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女当家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长女当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7 KB   上传时间:2013-10-24 19:42:12

  大虎看了看账册,伸手问付清要了一百两银子就准备出门了,他心里多少有点数,这地还是有的,不过估计就要往西面找了,至于距离问题,他也有了想法,那不是想搬过来的人多吗!如果把村子扩大些,不是就行了?中等地没有,那下等地其实也很吸引人的,要是说服成县令把下等地再降价一下,比如什么二两银子就可以买,但是免税只能两年,其实也是个好法子呢!

  如今大虎的执行力还是很可靠的,果然,没有多久,这地契就到手了,就是村子西面的地,大该隔着村子里最近的田地三四百米左右,说不上是中等田,但是绝对比下等田好些,三两的价格,大虎一下子就买了一百亩,下了一百两的定钱,就是大壮也跟着去买了二十亩回来,便宜啊!有便宜谁不喜欢。随后成大人又出台了下等田的两种购买方法,一种是三两一亩,三年免税,一种是二两一亩,但是免税也只有两年,这样一来,果然又搬过去了三四户人家,还是买上了几亩下等地的人家。就在这村子和大虎买的地的中间,那三四百米的空挡里,这么四户人家从北到南的一排列,立马这田地又和村子衔接在了一起,付清到那边看到这一景象的时候,忍不住看了大虎一眼,这孩子,如今也是有心计的人了呢!

  当然这田地边的邻居关系也是要搞好的,于是大虎就把新买的田说好了分给了新来的两家人租种,这样一来,自家虽然离得远些,却也不用担心什么人使坏了。至于大壮?人家家里自家有四十亩了,就是大虎家夏天买的十五亩都没法子种了,经过协商,由王篾匠的堂兄弟家接手,还有就是大虎舅舅家十亩也转租给了王柱家。毕竟这种自家的地,收成都是自家的,这一点大虎也是理解的,他也希望和自家关系好的大壮家能尽快的兴旺富裕起来,要知道大虎还打着人家小舅子的主意呢!

  涌泉村这时候已经有了二十五户人家,人口已经膨胀到了近三百人,总算是有了一个正常的村子的人气了。当然这村子也顺利的扩张了,

  ☆、63团圆

  不用说,在付大师回家后的这第一年的过年必然是热闹的,舅舅家也好,姑

  姑家也好,年前就送了不少的年货来,并说好了年初二就过来一起团圆,毕竟这付张氏正是有身子的时候,回边山镇上的娘家也不方便。舅舅家正好新房子已经建好了,索性便来住上几天,算是暖屋了,也没有坏了回娘家的规矩。

  这样的近便付张氏自然是欢喜的,为了这个,还特意让家里帮着张家舅舅家,把新屋子给打扫了一遍,帮着置办了好些的铺盖和吃饭的家伙。

  付家这里正准备着年饭,西面的龙王庙开始响起了爆竹声。前面说了,这付张氏身子好了,付家人都推到了那泉水上去,连曲大夫在尝过了这水质之后,也直说好,一来二去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越传越邪乎,说起这泉水,就变成了这是泉眼里住着泉龙王,这是龙王水晶宫里流出来的水,自然是包治百病之类的,引得无数人争相引用,说来也邪乎,这些人喝了这里打回去的泉水之后,这村子里果然生病的好像就少了些,孩子们身子好像也壮了些,这样一来,这泉水里有龙王的说法,就好像是得到了证实,每天去打水的人都要先磕上一个头,然后再拎上一桶够家人饮用的水。没有人赶多取,生怕触怒了龙王,收回了这样的恩典。连着这泉水流过的地方,草木旺盛都成了龙王的恩典了。

  成大人听说后,也来尝过,不过他只是觉得这水泡茶确实很有味道,读书人吗!动不动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什么龙王是不怎么信的,不过对于涌泉村的人不建土地或者山神庙,却要直接先建造龙王庙却没有什么意见。

