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黄天之世_分节阅读_第741节
小说作者:罗小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7 MB   上传时间:2022-10-02 13:11:26

  “愿意回乡者,发放路费准许回乡,不愿返乡者,暂时留于皇宫。”

  “对了。”

  许安说着也想起了一件事情。

  在太平道的境内,明军军卒的地位和收入都处于很高的水平,但是婚配仍旧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毕竟明军常年在外征战,虽然有假期,但是也是聚少离多。

  为了保证军婚的稳定以及军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对于军婚许安一直是大力保护,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破坏军婚。

  并且许安给予麾下军队阵亡的军卒家中发放抚恤金,并且赡养其子嗣,也就是太平卫。

  现在明军之中序列之中不仅是常规部队、地方部队,就是武卒,也有一部分的军人现在还没有婚配。

  “以枢密院的名义安排一场相亲会。”

  “相亲会?”

  郝昭有些疑惑。

  “敢问师君,这‘相亲会’做何解释,学生不太明白其意……”

  许安微微一怔,他倒是忽略了这个时候好像还没有这种事情。

  相亲这个词,好像在古代多是指互相亲爱,相互亲近的意思。

  一般来说,好像男女双方在成婚前都基本没有见过面,尤其越是高门大户,家教越严格。

  一般都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寻常百姓不同于高门大户,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收到其影响。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在古时若是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甚至还会受到轻贱。

  “所谓相亲会……”

  许安感觉详情解释有些复杂,沉吟了一下,简单说道。

  “宫中不是有许多的宫女吗,挑选那些身世清白,没有婚配,没有和袁绍有关联的宫女出来,再从军中选调没有婚配的军将,然后前往同一处地方,相互认识一下,若是情投意合,由枢密院做媒,先定下婚约。”

  郝昭咧开嘴笑了起来,应了一声诺。

  “想不到师君不仅管理政务、军务、民生,连婚嫁都要管。”

  许安斜了一眼郝昭。

  “你有家长安排婚配,自然是不用担心,但是麾下军卒成婚却是不容易,好不容易有那么多适龄的女子,安排一场相亲会正好。”

  “对了,你既然说我连婚嫁都要管,那作为你的老师,我也算是你的长辈,我一定好好给你挑选对象。”

  “我的意思是说,师君如此体贴士卒,应当注意身体,不要过于劳碌。”

  郝昭一脸正色,义正言辞。

  “此等微末小事,学生自己受累便行,不必劳烦师君了,我这就去找寻文吏统计士卒,办理相亲会,师君多多休息。”

  言罢,郝昭不等许安说话,便借口战事紧张,要先行统计,随后忙不迭的离开了正殿殿外。

  许安的脸微微抽动了一下,郝昭现在完全没有当初时候的那样稳重,真不知道刘石是怎么带他的。

  想到刘石,许安的脸色也是有点僵硬。

  刘石这憨货是真的憨,他本来以为刘石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当了多年的军区兵备道,又进了讲武堂修习半年,应当比当初再太行山中稳重了许多。

  但是就在今天收到的信件之中,许安才知道刘石是真的莽夫,他带着两郡的军兵,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接连是攻破了广阳郡,还有涿郡的涿县,现在正在带兵前往范阳。

  他现在带着两千多名两郡军区的骑兵距离范县只有六十多里的距离,而大队的骑兵还留在了涿县,主力步兵甚至还再涿县东北的城池良乡。

  朱九也是一样,当初北部太行山一战,阎忠对于朱九的评语是稳重老沉,忠诚坚韧。

  但是中山郡的战事,朱九现在已经快要打到了中山郡的解渎亭,也是带着前锋骑兵,大队的步兵还在西面的安熹城。

  两郡军区出来的就没一个稳重正常的人。

  许安想着最近收到的消息不由的一阵头大,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到见到刘石之后,要怎么教训刘石做一个合格将军了。

  然后他想起了马超和庞德,这两人自持武勇,也是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功劳确实没有少拿。

  只是现在作为先锋这样的战法可以,但是日后若是成为了主将,这种战法自然是万万不行。

  吕布虽然勇武,但是成为骁骑营的主官之后,也是极少冲锋,只有在局势明朗之时,战机出现之时,他才会带领亲卫冲阵,一举击溃敌军。

  “还是张辽让人省心。”

  许安感叹了一句,相比于刘石、马超他们,张辽就要省心的多,和吕布的战法相当,对于兵形势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

  只是,许安感叹的时候,却是忘记了一件事。

  两郡军区的风气,好像就是从当初张辽参与濡水一战之后,才开始发生转变的。

  濡水之战决定胜负的关键, 正是因为张辽抓住了那稍纵即逝的战机,带领着两千骁骑营骑军直接突入乌桓军的骑阵,阵斩了汗鲁王乌延,而后闻名漠南,也改变了整个两郡军区的风气。

  ……

  西域。

  张辽突然感觉心中有些奇怪的感觉,不过他很快便将其抛到了脑后。

  “将军,向导回复,我军已经抵达了大宛国的东境境内,往西三十里之外就是大宛国的城池。”

  张辽闻言精神一振,站起了身来,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原来是已经到了啊。”

  张辽想了一想,又问道。

  “都护那边有消息了吗?”

