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61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第四百四十章 本位之争

1896年1月,孙文先生离开日本,和一些反清志士乘船前往美国。依据他事先和陈光的约定,在那里那些志士将接受美国黑水保安公司的为期半年的培训,此后将依据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深造”。而孙先生本人,则经过陈光的牵线,见到了麦克唐纳财团的一些高层,据后来的一些专家的考证,甚至于一直呆在鸭堡或者是大实验室里,几乎处于隐居状态的史高治也和孙先生见过面。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任何可靠的史料的佐证,无论是孙先生的书信,或者是史高治的回忆录里都没有相关的记录。不过此后,在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的确也可以找到麦克唐纳财团隐藏在后面的身影,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随着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此后随之而来的割据局面的形成,麦克唐纳财团的生意也随之渐渐深入中国。

不过,说实话,中国的买卖现在还摆不到麦克唐纳财团最优先的位置,如今,在麦克唐纳财团的日程表上,最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的两个:货币本位问题和开辟新市场的问题。

最近几年,经济状况一直不是特别的好。欧洲的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一场接着一场,美国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因为广袤的西部还是总能够为美国提供一些缓冲,就像后世的赤兔国,在国际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就能拿着西部大开发来解决一部分的需求不足的问题一样,美国西部也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这些年来,广袤的西部总在不断的容纳更多的新移民,这大大的缓解了美国的危机,但是随着西部逐渐的被开发出来,西部对于经济危机的缓解能力却在逐步下降。189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刚刚重创了美国经济,让美国经济付出的损失甚至比英国还大。如今,美国,更准确的说是史高治和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的有钱人都迫切的需要更大的专属于美国的市场。

对于美国来说,南美大陆,几乎天然的就是北美大陆的附属品。如果能够将欧洲的势力从南美驱逐出去,那么整个南美的广阔的市场就足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缓解经济上的压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拿下古巴就成了必须的了,因为古巴是如今欧洲国家在美洲,尤其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这一带最重要的一个据点了。拔掉这个据点,欧洲的力量在中美南美没有好用的立足点了,在这个还盛行炮舰外交的时代,没有可靠的,距离够近的可以提供补给维护的海军基地,海军的战斗力就会大受影响。而没有强有力的海军,那还玩什么炮舰外交?

诚然,除了古巴,欧洲人在南美还有其他的一些立足点,比如法属圭亚那,比如英国人控制的福克兰群岛。但是它们都无法和古巴相比。法属圭亚那的港口相当简陋,仅仅也就是能停靠一些普通货船而已,根本没有修船必须的各种船坞设备,也没有足以支持大规模作战舰队的大型煤库,弹药库什么的。至于福克兰,除了上面的这些问题之外,还存在太过靠南,距离中美洲地区太远的问题。所以,一旦拿下古巴,欧洲人在南美的大部分影响力就可以说要被排挤出去了。而欧洲在南美的市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它们在美洲投射力量的能力,如果没有军事力量的支持,失去美洲市场,几乎是可以立刻预见到的。

所以,古巴不仅仅是西班牙这样的彻底的靠殖民地收税吸血,贩卖殖民地资源的吸血鬼极其重要,对于英国这样的欧洲工业国家来说也极其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巴对于英国的重要性比起它对于西班牙的重要性其实低不了多少。

单论军事力量,美国海陆军的力量早就超过西班牙一大截了,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早就可以直接夺取古巴了。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动手,主要原因也就在于顾忌英国人。毕竟,美国人虽然宣称自己在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获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如果有人问美国佬还想不想再这样伟大一次,美国人可绝对不会愿意。对于世界老大英国佬,美国人当时还是有点怕的。

所以要想控制整个的美洲,就必须先控制古巴,要想控制古巴,就必须先击败西班牙,要想击败西班牙,就必须先……等等等等,决不能再这样往下推导了,因为真要这样推导,那就变成十足的日本式的战略推演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一个类似于“要解决中国事变,就必须获得东南亚的石油,要获得东南亚的石油,就必须击败美国……”这样的,用一个更大的危险来替代前面的一个更小一点的麻烦的战略思路。而美国可不能走上这样的路。所以到了这最关键的一步,美国人的策略变成了“必须先等着英国佬出问题”。

