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几乎各家报纸,都对鸭堡的奇迹之夜进行了集中的报道,电灯这种新鲜玩意儿一下子就成了纽约街头巷尾聊天的话题。原本依着史高治他们的设想,电灯这东西最好是能够和纽约塔一起推出来。想想吧,在漆黑的夜幕下,灯火辉煌的纽约塔是多么的令人震惊。然而,电灯的研制速度却比纽约塔的建造速度要快一大截,在采用充入氮气和直接选择碳丝的条件下,电灯的研制仅仅只用了两个月多一点,这个时候,纽约塔的完工却还早得很呢。电灯这东西早一天推出来,就能早一天赚到钱。难道要为了一个噱头,让史高治晚上一年多再开始赚钱?那简直就是自己往自己的脑门子上面开枪嘛。所以,在家族成员们协商之后,电灯的第一个舞台就从纽约塔变成了鸭堡。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纽约塔就完全失去了机会。相比地处市郊的鸭堡,纽约塔可是直接就建造在曼哈顿这样的中心地区的。在那个时代,大半夜的跑到郊区去看夜景,还是很不方便的,所以虽然报纸上把鸭堡的夜景描绘的就像是天堂一样,但是真的大半夜不睡觉跑去看的文艺青年还是很少的。嗯,原本有些画家倒是会跑去写生,不过这毕竟是极少数而已。而且夜晚跑到郊外去,安全也很成问题。嗯,前不久就有传言说,某个眉目清秀的画家,在夜间惨遭不法分子……嗯,真是太惨不忍睹了,不但屁股严重受伤,就连……就连钱包也被抢跑了。这样的惨痛的故事发生后,嗯,本着愿意为了艺术而献身的精神跑来写生的画家还略微多了点,不过再也没有谁会傻不拉几的带上钱包了。

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电灯还是在纽约塔的建设工地上。既然电灯已经可是实用,那么纽约塔的建设工地就没有理由不用它了。所以到了晚上,纽约塔的建造工地上灯火通明,近千盏电灯将工地照得亮如白昼。即使在数英里之外,人们也能看到,那被灯光照亮了一片的天空。在电灯的照耀下,工人们在连夜的加紧施工——每提前一天投入使用,就能提前一天赚到钱。

很多没见过电灯的人,也就都跑到纽约塔建筑工地附近来看稀奇。如今的纽约塔也已经建造到了一层平台,已经有好几十米高了。周围围观的人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电灯发出的光明。所有的人在看到建筑工人们在电灯的照耀下,就像在白天一样毫无障碍的工作,也都觉得,蜡烛,煤油灯什么的,和电灯一比,真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现在问题来了,学电工技术……哦,最该问的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咱们家里也装上这个呀。

这个问题不久就得到了答案。几天之后,在纽约每日时报上,报道了麦克唐纳电力公司成立的消息。这家麦克唐纳家族的独资公司也宣布了它的第一批投资项目:纽约第一发电厂和纽约电灯厂。

“麦克唐纳电力公司的发言人告诉我们:‘第一发电厂的总投资将高达百万美元,第一期工程的投资大约是二十五万美元。这笔钱将被用于建设发电厂以及连接整个曼哈顿岛的供电网络。事实上,足以支持整个曼哈顿的用电的大规模的发电机组早就已经在制造当中了,发电厂的地皮,以及厂房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所以电厂本身的建设会相当的快,大约在两个月之后,发电机组应该就能开始运转发电了。嗯,这段时间我们也正好可以完成工人的培训和供电线路的安装……