  村子里的人一个个都先放下了自家的房子,争先恐后的过来帮忙,想要偿还龙王庇佑的恩情,这建造起来快的,一个月愣是就造好了。一间正殿外加一个小院,简单,大方,朴实,看着有些简陋,却是这村子里每一家都出了一些银钱的,(因为县衙只负责每村一个小庙,为了将来的山神土地,村里人只好自己出了三分之二的钱。)还有一个孤老头被请来当了庙祝,每日饭食由村里供给。

  今年是龙王庙建成第一年,自然也是要放爆竹告知天上龙王的,所以分外的热闹。就是涌泉那里,也被立了石碑,置办了供奉台,让大家有个可以放上贡品的地方。

  外面热闹,这付家屋子里更热闹,付大师和付张氏带着孩子们在正屋八仙桌上坐下,看着这桌子上的菜肴,一个个喜笑颜开。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有付家特产的冬季水养蔬菜,怎么看怎么顺眼,一个个都快要流口水了。

  “大虎他娘,看看,咱们家这,这多热闹,这家里就该是这样才兴旺啊!过了年,再有个小的,一家子孩子,想想,我就觉得这日子怎么就这么美呢!就和做梦一样啊!“

  付大师坐在上首,看着孩子们的馋样,在看看桌子上的菜,看看这宽大崭新的屋子,往来的奴仆,眼前一阵的恍惚,不禁抓住了付张氏的手,轻轻的说着话,想要缓和一下自己越发急促的心跳。

  “是呢!到过几年,大虎和曲家那姑娘成了亲,家里就更加热闹了,说起来咱们这是马上就要做公婆的人了呢!“

  挺着三个多月肚子的付张氏拍拍抓的有些紧的丈夫的手,明白他的心情,索性顺着他的话头,继续说了下去。听得付大师只觉得眼前似乎有一丝美丽的图卷正在打开。看看大虎,看看付清,他好像又看到了他们小时候的样子。

  “哎,说来,这日子过得真是快啊!我记得,当初我被带走之前,大虎跟着我去石场的时候,那个子还不过是到我胸口这里,拿着锤子砸石头,常常识石头比他人还大,看着就可乐的紧,对了,那时候,我做好一个石狮子,他就要爬上去,说是骑狮子,拿着锤子当马鞭,一下子下去,那石狮子屁股就少了一块,害的我修了半天。清儿更小,带着她,也只能在石场捡捡碎石头,可她还愣是喜欢跟着去,一转眼,咱们家这两个孩子都当家快五年了,一个个都精明能干的像是个大人一样了。家里也不再是原本的样子了,四进的大屋子住着,一百多亩的田地有人租着,还有三十亩的果林,合着都快要两百亩的基业啊!县城还有两个铺子,这些,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心血啊!我,我不如孩子们啊!“

  说着说着,付大师又有些伤感了起来,在孩子们成长最重要的那几年,自己居然就这样错过了,让他们就像是疾风中的小草,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存,茁壮成长,说起来,自己这个父亲真的是没有尽到责任啊!

  听到这话,付张氏不乐意了,忙不迭的反驳起来:

  “混说些什么啊!又不是你愿意走的,也不是你想着丢下我们去享福去的,你啊!少没事找事了!何况,这家里能成这样难不成还没有你的功劳不成,这石场是谁留下的?若不是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们早就没了活路了,再说了,他们是谁的孩子?好了,咱们都好好的,这都是老天开眼,苦尽甘来。“

  “是了,是我浑说了,这大过年的,不说这个,来,娃娃们,如今咱们家六个,不对,带着你娘肚子里的,那是七个孩子,爹愿你们来年都事事顺心了,读书进益,功夫长进,给爹再多挣些脸面。“

  说完猛地一口喝下了杯中酒,那爽快的样子,看的大虎也心热了起来,学者付大师的样子一口喝了下去,他倒是没什么,不过另一边就传来了咳嗽声,原来是二虎和留郎,这两个小家伙,看着大虎喝酒,想着自己也是小子,也跟着来了个一口闷,结果就这样了,看的付大师笑的不行,一桌子的欢声笑语。