英国仅仅凭借着本土的一个小岛,控制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领土面积高达三千三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被统治的异族多达四亿。这么大的范围,不出问题才怪呢。如今,问题已经出现了,而且越来越严重了,那就是南非问题。趁着英国人被南非牵扯住的时候,对西班牙动手将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不过在现在,就连这个问题都不是麦克唐纳财团要面对和处理的最大的问题。目前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美国货币从金银复合本位制度,改成直接的金本位。

美国一直以来都实行金银复合本位制,也就是同时承认金银为法定货币。只要做的好处是铸币方便,比如说从1792年起,依照法律,十美元,五美元,一直到2.5美元的银币,都是金币,而一美元到五美分都是银币。一分和5厘都是铜币。(如果能继续这个规定,五美分比五毛可上档次多了。)如果使用单一的金本位,就会出现一美元到五美分的辅币太小而不便使用的问题。

美国的法律允许自由铸币。也就是说,只要你手上有黄金或者白银,你就可以自己去铸币厂把它铸造成美元。如果黄金和白银的比价能够永远稳定,这种制度当然没问题。但是,白银和黄金的比价虽然相对稳定,但变动总是有的。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792年铸币法》规定,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15,但是到了19世纪初,俄国的金矿枯竭,而墨西哥却发现了大银矿,结果,国际市场上黄金升值,白银贬值,到1805年,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变成了1:15.75。结果,很快就出现了大批的投机者,他们先拿着美元金币,到市场上去依照1:15.75的价格购入白银,然后再将白银铸造成美元银币,然后再去银行兑换美元金币,这样的一个流程中,每一个货币单位,都能让他赚到0.75份额的白银。不仅仅是个人这么干,银行也这么干,结果就是国家黄金储备几乎一眨眼功夫就见了底,然后市面上就再也没有美元金币了。大额的商业结算就变得格外的不方便了。最后没办法,美国国会只好重新修法,将金银币的价格比值改成1:16。

然而不过数十年之后,美国旧金山发现了大金矿,引发了淘金狂潮,结果,金价又大跌,于是上面的故事就又反了过来,银币变成了“良币”,金币变成了“劣币”。很快市场上流通的银币就越来越少,到了1850年的时候,市面上就很难看到银币了。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上街买菜什么的变得非常麻烦,因为大额的金币找不开,于是买菜的和卖菜的大妈都必须带上大量的一分一分的铜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到了1873年,国会终于痛下决心,通过了《铸币改革法》,宣布废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实行金本位。本来事情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该死的,第二年,美国就发生了经济危机,然后,更该死的是,中西部又发现了大银矿。

于是中西部的一些家伙们立刻又开始鼓捣起要恢复金银复合本位制,他们高呼着“天诛铸币改革法,还我银币铸造权”的就闹起来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手上有了银矿,还因为如果开放银币铸造权,还将刺激市面上的价格上涨,对于欠了东部的金融财团一屁股债务的中西部本地财团而言,还有比通货膨胀更好的合法的赖账手段了吗?

民主党的家伙们在这个问题上跳得最为积极。因为自打内战之后,民主党一直被压制得很厉害,无论是国会还是白宫,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共和党的天下。于是民主党只好在尽可能稳固南方的同时,到中西部去求发展。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中西部各州在政治版图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当中西部发现银矿之后,民主党立刻就站到中西部各州的立场上,大喊大叫起来。并且因此而在这些州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当然,这个要求对于以摩根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家来说,却不是一个好事情。这首先是因为如果重新实行金银复合本位,大量银币涌入市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而这对于债权人而言绝对不是好事情。所以摩根他们对于这个要求自然是深恶痛疾的。

而麦克唐纳财团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却相对中立。相比以金融为摩根财团,银币的复活对大头在矿业制造业的麦克唐纳财团冲击更小,甚至于在一定的程度上,适度的通膨对于制造业还有一定的好处。所以麦克唐纳财团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相对暧昧。甚至隐隐的还有些支持的意思。这也导致了民主党人居然借着这个机会打了个翻身仗,重新控制了国会和白宫。他们不顾摩根财团的反对,连续通过法案,想要恢复白银的地位。这严重的影响了摩根财团的利益。而摩根知道,要把这些民主党从白宫和国会山赶出去,就必须得到麦克唐纳财团的支持和谅解。所以,已经很少出门走动了的摩根亲自来到了鸭堡,要和史高治做一次长谈。

