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田园锦绣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烟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03 KB   上传时间:2015-05-12 20:28:29

  彦莹拿着帖子打开看了看内容,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林知州真是识趣,生怕自己承包了山头鱼塘没收益,赶着送了一张帖子过来,出一百五十两银子要将这后山与鱼塘租用一日,他要邀请豫州士子来肖家村踏青。

  “林大人实在是礼贤下士!”彦莹拿着帖子赞了一声。

  高主簿赶紧点头:“可不是,大人那日还准备当场发些盘缠给豫州城的一些士子,都是因着家里贫穷不能去省城赴考的。”

  “啊呀呀,大人这般仁义,真是豫州百姓之福。”彦莹笑着拿了一块银角子放到高主簿手上:“多谢主簿大人替我送帖子过来。”

  高主簿站起身来,笑眯眯的捏着那块银子摸了又摸:“肖姑娘,那还请三月二日做些准备,大约会有七八十人过来。”

  彦莹点了点头:“知道了,高主簿尽管放心。”大花三月三日出阁,林知州将这日期定到三月初二,倒也是是刚刚好,十分凑巧。

  这林知州真是在照顾自己生意呢,一百五十两银子,七八十个人,自己准备十桌酒菜,也不过七八十两银子,剩下的就是净赚了。当然了,他肯定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彦莹估计着,他该是想为自己博名声。今年正逢科考之念,豫州城不少秀才在准备参加秋闱,一心想能鲤鱼跳龙门,十年寒窗苦,一朝登帝阙。

  彦莹心里头连声赞了林知州几句,前世她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官,要么就清正廉洁得不似凡人,要么就奸诈贪婪,可是自己到了大周,才遇到这种真真实实的官吏,既有私心,可却也不是一味的巧取豪夺,还是会为旁人着想,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彦莹望着坐在那里的肖经纬,笑了一笑:“姐夫,你怎么回来了?”

  肖经纬望了一眼二花,有些害羞,脸色有些发红,二花瞧着他那模样,吆喝了一嗓子:“肖经纬,有什么话直说,别羞羞答答跟娘儿们似的!”

  “知州大人问了我一件事情……”肖经纬说过这一句,忽然又转了话头,七拉八扯的说起林知州赞助穷士子赶考的事情来:“我们知州大人真是个好人!他自己是穷书生出身,也知道这读书的艰苦,这才想出这样的善举来!唉,实在难得。”

  彦莹见着肖经纬那敬佩的模样,不由得嗤嗤的笑了起来,林知州资助那些无钱进京赶考的书生,一方面是助人前程,另外一外面也是想为自己的仕途多铺几根线,指不定里边以后还有用得着的人。而且他这人也是奸猾,非得要到游春那日当场发放资助银子——这还不是想着做了善事不能不留名,总得让世人知道?

  林知州肯定不会自己掏腰包来付这春日游宴,这笔银子会从户部里收缴的公中银两来开支,可私人赞助,却是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银子的,虽然林知州有私心,可还是在做好事。彦莹望了一眼肖经纬:“姐夫,你先别着急说林知州,先说说你回来作甚?”

  肖经纬眼睛只是朝二花身上看:“知州大人昨日找了我,问我去不去赴秋闱。”

  “那你去不去?”二花瞅一眼肖经纬:“想不想?”

  肖经纬顷刻间垂头丧气:“我……考过两回咧。”

  十三岁进了学,爷爷肖文华摸着胡子笑:“经纬,继续考,等着你三元及第。”

  那时候不知天高地厚,被肖家村里的人夸为“神童”,肖经纬头脑发热,赶着去考了一次,结果榜上无名,后来十六岁上头又被先生撺掇着:“经纬,你历练三年,也差不多可以下场了,试试罢。”

  肖经纬得了先生鼓励,信心满满下了场,可依旧名落孙山。他有些彷徨,一度怀疑自己进学是不是学政大人一时眼花,勾错了名字,否则自己怎么练习四年,却连个尾巴都没有摸到?