  到了年初二,这付家的院子越发热闹了,舅舅家两个孩子,姑姑家三个,这样一来,家里就是孩子人数都超过了十个,姑姑和舅舅依然是住在外院的花厅边两间屋子,孩子们男孩子跟着大虎二虎住,女孩子甜姐儿则是付清带回了后院。让整个家里一天都没有停过笑声。特别是舅舅,愣是说自家近在咫尺的房子实在太过冷清,没劲,凑在一起才热闹,听得付大师哈哈大笑,不过倒是领着姑姑家去参观了一番,因为明年,姑姑家也要造三进房子了,这可是实物范例啊!大虎付清诚意出品呢!绝对的正宗的三进四合院啊!

  ☆、64两年

  时光在付大师回家后似乎变得快了起来,转眼间,又是一年春天,距离付大

  师回家已经快要两年了。这两年要说起大局来,变化其实不是太大,比如成县令,如今还在繁花县,虽然他已经在繁华县升等到上等县的时候成为了六品,可是还是原地呆着,倒不是他没有机会走,而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尾啊!一个六品,到了别的大衙门,那可就是只有当副手的份啊!他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在这老地方熬他的六品资历呢!好歹这地方他熟不是!

  不过,这不等于付家没有变化,这两年的时间付大师终于这字可以拿的出手了,这绝对是属于付家的大喜事,这里是科举的弱县,读书人虽然也不少,可是和那些江南地方差了不止一点两点,基本上几十年才能出一个进士的那种,不过越是这样,这对于文人雅事就越是看重,所以在这里,付大师的东西还是卖的不错的,虽然没有一开始时候的火热,却总是能引领一下潮流什么的,一年千把两基本没问题了,最起码付家又多了一个铺子,这是现实。

  至于那什么字画之类的东西,虽然这一家子水平真心不怎么样,但是好歹在这农户居多的地方也算是可以了。又不是要题字卖钱,不过是书信往来,那些文人交流什么的,人家付大师也不怎么前往,那淡薄名利的到了极致了,就是大虎也很少参加,倒是一家子常常上山,不是采药就是打猎,甚至大虎还在付清上次看到水芹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可以供往来药农猎户歇脚的树屋,里面还倍了些米粮,让不少知情人感慨这一家子有仁人之风。

  前一年开始,这果树陆陆续续的就开始结果了,一年里,单单是果子,还有果脯卖的就很不错,那新置办的铺子就是果脯铺子,虽然小了些,还是在西市口,地段不算一等,但是这收入却着实不错,一年下来也有几百两银钱,再加上修剪了些花枝卖花,还有付清的什么菊花,兰花,之类的,特别是腊梅,受欢迎程度不是一般的高,两下里一加,几近千两,三个铺子,一年收入基本不下两千两,再加上如今这一百四十五亩土地的产出租子,可以说,付家到此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富裕人家的行列了。去年下半年又在霞关镇又增加了六十亩田地,付家这个地主那是名副其实起来。过年的时候,单单是红包就派出去了三四十个。可见这家业的兴旺了。

  当然涌泉村也是有了新的气象的,比如这什么山神庙,土地庙都已经造好了,和龙王庙几乎是三足鼎立,还有就是村子里在这三个庙宇边上建造了三间大屋,屋后还围了一个小院子,里头还有三间正房和一个厨房,那是村子集资兴建的蒙学,这里头付家出了大头,整整一百两,里头的书籍也是付家友情赞助的,四书五经,开蒙书籍,基本考秀才要用到的书这里头都有了。就是里头的塾师,也是大虎出面请来的老秀才,这算是对整个村子做的最有贡献的事情了,一时间付家在村子里的名声地位,那是绝对的响当当啊!前面三间正屋,中间一间是课室,左面一间是书屋,凡是村子里家境不好的学子,买不起书,可以到这里借书看,甚至在这里抄书,连抄书的桌椅都是齐备的,这绝对是方便了很多人。据说,大壮的小舅子,就常在这里用功。右面一间更是所谓的考前进修班一样的存在了,准备以后想要科考的学子在这里冲刺用的,因为里面是好些前人的试卷合集,绝对有参考意义,还有些钱粮,律法,数算之类的书籍,给那些准备以后当书吏等人用的,属于分流课室了。后面的小院子自然就是塾师的居所了。