第四百四十一章 美联储的构想

摩根被仆人领着穿过一个小花园,来到了史高治的办公室。

“啊,亲爱的摩根先生,是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里来了?”史高治站在小客厅的门口迎接他。

“当然是贸易信风。”摩根也乐呵呵的回答说,单看这对答,不了解他们的恩怨的人真的还要以为他们是铁哥们呢。

“贸易信风是从西向东吹的,摩根先生,您的家可在我的城堡的东北边。要是顺着信风,应该是把我吹到您那里去了。”史高治笑笑说。

“没办法。早就想和你聊聊了。可惜你基本上不太出门。”摩根说。

“啊,有时候我还是会出门的。就像您有时候也会乘着海盗号出门散散心一样,有时候,我也会跑到克利夫兰大实验室去散散心的。好了,摩根先生,我们进来谈吧。”

两个人走进了小客厅,各自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史高治,你对货币的本位问题有什么想法?”摩根身子前倾,望着史高治,开门见山的问道。

“对这个问题嘛?我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摩根先生,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更愿意先听听您的想法。”史高治笑了笑,这样回答说。

摩根知道史高治所谓的“没有特别的想法”是什么意思。这里面的意思无非是说:“我知道你支持金本位,至于金银复合本位,对我是有一些好处,但是如果你能拿出相应的补偿,我也愿意改变态度,转而支持你们。”

“现在,一些人提议要重新搞金银复合本位,”摩根说,“民主党人甚至通过了购银法案,要求政府每月购入并发行一定数量的银币。史高治,我不想和你绕圈子,因为我们都是聪明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在哪里,不容易上当。往这个方面花时间和精力实在是效率太低。所以,我们就直接明着说吧。金银复合本位制度对我非常的不利,因为它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而这会让我发放贷款的收益下降,并使得债务人的债务压力减小,对于我做很多事情都有影响。

当然,金银复合本位制有一定的刺激消费的作用,这当然对你有利。史高治,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个,你才在上次的大选中给了民主党那么多的支持的吧?不过就目前来看,这样做效果有是有,但是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因为您的产业中同样包括银行和保险,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一样受到了损失。再加上白银的地位的上升实际上也意味着您手中的金矿对经济的影响力的下降。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损失。所以,支持金银复合本位制对您虽然整体上是有利的恶,但是好处其实并没有多大,史高治,我说的对吧?”

“总体上来说,基本没错。”史高治点点头说。

“那么你来看,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是这样重要,而对您来说,意义就有限得多。不如我们做个交易,如果您支持……”摩根说。

“且慢,摩根先生。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并不全是这样的。”史高治说,“这对于我来说,也不是意义有限的小事情。您知道,内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民主党几乎成了一个弃婴。我慢慢的将它扶植起来,让它渐渐地恢复,终于有了今天的状态。如今既然他们上台了,自然会给我带来很多的好处。而想必您也知道,民主党能够东山再起,决定性的支持都来自于中西部各州。金银复合本位制是中西部利益的表现,民主党不可能背弃这个要求。所以我如果要做出让步,就要付出让民主党下台的代价。这不是小问题。”

“您说得不错,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不可以谈谈的,民主党即使暂时失去白宫,也不意味着就会完蛋。相反,他会更加依赖于你。史高治,这么说吧,我知道,您一直都在期待着一场战争,一场对西班牙人的战争。我想,我们也许能达成一个妥协,您不支持金银复合本位制,而我确保,共和党人上台后,一定发动这场战争。您看如何?”摩根皱着眉毛说,好像做出这样的决定让他付出了多大的牺牲似的。

