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情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51 KB   上传时间:2015-04-17 15:29:15

  孙茗那边,原只当李治不过玩笑!

  在太子妃眼皮底子啊做这起子勾当,跟暗通款曲似的……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万一叫太子妃知道了,岂不是下了他自己的脸面?

  也是这日天气晴好,她让人在廊亭处铺了垫子,把阿宝阿福都抱到跟前来,也不叫乳娘近身,远远的待着,只让花枝花蕊帮她看着,省的两个闺女掉下高台。

  庭院里花开得极好,如今李治也不在府里,她终日就更加无事可做了。孩子放眼皮底下,她就跪在一边,自己煮了茶,就这海棠糕用起来……

  阿宝比较活泼,靠得她这样近,拿手朝她虚抓了抓,孙茗见了,轻声笑起来:“阿宝也想吃吗?可阿宝现在还不能吃哦~”引得花枝花蕊都低着头笑起来。

  孙茗又拿了一支并开几朵的四季海棠逗着阿宝,这时陈来双手捧着一封书信,拿它当成圣旨一般凝重,见了人就躲开,直到跑至孙良娣面前,喘着气道:“娘娘,殿下来信了。”惊得她当场就愣了神,就连手上的海棠花被阿宝抓掉了两朵都不知道……

  孙茗这边除了她,也就只有花枝花蕊了,她接过信的事儿也就没别人知道。陈来见她接过信,这才舒了口气,躬身退下了。

  光捏着信封,就足以见不仅仅两三页纸……也因为用的都是毛笔,写封信写了满满一页,至多不过几十到一百来字,所以常常会发生一封家书内里厚得满当当的,实际上不过几百字而已。

  让两人看顾阿宝和阿福,孙茗边将信封拆了边往屋子里走去,拆了才发现,里面写了整整八页,中心思想无非是“这里天好地好空气好,只是我极想念阿吟,可惜阿吟不在”诸如此类,洋洋洒洒几大页,后面话风一转“不知我走了以后阿宝有没有想念,如今是不是已有了记忆,不知何时可以听到她开口说话”……妈的!你是忘了你闺女是对双胞胎的事实了吗?

  再往下看,总算看到阿福的名字了“望阿宝康健,阿福也如是”……阿福是顺带的吧?

  李治这人,有时候实在偏心地厉害。但人心就是这样,喜欢起来总是这样没有缘由的,她也不能强压着去同样喜欢阿福吧?虽然在她心里,觉得两个闺女都是这般可人,并无二致。

  撇开内容,李治的行书确实令人惊艳。她将信夹入书中压平,准备将李治的手信一一保存下来。

  等她走出屋子,再行至廊亭的时候,王福来已经笑眯眯地恭候多时了。

  “殿下的信已经收到了,多谢大总管了。”这个王福来,是李治身边奴婢里面的第一人了,她往常也都给几分面子的。这声谢倒不是真的道谢,只是客气一声。

  “不敢不敢,”王福来躬了身回道,又问:“娘娘可有回信?”

  孙茗默然,看着王福来一脸恭候的神情,她说不出来“没有”这个词,然,真叫她写得与李治这般肉麻的话,她委实写不出半句来。脑中转了数圈,忽然扭头折了一支海棠,交给王福来。

  这么新鲜的花儿,翠微宫也未必有,折一枝与他看个新鲜罢!

  然后轮到王福来默然了……

  只是,太子殿下收到海棠花后,显然心情很好的模样,一整天下来都带着笑,边哼着小曲儿边又开始铺了纸写起信来。

  “阿吟定是想我了,海棠形态如美人,落叶小乔木,见它如见阿吟一般……”

  另一边的孙茗也很开心,因为很快就收到了李治又是厚厚的一沓信来。看来上一次送支新鲜的海棠花给李治看看是对的~

  “最近牡丹有开花的迹象~”显然,完全不知道李治脑洞打开的孙茗拍着手决定了,就又去庭院挑花了……

☆、第50章 伍拾

  日子就在传信中度过。

  李治自从到了行宫,每日几次去觐见李世民,皆不得入。只知道除了几个妃嫔服侍外,也唯有道士能见到他的面。

  这日也如是,李治入了笼山,直接在李世民的寝宫翠微宫门就被挡了道,两个内侍把守,苦着脸躬着身与他道:“圣人抱恙,不见人。”

  正准备转身出去,巧的是,正好遇上袅袅行来的武才人。

  李治侧过身,好让她直接入了宫殿,岂料武才人忽然驻了足,笑盈盈地问道:“太子殿下既来了,我入殿内询问圣人看看,请殿下稍后。”

