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677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张斐又低头瞧了眼,道:“根据我们皇庭所查,去年官府印发价值两百三十万贯的盐钞。不知是否?”

  何春林点了点头。

  张斐又道:“目前这盐钞发行的数量是谁来定?”

  何春林思忖少许,道:“原本是根据盐池的产量来定,但是目前应该是根据西北军费需求来定。”

  其实目前没有一个规定,就是解盐使自己看着办,但这玩意容易上瘾,只会不断增加,而不会减少,因为花钱的人由奢入俭难。

  何春林当然是往军费上面引,将军方都给拉进来。

  你判赔钱,就减少军费。

  “最后一个问题。”

  张斐问道:“官府目前是否有能力,以规定的量去兑换那些盐钞。”

  何春林想都没有想,直接摇头道:“没有!”

  张斐笑问道:“何盐监为何回答的恁地笃定,莫不是知道外面到底有多少盐钞?”

  何春林忙道:“具体我也不知道,但我估计至少也有上百万贯的盐钞在外面,关键目前河中府的财政也是比较拮据,同时还肩负军费和马政,去年都还有向朝廷汇报这情况,希望朝廷给予一些补助,故此是肯定拿不出多余的钱来。”

  “我知道了!”

  张斐笑着点点头,又抬头看去,“原告和检察院有问题要问吗?”

  李敏直接摇摇头。

  对方并没有狡辩什么,摆明就是赖。

  苏辙却站起来道:“我们检察院需要何盐监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他方才说过的话。”

  “这是应该的。”张斐点点头,又向何春林道:“因为这事关朝廷利益,检察院必须要检察相关证据,以免朝廷利益受损,到时就劳烦何盐监向检察院提供相关证据。”

  何春林点了点头,暗想,这检察院似乎比皇庭更加麻烦。

第五百零九章 盐钞纠纷(下)

  当何春林下去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问得也差不多了,因为何春林并没有去辩驳,已经是证据确凿,可以直接宣判。

  砰!

  张斐突然敲了一下木槌,“传傅文贤傅老先生。”

  在场的人皆是一惊,他们不约而同地偏头看向坐在靠前的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

  只见这位老者来到庭上,正准备向张斐拱手行礼。

  张斐赶忙先伸手示意道:“老先生无须多礼,请坐。”

  “多谢!”

  傅文贤坐了下来。

  苏辙稍显尴尬地问道:“这老先生是谁?”

  陈琪是摇摇头。

  意外也不是意外,因为张斐当珥笔的时候,就喜欢传召一些令意外的证人。

  张斐笑问道:“冒昧问一句,老先生今年高寿?”

  傅文贤拱手道:“已到古稀之年。”

  张斐惊讶道:“但是老先生看上去,还是非常精神,真是令吾辈汗颜。”

  傅文贤呵呵道:“张庭长恁地年纪,就已经贵为河中府大庭长,老拙才应该汗颜。”

  “过奖!过奖!”

  周边宾客见二人互相吹捧,人人都冒得一头冷汗。

  嘿!

  这是在审案,你们在干什么,寒暄吗?

  太不正经了。

  张斐轻咳一声,又道:“今日非常感谢老先生能够出庭作证,能否请老先生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履历。”

  傅文贤点点头道:“老拙乃是河东县人士,非进士出身,年轻时因服衙前役,入得县衙担任押司,后又一直在河中府各县辗转,大概在三十年前,官府破格提拔老拙为解州主簿,之后又担任河东县县尉,再后来又担任河中府通判。”

  一听履历,他不是一般的出身,否则的话,衙前役不可能直接担任押司,而且,吏升官是很难的,得有背景。

  张斐点点头,又道:“那老先生一定对河中府这几十年的变化非常了解吧。”

  傅文贤点点头道:“算是比较清楚。”

  张斐低头瞧了眼文案,又问道:“老先生可还记得,在哪一年担任河中府通判?”

  傅文贤想了想,道:“应该是嘉佑元年。”

  张斐道:“当时河中府是怎样一个状况?尤其是在财政方面。”

  傅文贤抚须一叹,摇头道:“当时河中府的财政真是非常糟糕。”

  张斐问道:“为何?”

