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女当家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长女当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7 KB   上传时间:2013-10-24 19:42:12

  付清说话脆生生的,表情严肃,付张氏看的眉眼弯弯的,捂着嘴就想笑,这孩子,过了年也不过是八岁,可这架势,到像是个什么人家的大家主母一样,真是可乐。

  而大虎呢,一听妹妹说练习射箭,要买弓箭,眼睛又亮了,自从他开始练习拳法一来,他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再一点点的变强,不单是手脚力气大了,身子灵活了许多,就是上山走路,也觉得自己比以前轻快了不少,他如今坚信,要是自己能好好的把这个射箭的本事再学学,以后就是不当石匠,当个猎人也是能养家糊口的。

  “成,买,过了年,把钱攒攒就去。”

  大虎说的是钱攒攒,但是兄妹两个不约而同都想到了那支人参,等卖了人参,家里就有了余钱了,至于如今这些,那是过年用的呢!

  这里他们在想着过年要买些什么,另一边付张氏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粗布钱袋,哗啦啦的,铜钱又一次铺上了桌子,

  “这是我做荷包绣花挣得,你们也数数,合在一起看看有多少,往年你们爹在家的时候,每次都会给你们做件新东西,不是新鞋,就是新衣,今年咱们也按着往年的样子做。”

  付清抬眼看了一眼付张氏,见着她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微微放下了些心,帮着开始数钱,不多会儿,一共七百三十文被数了出来,加上前面的,家里的余钱有了八两二钱零三十文,付张氏一听这数,立马很是欢快的对着孩子们说道:

  “这可好,家里如今有米,有面,还有两只冻着的野兔,一只野鸡,西屋养着的一窝小兔子也长大了好些,今儿隔壁还来说有人想买了去,能卖上一百五十文,这样下来,今年过年的日子那是真不错呢!你们爹要是回来看见了还不得狠命的夸我们那!”

  一听付张氏的话,付清立马明白,如今这付张氏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的照顾着家里,不是她心里不想丈夫,不担心丈夫,而是她自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念想,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丈夫一定会回家,而她就要在丈夫回家前让家里过的好好的,不让丈夫失望。

  不说这想法是不是自欺欺人,对于付清来说,只要付张氏能对生活有了奔头,能好好的不在自己折腾自己,那就是好事,而大虎呢!听到这里眼圈又红了,他跟着爹时间最长,感情自然也最深,听着付张氏的话,心里也满是赞同,觉得爹一定会回家的,于是狠狠的点了点头,

  “恩,咱们都好好的,爹回来一看,肯定高兴。”

  说话间,他有点忍不住想掉泪,匆忙的就转身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遮掩的说道:

  “我去弄点柴火,炕都有点不热乎了。”

  看着他出去的背影,付清心里有点心疼,这个哥哥,那是真把自己当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了,如今连落泪也不想让人看见了,看着他瘦弱的背影,付清真的觉得心酸。好在如今家里也算是能吃的饱,住的暖了。至于穿?他们那不是弄了碎皮子吗!自从这第一次把碎皮子缝到了衣服里头当衬,并发现这样很是保暖,他们一家子就开始把家里人所有的冬衣都补上了这么一层,就是鞋子也不放过,付张氏是个手巧的,愣是按照付清连比带划的形容,做出了古代版雪地靴,里头用碎皮子愣是拼出了长毛靴的效果。至于什么护膝护腕,雷锋帽,手套,更是已经风靡了整个繁花镇,成了穷人们的御寒首选。与此同时,王老爹家的碎皮子一时间也畅销了起来,愣是卖出了十个铜板一袋子的价格,和碎布一样能换钱了。让王老爹笑呵呵的乐了很久,

  说起王家皮子,他们家是整个县里,硝制皮子最有名的,几代传下来的手艺了,说是百年老店也是可以的。常年除了自家收的皮子,慕名而来的,想要他们家帮着代硝制的更是不少,这硝制皮子,必然是要规整形状什么的,这样一来,这切除些周边的碎皮子就成了必然,常年累月的,家里积攒的碎皮子那是能堆成一间屋子。

  往年他们总是用这碎皮子当棉絮,缝个被子褥子也就是了,从没想过,这碎皮子居然也有能卖钱的一天。那可不就是意外之喜吗!那王老爹看着大虎他们的眼神都透着喜庆。倒是帮着大虎他们挡了好几次的麻烦。

  你说能有什么麻烦?这么两个小孩子,每天都能送些猎物,卖些毛皮,这样的事情能不打眼?能没人妒忌?能没人打听?

