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黛玉为妻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双面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37 KB   上传时间:2016-01-27 12:49:20

一语未了,小红在门外高声道:“奶奶,姑娘,二爷回来了。”一面说,一面从屋檐下杌子上站起身,走过来打起门帘,请贾琏进去。

太上皇驾崩,贾母等皆按品级大妆,每日入朝随祭,今已一个月,皆是贾琏护送入朝。

凤姐和惜春相继起身,见贾琏走进屋,跺了跺脚,又呵了呵手,迅速拿起凤姐的手炉抱在怀里,嘴唇冻得乌紫,凤姐见状道:“二爷回来了?怎么就冷成这样了。”

屋里没有丫鬟在跟前,她忙亲自提起火炉上的茶壶沏茶,递给贾琏。

贾琏坐在炕上,道:“怎么能不冷?风雪连天的,骑着马,喝了一肚子的风雪,偏又不能抱怨,老太太和老爷太太们坐在轿子里倒好,我和宝玉可是受了大罪。老太太舍不得宝玉辛苦,叫他装病,宝玉没答应,每日和我一样早出晚归的。”

凤姐听了,忙命小红吩咐厨房熬驱寒的汤,往宝玉和贾母等人各处送去,回头对贾琏笑道:“听了我竟十分欣慰,宝玉越来越有男儿气概了,脂粉气息减了好些了。”

贾琏也是一笑,问道:“你们姑嫂两个在说什么?小红在外面看门,满院无人。”

凤姐一叹,将方才和惜春的言语一五一十地告诉他,而惜春则坐在下面,双足踩着黄铜脚踏,双手搓弄衣角,低头不语。

贾琏道:“正好,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四妹妹不必担忧不知几时抄家不得不先避祸出家。太上皇驾崩,咱们随祭九九八十一天,如今虽只一个月,但是陛下乃是天子,须理国事,所以三日前就可上朝理事了,今儿一早,下了一道旨意,催缴京城各家和外面各地所欠的钱粮,以三年为限,三年后未缴清者按律治罪。”

凤姐大喜过望,脱口问道:“这是说,咱们三年内无忧矣?若是在这三年里还清了亏空和借银,许能避过抄家之祸?”

惜春猛地抬起头,眼里闪过一抹喜色。

贾琏喝了一口热茶,笑道:“所以说圣人隆恩,比之甄家,咱们竟是得了大恩典,不做谋反等十恶不赦之罪,三年内无忧,甄家抄家可是没有丝毫征兆的。不对,也不是没有,过去一二十年弹劾甄家的人多得很,都被在位时的太上皇压下来了,另派织造盐政等肥缺给他们好填补亏空,是他们自己辜负了隆恩,有钱奢靡浪费,不肯归还亏空和借银。而且,甄家又做了许多恶事,我看了都觉得容不得,何况圣人。”

凤姐连声念佛,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真是圣主隆恩,有这三年,咱们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或者将下场说得厉害些,府里上下凑一凑再还些银子给朝廷,又能减轻些罪过。”她这几个月尽看律例了,有抄家之罪,但应该不像甄家那样祸及年幼儿女。

甄家那些罪名她都逐字逐句地看,一条一条地再和自己家做的那些事比对,除了亏空和欠银两项是府里的大罪名,余者都和他们一房无关。

说毕,她瞅着惜春笑道:“趁早收了你那出家的心思,我有三年工夫和你磨呢。”

惜春叹了一口气,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心里却拿定了主意,只想出家,不想出阁,除了黛玉和卫若兰夫妻情深,别的有谁过得好?就是才生了儿子的迎春也要面对姬妾丫头。

贾琏点头赞同道:“四妹妹,你嫂子说得没错,咱们家不想什么出家不出家的事儿,你又不是三妹妹那样的,三年够咱们家给你挑个好人家嫁过去了。你是咱们这一伙的人,人又聪明,事关你的终身索性就不瞒着你,不然,早越过你径自做主了。”

惜春眼圈儿一红,道:“我心里知道哥哥嫂子对我的好,我也不曾想到伶仃地长了这么大,有了好哥哥好嫂子好姐姐体贴。”

凤姐忙道:“早着呢,还有一年的光阴,够妹妹好好想一想了。”

贾琏深以为然,此时便不再多劝惜春,这些事总得她自己想通了,心甘情愿地出阁,不然对谁家都不好,他们家女孩子虽好,但也不能这样欺负人。何况惜春出家的本意是为了避祸,如今不必急着避祸了,她自然就不会想着出家了。

这时贾赦打发人来叫贾琏,贾琏料想是和此次旨意有关,忙披上才脱了搭在熏笼上的大氅,急急忙忙地出门坐车,径进黑油大门,直入贾赦书房,果然听他道:“今儿那道旨意想来你已经知道了,有什么想法?”

