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凤倾天阑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天下归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5 MB   上传时间:2014-01-18 20:02:39

  “……龙莽岭为通城诸盐商行商必经之道。龙莽岭盗匪多年来盘踞此处,以勒索为生。过路盐商,必须以盐引数额十之三四相赠。往来利润,所剩无几。通城盐商曾上告于通城县衙,求施知县主持公道,清剿龙莽盗匪,却毫无下文。去年小年夜,草民之父前去县衙送年敬,无意中发现施知县和一名男子相谈甚欢,该男子正是龙莽岭二当家,草民之父十分震惊,悄然回府,将此事记于往来账本之中。今年开春,草民之父再次运盐过龙莽岭时,被龙莽岭诸匪众拦下,索取往日双倍银两,草民之父一怒之下,和龙莽岭盗匪争吵,随后交银回家,当夜……便遭受灭门之祸,万幸草民当时游学在外,逃得一命,闻讯后连夜赶回,寻到父亲账本后出逃,被龙莽岭盗匪发现后一路追踪,幸得二五营学生们所救……草民一家满门,连同仆佣二十六口,无辜被杀,横死当地,滔天冤情,无处倾诉,草民身负奇冤,犹遭追杀,今日终得以于公堂之上,泣血哀告,求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

  说完陈暮伏地大哭,堂上诸大员面色严肃,内心震动却如波澜起。

  官匪勾结,勒索民财,消息泄露,灭人满门。这是十足十的朝廷丑闻,传出去,颜面何存?

  陈暮将证据呈上,是他父亲当日的账本,陈暮是家里的大少爷,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所以大小事儿,他父亲都会和他说一声,当日他父亲就曾拍着账本,对陈暮意味深长地道:“这里头有惊天秘密,保不准能令我陈家再上层楼。”

  可惜老陈想得太美好,将某些人的狠毒又想得太简单。不过也幸亏他将这事情告诉了陈暮,陈暮回去后看见满门被杀,当即找到账本,慌忙出逃。

  账本里,一笔笔记载了给通城县衙的孝敬,给龙莽岭仿佛交税一般的过路银,还有当日施知县和对方对话始末。

  章凝等人翻阅着那对话,眉头一跳一跳。

  原话这样写着:

  施知县:“今年银两共有多少?”

  龙莽岭盗匪:“全年所得过路银两共计十八万三千六百另七两。”

  施知县:“这么少?去年不是还有二十二万多?”

  龙莽岭盗匪:“大老爷您也知道,今年通城盐商又退出了两家,如果不是我们提高了过路银,这笔银两还得少些。”

  施知县:“本府为你们提供诸般便利,压下了所有状告你们的案子,只收你们关于盐商的过路银,已经极为厚道,你们可不许敷衍本府!”

  龙莽岭盗匪:“我等万万不敢!”

  施知县,“你知道就好,上次要你们好好搜罗的西番名马,可找着了?”

  龙莽岭盗匪:“找着了,费了好大事,是一个外地行商,带了一匹万金好马经过通城,准备去昭阳寻买主,我们将他杀了,夺了那马,只是那马形貌特异,高出其余马头足足一头,周身纯黑,唯四蹄雪白,是传说中的踏雪宝马,叫声也清越如击铁,这样的马如果走陆路,太过招摇。草民建议,不如走水路,以船运送,草民有个结拜兄弟,是漕帮副帮主,此事不在话下。”

  施知县:“……你那兄弟我也见过,既如此,便让他秘密运送,将这马连同十万银两,送到丽京码头,自有一位马管家等候,你让你那兄弟告诉他,是敬献他主子的寿礼便是。”

  ……

  大佬们目光闪动,乔雨润脸色变了。

  她原本想着陈暮胆大包天,直接告上了亲王,他一介草民,哪里能捉到堂堂亲王的把柄?通城北严的官员就算和盗匪勾结,也万万不可能告诉盗匪此事和康王有关,证据,是万万拿不到的。

  没想到居然扯出个“踏雪宝马”!

  整个丽京的官员都知道,康王新近得了一匹踏雪宝马,据说是底下官员送给他的寿礼,康王十分喜*,很少使用,为它专门建了新马厩,一些官员慕名去看过,回来都说此马极为特异,整个南齐,都寻不到第二匹。

  这踏雪宝马,三公们自然也是知道的。康王有位大管家姓马,大家也是知道的。这当真是极为有力的证据——一个僻处小城的盐商,再编造,编造不出独一无二的踏雪宝马,编造不出那位姓马的管家。

  乔雨润端坐着,袖子下的手指紧紧扣着,暗恨康王自大,当初陈暮成为漏网之鱼,她也曾和康王说过,要抓紧时机杀人灭口,康王却不以为然,认为地方官员无论如何不会让一个盐商知道此事和他有关,一个区区草民,怎么可能掌握和亲王有关的证据?太过兴师动众,反而可能引起政敌的怀疑,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顺手动手就好。她觉得也有道理,之后陈暮一直跟着太史阑,被保护得极好,她也没找到多少机会,上次趁太史阑不在去杀陈暮,结果自己反而折损了百多人,没想到,这人身上当真有重要证据!

