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333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王安石又有些拉不下脸,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你去把张三找来。”

  “是。”

  很快,吕惠卿就将张斐给找来了。

  “你个臭小子,你知不知道,你给我惹了多大的麻烦?”

  见到张斐,王安石就是吹胡子瞪眼。

  张斐一脸委屈道:“王大学士,你这话从何说起,你说禁止,我就立刻遵命,出了事,怎么也不能怪我吧。”

  王安石道:“你不发小报,能有这事吗?”

  张斐欲哭无泪道:“我那也是被逼的呀?”

  “谁逼得你?”王安石道:“你当时就应该来找我,我会帮你的。”

  真不愧是王安石,求人都求得这么理直气壮。张斐心里清楚的很,也懒得跟他争,道:“事已至此,那……那现在怎么办?”

  王安石道:“这祸是你闯出来的,你得想办法解决。”

  张斐小声滴咕道:“这祸明明就是你闯出来得。”

  “你说甚么?”王安石双目一瞪。

  “没……没什么。”

  “你说现在怎么办吧?”王安石道。

  张斐纠结半响,道:“我……我说了,就怕王大学士你不爱听。”

  王安石道:“你说得再难听,也没有外面那些人说得难听。”

  张斐道:“我以为这事就不能这么办。”

  “那你怎么不早说。”王安石鼓着眼道。

  “我……”

  张斐差点没有爆粗口,呵呵两声:“不都是因为王大学士是为我好么,我张三又不是那么不识趣的人。”

  “咳咳!”

  王安石一阵呛咳,摆摆手道:“之前的事,都不要说了,当下这问题该如何解决?”

  张斐解释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根本是禁不了的,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这越是禁止的东西,它越值钱,就越会引人铤而走险。

  如私盐,私酒,朝廷对这方面惩罚,最高都能判处绞刑,但依旧有人铤而走险。朝廷也在不断调整这方面的政策,让商人能够更容易获得这贩卖权。”

  王安石道:“但舆论之害,也不能不防啊!”

  张斐道:“治水之道,是在于合理引导,如果合理引导的话,反而能够灌既庄稼,舆论亦是如此,合理的引导舆论,会有利于国家安定。”

  王安石问道:“如何合理引导?”

  张斐道:“就拿王大学士的新法而言,不管王大学士你怎么吹嘘……”

  “嗯?”

  “呃……咳咳,不管王大学士你是如何苦口婆心,讲解新法之好,在别人看来,也就是自卖自夸,不管王学士说得多么有理,都会有人质疑得。但如果是个旁人在说,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说是小报,其实也可以是官报,挂着小报的官报,其实是更具有说服力的。”

  “挂着小报的官报?”

  王安石似乎领悟到什么。

  他之前认为,舆论不能控制在商人手中,张三到底是个商人,但如果这个商人就是国家的人,不等于还是国家控制吗?

  而且还更有效。

  心里越想越后悔,当时这个弯怎么就没有转过来呀。

  张斐又继续道:“不但如此,只有允许合法的小报存在,王大学士才能够去惩治那些违法的小报。”

  王安石气急道:“你既然知道此理,你为何早又不说。”

  张斐道:“我当时就是说了,王大学士也不会听,毕竟我也是受益者。”

  王安石道:“谁说的,你之前给我提的建议,我没有听吗?你不受益吗?”

  张斐无言以对。

  王安石瞧他一眼,“现今该怎么办?”

  张斐道:“只能收回这条禁令。”

  王安石叹道:“如果我就这么收回这条禁令,那就代表是我错了,他们说得是对的,你可知这会对我的新政,造成多大的影响吗。”

  张斐思索片刻,道:“不知王大学士可愿输给律法?”

  王安石错愕道:“输给律法?”

  张斐道:“打一场官司。”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我是一个珥笔

  开封府。

  “算了,算了。”

  李开摆摆手,又道:“如今这情况,咱们若还是继续查下,只怕会惹祸上身。”

  虽然外面那些读书人,还没有将矛头指向开封府,但是他们这种自发行为,摆明就是要保护这小报,如果开封府继续调查下去,李开也担心会惹怒这些读书人。

  要知道这些读书人中,很大一部分是进士,是年轻的官员,他们的力量,可也是非常强大的。

  黄贵却道:“下官倒是认为还是得继续查下去。”

  李开看向黄贵,“此话怎讲?”