  当然在涌泉村,最具有神奇色彩,变化最大的就要数涌泉了,那一处无意中挖开的泉眼,加上付清丢下的灵石,在这两年间,已经美名传扬到了外县,常有人不辞辛苦到这里来接泉水回家。作为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的最佳必备使用,更有些附庸风雅的人称,只有这样的泉水才能泡出好茶,让不少*茶之人恨不得把泉眼挪回家去。有鉴于这泉水的知名度,还有粉丝如成县令和周老爷这样的官绅,所以自然有人捐赠了银两,由付大师设计并监督建造了一处遮泉亭,(说白了就是在这泉眼边上竖了些石柱,然后盖个顶,把泉眼稳固住,免得那天没了,用顶遮起来,免得这泉水让雨水冲没了,)不管怎么说,这已经成为了涌泉村,或者说是繁花县的知名旅游景点了,就是这边上的树林里,山道边,也盖起了听泉台,(就是个石台子)时不时有些自认为是文人雅士的到这里聚会,开个文会什么的,顺带还带动了这里土质野茶的销路,让不少家境不怎么样的人家多了几条挣钱的路子,像是脑子活络的大壮家,在他家小舅子的提醒下,还赶制了一批红泥小炉,竹节茶具,在那些开文会的斯文人中间挣了一笔。

  至于野茶?付家特意将土法制作野茶的法子传给了村民,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上几手,只是制作的好坏有点差异而已。大不了,好的卖了,坏的自家待客吃,总是有用的,倒是让这涌泉村一下子雅致了不少。

  村子里的人口也在这两年里又增加了几户,已经达到了三十户,已经能算得上是一个中等的村子了,再加上设施基本齐全,已经脱离了小村落的结构,周边的野物也基本不再随处可见,这安全上也好,人气上也好,完全像是个经营了几年的样子,可见这里人打猎的本事有多大了。

  在这两年里,大虎潜心读书,和县城的教谕关系很不错,得到了不少的指点,不然这蒙学的秀才也请不到对吧,这也是人脉啊!最重要的是,大虎已经决定了,今年他就要去参加秀才考试的后两次考验,准备努力一把,把自家的门楣往上提一节,这立马成了付家全家的大事。

  ☆、65秀才和媳妇

  大虎考秀才也是有了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今年,不管他中不中,接下来,

  就要娶媳妇了,若是他能顺利的得个秀才的名头,那么这场婚事自然也能多添上几分光彩,若是不中,成家立业,先成了家,他也好继续努力,省的还有个未婚媳妇勾着心思。

  当然这是谦虚的说法,事实上,付家的人在连着这么些年的灵气滋养下,在付清时不时的小灶补身下,一家子孩子也好,大人也好,脑子那都是属于聪明的类型,虽然达不到什么逆天的程度,可是这读书写字什么的,倒是有了几分优势,不说过目不忘吧,好歹这记忆力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是背上四五遍才能背下的东西,如今两三遍就成了,这就是进步啊!不然就付大师这个年纪,现学的写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成个样子?谁信啊!

  大虎自从决定了要考试,家里的事情那是基本就不怎么出面了,好在如今有爹了,他甩手也方便,家里还有付清这个掌舵的人在,二虎也九岁了,好歹是时不时也能顶半个大人用了,他一点不担心会有什么不妥当的,从开了春就开始一天到晚在学堂蹲着,不是自己学,就是趁着那老秀才空闲,跟着学,用功程度,直逼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人,再加上这孩子这几年也没有闲着,愣是把四书五经,还有几本关键的名家注释都背了下来,还有些什么史记之类的也记得七七八八的,如今这琢磨的不过是科考的格式,考试的行文方式,还有就是这八股,策论的本事,常言说的好啊!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很多书,你读了背了,细细的去想了,这理解的也就能通透上三分了,在加上还有范文参考,要摸熟悉这考试文章的做法,其实就是个时间问题,还有就是熟练度的问题,他也不是要考个什么案首,更不是什么一心要著言立说,没必要吧书本的东西去延伸到无限的高度,能理解的写的出论述文,说明文,记叙文,那就基本能过关了。

