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女当家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长女当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7 KB   上传时间:2013-10-24 19:42:12

  另一边,姑父也托着大虎,弄了一个大些的石捣球,放在了家里,直接全家出动,每天他带着儿子出去打渔,家里蔡老太带着甜姐儿做生鱼丸,姑姑则是在那摊子上,支上了两个炉灶,一个准备烧水,好沏茶,一个准备做鱼丸,摆上了桌子,茶水和鱼丸准备一起卖。

  也是这地界真的不错,不过是个把月,这里慢慢的还真是有了人气,好些人吃着这鱼丸好吃,还有人特意过来买的,这时候蔡家的那些亲戚才知道他们居然还有了这么一个好方子。

  不是没有人眼红的,可是这是人家媳妇娘家给的,这相当于是嫁妆一样的东西,属于人家媳妇的私产,这婆家人那是都没有可以插手的理由啊!当然姑父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等着生意好了些,便让那些叔伯兄弟们把每天卖剩下的鱼拿到他这里,他也算钱收了,甚至还让两个性子老实的嫂子去给姑姑帮忙,在茶寮里不是烧火就是洗碗的,也能挣上几个钱。到了最后,更是直接把自己的船租给了别人,不在自己打渔了,每天从村子里收鱼,让个感情最好,最亲近的兄弟帮着处理鱼,自己家里的人做后面的工序。既保证了方子不会外泄,也让家里的亲近兄弟们也能得些好处。

  不管怎么说,这蔡家单单是凭着这一个小小的鱼丸,不到两年愣是起了新房子,又买了三亩地,这当然是后话了。

  这边蔡家姑姑家正红红火火的张罗着做这个鱼丸的小生意,另一边大虎正和张家舅舅研究着这纺车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30纺车织车

  张家舅舅在付家直接呆了五天,大虎也教授了他五天,两个人加上付清一起

  琢磨了五天,最终把这书里的东西给捣鼓清楚了,顺带在付家,张家舅舅就直接用木头做出了第一个成品,付张氏做为第一个使用人。

  说起这个纺车,其实是属于大虎和张家舅舅合作出品的最新科技,准确的说是大虎提供书本上的各项理论和图样,张家舅舅则是根据经验和现实进行更正的产物,这东西要说在南方,指不定还有现成的,可是在这北方,那绝对属于稀罕的东西,因为这个纺车是纺织出来的细麻,或者细棉比外头常规的要精细上将近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他们又做了一种最新的织布车,利用这新的纺车纺织出的线,染了色,可以直接纺织出花样图案的。

  这样的好东西一出来,张家舅舅还不觉得什么,只想到这以后,家里的大姐,媳妇以后能在家挣银子了,这织出来的布一定好卖,自己还是很有本事的,而付清这是从这里看到了自此以后,张家舅舅的钱途。不过看的再清楚她也不会说的,有了姑姑那里的主意,她已经暴露了太多的聪明才智,说句不好听的,反常即为妖,她可不想让别人主意太多,再说了,这东西只要一出去,有见识的自然会想到像舅舅定做,不用她插手,这事也能顺利。既然这样她自然不用多事。

  张家舅舅一家子欢天喜地的回家了,对于一次的县城一行他们觉得很是满意,听到了姐夫的消息,吃了大大的席面,还得到了新知识,给家里多找了条财路,张家舅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给自家做上这么一套东西了,想来过上一二年,自家一定也能盖上耳房,挖个地窖,然后把厢房拾掇妥当,让儿子以后成亲有房子住了。舅妈更是开始计划起多少年攒多少银子,然后想法子搬到县城里来的计划了。

  在张家舅舅制作出第一台,可以简单的织出云纹的织布机之后,付张氏就有了新活了,只是到底是做的样子,估计使用年限上要打折扣,而到了家里,熟能生巧,这第二台自然取长补短,做的更是紧密漂亮了,这舅妈钱氏看着就喜欢啊!立马也不出门了,就在家里捣鼓上了,整整在家呆了半个多月,织出来的布漂亮的,让这钱氏都不敢相信,更是直接在县城卖了一个好价钱。原本不过是两百文一匹的细麻布,愣是卖出了四百文,激动的钱氏差点掉泪啊!虽然是属于细麻布的料子,还是素色的,可是顶不住这东西做个孝衣正好合适啊!即有合乎孝道的那种披麻戴孝的规则,又兼容了美观细致别致的要求,立马就有布庄的掌柜上门下订单啊!

