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214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就像希特勒担心的那样,法国人和英国人的确有用毒气弹解决战争的想法,然而,一件事情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

1914年10月15日傍晚,几个庞然大物被从法兰克福的一些巨大的库房里面拉了出来,拉到了一大片空场地上面。这些纺锤体形状的大家伙,就是鼎鼎大名的齐柏林飞艇。

和历史上一样,德国人首先建造了大型的硬式飞艇,并将它用于航运业。这种飞艇相比当时的飞机,除了速度之外,几乎各方面都有优势。这种长达163米的庞然大物能够轻松的在当时任何一种已知的飞机的飞行高度之上高高翱翔,载重量更是远远超过那个时代的飞机。更重要的是,它似乎要比飞机安全得多,飞机如果飞在空中,发动机突然出了故障,那就只有一头掉下来摔死了,甚至于,飞行员转弯的时候转快了一点,都可能让飞机一头从空中掉下来。而飞艇是比空气更轻的飞行器,所以即使失去了动力,也不会一头掉下来,即使飞行员操作失误,也不会让飞艇一头栽下来,事实上,就没有什么正常的方式能让这东西一头栽下来的。所以,德国人一直对这种东西赋予厚望。尤其是在英国海军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德国人几乎没有任何威胁到英国本土的办法。所以,能够凌空飞到伦敦上空,直接将死亡和恐怖播撒在伦敦的飞艇自然格外的受到德国人的重视。

“林纳茨上尉,这次任务非常重要。”一位军官正趁着齐柏林飞艇充气的时间,给执行这次划时代的任务的飞行员做最后的交代。

“这次轰炸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让英国人认识到帝国的力量,从而迫使他们接受帝国主导的和平。而你们的这次行动,是摧毁英国人意志的行动,必将因此永存青史……”

这次行动中,除了炸弹,德国人还准备了空投的传单。毕竟,即使是德国人也明白,单靠着空中打击,单靠着飞艇能够携带的炸弹,是根本无法摧毁英国的。不过他们相信,这样的轰炸能够给英国带来巨大的混乱。为了躲避轰炸,英国人会从城市逃走,这样一来,英国的工厂中的生产就会大受影响。而且,英国人民也会因为遭到轰炸而对战争充满了厌倦。

是的,当时德国人就是这样想的,他们在看到布尔战争后,英国开始全线收缩之后,就觉得一个像英国这样的纵横七海,统治世界长达一个世纪的国家,会因为几个炸弹落在本土而退缩。

这个时候,充气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德国的飞行员们登上了飞艇,绷得紧紧的缆绳松开了,飞艇慢慢的浮了起来,并且越飞越高……

齐柏林飞艇的速度最快也只有90公里左右,而且这个速度还会受到风力的影响,所以当飞艇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不过寻找目标对于飞艇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没有过空袭什么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灯火管制什么的,所以在夜间寻找目标甚至比白天都要来的简单,因为隔着很远,德国人都能看到英国城市的灯光。

凌晨两点左右的时候,德国人的四条齐柏林飞艇到达了伦敦上空,这个时候,伦敦依旧没有沉睡,伦敦附近的工厂正在为了战争,二十四小时忙个不停。没有谁注意到了几条飞艇飞到了他们的头顶上。

“长官,我们到达了一号目标区域上空。”领航员肖恩喊道。

“很好,准备减速。”林纳茨上尉下达了命令。于是领头的飞艇开始用灯光向其他飞艇发出减速信号。和飞机不同,依靠空气浮力飞行的飞艇完全可以在空中悬停。而在丢炸弹的时候,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越小,投弹的精度就越容易提高。

四条飞艇关闭了发动机,靠着惯性向前滑行。

“准备投弹!”林纳茨上尉下令道。

于是飞艇下面的弹仓被打开了,一串炸弹从弹仓里落了下去,融入到了黑夜之中,过了一会儿,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地面上炸开了一朵又一朵的火焰的花朵。

“很好。”林纳茨上尉说,“英国人应该醒过来了吧。现在我们可以投下宣传弹了。宣传弹准备好了没有?”