贾琏心想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道:“能有什么想法?想到甄家的下场,儿子觉得,只有还上所欠的钱粮,咱们一房才能无罪。”

贾赦恨得将茶碗摔到地上,骂道:“这用你说?府里若能还得上,我找你作甚?”

贾琏低下头,眼里闪过一丝漠然,低声道:“儿子鲁钝,除了这个法子万无一失,实在想不出什么法子来才能解决此事。”

贾赦站起来又坐下,坐下又起身,在屋里走来走去,半日后回到原位坐下,道:“那年抄了赖家得的银子还了国库,距今好些时候了,纵使当时库房里还有一二十万两的东西,如今只怕早不见了,其他人个个有私心,都不肯出钱,哪里还得上?不瞒你说,我手里就剩十七八万两的东西,我可是打算留给孙子的,正想着悄悄转移出去呢。”

听贾赦念着给自己儿子,贾琏不禁触动心思,忙道:“从前转移倒罢了,如今圣人下了旨意老爷如此,岂不是平白给自己添了一个转移财物之罪?便是萱哥儿拿了心里也难受。老爷别忘了,甄应嘉判决时,其中有一个罪名就是转移财物。”

甄夫人往好几家悄悄地送了东西,但不是人人都像王夫人这样匿藏下来,有两个人家怕惹祸上身,将东西交出来了,以示清白。

贾赦怔忡变色,恨道:“难道叫我孙子穷一辈子?”

贾琏叹道:“谁叫他命运不济呢?儿子细想了,咱们这一房实无其他罪名,只那一项,偏又是大罪过,若是不还,只怕老爷的孙子就落得跟甄宝玉一样命运了,到那时候悔之晚矣。”

一想自己千盼万盼好容易得来又冰雪伶俐的孙子跟甄宝玉似的入官为奴,或者当街发卖,不知落到什么人手里,贾赦心急火燎,一叠声地道:“那该如何是好?那该如何是好?我宝贝似的孙子怎能做人家的奴才,还是不得恩典一辈子不能赎身的?”

他起先没放在心上是觉得家家户户都如此,不独自己家,朝廷又没有催缴,于是得过且过,如今长泰帝下了旨意,他是有儿有孙的人,又见了甄家的下场,不敢再当作耳旁风。

贾琏精神一振,或许能借儿子说动贾赦设法归还欠银?他心里盘算了两年,说府里穷得很,实则人人手里都有梯己,再说已经还了二十几万两,下剩七十余万两凑一凑不是凑不出来,便是凑不出来,家里也有古董房舍地亩可卖,就是将来日子过得艰难些。但是有自己夫妇早早放在黛玉那里的积蓄,也够自己一房丰丰富富地过一辈子了。

想毕,贾琏细细地与贾赦说明,道:“儿子记得库房里很有几件古董宝贝,价值上万两或者几千两银子的东西就有一二十件,像五尺高的珊瑚宝树、成对的成化斗彩鸡缸杯、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宝石盆景、古往今来的名家真迹字画,府里都不敢动,也怕押了银子使用以后没钱里赎回来,才留下来了。一房再出十万,连同老太太手里那么些好东西,怎么着都能凑出四五十万两银子。下剩二十余万两,卖房子卖地卖家奴也能凑出一些,纵使仍旧不够,老爷的忠心在这里,没像别家似的推三阻四不还,圣人心里定然不会十分严惩咱家。”

贾赦不住点头,道:“听你这么一说,果然能凑出来。我拿出十万来,下剩七八万给萱哥儿,总比将来抄家一无所有的强。容我想想,库房里可不止那一二十件东西,加上从库房里拿出来摆设在隔房里的陈设字画等物,都能卖出银子,那可是公中的,而非各人所有。金陵那处老宅能卖几万两,不似这个府邸是朝廷所赐,等老太太不在了要收回的。”

一面说,贾赦一面拿出纸笔来,细细算将下来,七十多万两银子完全能凑出来,贾赦又惊又喜,道:“怪道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家真应了这句话,原来没穷到还不起钱的地步。”还上这笔银子自己就无债无罪一身轻,贾赦满脸笑容地将纸递给贾琏。