  可惜人家钱氏真的不是职业织女啊!这效率那就不用说了,这看着银子想挣,挣不到啊!钱氏眼睛都要红了,好在人家订货的是个精明人,是布庄的掌柜的,商业嗅觉在这个县城,绝对属于一等一的,立马就发现了这纺车,织布车的问题,眼睛一亮,立马定下了十套这个车子,想着回去后自己直接找人纺线织布,这不是比买着这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强吗!

  关键时刻,钱氏脑子清明了,看看人家这买布的架势,再看看这掌柜的闪亮亮的看着自家纺车,织布车的样子,挺起了胸膛,很是直接的说道:

  “十两,十两一套,绝不二价,这可是宫里还特有的款式,是我们花了好些力气才从南面弄来的。光是图纸钱就花了不少呢!“

  这话说的连个搁楞都不打啊!边上的张家舅舅差点就傻眼了,老天爷,这木头自己一分钱都没花,是自己上山砍得,自己光是出了些力气,这就能卖十两?

  是的,这还真是就卖了十两,那掌柜的不过是皱了皱眉头,肉疼的砸吧了几下最,立马取出了三十两银子,说好了定下十套,一共一百两,三十两世定钱,两个月后来取货。至于钱氏自己用的这一套,他直接拿走了,也算在这里头,到时候直接给九套就成。说完还立马就立了契。

  张家舅舅激动啊!这天上掉馅饼啊!一晚上愣是没有睡着,生怕自己睡一觉这银子就飞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让自家的大儿子往县城跑,让他找大虎去,这是他和大虎一起想出来的法子,这银子也有大虎的份,再说了这两个月做九套,他真的来不及,想想还是让外甥来给自己想法子。

  付清听了消息也替舅舅家高兴,直接帮着出主意,让他们把砍树的活计转手让出去,直接收木头,然后流水线作业,大虎听了忙不迭点了头,转头就招呼着去了大壮家,告诉他们自家舅舅家最近收木头,让他们砍树挣钱去。一共要十五颗合抱粗的树,每一颗三十文。肥水不流外人田到了大虎这个地步,那也是一种境界啊!

  清屏山山多,树木不值钱,若是捡柴火什么的,根本就没人管。要是成株的木材,也不过是砍上一株种上五铢幼苗就行了,而幼苗,也不值钱,有些只要插个枝条就能自己长。这样的活计那就是无本的买卖啊!大壮能不动心吗,一家子男人都拿着斧头出门了。

  大虎呢,匆忙去了舅舅家,说了付清给的主意,然后提醒舅舅,最好请两个乡下木匠,合着表弟两个专门做下手,让舅舅自己组装,这样一来,一定能做完这活计,这乡下木匠手艺不行,做不了什么精细的东西,可是这做些基本的活计肯定是没问题的,让他们做最简单的开木头的活,省力了不说,还不容易让人学了这本事去。至于工钱,那才多少钱,就是顶了天了,两个人两个月,也不过是四两银子。

  张家舅舅这个时候还处在晕眩状态,他长这么大,还真是头一次一下子能挣这么多钱,只觉得眼睛里看到的一切东西都带着一丝丝的银色的光芒,心里正没有了主意,外甥这一说,他立马就觉得正确的很,一定要照搬。等着这心思定了,这才想到了这分成的问题,一心想要和大虎平分,就是舅妈也张罗着买了一只鸡要请大虎好好吃一顿。

  大虎不想要,这活都是舅舅自己做的,自己拿钱算个什么事儿啊!不过张家舅舅在这一点上很是坚持,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这图纸,这思路全是大虎他们的,自己不过是动了动手,这怎么能不算大虎的呢!