  武媚娘今日实在拖了徐充容的福,是徐充容在李世民面前与他提及武氏。徐充容徐惠擅诗词,又爱好文学,终日伴在李世民身边时间上尽不够用。早前,武氏在她身上颇下过一番功夫,是以,她立时就想到了让武媚娘伴驾。

  今日武氏第一回来,慎重地挑了衣衫饰品,知道李世民喜欢温柔才情的女子,就将自己的媚态一收,寻了青石色的衫子来……

  遇上李治却是始料未及的。要知道李治与李世民喜好完全不同,但她又着实不想错过任何时机,暗自咬了咬牙,才先与他话道。

  婉转动听的声音入了李治的耳朵,尤其说得那番话,简直入了他的心,忙道:“有劳武才人了。”

  他已经好些天没有见过父皇了,虽然知道没有出事,但不亲眼见见,始终放心不下。

  武媚娘弯着眼笑道:“殿下不必客气。”说着,两人一错开,武氏就入了含微殿。

  李治侯在殿门口台阶下,等了一盏茶功夫,心想今日仍是无望了,背着手踱了两步,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摇着头就准备褪了……此时,殿门大开,武氏迈出门槛,从容地拾级而下。

  “可是父皇宣我?”李治上前几步,简直与往日温文尔雅大相径庭,忙冲着武媚娘问道。

  武媚娘头一点,笑容一绽,媚态横生:“正是,还请入殿。”

  才多久未见太子,武媚娘此时方遇上,竟是觉得他成熟了不少,眉眼间的英气与魄力渐显,身强体壮地,非圣人那副垂垂老矣可比……

  李治入了含微殿,武媚娘却没有随之入内,只由着内侍给关了殿门。只能侯在殿门口等着。

  显然,李世民有重要的话要与李治交代。

  李世民半躺在榻侧,如今他的身体是每况越下,即使他知道服用丹药虽能止痛,却不治本,就连长孙无忌都曾劝诫过他。

  只是,李世民道最后都不明白,越寄望于丹药,身体越差,只会恶性循环……

  “父皇。”李治在榻前二十步止了,见李世民望着龙柱不知在想些什么,就自发请见。

  眼睛转动了下,脸一侧,就看到李治了。曾几何时,他心里一直以为年幼仁弱的雉奴,在不知不觉这样成熟了……

  “雉奴,走近些。”李世民微微一笑,仿佛一如从前那般慈爱。

  李治心下微微有些触动,看着比之前显得更加病态的李世民,只觉得鼻腔酸涩,忍了忍,几步上前,靠近榻侧跪坐。

  许是见了李治面色异常,李世民安抚地拍了拍他搭在榻沿的手背,与他道:“过几日,我召见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这二人可作为顾命之臣。”顿了许久,才又接了话头:“但褚遂良性狂,若不称手,就杀之。长孙无忌还是可以仰仗几分,还是那话,且看看他们日后对我大唐是否效忠,对你是否忠心。”

  知道李世民说得都是金玉良言,能在他面前说这番话,尤其这二人与李世民本身这样亲厚,可见,李世民如今一腔心血都托付给了李治了。

  李治点头,哽咽几声,未说得出一句话来。

  这时,李世民又道:“李绩这人太忠义,但你无恩于他,恐怕日后不能尽心辅佐你。所以我明日下诏贬他至叠州,若他即刻赴任,说明对我大唐忠心,你日后可提拔他,若他有犹豫存疑,就杀之……”

  原本还有一个李靖,前几日竟是先他一步病逝……

  说了几句,李世民咳了两声,还是把剩下的话一一交代。

  李治心中不安,尤其今日见李世民一反常态与他说了这么些话,另他更为忧虑。

  直道李世民把想说的一并说了,才停了口,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治,这才闭着眼睛,显得极为疲累:“退下罢。”

  李治不敢多问,点头称是,从善如流地告退了。

  武媚娘听到身后大殿门开启的声音,转个身就看到李治一脸郁郁之色,笑脸也顿时收了起来,移近身边,低声问了:“可是圣人说了什么?”