  在书院里再念了一年书,家中伯伯叔叔们不高兴他折腾银子,将他喊了回来干农活,直到去年,通过简亦非的关系,这才去知州衙门里做了个文书,才做了大半年,现在又听着林知州问及要不要下场科考,肖经纬有些迷惘。

  若说是不动心,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天下读书人有谁不希望自己能蟾宫折桂?琼林殿里赐宴,锦袍加身,状元帽上杏花俏,一朝看尽长安花,何等意气风发?

  只是肖经纬因着已经受了两次打击,渐渐的没了信心,即便得了林知州的寻问,也是心上心下。现在见着二花问他去不去,更是没了主意:“我……当然是想的,只是我怕考不上被人笑话。”

  “笑话有什么要紧的?有机会走得去试试。”二花伸手拍了拍肖经纬的肩膀:“要是我年过书,朝廷准许女子赴考,我非得去不可。”

  “考不起怎么办?”肖经纬愁眉苦脸:“这都是第三次了。”

  “考不上就继续回来做文书呗,这有啥?”彦莹在一旁直叹气:“姐夫,我就要带着二姐去京城开铺子了,你呆到豫州不挪窝,总不好吧?”

  肖经纬呆呆的张大了嘴巴:“啥?二花跟你去京城?”

  彦莹点了点头:“可不是?许世子写了几封信过来催着我过去,我想着过了三月三就动身,我二姐等着跟你成亲以后就过来帮忙哩!”

  肖经纬有些慌神,搓了搓手:“那我非得去参加秋闱才是了。”

  “那是当然。”彦莹笑了笑:“姐夫,我们也不说要你状元及第,至少也要能过秋闱。”她估量着肖经纬的才学最多也就能过了秋闱,运气若好,中个进士,哪怕是同进士,也是难得的了。

  这过了秋闱就是举人,即便是春闱榜上无名,也可以去到吏部先挂个名,准备补缺,京城的官邸里若是少个什么知事主簿的,也可以选了去做,虽说是八品九品的官,可毕竟入了官家,以后得了机会就可以慢慢的升了。

  “好,我去试试。”肖经纬点了点头,望着二花,一脸坚定:“二花,我一定会来京城参加春闱的,你在那里等着我。”

  第二百一十二章春社

  山岭郁郁青青,树上繁花重重,粉白粉红,似乎望不到头,微风一吹,千万点飞红零落如雨,人从花树下经过,身上也染上些许芳香,走出树林回到荷塘之侧,依旧有余香袅袅。

  湖的周围坐着一排人,每人手里拿着一根钓竿,正聚精会神的望着水面,湖畔有一座茅草屋,旁边架着一把极大的伞,伞下坐着林知州,手里也提了一根钓竿,眼睛却没盯着那浮子,只是在不住的往周围打量。

  “经纬,你妻妹真是能干,这后山和这个荷塘,被她这一整饬,就变了个模样。”林知州望着那一池莲叶,赞了个不停:“去年这水面还只能见着几根芦苇呢。”

  肖经纬赶紧点头:“可不是,我岳父家全靠她呐。”

  “经纬,听说你妻妹就要去京城了?”林知州有些紧张,他也是风言风语的听说,肖姑娘要去京城开铺子,好似是与豫王世子一道合伙做生意。一想着自己的同门写来的信,林知州心里就如有一团火,热烘烘的,怎么着也该攀着这根线往上爬才是。

  “林大人怎么也知道三花要去京城?”肖经纬点了点头:“说过两日就动身呐。”他有些恋恋不舍,二花也要跟着去,他岂不是不能经常见着二花了?

  “这真是胸有大志!”林知州连连赞叹:“我看肖姑娘日后必成大器!”