电线中的电流和雷电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这一点是我们美国的骄傲,富兰克林先生证明过的。而征服雷电,让它为我们所用,也是富兰克林先生当年的理想。不过即使是驯服了的动物,不当的使用,也是会带来危险的。就像如果不依照一定的规律骑马,也许就会从马背上掉下来摔伤一样,不科学的使用电力,也会带来危险。所以在使用电力带来的便利的时候,我们也要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除了第一发电厂,纽约电灯厂也正在准备之中,事实上,这家工厂的发展状态甚至要超过第一发电厂。它所需要的所有设备都已经就位了,工人和机械都准备好了,甚至试生产都已经完成了——鸭堡和纽约塔所用的电灯就来自于这里。而它的订单也已经排好了。据说曼哈顿岛上的居民们(这里是富人区),早就像他们预定了大量的电灯。这样,两个月之后,整个的曼哈顿岛就会成为一个光明岛……”

第一批电力被送往曼哈顿,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任何的新玩意儿,一出现的时候,成本总会稍微高那么一点。而曼哈顿是纽约的富人区,有钱人扎堆的地方,也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足够多的不在乎电费,不在乎每一百个小时换一个灯泡的家伙。不过第一发电厂的位置却并不在曼哈顿,因为那里的地价太高。为了省钱,第一发电厂和曼哈顿还有那么一点距离,而且还特意的设在了它的下风方向。因为纽约附近并没有落差明显的大河,所以清洁的水力发电是指望不上了,只能用火力发电了。

麦克唐纳家族手里已经有了大型蒸汽轮机的技术,理论上火电站可以使用任何燃料,无论是煤炭,还是石油或天然气。考虑到现在石油的低价格,第一发电厂当然选择了烧重油的重油锅炉。说来也好玩,本来电气化的开始,对于困境中的石油业来说,简直就是福音,然而,史高治却没有放出自己的发电厂是烧油的消息,反而不住地宣传说,电灯将彻底的取代煤油灯。在当时,石油的主要用途就是点煤油灯。所以当电灯的消息通过报纸越来越广为人知之后,与石油相关的各种东西都在随之下跌。整个东北部,原本还残存着的几家其他的炼油厂的经营者,在这个消息的打击之下,也都丧失了信心,纷纷赶在电灯普及前,把厂子卖掉了拉倒。买主嘛,当然是标准石油。

吞了这几家半死不活的炼油厂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的胜利,最让洛克菲勒满意的还是因为所谓的石油前景不佳,一些经营油井的也失去信心了,于是这些油井也顺势变成标准的了。等到不久之后,各地的发电厂,甚至是船舶都开始使用石油燃料的时候,这些人后悔得跳了纽约塔的都不在少数。

大型的(以当时的标准)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产生出源源不断的电流,然后这些电流通过变压器升压到十个千伏,再顺着用电线杆架在空中的电线一路输送到曼哈顿岛上的那些变压器,再降压成220伏特的日用电压。嗯,考虑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发电技术的电器技术都在史高治得手里,所以史高治定下的电压标准就一定会成为全美国通行的电压标准。恩,作为穿越者的史高治,在决定日常电压用多少的时候,几乎毫不犹豫的,就让美国人遵守了一次中国标准。

……

“咪咪,这么黑了,怎么还不开电灯,倒是吧蜡烛点上了?”摩根问自己的妻子说。

摩根家里也是刚刚装上了电灯,麦克唐纳电气公司还专门派了人来教他们如何使用。

“我不敢碰那个开关,”咪咪回答说,“刚才听那位安装的人讲的那些,我觉得出点实在是太可怕了。”

“啊,哪里有那么可怕。没事的,只要手上是干燥的,而且拉灯的绳子是干燥的,就不会有问题。而且就算那根绳子,也不和任何带电的玩意儿直接接触,除非你把一盆水倒到上面去,否则,这东西绝对不会有电的。”在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上,男人总是比女人要稍微快那么一丁点的。

摩根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拉开关线。咪咪赶紧一把拉住摩根:“别去碰它!”女人坚定地拉住了摩根,然后说:“要不我们叫个仆人来开灯吧……”

仆人给摩根夫妇打开了卧室里的电灯,然后告辞离开。夫妻两个在屋子里说了一阵子话,时间也渐渐的晚了。摩根掏出怀表,瞟了一眼,惊讶得说:“哎呀,点上了这个灯,就不知道时间了。咪咪,你猜猜,现在几点了?”