  李治摇了摇头,显然什么心思都没有,脑中只反复地想着李世民与他交代的事,以及李世民充满病容的疲态……最后,脑中只定格了慈爱又一脸病容的李世民。

  什么话都没有说,与武媚娘道了别,就回自己的安喜殿了。

  第二日,李世民当真下了诏,贬李绩为叠州都督。又召见了长孙无忌来翠微宫。

  这时,李世民也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了,与长孙无忌道了遗嘱。

  长孙无忌也没有想到,再一次见到圣人,竟是此情此景,躺在榻上的李世民见长孙无忌涕泪纵横,也悲从中来。

  李治知道长孙无忌在含微殿,所以一早就侯在殿门口。就算知道今日李世民不会见他,但他也不知自己是抱着怎样的希冀……

  长孙无忌陪着李世民整整一日,在他油尽灯枯之时,有他的发小随他回忆,感慨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

  隔了两日,五月二十六这天,放了几天的晴日又下起雨来,乌云黑压压的一片。

  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应召冒雨前来,当即就命两人为顾命大臣,与他们道:“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而他极为看好的李绩自然没有成为其中之一,因他已经走马任上了。

  然后又与李治道:“有无忌、遂良,就无忧天下了。”李世民此时将政事讲李治托付给他们,还是很放心地。哪怕日后不慎,就看李治自己的能力了。

  李世民几句遗言交代,便溘然长逝……

  这位英明的君王行尽他光辉的一生,余留悲戚给亲人……

  李治跪在榻前涕泪,手虚抓了抓,最终无奈。

  等淌过泪,还有诸事等着李治去办,长孙无忌也是等李治收了泪,才与他商量李世民的身后事宜。因是在翠微宫过逝,灵柩需即刻返至太极宫,还有宫内的一干妃嫔等问题。

  无需多想,死者为大,李治道:“先将灵柩抬回,遣人先回太极宫操办相应事宜,我也跟着一道回,这里就摆脱舅舅了。”

  长孙无忌忙道不敢,扭头吩咐内侍收拾去了。

  李治同诸人快马加鞭日夜未停,总算两日方至长安,在宫门口与侍卫出示令牌,直接驶马入宫。

  太极宫中还有韦贵妃等人并未随李世民一道避暑,自然还在宫中。听闻李治驾着马就入宫了,心中一慌……这定是出了什么事了!

  李治让内侍直接将人都清了,为腾出殿堂出来操办。见了韦贵妃,就将事情道来。

  此时,不光韦贵妃,还有一众妃嫔宫人,皆是嘤嘤而泣。李世民没了,就等于没了主心骨。像韦贵妃这样的有子的,后面还有儿孙福可享,但余者更多无子的低位的妃嫔却要入感业寺为你,常伴青灯古佛的。

  感业寺是皇家禁院内的寺庙,入了感业寺出家为尼,那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因太极宫女眷太多,李治只好暂时圈了一侧,令妃嫔无事不得出来,省的届时文武百官出入,传出有损名誉的事来,在这当口,就很不好看了。

  韦贵妃知道此时唯有听李治的了,遂点了头,率众携着众妃子撤离。

  不过一会子功夫,越王李贞、纪王李慎、赵王李福、曹王李明皆已入宫,脸上由挂泪痕。余者兄弟还在封地或者外放,并不得知这件事,所以没能即刻就到。

  按照李治的想法,此时为防有变,李恪那里最好暂时别报。等头七一过,事情尘埃落定了也不迟。

  旁边留了个配殿,几位公主前来服丧,有韦贵妃为首的一众妃子坐镇。只是,如今也无人起身招呼了,整个殿里笼罩着沉痛,娘子们的嘤嘤之声。

  等到第二日天黑之前,褚遂良扶灵已至,满宫哀涕。

  文武百官早就集体跪在殿门口,声声嘶声力竭的哀嚎,昭示着一代帝王的逝去。满长安都瞬间失了颜色。

  如韦贵妃等人,几度哭昏过去。就是遂安公主和新兴公主,亦在灵前哭得面无人色。

  李治站在最前,看着金丝楠木棺内的李世民面容安详,全然不复从前那般杀伐决断的凌厉。这是最后的面容。

  褚遂良拍了拍他肩膀:“殿下多日未眠,滴水未进,还是先去休憩,这里有我。”

  知道他的一番好意,李治摇头:“公也日夜操劳,你先去休息罢,我想再陪陪父皇。”

  褚遂良点头,然后又是摇着头退下了。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李治与韦贵妃商量,携着娘子们退去,只留两人轮流守着,又去殿门口,令内侍下达,令文武百官先行回府。

  他自己是走不脱的,且待在这边,他才能安心处理一应事物。

  直到入了夜,韦贵妃点了内侍端着素食,又劝诫李治休息,才叫他睡了个囫囵觉。

☆、第51章 伍拾壹

  往前推十日都没有李治传回来的家书了。

  太子妃在几日前从翠微宫扶灵至太极宫的事情是知道的,王福来自己也乖觉,往外一打听,就什么事都知道了,过了不出一刻,果然就有侍卫入府,将事情一一说了个清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唐朝的宠妃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