  张家舅舅也是个倔脾气,最后说了,要是大虎不要,他宁可这生意不做了,他也不像占了外甥的便宜。大虎想了想,最后提出,他这图纸也不过是出了一半的力,这么的,他就直接拿三成,算是他出脑子的分子,七成算张家舅舅的,那是又出脑子又出力,合该拿大头,并且说了,要是这样舅舅还不行,他就直接回家,以后有事也不敢再找舅舅了。最终这方案算是通过了,只等着这活计做完在结账,并且张家舅舅关照了自家大小子,以后这家里要是还有这样的活计,让他一定记账,到时候要和大虎结算的,不能出了岔子。

  这舅甥两个推让间,这感情倒是越发好了起来,虽然他们穷,没有见过多少的银子,可是他们把信义,情分看的比银子更重,在家的付清知道这一出大戏,对着舅舅家更加亲近了。而大虎也在这两个月里不时的去帮忙,最后送货时,还亲自赶了牛车过去,帮着运货。也顺带得到了舅舅的嘱托,让他再县城帮着找个大些的房子,他们一家子如今有了这么一笔银子,再加上原来住的房子也能卖上个四十两上下,张家舅舅心活了,也不想着什么再老房子里盖耳房,挖地窖,修厢房了,他想要直接在县城买个更大些的房子,一方面能和自家大姐住的近些,二来县城总比镇上繁华,以后做活也能多些。儿子娶亲也能找个更好的亲家。

  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不管是姑姑家还是舅舅家,小日子都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大虎也得了好,不说舅舅家那三十两的分红,就是姑姑家前些时候也特意买了两块花布,一篮子鸡蛋,一大块猪肉来走礼。明显是为了他们给出了那个鱼丸的方子来感谢的。这方子虽然不像舅舅家那样,一下子就能见到很多钱,甚至还要贴上些本钱,但是那是个日积月累的积攒过程,只要有了名声,有了客流,他们就不愁没有挣头。付清心里乐啊!她突然觉得自从知道了爹的消息之后,一切都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了。也许,自家也可以开始慢慢的加快脚步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31土地的渴望

  张家舅舅打的主意很好,到县城发展,可惜最终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原因

  很简单,那就是县城没有合适的房子,不是说县城没有房子,而是县城的房子北面大的他们买不起,南面大的又没有,能找到的也不过是和他们在镇上差不多的大小,要知道舅舅家可是有两个男孩子的,他搬家的第一目的就是要把家里弄的大些,以后也好让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住。这要是一样大,他还有什么搞头。银子倒是贵了不老少,这样的小格局,居然也要近五十两,张家舅舅想着自家姐姐家那样的大房子,当初听说也不过是七十两,心里越想越觉得那小房子不划算了。正巧,他们家后头的一户人家正好要搬走,张家舅舅心里一寻思,立马把他们房子给买了下来。想着两户人家连在一起,那才是正好呢。

