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23 KB   上传时间:2016-03-07 03:19:46

  赵武一听,不得了了,姐姐自从投河醒过来之后,做事情就奇奇怪怪的,这会儿又让捡牛粪,简直是……

  “姐,不要把,你要那么多牛粪干嘛?咱茅房里的大粪已经够浇菜地用的了。”

  赵彩凤一听这话,顿时觉得一阵反胃,她也是穿越了以后才知道,原来古人真的是直接就用大粪浇菜地当肥料的,可最后,那些菜全进了他们兄妹几个的肚子里。

作者有话要说:  下面还有一章,请打分后点击下一章……咳咳咳

☆、第 10 章

  赵武虽然不理解,但对赵彩凤的话还是言听计从的,便从家里带了一把扫帚,一个小簸箕,哼哧哼哧的去了村里人放牛的地方捡牛粪去了。

  赵彩凤看着赵彩蝶那一身牛粪,郁闷的叹了一口气。这时候天气还不热,要是直接用凉水洗澡,肯定会冻出毛病的,况且在这种人家,若是生病了那肯定是没有银子请大夫的,所以即便是一场感冒,都很可能是夺命的大病。赵彩凤想了想,就算是浪费柴火,也要烧热水给妹妹洗澡才是呢。

  赵彩凤搬了一张凳子,让赵彩蝶在后院坐着,先帮她把手洗干净了,拿了半个馒头过来给她吃,嘱咐她千万别再身上其他地方蹭来蹭去,等姐姐烧热了水就给她洗澡。赵彩蝶虽然年纪小,却很懂事,知道自己摔脏了,一张小脸皱巴巴的,几乎都要哭出来,拿着馒头咬了一口,听话的点头。

  赵彩凤的水才烧开,赵彩蝶的半个馒头也已经下肚了。赵彩凤装了满满一盆的热水,急忙把赵彩蝶的衣服给脱了。索性刚才灶房里面生了柴火,所以这时候屋子里都暖融融的,赵彩蝶也不知道多久没洗澡了,高兴的在水里直扑腾,一个劲的咯咯咯笑着。赵彩凤照着赵彩蝶洗干净的笑脸上亲了一口,看着赵彩蝶大眼睛巴眨巴眨的可爱模样,想起昨天说要把她给送人,还真的越发舍不得了。

  替赵彩蝶洗完了澡,赵彩凤一看时间,差不多也快到杨氏回来的时辰了。赵家中午不开火,一般直接吃干粮,赵彩凤只要把水烧开了,一会儿有热水喝就行了。赵家的后院里头有纺车,上头还接着线,以前赵彩凤只有在博物馆见过,自然是不知道怎么用的,但是赵彩凤心里觉得原来的赵彩凤是肯定会用的,这会儿她得想办法偷偷的学会了才行,奈何这几日杨氏一直忙进忙出的,从来就没有碰过这东西。

  赵彩凤在纺车跟前坐了一小会儿,伸手摸了摸这里,又看了看那里,还是觉得不大敢碰。正着时候,隔壁陈阿婆拄着拐杖出来,瞧见赵彩凤在纺车前摸来摸去的样子,只笑着道:“丫头,你还没学会纺车呢?上回你娘就说你,快出嫁的人,连块像样的布都不会织,那怎么行呢!”

  赵彩凤没预料到自己这个原身也当真是不会用纺车的,便索性顺着陈阿婆的话往下说道:“阿婆,你教教我吧,我想趁这几天空,把织布给学会了,虽然这会儿正往夏天去,还用不着,但是我瞧着小蝶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小武以前的旧衣服,女娃娃应该打扮漂亮一些才是的。”

  “还是姑娘家有心思,你说的可不是呢!再说我们家宝哥儿出生,你娘就拿了不少以前武哥儿的衣服过来,所以蝶姐儿瞧着还真没衣服穿了,我家里倒是有几块小花布的,奈何我这眼睛实在做不了针线了,你许大娘又忙,我也就没提起,既然你说了,那正巧了,我去把那花布拿出来,你拿了给蝶姐儿做几件夏天里穿的衣服吧,小姑娘要穿着小花裙子才漂亮的。”陈阿婆说着,还没等赵彩凤反应过来,就又拄着拐杖往门里头去了。接着赵彩凤就听见陈阿婆二狗二狗的叫着,赵彩凤原本想偷偷摸摸学个织布的,结果也没学成。

  过了好一会儿,也没见陈阿婆出来,这边杨氏倒是和许氏一起回来了,两个村妇一起扛着锄头从外面回来,头上包着的包头布上都沾了灰尘,杨氏瞧见赵彩凤,就忙问她道:“我刚才回来的时候瞧见我们家老三在小溪的牛群边上捡牛粪呢,说是你让捡的,你让他捡那些牛粪做什么呢?”

