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085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他若想不到的事,肯定就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关键这纸币还是他们北宋首创,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理论。

  “就是河中府。”

  薛向从容不迫地解释道:“由于我曾在西北主持盐马交易,故此对于西北的财政也是比较关注的,最近在出任三司使后,我又认真研究过河中府的财政变化,发现河中府的主要增长是来自商税,虽说这其中公检法的确是功不可没,但是众所周知,公检法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

  而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王相公的新政加上转运司的盐钞,当地官府陆陆续续,来来回回发放了五十万贯到一百万贯的盐钞,然后每回凭借收税,又都将这些盐钞给收了回来。

  按照常理而言,那么财政增长,就应该跟还留在坊间的盐钞相等,可是河中府财政增长远不止这么一点。

  我在仔细研究过后,发现了这个秘密,鉴于当下的收税方式,只要发行合适数量的钱币,那么所得到的收益,是可以成倍增加的。”

  说着,他又看了眼自己的副官,轻轻点了下头,那副官立刻站起身来,将一份证据呈上。

  薛向又道:“这上面是我对近两年河中府财政增长的整理,里面的一些线索,我也已经标记出来,足以证明我所言。”

  “原来如此。”

  张斐这才恍然大悟,我就说,他不可能凭空想到这一点,原来是研究过河中府财政,不过这也很不容易,之前老吕他们可都没有发现这一点。

  事实就是如此。

  河中府的财政增长的这么迅猛,就是因为官府投放盐钞,刺激经济发展。

  这证据呈上后,富弼翻开一看,“这看着像似昨夜写得。”

  赵抃笑道:“定是昨日张三的作证,给了他启发。”

  富弼稍稍点头。

  因为这些都统计好的数据,非常精简,几个老头仔细看了看,然后面面相觑。

  好像好像有些道理。

  富弼就道:“这其实跟钱荒是一个道理,钱荒必然会使得商业萧条,如果在钱荒之时,发放钱币,商业自然会想好,所得财富,绝不只是发出去这些钱币。再根据新税法,朝廷得到的税收,也肯定会增加不少。”

  冯京点点头道:“是呀!这新税法也是不可忽略的,正是因为之前不是那么收税,故此在治理钱荒时,也难以体现出能够为国家增加多少财政。”

  富弼见司马光还在仔细研究,沉吟少许,突然向薛向问道:“三司使方才说,只要发行合适数量的钱币,所得收益,将会成倍增加,不知三司使是如何断定这‘合适数量’?”

  薛向道:“因为此政策目的,到底是为求赈灾,而根据我的观察,此番旱情,受影响到最大的就那些缴纳百分之五、百分之六税的普通农夫,而在旱情之下,也主要是这部分人,完全失去了购买货物的能力。

  因此,我的计划是,根据这些人税收,再乘以二十,也就是根据他们一年下来的总收入,来发放相等的税币,这样不但让他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又能够支持商业继续繁荣。

  当然,缴纳百分之八,可百分之十税收的百姓,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但是交百分之五这部分百姓,每年也并不会拿出所有的收入,去购买货物,但朝廷一旦发税币,他们必须将税币全部换成生活所需,这就能够弥补其他人的购买货物的能力。

  但要分三次发,毕竟目前还不知道灾情会延续多久,如果等到缓解,后续将会得到削减。”

  富弼再次感到懵逼。

  还能这么计算吗?

  以前未有过啊!

  赵顼也不明白,于是又看向张斐。

  张斐讪讪道:“这是我给王学士的建议,但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正如我之前所言,就目前各地方的情况,其实都有缺乏钱币的现象,多发一点,其实也无妨,这么规划的话,只是让理由会显得更加充足。

  一来,表明是救助最底层的百姓,故此根据他们的收入来计算,在仁政方面,是无可挑剔的。

  二来,旱情导致的失去的购买力,也主要是来自这些百姓,从事实上,也是难以反驳的。”

  赵顼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目前的统计技术,是很难计算出一个货币投放值,但好在有天时地利,北宋是天然缺乏货币,再加上近年来经济愈发繁荣,货币量却没有增加,只要不是太离谱,多放一点,其实是无所谓的。

  所以,张斐更多是从说服朝廷、百姓出发,去考虑发行多少货币。

  冯京突然问道:“可是三司使如何保证,你们发放税币的数量。”

  薛向道:“关于这一点,河中府已经有一套完善的监督制度,当地官府不但允许检察院进行监督,而且还让商人参与进来。

  我们三司使也打算效仿,让京城主要的大富商参与进来,比如说慈善基金会,比如说足球联盟,又比如说汴京律师事务所,白矾楼,等等。

  当然,政事堂、御史台,都可以进行监督。”

  院外的商人,不禁是欣喜不已。

  我们也能参与吗?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呀!

  司马光又接着问道:“所以三司使认为,这么一来,商人就会相信这税币,并且愿意接受这税币?要知道,之前朝廷发行的交子可是出现过许多问题的。”

  方才还欣喜的商人,顿时又有些忐忑。

  且不说我能不能监视得了,关键朝廷要反悔,咱也没有办法啊!