  说起来这也是他们这地界的房子的建造格局问题,这房子,不知道是谁规划的,他们这一直溜的房子,居然是竖向连着的,他家这房子正好是第一间,而后面的房子,都是侧面开门的,虽然那房子比他的还小些,后面连个畜生棚子都没有,就是个光溜溜的正房带着左右两间厢房,可是这买下来一收拾,倒是反而成了一个两进的格局,怎么看都觉得不错了。甚至在大虎和付清来帮着拾掇的时候,让付清给规划了一下,直接弄成了三进,把原本的牲畜棚这里连带着后面的那些空地,直接弄成了第二进,至于什么猪啊牛啊的,按照付清的意思,直接把最前头相对规整的工具房给改了,做成厨房代厨房,原本的厨房则是成了安置牛车的地界,猪直接卖了,鸡在院子里搭个棚子就成。这样一来家里还清爽些。原本的正屋直接成了工场了,而后面新盖的二进屋子变成了正房,这有新屋子住,那才是真畅快呢,虽然过道小了些,还没有厢房,院子,可是这和前头工场进啊!做活也方便不是!至于最后的那个带着院子厢房的屋子,老实说,那厢房也真是不怎么够看的,索性一间成了舅妈织布的地方,一间堆东西当库房,最后的那三间正房看着旧可是还能住人,就先将就些吧,等着家里孩子要成婚前在翻新就是了,想来这么三间,以后孩子成亲也是住的下的了。至于舅舅心心念念的地窖和耳房,这一次那也是一次性搞定了,就在第二进的西面,挖了地窖,前面两进房子正屋的西面都加盖了耳房,第三进更是东西原本就有耳房的,想来是人家当初不够住建下的,倒是让舅舅很是满意。付清家的葡萄藤在这里也找到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在第一二进的东面成了一长溜。

  买院子不过是四十两,可是盖房子,修地窖等等,却花去了进三十两,这一下子下来,张家舅舅的老底又空了,可是看着这规整的三进院子,看看自家这崭新的大屋子,张家舅舅笑的那个欢畅啊!没有什么比这置办房子更让人有成就感的了。看看这院子,看看这宅基地的大小,怎么着在这镇上自家也算的上有些家底了呢。

  人都说好事成双,就在张家舅舅欢欢喜喜的准备搬进新屋子,烧个暖屋酒的时候,那边这纺车织车的单子又来了,又是十套啊!原来那布庄掌柜的把这布卖到了省城,这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这一个月出产二十多匹布实在是供不应求啊!最重要的是,居然还有别的布商想到他这取货,这样一来,那就更不够了,他还想着翻点花样,弄点什么细棉织云纹的高级货卖卖呢!让那些不够资格穿绫罗绸缎的有钱人家也有些选择不是!

  有了市场,有了追求,人家自然立马就要扩大生产了,要扩大生产自然也就需要硬件机器了不是,有需要就有市场啊!刚花完了银子的张家舅舅立马又乐颠颠的开工了,就是那两个跟着做小工的木匠也欢天喜地啊!这活计好啊!简单还挣钱,一个月一两银子啊!这比外头的活计挣钱多了,还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他们都有长期跟着张家舅舅做下去的想法了。

  不过这一次,大壮他们卖木头是做不成了,因为隔壁有些上次看到大壮他们这一手的人家,在看到张家又一次开工的时候,就激灵的跑来询问了,人家那是多年的老邻居了,有这样的活计,自然也是需要关照的,再说了人家地理优势明显啊,就在山边上,这木头来的也快不是!

  蔡家在张家造房子的时候也忙乎的昏天黑地的,这鱼丸真的是好卖啊!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这蔡家姑父自己就开始来不及去打渔了,只能关照着叔伯兄弟们打了鱼拿过来卖给他,甚至连最基本的去鱼头鱼骨的活计都让兄弟们干了,虽然这样一来分出去不少钱财,他自己挣得少了些,可是反倒是让一家子突然齐心了起来。过了三个月一算,居然挣下了十两银子,这些对于现在的张家或者付家来说那真不是什么扎眼的银子,可是对于蔡家来说那真是巨款啊!在想想那分出去的活计,各家兄弟多少估计也能挣上一二两,蔡家几个人都有点傻眼啊!这一碗鱼丸十个丸子,不过是十个铜钱啊!这是卖出去了多少碗鱼丸啊!