“摩根先生,事情可不是这样的。的确,如果能和西班牙人开战,我去时能够得到很多的利益。但是这件事情却不能算作是您对我的补偿,因为我要做的事情是有损于我的利益的事情,而您要做的却是对你也有利的事情。这不能算补偿,只能算合作。说真的,即使没有金银复合本位制的问题,难道您还会鼓动共和党去反对这件事情吗?况且,民主党目前可以说就是我的,而共和党呢?它可不仅仅是摩根先生您的,它是我们大家的。事实上对西班牙的战争已经快要水到渠成了,只要民主党还在台上,但靠我自己的影响力,也能做到让美国向西班牙宣战。您应该知道,为了这个,我准备了多久了。我觉得您这完全是在从我的花园里采下一朵花,然后拿来送给我。”史高治的脸上露出了带着嘲讽的味道的笑容。

“哈哈,史高治,看你说的。你又不是美女。我可不会送花给你。”摩根用这样一句笑话来抹去了被揭穿的尴尬,然后说;“那么,如果我提出,我们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第三银行,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建立第三银行?”史高治吃了一惊。

所谓的第一银行,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银行。不过这家银行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因为它实际上仍是一个私人性质的商业银行。第一银行和其他银行一样吸收储户的存款和发放商业贷款。另外,第一银行按照股份制方式成立,股票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股东和其他上市公司股东一样分配红利,决定第一银行如何经营。唯一不同的是,其他商业银行属于州内银行,而美国第一银行是全国性质的银行,在全美开展业务,而且第一银行是唯一一个为美国财政部提供服务的银行。

因为它的运行模式,导致了一个直接后果,那就是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落到了欧洲资本,尤其是英国资本的手里,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了第一银行的大股东。对于信奉“相信上帝,痛恨英国佬”的美国人来说,这样的局面几乎不可容忍。于是第一银行存在了二十年后,就被关闭了。

又过了些年,美国和英国发生了第二次美英战争。战争中,美国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中央银行,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所以到了1815年,美国人又搞了个第二银行。第二银行和第一银行一样,也是个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结果因为他抢了各州银行的生意,引来各州的强烈反对,结果二十年后,它又一次被关闭了。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都没有中央银行。

1893年金融危机爆发,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挤兑,足足有500家银行倒闭。而在这个时空里,史高治却站了出来,就像原本的时空里,在十年后,摩根站出来带头救市一样,通过给一些陷入挤兑,但事实上情况还相当良好的银行提供拆借贷款的方式,史高治几乎是挽救了整个的银行系统。史高治的秘密金库也就是在那一年在报纸上公开出来了,库房里满满的黄金一下子稳定住了局面,让人们从挤兑的恐慌中摆脱了出来,结果,这一年仅仅只有不到两百家银行倒闭,而那些得到了麦克唐纳财团帮助的银行,基本上都成功的躲过了危机。当然,这也使得史高治在金融界的威望和地位大大上升。

“是的,不过和第一银行第二银行不一样。”摩根开始解释他的构想,“这是一个大银行的联盟,这个联盟的资金来自于各家大银行给出的准备金。它不是商业银行,不对外进行吸纳存款和放贷业务,只是协调各个银行的行动,并且在发生1893年那样的挤兑风波的时候,协调银行之间的相互支援,就像您在1893年干的那样,所以它应该算非营利性机构……”

“我想它还应该有代行中央银行的权力,掌握美元的发行权的权力。”显然史高治对于这样的一个建议非常的感兴趣,因为,这个提议几乎就是让后来真正控制美国的命脉的美联储提前十多年冒出来了。

“不错,只是银行家们普遍名声不太好,所以这件事情还需要由您来牵头。这样才能减少阻力。”摩根说,“只要我们能真的把这样的一个机构建立起来,并且掌控好,对于我们的利益来说,真是再好没有了。”

“摩根先生。”史高治站起来说,“您真是个天才,这是一个伟大的构想。不过具体的实施计划,还有权利分配的问题怎么处理呢?”