“现在几点了?”咪咪想了想,说:“一直在说话,忘了具体时间,估计很晚了吧?”

“已经是晚上十点了。真想不到。”摩根说,“要使用的还是蜡烛,早就点完了好几只了。好了,该睡觉了。”

“嗯,睡吧。”咪咪一边说,一边开始取下头上的饰物……

“嗯,灯……等还没关呢。”咪咪的声音抖抖的。

“嗯。”摩根从床上坐了起来,准备去关灯,然后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回过头对咪咪说:“咪咪,我们难道现在叫仆人进来关灯?这不太好吧?要不,今晚就别关灯了吧……”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力丸的维新(上)

一八六六年的最后这几个月,就在电灯在纽约、克里夫兰、以及其他的城市迅速出现,并且将夜空照亮的过程中结束了,一转眼,时间就到了一八六七年了。

新年刚过,鸭堡里就来了一位访客。这个人是史高治的老朋友了,当初曾经和史高治一起在粮食期货市场上卖空粮食。他就是沃伦·德拉诺。相比几年前,两个人的情况变了很多。这不但是说,史高治已经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而沃伦德拉诺的老态比起当年更为明显了,更是社会地位上的差别。当年沃伦·德拉诺已经是百万富翁了,拔出根汗毛来,都比史高治的腰粗。然而现在,沃伦德拉诺虽然依旧很有钱,但已经远远比不少史高治了,甚至也已经远远比不上当年同时参加那次卖空行动的另外的几个人了。

更何况,沃伦德拉诺是个搞进出口的外贸商人,虽然有钱,但他的影响力主要都在远东地区,在美国本土,他并没有与自己的资产相对应的影响力。论起在美国,乃至在欧洲的影响力,他和史高治已经完全没法比了。

不过作为磺胺在远东的总代理,沃伦德拉诺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却绝对是不容小觑的。虽然在中国,磺胺销售得不算太好,但在日本,磺胺的销售却异乎寻常的火爆。相比有着更精致的传统医学的中国,一向什么都是外来的日本,对于外国的这些东西的接受程度要明显的更高一些。

“德拉诺先生,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史高治问道。

“哦,是这样。史高治,一些日本人找到了我,他们听说,我和你有交情,所以希望能够通过我,从您这里供买一些武器。”

“日本人?”史高治猛地想起,今年已经是一把六六年了,如果记得不错的话,明年日本倒幕军就要和德川幕府开战了,然后就是明治维新了,日本从此之后,就要走上资本主义,乃至军国主义道路了。现在,在这个历史的紧要关头,自己该干些什么呢?

支持一下德川幕府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倒幕派后面有英国人,但是英国人在对日本的问题上的态度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在意。相比远东的其他区域,比如印度呀,中国呀什么的,英国在日本的那些活动,基本上也就是随手开了个休闲用的小副本的架势。因为日本的市场实在是太有限了。无论怎么搞,所得也是很有限的。对于西方列强来说,这个时候的日本,也就是个让外交官什么的练练手的地方而已,根本就不值得投入太多的力气。所以如果史高治愿意大力支持德川幕府,多的不敢说,让日本继续分裂个几十年,还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这样一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那可就难说了。对于史高治个人来说,这样做意味着日本的市场永远做不大,能赚到的钱也是很有限的。对于中国来说,当然少了一个入侵者是一件好事情。可是万一少了日本的刺激,就没有戊戌变法,没有戊戌变法然后被镇压,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什么的,我大清搞得不好还能再多活好多年。然后中国继续得过且过的混下去,最后混成阿三那副样子也不是不可能。

“算了,改变历史之类的事情太复杂,太不可控制。还是想想怎么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吧。”史高治想道。

“希望买入武器的是幕府呢,还是长洲或者萨摩?”史高治问道。

“史高治你可真让人吃惊!”沃伦德拉诺说,“你居然对日本这种缩在世界的角落里的国家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嗯,两方面的都有。”说完后,老沃伦很没有形象的笑了起来。