  这里是有山有水的地界,鱼那是真心不贵,不过是十七文一斤,一般的鳙鱼之类少说有七八斤大的大鱼,更是只有十五文,就算是去了骨头,头什么的,这鱼肉怎么也能有三四斤,做成了丸子,倒是有五斤,每斤大概二十五个丸子,这样算下来,原本集市上能卖上一百零五文的鱼,肉做成了鱼丸,可以卖上一百二十五文,在加上这鱼骨头可以继续卖,直接让人炖汤,在铺子里,卖鱼骨豆腐汤,一碗三文,或者是剁椒鱼头,卖上十二文一个,这都是付清知道他们鱼头太多,泛滥成灾后给出的主意。

  大小通吃啊!这官道边上那是什么人都有啊,没钱的花上四文钱,一个馒头一碗鱼骨豆腐汤也能吃饱,有钱的,一碗鱼丸,一份剁椒鱼头,一个馒头,二十三文也能搞定,就这么看着不怎么值钱的东西,如今居然也挣了这么多钱,可见这积少成多还是很有道理的。

  有了钱,蔡家第一个反应就是直接买地,他们这样成天在船上过日子的人最期待的就是有一天自家能靠着种地过日子,脚踏实地啊!不过这十两真心买不上什么好地,村子里一下子也没有什么地可卖,再说他们如今也没什么精力去种地,自家那三亩地如今都是直接佃出去,让别人种,说好了每年收上五成的租子就成。不过想想,自家慢慢的似乎在往着地主的方向发展,这展望一下也是美好的。倒是那个茶寮棚子,蔡家想着自家倒是要想着先买下来了,这样租子可就省了,还能免得以后生意越发好的时候,别人眼红捣乱抢了去。至于翻新自家房子?那个到了年前在说吧,好歹还有些日子呢,趁着如今形式好,多攒银子才是正事啊!再说了倒时候,说不得叔伯家也有了银钱翻新房子什么的,到时候挤在一起更不显眼啊!孤儿寡母过来的,最懂得低调是王道了。

  于是乎,蔡家也增加了产业了,官道边铺子一个。这两家都有了新发展,那么这付家更是不用说了,有了付清大虎这样能干的当家人,这家里怎么会差了去。他们今年的动作是,把石场边上靠近北峰山脚的地界给买了下来,总共有五亩多的地,说明白点这个时候的亩其实很大,大概是六七百平米的样子,这五亩多的地,在付清看来,已经是相当于北京四个相对好的四合院的大小了,这让她心里得色啊!最重要的是,这里因为偏僻,地价更是低的可怜,这样大的地界,居然只花了一十五两,那是直接按照荒地算的地价啊!好吧,这里本来就是荒地,还是坡地,种不了粮食,离着县城还远,最近的村子都要走上一个时辰,不过地啊!这是地啊!离着石场进啊!

  不得不说,付清骨子里还是个很有土地情节的人,或者说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很有些土地情节的人,看看那张家舅舅,看看蔡家,大家也就不再纠结了,就是大虎这个时候也是乐呵呵的,脑子里想的是,自己怎么就这么傻呢!这样的好地界,还便宜,居然愣是没想到在这里买地呢!

  至于他们买地到底干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

  ☆、32石场边建房

  要说这付家买地的事情其实付清真的是打算了有一年了,最开始是因为家里

  开始挣钱后,邻居什么的串门的开始多了起来,弄得付张氏也好,家里二虎他们也好,有些烦不胜烦,不是说这些邻居不好,那些人都不是什么富裕的人家,大多苦哈哈的过日子,邻里间出了个有本事的,他们上门多交往想着能有什么好差事自己能沾上光,这是很正常的,可是时间久了,他们看着付家挣钱看着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有些歌心思活络的,边想着怎么能讨教些挣钱的法子了,这样一来,付张氏就头疼了,你说挣钱,这发豆芽,已经卖了银子好几年了,再说这县城也不是没有人琢磨出来,用不着他们教,打石头?这活计是他们家传的,更不用说了,别人没法子干,打猎?这附近,猎户多的是,也用不着他们教,就是有些取巧的法子,付张氏也不乐意随便就告诉了别人呢,自家这财路也不多不是!至于采药,那更是不用说了,那是自家儿子拜师学的,更不能随便传人。