贾琏双手接过,凝目细看,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最后合计是七十五万两有余,哪怕变卖东西或有折损,缺几万两银子就好说了,毕竟家里处处都能见到值钱的陈设古董。

贾赦等他看完,拿回来塞进靴子筒,道:“走,去找老太太。”

披上猞猁狲的大氅,贾琏已命人备好了马车,贾赦踩着凳子上去,刚放下帘子,又随手掀开,道:“琏儿,打发人叫二老爷二太太,就说我有要事相商。”逢此大事怎能缺了他们。

贾琏最盼着府里早日还上这笔银子,想了想,笑道:“儿子亲自去请,怎么着得把二老爷请过去,二太太只怕和大太太一样,正在老太太房里伺候晚饭,去了就见着。住了咱们的荣禧堂这么些年,该尽心的时候不能让二老爷躲过去。”

贾赦赞许一笑,放下帘子命人套车出门。

途过荣国府大门,贾赦径往西行走侧门往贾母院中去,贾琏则去荣禧堂正房东边的贾政之外书房,道:“事关今日圣旨,我们老爷去老太太房里了,大家好商议该如何料理。”

国孝之中,贾政不好跟清客吃酒闲谈,故一人在书房里看书,闻得贾琏此言,兼心里着实惦记着这道旨意,朝贾琏点了点头说知道了,遂命人挑着羊角灯引路,自己扶着贾琏的手穿过荣禧堂和贾母院落相连的穿堂,到了贾母正房。

邢王夫人俱在贾母房中,凤姐李纨和宝玉探春惜春等亦在,贾母和宝玉、探春惜春刚吃完晚饭才漱了口,正要命邢王夫人和凤姐妯娌下去吃饭,贾赦到了,随后贾政贾琏又至。

请过安后,贾母笑道:“这会子晚得很了,你们怎么都过来了?”

贾赦道:“人齐全,正好,大家都在,也能拿出个主意。琏儿,你在外面走动,将今儿才下来的旨意说一说,好叫大家心里有数。”

贾母疑惑问是何事,贾琏已经将长泰帝的旨意缓缓道出,末了道:“瞧着这道谕旨发往天下各地,必是当今圣人发了狠,意欲收回各家所欠的钱粮,不还者罢官治罪,抄家也不是没有,甄家的事情尚未过去,甄宝玉在咱们家,他们家是什么下场,大家心里都明白。”

一句话说将出来,除了早和贾琏商议已有了主意的贾赦外,余者尽皆变色,屋里寂静一片,连李纨和探春惜春等人意欲退出去都不敢动作。

贾母沉默良久,开口问道:“咱们家里还有多少能动用的银子?”

王夫人忙道:“回老太太,这些年年年都花钱,且出的多进的少,府里只剩不足一万两银子了,年下各个庄子才送三千银子来,过年都不够。”

一语未完,贾赦就打断道:“说这些没要紧的话有什么用?家里为了什么没银子的?没银子就典当东西!我算过了,就像当初建园子时一样,各房出十万银子,这就是三十万两,两房没分家,理应都得承担这笔旧账。下剩四十余万两卖东西卖房卖地卖下人,再不济,把我太太和儿媳妇的头面衣服嫁妆东西都折变了!”

  第117章

一语既出,满屋人惊,惜春站在角落里冷眼看着,除了贾赦和贾琏夫妇、宝玉以外,余者脸上都流露出不满之意,似是不赞同贾赦的说法。

果然,贾母先皱眉开口道:“你哪里来的这些想法?快打回去!”

面对贾赦,王夫人亦不好开口,只有贾政可说,摸了摸长须,上前一步,也说道:“正是,这些想法最是要不得,虽说咱们理当遵从圣人的旨意而为之,但是当今圣人圣明,许下三年之期,以示隆恩,有这三年时间什么法子想不出来?大哥何必急于一时嚷着卖房子卖地卖下人?咱们家从来没做过这些事,传出去倒叫人笑话咱们家。”

贾赦看了贾政一眼,似笑非笑地对他道:“二老爷,你别在我跟前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我怕人笑话什么?若说笑话,我龟缩在马棚后头,从成亲到晚年就没搬离过,早成了满京城的笑话。三年,三年的变数多着呢,就剩这么一点子东西了,禁得住三年的糟蹋?连你太太都说了,这几年出的多进的少,可见年年都无节余。我这一房横竖是没花钱的时候,只剩一个琮儿娶亲,他一个庶子,满破费不过三千两,我一房老小省几口也就出来了,等到我孙子孙女该嫁娶的时候,至少十年后,而你那一房三四个儿女外加一个十三四岁的孙子,出了一年国孝,各自嫁娶,岂有不花钱的道理?钱你们花了,怎么还债?”