  好在不论是王老爹,还是齐掌柜,心里都可怜他们,想着帮衬一二,所以一般都是直接替他们说,是他们让这两个孩子帮着去收猎物,一斤一文的差价,挣个跑腿钱,这才糊弄了过去。大冬天的,谁愿意到处收货啊!走上一天还不知道挣不挣得到十文钱呢!这忒受罪,忒辛苦了些,于是,传了几回,也就没有人再去招惹了。当然也有几个脑子灵活些的穷人家听说了,去询问能不能让他们也做做这收货的活计,倒是让齐掌柜乐了,他还真是得来毫不费功夫,这活计,本来是他的一个徒弟干的,这不是要过年了吗,人家回老家了,他本想着反正有大虎他们送来,倒是少些也无所谓,只是大虎他们送的总是兔子,别的东西少了些,他心里也觉得有些遗憾,只是这收货一般倒要各个村子去,有些远,他又走不开,只好罢了,没想到这有人来帮着收货!还有什么不行的?

  于是乎因为大虎他们,又有人受益了,齐掌柜多了货源,好几家穷人有了冬天的活计,能多吃几碗饱饭了。

  话题说远了,在转回来,这付清看着大虎出门,她迅速把银子铜钱都收了收,然后也跳下了炕,

  “娘,我去做豆浆了,一会儿临睡前好喝一碗补补。”

  说完,付清就利索的往厨房走,说起这个豆浆,那是家里有了些个余钱后,付清折腾出来的,老实说,她也就是个精贵命啊!没肉吃的时候馋死,可是这一单每天能吃上了她又开始嫌东嫌西的了,这每天的兔子肉,不是红烧就是炖菜,吃的她觉得有些腻味,于是就开始想法子了。

  冬天北方,那就是没有绿色能看的见得,家里除了些夏天存下的野菜干,那真是没什么东西了,不然当初他们也不会总是去集市捡东西不是。想了半天,付清就是没能想出什么新菜来,倒是最后在无意中看到黄豆想起了豆浆,磨豆腐什么的,她不会,当然要是问有问必答,肯定是会的,但是她听过一句话,好像是说什么世上最苦的三样行当之一就是磨豆腐的,他们家已经够苦,她实在不想在多一样苦楚,于是她最后决定,豆腐什么的,那就算了,最起码如今她是没有这个想法,豆浆还是可行的,最起码不但能换换口味,还能补充一下身上的营养不是!

  付清理由很好,黄豆也不是什么贵的,又听说是对身子好,当然家里人也就没有什么不同意的,等喝了豆浆没多久,家里人一个个都觉得身子似乎真的有了些改善,一个个惊喜不已,于是有了这每天全家喝豆浆的习惯。

  听到这里似乎有人已经猜到了,确实,光是喝豆浆,这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能感觉到身子变好呢!这里头自然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人家付清如今一天能问上六个问题了,一般她还真是没有那么多可问的,挣钱都忙不过来不是!于是常在晚上睡觉前,琢磨些东西,把剩余的问题数给问了,总之绝不浪费就是。

  一天挺无聊的,不知道怎么就问道了修仙文上,付清猛地想起了那个袋子里的瓶子,边拿出来询问,果然,这里头是丹药,有能解百毒的解毒丹,有疗伤的培元丹,有强身健体的淬体丹。只是他们都不能吃,能量太大,不过付清是谁啊!那是网文中的老鸟,什么法子没听说过。立马就想出了法子了。

  她把其中一颗淬体丹硬生生的用那把宝刀切成了十份,然后把其中的一份放到了自家喝水用的水缸里,再用这水煮豆浆,几番稀释下来家里头的人能喝到的真的是不知道能有多少了,再大的能量这么分也感受不到多少了不是!于是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家里人的身体就变好了,不说别人,最明显的就是付张氏了,她已经能出门了,不然这绣活谁送?

