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23 KB   上传时间:2016-03-07 03:19:46

  宋明轩好容易把赵彩凤送到了家门口,赵彩凤往房里看了一眼,里头也没比外头的雨小到哪里去。

  左边房里炕上的地方正好在漏雨,赵小三捧着平常家里用的大木盆,卷着铺盖正在那边接雨水。前头放着脚盆,后面放着夜壶,中间还垫着一张油布。这是赵家唯一一个必须要保持干净的地方,不然他们一家晚上就没地方睡觉了。

  杨氏从里面换了衣服出来,见赵彩凤和宋明轩都浑身湿透了,只急忙道:“彩凤快去换一身衣服,我到后院里头煮一碗姜汤,一会儿你们两个都喝一碗。”

  赵彩凤被杨氏这么一提,才觉得身上有些冷,她原本想谢一番宋明轩的,但是回头是看见宋明轩那一头长发被雨水淋的光秃秃的贴在脑门上的样子,忍不住就笑了起来,随手在墙上抓了一条干净的帕子,递给了宋明轩。

  宋明轩见赵彩凤转身,她身上的衣物早已经湿透了,只贴身包裹在身上,十五岁正是少女最青涩诱人的时光,宋明轩稍微垂下眸子,却还是无意间撇过了赵彩凤的胸口。

  那个时代并没有胸罩这种好物,□□下垂问题困扰着大多数的已婚女性,但是对于刚刚发育且发育还未完善的小姑娘们,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担忧,赵彩凤的胸部虽小,但造型秀气挺翘,且上头一点樱红挺立,散发着让人心猿意马的魔力。

  宋明轩顿时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在赵彩凤发现他异常之前,落荒而逃。

  赵彩凤从屋里换了衣服出来的时候,外头的雨已经小了很多,但是风还没有停。杨氏喊了赵彩凤去后头灶房和姜汤,她打了四大碗姜汤,因为没有红糖,所以这是百分之百的纯正姜汤。赵彩凤喝了两口,就觉得胸口热辣辣的,只听杨氏开口道:“你把这两碗给宋大娘和明轩送过去吧。”

  杨氏以前都叫宋明轩二狗,可在赵彩凤提出异议之后,果然就改成了明轩,但是这喊的这样亲切,总让赵彩凤听得有些别扭。赵彩凤心里暗暗想,杨氏肯定是知道这拆墙头是什么意思的呢,还以为她这回傍上了秀才老爷,没准心里偷着乐呢!

  赵彩凤把姜汤送过去的时候,宋家正忙的不可开交的,原来宋家的房顶是茅草的当然,赵家也是……

  方才风太大,一不小心就把赵家的房顶给刮掉了,幸好被挂掉房顶的不是宋明轩的那间,不然他的那些书本、藏得都长虫子的纸头只怕都要遭殃了。

  许氏正在里面扫水,宋明轩怀里抱着哭闹不止的宝哥儿,在门口看了眼里面的情形。陈阿婆拄着拐杖,拖着一条腿从里面出来,哭哭啼啼道:“这日子没法过了哎……”

  赵彩凤急忙把姜汤放在了桌上,上去扶着陈阿婆出来,见她身上的衣服也潮湿了,便开口道:“阿婆,你趁热喝点姜汤,小心着凉了。”

  陈阿婆这会儿还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看见赵彩凤越发就老泪纵横的厉害:“彩凤,咱家这日子没法过了,这该如何是好呀!”

  赵彩凤也是头一回遇上这样的场面,她这回穿越当真是运气爆棚了,所有倒霉的事情她都碰上了,她能知道如何是好,她自己也不愁了。可话虽如此,看着老太太干枯的脸上落下眼泪,赵彩凤还是很不忍心的:“阿婆你别难过,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等宋大个中了举人,咱家也盖一个瓦房住住,到时候再大的风,别说吹跑房顶,就连一片瓦都不会飞的。”

  陈阿婆听见赵彩凤这么说,心情果然就平复了很多,稍稍控制了一点情绪,就听见宝哥儿还在那边哭闹,便抬起头道:“二狗,来,把孩子给我,你看书去。”

  宋明轩把孩子递给陈阿婆,赵彩凤看了一眼,宋明轩身上还穿着方才那件湿衣服,虽说现在已经是五月天了,但是这大雨倾盆的,湿衣服在身上穿那么久,肯定不好受。

  赵彩凤只转身,把宝哥儿接了过来,抱在自己怀里哄了起来,又抬头对宋明轩道:“你怎么穿着湿衣服就抱小孩了,你病了不打紧,小孩子病了可就难办了。”赵彩凤这也不是吓唬宋明轩,这古代的医疗条件,小孩子病了难道要灌中药吗?到时候只怕那哭声不比杀猪好上多少,她想一想都觉得鸡皮疙瘩要起来了。