贾政正色道:“都是一家人,何苦分得这么明白?倒叫老太太听了伤心。”

贾赦嗤笑一声,张口正要说话,就听贾母道:“在我跟前你们弟兄两个说这些作甚?这件事事关重大,须得从长计议,不能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想起中秋赏月时贾赦说偏心的笑话,贾母心里不由得涌上一股烦躁。

贾赦转头看向贾母,恭敬地道:“旨意已下,乃是势在必行之事,从长计议有何用?还是老太太和二老爷都有比这更好的法子还上亏空和欠银?不必我来筹谋?”

贾母不满地道:“圣人不是说了以三年为限,急什么?”

贾赦淡淡一笑,道:“怎能不急?袭爵的是我,将来亏空的罪名儿都得落在我头上。到了这样的地步,许多话我就直说了。我是小人,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三年,我等不得三年,倘若三年内分家了,那时候府里什么都没有了,二老爷一家搬出去,这些亏空是不是都落在我头上?依我说,竟是趁着这时候都在,一并承担,再说不是凑不出这些银子,何苦一个个推三阻四的?是不是因为二老爷不是袭爵者,罪过不是他的,所以不在乎?”

这话着实有些诛心,别说贾政夫妇和众人了,就是贾母听了也无言以对,死死地盯着贾赦,片刻后,贾母才露出一脸疲惫,道:“你怎能说这些诛心之语?谁说不管不顾了?将来分家,这些欠银平摊到你们两房头上,不会只叫你承担。”

贾政忙表白心意道:“正是,大哥,如老太太说的,不管何时,我这一房都不会对此事置之不理,大哥不用担心我们不肯还债。这七八十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一时半会的全家都拿不出来,总得合计合计再作打算。”

贾赦耸耸肩,眯着一双浑浊的老眼,道:“你既有此心,索性这会子就出十万两,什么都不必说,叫你们多拿些,你们肯定舍不得,反而背地里说我贪得无厌。”

见贾赦听不进任何言语,王夫人再也忍不住了,乃道:“大老爷,府里十分艰难,每逢节庆,不知道私底下得白填多少东西进去才能支应过去,如何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别说十万两,就是一万两夜拿不出来,还债总得给筹措银两的时间。”

贾赦冷笑一声,道:“二太太,别人不知,我能不知,除了我太太天性愚笨,全靠几两月钱年例过日子以外,你们哪个不是大财主?年年月月得了多少孝敬自己明白。世上再没人比二太太会攒钱的了,撵一个毛丫头出去都得把素日的好衣服钗环留下来,只许将贴身衣服撂出去。除了那年建园子出了银子,往后你们谁花了几个钱?若真是白填银子在里头没好处可得,谁愿意管这个家?吃穿用住连同应酬交际养清客的使费都是从公中出,除了给府上的收入库中,平常得的东西都归入各自私房。这会子我提出建议,难道我说叫你们今儿就给银子了?就是卖房子卖地卖下人买古董还得花一二年的工夫呢,一股脑地卖出去能卖什么高价?知道府里用钱,人家定会极力压价,那可不是我的打算。太上皇驾崩,停灵九九八十一天,才过一个月,下剩五十天也够你们筹措银子了,下剩一天上缴,我自己也得卖梯己东西。”

他说得有些口渴,语音方落,回头瞪了贾琏一眼,道:“你老子说了这么些话,口渴得很,你不说倒一碗茶过来与我润润口,这般没眼色,不想想我都是为了谁?”

贾琏听了,忙请琥珀沏了一碗茶,试了试温度才送到贾赦跟前。

贾赦一口饮尽,随手将茶碗丢给贾琏,不管贾琏慌忙去接的动作,继续开口道:“事关一府之安危,你们要想最后跟甄家一样的下场,就当我没说这些话。我一个老东西,于国于家无功,不求什么长生不老,安享晚年,为的都是儿孙。为了我那聪明伶俐的萱哥儿,我什么都做得出来,无路可走的话,上折子自请抄家还债,阖府家业作了官价卖出去,尽够还祖上留下的那七十多万两欠银了,料想就是不够,当今圣人也不会怪罪了我。”

