济光对他这个革命粤军总裁也把握的一清二楚。如果真是如此,那这次见面或许就会是一场非暴力似的较量了。

  电报是十八日下午派送,从广州走水路来到韶关最快只需要两天时间。

  次日一早,韶关码头就接来了这位龙济光的代表人物。吴绍霆在司令部接待了对方。如今韶关县府与司令部是共用一处宅院,原先的县衙一分为二,前面是县政府,后面就是第二师司令部。吴绍霆没有前去县政府大门迎接,就站在司令部门口等着来者穿过县政府到来。

  龙济光派来的代表是二十三镇侍从处总长,只见对方一身西装,头上还留着辫子,大约三十来岁的光景,不过在气势上给人的感觉却好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似的。他由县政府的一个文官引了进来,身后跟着四个同样穿西装的随从,随从与他一样拖着长辫子。

  单单看到这个派头,吴绍霆就觉得龙济光是故意这般,看来姓龙的果然不是一只好鸟。

  过了县府与司令部相隔的一条走廊,邓铿在走廊路口等候迎接。

  对方还算礼貌的与邓铿打了招呼,然后就向这边走了过来。

  距离司令部大门还有几步的时候,吴绍霆一脸笑容的走了上去,伸出双手作势要行拱手礼,那人也跟着要行拱手礼。不过就在这时,吴绍霆忽然一变,探出一只手又去改行握手礼。然而对方猝不及防,两只手已经抱在了一起,顿时尴尬了起来。

  “原来先生还习惯满清的那一套呀。”吴绍霆讥诮的说道。

  他现在不必给龙济光的人任何面子,自己可不是以前一个小营长、小哨官了,论实力论地位已然与龙济光平起平坐,甚至还要略胜一筹。虽然他现在动不了龙济光,但那也意味着龙济光动不了他!

  对方怔了怔,心中顿时愠怒了起来,不过他却隐藏的很好,非但没有把不满的情绪写在脸上,相反先前的尴尬很快就消失全无了。他呵呵的笑了起来,然后自圆的说道:“吴总裁果然妙趣横生呀,刚见面就跟在下开了一个玩笑。”

  吴绍霆哈哈笑了起来,没有继续刁难下去。

  对方调整了一下姿态,从容不迫的说道:“在下业已认识吴总裁,不过吴总裁未必认识在下这个小人物。鄙人蔡乃煌,字兴举,是二十三镇侍从处总长。”

  “原来是蔡先生,幸会幸会。”吴绍霆机械的笑道,然后转身请对方一行人走进司令部大院。事实上他对蔡乃煌这个名字不算陌生,虽然蔡乃煌在民国历史上确实是一个小人物,但好歹名留史书。此人是龙济光心腹之一,之所以名留史书那是因为他与龙济光的另一心腹颜启汉一同制造了捕杀革命党人的“海珠惨案”。

  不过“海珠惨案”那是经过历史演义小说的夸大,前后仅仅击毙了两个革命党成员,击伤数人罢了。这与吴绍霆来说丝毫没有任何关系,历史从1910年开始走上了岔路,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会也不知道。

  来到司令部大院一侧的小客厅,吴绍霆与蔡乃煌分主客而坐,其余随扈人员也都落座。

  “蔡先生此番来韶关,不知所为何事?照理来说,蔡先生应该在广州与胡都督会商过了,如果是关于二十三镇投诚革命政府的事宜,蔡先生完全不必与我过问,但凡胡都督如何决议,我势必全力赞成。”吴绍霆开门见山的说道,不过他的话语当中虚假的成分实在太多。单单赞成胡汉民的决议就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卷二:大革命 第195章,谈判

  一个军权主义者与政客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他这个革命粤军总裁是否要听命革命政府的命令,关键还是要看革命政府的意见是否与自己达成一致。在意见一致的情况下,他会遵从革命政府的指使,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那就另当别论了。

  “哦,如此说来,吴总裁是欢迎龙将军移师广东了?”蔡乃煌歪曲的说道。

  “蔡先生,我先明确一下我的立场,我是十分以及热情的欢迎二十三镇反正革命,归附我革命政府之用。只要龙将军愿意剃掉辫子,改旗易帜,表下决心,其他事情我们完全可以从长计议嘛。”吴绍霆撇开了蔡乃煌的障眼法,一针见血的说道。

  蔡乃煌微微怔了怔,心中暗忖:这年轻人还真是有点城府呀!

  他哈哈笑了笑,政客似的说道:“革命大业如今如火如荼,我华夏上下反清热潮依然成为定局。在这个时候,龙将军哪里有不支持革命的道理呀?呵呵,说来,龙将军此番派在下出使革命政府,除了与胡都督协商二十三镇立场问题,更重要的则是与吴总裁讨论二十三镇的安置事宜!”