  付家有付家自己的理由,可是这不教,邻里间慢慢的就有人说了,看看,这付家真是个没良心的,当初他们家男人失踪的时候,大家多帮忙啊!如今自家有了挣钱的本事了,连指点一下别人都不乐意了。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个心思,也不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难处,但是这话还是传到了付张氏的耳朵里,这让她很是难过,付清看在眼里,自然心里不舒坦,现代社会,这眼红病也不是没有见识过,可是那时候,人人都是各扫门前雪,大门一关,什么都能当做听不见,可是这里呢,邻居什么的,那就是敞开了门随便都能走动的,这能怎么办!

  等到舅舅和姑姑家日子也好了些的时候,更是有人说了,看看,人家不是没有法子,那是指顾着自己亲人呢!听听这话说的,难道顾着自家骨肉血亲也成了错处不成?

  就是那些原本关系不错的,也懂得替他们着想,不怎么说些流言的人,在知道张家舅舅能发家是大虎帮着书上找的法子后,有些人也上门了,他们到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想着让大虎帮着教他们孩子认识些字,以后也能读书写字,这个要求和别人比起来,那是真心不高,人家真的已经考虑到了付家的情况了,这样的事情大虎是怎么也推脱不过的。也真心知道他们来求学问,那是他们连着私塾的束脩都出不起才出的下策。不是存心给他们找事!

  于是乎,他们每天忙东忙西回来,到了晚饭后,家里还有好几个十岁上下的孩子等着他们教授学问,弄的一家子人连个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可是要让他们推了这些人,付家的人都说不出口,就像是那些人嘴碎的人说的那样,当初他们家出事的时候,人家真的是都出过力的,不管出的力是多少,他们付家总是欠了人情的。

  所以在付清几经思考之后,她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石场边上索性买个大点的宅基地,然后建一个大大的房子,全家搬出去,顺带在建房子的时候,把所有给过他们帮助的人都请去做活,给上等的工钱,完工后请大家吃一顿好的,这样也算是变相的给了这些人一些帮助和感谢了,至于那些读书的,大虎更是直接,他准备重点教几个聪明的,然后让他们自己一个带一个的相互教习,这样他就能省事很多了。

  至于原本的房子,那是他们爹以后回来要找的地儿,那是千万不能卖的,所以准备租出去,收取些租钱。最不济以后也能成为大虎二虎分家时的家产好分给二虎不是!

  虽说那石场边上是僻静了些,荒芜了些,可是毕竟和家里爹留下的石场近,在加上他们以后上山采药打猎也方便,倒是很和他们的需求,至于说人气不足,要知道如今他们家就是因为人气太足才有的烦恼啊!能清净些正式大家的追求。安全上,如今家里孩子都习武,还真是不怎么在意呢!

  有了这样的盘算,这事自然就上了家庭规划了,大虎是个利索人,还是个听妹妹话的利索人,等付清一说完想买的地界大小,立马就在第二天找上了衙门,这不是现成的房子,而是买无主的荒地自己折腾,在牙行那是没有备案的,只能往县衙里折腾,好在这些年大虎在县城混的也算是不错,衙门里的文书什么的关系也不错,不过是几天的功夫,就被专门管着这些杂事的文书介绍给了管田地钱粮的师爷,请人喝了一顿酒,递上了一个二两银子的荷包,立马下午就直接出城看地方去了,最后说是五亩其实这地界那是根本没人要啊!尺子稍微宽上一些,立马就差变成了六亩了,再加上这里四周没有人家,都是属于荒地,县衙除了大致的图形,估算的大概面积,其他都没有详细的记录,到时候他们在周围在划拉一下建个什么违章建筑根本没人管,大虎越看越觉得这地方实在。