  咱们商人就如同尿壶一般,用得时候才会拿出来。

  经常被利用。

  方才还觉得薛向所言有理的百姓,顿时又面露恐惧之色,交子的问题,他们可都是听说过,心里也清楚是怎么回事。

  就是朝廷利用交子,剥夺百姓。

  赵顼一听,不乐意了,当即道:“这个司马君实,到底向着哪边的?”

  这不能自揭短处啊!

  张斐忙道:“陛下,这是好事啊。”

  “好事?”赵顼诧异地看向张斐。

  张斐道:“陛下忘记我之前说得吗。如果司马学士他们遮遮掩掩,百姓反而不会相信,这越是刁难,百姓越对这税币放心。”

  赵顼稍稍点头。

  外面薛向是毫不避讳地回答道:“我知道之前官府发行的交子曾出现问题,故此我才选择发行税币,而非是交子。

  这税币并不是交子,它的存在的价值就是可以用来交税,而每个人每年都需要交税的,这是不可能改变的,那么它的价值也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最终承担所有的就是朝廷,这就是交子所不具备的。

  从司法来说,税币就是一份契约凭证,是朝廷与百姓的约定,朝廷要是拒绝百姓用税币交税,那就是违法契约,百姓可以通过检察院进行起诉。

  此外,就是这场听证会,朝廷将一切都公开,解释清楚大家心里所有的疑惑,这是为了帮助百姓,也是为了减少国家财政的损失,如今陛下也是在场的,到时朝廷是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百姓用税币交税。”

  富弼偷偷瞧了眼院外的百姓,见不少百姓都在点着头,心道,原来官家主动要开这场听证会,其目的是为求让大家接受这税币。

  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交易地钱币。

  朝廷可以拒绝接收的。

  但是税币的定义,就是用来交税的,只不过因为它能交税,它才具有价值,才能够购买货物。

  但本质还是一张凭证。

  你不让我用交税,那我们就不交税,相比起交子,百姓其实是拥有一定主动权的。

  再加上这场听证会,你们说得每一句话,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并且薛向还直接点名,皇帝也在场。

  往后要反悔的成本太大了。

  这确实令不少百姓心中的疑虑少了不少。

  赵抃突然问道:“旱情对国家财政的影响不小,只是单发税币,是难以弥补的,三司使方才也是说,只能是尽量避免损失,如果说今年财政减少不少,你会不会再发税币来弥补。”

  薛向显得有些犹豫,其实他是想推动税币钱币化,但你若敢说继续发,一定没有人相信这税币。摇摇头道:“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王安石暗自一叹,这些老狐狸,真是一个比一个精明。

  那回盐钞一事,他就已经想过,发纸币。

  而赵抃这么问,就是确保,你不能继续发。

  赵抃又问道:“那三司使可有弥补财政的应对之法?”

  薛向道:“首先,即便财政会有损失,但是我们预估也不会很大,还是能够支撑下去的。

  其次,大庭长莫要忘记,此番是以工代赈,我们将会疏通河道,建设沟渠,包括,兴建皇庭、检察院、警署,等等。而这些工程都是可以使得未来财政增长,灾情过去后,财政不但会得到恢复,还能够变得更好。

  最后,我一直都是将发放税币,视为救急措施,倘若财政真正负担不起,那就还是得从节省开支着手,比如说,再一些地方,采取债务重组的办法。”

第七百四十九章 又一次请客吃饭

  如果发纸币都解决不了问题,那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裁员啊!

  这绝对不是一个玩笑。

  因为朝廷是真的有债务重组,如果灾情太严重,只能裁减官员,减少支出。

  在坐的一些官员,不禁都轻轻哆嗦了一下。

  当然,也有不少保守派的官员,向薛向投去鄙夷的目光。

  这是我们的理念,你薛向好意思说吗?

  还是说,这开源的尽头是节流。

  这属实闭环了呀!

  而这场会议也就到此为止。

  富弼表示他们还需要研究一下,这薛向递上来的证据,毕竟今日的听证会,触及他们的盲区。

  而这些证据,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不弄清楚这里面的原理,都不知道该怎么发问。

  官员们皆是直摇头,满面愁容地离开了。

  这两场听证会下来,给他们的感觉就是陌生,还有失控。

  都有一种有力使不上的感觉。

  相比起来,赵顼却一脸轻松,也未有急着离开,而是向张斐问道:“你认为他们会怎么来反对这两份法案?”

  张斐沉吟少许,道:“关于仓库税的话,他们肯定就是直接表示,这对地主不公平,到底这地主屯粮,是自古有之,而且,他们还会抨击税务司能借此法,去盘剥地主的粮食。至于税币法案的话,应该还就是从交子的弊端去反对。”

  赵顼点点头,又问道:“那你认为朕该如何应对?”

  张斐道:“这我可不知道了,毕竟他们又不是在讲道理。”

  “哈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0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5/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