  傅文贤道:“因为在嘉佑之前,西北战事接连不断,而当时解州盐政又极其腐败,私盐泛滥,成千上万的百姓被迫服役,唉。”

  话说至此,他重重叹了口气,真是不堪回首。

  张斐又问道:“之后朝廷又是如何应对的?”

  傅文贤精神一振道:“在与西夏的战事停歇后,朝廷立刻派人来整顿盐政,但效果不佳,直到范提刑来此主持盐法,才彻底扭转河中府困局。”

  “范祥?”

  “是的。”

  张斐问道:“范提刑的盐法,可是方才提到的盐钞,也就是商人拿着钱前去边州换取盐钞,又拿盐钞回到解州换盐,最后出售到各地。”

  傅文贤点点头。

  张斐问道:“老先生能否具体说说这盐法让朝廷获利多少?”

  傅文贤道:“当时由于老拙正好担任河中府通判,知道还算是比较清楚,经范提刑主持盐法后,盐政从亏损,到获利增加四百多万贯,同时又为朝廷节省开支八百余万贯的支出,前前后后为朝廷获利上千万贯。”

  为什么朝廷总是希望河中府能够尽量解决西北军费开支,就是之前跟西夏李元昊打的时候,河中府盐政败坏,无法提供更多支持,只能中央拨钱,那其中损耗是非常惊人的。

  同时这八百万贯的支出节省,也包括劳役百姓,当时全都是劳役百姓去运送军粮,这百姓天天在路上,又不能种田交税,陕西地方财政是直接崩盘。

  王安石就是范祥的坚定支持者,这就是理财啊!

  可搞笑的是,这恰恰也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理由,之前盐政那么腐败,不就是因为官榷法,官产、官销、官运,结果是一塌糊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朝廷又看不到一分钱。

  张斐震惊道:“这么多吗?”

  傅文贤呵呵道:“若非如此,此法又岂会延续至今,要知道之前这盐法是三年一变,别说百姓,就连我等官员时常也不知道,这到底该尊何法。”

  张斐问道:“根据老先生的看法,超发盐钞会否破坏范提刑定下的盐法?”

  “绝对会。”

  傅文贤道:“范提刑在任时,是再三叮嘱,决不能超发盐钞,甚至范提刑还采用常平法,来平衡盐钞的价格,制止他们囤积炒卖。”

  张斐问道:“老先生认为,当今有没有一种新法可取代旧法?”

  “没有。”

  傅文贤摇摇头,“反正老拙是没有发现。”

  张斐继续问道:“以老先生的经验来看,如果范提刑的盐法遭受破坏,国家的利益会否遭到伤害。”

  傅文贤点点头道:“一定会的。”

  张斐问道:“傅老先生为何恁地笃定?”

  傅文贤道:“因为在范提刑调走后,继任者曾一度推翻范提刑的盐法,结果财政立刻又回到从前,被迫才又回到范提刑的盐法,到如今再也没有改过。”

  “我知道了!”

  张斐点点头,道:“多谢老先生出庭作证。”

  “应该的,应该的。”

  一个皇家警察上前来,傅文贤却是摆摆手,然后自己站起身来,微微拱手便下得庭去。

  大家望着傅文贤,脸上尽是困惑,这与此案有什么关系?

  许芷倩悄悄来到张斐身旁,将一份文案放上去。

  “多谢!”张斐点点头,低目凝视文案半响,突然一敲木槌,抬头朗声道:“传河中府通判韦应方。”

  韦应方并未感到诧异,因为在之前,张斐就已经派人告知他,可能会要求他出庭作证,毕竟河中府通判,涉及到财政和刑狱权,立刻起身来到庭上。

  “韦通判请坐。”

  “多谢。”

  等到韦应方坐下之后,张斐道:“非常抱歉,由于傅老先生未能提供当下河中府的财政状况,只能劳烦韦通判。”

  韦应方点点头道:“张庭长莫要客气,这也是我等分内之事。”

  “多谢谅解。”

  张斐问道:“不知韦通判是何时来到河中府担任通判的?”

  韦应方道:“熙宁元年。”

  张斐道:“当时薛发运使还是在这里担任解盐使。”

  “对。”

  “在当时河中府的财政如何?”

  “非常不错。”

  韦应方点点头,如实道:“官府财政是年年在增加,并且百姓的劳役赋税是大为减轻。”

  张斐问道:“但不知薛发运使用得是何妙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6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7/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