  宋明轩果然就反应了过来,只急忙要回自己房间换衣服,赵彩凤便又喊住了他道:“等等,先把这姜汤喝下去。”

  宋明轩一口灌下了姜汤,那边许氏也把房间清理的差不多了,出来的时候也是一副愁眉苦脸:“他奶奶,今晚只怕我们一家子要挤一挤了,床铺都湿了,睡不起来的。”

  陈阿婆稍稍平复的心情又郁闷起来了,伸手抹了一把老泪,只开口道:“我就地上打个地铺就好了,让二狗带着宝哥儿睡吧。”

  说起来也奇怪,方才宝哥儿在宋明轩的怀里时又哭又闹,这会儿赵彩凤抱着他,就不哭了,只含着大拇指,眼睛滴溜溜的看着赵彩凤,好像是在认人呢。

  赵彩凤瞧着宝哥儿那比一般孩子要大一点的脑袋,就知道这娃营养不良。想想也就知道了,许如月身子不好,自然奶水不多,这年头小孩子也没有什么辅食,最好不过就是鸡蛋羹了,而且还不一定天天能吃到,真是两个字:作孽!三个字:真作孽!

  宝哥儿在赵彩凤的胸口蹭了好几把,就算赵彩凤再迟钝,好像也有些明白这小子的心思了……俗话说,有奶便是娘,可怜赵彩凤有的只是乳*房,并不是奶= =。

  陈阿婆瞧见宝哥儿那个样子,只又伤心道:“孩子是饿了呢,今儿一天也没吃多少东西,原本想着晚上给做鸡蛋羹的,结果院里的母鸡又没下蛋!”

  母鸡没下蛋,这听起来是多么残忍的一个噩耗啊……赵彩凤想了想,见孩子在她怀里也乖巧,索性就抱着他道:“大娘,我先把宝哥儿带回去,等你们安顿好了再抱过来吧。”

  宋家这会儿一时半刻只怕也没心思生火做饭,但看着宝哥儿在她胸口蹭来蹭去的速度,小家伙只怕是饿过头了。赵彩凤抱着宝哥儿回去,从碗罩下面的碗里掰了小半个花卷,用热水沾着喂起了孩子。

  “可怜的娃啊……”赵彩凤叹了一口气,心想自己虽然也吃不到那些人间美味了,可毕竟自己也曾经吃到过。赵彩凤从来没想过,曾经拥有对于她来说,也变得如此让人羡慕。

  杨氏从前头进来,瞧见赵彩凤在喂孩子,只笑着道:“哟,宝哥儿还挺喜欢吃花卷的呀,瞧他吃的多香呀。”

  赵彩凤那小帕子给宝哥儿擦擦嘴道:“一天没好好吃一顿了,能不香嘛!”

  杨氏又叹了一口气:“陈阿婆腿脚不方便,又带着几个孩子,没法张罗吃喝那也没办法。”

  不一会儿,宝哥儿就吃饱了,在赵彩凤的怀里打起了盹,赵彩凤便把他抱到了前头,和赵彩蝶睡在了一起。她和杨氏两人稍微将门口打扫了一下,杨氏趁着天还没全黑,拿着针线在门口缝衣服,想把赵彩凤那件衣服给赶出来,好让她过几天赶集的时候能穿上新衣服。

  这时候李阿婆揣着一个小篮子从赵家门口走过,跟杨氏和赵彩凤打过了招呼之后,径自去了宋家。才进门就看见宋家掀了的房顶,只笑着道:“这回我可是来巧了。”

  李阿婆说着,从篮子里拿出一个青花布小袋子,摆在了桌上,接着道:“这是钱木匠托我儿子带回来的,说是给二狗的一半分红,他想着你家急用钱,就让先带回来了。”

  许氏并不知道赵彩凤和宋明轩之间的约定,闻言只纳闷道:“钱木匠和我家明轩有做什么生意吗?哪里有什么分红钱,我怎么不知道?”