  付清一边烧柴,一边看着锅里翻腾的豆浆,脑子里忍不住想,这些豆浆是不是也算是外挂?

  作者有话要说:

  ☆、19新年

  日子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就是小年了,到了这一天开始就是呼吁正式

  的进入过年的范畴,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之后才算是过完,真说起来,古代的年,其实相当于如今的长假,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每年只有这一段时间是属于命令规定,或者说约定俗成可以畅快的休息,畅快的吃,畅快的玩的。甚至有些地方可以把这样的放假一直延伸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

  小年这天要祭灶神,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一天的活计就是大虎带着二虎两个人做的,别看二虎小,人家那也是男人,恩,小男人。而付张氏和付清则是只有避开的份。

  大虎很是慎重的把灶君像贴好,又摆上供品,上香,送酒,一应祭灶仪式都做完后,把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就算是“送神上天”了,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再用“接灶”仪式把灶君接回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付张氏也好,付清也罢,就是大虎也忙得快直不起腰来,不过心里边高兴,“扫尘”亦是“扫陈”,明年会是翻新气象的。特别是对于大虎和付清来说,他们心里可是还记挂着那株人参能换多少银子呢!

  一天接一天,每日都有祖宗传下来的习俗,只是家里人实在是少,有没有壮劳力,最后不过是付张氏带着两个算得上半个大人的大虎和付清在家里忙,让二虎看着小的,一直忙到了年三十这天。

  虽说今儿是年三十,大虎两个上午依然去山上里跑了一趟,大年初一、初二是不出门的,下回出来就是初三了。这样一来,家里的必然有好些天没有收入,大虎自然是心里着急的,他也不想能弄回来换多少钱,可是她觉着能拿回来到时候当做年礼也是好的,果然,一去就是五只兔子,加上家里存下的,就是付张氏走娘家也够了。

  这天中饭一家人简单的吃了一点,就开始忙活开来。晚饭,年夜饭,这是所有人都最重视的一顿饭了,虽然付石匠失踪还没有消息,但是这不影响全家吃这顿饭。因为他们坚信,爹一定会回来。

  大虎带着二虎贴门神、挂桃符,付清则是和付张氏一起负责贴已经剪好的窗花。里里外外的,家里已经渐渐添上了许多的红色,有了一丝热闹的喜气。

  随后付张氏领着家里的孩子在厨房里做晚饭,上午的时候就把多数的东西都洗干净了,下午只要一样一样的煮出来就成,都是些耗时间的慢工活,主灶和偏灶都用上了。

  除了自家逮的野兔不算,又在齐家肉铺买了半斤猪肉,两只猪脚,一共花去了三十文钱。准备猪脚炖汤,猪肉炒个菜,他们家兔子肉倒是吃的不少,家里也有,野鸡也准备了一只,可是这猪肉却是好久都没有怎么尝到过了,这次也算是过年尝鲜了。

  本来还计划买条鱼,好有个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可冬季里的鱼往往是有价无市,弄得付清只咋舌,眼珠子乱转,想着自己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来挣银子,就差没有钻到钱眼里去了。

  这一顿饭最主要的素菜就是白松和豆芽,说起这个豆芽,那也是付清的杰作。看到黄豆,有了豆浆,虽然做豆腐她是不成了,就是磨豆浆剩下的豆渣她都是做了豆饼当干粮了,最后实在不怎么喜欢,让大虎找了豆腐坊给卖了些小钱。可是人家付清还是有优点的,这不是,把豆芽给做出来了吗!还趁机放到了豆腐坊施家大郎家寄卖了起来,虽然不多,可是也是比长期的进账。

  只要把饱胀了的黄豆放进木盆里,用布盖住,放在炕头最热的那个位置保持温度,水分不够时又洒上点,这活轻省的很,也不少挣,家里二虎都能干,这样的挣钱法子,付张氏怎么会不喜欢。所以这个活一直都是家里这母子二人的活计。用这些挣来的银子买些家里的油盐酱醋那是足够了。因为过年,素菜实在少了些,前些日子更是狠狠的卖了一大批,就是周边的人家也上门来买,倒不是付清不担心这法子外露,而是这东西本来她就不打算长做,一斤豆芽她掌控的比施家好,也不过是发出六七斤豆芽来,卖的和黄豆一个价,已经是很挣钱了,在不敢贪心了。

