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152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至于!

  对于工商业者,之前的繁荣,他们认为只是公检法顺便带来的,不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这内心还是很忐忑,但这道法案出来后,他们认为是皇帝在关注他们,在关心他们,朝廷的政策也正在偏向他们,他们工商业的地位得到提升。

  这令那些扩张生产规模的商人是彻底放心。

  这种激励,对于工商业而言,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他们能不兴奋吗。

  而新竹纸的发明人李笺和还魂纸的创始人谢良景,成为首批得到激励法眷顾的幸运儿。

  李笺真是高兴坏了,这可真是因祸得福啊!

  上门求合作的印刷铺,是络绎不绝,这真是站着就把钱给赚了。

  对于谢良景而言,那更是泼天富贵,他之前都没有在意这事,因为他只是造廉价纸,朝廷也不可能将他的纸纳为公平。

  但是这件事,也令许多富商关注到这还魂纸。

  不少商人希望与他合作的,或者要求得到他的授权。

  谢良景的实力远不如李笺雄厚,但他也不傻,他知道这种廉价纸,若无法垄断的话,利润是很低的,到底废纸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包大揽,才能将利润做大,于是他选择与京城最大的纸铺商人黄灿合作,这也是第二次,以纯技术入股的合作,而第一次是诞生于张斐与范理的合作。

  汴京律师事务所。

  只见京城大富豪齐聚于此,这法案对于他们而言,实在是非常关键,可得打听清楚啊。

  “三郎,根据这法案来看,只要确定为市面上首次出现,则可获得激励法的恩赏,但也许我只是没将这技术拿出来,被他人盗用,依照激励法,这该算谁的?”

  黄灿好奇地问道。

  张斐道:“谁用于市场就算谁的,因为这激励法,是奖励那些技术革新给国家带来便利和财富的人,你有技术,但你藏着不用,对于国家和官家而言,那就等同于没有,那为什么要奖赏你。”

  樊颙又问道:“那这新酒能不能得到激励法?”

  “这得两分。”

  张斐道:“纯粹是新酒是得不到的,因为好喝的酒,只是对你个人有利,对国家和官家没有什么好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但是,若是你以酿酒技术去申请,则可能获得的,如果这种技术是一种突破,是能够用于其它方面的。

  这在法案中写得非常清楚,激励法是用于技术创新,而不是商品的新旧。

  就拿还魂纸来说,你卖还魂纸,并不会触犯激励法,但是你用还魂纸的技术去生产还魂纸,这就属于违反激励法。”

  黄灿道:“这不公平,众所周知,造纸的材料,多半都产于南方,那边的商人,有着先天的优势。”

  张斐笑道:“朝廷又没说不准你去江南开铺,而且,江南肯定没法诞生还魂纸,这可不是理由。”

  陈懋迁问道:“不知想要获得激励法的保障,该去找谁申请,是皇庭,还是检察院?”

  张斐道:“这事不归我们公检法管,看是工部,还是户部。”

  “啊?”

  一众商人很是忐忑地看着张斐。

  商人信谁,都不敢信官府。

  张斐笑道:“你们放心就是,虽然管这事的人,肯定不会是公检法,但违反了激励法,那就属于公检法的职权。

  如这种事情,你们可以委托珥笔或者茶食人去申请,保留证据,若遇到问题,可以去检察院或者皇庭进行申诉。

  法制之法会保障你们的正当权益。”

  这就是公检法的作用,要是没有公检法,这激励法可能就会变成虚有其表,那些官老爷或者说权贵,可以直接将你的技术变成他的技术,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公检法让许多政策,变得具有可行性。

  而那边王安石在权衡一番后,决定还是将激励法交予工部来执行,因为他认为户部的权力已经够大,也忙不过来,反而是工部目前比较轻松,再加上工部也是与技术息息相关。

  为了公布这个消息,他还特地了写一篇文章,首先,表示对于激励法的支持,工部也将会成立专门官署,来执行激励法。

  同时又在文中暗示,这全都是基于我的理念,我再强调一遍,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不但如此,他还推出一个新得观点,以义理财,以利生财。

  管理和分配财富,这是得讲道义的,但是要增加新得财富,则是讲究利益,道义与否都无法产生新得财富。

  这个论题,令司马光有些措手不及。

  以前王安石是讲究利,而司马光是讲究义,矛盾是非常尖锐的,但王安石这么一细分,司马光就难以去反驳。

  司马光讲究的道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剥削百姓,来获取财富,财富总体是没有变化的,只基于管理和分配。