“长洲和萨摩背后是英国人,他们怎么敢向我们购买武器呢?”史高治问道。

在日本的各大势力背后,都有欧洲其他列强的身影。比如长洲和萨摩,他们的身后是英国人,而幕府的身后,则是法国人。因而他们在武器采购方面并不自由。一般来说,即使美国人手里的东西更好,但是,他们后面的干爸爸还是能迫使他们老老实实的购买价高质劣的爸爸产货物的。比如说,前不久,美国政府满世界的推销南北战争的剩余物资,但是,依旧在用着爸爸国的前装米尼枪的日本幕府,为了讨得爸爸国的支持,却又购进了一些新从法国军队中退役的前装步枪。

后世的李敖批评台湾政府的对美军购是凯子军购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你见过有看门狗自己给自己买狗粮的吗?”其实这是李敖太没见识,在人类的历史上,附庸国之类的东西,从来都是自己花高价钱从主子那里买狗粮的。要不然大国养着这些狗干什么?难道是为了让他们没事了给自己卖个萌?

和幕府差不太多,作为地方强藩的萨摩和长洲一样,也是无法完全自己决定购买哪个国家的武器的。所以现在这些家伙找到美国人这里买武器,这完全出乎了史高治的预料。虽然日本的开国是由美国的黑船搞出来的,但是因为海军太烂,美国在日本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日本开国的利益都落到了英法等国家手中。

“幕府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沃伦德拉诺解释说,“法国人最近似乎有抛弃幕府的打算。最近幕府方面已经很难得到法国人的贷款和其他的支持了。自从幕府同意大政奉还之后,哦,您应该知道,幕府是日本事实上的统治者,但日本名义上的统治者是天皇。最近幕府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日本国内的一些人要求幕府将政权交还给天皇。幕府在这样的压力下做出了一些让步,这可能让法国对他的前景不太看好。”

“不是这个原因。法国对幕府的支持力度下降,完全是与幕府无关的。”史高治说,“欧洲大陆上的变化意味着法国必须将力量收缩回去,以应对普鲁士的力量的崛起。所以,法国人不再大力支持幕府,乃至于可能让幕府完蛋,这和幕府自己的举动,又有什么关系?我倒是觉得,幕府的退让,实际上正是法国收缩力量的结果。”

“这样一来,幕府就必须为自己另找一个干爹了。”史高治笑了,“除了法国,世界上能牵制英国的国家实在是太少了。俄国人的海上力量受制与港口,他在远东的军事存在吓不住任何人。而且,谁都知道,俄国人是穷光蛋,兜里根本就没钱。相形之下,我们美国的海军虽然也很烂,但是至少我们还有钱。那么幕府打算购买哪些武器呢?哦,还有,长洲萨摩那边是怎么回事呢?”

“史高治,你应该知道,在远东的哪些落后国家里,保密什么的就是一个笑话。基本上上面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有的时候,市面上的商人知道得比政府人员还要快。日本幕府也是一样。建议才刚提出,决定还没做出来,大阪的商人们就已经知道了。而大阪的商人很多都和长洲萨摩有联系。所以,幕府还没来得及做出行动,长洲和萨摩就先行动起来了。”老沃伦解释说,“而在我给那些日本人看了看麦克唐纳1857步枪的效果之后,长洲和萨摩的家伙就都意识到了,如果幕府全部装备了这样的东西,日本的平衡就要被打破了。到那个时候,不要说尊王,不要说倒幕,只怕自己就要被幕府的讨伐军给彻底干掉了。于是,就我所知,他们就找到英国人商量,要求英国人给他们提供同等水平的武器。英国人当然能给他们这些东西,但有一样关键的东西,他们手上可没有多余的给日本人用。”