  吴绍霆听到这里,脸色不禁变了变,龙济光找自己来讨论二十三镇安置问题,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如果按照蔡乃煌表面的意思来理解,那就是二十三镇正式听从革命政府军部的管辖。但是他很清楚,龙济光肯定不会这么轻而易举屈尊降贵,要知道就连肇庆都只是名义上的归附,龙济光实力比起李耀汉要强的多,岂会这么容易?

  在场第一师的军官们与吴绍霆的反应一样,甚至在程度上更厉害一些,他们忍不住相互窃窃私语,讨论蔡乃煌所言的隐藏意图。

  “还请吴总裁切莫怀疑了,龙将军甚至广东光复指日可待,韶关之下,全省已再无可威胁广州革命政府的势力。如今革命粤军第二师出师北伐,更是应证了革命之势在国内迅猛发展之局面。龙将军自然诚心诚意与胡都督、吴总裁会商改易旗帜之后的事宜了。”蔡乃煌看出了吴绍霆的惊讶,继而进一步的说了道。他说话时似乎故意一副得意的笑容,像是在蔑视,又像是在制造诡异的气氛。

  “是吗?真的是诚心诚意?”吴绍霆冷笑着反诘道。

  “龙将军其心可表呀。”蔡乃煌肃然说道。

  “那好,我想先听听蔡先生你的看法,龙将军打算让我如何安置二十三镇?”吴绍霆沉着气,慢条斯理的问道。

  “龙将军哪里会有什么打算,既然归附革命政府,那大小事宜自然由革命政府指示,龙将军遵从指令就是了。就算是要改番号、改建制,断发易装,都是分内之事。在下等人之所以未减去辫子,并非是对革命不尊,而是从梧州移师云浮之后,紧接着就来奉行出使任务,实在是无暇呀。相信龙将军安顿好云浮军务,必然会下令全镇断发!”蔡乃煌口若悬河的说了一大堆,看上去态度真诚,不过却明显岔开了主要的问题。

  吴绍霆知道蔡乃煌是先礼后兵,好听的话说了一大堆,但归根结底还是没说龙济光的要求。蔡乃煌是知道吴绍霆的野心,所以尽量采取这种怀柔的方式循环渐进,首先要给吴绍霆留下一个好印象,然后再磋谈细节。既然是商讨,退不让步、争利夺利是必不可少的。

  “当真如此吗?”吴绍霆半信半疑的道。

  “呵呵,难道龙将军归附革命政府,吴总裁还有不情愿吗?”蔡乃煌笑问道。

  吴绍霆笑了笑,答非所问的说道:“那么行了,既然二十三镇归附革命政府,愿意接受革命军军事部的领导,那几乎没有可以商讨了。你回去转告龙将军,让其静等军部的安排命令即可。”

  蔡乃煌脸色微微变了变,这吴绍霆还真是得势不饶人呢。他顿了顿,说道:“话虽这个理,不过蔡某此番前来,总得知道吴将军的大致安排,更何况改旗易帜之后二十三镇的一应供给的细节,也应该有所交代吧。”

  吴绍霆露出一个冷酷的笑容,他知道蔡乃煌已经被自己逼急了,于是说道:“是吗?蔡先生,一开始我就问过你,龙将军有什么要求可以先提出来,这样我也好清楚龙将军把二十三镇调驻云浮是何用意。蔡先生何必还要拐弯抹角说那么多废话呢?刚才还说一切听革命政府的调遣,现在又有诸多要求。怎么,你是担心我以公谋私吗?”

  蔡乃煌保持着沉稳的姿态,继续说道:“吴总裁心中所想,外人自然不知道。不过蔡某今日诚心诚意来与吴总裁讨论二十三镇的安置细节,缘何吴总裁总要避而不谈呢?”

  吴绍霆确实不想跟蔡乃煌讨论什么安置细节,因为这些都是胡扯,龙济光派蔡乃煌过来唯一的目的就是勒索革命政府承担二十三镇的军费罢了。他甚至猜出了胡汉民给蔡乃煌的承诺,胡汉民巴不得全天下的军队都归顺革命政府,至于归顺之后给予维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归顺只是名义上的,这些实力派会不会为革命奔波作战,谁知道?

  当然,这不能说胡汉民是傻子,同盟会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把革命的势头造大,哪怕是名义上的归顺也要争取。等到有足够影响力的时候,甚至可以强迫解散军队。

  只是有一点,老虎都养大了才知道打虎,已然太晚了。

  “避而不谈?好一个避而不谈?我且问你,你就这么堂而皇之、突如其来的找我,让我告诉你每个月给二十三镇多少军饷、多少军粮,把那些县镇划归二十三镇的防区,然后龙将军要担任革命政府什么职位!你别把我当傻子!”吴绍霆冷冷的说了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