  赵彩凤也不好直接说她知道牛粪可以燃烧,直接可以做燃料用,于是就开口道:“今儿早上小蝶在门口的牛粪里栽了跟头,所以我让小武去小溪边上把牛粪捡了,省得他们下次去那边玩,踩一脚牛粪回来。”

  杨氏只笑着道:“他们也不常去那边玩,你如今倒是越发会指派你弟弟了。”

  不多时,赵武已经捡了一簸箕的牛粪,他力气小拿不动,所以就回来喊了赵文一起,两个人合力把牛粪给搬了回来,赵彩凤在院子里找了一块地方,让两人把牛粪一块一块的夹出来,平摊在太阳底下晒干。

  做完这些的时候,赵彩凤瞧见许氏从隔壁的大门口出来,直接走了小门回到赵家,手里还拿着一整块的花布,只喊了赵彩凤过去道:“丫头,这块花布你拿着,马上天热了,正好够你和蝶姐儿一人做一条裙子的。”

  那花布是豆绿色的,上面夹杂着一些白色的小花,摸上去虽然不是滑溜溜的,但已经比普通的棉布少粗糙很多。赵彩凤看看这块布,又看看自己身上穿的粗布衣裳,心想这一块布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肯定也算是价值不菲的了。

  “许大娘,瞧你客气的,这布我可不能收,你还是留着以后给宝哥儿做衣服用吧。”

  “宝哥儿是男娃,哪用得着这些,再说宝哥儿的衣服都是你们家武哥儿穿下来的,够他穿呢,你拿去做裙子就是啦。”许氏说着,只把这面料往赵彩凤的怀里塞,赵彩凤不想收,就和许氏推搡了两三回,这时候正好杨氏从屋里出来,瞧见了这面料,便觉得既然许氏已经把赵彩凤当媳妇看,那么婆婆给媳妇一块面料做新衣服,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于是便笑着道:“彩凤,你许大娘给你,你就收下吧,这两年你个头也窜的快,只怕去年的衣服都不能穿了,是要给你添两件新衣服了,况且你要去你姥爷的摊子上帮忙,也不能穿得太不像样了,那镇上的人穿的可都是体面的。”

  “怎么?彩凤要去河桥镇上给她姥爷的面摊帮忙吗?”许氏听杨氏这么说,也忍不住开口问道,如今她都把赵彩凤当成是他们家的人了,自然是要问个清楚的。

  杨氏只笑着道:“正是呢,你也知道,彩凤她爹没去的时候,彩凤也从来不下地做农活的,这地里的东西,她也确实不会,就想着能不能学些别的手艺,先到镇上在我老爹的摊子上干一阵子,再想想看有没有别的营生。”

  许氏只点了点头,她并没有大户人家那种姑娘家不能出去抛头露面的概念,所以对于杨氏的这个决定也很是赞同。别的不说,听说杨家姥爷子年轻的时候在大户人家做过厨房掌勺的,想必厨艺是不错的,如今在家里,每日除了吃小米粥汤就是窝窝头,光会做这两样,实在算不得有什么厨艺。

  “这样也好,到镇上住一阵子也好。”镇上的人不知道赵彩凤守了望门寡,赵彩凤出去一阵子,等再回来的时候,这事情兴许也就淡了。

  杨氏送了布料从赵家回来,看见宋明轩在房里看书,可脸上的眉头却还是皱着的。

  “我说你表妹已经死了,那块面料你留着也没用,还不如送给彩凤让她做件新衣裳呢,我这么做可都是为了你以后考虑,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宋明轩梗着脖子不说话,许氏见他这副样子,只叹了一口气,坐在他后面的炕上,伸手摸了一把正熟睡的宝哥儿,缓缓开口道:“我昨晚已经把你和彩凤的事情同彩凤她娘说了,她也赞同。不是我说,若是没有宝哥儿,就算我们家穷一些,你好歹还是个秀才,也不至于找不到媳妇,可宝哥儿是你表妹留下的,我总不能把他送去别人家去?咱家要自己养这孩子,就必须得找个肯接纳这孩子的姑娘。这事情我也想好了,趁着宝哥儿还小,以后他就喊了你们爹娘,这样他长大了,也不会让人瞧不起,至于如月的事情,咱们也不用对这孩子讲了。”