  再说这法子一来容易琢磨,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让人看破了,二来要是真的能挣大钱,只怕这法子他们根本就保不住,所以付清一开始就直接把这方子卖给了施大郎,换了五两银子,然后让施家免费帮他们寄卖豆芽菜,并答应这法子再不卖给别人。用这种方式隐藏在施家后面挣钱,这对于他们家目前大虎没有长大,付石匠没有归家的情况下是最好不过了,人家最多以为他们帮着施家做活而已。

  夜幕快降临时,年夜饭也做好了都端上了桌,屋子里暖呼呼的,一家人围着桌子团团坐下,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今夜要守岁,吃过饭后都聚在东屋里,继续说说笑笑,等着子时的到来,

  子时正,有些人家已经燃放起了鞭炮,一家人聚集到院子里,先是朝着正东方向举香叩首接回灶神,接着大虎去点旺火,随后拿着香头去点鞭炮,片刻整个院子都是霹雳啪啦的震天响,旺火照亮了院子的角角落落,付清拉住二虎,阻止他去追逐在雪地上炸起的点点闪光,付张氏看着孩子们闹得厉害,也笑了笑不过看了两眼就进厨房下饺子去了。

  这一年付家家主失踪,可是他们依然挺了过来,付清看着正围着大虎闹腾的弟弟,突然觉得分外的有成就感。

  次日,天蒙蒙亮就都醒了,穿戴整齐后,大虎领着弟弟妹妹,对着端正做在椅子上的付张氏,齐齐跪拜叩首,给母亲拜年,起身后付张氏每人发给一个红封包着的压岁钱,这是各人一年的私房。付家的私房钱啊!付清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那两个藏钱的地方,忍不住吃吃的笑了起来,这一笑,大虎也想到了,两个人傻不拉几的居然对着乐了。

  年初一,忌晨起开箱倒柜,忌多言,忌扫地,忌捉针,大人还忌走人户,不过孩子却是要走街串巷的拜年。大虎领着弟妹,带着那些兔子,把这半年来对着他们家有所照顾的人家一一去拜了年,送了礼,算是感谢。

  初一这天要吃除夕夜剩下的,除了热热饭菜,其他的事情全不用做,是一年中最轻松的一天。

  年初二是回娘家拜年的日子,付张氏娘家在边山镇,也不算远,只是娘家父母早亡,妹妹远嫁他县,唯一一个弟弟家里条件也不怎么好,不过是个木匠,又没有铺子,不过是靠着帮人做工挣钱,当初付石匠出事,他们夫妻直接带着两个孩子来住着帮衬过一段时间,可是后来一直不见人,只好回去了,毕竟他们也要过日子,要挣钱。就是付张氏坐月子,他们也是松了东西,帮着照顾了几天的,不管是付张氏还是大虎,付清,都记着他们的情。这一次去自然是带着双倍的礼。

  付张氏带着孩子拎着两只兔子上门,倒是把张木匠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家姐姐家里如今居然能吃上肉了。这个老实木讷的汉子,一时居然说不上话了,倒是舅妈钱氏反应快,立马迎了上来,伸手帮着抱过了小娃娃,看看拿过来的东西,一点也不矫情,一边说话埋怨,一边把人往屋子里带。

  “大姑子,这是做什么,有东西还不赶紧的换了钱,好给孩子们补补身子,给我们做什么,自家人用不着这样。对了,你身子怎么样?我看着好多了,脸色都红润了些,看着倒是胖了些。昨天我还和当家的说起,要是你今天不来,明天咱们就去你那里看看,这都两个月了,也不知道你们好不好。病养的怎么样,这几个孩子有没有饿着。如今倒是放心了,看着过得不错。你还是有本事的,这样就撑起来了。真是不容易。”

  “哪里是我好本事,是大虎和大妞,这两个孩子本事,起早贪黑的,这么小就开始养家糊口了,我要是在不争气,岂不是连孩子都不如了。”

  “早就该这样了,你啊!就是心思重,姐夫不过是失踪,总是会回来的,说不得是让人拉着去拉了什么货物,走的远些罢了,这有媳妇,有孩子,有家业在这里,他就是走的再远,还不得回来?不用太担心。”

  “承你吉言了,但愿他早些回来。”

  “你们家这些日子可好?这大冬天的,这石头也不好开凿,日子怎么过啊!要不在我们家住上一段时间?”