  还有付清帮着不时的出些题目什么的给他练手,这么一来,水平属于直线上升啊!看的老秀才都觉得这孩子以后要是不考举人都可惜了,说不得,自己这个县里出个进士也不是不可能了。当然这老秀才的心里,那是在付家祖坟青烟直上云霄的情况下!这点还是要说明一下的。

  付家的其他几个孩子,除了女孩子,那是付清负责教导,其他的男孩子基本全去了学堂了,就是舅舅家,姑姑家的孩子,也被送过来了,倒不是他们自家那里没有学堂,没有老师,关键是,这里舅舅家有房子,住的下,而且老师水平比他们那里的童生出身的塾师好啊!那可是秀才啊!吃喝衣物什么的,还有付家帮着关照,怎么能不来?

  再说环境,这里清幽啊!读书人也多不是,晚上讨论个学问还有大虎帮着解惑,并且监督学业什么的。哪像他们家里!舅舅家,那是前面就是小工厂,一天到晚的都是敲打木头的声音,人家如今这业务做大了,大虎又给了几个新的织布机,是那种能在锦缎上织出镂空花纹一样的机器,最近大火,正赶工的厉害呢!为了挣银子,为了扩展家业,早日也做个小地主,人家张家舅舅已经把小工人数扩展到了四个了,能不忙乎吗!掰指头算算,出去成本和分给大虎和小工的银子,一个月近七十两的收入,那是很诱人的,要是能连续干上一年,攒下来,绝对能买上一百亩地啊!虽然这个有点奢望了,不过着订单忙上半年那是绝对有的。张家舅舅那是心头火热啊!他家如今可不只有大虎这里十亩地了,自家镇子边的村子里也有二十亩租给人家种呢!做完这一票,怎么也能再买上五十亩,几辈子都没有过的大家业正在招手啊!儿子丢给姐姐姐夫,那是绝对正确的。

  至于姑姑家,更是忙乎,他们家如今这官道边铺子都有两个了,一个是老牌子鱼丸,一个是鱼皮粥的粥铺,家里也盖上了三进屋子,地也买了两回,和家中原本的土地连成了十五亩,按说,真的是不错了,没看见,他们那些跟着他的本家族人们,一个个不过是翻新了屋子,土胚房子变成了瓦房,加了牲畜棚,围墙什么的,买地也不过是两三亩地吗!绝对属于领头人的地位啊!可惜他们看到的是付家,张家的变化,深深的觉得羞愧了,自家还是不够努力啊!家业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啊!这样的情况下,就是蔡老太都卷袖子上场了,孩子愣是没人看着了,怎么办?送学堂呗,付家这边的就是最好的选择啊!师资力量雄厚,周围环境氛围又好,(比他们家一屋子鱼腥味好的能上天了。)还有人看孩子!(付张氏最小的孩子去年六月份出生,有一个儿子,正是母*泛滥的时候。)还有学习的偶像大虎,可以激励孩子上进,就没有一处不好的,能不送过来吗!

  于是乎,付清在大虎准备考试的这段时间里,那个任务重啊!简直就是王熙凤再世啊!一天到晚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好在这样的情况还是有收获的,到了六月份,大虎顺利的通过了州试,到了八月,又是过了府试,终于成为了一名红果果的秀才,虽然排名上不过是三等,排位更是在一百多名,可是这已经是付家往上数大概八辈子最厉害的科举成绩了。八辈子农民终于翻身做读书人了!不说别的,自家的田地那是可以开始享受免税二十亩的政策了,还能免去家中三人力役,见官不跪等等高人一等的政策。

  不说大虎如何,付大师一家子在接到喜报的第一时间,全家都激动了,还有交好的村民直接上门,帮着把前院的门窗敲碎了,这叫改换门庭。

  “祖宗保佑啊!快,闺女,我,我要立祠堂,写族谱。”

  得,付家几辈子了,居然连个祠堂族谱都没有,可见这家里底蕴的问题是在是让人惊叹啊!绝对是没有出过读书人的最佳例证啊!