  宋明轩听完杨氏这一席话,越发觉得无力反驳,也看不进去书,扭头瞧见宝哥儿熟睡的脸庞,一时心乱如麻。

  赵彩凤哪里知道她的终身大事老早在莫名其妙中被杨氏和许氏都给算计好了。不过赵彩凤作为一个穿越女,自然也是不明白古代女人对做媒和嫁闺女这种事情的热情程度的,她下午主要的事情,是打算改装一个比较省力的舂臼。

  因为赵文的手磨破了皮,所以家里必须有别人担负起磨面粉的任务,家里有没有石磨,只能用舂臼自己捣,而杨氏每日辛劳,晚上要是还要舂面粉的话,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剩下唯一一个还可用的劳力,就是赵彩凤自己了。可是看看自己虽然不细皮嫩肉,但是至少没有满手老茧的掌心,赵彩凤还是决定用智慧战胜一切。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地球。如今只要能翘起木桩,让前头绑着嵌着石头的木桩砸到舂臼里就好了,应该不算是什么难事儿。赵彩凤还记得高中时候学习杠杆原理的时候,还做到过一道“舂米对”的习题,虽然上面没有全部的构造图,但是大致的造型还是有的,不过这事儿她自己是完成不了的,得画一个图纸,找村里头的木匠帮忙做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彩凤要做的东西是这个:

原理如下:

☆、第 11 章

  赵彩凤找了一根树枝,在院子里的沙地上先画了几遍图纸的样稿,按照记忆中的想法,又稍作了些修改,直到觉得这东西已经像模像样的时候,才想着要拿纸笔马上给画下来,可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家里哪里会有纸笔呢?

  赵彩凤想了想,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会儿她算是体会到了,宋明轩是个秀才,虽然他这几天用清水写字,但是家里头不可能连一张纸也找不出来的。只是,看着他平常那副酸不拉几的模样,肯不肯借给她纸也两说了。说实话这个年代的造纸技术其实也不怎么样,虽然赵彩凤还没瞧见过纸,但是想象一下,肯定也不会比现代在市面上卖得最差的手纸好到哪里去的。

  杨氏吃过了中饭,见日头不大,就带着赵文去山上打野草去了,赵武在房里带赵彩蝶,两个人玩累了,各自倒在了炕上睡了,赵彩凤又挺着急做这个东西出来的,毕竟每天晚上捶麦子这是一个体力活,赵文的持久性实在太差,赵彩凤又舍不得杨氏累坏了,自己上又没这力气,所以她也顾不得多想,直接就去找宋明轩借纸去了。反正这山里头人家,也没什么好避嫌的,横竖自己也没穿越到那种要避嫌的人家去。

  赵彩凤想通了这一点,也越发豁达了起来,她原本就是穿越过来了,也没指望跟这里的姑娘一样十五六岁就嫁出去,所以虽然如今的身份是个守了望门寡的姑娘,但至少她自己一点儿也不觉得有压力,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怎么才能让家里的日子过的好起来。

  宋明轩仍旧在左边房间窗户下的书桌前看书,手里依旧是一支蘸清水的毛笔,毛笔头上的毫毛都已经分叉了,看样子也是用了好久的。赵彩凤就从小门上走了过去,在窗台跟前探着半个身子问他:“你家里连墨和纸也没有吗?你这样写能记得住吗?”

  宋明轩显然是看书看的正专注,哪里想到自己的这个邻居居然又过来串门了,赵彩凤没出事之前,一直是一个比较怕羞的姑娘,两家虽然是邻居,但是两个人也从来没单独在一起聊天超过十句话,可这几日加起来,两个人也聊了不止十句了。

  一想起今天被许氏送走的那块花布面料,宋明轩还觉得有些舍不得。那块面料是他去年赶集的时候,从自己买笔墨纸砚的银子里省俭出来,买给如月做新衣服的,结果如月新衣服没做出来,人就已经走了。