  新得财富,是创造出来的,之前没有的,这确实与心术正不正,就没有太多关系。

  你就是心术不正,但你所得财富是新创造出来的,那也不会害了别人。

  可见王安石还是非常聪明,凭借一张纸,他便顺利突破瓶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之前他的新政思想,已经得到很大的弱化,党争也因此弱化。

  但是如今,他的新政思想在进一步得到强化,因为这与新官制是有着莫大的关系,根据改革的官制,政绩跟税收直接挂钩,而税收又跟百姓财富增长直接挂钩,而技术革新与增长财富又是密切相关,这就变成一个系统性的理念。

  然而,王安石亲自下场,顿时又引爆舆论。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此事。

  这又引得文人很是不爽。

  为什么不激励我们写出更好的文章呢?

  我们也需要激励啊!

  说好的士农工商呢?

  朝廷这是本末倒置啊!

  还有一些权贵也酸得要命,我们盐酒特权前不久被收回,工商业却得到特权,你皇帝想干嘛。

  可不能这么搞。

  这破坏了阶级啊!

  他们开始跟皇帝闹腾起来了。

  涉及到封建阶级,这小事又变成了大事。

  赵顼郁闷了,赶忙将张斐叫来,

  “这回好了,闯出祸来了。”见到张斐,赵顼就是一顿埋怨。

  “陛下勿忧,我已经想好应对之策。”张斐赶忙道。

  赵顼问道:“什么应对之策?”

  张斐道:“很简单,也给他们奖赏。”

  赵顼问道:“怎么给?”

  “文章。”

  张斐道:“如果他们发表的文章,对国家建设有利,官家直接发赏金给他们。

  而且这文章不局限于治国,包括天文地理,军事财政,学术,等等,只要他们的理论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且取得成功,陛下就亲自给予奖赏,就比如说殿帅的练兵法,我觉得就可以获得这个奖赏,要不陛下再额外增加一块匾额,以示对文人的看重。关于奖金的方面,可以由慈善基金会出。”

  “也只能如此了。”

  赵顼点点头,又道:“不过先别提宋守约的练兵法,如今在闹的是文人,这要又给了武将,他们更会变本加厉。这样,先给王介甫和司马君实,奖赏他们对改革变法贡献。”

  张斐点点头道:“这样也行。”

  赵顼叹了口气,道:“朕之前就说了,朕恩赏是不能随便给的。”

  张斐道:“陛下,你就别抱怨了。”

  赵顼气愤道:“朕为何就不能抱怨。”

  张斐道:“那些商人为了感激陛下,直接规定每年的十月初八,要给予优惠,以示对陛下的感激,古往今来,圣君不过如此啊!

  虽然是遇到一点麻烦,但也让陛下获得民心。等到这道圣令下去,文人也会感激陛下的,陛下是最大的受益者啊。

  这比单纯地拿着厚赏去收拢人心,不更加高明么。

  就拿司马学士而言,陛下给他多少厚赏,他也不会太在乎,因为他对身外之物不感兴趣,但是陛下要对他的文章,予以奖赏,这是一种肯定,司马学士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赵顼听得眼中一亮,越想越美滋滋,嘴上却道:“朕就说说,这也不行么。”

  张斐道:“我是担心陛下愁坏了龙体。”

  “这还差不多。”

  赵顼又道:“对了,最近军器监那边又改良了火器,改日你与朕一块去看看。”

  “是。”

第七百八十二章 文武并行

  对于赵顼的抱怨,张斐是还有些不太理解。

  殊不知,工商无大事,文人无小事。

  商人就是再怎么样,再大的事,统治者也都可以置之不理,不就是一个商贩么。

  但文人一旦计较起来,那就是再小的事,特么也是大事,赵顼也非常害怕,赶紧给补上,不然的话,这会出事情的。

  这任务自然也是落到张斐头上。

  因为赵顼也不知道这到底该怎么去弄。

  但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发明,在律法上面,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之前已经颁布版权法,此法都已经写入《临时法》中。

  要无此法,晏几道怎么可能凭借故事,为邸报院赚那么多钱,就是因为在很多地方,大家都不敢用盗版。

  如果再将文人的文章用于激励法,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只能是用奖励的方式来体现。

  张斐就建议赵顼,咱们创造一个大奖,来忽悠,哦不,来安抚这些文人。

  而且,得制造噱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2/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