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23 KB   上传时间:2016-03-07 03:19:46

黄老板只呵了一口冷气,低头暖了暖手,冲里面喊了一声道:“老谢,让伙计出来,把这几缸火锅底料搬进去。”原来黄老板深怕店里头锅底不够,明儿一早下雪了又路滑,赶不及送来,就在那边等了老半天,愣是等着那两口子把锅底料给熬了出来,这才让车夫快马加鞭的赶回来。

谢掌柜的忙喊了几个伙计出去搬东西,赵彩凤只笑着道:“说曹操曹操就到呢,东家可不就回来了。”

黄老板见赵彩凤还在店里头,又瞧着这个时辰,店里依旧生意兴隆的样子,便特别感激赵彩凤,只往里头走了两步道:“小赵,你可算是把八宝楼给救活了。”

赵彩凤听他这么说,反倒不好意思了起来,正打算开口说饭钱的事情,黄老板就瞧见了宋明轩,只笑着迎了过去道:“这位就是宋举人吧?咱们虽然没见过面,但是如雷贯耳啊,年纪轻轻就靠上了解元,真是了不起呢!”

宋明轩只忙拱手还礼,扭头瞧见赵彩凤脸上焦急的表情,只开口道:“黄老板,这开门做生意,饭钱我们还是要给的,不然以后我们可不好意思再来捧场了。”

宋明轩虽然不谙庶务,但是也大约知道这一顿饭的价钱,没至于吃到让赵彩凤倾家荡产的。黄老板听宋明轩提起了这个,只笑着摆摆手道:“这一顿饭算什么,就当是我孝敬举人老爷的,和小赵没啥关系。”

黄老板毕竟是多年的老生意精了,这和稀泥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赵彩凤听他这么说,只忍不住笑了起来,也不再推拒了,只开口道:“行了,东家都这么说了,我要是还不答应,反倒矫情了。”赵彩凤只抬眸看了宋明轩一眼,他今天也喝了一口小酒,脸色微微发红,越发显出几分俊美来,只牵着他的手道:“那就托了举人老爷的福分了,让我们也吃了一顿好的!”

宋明轩听了,只越发觉得不好意思了起来,又跟黄老板和谢掌柜的别过了,这才和赵彩凤一起离开了八宝楼。

外头的雪越发就大了起来,一家人回家之后,杨氏只忙去灶房里头烧热水。赵彩凤则和宋明轩在路口搬了一箩筐的碳进来,两人缩着脖子,抖得跟筛子一样。

赵彩凤只一边暖手一边跺脚,心里简直有上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这没暖气的日子,真是要死人啊!偏生古代没啥工业,连温室效应也没有,虽然身在最繁华的京城,可依旧一样能冷死人。

赵彩凤抖着手从碳箩筐里头捡了几块碳出来,让宋明轩把两边房里的炭盆都搬出来。赵家如今太穷,买不起银霜碳,这普通的炭火烟火气又太大,只能在外头点燃了,再搬进去。

宋明轩把家里一溜烟三个炭盆搬了出来,赵彩凤只搓着手,点起了火折子,用刨花生了火,把炭盆里的碳给点燃了。

赵彩凤点到最后一个炭盆的时候,才想起来平常晚上客堂里的炭盆都是不点的,只白天有时候余奶奶她们过来串门的时候,赵彩凤才把客堂里的炭盆点上,让大家伙都暖和一点。这会子见宋明轩已经搬了出来,只拧眉想了想,也只弯腰点了起来。

杨氏从灶房烧了水出来,从房里取了一个汤婆子出来,往去后头装热水。赵彩凤见了,只喊住了杨氏道:“娘,你把这个炭盆给钱大叔送过去吧,他那儿还没买炭盆,倒是我疏忽了。”

杨氏闻言,只开口道:“一会儿让你弟弟过去睡觉的时候再带过去好了,我先给你弟妹洗漱。”

赵彩凤只笑着道:“又不远,才几步路而已,老二笨手笨脚的,万一烫到了可怎么好呢?”

宋明轩见赵彩凤这么说,正想说不如自己送过去得了,这话还没开口呢,就被赵彩凤给一眼瞪了回去,顿时就明白了赵彩凤的意思。

杨氏听赵彩凤说的也有道理,便也不好意思推脱了,只开口道:“那我就走一趟吧。”

赵彩凤看着杨氏搬着炭盆出门,只笑着道:“娘啊,路滑你慢慢走,你没回来之前,我不让老二过去。”

杨氏听了这话,只一时臊得满脸通红的,又开口道:“你叔没准还没回来呢!”