  宋明轩想起这些,心里又忍不住酸涩了起来。说起来他和如月之间,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男女私情,不过是小时候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情分,且又见她这般遭遇,便多心疼了几分。想当初她虽然被人抢要了去当地主儿子的小妾,可是那地主家的儿子看起来倒并不像是不成材的,对如月也算疼爱,那时候他也是真心祝福如月的,可谁知道一场意外,把一切都破坏了。

  宋明轩想起了小时候的情分,便觉得不能这样丢下如月。如月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能一出生就没有父亲,他当时是全心全意的想对如月好,也曾梦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金榜题名,将来和如月过上红**袖添香、举案齐眉的日子。在他看来,夫妻双方到不说要多少男女私情,但必要相互扶持,互相体谅才好。

  宋明轩想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总归是他和如月都没有这样的缘分,最后才不能共同走下去。待宋明轩再抬头时,就瞧见赵彩凤正睁大着眼睛看他,赵彩凤是赵家村数一数二的姑娘,容貌虽说比不上城里头那些体面人家的小姐,但是在赵家村绝对是一朵村花。且那些小姐无非就是人靠衣装,赵彩凤若是也能捡几件像样的衣服穿上,定是不输谁的。宋明轩这样一想,又觉得今儿那花布送给了赵彩凤原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他留着也不过就是压箱底而已。

  赵彩凤瞧见宋明轩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就知道他压根没仔细听自己的话,又觉得自己拐弯抹角的问他家有没有纸也确实弯弯绕了些,索性便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宋大哥,你家有纸和笔吗?能否借我一用?等下次赶集,我买了还你。”

  赵彩凤虽然没有和这种酸腐文人打交道的经验,但是从前世的经验来看,一般这样的文人都是比较小气的,单纯来要东西只怕不会给,需得借才行。宋明轩这回算是听清楚了赵彩凤的话,也没问她要了纸笔做什么,倒是先搁下了毛笔,转身往房里头角落的一个五斗柜里翻了起来。

  宋明轩从里头翻出一小叠发黄的宣纸,上头还有蛀虫的斑点,看样子是有些时日没舍得用了。他从里面抽了一张出来,拿到书桌前放下,又将那碗里头的清水倒了一点至一旁的砚台中,正要开始拿着墨碾磨起来的时候,听见赵彩凤道:“我会磨墨,我自己来吧。”

  宋明轩便从窗子里递了砚台出去给赵彩凤,砚台并不轻,赵彩凤原本以为她一只手就能接住的,待探得了砚台的重量,只好两只手一起捧了起来。宋家的院子里有一方石桌,石桌的边上是一棵梧桐树,平常天气好的时候,宋明轩也会在这石桌上看一会儿书,这会儿赵彩凤就把砚台放在这石桌上。

  这时刚吃过午饭,宝哥儿和陈阿婆都在睡觉,院子里静悄悄的,宋明轩便亲自拿了宣纸送出来。赵彩凤接过宋明轩递过来的宣纸,在石桌上铺好了,又将那墨稍微磨的浓厚了一些,从宋明轩的手里接了毛笔,开始画她的“舂米对”。

  宋明轩没着急走,他这会儿也有了些兴趣,在他的记忆中,赵彩凤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姑,今儿破天荒找他借纸他就觉得奇怪了,所以他很想留下来看看赵彩凤到底想做些什么。

  赵彩凤并没有搭理宋明轩,在她看来,她今天做的事情自然也是瞒不住的,所以她也没打算瞒着什么人,而且人慢慢改变也是需要过程的,这总过程让别人见证一下,也比忽然间就这样自己改变了要强。

  赵彩凤前世没有学过画画,毛笔也用的不怎么好,所以画画的时候难免就有些手抖,她想了想,索性放下了笔来。在地上重新捡了一根树枝,对着院子里的沙地写写画画了半天。宋明轩饶有兴趣的看着,忽然觉得她话的这东西似乎有些意思。但他又不太好意思上前攀谈,所以就拧着眉头自己琢磨。

  赵彩凤在地上画完了,将手里的树枝丢到一旁,只开口道:“宋大哥,你帮我把这地上的画用毛笔誊到纸上可好,我不会用毛笔。”

  宋明轩虽然还没完全领悟赵彩凤画的是什么东西,但是他知道至少赵彩凤知道了她自己不会用毛笔这个事实。

  宋明轩拿起放在一旁的毛笔,又往地上看了一眼,稍稍疑惑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瞧着好像是木头做的。”