“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了。”史高治笑了起来。那个东西是军事必须品,但现在却还依然由美国,甚至是由史高治独占着。以至于英国人都没法把它卖给日本人赚钱。这东西当然只可能是大力丸了。嗯,想想吧,随着幕府和长洲萨摩的战争的持续,一条又一条的美国轮船不断地驶入日本的港口,一箱子又一箱子的大力丸被不断地从船上搬下来,最后不但是双方的士兵,就连后方的人员,也需要不断地靠大力丸来维持。于是整个的日本,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民吸食冰毒成瘾的国家,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都离不开这种毒品。同时,作为大力丸的控制者,史高治可以迫使双方都和自己签订一大堆的丧权辱国的协定,最后无论谁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依旧还要依赖于自己。同时,一些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大量的雇佣日本人来做。比如挖巴拿马运河什么的。在历史上,为了修这条运河,可是死了十万以上的工人的。如果这十万人全是小日本,嗯,这画面太美……

“德拉诺先生,这是一笔好买卖。他们打算怎么进行这场交易呢?”史高治问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力丸的维新(下)

日本幕府方面的代表是一位叫做高岛英的年轻人,这人据说是日本幕府重臣胜海舟的弟子。能说一口相对于日本人还算流利的英语。而萨摩那边的代表则是一位叫做安藤信正的年轻人,据说这人实际上是大阪的大老板三井家的私生子。说起来三井的买卖大部分都在德川幕府的治下,却一直和长洲萨摩这样的强藩勾勾搭搭。在历史上,在推翻幕府的行动中,三井可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的,所以在后来的明治维新中,三井赚了个盆满钵满。想想他们的这一番表现,史高治倒是想起了明清时候的晋商了。

沃伦德拉诺很小心,没有让那两个日本人知道对方的存在。就连安排住宿的时候,也把他们分别一个安排在城东,一个安排在城西。免得这两个野蛮人碰到了闹出乱子来。不过,史高治可就没这么小心了。

这一天,史高治让人高岛英上午去看黑水的演练。黑水手里的麦克唐纳1864步枪的表现几乎让看惯了法式米涅步枪步枪的操演的高岛英惊愕得下巴都要落到脚面上去了。由于史高治并没有打算将最新的散兵作战的战法传给日本人,(这个将来还要卖钱的,现在可不能让日本人看到了。)所以黑水向高岛英展示的还是老式的排队枪毙的战术——反正法国人当初教给他们的也就是这种战术。

但是正因为如此,这次演练才会给高岛英更大的震撼。在一个人面前表演新的战术,有时候会因为这个人本身的保守,而出现抛媚眼给瞎子看的效果。就像传言中,英国人当年向满清大将福康安展示排队枪毙战术,却被福康安视为小孩子玩意儿一样。在没有见识过排队枪毙的厉害之前,清军的将领即使看到这样的战术,也只会无动于衷。如果那一次,英国人向福康安展示的不是排队枪毙,而是骑兵的墙式冲锋,也许福康安的态度倒是会大不相同。

这个道理对于日本人也是一样。相比充满了光明正大的英雄气概和绅士气息的排队枪毙,散兵战术看起来真是要多猥琐就有多猥琐。所以如果想要唬住日本人,排队枪毙也许倒是更好的方式。

果然,这番表演,尤其是对六百米这样的超远距离的目标的齐射时的命中率,让日本人完全傻了眼。高岛英不由开始盘算,如果是现在的幕府军队,面对着黑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从六百米就开始遭到齐射,黑水的士兵一分钟可以打出十次齐射,一分钟之内,就算队形不受齐射的影响,幕府军最多能前进七十米,还远远没到能够还击的距离,想要能有效还击,必须逼近到四百米。两百米的距离上,要承受对手超过二十次齐射。这个时候,还能有活人吗?”