  “暂时还没有消息,不过按照估算,应当离我部最多只有三天的距离。”

  张辽点了点头,握紧了马鞍,一步便跨上了战马。

  “通令全军,今夜就在大宛国的国境之中过夜!”

  “咻——————”

  哨音响起,营地之中,无数头戴着黄巾,身穿着战袍的明军骑卒纷纷翻身上马,在哨音的召集之下聚集在了一起。

第七百九十四章 席卷冀州,兵临襄阳

  袁潭、袁熙两人被定为叛逆,而袁尚则被封为魏候,上交印玺,放弃继承,魏国也因此并入了明国。

  就在法理成功完成交接之时,许安也签署了关于军屯兵动员, 大量的军屯兵被召集起来。

  一部分的军屯兵从河东郡、上党郡、太原郡开始顺着太行八陉向着冀州进军,许安需要他们来接替原本冀州军的任务,维持冀州的秩序。

  弘农郡的军屯兵也被许安调集了起来,前往洛阳地区,左校带领太行明军和李恒带领的函谷关明军分道,李恒带兵继续东进, 而左校则是带兵南下, 从孟津渡河, 一路向着洛阳挺进,准备接收洛阳。

  洛阳地区如今还在魏庭的控制之下,太谷、伊阙、还有轘辕关的西部,也在魏军的控制下,这三关魏军都驻扎了不少的军兵。

  汉军并没有趁着魏郡大战而进攻洛阳地区,不是不想,而是有心无力,为了这一次的北伐,能够迅速的击败魏军主力,汉军几乎将所有的家底都拿了出来,甚至连中央的禁军都被拉到了前线。

  其余的军队,除去留在青州的军队之外, 都被派遣到了南阳郡,驰援荆州,防备明军可能到来的攻击。

  武关、江关都在明军的手中,明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而他们却是被动防御, 这种滋味并不好受,但是汉军却没有办法去改变, 这一次的北伐,便是汉军想要找回主动权的尝试。

  只是,他们终究还是失败了。

  汉军这一次的北伐,终究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大明历二年(195年),六月十日。

  麹义宣布向明称臣,青州一片哗然。

  大明历二年,六月十八日。

  刘石在收到许安一封言辞严厉的训斥信后,最终还是等着后面的大队骑兵赶到之后,才继续向着范阳城进军。

  刘石与朱九与范阳城下成功会师,集结军卒五万余人,围袁熙于范阳城。

  范阳城外,只剩下几座空荡荡的营地。

  公孙瓒早已经是人去营空,逃回了易京,重新龟缩在城池之中。

  公孙瓒其实实力并不弱小,他麾下还有近万的精锐骑兵,又裹挟了数万名流民作为步卒。

  若是以前的公孙瓒,说不准明军就将经历一番苦战,是否能够得胜都未得可知。

  但是现在的公孙瓒,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锐气, 这一次的走出易京作战,也不过是因为汉庭开出的条件打动了,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因此才答应走出易京,帮助汉庭。

  但是公孙瓒万万没有想到,形势突然急转直下,就在这个要命的关头,盘踞在幽州西北部的两郡明军在这个时候悍然出关,向着幽州腹地一路杀来。

  而原本臣服于魏庭的三郡乌桓居然成为了明军的内应,而公孙度也派遣着大军杀至,领兵的将领,正是昔日让一众关东诸侯皆是畏惧不已,不敢擅动的徐荣!

  汉军主力的战败,麹义的称臣也让公孙瓒感到恐慌,迫于四面楚歌的压力,公孙瓒当机立断,选择带领着麾下的骑军再度逃往易京。

  只是,公孙瓒的逃亡到易京之时,麾下的军将已经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余人,其余的骑卒都在沿路离散。

  而当公孙瓒匆匆抵达了易京之时,易京之中也有许多的人逃走,他们都听闻了冀、幽两州的惊变,无不惶恐不安。

  公孙瓒回到易京眼见麾下势力即将分崩离析,下令麾下的骑军举起了手中的屠刀,一场屠杀已经就此开始。

  直到十八日的亥时,易京的这一场动荡才得以停息。

  没有人知道在这一场动荡之中有多少的人死去,公孙瓒最终重新控制了易京。

  易京的大门再度关闭,回到了从前的状态,与外界再度的隔离。

  大明历二年,六月十九日。

  明军使者抵达平原郡,麹义受封为征西将军,青州巡抚,领青州军事。

  同日下午,麹义于平原郡誓师,派遣麾下军将向冀州渤海郡进军,征讨袁谭。

  袁谭被袁绍从青州牧的职位之下替换了下来,最后分配到了渤海郡作为郡守,袁谭自然是不可能投降,许安也没有打算要放过袁谭,于是命令麹义提兵北上。

  之所以如此,也是许安想要麹义的态度,只要麹义进攻了袁谭,那么以后麹义便只能依靠太平道,依靠明军,和那些世家豪强彻底划清了界限。

  袁氏算是麹义的旧主,魏郡之战,麹义虽然没有去救援,但是还算是有说得过去的借口,但是一旦其进攻了袁谭,那么一切的性质便改变了,麹义在士林之中的名声便也将跌倒低点。

  不过麹义已经看出了那些庙堂之上的高官真实的嘴脸,看出了他们的虚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4页  当前第7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9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黄天之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