  赵彩凤便又重新捡了方才的树枝,一边指着一边向宋明轩讲解:“这里是一个支点,我加上了一根木棍,正好固定在这个架子中间,左右的两根木桩子要稍微长一些,到时候固定在泥土里面,上面装一个横梁,这样人就可以趴在这上边,只要踩动这木棍,前面的木桩就会翘起来,然后那石头就可以打到舂臼里,里面的麦子就可以磨成粉了。”

  赵彩凤说着,只皱眉道:“我们家也没有牲口,那大石磨又贵,也买不起,昨晚赵文才舂了一回麦子,手心就磨出了血泡,只好想这样一个办法,好减轻我娘的负担。”

  宋明轩这么多年的书也不是白念的,虽说平常都只看和科举有关的书,但是一些杂记科普常识类的书,他也曾看见过,好像确实在哪本书里头曾经看见过类似的装置,听说南方人吃大米的多,那边比较普及,在这里倒是很少见。

  宋明轩画好了之后,还将各个部位的连接图化成了立体的形状,在纸的角落里都标注了出来,赵彩凤凑上前去一看,即使她说得不够清楚,只怕木匠看了这图也该会做了,果然这个年头,多读书总归是有好处的。

  赵彩凤有些兴奋的看着宋明轩把图纸画好了,高兴的凑上吹了两口气,等那墨迹快些干燥,只听宋明轩道:“这两根木桩瞧着挺笨重的,我们家后院正好有两根,兴许能派得上用场,不如就拿去用吧。”

  其实赵彩凤倒是不稀罕几根木头的,他们家后面没几步路就是山坡,上面多的是木头,不过听说那山头也是地主家的,偷木头被人发现也是要挨打的,虽然赵彩凤想趁着月黑风高去试试的,但是有了宋明轩这句话,她倒也没必要冒这个险了。

  “那感情好,我就把这东西做在院子里头,平常我家不用的时候,你们家也可以用,你还能趴在这一边看书一边干活,岂不是方便?”

  这话正合宋明轩的心意,他原本也想帮家里做些事情,奈何秋试近了,他前一阵子因为如月的病,已经荒废了不少时日,如今好容易有了闲暇可以看书,许氏和陈阿婆是一点儿活也不肯让他干,他看着老娘辛苦,心里头也确实不忍心。

  如今要真的有了这样好的工具,他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帮家里舂一些米面出来,那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想说,为什么晋江要把读者留言算积分呢…………我安安静静码字,你们高高兴兴看文就好了,非要留言啊,积分啊……真是头疼!!

各位客官,心心好吧~~赏句话吧~~

☆、第 12 章

  赵彩凤将宋明轩画好的图纸卷了起来,往自家房里看了一眼,赵武和赵彩蝶还没有半点要醒的意思。宋明轩瞧见她的样子,想必也是着急把这东西做出来,便自告奋勇开口道:“彩凤妹妹若是想去找钱木匠,那就去吧,等小武醒了,我跟他说一声。”

  赵彩凤倒不是对宋明轩不信任,只是他看起书来那聚精会神的模样,到时候只怕又忘了自己答应过的事情了。宋明轩见赵彩凤瞧他的眼神中透着几分不信任,便皱着眉头道:“彩凤妹妹放心,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我自然不会忘记的。”

  赵彩凤眉梢一挑,视线扫过宋明轩道:“彩凤妹妹、彩凤妹妹,谁是你妹妹了。”

  宋明轩被赵彩凤这么一说,又忍不住红了脸颊,他原先和赵彩凤说话不多,且每次都有外人在场,所以并没有意识到相互称谓这件事。许氏平常喊赵彩凤的时候,不是说你赵家妹子,就是说你彩凤妹妹,所以他一时不察,也就跟着这么说了,倒是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如今听赵彩凤这么一说,当真还觉得有些唐突了。

  赵彩凤瞧见宋明轩的脸一时间又可以开染坊了,也不难为他了,想来这古代读书人除了迂腐一些,似乎脸皮也比常人更薄几分。

  “行了,那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可别忘了。”

  赵彩凤回了自己屋子,拿篮子挑了十来个鸡蛋挎在手上,听说赵家村的钱木匠是个鳏夫,家里头并没有女眷,他平常除了帮村里人做木工之外,淡季的时候还会上山打些猎物,就用那些猎物皮毛换一些米粮。赵家如今也是一穷二白,除了几个鸡蛋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但既然是求人办事,空着手上门自然是失礼的,所以赵彩凤还是一咬牙,拿了几个鸡蛋当本钱。

  说起来这还是赵彩凤穿越来之后,第一次公然在村里面走动。不过她刚从家门口出来,走过自家门口的小石桥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原来的赵彩凤会这样二话没说就投河了。这古代的村民说起闲话来,还当真是一点儿也不避嫌呢!