  李阿婆只笑着道:“亏你还是做娘的,这秀才舂可不是你家二狗想出来的,钱木匠如今接了大货了,要给人做好几十个,大抵也是为了这才那银子给你家二狗的吧!”李阿婆说着,只笑着道:“终究还是念书好,念书的人脑子活,我前一阵还跟我家老大说了,得让小的们去念书,不说别的,就是考不上秀才举人,也强过将来当睁眼瞎呀。”

  许氏听宋明轩说过,那米舂是赵彩凤请钱木匠做的,如今听李阿婆说的又是另外一番话,自然有些疑惑,她正要问个明白呢,宋明轩正好从里面出来,听李阿婆说明了来意,只谢过了。李阿婆见事情已经办妥了,就高高兴兴的先走了。

  许氏便忙不急的问宋明轩:“这银子究竟怎么回事儿?怎么好端端的,还有人给你送银子?”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日子过的苦哈哈,但是还算有乐趣,是不是?

☆、第 26 章

  宋明轩见自己老娘问起了这个问题,便开口道:“这是彩凤和钱木匠约定的,说是可以让钱木匠给别人也做这秀才舂,就是每做一个,要从中收一些利钱。”

  许氏从来没听说过这也能收钱的,只睁大眼睛问道:“这咋还能收银子呢?万一钱木匠不肯,偷偷还给别人做,那彩凤也不知道啊?”

  宋明轩对赵彩凤能收到这样一笔银子也觉得很纳闷,但是这事儿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赵彩凤这是叫遇上了钱木匠,若是换了其他人,这比知识产权费只怕就难收了。

  宋明轩见李阿婆走远了,便拿着银子要去给赵彩凤送过去,许氏瞧着自己光秃秃的房顶,再看看宋明轩手里的荷包,脸上生出了一丝不舍来。

  “明轩,要么你先跟彩凤说一句,就说这银子我们先借了用一用,等过两日我在赵地主家结了账,就还上,总不能让宝哥儿和你奶奶睡露天吧?”

  宋明轩握着荷包的手一紧,穷人家没什么钱,对银子也越发敏感看重,宋明轩只捏了一下,就约莫估计出里面大约也就是一两银子半吊钱的样子。

  “娘,这可不行,我和彩凤说好了,这钱木匠的银子一送来,就给她送过去的,我们家难,难道她们家就不难吗?我们家好歹就宝哥儿一个娃,他们家可是三个娃,比我们家更吃紧!”宋明轩只说着,便起身要走。

  许氏自然知道宋明轩说的是实话,可眼下也确实是宋家又难,原先的那些积蓄早已经给许如月看病的时候花销空了,如今宋家真的是半两银子也拿不出来了,更何况再过两个月,宋明轩就要进京赶考了,到时候这银子从那边出,许氏还没想明白呢!

  “哎,你要送过去就送吧,少不得你前脚送过去,我后脚借出来,你也知道,你爹和你那几个叔叔不是一个娘养的,你爷爷虽然还建在,可何尝管过我们一日?当年你中了秀才,才想着让你去祠堂那边磕头,这两年越发冷淡了,我娘家人又死光了,如今能帮的上你的,也就只有这几个热心邻居了。李奶奶人好,可她在家也不做主,总不能老让人家帮衬我们,我心里也不是徒这几两银子,就是想着借生不如借熟,你若是不愿意,一会儿我再去跟彩凤她娘说。”

  许氏这话说的也很在理,屋顶没了,不修是不可能的,要修就要钱,没钱只能借,如今能借钱的人家,也只剩下赵家了。话说到了这份上,宋明轩自然也是明白的,但他是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特有的坚持和酸腐,很多事情也确实没法开口。

  最终,宋明轩还是没战胜自己的意志,拿着钱往赵家送过去了。

  赵彩凤倒是没想到,李阿婆去宋家是送钱去的,她也没想到,钱木匠这么信守承诺,这么快就给自己送来了银子。宋明轩把钱放在赵家堂屋里的八仙桌上,赵家也就这张八仙桌像样一些,只可惜配着的长凳都不怎么好,只有两张是勉强可以坐人的。

  赵彩凤想起宋家那刚刚被风刮走的房顶,又看了眼宋明轩放下的银子,倒是对宋明轩佩服了几分了。

  这眼看都无瓦遮头了,他还能在第一时间把钱给自己送过来,这读书人的品性到底还是有的。赵彩凤伸手,想把那银子收到自己的怀里,手心按住那荷包的时候,宋明轩脸上的表情忽然松动了一下。

  赵彩凤偷偷的抿了抿嘴,心道:小样,就知道你想借钱吧!赵彩凤把宋明轩的犹豫和挣扎净收眼底,只清了清嗓子,将钱挪到了自己跟前,笑着道:“这钱来的正好,过几天我正要跟我娘去镇上赶集,你有什么要带的,我给你带回来。”

  宋明轩能有什么要带的,眼前宋家要解决的是房顶问题,连房顶都没银子修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买别的。

  宋明轩尴尬的抬起头,看着赵彩凤,欲言又止。

  赵彩凤见他打死都不开口,那憋得满脸通红的小样简直快让自己绷不住了,只能强忍着问道:“你家的房顶坏了,修房顶要些什么东西?我去镇上给你们带回来?”