不过日本人还是有些地方超出了史高治的预计的。那就是日本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王君。我听说欧美诸国已经渐渐抛弃了整队齐射的战术,现在通行的是散兵线战术,为什么黑水还在表演老式的齐射战术呢?”高岛英向负责陪同的王启年问道。

说起来,高岛英倒是会英语,可是日本人的英语实在是……反正说出来之后,美国人没几个能听得懂的。好在高岛英还能说一口汉语官话,(在当时日本的上流社会里,会说汉语的人多得很)所以干脆就让会说汉语的王启年去接待他了。

“是的,这种战术在欧洲各国的确已经被抛弃了。但是它被抛弃是有一些先决条件的。而这些条件,我们觉得在现在的日本还达不到。嗯,你知道最近普鲁士和奥地利人打了一仗。”王启年开始依照预定好了的说法来忽悠高岛,“那你知道普鲁士人在这一战中动用了多少大炮吗?”

对于这个事情,一直在留意报纸的高岛倒是知道一些。

“听说双方动用了一千多门大炮,这真是……”

“不错,仅仅普鲁士人那边,大炮的数量就接近一千了。再加上榴霰弹的使用,步兵继续采用密集阵型的话,那简直就是最好的目标了。但是在日本,也能有这样的大炮火力吗?”王启年反问道。

虽然高岛是炮兵出身的,但是一千门大炮排成整齐的队形齐射的情景,他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至于榴霰弹这样的先进武器,他只听法国人讲过,却从来没见过这种武器。不过这禀赋妨碍他现在脑补一下那个场景——一千多门大炮一起开炮,无数的炮弹从炮口中飞出去,然后再目标上空抛出大量的钢珠,然后老大一片的敌军死得一个不剩。作为炮兵出身的人,想想这个画面,就觉得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高岛当然也知道,就日本幕府的财力,是绝对装备不起那么多的大炮的,所以他也只能在心里羡慕羡慕了。

“可是如果敌人也装备了类似的步枪,那么他们分散和我们对射,我们不是很吃亏吗?”高岛虽然对王启年的解释已经信了一大半,但是依旧这样问道。

“在没有大量大炮的前提下,分散和我们对抗?难道你们日本没有骑兵吗、分散的步兵要想对抗骑兵可不容易。”王启年说,“另外,你以为散兵线战术就那么容易?单就训练成本而言,散兵线步兵训练起来就相当的昂贵。”

“相当的昂贵?王君您能和我讲一讲吗?”高岛倒是一副学而不厌的样子。

“你应该知道,当一支军队散开之后,还要保持纪律性以及指挥的便利是何等的困难。它几乎需要让每一个班长都有着底层军官的素质。能够在混乱的战斗中注意到并理解上面的命令,并指挥手下的那么几个士兵作战。训练这样的军士的成本自然会高很多。同样,指挥这样的一支军队,在难度上也是远远超过指挥一只老式军队的,这对于军官的要求也非常高。可以说,不经过特殊的培训,你们根本就无法使用这样的军队。这就像一个儿童无法使用像狼牙棒这样的重型武器一样。所以我们觉得,你们还是不要好高骛远,急着玩最新式的东西,先把基础打好才是正道。”

虽然王启年的话里面包含着对幕府的军事指挥能力的怀疑甚至是鄙视,但是高岛却生不起气来,因为他知道,王启年说的确实是真话。幕府的将领大多都是所谓的武士世家出身的,真正的受过西方的军事教育的少得可怜,如果让他们来指挥一只分散化的军队(至少高岛当时是这样想的),那多半是要出大篓子的。

“哈伊!”高岛向王启年鞠躬致谢说,“王君,多谢您为我解惑。就是步兵密集阵列同样对士兵的纪律性和勇气要求很高。现在幕府军队也很难做好这个,现在就急于学习新的战术,我们的确是好高骛远了。”

“步兵密集编队的纪律性和勇气其实都很容易练出来的。”王启年说,“纪律性只要多打鞭子就行了,至于勇气嘛,这个就更容易了。”

“王君,您能给我讲讲如何激发勇气吗?”高岛赶紧谦虚的求教。

“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太神秘的。”王启年说,“一些东西会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比如说茶叶和咖啡能够让人精神振奋什么的。这个高岛先生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啊,难道说还有什么能激发勇气的饮料?就我所知,烈酒倒是有这样的功效,一些刺客死士,往往会用这个。只是一旦饮用烈酒,往往就会变得不清醒,难于指挥,对于军队来说绝对是得不偿失。”高岛说。