“长官,已经准备好了!”弹药员罗姆回答说。

“很好,投弹吧。”林纳茨上尉命令道。

林纳茨上尉的这次飞行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两个第一次。一个是人类第一次在战争中采用了空袭的作战方式,还有一个是第一次在空袭中投下了宣传弹。

所谓的宣传弹,其实也就是大量的传单而已。这种特殊的弹药,再后来的战争中多次被使用。比如说,在原本的历史上的二战中,中华民国空军就曾经用这种东西“轰炸”过日本,而后来,美国的烧烤狂魔李梅的部队在日本也投下过大量的宣传弹。

德国人的轰炸造成了一定的恐慌。虽然德国人其实做不到他们在宣传单中吹嘘的,从空中彻底的摧毁英国。但是从天而降的,似乎无可阻挡的炸弹,还是让英国人慌乱了起来。仅仅以恐慌的程度而言,甚至超过了,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几十年后的不列颠之战时候的程度。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英国人比这个时代的英国人更勇敢,而是因为在那个时代的英国人已经熟悉了空袭这种作战方式,对于遭到空袭已经有了心理上的准备。而这个时代的英国人可从来没想过,居然会有空袭这么一档子事情。对于空袭究竟能有多厉害,空袭是不是向德国人吹嘘的那样完全不可阻挡,是一点都不知道。而无知最容易催生恐怖。

所以第二天,英国媒体上一片哗然,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质问英国政府有没有可以保护英国人民的措施,而英国政府则一方面宣称德国人针对英国平民的攻击是丧心病狂的战争罪行,并表示一定会加以报复,一方面则努力安抚民众,承诺将加强本土的对空防御,让德国人有来无回。

事实上,这次空袭,德国人丢下的炸弹并没有炸死多少人,在这次空袭中死亡的英国人不过二十来个,加上受伤的也不过一百来人。而且炸弹留在了贫民区,所以自然也没有能炸毁什么高价值目标。但因为德国人在传单中扬言,如果英国继续在战场上肆意使用化学武器,德国就将使用化学武器对英国展开空袭。所以,英国政府虽然嘴巴上说不怕不怕,但是在战场上,他们的确的确暂时再没有大规模的向德国军队使用芥子气了,而且为了防御可能的空袭,英国不得不在城市中修建大型防空洞,并且在城市中储备更多的防化设备以及相应的药物。为了对付飞艇,英国人还要给城市准备探照灯,并紧急研制高射武器。而这些都意味着英国人要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本土防御当中,从而使得英国能投入到战场中去的力量大大的削弱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空袭,德国人不过用了一只小部队,就拖住了英国人不少的人力物力。

总的来说,德国人这次投下的宣传弹的效果呢,介于后来的民国空军和美国陆航的中间,他们投下的宣传弹远远没有取得后来的美国陆航那样的,在哪个日本城市投下预告空袭的宣传弹,就能让那个城市中一半的人跑到乡下去避难的效果,但也比中华民国空军投下的那些被日本人当厕纸对待的所谓的正告日本政府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的东西效果好得多。原因也简单,因为相比美国,他投下的炸弹太少,而宣传弹的力量绝大多数都源于此前投下的炸弹。不过相对于民国空军那种,一个炸弹都没有的宣传弹,还是要强太多了的,因为没有炸弹而指望以德服人的宣传弹,不过是手纸而已。

第六百一十四章 空中鱼雷

就在欧洲打得沸反盈天的时候,麦克唐纳财团旗下的企业也忙得一塌糊涂。战争带来了大量的订单,从粮食到医药,从钢材到武器,欧洲人几乎没有什么不要的,为了购买这些东西,他们甚至愿意支付硬通货黄金,而不是以前惯用的纸币。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麦克唐纳钢铁,麦克唐纳步兵武器,以及麦克唐纳旗下的其他企业的门前,前来订货的欧洲人都快把大门给挤爆了。

作为负责军火方面事物的总负责者,唐纳德这些天忙得不可开交,依照计划,他上午要参加和法国人的一个大规模的武器订购项目的签字。战争打起来之后法国人才发现,自己手中的重型火炮好像是少了点,而且少了点的还不仅仅是重型火炮,各种运输车辆更是少了点。前一段时间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国人靠着火炮优势,差一点就打垮了法国。所以法国人这个时候,对于火炮,以及它们的运输车辆的态度几乎就是,能买多少买多少。

除了火炮,更重要的还是炮弹。战争开始前,双方都准备了大量的炮弹,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中居然需要消耗这么多的炮弹。在前线,因为壕堑战战术的普及,以及前线不断的要塞化,步兵发起冲锋的效果越来越差,如果不能先行摧毁,或者大量的破坏敌人的防御工事,步兵发起的突击就简直像是在送死一样。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进攻前进行持续的,大规模的炮击,就现在的情况,一次进攻,如果不提前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炮火准备,那简直就毫无成功的可能。即使现在大家都不太所以,一打起来之后,法国人立刻就发现,炮弹什么的真他喵的不够用了。