贾母气得浑身颤抖,指着他道:“你这是要气死我?哪里来这么些古怪的想法?素日不知保养身体,只知和小老婆饮酒作乐,我不敢管你,如今你竟将祖宗的荣光和基业不放在眼里,脸面都不要了,你看看你想想,你如今成什么样了。”

贾赦冷笑道:“性命都快没了,谁在意什么脸面?欠银不还,皆系家主治罪,余者无罪释放,凭什么一个祖宗留下来的债叫我一个人背负?我获了罪,我孙子将来的前程还要不要了?他那样聪明伶俐,我就这么一个孙子,若没了前程,我死都不甘心。我们这一房又没个娘娘,我怕丢什么脸面?我这么做是为国尽忠,为祖宗尽孝,圣人知道了还得夸赞我几句呢。”

贾母一口气上不来,瘫坐在炕上,吓得李纨探春等忙上来揉胸顺气,又忙命鸳鸯等沏茶过来给贾母喝下去,半日才缓过来,贾政急得在下面不知如何是好,忍不住怒瞪贾赦。

贾赦冷眼看了一会子,问贾政道:“我就是为了祖宗传承下来的家业才想着早日还上欠银,并不想气坏老太太,背负十恶不赦之罪中的不孝之罪,只问二老爷一句,这十万两你是出还是不出?你们一房出了这十万两,不管你们卖东西也好卖下人也罢,哪怕你们借钱,我只要十万两银子。拿到了手,其他变卖等事都由我和琏儿去料理,不必你们费心。”

贾赦抢在贾政跟前说话,压根不给贾政说自己气坏贾母等语的机会,而且他站在当地没有坐下,威风凛凛,竟似没有一丝畏惧,反让旁人觉得十分难熬。独贾琏和凤姐夫妇两个暗叫痛快,只贾母躺着,他们不敢流露出来。

贾琏在旁边劝道:“老祖宗快别气了,气坏了身子老爷岂不心疼?叫外人知道了说老爷不孝,府里又有什么好处?说实话,老爷也是一番苦心为府里,而非自己。虽说有娘娘在,哪怕三年之后咱们不还银子,圣人看着娘娘的情面也会对咱们家网开一面,但是咱们总不能让娘娘在宫里没有颜面不是?将来别人说起娘娘来,指着咱们家欠银说事,或是指桑骂槐,或是含沙射影,哪里是好话?反倒带累娘娘的名声。不如赶在别家都没有还钱的时候,咱们先还上,圣人心里欢喜,少不得也对娘娘另眼相待。我记得吴贵妃家和周贵人家因家里的钱不够建省亲别墅,向国库借了好几十万银子呢!他们赶在咱们家头里还上,吴贵妃和周贵人只怕就比娘娘有体面了,毕竟他们是最先遵从圣人在太上皇驾崩后出了孝的第一道旨意。”

凤姐笑嘻嘻地凑到贾母跟前,扶着贾母倚着靠枕,又给贾母捧茶漱口,款款地道:“老祖宗细想想琏儿说得有理没理,咱们这些年没帮衬娘娘什么,让娘娘一个人在宫里,不能让娘娘因为咱们丢人。我们老爷就是不会说讨喜的话儿,其实满心满肺地想咱们府里好。”

提及贾元春,宝玉不觉滴泪道:“大姐姐在宫里见不着家人音容,若是大姐姐再叫别人耻笑,我竟心如刀割。老祖宗,欠债还钱原是应该的,大老爷虽然急了些,但是心意却是极好的,并不是为了私欲,而是为了忠孝。归还欠银,为国尽忠,替祖尽孝,毕竟是咱们家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欠债。何况,大老爷说得明白,咱们家凑一凑还得上,若不够,我那屋里好些古董玩意儿都拿去卖了,也能值几个钱。甄宝玉住在我那外书房里,每日担忧妻母,其凄凉不堪之处难以尽述,每想咱们家亦有此债,我日后如何安枕?”

听宝玉说出这番话,贾母忍不住心疼地道:“你小小年纪的,只管吃喝玩乐,想这么些繁琐之事做什么?这件事自有我和你老爷太太做主。”

宝玉摇头道:“过了年我就十七岁了,再不是懵懂孩童,哪里只能吃喝玩乐地一辈子。老祖宗就依了大老爷罢,倘若三年后大姐姐不能阻止的话,我就跟甄宝玉一样了,何况,后宫不得干政,此乃大规矩大礼法。到那时,不独我,还有家里的姊妹们,哪个能得平安?甄宝玉日夜都念着他母亲妻子,背地里泪儿流不尽,人都瘦脱了形,我瞧着都觉得惊心动魄。”