赵彩凤便笑道:“反正你有钥匙,送进去了再说。”

杨氏见赵彩凤越说越不像话了,也只没再接她的话,只开口道:“那你一会儿帮弟弟妹妹洗漱一下,先哄他们上床去吧。”

赵彩凤听杨氏都这么说了,便知道她大抵是要在那边逗留片刻了,只笑着道:“那感情好,我让老二也在这边洗洗,他要是困了不肯走,我就让他和相公挤挤睡了,我跟你们睡去。”

杨氏听了,只忙道:“别,我一会儿就回来,还是让他和你叔住去。”杨氏心里明白,宋明轩今儿才回来,正是他们小两口互诉衷肠恩爱的时候,哪里有让他们分开睡的道理,只笑着道:“老二要是困了,就让他跟弟弟妹妹睡,反正西厢房里头床大,我们几个挤一挤也是一样的。”

赵彩凤便笑着应了,只目送杨氏出去,只慢悠悠的叹了一口气,想想还觉得心里挺高兴的。杨氏毕竟还年轻,且又是喜欢依靠男人的性子,这两年赵老大死了,没少受苦,拉扯他们几个孩子,确实可怜。赵彩凤将心比心,自己若是杨氏,未必能做到这一点,如今看着她总算也有了自己的生活,也打心眼里替她高兴。

宋明轩见杨氏走了,只悄悄的问赵彩凤道:“娘子,那我们以后是不是要改口叫钱大叔爹啊?”

赵彩凤这下倒是有些尴尬了起来,她一个前世活了三十岁的人,若不是穿越到了这赵彩凤的身上,让她喊杨氏娘都觉得膈应呢,如今又来了一个爹,好吧……赵彩凤只抬头看了看大雪纷飞的天空,拧眉道:“不然,咱俩还是叫叔吧,爹就留给弟弟妹妹们喊,你说咋样?”

宋明轩听了这话,只笑着道:“我可以不喊爹,我直接喊岳父好了。”

赵彩凤只斜了一眼宋明轩,打发他把点燃的炭盆搬到房里去。

钱木匠毕竟脚程快,送了杨老头夫妇回广济路之后,也没耽搁,就直接回了讨饭街上的出租房里头。那出租房独门独院的,进了大门有个小天井。他回来之后,边一个人坐在雪地里,拿着平常不怎么抽的旱烟也抽了几口,脸上的神色却是前所未有的趁机。

烟杆上星星点点的火光在黑夜中一闪一闪的,伴随着几声沉重的叹息。这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杨氏带着点沙哑的轻柔嗓音穿进来。钱木匠收起了烟杆,站起来道:“门没锁,进来吧。”

杨氏端着炭盆进来,转身关上了大门,瞧见钱木匠就站在天井里头,头顶和肩膀上都沾着雪花,只问道:“我太当你没回来呢,没想到你走的这么快。”

钱木匠瞧杨氏手里拿着炭盆,只开口道:“我一个大老爷们,身上火气重,哪里需要这个,你们留着自己用好了。”

杨氏只低着头道:“是彩凤让送来的,天这么冷,有总比没有好的。”

钱木匠便伸手接了杨氏的炭盆,端着往房里去,杨氏只跟在钱木匠的身后走了两步,临到门口的时候,停住了脚步。炭火照得屋里隐隐有些亮光,钱木匠转头看见杨氏站在门口,脸上神色也透着几分憨厚的尴尬,只开口道:“里面坐把,外头冷。”

☆、第225章

杨氏醒过来的时候,身子靠在了钱木匠的胸口。杨氏只觉得浑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除了眼珠子,在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软绵绵的,她抬眸看了钱木匠一眼,正撞上了他那幽黑的眸色,只下意识就低下头去。钱木匠却在这个时候勾住了杨氏的下颌,只低头吻了上去。

杨氏稍稍挣扎了一下,带着几分生涩回应了起来。过了良久,钱木匠才松开了杨氏,只开口道:“我是个粗人,便是有什么话说不出口,也不会说,只是……”钱木匠的声线沉了几分,继续道:“你是我今生第二个女人,这件事不会再改变。”