所以,法国政府和麦克唐纳签了一个大合同,涉及到数千门6寸以上口径的大炮,其中还包括三十门280毫米口径的列车炮以及四门最新的380毫米口径的要塞炮。当然更多的还是各种炮弹。而且在这个时候,法国人明显更看重交货速度,所以在价格方面倒是好说话得多。

“阿尔芒先生,合作愉快!”在这比大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唐纳德站起来,向着法国人的代表阿尔芒说,“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新的东西,如果阿尔芒先生您有时间,我们可以安排您或者您的代表去看看。啊,这里有一些相关的资料,您可以先拿去看看。”

这时候,唐纳德身边的一个秘书将一个很大的文件包递给阿尔芒。阿尔芒接了过来,却没有递给自己的秘书,而是直接拿在手里。这也不奇怪,毕竟,这里面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机密的东西。

“非常谢谢你们对我们的支持。”阿尔芒说,“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会越来越愉快的。”

这时候,就有人送上了香槟酒,大家干了一杯,尽欢而去。

……

回到酒店的房间里,阿尔芒把门窗都关好了,又把窗帘拉了起来。然后回到桌子前,打开了那个文件包。文件包里面的确有不少新武器的基本说明和报价,除此之外,在一个小袋子里面还有一张支票,支票上写着一个数字:一百万。计算的单位是美元。依据唐纳德给他的承诺,在交易中,他可以获得百分之零点五的意思。这个比例不高,不过考虑到交易的金额如此之大,这里面的好处就非常惊人了。

“美国人还是真直爽。”阿尔芒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把支票收了起来,然后拿起那些武器的介绍说明看了起来……

另一边,唐纳德也正瘫在沙发里,他的妻子黛西正在帮他按摩头部。最近这些天,他每天都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签订好几份合同,的确非常疲劳。

“亲爱的,现在几点钟了?”唐纳德问道,虽然房间里面就有一个大号座钟,但是唐纳德还是懒得睁开眼睛去看。

“下午一点了。怎么你又有事情吗?”黛西微微的皱了皱眉毛。

“是呀,一群英国佬。”唐纳德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亲爱的,我得走了,也需要好几天才会回来。”

唐纳德慢慢的站了起来,黛西从衣帽勾上把他的外套取了下来,帮他穿上,又帮他戴好了帽子。

“亲爱的,再见了。”唐纳德和黛西轻轻地吻了一下,然后走了出去。

……

从阿拉斯加穿过加拿大吹来的寒风从伊利湖边的这一大片空地上掠过,扬起了一阵尘土。英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威廉·韦尔兹利准将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韦尔兹利将军,您看这就是我们研制的最新式的战斗机。它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德国人的飞艇打下来。从而保证英国天空的安全。”唐纳德站在一边,指着一架双翼飞机向韦尔兹利准将介绍说。

韦尔兹利准将出生名门,他们家族出过著名的铁公爵惠灵顿。即使现在,在英国国内,他们家族依然是相当有影响力的。所以,韦尔兹利准将在这个时候,获得了担任驻美国武官的重要职务。

“嗯,的确是一架很漂亮的飞机。”韦尔兹利准将望着那架飞机点点头说。

这架飞机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其他飞机而言,的确是相当的漂亮。它使用了高大上的全金属构造,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太过奢侈。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里,飞机什么的很多时候甚至就是讲发动机架在一个钢架子上面,然后用布一围,再涂上一点油漆。至于机翼,大多都是木制的,有一些甚至干脆就也是一个钢筋架子,布一缠,再涂点油漆。

“不仅仅是漂亮。”唐纳德说,“性能上也要比其他飞机好太多了。您可能很难相信,这种飞机最快能飞到一百六十英里每小时呢,比起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可快多了。”

“嗯,那么它能飞到齐柏林飞艇的高度吗?”韦尔兹利准将问道。

“这个可不容易。”唐纳德说,“齐柏林飞艇能够飞到两万六千英尺的高度,飞机短时间之内是很难飞到这样的高度了。这种飞机只能飞到两万英尺的高度。”看到韦尔兹利准将露出了一丝失望的神色,唐纳德又补充说:“不过将军,您要知道,齐柏林飞艇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飞这样高的。当他装了大量的炸弹的时候,他就绝对飞不了这样高。那个时候,它就肯定在我们的这种飞机的打击范围内。”