  肖经纬没出声,现在三花不就已经成了大器?带着全村的人在赚银子呐!难道林大人的意思,是要成更大的大器?一想到遥远的京城,肖经纬不禁叹了一口气,自己和三花比,可真是愧颜,男子汉大丈夫,还只能窝在这小小的豫州城里头,眼巴巴的望着三花带了二花去京城闯荡。

  彦莹在山上忙完了嫁接,已经差不多是午时初刻了,这才赶着到鱼塘这边来。今日天气好,她决定将午饭就摆到鱼塘旁边的那块草坪上头。

  彦莹早就做好了准备,用竹子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棚子四壁都有镂空的格子纹,从里边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她采了不少鲜花过来做装饰,还扯了一根藤蔓过来种着,将几根房梁缠绕到一处,绿意盎然。

  饭菜很简单,每桌标配一盆活鱼,一只烤鸭,一碗猪脚,一盆口蘑炖鸡,然后其余几个都是素菜,包菜韭黄木耳白菜红萝卜等等。鱼汤熬得雪白,里边放了一层豆芽打底,又添入大块酸菜,吃上去酸爽可口。烤鸭肥而不腻,配了好几种风味的调味料,自己想用哪种,即可自取,口蘑炖鸡本来是油汪汪的一片,彦莹将鸡汤上边的黄色浮油都撇了去,瞧着清亮亮的一罐子,尝起来鲜而不油。

  士子们拿了筷子夹菜吃,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这味道委实好,比豫州城酒楼里的饭菜还要好!”

  有人惊奇的问彦莹:“肖姑娘,你怎么不去酒楼做厨娘哇,这手艺,保准东家会看重你,每月的银子可是足足的!”

  彦莹笑了笑:“各位就莫要夸三花了,不过如此而已。”她的志向可不是做厨娘,彦莹望了望一碧如洗的山头,心中有几分骄傲,经营自己的田地,总比去酒楼听人使唤要好。

  林知州听着那些士子们建议让彦莹去做厨娘,不由得好笑:“你们让百香园的东家去做厨娘?可不会将眼睛擦亮些?”

  “百香园的东家?”不少人惊讶的望着彦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百香园在豫州城里几乎是人尽皆知,大家都说百香园里卖的东西好,个个称赞,可对于这群只知埋头读书的士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百香园的老板就是面前这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百香园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林大人莫要太夸奖了。”彦莹谦虚的笑了笑:“哪里比得上各位锦心绣口,满腹经纶。”

  听了这话,有人踌躇满志的笑了起来:“肖姑娘倒也有自知之明。”

  在一旁打帮手的四花有些不乐意,哼哼唧唧道:“三姐,你只是说得谦虚,你瞧瞧那群人,这般不客气的照单全收了!”

  有个士子离得近,耳朵也尖,听着四花抱怨,不由得哈哈一笑:“小丫头,我们总比你三姐要多读些书,你就不要不服气了!”

  四花手下没停,将桌子上一片狼藉的碗筷收到了桶子里,朝着那人笑了笑:“你比我三姐多读些书?多读有什么用,做起文章来,写起诗来,不见有我三姐好。”四花很不屑,那些人只不过是嘴巴里说得神气,哪里比得上自家三姐?三姐不仅会做生意,还会指点二姐夫念书哩!

  自从下定决心去参加秋闱,肖经纬便去向林知州辞职,这文书虽然没什么太多事情做,不过是誊写下卷宗,记录下材料,可毕竟还是要个人做,他既然准备温书迎考,自然就不能再到衙门里呆着了。

  林知州十分和气:“你只管去书院念书,每日腾出一个时辰做事就行,休沐也照常,不必来补时辰了。”他还着该怎么巴结彦莹,肖经纬是她姐夫,给他方便,彦莹肯定会记在心里,林知州洋洋得意的摸摸胡须:“你多回肖家村去跟你妻妹讨教讨教,她脑袋灵活,还可以指点你一二。”