  “大人!”她站起身,上前一步,“踏雪宝马一事,丽京官场几乎人人都知,这要有谁有心诬陷殿下,只需要将这匹马的特征告知他人,再由这人捏造出这么一段对话写在账本上,也便成了!”

  “大人。”太史阑立即站起,“请允许下官传召一位笔墨鉴定师。”

  大佬们都一怔——什么叫笔墨鉴定师?

  太史阑面无表情——她自创的。现代能有,古代,她想有,也可以有。

  笔墨鉴定师被传了上来,其实是个商人,是西凌行省最著名的文房四宝专卖店的老板,被太史阑请了来,临时冠上这个头衔。

  这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跪在堂下侃侃而谈。

  “大人们想必知道,笔墨纸砚,各自有其产地和材质,用墨的时辰长短,也可以通过墨迹的风干程度来做个基本判断,产地不同的墨,其风干时限自然也不一样。比如南尧的南墨,质地湿润,干涸后有暗光。西云的云墨,细腻有鳞状纹,但时日久了,会有轻微脱落……”

  有人将那个账本递过去,这人仔细看了半晌,甚至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

  “回诸位大人。”他道,“这是上品南墨,湿润坚硬,墨迹光华,账本所有字迹,都已经写了半年以上。您给我鉴定的这一页,大抵有八个月以上。”

  八个月,和陈暮说的小年夜记录正好合上。

  那人退了下去,刑部尚书铁青着脸,将账本重重搁在一边,章凝立即小心地伸手接过去,刑部尚书望他一眼,脸色难看。

  “这等行商之人,性情奸狡,如何能信他们的话?”乔雨润冷冷道。

  “这位大人。”那商人涨红了脸,愤然道,“小人家中世代本分行商,扶老恤贫,名下扶瑞轩开遍南齐,多年来信誉口碑,从无一句不是,大人尽可以派人查访,但有一句指责,小人愿意以身家性命奉送!”

  乔雨润冷睨他一眼,一拂袖重重坐下。

  太史阑暗骂傻叉,这种大商家最重名声信誉,你说他奸狡欺诈,等于砸他招牌,他如何不急?

  笔墨鉴定师退了下去,有他的证词,最起码可以证明账本所记内容是真。

  北严和通城的官员自然也是要传的,可北严的官,大多在那场战争中死了,剩下的,要么官位低微不知道情况,要么抵死不认,通城的同知倒是好好地在,可是他也是一切装傻,自然是得了西局的警告。

  官儿们喊起冤来,可比陈暮的泣血诉告精彩多了,就听得堂上一片碰头之声,连带无数痛心哀告。

  “诸位大人,我等在施知县带领下,勤谨办事,日夜不休,牧守一方,*民如子,从不敢有任何有违官声有违法纪之事,明明是有人心怀妒忌,受他人指使,故意栽赃陷害啊!”

  “诸位大人,昭阳同知太史阑素来跋扈,她当初还是二五营学生时,我通城知县为感谢她率人剿灭盗匪,特意设宴相谢,她却大闹宴席,当日施知县失足从楼上摔下摔死——我等虽然没有眼见,但太史阑是否本身和施知县便有宿怨?是否存在公报私仇行为?”

  “诸位大人,说起来另有一事十分蹊跷,龙莽岭盗匪人多势众,素来猖狂狡猾,施知县先后三次清剿而无功,这太史阑当时不过伙同学生三十余人,半路黑夜相遇,武器准备都不足,怎么就能将对方全歼?是否其中另有隐情?”

  “诸位大人,太史阑……”

  声声攻击,句句指责,舌灿莲花,砌词狡辩,官儿们事关生死,将他们多年官场打滚的智慧和经验,全部用来对付太史阑,指东打西,转移焦点,混淆视线,调转重心……精彩万分。

  三公听得脸色发黑——再审下去不是查证康王或西局是否和龙莽岭案有关,恐怕得另外开堂审太史阑了。

  刑部尚书等人却听得有滋有味——乱,就是要这样乱!

  官儿们攻击越来越烈,太史阑忽然站了起来。

  随即她道:“叉出去。”

  所有人都一呆。

  大佬们还没发话,她居然发布命令了?

  “证人作证,按序进行,一案就一案,不可牵扯。”她盯着刑部尚书,“大人是准备准了他们告我的状纸吗?那请让他们立即下去,写状纸,门口擂鼓,派一个人上堂和我对质。”

  “太史大人。”刑部尚书脸色铁青,“这里似乎没有你说话的余地。”

  “涉及到我,我如何不能说?”太史阑若无其事,“看大人的模样,似乎很想顺便审一审我,那么也行,首告被告都在,方便。”她大步行到一边喊得最凶的一个通城通判面前,俯身盯着他的眼睛,道,“王大人,说啊,把刚才说的我的八大罪状,再说一遍?”

