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424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张斐讪讪一笑,“多谢吕校勘夸奖,张三真是受之有愧。”

  吕惠卿突然叹了口气:“只可惜……”

  张斐问道:“可惜甚么?”

  吕惠卿道:“可惜对方似乎还是不肯罢手,他们又将苏轼调取扬州担任检控官。”

  张斐似乎一时未明白过来,疑惑地看着吕惠卿。

  吕惠卿立刻道:“我们的均输法主要是针对江淮六道,而其中扬州是尤为重要。”

  张斐故作恍然大悟:“吕校勘的意思是,他们打算在地方上去狙击新法?”

  吕惠卿点点头:“一定是如此,关键这地方上,我们的势力是远不如对方,如果他们又如这回一样,知法犯法,徇私舞弊,结党营私,恩师也是鞭长莫及啊!”

  张斐斜目警惕地瞧了眼吕惠卿。

  吕惠卿咳得一声:“我不妨与你直说吧。我希望你能够去扬州担任司法参军,以此来监督苏子瞻等人。”

  这司法参军其实就是法官,这是能够很好限制检察院的部门。

  张斐苦笑道:“关于此事,王学士曾与我谈过……”

  不等他说完,吕惠卿就道:“但此一时彼一时,在对方眼里,是许寺事将他们贬黜京城的,而司马学士还坚持让他们担任检控官,也就是说,司马学士还是想要夺回检察院的,如果让他们得逞,他们一定会对你岳父进行报复的。”

  张斐听罢,不禁面露犹豫之色。

  吕惠卿又道:“张三,我知道你不想卷入其中,但你若要娶许娘子,那你就无法避免,你如今不趁机往上爬,等到危机真正来临之时,只怕你会追悔莫及啊!”

  由于他一直对张斐有防备之心,故此他一直都在观察张斐,发现张斐有一个最大的软肋,就是对许芷倩的纵容。

  在此案中,他其实也在暗中算计张斐,他先借此案,看张斐到底是站在哪边的,顺势又将许仲途先拉进来,如果张斐是倾向他们这边的,他就利用许仲途将张斐拉到自己这边来。

  殊不知这一切张斐故意为之。

  张斐沉眉思索半响,“但是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处理完,尤其是慈善机构,人家这么信任我,不能令他们失望。”

  吕惠卿见他语气有些松动,忙道:“此事虽然要紧,但并不急于这一时,只要你答应,我们就可以提前准备。”

  张斐道:“但是司马学士也肯定会举荐人过去,而这司法改革还是以他为主。”

  吕惠卿立刻道:“放心,争取这一个名额,我们还是有把握的。”

  张斐道:“但也有可能失手,而且这会使得他们将我视作敌人,我又缺乏经验,又无根基,独自前往扬州,只怕凶多吉少啊!”

  吕惠卿皱了皱眉,“你有什么想法?”

  张斐稍一沉吟,“让司马学士举荐我过去。”

  说话时,他的心跳在渐渐加快,他相信他可以瞒过王安石,但是能不能瞒过吕惠卿,他还真没有十足的把握。

  可是这一步,他是必须要走的。

  吕惠卿惊诧道:“让司马学士举荐你?”

  张斐这一招,令他倍感震惊。

  但如果司马光在的话,估计会跟告诉吕惠卿,是的,他与我说过同样的话。

  张斐点点头道:“不瞒吕校勘,其实司马学士之前也来招揽过我,不过也被我给婉拒了,但如果是由司马学士举荐我去的话,肯定是少许多阻碍。只不过这可能需要吕校勘的帮助。”

  吕惠卿稍稍皱眉道:“你要我怎么帮你?”

  张斐道:“很简单,就是让人知道,王学士正在极力招揽我进制置二府条例司。”

  吕惠卿道:“你是希望借我们,引得对方来招揽你?”

  张斐点点头。

  吕惠卿又问道:“但是你又如何确保,他们会让你去扬州?”

  张斐笑道:“我在官场没有任何根基,这要是要没个熟人的话,我也难以立足,故此我会要求去扬州的。”

  吕惠卿沉吟少许,点头道:“好吧!就依你所言。”

第三百二十四章 赔本赚吆喝?

  之前王安石、司马光曾都招揽过张斐,但张斐始终不表态,以各种理由婉拒,原因就在于,他寄望于同时得到保守派和革新派的支持。

  到底他底子还是太薄了,但野心又不小,他必须要得到改革和保守的支持,才能够有所作为。

  话说回来,这两派也真是不好选。

  目前来说,王安石这派显然得势,但却缺乏吏治整顿,如果跟着王安石混,这后续麻烦事将会非常多,一不留神,他也会被卷入其中。

  司马光这派虽然暂时不占优势,但保守派内部是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底蕴要更深厚。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家通吃。

  赵顼躲在后面,为他兜底就行。

  ……

  检察院门前。

  “二哥,你还好吧?”