杨氏闻言,只觉鼻腔稍稍有些酸涩,靠在了钱木匠的胸口,安安静静的点了点头。钱木匠便又将她搂紧了几分,叹息道:“当年我和赵大哥一起被埋在方庙村那矿底下,赵大哥就玩笑说:钱老弟啊,要是咱两有谁出不去了,不管出去的是谁,都把对方的老婆孩子给捎上了,如今赵大哥却还是因了那矿丢了性命,也不知是不是冥冥中早已注定了。”

杨氏见钱木匠提起了赵老大,眸子便又红了几分,只开口道:“那年方庙村塌方,我本不让他去了,他说他认得矿下的路,只有他能救那些人,我拦不住他,却不知还是搭上了性命。”

杨氏说到此处又悲伤了几分,只闭上了眸子,湿漉漉的眼梢曾在钱木匠光裸的紧实的胸口,过了片刻才开口道:“我该回去了。”

这时候两人还未过明路,虽然杨老头已经答应了,但若是被这讨饭街上的人知道了,传出一些闲言碎语,也总是不好的。钱木匠便便没有留她,躺在炕上看着杨氏起身穿衣。那炭盆里的火星子忽隐忽现的,杨氏背对着钱木匠,穿好了衣服,脸颊上还带着□□之后的一片酡红,低着头道:“我走了,你别起了,这个点,只怕老二也睡了,你睡吧。”

杨氏转身按上门把,钱木匠却也披了衣服起来了。外头的雪越发大了,纷纷扬扬的,才一开门就卷了一股风进来,杨氏冷的哆嗦了一下,钱木匠取了墙上的兽皮,披在杨氏的身上,把她一路送到了门口。

杨氏回赵家的时候,家里早已经安安静静的,杨氏点了一盏油灯回屋,瞧见赵彩凤正陪着赵彩蝶和赵武睡在床上。赵彩凤睡得浅,朦朦胧胧听见杨氏进来的动静,只开口道:“是娘回来了吗?”

杨氏嗯了一声,放下油灯,只先去外头洗漱,待洗漱干净了,这才脱了衣服上床。赵彩凤就把脚底下的汤婆子蹬给了杨氏,脸上带着点笑揶揄道:“钱大叔可真不动怜香惜玉的,都这个点了。”

杨氏这会儿还觉得有些腿软,听了赵彩凤的话,只越发觉得面红耳赤了起来,嗔怪道:“你这孩子,当着弟弟妹妹的面,说什么胡话呢!”

赵彩凤只侧身躺在杨氏的边上,笑着道:“他们都睡了,这有什么的,我也是有相公的人了!”

杨氏说不过赵彩凤,依旧只是脸红,顿了片刻才开口道:“你让老二睡这边就好了,明轩才回来头一个晚上,你也不陪着他?”

赵彩凤打了一个哈欠,懒洋洋道:“一下午还没折腾够吗?晚上这么冷,我才不乐意呢!”

杨氏听了这话,想起方才的事情,也只觉得两条腿上凉嗖嗖的,只点了点头道:“说的也是,天太冷了,早些睡吧,明儿还要早起呢。”杨氏说完,只稍稍打了一个盹,又睁开眼道:“明儿你还去八宝楼帮忙吗?明轩才回来,你应该多陪陪他的。”

杨氏还想再接着说,赵彩凤却已经睡着了,只闭着眼睛,呼吸均匀的躺在边上。杨氏只叹了一口气,也合眼睡了。

第二天一早,赵彩凤醒的时候,杨氏早已经做完了早饭走了。

赵彩凤在床上伸了一个懒腰,就听见隔壁传来了宋明轩念书的声音。古代人念书的时候讲究调子,要求大声朗读,还真的和电视里头看见的摇头晃脑的读书人有些相似,只是宋明轩没电视里演的那般夸张。不过后来赵彩凤想了想,其实古人这样读书,也是有科学根据的,平常他们都低着头看书,颈椎肯定僵硬,正好站起来读书的时候来一个三百六十度的脖颈运动,没准还有治疗颈椎的作用。

炭盆里的炭火已经灭了,房里又冷的跟冰窖一样。这讨饭街上的房子做工简陋,窗户虽然是好的,但是缝里头漏风,要是们了炭盆,一会儿内外就没温差了。

赵彩凤一股脑爬了起来,瞧见赵彩蝶和赵武还在睡觉,只端着炭盆出门,又给生上了热碳,摆进房里去。

宋明轩见赵彩凤起来了,也只放下了书帮忙,只开口道:“娘一早就走了,早饭在灶房里头,快去吃吧。”