  赵彩凤虽然不是演技派的,可这句话也是说的关怀备至,宋明轩看着赵彩凤,脸皮发烫,又低下头,声音也变的小了一些:“家里目前还没有银子修房顶,等过一阵子我娘收了地主家短工的银子,再修也不迟。”

  赵彩凤听他这么说,却还是一字不提借钱的事情,只睁大眼睛道:“怎么?现在不修?马上就是梅雨季节了,这六月天,娃娃脸,说下雨就下雨,你总不能在家还当落汤□□?”赵彩凤这会子都替他着急了,方才还觉得他老实,这会子已经觉得他老实过头了。这性子要是不改一改,以后就算考上了举人入了仕途,只怕也是要被人排挤的。

  宋明轩内心早已经被折磨的没一处是完整的了,赵彩凤每一次提问就像在他伤口撒盐一样,可他万万没想到,赵彩凤这么做都是故意的,宋明轩叹了一口气,开口道:“实不相瞒,我想借了这银子修房顶,只是……”

  “只是什么?”赵彩凤急忙开口问他,感觉自己都快被他弄的憋不住了,哪有这样等着人开口借银子的,不等宋明轩接着说下去,赵彩凤只继续道:“只是不好意思开口是不是?”

  宋明轩被赵彩凤给说中了,脸皮滚烫低着头,他原本就长的白皙羞赧,这个样子越发让人觉得青涩可爱,也只有这种时候,赵彩凤才觉得宋明轩有些孩子气。

  “我知道,你们读书人向来是不喜欢为五斗米折腰的,但是你要知道,吃米的不光只有你一个人,你一个人挨饿受冻都无所谓,可是你肩头有一家老小,让他们跟着你挨饿受冻,那你就是酸腐,没本事!”赵彩凤抬起头,看见宋明轩依旧是一副小鸡啄米聆听训斥的样子,又接着道:“你有没有本事,这会儿姑且还不知道,但是你的酸腐,我倒是看出几分来了。”

  赵彩凤说完,打开了荷包,将里面的半吊钱取了出来,剩下的推到了宋明轩的跟前道:“这一两银子借你,不过我事先说明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宋明轩这时候才抬起头,看着赵彩凤的眼神中已经带着几分不可思议,他实在没想到赵彩凤能说出这么一袭让他一个读了十多年书的人都辩驳不起来的话。

  宋明轩看着赵彩凤,眼底多了几分热切,只拿了她推过来的荷包,重重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备考的!”

  赵彩凤撇过脸不去看宋明轩,低下头也不知道怎么的,觉得有些羞涩,也没理他,就悄悄的瞥着他往门外去了。

  第二天,宋家就请了搭房顶的工匠过来,重新把房顶修了修,赵彩凤站在房子下头问那工匠:“师傅,麻烦你看看边上两间的房顶烂了没有?要是烂了一起揭了换新的。”

  宋明轩正在边舂米边看书,闻言正要拦着,那边赵彩凤只横了他一眼,他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果然那工匠发现另外两间房的屋顶也烂了,茅草顶的房子就是这样,用个一两年就烂得不成样子了,好在便宜,修起来也容易。

  “那一起换新的吧,您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省得过几天一场雨下来,又要请您跑一趟!”

  那工匠闻言,笑哈哈道:“还是小媳妇你说的有道理!”