“那么,你们打算用什么武器来攻击它们呢?这架飞机只有一个飞行员的座位,没有后座机枪手,也没有安装机枪。”另一个英国军官问道。

“哦,是这样的,依据贵方提供给我们的一些情报,我们知道齐柏林飞艇的体内有很多个氢气气囊而在这些氢气气囊之间则填充着氦气。”一位技术人员解释说,“如果消息可靠的话,机枪对于这样的目标的杀伤力是非常可疑的。毕竟机枪能够打出的几个洞实在是太小了。对于这样的大家伙,杀伤力完全不够。所以,我们给这种飞机装备了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将军您请看,在我们的这架飞机的机腹下面挂有一枚‘空中鱼雷’。它可以像鱼雷在海中直线航行一样在空中直线飞行。这枚‘空中鱼雷’的威力和五寸炮弹相当。只要命中一两发。就肯定能击落它。”

事实上,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内部的氢气气囊之间,根本就没有填充氦气,这只是德国人的一个豪华版的构想而已,从来都没有被实施过。但是英国人却是信以为真的。史高治当然知道这纯粹是瞎扯,在原本的历史上,只需要用机枪几发普通弹配上一发燃烧弹,就能够让德国人的飞艇像火炬一样熊熊燃烧。但是,既然英国人不知道,那当然是卖“空中鱼雷”比卖机枪子弹赚得多。更何况,英国人自己也能生产机枪和燃烧弹,他们多半会用自己的。那赚的就更少了。

“将军阁下,而且,这种武器还可以用于对地的攻击,将军您想,如果有成千上万架这样的飞机在战场上飞行,一旦发现德国人的炮群,就飞过去,用这种武器狠狠的给他们一家伙,那德国人的炮兵简直就没办法作战了。”唐纳德也适当的插上了一句,他注意到,听到这句话之后,韦尔兹利准将的眼睛似乎闪动了一下。

所谓的“空中鱼雷”,其实就是后世赤兔国每次军演的时候都要来那么一两下子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航空火箭弹而已。之所以起一个“空中鱼雷”这样高大上的名字,完全是出于价格考虑。因为如果叫火箭弹,那就和普通消耗品的“箭”算成一类了,变成便宜货了。虽然老是说,航空火箭弹却是便宜货。而海战中使用的鱼雷的价格绝对不便宜,哪怕到了后世,鱼雷的价格还是比什么反舰导弹什么的贵多了。所以取个名字叫“空中鱼雷”,到时候开价的时候,就可以朝着鱼雷的方向开价了。这里面的差别,可绝对不小。

“现在可以表演给我们看看吗?”韦尔兹利准将缓缓的问道。

第六百一十五章 该死的犹太人

北美航空的这架飞机在英国人面前上下翻飞,表演了一大通的比如盘旋啦,爬升啦,俯冲啦之类的动作。这时候一个模拟的靶子——一条软式飞艇慢慢的升上了天空,飞行员莱斯驾驶着飞机向着这个氢气飞艇飞了过去,将机头对准了这座飞艇,然后两枚所谓的“空中鱼雷”就从机翼下面射了出去。

这两枚拖着长长的漂亮的橘黄色的尾焰的“空中鱼雷”中的一枚射偏了从飞艇旁边一掠而过,另一枚则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并猛烈的爆炸开来。氢气飞艇被爆炸撕裂开来,然后里面的氢气也被点燃,剧烈的爆燃了起来,一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至于那一枚没能命中的“空中鱼雷”在飞行了一段距离之后,也在空中自行爆炸了。

“很精彩!非常漂亮的表演。”韦尔兹利准将带头鼓起了掌,他一边鼓掌,一边转过头对唐纳德说。

当然,这种飞机并不是在任何的时候都能用于拦截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因为这种飞机完全没有夜航能力。二就唐纳德所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实验室都拿不出能在夜间执行截击任务的飞机。这也就是说,如果德国人晚上跑过来轰炸,这种战斗机就未必能派上用场。

