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别跟我讲大道理_分节阅读_第177节
小说作者:讨厌夏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06 KB   上传时间:2017-04-04 12:29:17

“那现在,先要把朝廷的政令给办好了。”几人开始认真的讨论政务,再无之前的应付敷衍之意。

胡灵珊害怕官商勾结吗?

完全不怕。

看历朝历代的历史就知道,华夏土地上,从来没有断绝过官商勾结,官商不分。

在历朝历代的开国几十年内,恰恰就是官商勾结,有效的调动了资源,高效的发展了经济,迅速的改善了民生。

站得高,才看得远。

再也没有手里有一份全国的统计数据,又知道国外的最新发展的官员们,知道国家缺少什么,需要什么,该做什么的了。

在整个华夏贫穷到朝不保夕的时候,胡灵珊完全不在意有人浑水摸鱼。

只要手里握着枪杆子,那些一心钻在钱眼里的官员,只是在帮助胡灵珊赚钱而已,什么时候缺钱了,什么时候就收割一批。

“皇上,这些人,怕是不顶用。”陶成章看着胡灵珊的计划,提醒道。

胡灵珊把所有原来华国的军队,都撤退到了二线,把其余刚投降的军队,全部派到了最前线,然后不断地疯狂征兵。

“这些兵不经打,只要英国人大炮一轰,一定全线崩溃。”陶成章认真的道。

“朕就是要他们崩溃。”胡灵珊道,“朕没有海军,沿海几个省,那是必然陷落的,朕为何要派精兵和英国人德国人打?只要这些英国人德国人敢追击深入,朕就敢于和他们硬拼。”

“你给朕盯着,敢于奋力战斗的,都送到二线,留着和英国人打硬仗,只会抽(鸦)片,在村子里抢鸡抢猪的,让他们全部去死。”

陶成章懂了,华夏不需要这些兵油子。

“不,老陶,朕不是要借刀杀人,朕要的是鼓起汉人的勇气。”看到陶成章有点会错了意思,胡灵珊认真的道。

“从明末开始,这华夏的汉人,就变得聪明了,送死你去,黑锅你背,自己躲在后面摇旗呐喊,拼命鼓动别人为了自己去送死,各种大义各种口号不断出现,从各种角度鼓动着别人倒霉,自己拿好处。

这种华夏人,朕不需要。

朕要的,是不和亲不割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华夏,朕要的,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华夏。

朕要用几千万人的血,重新打造一个不屈的华夏人。”

严复等人认真的问:“皇上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不妨和臣透个底。”

“朕要夺下整个亚洲,澳洲,以及北美洲。”

严复等人默然,胃口太大,容易撑死。

“不,这很容易。”胡灵珊竟然笑了。

“只要朕整顿好了国内,东南亚传檄可定……”

“菲律宾恐怕不太好搞。”严复打断道。

“……杀光了就是。”

胡灵珊轻描淡写的道,小小一个菲律宾,还值得多看一眼吗,把它当对手,都是降低自己的智商,或者软脚虾不敢动手,特意忽悠p民了。

“……澳大利亚,朕已经送去了100w人,再几年内,再送去1000w人,英国人把澳大利亚当做可有可无的鸡肋,朕倒是蛮喜欢的。”

胡灵珊有时候真搞不明白,从地理位置,土地面积,资源储存,自然环境等来说,澳大利亚怎么都比英国本土要好,为什么英国人就这么看不起澳大利亚呢,换做胡灵珊,早就把大本营迁到澳大利亚了。

“……有日本人在北美洲和美国人死扛,这北美洲,迟早是朕的。”

“可是,这样搞不好,华夏会亡国灭种的。”陶成章脸色刷白,一听就明白,这是一个血腥的闹残的与全世界白人作对的道路,彻头彻尾的黄祸了。

“朕不在乎。”

华国核心大臣们终于深刻的了解了一些对比的含义。

天才和神经病,地狱和天堂,天使和恶魔,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

果然这些东西都是一线之隔啊。

……

“大人,我们去了东北,真的给土地吗?”一个灾民接过杂粮饼子,用力的咬了一口,不等饼子咽下,就急忙的问出了心里最重要的事情。

分饼子的官员看看四周的灾民,好多人都竖着耳朵在听,干脆大声的道:“皇上的话,怎么可能是骗人的!皇上金口玉言,只要到了东北,按照人头分,人人有10亩地!”