  宋明轩听见那工匠喊赵彩凤小媳妇,整个脸都涨得通红,倒是赵彩凤跟没事人一样,还跟着那工匠说笑聊天。

  赵彩凤笑着进了房间,这会儿正好是正午,她便拎着篮子去给杨氏和许氏送午饭去,昨儿干粮刚吃完了,今儿一早杨氏又走的早。她心疼赵彩凤手上磨破了皮,所以没让她早上跟着一起去,只让她中午给她送吃的过去,再留下来帮忙。

  赵彩凤才走到门口,便瞧见宋明轩从堂屋里走了出来,见赵彩凤开了木栅栏要往外去,只迟疑了片刻,但还是开口叫住了她:“彩凤,这东西……”上头工匠还在修房顶,宋明轩更觉得不好意思,只走了几步,将他手里的一样东西递给了赵彩凤。

  赵彩凤一看,原来是两个布套子,还带着一个大拇指,虽然比起现代的手套这东西做的不算精致,但是套着这东西,剥玉米壳应该会好很多。赵彩凤笑着道了声谢,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宋明轩身上的长衫似乎比以前短了不少,怪不得今天看他怎么看怎么别扭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赵彩凤瞧了一眼她手中的套子,顿时就明白了,只又低下头,笑得也比方才更妩媚了几分:“傻子,你把衣服剪了出门不怕被人笑话吗?”

  宋明轩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短了一截的衣襟,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我平常鲜少出门,留一件可以出门穿的衣服就够了,也不打紧。”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发现比起冷帅狂霸拽的男主,我还是喜欢小宋这样的暖男啊~~~

☆、第27章

赵彩凤去给杨氏送午饭这一路上,难得心情很是愉快。

自从她穿越之后,终于发现有些前世她可能永远不会接触的成语,其实是多么真是的写照,比如穷困潦倒、比如迫于生计。

赵彩凤最近除了再想怎么赚钱之外,就是在想怎么回去,当然后一个问题只是想想而已,根本找不到任何答案。但是今日,她走在乡间的田埂小道上,手里跟这赵家村所有的村姑一样,挎着小篮子,一路上脸上带着笑跟村民们打着招呼走过,忽然发现其实只要不时时跟前世的日子对比,这样的日子其实也还过的下去,至少不用担心第二天会遇上什么死因不明的尸体,也不用想着职称考试又要熬几个通宵。

李阿婆正在自己家门口做针线活,难得看见赵彩凤出门,便笑着招呼道:“彩凤,给你娘送吃的去?”

赵彩凤现在也已经看开了,想让这些村里的八卦村妇不八卦,就跟让煮熟的鸭子飞上天一样难,所以如今她也不在乎她们说她什么望门寡了,反正她又不是真的赵彩凤,想通了这一点赵彩凤对这些闲言碎语就完全不在乎了。

“是呢,我娘给赵地主家打短工呢,早上没来得及带上干粮。”赵彩凤人长的美,以前比较内向,在村里头不算热络,谁知道经历了这一难,反倒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外人只当是赵彩凤变懂事了,谁又能知道赵彩凤压根是换了一个芯子。

“你娘一个人拉扯你们四个不容易,幸好如今你大了,也能帮上忙了,对了,明儿你全叔要往镇上去换东西,听你娘说你们也要去,我让他用牛车带你们一程吧。”李阿婆向来热心,且又喜欢赵彩凤,要不是她的大孙子已经娶亲,两个小的还跟赵小三一般大,只怕她也是想要赵彩凤做孙媳妇的。

“那感情好,明儿一早我和我娘就在村口的小桥上等着李叔了。”赵彩凤高高兴兴的答应了。

到了古代,赵彩凤才理解出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真意了。牛车虽然也不快,但是至少不要靠脚走路,从赵家村到河桥镇,徒步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赵彩凤也是在走过一次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样持久,这要摆在现代,妥妥的能拿下每日运动第一名啊!

杨氏和许氏吃过了窝窝头,两人在玉米地里面休息了一会儿,赵彩凤便趁着这会儿空挡,带着手套剥起了玉米壳。

宋明轩的针线活说起来还真是比赵彩凤拿得出手,赵彩凤瞧了一眼这手套,心里觉得很是满意。

许氏往赵彩凤的手上看了一眼,想起今儿一早起来瞧见自家儿子短了的衣襟,顿时也明白了。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那小子一开始还不答应呢,这会儿子倒是知道疼媳妇了。

许氏拿胳膊肘杵了杨氏一下,神神秘秘的凑到杨氏耳边,往赵彩凤那边指了指:“瞧见没有,我家明轩给彩凤做的,我昨儿才说彩凤剥玉米剥的手上都蜕皮了,那孩子连书也不看了,剪了自己的衣襟做起这东西来,我原本还不知道这事做什么用的呢!”

杨氏一看,心下也是大喜,只眉开眼笑道:“我也担心我家彩凤脸皮薄呢,没想到她这几天也没说什么,我估摸着这事情准能成,咱们俩也该存些银子了,等过一阵子,咱们两家都出了孝,得把孩子的亲事办一办,不然村里人都瞧着呢,怪不好意思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