不过,这并不是大问题,因为虽然齐柏林飞艇可以夜航,但是夜间的导航却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在那个时代,航空器的导航几乎完全要依赖于地标的引导。但是到了晚上,地面标志物完全看不到了,而这个时代又没有GPS,也没有北斗、伽利略什么的玩意儿。甚至于向后来的二战时期那样通过测量两个无线电基站的夹角的方式来进行导航的技术也还没发明出来,至少,德国人还没有发明出来。所以,夜航轰炸,能不能找到目标都是个大问题。在后世的二战中,依据英国人的统计,在夜间轰炸的时候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多点的轰炸机能够飞到目标五英里之内投弹。其他的轰炸机,都不知道把炸弹丢到哪里去了。而这还是在拥有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前提下取得的成绩。

当然,有人要问,德国人上次不是在夜间成功的将炸弹丢到了伦敦城里面了吗?是的,德国人的第一次行动相当成功,但是,那是建立在英国人晚上没有进行灯火管制的基础上的。而自从那次轰炸之后,英国人立刻下令,在英国所有的城市和村镇,全面的实行灯火管制。夜间街道上的路灯再也不会亮了,不仅如此,警察们会在街上巡逻,认真的检查每一家一户的门有没有关严实,窗户有没有关严实,有没有灯光从他们家的门缝或者是窗户缝里面漏出来。如果发现那一家如此的不小心,那么警察就会毫不犹豫的给他们开出高价的罚单。所以有钱的人家都在窗户后面挂上了冬天才用的厚厚的棉窗帘,而没钱的穷人,他们的办法就简单多了,那就是根本就不点灯。

在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之后,德国人的夜袭就完全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麦克唐纳的飞机没有夜航能力,自然也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因为表演很成功,加上英国人的确急需这样的东西,所以英国人一口气向麦克唐纳订购了一千架这种飞机,并将它们命名为“海风”式战斗机。同时双方还签订了相关的技术转让合同。英国人同意,用黄金来支付货款。

一个月之后,第一批“海风”式战斗机,以及与之配套的“空中鱼雷”就装上了货船,被送往了英国,用于保卫伦敦。

……

希特勒的症状已经好多了,他已经勉强能够依靠着拐杖自行行走了。至于彻底的痊愈,甚至于重返战场,这就几乎不是短时间内可能做到的事情了。之所以说几乎,也就是说,在实际上,这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为此,必须花很多很多的钱,而如果有这么多的钱,用来购买炮弹或者别的什么,对于战争来说,都比用在一个伤残士兵的身上要更有效率,所以,希特勒就被放弃了治疗,从医院里丢了出来,又一次成了一个流浪汉。

而且,这一次,希特勒的状态更为糟糕,比以前从艺术学校里被开除出来的时候糟糕的多,因为他的身体还非常的差。以至于在德国几乎所有的工厂全都在全负荷生产,而劳动力却因为大量的青年在前线当兵而显得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他都找不到任何工作。你想一想,有哪个企业愿意招募一个虽然当过光荣的帝国军队的下士,在战场上表现得英勇顽强,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获过五名法国士兵,并且在严重中毒的情况下为国战斗直到晕倒过去,因此得到了一枚勋章的身体全垮了,走十米就需要坐下来喘气的,根本不能再为公司赚钱,反而要拿工资的战斗英雄?所以,希特勒只能依靠政府给的那一丁点的伤残军人补贴勉强度日。老实说,德国为了鼓励士兵们英勇作战,在制定伤残军人补助标准的时候,定的标准并不低。虽然不足以让一个伤残军人过上人上人的日子,但是维持基本的温饱还是够的,尤其是像希特勒这样的,立下过战功,得到过勋章的伤残军人,拿到的补贴会更多一点。

然而这个足以维持温饱是指当年制定这个标准的时候,那个时候,德国马克的价值非常稳定,物价也不算高,所以拿着这些钱,虽然吃不了山珍海味,但是每天去买一些味道像狗屎一样的黑面包来填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然而,自从战争开始之后,物价就开始失控,生活品的价格迅速上涨,所以原来也仅仅只能维持生活的伤残军人补助,立刻就变得不够用了。可是希特勒除了依靠这个补助之外,就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了。虽然他一度又重新拿起了画笔,支起了画板,并且在画板旁边倒放了一顶破帽子,重新当起了街头画家,但是一天下来,帽子里面的钱币还是少得可怜。

这一天,希特勒又在莱比锡的街头吹了一整天的冷风,正打算收拾东西回去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阿道夫!是你吗?”