  见到苏轼出得门来,苏辙是立刻迎来上去,打量着哥哥,是长松一口气。

  “我没事,真是抱歉,让三弟担心了。”

  话是跟苏辙说得,但苏轼的目光却飘向一旁的司马光,仿佛也是对司马光说得。

  范纯仁向司马光拱手道:“真是抱歉,纯仁令大家都失望了。”

  这一笔账他认,被许遵审问过后,他也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检控官,他也愿意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司马光叹道:“其实怨不得你们,实不相瞒,我也未有考虑到这一点,此事也令我受益匪浅,这公检法,可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难,若是要捍卫律法,那就必须舍弃许多东西。”

  范纯仁闻言,是眉头紧锁。

  在这期间,他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这与传统法家相比,是都有着极大的区别。

  法家说到底,就还是治国之道,如果是站在法家的立场上,他们这么说,其实是没有毛病的。

  法家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立场,政治理念。

  但随着公检法的成立,这律法就变成治国的底线,而不是治国之道,要追求治国之道,就别待在公检法,去政事堂。

  待在公检法,捍卫的就是律法。

  凡事都得以律法为先,就不能让自己的立场去左右自己的选择,一旦主观立场引导司法,这问题真的就大了,也必然会重蹈覆辙。

  司马光见范纯仁面露沮丧,不禁问道:“但不知你们可还有信心继续担任这检控官?”

  苏轼立刻道:“有。”

  “哥。”

  苏辙赶紧用眼神制止苏轼。

  他觉得他哥这性格,真的不适合这严谨公检法。

  苏轼却异常认真道:“如果我就此退缩,那我将来还能干成什么事,此次教训也是白挨了。”

  范纯仁点头道:“子瞻言之有理,而且此次教训令我更想继续担任这检控官。”

  当他领悟到,这公检法是在捍卫底线时,他反而对于这公检法是充满了憧憬。

  因为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饶是铁面无私的包拯,在许多事上面,他是带有明显政治立场的,他甚至恨不得立刻就飞到登州赴任。

  司马光点点头道:“你们记住,你们是去建设公检法的,与新政毫无关系。”

  苏轼笑道:“我倒是认为,我们此去,也算是在帮助王介甫变法。”

  司马光愣了下,呵呵道:“你能这般想,那我就放心了。”

  苏轼顿时一脸怨气道:“其实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只那王介甫不肯听人劝。”

  司马光叹道:“他要愿意听劝,也轮不到你们来劝。”

  苏轼打量了下司马光,“司马学士不也一样么。”

  “……?”

  ……

  政事堂在第二日,就马上下达政令,公布此案的结果。

  而这就是为什么赵顼邀请所有宰相参与会议的原因,如果是他单方面下旨,肯定会引来不少人的反对。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王安石在打击政敌,是王安石在耍赖,如果检察院还有调查制置二府条例司的权力,他们早就去了。

  很多大臣对这个结果是非常不满的。

  但是如果宰相们都认同,至少能够稳住局面。

  而随着范纯仁、苏轼、谷济等人的即将离京,王安石真是赢来一个梦幻般的开局。

  要知道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因为经此一案,许多官员开始倒向革新派,双方势力的天平开始发生变化。

  而王安石目前又正缺人马,因为均输法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支撑,之前各地一成不变,每年固定收就是了,不需要多少人,而如今不但要看情况收税,还得去各地贱买贵卖,这较之之前,所需官员可能十倍都不止。

  这也是为什么苏轼认为王安石有些操之过急,此举会加重冗官之祸。

  但王安石压根不在乎这些,毕竟他的理念是开源,他认为这可以为国家赚更多的钱,几乎是来一个,就任命一个,自也顾不得每个人都调查的清清楚楚,只要支持新政就行,这又导致更多人倒向新政。

  因为这边太好就职了,去讨好司马光,司马光鸟都不会鸟他们。

  这其实也跟双方的政治理念有关系,保守派是追求以义为先,故此非常看重个人的道德品格,道不同,不相为谋。

  而革新派这边是以利为先,并不是那么在乎个人道德。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革新派是从内部崩溃,而保守派那边却非常团结。

  不管怎样,此时王安石是爽得飞起,这一会儿工夫,就变得兵强马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4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4/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