  “快看快看,赵家那丫头出门了。”

  “有什么好看的,长得再好看她也是望门寡。”

  “以前也没瞧出来她是这命啊,怪不得她老爹前年死了呢,一开始还以为是她娘命硬,如今可算想明白了,原来是她呢!”

  “我说来旺媳妇,你这长嘴还是真是毒啊,这人家病得快死的时候才想到娶媳妇,没活过来怨得了谁啊?”

  “李奶奶,那可别说,我还真认识冲喜冲活过来的呢,这能怪谁,只怪她自己命硬罢了!”来旺媳妇又看了一眼赵彩凤,还是还是忍不住多嘴了几句。其实这也不能怪来旺媳妇,只怪赵彩凤确实长的太好,在赵家村那是数一数二的俊俏,偏生一小的时候就定下了亲事,所以这赵家村的男孩子们看的到吃不到。

  而来旺家的小儿子,如今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前几天媒婆才上门说了几个亲事,来旺媳妇心里觉着都不错,可偏生她儿子不喜欢,说是长得太丑,要得像赵彩凤这样的才好。这可不是气坏了自己老娘吗?这赵彩凤长的再好,如今沾了望门寡这名头,如何能娶进门呢?是以今儿瞧见了赵彩凤,她就忍不住要落井下石几句了。

  “你要真这么说,那感情好,听说你爹不是病得快死了吗?你娘也去了好些年了,不如你提议让你爹续个弦,冲一冲,没准你爹还能多活个十几二十年呢!”李阿婆平常和赵、宋两家走得近,所以言语上就多维护了赵彩凤几句。

  这来旺媳妇的大儿子水根媳妇这会儿也正在边上呢,听了李阿婆这话,一时没绷住,便笑了出来。来旺媳妇冷着一张脸怒斥道:“你笑什么?衣服洗好了还不赶紧回去,娃还在家里等着你奶呢!”

  水根媳妇听了,忙不迭道:“我出门时候才奶过孩子,这会儿怕是还在睡觉呢!”

  来旺媳妇见儿媳妇也不给自己这个面子,只涨红了脸道:“要你多嘴。”

  水根媳妇也不敢真的跟自己的婆婆顶针,便只低头应了,端着个木盆站了起来。这时候赵彩凤也走的近了,大家越发瞧清楚了她的样子,这女大十八变,眼瞅着赵彩凤比之前又漂亮了几分。

  赵彩凤方才远远走过来的时候,就瞧见她们正对着自己指指点点的,她只当自己没听见而已,说起来她们议论了的,也不过是从前的那个赵彩凤,实在和自己是没有多少关联。

  水根媳妇这时候端着木盆上了岸,瞧见赵彩凤便招呼道:“彩凤,这是要去哪儿呢?许久不见你出来走动了,身子可好些了。”

  赵彩凤对于这个村里的人和事虽然知道一些,奈何多少还有些浑浑噩噩,便笑着道:“早好了,这不家里正有事情,要请钱木匠帮忙,所以过去找他一下。”

  水根媳妇听赵彩凤这么说,不免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只笑问道:“是家里要添东西吗?钱木匠的手艺可是这几个村子最好的了,当年他给牛家庄刘家打的那几十台嫁妆,那可叫一个好呀,我那时候虽然小,也跟着去瞧了。”

  水根媳妇估摸着赵家如今这光景,只怕也添不起什么东西,况且那时候赵彩凤出嫁的太着急了,可是一件嫁妆都没有备下,如今见她要做东西,难免心中就有些疑惑,便故意试探了试探。

  赵彩凤穿越过来的时间不长,但是平常和杨氏他们闲聊,也经常会听见他们说起隔壁牛家庄刘家的事情,说是刘家生了一个闺女,七岁上头就会给人接生,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稳婆了,后来嫁给了京城宝善堂的少东家,别提命有多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