  “不用,孩子们有法子了,正要说给你们听呢。你们也好试试。”

  两人说话间就到了正屋坐下,张木匠的长子,张大郎更是利索的倒了水过来,给姑姑姑父,还拿了几块米糕给大虎几个。坐在他们身边说起了话。表兄弟之间看着感情就好的很。甚至二郎还拿出了一个木头做的小鸟给二虎,说是礼物。

  付清看着不管是舅舅还是舅妈都是热情,热心,还亲近的样子,心里很是温暖,听到付张氏的话,眼睛往大哥那里看了一眼,果然那大虎一听到说起这事,立马很是利索的就开始和舅舅说起了冬天套兔子的事情,听得舅舅一家也兴奋了起来。这可是好营生啊!虽然只能做冬天下雪这一段时间的事,可是好歹能给家里添点进项,能多点肉食不是!

  更何况,张木匠是个大人,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九岁,一个七岁,也是能帮上忙的岁数了,这要是弄起来,说不得比大虎他们还利索些呢!最要紧的是,他们这镇子边上就是山啊!

  这有了好法子,张木匠差点坐不住,马上就想去试试,好在大虎答应吃完午饭,就带着他们去演示一回,并说明了这法子实在是太简单,让舅舅小心让人学了去,最好在人少的地方下套子,也好多挣些时候。听得钱氏拍着腿直呼外甥有本事,比她家当家的有脑子,说的张木匠脸都红了。

  这次来,付张氏还带着亲自做的几双雪地靴给弟弟和外甥,并把自家的雷锋帽,手套,衣服里续碎皮子的法子都告诉了钱氏,这法子早晚都要传出去,她自然先想着告诉了自家人,好歹让自家人早些受益。

  两家人这亲热劲,看的付清很是有些眼红,想想现代的人,一个个门对门都不一定有这样的守望相助的情分,真是世界越发展,人情越淡漠啊!

  作者有话要说:

  ☆、20娘家和邻居

  大虎这次带着张木匠一家大小三个男人出门下套子,没有带着付清去,毕竟

  付清是个女娃,平日里家里没人手,要吃饭,要养家,那是没办法,但是这一次不过是出门教舅舅家,那就不用她出门受罪了,大虎吃完了饭就招呼着舅舅和表兄弟出门,付清则是在一边领着二虎和妹妹听着付张氏和钱氏说起了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眼珠子不住的打量这屋子的格局,最后甚至带着二虎去看那些家里养着的动物。

  要说这钱氏真是个利索人,一个小院子,还比不得付家的院子大,后院不过是一长条的畜生棚。可是她愣是在家里养着三头猪,一只牛,外带五只鸡,还没什么大味道,这可见是个十分爱干净的人了。

  两边的厢房更是比付家小了一半,不过是一边一间的样子,左边是厨房加柴房,右边看着窗户上的影子,估计是舅舅放木匠工具的地方了。房子虽然也是砖瓦的机构却显得有些陈旧,可见这张家的日子过的真的是不怎么好了。

  付清正琢磨着这房子在镇子上的位置,准备辨别一下东南西北的时候,大虎那边确实已经回来了,还别说,这离着山近还是有好处的,这来回就是省事啊!听着大虎回到屋子里的说法,他们这还是去了比较偏僻些的地方的缘故,不然,还能再快些,这也就是下套子,真的有没有东西,还要让舅舅第二天早上去查看一下才知道。

  走娘家,除了特别远的人家,一般那都是不过夜的,所以没有多久,大虎他们一家子就告辞准备走了,临走的时候,舅家回礼自然也是要他们带回去的,让付清没有想到的是,舅舅家准备的居然是一袋子糙米做了回礼。