摩根笑了:“史高治,目前这完全只是一个基本的构想,具体的细节还需要我们这些人一起细细的商议出来。我觉得鸭堡就是个不错的地方,我们可以把朋友们集中起来,就在这里认真的商量出一个草案出来。”

第四百四十二章 方针

要说秘密的商谈问题,鸭堡还真是个最好的地方,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生活条件一流,至于安全和保密更是不存在任何问题,在这个时代里,就是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安全和保密也是没法和鸭堡相比的。当然,摩根对此可能有点异议,他也许还是会觉得海盗号上面更好。不过考虑到这次协商的重要性,就算这次协商在海盗号上进行,摩根也不可能让他的船带上那些可爱的迷人的小姑娘的,然后在船上举行那些广大淫民喜闻乐见的活动的。

参加这次秘密协商的人有这样的一些:

史高治·麦克唐纳——麦克唐纳财团的掌门人,美国第一大富豪。

JP·摩根——摩根财团掌门人,华尔街银行家的领袖。

弗兰克·范德利普——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总裁。

卡罗尔·麦克唐纳——麦克唐纳财团重要人物,史高治的哥哥。

本杰明·斯特朗——摩根财团重要人物。

威廉·麦金莱——共和党人,国会筹款委员会委员。

凯文·罗麦斯——史高治的御用律师,他也是所有与会者中唯一的一个对于银行的运作事实上所知不多的人,但是他的工作却极为重要,他负责使文件内容符合美国宪法,符合政治正确的要求,(至少看起来必须如此)从而使得提案能够在国会被接受。

1896年7月,在鸭堡,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开始了对新的中央银行的设计。

“诸位,我知道大家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求你们首先做到一点,那就是:把该死的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的模式从你们的脑袋里踢出去,踢得越远越好,最好一脚把它们踢到地球对面的中国去。因为这种如此直接的掠夺财富的方式实在是太粗暴,太落后,太没有美感,也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在第一次会议上,史高治开门见山的就讲出了这样的一席话。

“那么,麦克唐纳先生,如果不采用第一银行或者第二银行的方式,不能吸纳存款,不能发放贷款,又怎么能获得利益呢?”弗兰克·范德利普问道。

“范德利普先生,请允许我骄傲的用我的经营行动来说明这个问题。”史高治傲然的回答道,“我控制了不少的‘非盈利性机构’。这些机构很多都不能直接给我挣钱,甚至于每年我都要花掉不少的钱来维持它们的运作。但是您觉得我该砍掉这些‘亏本’的机构吗?”

弗兰克·范德利普知道,史高治所说的那些非盈利性机构拥有多么大的力量,非盈利性的美联社几乎把持了美国的舆论,总的来说,这些年,经济不景气,即使是麦克唐纳旗下的企业,员工的待遇也明显下降了,相应的,劳资纠纷也多了不少,一些企业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暴力流血事件。但是,史高治的圣人形象却依然被保持得很好,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史高治够狡猾,几乎每次都是采用了拉拢工人贵族,制造工人内部分裂,然后用工人贵族来镇压普通工人的路子,对外则宣称是工人内部冲突这样的手段之外。舆论的控制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那些指责史高治的声音,根本就发不出来,即使能发出来,也会瞬间被淹没在一片嘈杂的声音里,根本就没人听得到。当然,维护个人形象只是顺手做的事情,这些年,利用新闻和舆论影响市场,影响政治,不知道为史高治赚了多少钱。虽然美联社自己并不挣钱,但是在它的协助下,史高治不知道多赚了多少钱。

除了美联社,史高治手上的那一大堆的什么“标准普尔”什么“惠誉”,虽然不直接赚钱,但是它们的评判对于经济界的影响却已经非常大了,很多时候,只要这两个机构打个喷嚏,整个美国经济,甚至整个的世界经济都会跟着有所反应。在看到这两家“非盈利性机构”对于赚钱所起到的作用之后,摩根财团也搞出了自己的一个“非盈利性”的评级机构“穆迪投资”,并靠着这个尝到了不少甜头。

还有什么“人权观察”,什么“记者无国界”,什么“国际医学促进会”,什么……种种机构,虽然都不直接赚钱,但是都在为麦克唐纳财团赚钱创造条件,让麦克唐纳财团大赚其钱。最近,麦克唐纳财团下属的企业又推出了一种新的带波浪状刷毛的牙刷,和最新的据说能防治龋齿的含氟牙膏,然后美国国内就立刻冒出来了一个“全美牙防组”……