  那王通判迎着她眼神,惊得向后一缩,看看她,再看看四周官员,再看看远远的不肯散开的百姓,心知今日如果真在堂上状告太史阑,下了堂等着他的就是被万众活活砸死——他还没活够呢!

  “这……一案归一案,我们只是猜测!猜测!”他缩在那里,不动了。

  “哦?猜测?公堂之上,凭猜测定人之罪?这也是罪啊。”

  “不,这……这不是我说的……我不知道……”

  太史阑轻蔑地瞥他一眼,一转头,又盯住了另一个官员,“刘大人,您呢?要不要出来首告我?”

  “啊?”刘大人转头,“我刚才只不过在申冤,和你有关系吗?”

  “张大人呢?”

  “啊?我不知道,我刚才说什么了?我有健忘症!”

  “李大人呢?”

  ……

  太史阑眼光一个个扫过去,一个个问过去,刚才还气势汹汹,口口声声太史阑有罪的官儿们,忽然齐齐开了窍,异口同声“我们没有要告你!”

  “诸位大人。”太史阑问完一遍,转身,对堂上一摊手,“下官认为,这些北严通城属官,言行不一,言辞闪烁,证词混乱,脑筋发昏,作为朝廷官员,在就案时此等行为,极为可疑,建议尚书大人将其全部下狱,然后慢慢拷问!定然能捉住真正的嫌疑人!”

  刑部尚书眼睛一翻,险些背过气去——狂妄无边太史阑,这说的是人话?竟然敢提议将通城整整一个县的官员,统统都关起来?

  “不可。”他立即道,“一案归一案……”

  “是了,一案归一案。”太史阑立即道,“这些官员东拉西扯,胡言乱语,大人刚才想必是十分愤怒,忘记谴责他们的行为。既然下官身为昭阳代府尹,是这座公堂的暂时主人,下官愿意为大人代劳——来人,将这些糊涂官儿,都给我叉出去!”

  “嗻——”昭阳府的兵丁们,以极快的速度奔出来,将这群官儿们赶猪一般地赶了下去。

  太史阑一眼就看见她的护卫,雷元于定火虎等人都换了衣服,混在其中,想必是怕她吃亏。

  堂上瞬间就安安静静加干干净净,经过太史阑强力扫荡,没有人能呆得住。

  刑部尚书,监察御史,董旷等人脸色精彩,大司马大司徒目瞪口呆,只有已经来了几天,对太史阑稍有了解的章凝,低头闷笑。

  他想着难怪陛下最近的性子也大改了,和这个女人呆在一起,绵羊都会练成恶虎。

  这么一打岔,本来就进行艰难的官司,顿时有点不在步调上,太史阑却不会允许别人回神掌握步调,一转身,道:“请诸位大人,允许我传龙莽岭盗匪证人。”

  众人都一凛——这才是最关键的!

  陈暮是首告,他的证词并不够成为唯一证据,来自被告方的龙莽岭盗匪的证词,才能真正将案件定性。

  座上人都开始暗暗紧张,刑部尚书屁股磨来磨去。

  “哎哟……”一直没说话的乔雨润,忽然捂住肚子,弯下腰,开始呻吟。

  太史阑唇角冷冷一扯。

  “乔大人怎么了?”刑部尚书立即和蔼可亲地问,“这是哪里不舒服吗?”

  “啊……没事……下官……没事……”乔雨润捂着肚子,脸色发白,看那模样,话都说不周全了。

  “乔大人可是要下去休息?”刑部尚书更加亲切,又有些为难,“只是现在正在审案中……”

  “大人……不必……为难……”乔雨润勉强坐直身子,“我……我没事……可以坚持……不能为我……坏了规矩……”

  她好容易勉强坐直,随即又软软滑了下去,捂着肚子一头冷汗,勉强不好意思地笑道,“我……这是老毛病……也没什么……就是容易晕去……稍稍就好……稍稍就好……”一边支撑着往椅子上爬,爬了半晌都没爬上去,望去甚是可怜。

  三公开始扶额。

  刑部尚书神情十分同情和为难,眼角斜瞟着太史阑。

  乔雨润爬啊爬。

  爬啊爬。

  太史阑岿然不动地瞧着。

  乔雨润也好耐心,继续爬,一次次地,坚持不懈地,如蜗牛爬杆似地,上三尺滑两尺,就是爬不到目标……

  忽然一只手抓住了她的肩。

  乔雨润回头一看,赫然是太史阑。

  太史阑抓着她的肩膀,面无表情地道:“乔大人,我看你确实老毛病犯了。”

  乔雨润惊讶又有点警惕地瞧着她。

  “你不就是大姨妈来了么。”太史阑声音清晰,“哦,不,我忘记南齐不叫大姨妈,叫月事。”

  乔雨润脑袋撞到了椅子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6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5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凤倾天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