  接下来,接下来还用说?这当然就是该大虎娶媳妇了,反正隔壁的曲大夫已经笑眯眯的开始帮着看黄历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争取在年内完成吧!还是很来的及的,实在兴奋也能在十月份搞定,反正两家准备的都差不多了,不愁不利索。至于举人?一百多名还想考举人?拜托,请在读几年吧!反正这明年那是肯定没戏的!底蕴啊!这还是付家的大问题呢!

  作者有话要说:提示:

  这里架空中的荣朝行政分类如下:

  全国十三个省,

  三省为一路一路长官为总督二品

  一省-三个府一省长官为巡抚三品乡试(考举人)

  一府-三个州一府长官为知府四品府试(秀才)

  一州-三个县一州长官为知州五品州试

  一县-三个镇一县长官为知县六品到七品县试

  一镇-三个村

  ☆、66大壮家

  大虎那里是大登科带着小登科,红光满面,意气风发,说不尽的喜气洋洋,

  花团锦簇,连带着张家舅舅和蔡家姑姑姑父那里似乎也借着了光,一下子门第高了起来。这一现象让一心跟着大虎走的大壮看的眼红的不行。眼光一下子就放到了自家小舅子身上去了。好歹咱们家也是有一个读书种子的,不说秀才,哪怕是个童生呢!也是说明了自家跟着大虎家在拉近距离不是!

  执念啊!这些年大虎家的转变,加上大壮跟着大虎的步子挣了钱,养了家,盖了房子,买了地,这跟着大虎走已经成为了大壮,甚至是他们一家子的执念了,那是有希望要上,没有希望,制造希望也要上啊!看看,这活生生的例子就在哪里摆着,就像是伸伸手就能摸得到这样光鲜舒坦的样子,谁会不动心啊!

  要说大壮家,如今那真的是,已经不是几年前那吃不饱饭的人家了,也是属于发家致富的典型人家了,若不是有大虎在前面遮住了他们的光芒,说不得也是要让大家翘着拇指赞赏一回的有为青年,属于励志故事的猪脚了。

  大壮家如今跟着大虎买地,已经把家业曾产到了五十亩,这在以前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家里牛也有了两头,后山原本的零星的菜地,经过他们不断地清理,合并,已经达到了一亩半,基本上家里的吃菜问题已经能完全的自给自足解决了,甚至菜园靠近家里房子这一片空地上还违章建了一个牲畜棚,养了五六头猪,他们家就在这山坡最上头,最靠近密林处,既然没有妨碍到别人的利益,自然无人注意。大壮更是聪明,基本上这养猪都是大小都有,每月杀一只猪,在进一只小猪,形成了循环,这杀的猪也成了村里各家每月的猪肉来源,大壮家成了不是屠户的屠户。挣得不少钱,至于养猪的材料,则是村子里开豆腐铺子的人家用剩的豆渣,还有些糠谷,泔水,成本不高,家里老头老太都能干得活计,绝对的养家利器。

  大壮永远记得,和大虎他们一起去打猎的事情,那是他们家第一次一夜致富的关键,为了这个,他没少跟着大虎练功,就是射箭什么的也没有一天放下,家里也从一些老猎户那里去买了旧弓箭,时不时上山打猎,虽然多是些小猎物,可是这常年累月的,倒是也积攒了不少银钱,他们家男人多,哪怕是轮流出去,也足够了。甚至有一回在和大虎他们一起上山的时候,打到了五只羊,两头鹿,一下子又大大的挣了一笔。

  村子里如今基本上是家家有地,人人有活,有力气的做完了本家的地里活计可以说去石场采石头,挣钱养家,还有人家看着村子里什么都没有,自然也就有了激灵的有了营生,做豆腐的,做木匠的,泥瓦匠,虽然都是属于副职,但是真的,已经是很红火的日子了,所以大壮家做了这养猪,卖猪肉的活计,不过大壮如今看着大虎家的热闹,心里突然觉得自家还是不够啊!