希特勒转过头来,认出了是自己以前的一位战友,叫做马特拉的。这人在马恩河战役中,被地雷炸伤了,于是就被送进了野战医院,此后希特勒就再也没能见到他了,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

希特勒注意到马特拉撑着双拐,再仔细看看,就发现他只有一只脚了。

“马特拉,你的右脚……”

“被截掉了。那些该死的法国人的地雷,刚刚够炸掉脚掌。”马特拉倒是平静得很了。

“阿道夫,我的朋友,你的气色好像很糟糕,你是怎么了……”

两个人就这样交谈着,两人也都了解到了对方后来的经历和如今的情况。希特勒知道,马特拉如今进了工厂,在流水线上做了一个工人。

“我的这份工作不需要我走动,只需要我坐在那里,每一个零件到了我跟前,我就把它翻一面。很简单的,不过也很辛苦。可是不干不行,因为我总得吃饭呀。现在面包太贵了,钱越来越不值钱了。靠那点伤残补助,迟早要被活活饿死!”

“可不是吗。”希特勒回答说,“我现在一天都只吃两顿饭了,现在面包的价格涨得这么快,再这样下去,我每天都只能吃一顿饭了。你全怪那些该死的英国佬,据说就是因为他们的海军封锁了我们的航道,加上前线需要大量的物资,这才使得我们的物资缺乏,物价飞涨。”

说到这里,希特勒不由得微微的摇起了头。

“可是我听说的却不是这样的,阿道夫。”马特拉的声音有点悲凉,“我听说,其实,虽然别的物资的确很缺乏,但是我们其实并不缺乏粮食。德意志的土地并没有缩小,虽然大量的男人上了战场,但是我们的土地并没有抛荒,农村里的那些女人们一样把土地伺候的很好。而且,阿道夫你想,战争打响的时候,今年的粮食已经基本成熟了,后来,收割完成后新闻上还说今年是个丰收年。一直以来德意志并不需要进口粮食,甚至还可以向外国出口粮食。战争才打了几个月,别的东西可能紧缺,但是粮食怎么可能紧缺呢?”

“那为什么粮食价格上涨了这么多?那些粮食都到哪里去了呢?”希特勒忍不住问道。

“我听说是一些犹太人把粮食都买下来,然后囤积起来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马特拉说。

“多半是真的。”原本正在收拾东西的希特勒停了下来,想了一想,回答说,“马特拉,你想,虽然现在的粮食够吃,但是如果,我是说如果战争持续下来,就像七年战争那样,打上好几年,我们的化肥厂大部分都转产炸药了,这样一来农田里能用的化肥就少了,加上女人伺候庄稼,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男人,今后的粮食多半是要歉收的。所以到那个时候,粮食就会不够用。那些家伙肯定是想现在就先把粮食囤积起来,故意抬高价格,甚至于等到战争结束后,全欧洲都会缺粮食,到那时候……这帮该死的犹太人!整个德意志都在为了国家的前途而拼搏,他们却在发国难财,他们根本就不配叫做德国人,甚至不配叫做人类!”

第六百一十六章 紧俏物资

希特勒虽然气得发抖,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的用。因为他不过是个在街头给人画像的流浪汉罢了,和那些犹太人相比,他算得了什么呢?人家拔出一根寒毛来,都比他的腰粗。所以,希特勒也只能是骂一骂而已,苦日子却还是要继续过。

尤瑞·奥洛夫就是一个在希特勒痛骂的范围内的“该死的犹太人”。不过这个时候,可没有任何人敢于当着他的面说这样的话,甚至就是德国政府的人也不敢。因为在尤瑞·奥洛夫的手中有着比希特勒所说的粮食什么的重要得多的东西,以至于对于现在的那些个囤积粮食的犹太商人或者非犹太商人,他都能轻蔑的称他们为“做小买卖”的。

当然,“小买卖”也能赚钱,所以尤瑞·奥洛夫也一样参与了这种买卖。不过这不是他的主业,他的主业是销售一些极端重要,但对于德国来说,有非常缺乏的东西,比如说橡胶,比如说稀有金属。

“奥洛夫先生,弗里茨先生送来了请帖,邀请你在后天晚上七点半参加他在皇后大街王家维京酒店举行的酒会。”尤瑞·奥洛夫的管家将一份请帖递给了他。

尤瑞·奥洛夫,接过了请帖,看了一眼就将它放到了一边。这个弗里茨他是认识的,这人是汉堡的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不过尤瑞·奥洛夫知道,在他的背后,有德国军工企业以及容克军官团的背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2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