  大虎买地的时候正是六七月太阳正热,田地里也没有活计,外头做工的也活计清淡,这样一来,这建房子自然是正好了,付清很是激动的和大虎对着营造的那本书看了半响,规划出了房子的图纸。不说多美轮美奂,那是不可能的,平民吗!规矩还是有的。不过这房子的面积,大小,房子的间数那就可着他们编排了。

  这图纸上是一个四进的院子,不过不是一半的四进,而是差不多各四进的架势,坐北朝南,东面是合乎所有规矩的三进,从倒座,正院,后院,后罩房很是齐整,倒座不用说了,那是付家准备做客房的地方,除了大门就是六间屋子,最西面两间是书房,最东面一间是车马房。当然他们家没有马,只有牛。中间的三间是是连着的,门开在里面,左右是客房,带着炕的,中间是客厅,明显能住上不少人。外院和内院是有隔墙的,这倒是他们借用了大户人家二门的架势,好歹这也算是他们往中产阶级迈进的标志了。正房三间,左右都有耳房,东面一间做了地窖的进出屋子,还有就是往后面去的通道,西面两间耳房则是库房,院子里两边各有三间厢房,也都是和外头倒座一般中间客厅,两边房间,不过是一间是书房,一间卧房,靠近外院隔墙的两间厢房的耳房,东面是厨房,西面是柴房。院子中间还有一口水井,一颗杏树,后院和正院相似,只是厢房的边上少了耳房,至于后罩房,那就纯粹是一排七间的房子了。

  至于这一大溜房子边上的一块相差不多的房子,其实那根本就是个菜地,茅房,外带牲畜棚子,虽然这房子建的占了大半的地,可是这一边,好假假也是有将近两亩,自然不能浪费了,建花园那是不用了,后面就是大山,这花园子最大了,所以这里自然就成了菜园子,养猪,养鸡,甚至是养羊的地方了,这茅房这种自然肥料地自然也就再这里生根了。

  这样的大房子,加上外面高高的,大概近三米的围墙,等到这房子建造好了,几乎让所有人都有点傻眼啊!这房子,对于他们这些穷苦人来说,实在是太震撼了,有几个家里条件还可以的,等听到这里的地价,不约而同有些动心了,娘啊!才三两一亩啊!县城的房子要是卖了去,这里可是能有十五亩能换呢!要是咱们不贪心,买个两亩地建房子,这说不得也能住上两进甚至三进的房子了呢!

  不得不说,付家似乎为县衙开发房地产起了一个了不得的作用啊!

  作者有话要说:

  ☆、33银子还是不够啊

  不管这外头对于他们用买荒地的价格买了这么一个宅基地是什么反响,付清

  如今正在自家愁的皱着眉头呢!要说这愁的事情也简单,更是俗气,那就是家里银子又没有了。

  这些年,大虎也算是能挣银子的主,付清更是个理家的能手,这兄妹两个往家里扒拉的银子真的不算少,不说那当初卖的人参的五百两银子,就是这几年采药打猎,还有大虎那石匠的本事,营造上的天分,家里也积攒出了一百多两,只是他们花钱也多啊!这不是光是买书都用去了一百两,在加上修耳房,挖地窖,还有家里的那些练武的器械,若不是家里如今不缺肉食,总有些打猎回来的野味和家中养着的鸡什么的补充,他们这些个练武的恐怕膳食上就要花大钱了。再加上这几年,家里陆陆续续的添置了不少的东西,便是衣裳铺盖看着不显眼,也是极其花费银子的。光是付张氏的那些手艺钱,还真是供应不起,到底是花费了好些。再有大虎孝顺,一心补偿自家娘亲当年当出去的那些首饰,愣是又买回来些银镯子,银簪子,银耳环的,那更是大花销了。所以这么一算,他们能存下这么些家底,真的是这两个已经非常的能干了。

  只是这一次,这动静实在是大了些,这地基虽然不用多少银子,可是这造房子可不是什么小钱,那从打地基开始这银子就像是流水一样的花了出去。到了现在,房子倒是规整了,可是银子也没有了,毕竟是四进的房子啊!这木料,这工钱,最贵的是那些青砖,想想他们家那个新盖的房子外头三米的高墙,就知道这里头花费了多少银子了。付清看着手里不到一百两的银子,能不头疼吗!最重要的是,这有了新房子,他们还要置办新的家具不是,这又是一大笔钱,四进的院子,这里头要多少家具添补啊!在加上这里头其他的布帘子,幔帐,铺盖,还有一应的常用器具等等,这算算,这一百两真是不够看啊!