贾赦开口道:“连宝玉都有这样的见识,有什么不能答应的?虽说卖房子卖地卖东西的举动过于丢人了些,但是这样更能叫圣人明白咱们的忠心,为了还钱,咱们已经是倾家荡产了,别人见了咱们家已经这样,更不会来骂咱们这些出头的橼子。”

贾母斜睨他一眼,面上怒色犹存,道:“你也知道出头的橼子先烂?你既知道,何苦为难你兄弟?吵着嚷着,恨不得人人都听你的。”

贾赦低下头,心里满是讽刺。

很快,他抬起头,道:“凡是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掏心掏肺的,老太太和二老爷拿定了主意没有?天色已晚,明日五鼓时分入朝随祭,老太太熬不得夜,我也有岁数了熬不得。”

话已至此,又有儿女丫鬟在跟前知晓来龙去脉,贾政咬了咬牙,实在是避无可避,只得点头道:“给!”当面吩咐王夫人想办法整理一下二房的财物,能卖的卖了,不能卖的当了,五十天内凑出十万两银子来,免得三年后元春不济,阻挡不住圣人问罪。

元春若生了个皇子倒还好说,偏生册封至今,膝下仍无一儿半女。

王夫人大惊失色,尚未开口就听贾母叹道:“你们弟兄都说到这地步了,我能说什么?我回头叫鸳鸯找一找,怕也能找出些东西。”

贾政忙道:“怎能叫老太太为儿孙操心?竟不如先看府里够不够,不够我和大哥多拿些。”

贾赦嘿嘿一阵冷笑,道:“二老爷不理俗务,怕是不知道府里是何等景况罢?库房里仅剩的东西都拿出来卖了,能得一二十万两已是大幸,房舍地亩下人不知道能卖几个钱,而且总得留几亩地,免得明年连饭都吃不上。”

贾母嚷着头疼,道:“主意都是你出的,不管如何都由你料理,够不够只有这么些,我累了,你们都退下,说了这半日,你也不嫌累。”

目的达到了,贾赦自不肯多留,临走前对贾政道:“送灵之前我来收取。”

要想让长泰帝记住自己的忠肝义胆,贾赦觉得务必在停灵之后送灵之前缴上欠银,哪怕一时缴不清,心意得表白出来,才能得到最多的好处。贾赦再三想过,除了石呆子那个案子外,自己这一房没有别的罪过,侥幸的话蒙得恩荫惠及子孙也未可知。

离开荣国府时,贾赦交代贾琏和凤姐明日起始清点账册,去掉三十万两后,先卖府里的东西,以库房东西为先、陈设次之、往后依次是下人、房舍、商铺,不到万不得已,庄田千万不能卖。贾赦虽然昏聩无能,但是却明白没了田地就是没了根基,往后一家老小吃用的柴米肉蛋都得从这里出,府里经此一事可是没钱天天采买了。

贾琏和凤姐身上都是虚衔,素日随祭都是为了服侍贾母等人,今得此差事,各自抱病不去,留在家里打开库房清点东西,而贾母王夫人等昨晚都叫了太医来诊脉,府里忙碌了大半夜,次日却都挣扎着前去,不敢懈怠。

听说此事,惜春一笑,心里想着该叫宁国府知道贾赦的决心才是,倘或她没猜错的话,当时接驾时两府都尽了心,宁国府也都借了银子。

这日一早,贾琏和凤姐带人进了库房,很是吃了一惊。

库房几乎都空了,价值过万的古董只剩两件了,余者或是数千、或是数百,凡是能卖出去的东西统统搬出来分门别类地整理妥当,粗粗一算,竟值十余万两。还有一箱压在最底下大约是没被发现的一匣黄金,约重千两。另外,库房里还有许多积存的头面四季衣裳和书籍字画等,别的还罢了,珠宝首饰竟也值两三万两,远远超出了贾赦一房人等的所料。

凤姐悄悄跟贾琏道:“那些书籍字画一箱子一箱子地放着,怪可惜的,咱们家这么些书没人用上。咱们今年才得了庄田商铺送来的银子,不如拿了一万两出来,把书籍字画都留下来,对府里说卖了,然后将书籍字画送到林妹妹老宅去,赶明儿也送林妹妹一些。”

贾琏同意道:“藏书才是根本,就这么办,咱们用不着,儿子将来用得着。”若真是还上欠银,贾赦不获罪,他也无过,贾萱极有可能参加科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2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黛玉为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