  想着这些,他又做了一个决定,在大虎成婚三天后,他到了大虎家,像大虎又一次借了银子,这一次他要把张家舅舅家边上,靠近深水井的那个地方买下来,盖一个铺子,并且分成两边,一边以后就是他们家固定的卖猪肉的地方,甚至还收些猎物什么的,由他们家再运到县城卖出去,或者帮着收些皮子,好歹能整个运费。另一半则是要做一个杂货铺了,卖些个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还有每家都要用的到的针头线脑,坛坛罐罐,还有些劣质的酒水,甚至还有几匹廉价布料。十足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样的铺子,在大虎家来看或许很是看不上,但是对于大壮家来说,这已经是不小的家业了,好歹这铺子的地,房子都是自家的,那是固定资产,生意上虽然小,每个月少说也能多挣上几两银子,这在大壮家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大壮家自家五十亩地,一年少说一百石的粮食出产,再加上租种大虎家三十亩,自得三十石,这样一年就是一百三十石,他们家能吃多少?要知道他们可不是大虎家,他们是把好米都卖了,然后换便宜的米粮自家吃的,按照粳米十五文一斤算,这一年,怎么也能有一百九十五两银子,他们家吃次米,次面,大约是十文一斤,一人一天一斤算,一年也不过是用上五十五两罢了,这就存下来一百四十两,肉食他们家自己养,自己打猎,菜自家种,家里衣裳,棉被,还有些杂七杂八的日常开销也大多靠着别的零碎卖猎物,每月卖肉的收入就能持平,这样的积攒,也是大壮能在这么短的日子慢慢的买到这么些田地,还有底气买铺子的原因。实力啊!

  不过这都不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大壮看中的是周博文的学问,他们家,除了刚出生没多久的二叔的儿子四壮,其他几个都太大了,上学也来不及了,这样一来,想要提升自家的档次,能靠的就只有自家小舅子一个人了。只要他能有个童生的功名,自家以后婚丧嫁娶都有好处,要是能得个秀才,那自家也算是和读书人家沾边了,说不得还能带着四壮也上进,自家从此往大虎家更近一点,读书是很花费银钱的,看看大虎家的那么多书,大壮就很是明白,所以他最先做的就是开拓财源,想法子让自家每年的出息再多一些,日子再好一些,他们家人口多,人多自然这每个人心思都不一样,要是这日子紧巴,手里没有余财,谁也不会愿意白白供养自家小舅子读书,只有大家手里宽松,这才会想到长远的好处。毕竟那是他的小舅子,不是他们一家子的小舅子,这里头还是很有些差别的,大壮不傻,兄弟们都大了,各自成了家,自然也就学会了为自己的小家考虑多些,他不是也一样吗!人之常情啊!

  大壮的想法,自然是和大虎商议过的,甚至连自家这么多兄弟,万一等爷爷过世,这分家的事情,也透露了心思。他们家三兄弟,二叔家就一个男娃,还是个奶娃,这差距太大,若是二叔没儿子,自然是他们家养着,直到过世摔盆什么的也是他们的活计,可是有了儿子,这自然也就不一样了,以后都是麻烦啊!所以好些事情,都要想的长远,想着周到,甚至以后怎么处理周博文的问题也说了起来,这让大虎,听得更加凝神了。他心里可是把这周博文当成妹夫人选的,若不是这家伙家无恒产,还寄居姐夫家,说不得大虎早就下手了。

  ☆、67结亲的可能

  “当初,我可是答应了我媳妇,把她兄弟当自家亲兄弟对待的,男子汉大丈

  夫,一口唾沫一个钉,说话自是要算数的,既然是自家兄弟,那我就要为他打算,家里如今也算是四世同堂了,屋子倒是也住的下,可是你也知道,如今这老爷子,身子不适太好,毕竟六十多了,爹和二叔又都是老实人,不怎么会管事,家里都是我做主,这样一来,凡事更是要公正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女当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