宋明轩见赵彩凤睡得脸上红扑扑的样子,只忍不住伸手摸了一把,低下头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

到了晌午,刘家派了小厮把宋明轩的行李都给送了回来,还一并带了好些年货来,又带了钱喜儿的口信来,说是约赵彩凤十五那日,一起去梅影庵上香。

赵彩凤想起之前在梅影庵许下心愿,希望宋明轩这一科能高中,如今果真是心想事成了,也是时候去还原了。

这一晃便到了十五这日,杨氏听说赵彩凤要去上香,也只跟杨老头夫妇说了一声,抽出了半天空来,跟着赵彩凤一起去梅影庵里头求一求。如今有了小顺子,她也稍微可以轻松些个了。

这才出门呢,就在门口遇上了余奶奶和翠芬两人,也正拿着蜡烛香油要往梅影庵去呢。

翠芬自那日病后,似乎也已对郭老四死心了,如今养好了身子,看着气色还不错,瞧见赵彩凤毕竟还有些尴尬,只私下里又道了几声谢。余奶奶便笑着道:“正好一起去吧,早些进去求了菩萨,就可以早些出来赶集了,今儿的庙会可是这一年里头最热闹的了。”

腊月十五是梅影庵年前最后一个庙会了,梅影庵门口一整条的巷子都摆着满满当当的摊子。杨氏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只在路口看了一眼,便吓得要死,只笑着道:“这庙会可比以前都热闹。”

“可不是,东西还便宜呢,咱早些进去早些出来,省的好东西都被人给买走了。”余奶奶一边走一边解释道:“这些商贩有的是京郊的百姓,做完最后这一拨买卖,就打算回老家过年去了,所以这时候东西最便宜,再过几天,有的东西就买不到了。”

杨氏一边听一边点头,摸了摸身上的荷包,心道幸好今儿带够了银子。前两日杨老太翻了一下年底之前的黄道吉日,腊月二十八正是好日子,到时候面铺歇业一天,让杨氏和钱木匠把事情办一下,在家里头烧一桌菜,邻里之间派一些喜糖,便也算是把这个亲给结了。所以这几日杨氏一直在张罗那天要用的东西,虽说是二婚,但有些东西也是不能缺的。

到了巷口,赵彩凤就瞧见了刘家的马车,这时候巷子里人多也进不去,马车只能停在路口。小丫鬟挽了帘子,把钱喜儿和李氏扶出来。

赵彩凤只迎了上去,双方见过之后,钱喜儿便辞别了李氏,拉着赵彩凤先往里头走去了。李氏以前也不过就是乡野村妇,见钱喜儿拉着赵彩凤走了,只笑着道:“让孩子们玩去吧,我们先拜了菩萨,一会儿再出来看看有什么好东西,买些回去备着过年。”

杨氏听了这话,也只随了赵彩凤去,只让她到了时辰,在路口等着,千万别走丢了。余奶奶见杨氏这般嘱咐,只笑着道:“都做人家媳妇了,哪里那么容易丢,我们玩我们自己的去。”

赵彩凤于礼佛方面,可以算是一窍不通的,所以钱喜儿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虽说不通,但心倒是诚的,且这次宋明轩一举高中,没准还真有佛祖的功劳呢!赵彩凤想到这里,只又闭上眼睛,虔诚的磕了几个响头。

两人拜过了这庵中的大小菩萨,钱喜儿只领着赵彩凤往后院女尼们住的禅房那边去,进到一个小小的院子,里头栽着一颗菩提树,此时早已经只剩下枯瘦的树枝,上面的雪花没有化尽,看着倒是有些意境。门口站在一个十三四岁的丫鬟,赵彩凤只瞥了一眼,便认出是程兰芝身边那古灵精怪的小丫头。

那丫鬟正打算撩开帘子通报,却被钱喜儿给拦住了,只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两人偷偷的靠到了帘外,只听程兰芝在里头低声祈祷:“愿佛祖保佑,他这次出征能旗开得胜,早日归来。”

钱喜儿闻言,只捂着嘴笑了起来,赵彩凤脑子转的飞快,终于也茅塞顿开,只打着手势小声问钱喜儿:“那个他,是不是萧家三少爷?”