  付清脑子都疼了,看着自己列下的清单上的东西,怎么算都觉得不够,忍不住就想要叹气,要说原本她的预算下那银子真的是够花的,可是谁让人家丈量的人这么热情呢!愣是让他们白白的多出了一亩地来,多出的这一亩地,自然就多了建造的范围,不说那个围墙,就是后面那个后罩房也是后来添置出来的,不然花费也不用这么多啊,可以地都有了,工程都开始了,那是停不下来了,这才咬着牙继续建造了。再就是本来这围墙他们是准备用土砖的,可是看看慢慢已经成型的房子,这要是再用这土砖做围墙,怎么看怎么不着调啊!只能换了。为了安全,付清还让大虎去另外找了好些荆棘种子在围墙的四周种下了,只为了以后这荆棘长出来,爬满了自家的围墙好多一重防护,这也不是一文不花的。最要紧的是他们两个虽然营造上懂得都不少,可是有一项工程愣是漏算了,那就是他们这地买的可是坡地啊!这造房子,自然是要平地的,不然这房子就斜了不是,就是不是全部弄平了,最起码每一个院子得要弄平了才能建造吧,这材料上倒是不花费了,可是人工花费大了去了,这一来,工钱自然也多了。

  付清那个愁啊!她本来都想好了,自家的家具这一次一次性都弄成柞木的,又结实又耐看,还能提升些档次,更计划着书房都整上樟木的书柜,好除虫防潮什么的,可以说是想的很周全美好的,没想到银子给他出了大难题了。

  大虎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付清一边数银子,一边唉声叹气的,倒是好奇了起来,这都多久了,自己好像有些时候没有看到自家妹妹这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立马坐了过来,看着付清说道:

  “这是怎么了?房子都建造好了,你这里又是哪里觉得不顺心了?不该啊!不是都按着你说的办了吗?这房子,我看着就是那些大户也不过是如此了,哦,除了那花园子让咱们变成了菜地以外,这房子真的是一等一的好模样了啊!四进啊!以前想都不敢想啊!青砖瓦房不说,还都是青石铺地,十足的大户人家格局了。要不是哥哥我没有功名,这门口都能立上石户了。你怎么还不满意?说,哪里还想改的,哥哥都听你的。”

  大虎说的那个响亮啊!还拍打着自己的胸膛来增加说服力,这几年大虎也历练出来了,这气度还真是不赖,底气十足啊!

  不过马上他就要歇菜了,因为付清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把自己的存银和需要采购置办的清单直接递给了他,等他看完,立马就直接瞪眼了。

  “妹妹,这,这,咱们有花费了这么多?我怎么没有觉得啊!”

  “难不成我还贪污了不成?这一笔笔可是都有账可循的,你算算,咱们这一次超出了预算多少?这房子建造的时候又修改了多少?可不都是银子填下去办成的吗!”

  付清一个白眼,大虎只好摸着自己的脑袋犯傻了。

  “好像还真是的,这么说咱们这是拿着三年来所有的积攒才办成的了,不对,这还不够呢!这要是按照咱们原本的打算,用这柞木和樟木,这银子只怕还缺一个口子了。这银子从哪里来?对了,这里头,上次舅舅给了三十两算上了没有?”

  “算上了,怎么没算上,这银子一进来,我就添上了,本来还想着,说不定家里还能多谢余钱呢!可不想还是不够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女当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