“高岛先生听说过大力丸吗?”王启年问道。

“大力丸?据说是用来消除疲劳的良药呀。只是市面上数量太少,价格也太贵。不过我听说,有些学生在考试之前会用那个东西来提神清脑。”看来高岛还真的没少做功课。

“如果将大力丸的分量加大,就可以让人勇气倍增。所以在现在的欧美各国,这种药物都是作为战略物资加以储备的。有了这个,就连意大利人都能勇敢得不像样子。”王启年开始努力的依照上面的吩咐,向高岛推销大力丸。

“真的有这样的效果?”高岛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是的,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勇气,增强注意力,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的协调性,同时也能让思维更加活跃。当然,高岛先生也应该知道,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大力丸也不例外。过多的使用的话,可能导致反应过快的问题,(自从意大利人在普奥战争的表演之后,这个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了)另外,虽然能让思维活跃,但也会让思维难于深入。所以科学技术人员是最好不要用这个的。当然,艺术家之类的倒是不用担心。另外,药效过去后,会有非常明显的疲劳期。长期大量的给士兵用这个,也会导致耐药性。所以虽然这东西也能提高训练效果,但是这也会导致战时需要更大的剂量,而一旦剂量使用不当,就会发生问题。前不久意大利的惨败就是例子。不过只要适当控制,不会有什么大事情。”依照吩咐,王启年很诚实的将大力丸的好处和缺点都讲了出来。反正好处这样的明显,至于缺陷,完全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讲出这样的缺陷,更能获得买主的信任。

第二百一十五章 运河和东亚病夫

在黑水的演练中,高岛除了看到了步枪的齐射之外,还看到了手榴弹的表演。虽然手榴弹的价格略微有点贵。但是高岛对于这种步兵的随身火炮还是非常的有兴趣。原因很简单,既然幕府无力购买足够多的火炮,那么手榴弹也许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不过现在,军用版的大力丸才是高岛最为关注的东西。在高岛的要求下,黑水给高岛提供了一次特别体验。首先,高岛将在没有服用军用版的大力丸的情况下,完成一组训练,训练的内容是全副武装围着操场跑道跑两圈,然后用步枪射击一百米外的胸靶十发,然后再武装越障两百米,然后又是一组射击。

“等你完成第一组之后,我们会把你的成绩,包括用时和命中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在你休息半个小时之后,我们会给你服下军用版的大力丸,让你再进行一次测试。这样你就知道效果如何了。”王启年带着高岛进到更衣室里面,让他换上了一套黑水的作训服,然后给他挂上了四枚训练手雷(重量外形和真货一样),又塞给他一支麦克唐纳1864步枪。

“会用这个东西吗?”王启年问道。

“王君,谢谢。我想先试几枪可以吗?”

“没问题。一百米的靶子在那里,你自己随便试。”

高岛先是噼噼啪啪的在那边一口气打了二十多发子弹,然后回来对王启年说:“王君,我想我已经对这支步枪稍微有些适应了,我们可以开始了。”

“那好,我们开始吧。”王启年说。

“哈伊!”高岛转过身飞跑了起来。

……

“怎么样,高岛先生,看看你的两份成绩的对比吧。”王启年将两张成绩记录递给高岛。

其实不用看,高岛就知道,自己第二轮的成绩要远远超过自己的第一轮。在第一轮结束后,王启年给了高岛一颗蓝色的小药丸,高岛吃下去之后,不过几分钟,就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不仅仅是力量,他觉得自己的视力听力都明显的进步了,至于胆量,那就更明显了,在越障碍的时候,有一处要求跑过一座二十来米高的吊桥。高岛有点恐高的毛病,虽然为了不被美国人笑话,保住武士的荣誉,高岛强迫自己冲了过去,但说实话,冲过去后,他的腿都软了,差点就坐倒在地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