“麦克唐纳先生,您的意思是,这个机构自身不赚钱,只负责为我们创造赚钱的机会?”弗兰克·范德利普基本上明白了史高治的意思。

“不错,这也是我和麦克唐纳先生先期商讨的时候达成的一个共识。第一银行式的方式的确很赚钱,但是也非常拉仇恨。为什么第一银行,第二银行都仅仅存在了二十年就被勒令关闭?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吃相太难看了。普通人都看得明白。他们公然的站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对立面,当然会受到指责攻击,当然会难以为继。而现在,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要隐藏到后面去,要公平的赚钱。”摩根接过话头这样说。

“诸位,肯定明白,所谓公平,平等什么的,有时候就是最好的掩盖。圈地运动那会儿,英国国王通过神圣的法律,同时禁止一切的人,既包括穷人,也包括富人沿街乞讨,晚上水在桥洞里。这样的法律,虽然在条文上是平等的,但是对有钱人有利却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现在就是要本着这样的精神,拿出一份充满着自由和平等的精神的草案出来。而且水平一定要比几百年前的那些傻帽英国佬更高,要做得比他们更隐蔽,更具有欺骗性。”史高治说道。

“这个组织,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我们直接说明白一些,那就是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将货币的发行权牢牢地控制在我们的手里。并且利用这个为我们的利益服务。”摩根接着说道,“前些天,我和史高治就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广泛的交换了意见,更新了思想,并且在很多关键性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摩根说道。

“比如说,在座的各位现在对于通货膨胀的态度就并不明智。”史高治说到,“我们很容易就会觉得,一旦通货膨胀出现了,我们放出去的贷款的盈利就下降了,于是我们的利益就受损了。但是,我要说,这种想法相当的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先不要急着向我提问,等我说完了再说。”史高治首先制止了想要提问的人,然后继续往下讲:“如果我们发放贷款的规模越大,自然赚的钱就越多。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随意的扩大放贷的规模呢?是什么在抑制着我们的放贷规模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全世界的黄金数量。这些年来,黄金产量的增长是比不上生意规模的增长的。而现在我们所有的货币,都必须依附于黄金,所以我们的放贷数量也受限于黄金的产量。这使得我们发财的速度大为下降。

我们来想像一下,如果我们能够让黄金靠边,让整个美国使用我们发行的纸币。而我们发行的纸币多了那么一点,会造成什么影响?”

“哪会有通货膨胀的。东西都会涨价。”威廉·麦金莱回答说。

“请允许我把情况推打极端。”史高治说,“假如在某一年,通货膨胀率超过百分之一百,那么对于一般人的财产会产生什么影响?比如说,一个人拥有一万美元的存款,然而一年后,他的存款的实际价值仅仅只相当于原来的五千美元了。也就是说,他的财产缩水了一半。但是我们知道,财富不可能凭空消失。那么,我的朋友们,这个人的另外的一半财富到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其他的几个人问住了。想了一会儿之后,弗兰克·范德利普才回答说:“应该是落到了发行货币的人的手上。因为他在超发货币的时候,每多发出一份注定要在通货膨胀中贬值的货币,都是在用更便宜的东西换回值钱的东西。天呀,要是我们能随意的发行非黄金的货币就太好了。只是如果货币背后是可自由兑换的黄金,那我们就没法超发它,即使我们能用以黄金为保证金的方式来发行纸质钞票,人家也会用这个来换取黄金的。天呀,我第一次感到,黄金这东西居然也有让我感到讨厌的时候。”

“我想,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只使用黄金硬币,这已经导致了市面上流动性不够的问题,并因此给经济带来了不便。”史高治说,“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就以国会的名义,组建这个组织,负责货币的发行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要求降低准备金的比例,甚至于将它降到一比三,一比四。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甚至还可以用临时增加的,拆借的黄金来充当准备金。只要我们小心一点,控制好通货膨胀的幅度,我们就可以做到让大多数人意识不到我们正在盘剥他们。甚至于通过人为的控制通货的紧缩和膨胀,我们还可以打击我们的对手,将那些还在我们的团体外的家伙们统统击倒。一旦全美的银行系统都处于我们的统治之下了,我们甚至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的比例,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彻底的否定掉黄金的地位,让美元变成一种和黄金没有关系的法律信用货币。”