  林知州本义是想要肖经纬去告诉彦莹,自己是如何厚待她的家人,可肖经纬却实打实的听了进去,他想起上回给肖家姐妹去报信的时候,彦莹就曾经指出过他说的话不切题,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现在知州大人又如此推崇她,看起来三花的学问真真是好。

  肖经纬感激涕零的回了肖家村,憨憨的找彦莹来学做策论时疏:“三妹,就连林大人都夸你文章好,让我来请教你呐。”

  彦莹听了心里头好笑,这林知州,本意不是如此罢?只不过肖经纬做文章确实还欠些火候,自己给他指出些不足之处来也是好的。彦莹思索再三,将自己语文老师讲作文的那一套拿了出来:“文章要有破有立,须得虎头凤尾……”

  以前高中写论述文,跟大周的书生们些时疏策论有些类似,只不过他们更强调遣词造句。肖经纬用词的功底很扎实,欠缺的是清晰的立意、切入点选得不够。而且他做文章有个缺点,只会正面论证,不会反面论证,或许在他心里,只有真善美,没见丑恶。

  “姐夫,你的文读下去没有什么大碍,只是欠缺点力道。”彦莹拿着文章指指点点:“你瞧,你说要用这法子来治国,必得天下太平,可你难道不觉得很空乏?”

  肖经纬小心翼翼的望着她:“空乏?怎么说?”

  “就好比一个人只会说好话,别人见过一面就会忘记,你的文章里必须有一些发聋振聩的言语,这样才会让阅卷之人觉得精彩。”言语给他举了一个例子:“比方说,你想要呼吁变更青苗税,那你必须先痛陈现在税制的弊端,民不聊生民心思变……”

  肖经纬小心翼翼的看了她一眼:“好像还未到此程度。”

  彦莹有些气馁:“姐夫,你觉得看风景,是一马平川的好,还是有层峦叠嶂的好呢?”

  二花在旁边都忍不住了:“肖经纬,你个死呆子,听三花的,保准没错!”

  肖经纬对于二花历来言听计从,连连点头:“好好好,以后我这样写。”

  “有时候你还可以写点名言警句……”见肖经纬一脸迷茫,彦莹赶紧进一步解释:“就是那些知名人士说过的话。”

  肖经纬满脸痛苦:“有时候也想着要引经据典,可就是一时记不起来,心里有如蚂蚁在爬,可不管再怎么爬也想不出来哇!”

  “写不出来你就编呀!”彦莹叹气:“你难道不会说,某某曾云……”

  “这也行?”肖经纬被彦莹说得一愣一愣的:“阅卷恩师会不会发现是我编的?”

  “他能记住那些知名人士的每一句话?我才不相信。”彦莹摇了摇头:“你自己说,你能全部记住?”

  肖经纬露出迷惑的神色:“我试试看。”

  照着彦莹的指点,他写了一篇策论给夫子看,夫子看过后大为惊奇:“经纬,你这些日子进步神速!”

  肖经纬得了夸奖,这才放下心来,一心一意照着彦莹的法子去做,肖老大一家听了也是惊奇,家中姐妹更是将彦莹看作了神仙般的人物。二花感激不尽:“三花,那老神仙的宝书里还有教人做文章的哩!”

  “有那么几条。”彦莹忍着笑,一本正经的回答。

  二花叹气:“若是多几条,那就更好了。”

  四花不知道这宝书的故事,只是觉得自己的三姐天文地理,无一不知,现在听着士子看轻彦莹,所以心中有气,眼睛侧目,颇有些挑衅的口气。

  那士子听了以后脸拉得长长:“你姐姐每日脸朝黄土背朝天,还能写出诗来?莫要说笑话了,想要给她贴金也不是这样的。”

  四花生气的跺了跺脚:“你不相信就算了。”

  旁边有人充满讥讽的语气道:“等会有赛诗会,让你三姐也来写诗瞧瞧?”