  “大姑子,我们家这个是个实诚人,一早就吩咐了,说是什么年礼也没有这个实在,也好让你们多吃点干的,姐夫不在家,舅舅家总是要多帮衬着。弄得我这个舅妈就像是个小气人似得。我还不服气,不过经过今天大虎这一出,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年礼是减薄了,好孩子,等过些日子,舅妈给你们做新衣裳穿,且原谅舅妈这一遭。”

  钱氏这话说的飞快,听得付张氏忙不迭啐了两口。

  “这是什么话,你是长辈,这话说的,万万不能这么说,要真是这么计较,咱们家欠你的岂不是更多,前些日子家里要不是你们帮衬,我们家还不知道怎么办呢!就是我这条命说不得也没了,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说完又狠狠的白了弟弟一眼,

  “姐姐好着呢!你放心,那个法子要是好使,你多攒些钱,什么时候能买上一个铺子才是真的,别老顾着姐姐,如今,姐姐家过得过去。你该多为孩子着想,不成就让大郎他们读书去,认上些字,找个算账什么的活计也是出息事。再说你们家两个小子,家里这房子也小了些,你也该想着在置办些,不成把厢房扩上一扩也是好的。”

  自打大虎他们说起这药材值钱,还有那个药材图册的事情后,付张氏对于认字很是看中,这次正好顺嘴说了起来,倒是让钱氏愣是傻了眼。随后眼睛也亮了起来。

  她一直让两个儿子跟着丈夫学手艺,心里自然也明白这不过是手艺人,挣不了什么钱,不过是糊口罢了,也想过让他们读书识字,只是真的是家里没银子,只能想想罢了,如今这大姑子一说,她心里又有了希望,难不成这套兔子真的很能挣钱?不然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上学束脩可不少呢!一年没有二两银子,根本就别想进门。

  脑子这么一转,钱氏立马明白了这个下套子的价值,热切的看了付张氏一眼,狠狠的点了点头。

  “大姑子,明白了,只要这次真挣了钱,怎么也要把大郎送进学堂去。咱们不识字一辈子了,不求他能有什么功名,只求别再做个睁眼瞎。”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听得张家的孩子突然也觉得有了希望了。只有张木匠仍然没反应过来,付清看了都憋不住想要摇头了,这舅舅,怎么就这么实诚呢!好在这舅妈还是个靠谱人。

  当付清这一家子人回到县城,天已经暗了下来,各家都传出了饭菜香,付清的肚子都饿得有些咕咕作响了。忙不迭的加紧了脚步,想要早点回家做饭去,还没到门口,就听到一阵的门响,隔壁的王柱家的钱氏出门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舅妈有什么亲戚关系呢,这个爽快利索劲都差不多,一看到他们一副才回来的样子,忙招呼他们进去,到他们家吃饭。只是这话说的有些让人心里不痛快。

  “怎么才回来,这做饭都来不及了,快,到我们家吃吧!锅里还有些饭呢!先垫吧上一口,别饿出病来。大年下的可不好找大夫。”

  这话若是个心眼小的听了,恐怕这会儿都要恼了,谁家这大过年的说什么病啊,大夫之类的话呢!这不是咒人吗!好在付家的人到底也知道她的性子,人是真好,心肠也热,就是嘴巴不怎么靠谱。付张氏忙不迭的道了谢,让二虎带着妹妹,先去他们家喝上一口热粥,她回家带着两个大的赶紧做饭。

  等着饭做好,那边钱氏送着两个小的过来了,一进来,看着桌子上的肉菜就满脸羡慕的开口了:

  “我就说,这些日子老闻着肉香,感情是你们家啊!嫂子,你这年饭准备的真是不错,对了昨天大虎送来的那只兔子,哎呦,真是肥啊!今儿我们家做了红烧的招待姑奶奶回门,那是体面的很呢!大虎真是本事,这打猎的功夫都能赶上老手了。”

  一听这话,付张氏就知道这是钱氏羡慕了,拐着弯打听这打猎的事情呢,心里不知道怎么说,原本丈夫在家的时候,这事情都不是她出面的,好在她还有个有本事的女儿,付清一看这情况,立马接口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女当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