  黄贵道:“如果咱们放弃侦查,可能对方更会肆无忌惮,而如今局势动荡不安,要再有小报出来,可能会进一步失控,以至于酿成大祸。

  反正,我们开封府是奉命行事,他们怪咱们,咱们也有理由推脱,但如果再有小报出来,那就是咱们的责任啊!”

  李开听得稍稍点头,“主簿言之有理,那就依主簿所言,继续派人调查此事,同时加派人手,务必确保不会再有小报出现。”

  正说着,一个衙差站在门前,“启禀通判,有人诉讼。”

  李开下意识问道:“不会是张三吧?”

  因为省府其实很少审理案件的,只有张三天天来。

  那衙差讪讪点头:“是……是张三。”

  李开握拳重重捶了下桌子,“这小子还嫌不够乱吗?”

  黄贵却道:“说不定张三就是为此事而来。”

  李开眉头一皱,“是呀,小报一事,与他也有莫大的关系。他……他不会是来状告王学士的吧?”

  黄贵不敢妄言。

  李开立刻叫人将张斐带进来。

  可一见到张斐,李开是眉角跳动,嘴角抽搐,仿佛都已经进入中风的状态,咬着牙讽刺道:“你生意不错啊!”

  张斐差点没笑出声来,拱手道:“多谢通判关心,还能湖口吧。”

  李开又问道:“你这次又是想告谁?”

  张斐道:“我是代表王安石王学士,状告苏轼漏泄大事,造袄书袄言,以及指斥乘舆三条大罪。这是小民的状纸。”

  说着,他双手将状纸呈上。

  此话一出,李开、黄贵皆是一惊,又是面面相觑,眼中尽是困惑。

  黄贵直接过去,将状纸拿来,一看,神情更是迷茫,又交给李开。

  李开看后,是一脸纳闷道:“张三,你是不是弄错了?”

  张斐疑惑道:“通判此话怎讲?”

  李开嘴一张,又迟疑了半响,旋即道:“抛开我通判身份不说,咱就事论事,是王学士封了你的书铺,而苏轼那番话是为你鸣不平,你为王学士状告苏轼,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张斐回答道:“我是一个耳笔。”

  李开兀自疑惑地看着他。

  张斐又道:“王学士花钱雇我争讼,身为一个专业的耳笔,是没有理由拒绝的,不管这对于我个人有利与否。”

  黄贵问道:“故此你也知道,苏轼是为你鸣不平。”

  张斐道:“我也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是为自己,而我是小报的受害者,而非是受益者。我岳父大人,就曾受小报所害。”

  李开与黄贵又相视一眼,显得有些犹豫。

  张斐道:“我知道此事给开封府又增添不少麻烦,与其这么惶恐不安下去,还不如光明正大地解决此事,而且我认为,一旦开封府受理此案,朝廷多半会另派人来审。”

  此话一出,李开眼中一亮,这小子真是机灵,但不露声色,“你先回去吧,此案我们开封府会仔细斟酌,到时有消息会通知你的。”

  “小民告退。”

  张斐走后,李开向黄贵道:“这小子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黄贵点点头道:“是呀!此事查与不查,抓与不抓,都在于苏轼到底是否违法,发小报又是否违法,这还真是不好判定,争讼确实是最好的解决的方式。”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就是不知道,上面会不会答应开堂审理此案。”

  李开道:“你莫要忘记,是王介甫雇得张三,要是王介甫没有把握,他能告吗?”

  黄贵点点头:“那倒也是。”

  李开几乎没有怎么犹豫,赶紧上报朝廷。

  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能成,肯定不是他来什么,一方是参知政事,一方面朝廷新秀,怎么可能会让他一个通判来审,关键开封府也没个知府,朝廷肯定会另派人来,要不这么做,他就得收拾这烂摊子。

  正好赵抃、吕公着、文彦博、司马光、王安石、陈升之都在政事堂商议如何解决这事。

  看到这状纸,人人都是一脸懵逼。

  而且这状纸就是王安石自己写得,当时王安石嫌弃许芷倩文笔不行,于是让张斐口述,他亲自动笔,写了这封状纸。

  “王介甫,你想干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3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3/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