  众士子听了这话,都哈哈大笑起来:“人家字都认不全,你还让人写诗?真是笑话。”

  “三姐,三姐!”四花气呼呼的朝彦莹跑了过去。

  第二百一十三章吟诗

  “跟他们争执个啥子,我没有念过私塾,只不过隔着窗户听了些课,哪里能和他们相比?人家才是博学多才!”彦莹正陪着林知州在说话,见四花嘟着嘴巴跑过来,伸手刮了刮她的脸:“快些去收拾了桌子,他们马上就要赛诗了。”

  写诗自己还真不会,背几首诗来艳惊四座倒是有可能,但彦莹觉得没必要,自己现在的身份不过是农村丫头,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的小姐,需要点亮这附庸风雅的技能,她朝四花笑了笑:“还不快些去。”

  四花嘟嘟囔囔道:“三姐,我听你念过诗,可好听。”

  彦莹一怔,自己干活的时候,心情一高兴,扯着嗓子唱了几句,竟然就被四花当成作诗了,她笑了笑:“那是三姐在瞎说,哪里能拿出来献丑?别想这么多了,快些去收拾。”

  林知州对彦莹这般有自知之明还是比较满意,笑容满脸道:“肖姑娘果然是个稳当人,知道自己的深浅,像你这样的人,如何会不成功?做起事来定然是能做一件成一件的,”

  彦莹笑着点头:“大人谬赞,小女子愧不敢当。”

  林知州笑着添了一句:“肖姑娘得许世子照顾,去了京城以后,自然会要被去邀请参加游宴的,肖姑娘不如多念些诗书,也好做些准备。”

  这也想得真远,京城的游宴,哪里轮得上自己一个小丫头混进去的?再说了,即便能混进去,她不去凑热闹也就是了。她朝林知州点了点头:“多谢大人好意,三花一定抓紧时间多看看诗书。”

  “我年幼时曾写过一卷诗集,虽然不是大家之作,自以为倒也是可圈可点,我回头让人送了过来,肖姑娘看看若是觉得好,还请替我献给许世子,请他……”林知州斜着眼睛看了看彦莹,呵呵一笑,不再说话。

  原来是想要自己替他说好话,却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彦莹笑着应承了下来:“三花一定给大人办到。”不就是送本诗集给许宜轩去看?也不是件什么麻烦事儿,行李中多带一本书也重不到哪里去。

  赛诗会上士子们纷纷展露才华,众人奋笔疾书,将今日游春之感化作文字,寄于笔端,那竹屋外边的墙壁上张贴的诗作越来越多,慢慢的竟然满满的一墙。林知州笑着对彦莹道:“今日是在肖姑娘的后山游春,这评审,就由肖姑娘来定罢,彩头就由我来发便是。”

  林知州心里想着,自己要借机送几十两银子给肖经纬,若是自己出面去点了他,只怕旁的士子不服气,不如让彦莹来评点一番,她是个机灵人,自然知道自己的用意是什么。

  众位士子吃了一惊,纷纷望向了彦莹,这农家姑娘,知道品评诗歌?彦莹瞧着众人一幅疑惑的神色,微微一笑,走到了那都墙壁面前,开始看起那些诗来。

  “肖姑娘,你的字认得全不?”有人在后边小声说了一句,众人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彦莹回头瞥了他一眼,认认真真回答:“十之八九还是识得的。”

  大周用的是繁体字,她开始才过来真有些认不全,后来借了肖经纬的书看了看,不认识的字自己连蒙带猜,或者请肖经纬教自己,过了一年,差不多也就认全了。掌握了繁体字以后,彦莹才发现这繁体字比简体字可实在得多,有时候一个字从它的字形就能看出其中的含义,这还真正是文化的传承沉淀。

  “识得?你念一首看看?”有些将信将疑:“否则怎么能证明你有评点的能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田园锦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