钱喜儿只笑着点了点头,凑到赵彩凤耳边道:“可不是,听说原本是要定下亲事的,奈何闹出个要打仗,你也知道,这出征打仗,刀剑无眼的,程夫人怕出事儿,所以两人的婚约就耽搁下来了,说是等萧将军凯旋了,再谈也不迟。”

☆、第226章

赵彩凤心里自然明白程夫人的意思的,这带兵打仗,过的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自古以来,都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有几个带兵打仗的,能全身而退的。若是萧一鸣有什么三长两短,毁得可是程姑娘一辈子的幸福。

赵彩凤只叹了一口气,问道:“大军出征了没有?这都快年底了,也没听到什么消息。”

钱喜儿也不知道这些事情,只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大抵应该还没出去吧,只是前线情势吃紧,出征只怕也是早晚的事情,这打起仗来,三年五载的也说不准,我瞧着程夫人未必就让程姑娘等下去,哎……”

钱喜儿说到这里,到底也是替程兰芝郁闷了几分。等、或者不等,这真是一个让人难以抉择的问题。姑娘家的韶华岁月,是最经不起蹉跎的,尤其还是这古代的姑娘,这若是能等回来,倒也不算白费了时光,万一要是没等回来,终究是一场伤。

赵彩凤想到这里,倒是觉得有些庆幸了,自己找个书生,到底没有这样的烦恼。想起那句古诗是怎么写的来着?可怜无定河边骨,又是深闺梦里人啊!赵彩凤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萧一鸣来,他生得天庭饱满,想来并不是无福之人。

一时间禅房里没了声响,丫鬟便上前一边拉了帘子,一边开口道:“姑娘,喜儿姐姐和宋夫人来了。”

赵彩凤如今已嫁为人妇了,连称呼上都有了改变,古人就是这般重规矩的。

赵彩凤弯腰进去,便瞧见以前脸上都带着几分笑的程兰芝明显没有以前那般神气活现的表情,脸上只带着几分忧色,听见丫鬟开口,勉强挤出一丝笑来,只从蒲团上起来,迎了过来。

程兰芝见了赵彩凤,只笑着道:“找知道赵姐姐和宋举人大婚了,一直没向两位道喜呢。”

钱喜儿便笑着道:“他们回了村里头办的酒宴,我也不曾道喜,不如咱们这会子补上了可好。”

赵彩凤便笑道:“我这都两个多月了,早已经是老夫老妻了,还补什么补呢!”

程兰芝听了这话,脸上便多了几分艳羡,比起以前那叽叽喳喳的样子,确实安静了很多。

“上回萧老三送你的新婚之礼,你还喜欢吗?那可是我选的呢。”程兰芝看着赵彩凤的眼神,似乎也和之前有些不同,由刚才的艳羡,变的似乎有了几分妒忌,然后脸上的笑却还是没有变,只定定的看着赵彩凤,问她。

赵彩凤似乎也察觉出了这里头的异样,却只笑着道:“原来是你选的,我就说那东西那么精美,一看就不是萧老三这个大老粗选的呢!”

程兰芝听了这话,脸上倒是多了几分笑容,只开口道:“我也不过就是受人之托而已,你喜欢就好。”

两人话语之中便多了几分生疏之感,连钱喜儿这个局外人都听了出来,便故意扯开了话题道:“兰芝,程夫人怎么不再,她今儿是和你一起过来的吗?”

程兰芝闻言,只点了点头道:“我娘去给大姐捐法事去了,今日是我大姐的忌日。”原来程家除了程兰芝之外,还有一长女,十几年前就病死了。所以程夫人老来得女,对程兰芝更是视若掌上明珠,爱护有加。

钱喜儿听了,倒是好奇道:“原来你也有个姐姐,倒是不曾听你提起过。”

程兰芝没出生之前,这个长姐就已经去世了,所以对她也不是很清楚,只随口道:“我还没出生,她就去世了,听说是因为当时我母亲陪着父亲在边关戍守,家里头只有长姐一人当家,得了急病死了,后来我父亲为了这事情,抱憾终生,所以才辞去了将职,请调回京的。”

三人听了这话,心中自然都不太好受,只觉心情都凝重了起来。赵彩凤便笑着开口道:“外头集市正热闹呢,我娘还在外面,我就先失陪了。”

钱喜儿原本以为三人许久未见,总能小聚一会儿,也不曾知道会如此尴尬了起来,见赵彩凤说要走,便也起身道:“我跟你一起出去瞧瞧热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