第四百四十三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

“那么,麦克唐纳先生,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容忍金银双本位制?”威廉·麦金莱问道,他是共和党的政治明星,有望在不久之后代表共和党参加总统大选。在原本的计划中,为了获得东部大资本的支持,威廉·麦金莱给自己准备的政治主张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金本位。

“不,麦金莱先生,您的理解错了。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银根,但我们更需要掌握在我们手中的,能够随时控制货币市场,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权力。权力……你懂吗?”史高治站了起来,像一只巨鹰一样俯视着麦金莱,“如果采用金银双本位制,那些家伙就会凭借着拥有银矿而拥有了和我们分享这一权力的机会。可是,在座的哪一位打算和这些家伙分享权力呢?”

史高治一边说,一边直起身子环顾其他人。

摩根哈哈一笑,将身子向后一仰靠在沙发上,张开大嘴,说道:“我们为什么要把权力分享给那些家伙?史高治,你是落基山上的灰熊,而我呢,我是狼群中的头狼,我们都是顶级掠食者,我们当然可以分享权力,可是那些家伙呢?他们是什么?他们多半觉得自己也是食肉动物,也妄想要和我们分享权力?他们的确算是食肉动物,就像小花猫一样的食肉动物。迟早有一天,我会扒了它们的猫皮,给我妻子做一件坎肩。”

“摩根先生,猫皮坎肩档次太低了,最少应该给夫人准备一件狐狸皮的吧。”本杰明·斯特朗也笑着说。

“要打垮这些家伙真实太容易了。而且,摩根先生,这还能给您和您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洗白的机会。摩根先生,我早就说过了,你们以前赚钱的手段太老套,吃相太难看了,以至于任何事情,只要是和您有关的人提出来的,那些平民呀,小地主呀,小企业主呀什么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去摸腰间的手枪。如果我们直接提出这个计划,新英格兰地区倒也罢了,南方、中西部地区的州,几乎肯定会反对这个提议的,哪怕他们事实上完全看不懂你的提议的内容。”

有资格这样嘲笑摩根赚钱的手段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史高治。史高治已经明白,摩根和自己一样,是个一门心思都钻到钱眼里去了的人,这样的人对于面子呀什么,是毫不在乎的。反正这货也卖不出钱来。只要能带来更多的利益,说话的方式根本不需要太考究。

“哦,史高治,你有什么好主意吗?”摩根问道。

“很简单,我们先一起来制造一场危机,把绞索一个个地挂到他们的脖子上,然后再以救世主的形象站出来。拯救他们,顺便就把这套提案通过掉。”史高治说,“先超造出一波行情,让那些投机性的买卖变得超级赚钱,然后一大堆的傻缺们就会把自己全部的钱都拿出来,傻不拉几的投入进去,我们控制的银行,也开始开放给他们的贷款,然后我们的人就通过媒体开始不断的提醒他们,市场有失控的风险。但是,这种提醒屁用都没有。因为只要我们不采取行动,市场就根本不会突然崩塌。而且我们要让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从理论上阐明在没有中央银行的无序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然后我们开始放出关键性的消息,引发恐慌,等到恐慌达到高潮的时候,我们再出来‘救市’顺便再赚一笔。到这个时候,只要我们让那些傻瓜保住了自己的最后一个铜板,他们就会对我们感激涕零,并且,如果我们处理得好,能拉个替罪羊出来,指责正是他们,利用了我们没有中央银行,无法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漏洞,制造了这场灾难,我们就能顺利的将我们的这个计划提出来,并让它获得全美国人民的支持了。”

“史高治,你说的替罪羊可不好找,能够掀起这么大的风浪的家伙,体型无论如何都小不了。我想,你绝不会当替罪羊,我也不想当。那么谁是那个替罪羊呢?”摩根问道。

“当然不可能是我们。在美国,没有谁适合做这个替罪羊,但是放眼世界,有个家伙绝对有这样的力量,而且名声比你还要坏得多。”史高治笑笑说。

“啊,那些贪婪的犹太佬!”摩根立刻明白了史高治的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