有灾民欢呼,有灾民犹豫。

“东北好冷啊,听说会冻掉人的鼻子。”

“是啊,撒泡尿,还没落地,就都结冰了。”

灾民们开始犹豫了。

官员冷冷的道:“这么多东北人,就你们会被冻死?想饿死的,就回家去,朝廷还省了粮食。”

以为这些杂粮饼子就不是粮食啊,为了这几千万灾民,华国花的银子,真是海量了去了,有时候真是奇怪,以往灾年究竟是怎么过的,怎么就不见满清朝廷花钱买粮食呢。

这个官员级别太低,不知道胡灵珊的桌头,早已有了一份以往华夏应对灾荒的详细调查报告。

放开报告,比1910年的灾荒严重的,数不胜数,最后安稳的度过灾荒,办法无非是一种。

任其自然。

饿死一批没钱买粮食的穷人,杀死一批敢抢粮食的暴徒,易子而食一批有个禽兽爹娘的苦命孩子……

等到天气转好了,或者来年粮食收上来了,侥幸活下来的人,就终于有口饱饭吃,可以高呼皇上万岁了。

“要是你们以为留在这里,朝廷也会管你们白吃白喝,或者,以为自己人多,力气大,打着抢了朝廷的粮食,好吃好喝的主意的,”官员瞅瞅四周的灾民,有几张神色诡异的脸,冷冷的警告道,“那就站出来试试,本官不怕杀人,朝廷不怕杀人,华国杀得人,比你一辈子见过的都多,区区几百人,杀了还省粮食。”

几百个灾民默然。

官员继续冷笑,伸手指着几个人。

“你们几个出来。”

几个人有点惊慌。

“你们几个刚才打着鬼主意,以为本官看不出来?”官员冷笑着。

“大人,冤枉啊,我们……”几人叫屈。

“砰砰砰!”

几人不敢置信的倒在了血泊中。

官员冷冷的看着骚动不安,大声哭叫的灾民,等他们终于安静了,这才道:“敢违抗朝廷命令,敢打朝廷主意的,这就是榜样!”

华国的官员从来不怕杀人。

……

河南。

“真的不考四书五经了?”有学子惊讶的问。

“不考了。”老秀才无奈的摇头。

河南的官员现在全部换成了江南派来的官,毫不犹豫的就否决了千年的传统。

“太好了!”一些年幼的学子大声的欢呼,早就被四书五经折磨的要疯掉了,一本书,一段话,竟然要琢磨出无比深刻的道理,那些历经人生坎坷的,或许能从短短的几个字中,读出微言大义,读出人生至理,读出圣人真意,他们这些小孩子懂个p,还不是愁眉苦脸的背书,愁眉苦脸的被先生打掌心,愁眉苦脸的硬生生的背先生解释的人生至理微言大义,每天背诵“中心思想”“代表了”“歌颂了”

“赞扬了”,真是烦透了。

“真是有辱圣人。”几个年长的人,却愤愤不平,华国的官员都是些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懂什么儒家道理。

“唉,人心不古啊。”有人长叹。

“听说了吗,华国要派人来建铁路,说是通了火车后,一日一夜之间,可以来回千里。”有人消息很灵通。

5000w流民北上,等走到,估计已经饿死一半人了,胡灵珊决定提前修建河南到东北的铁路。

“听说了,这洋人的东西,都是要坏风水的啊。”有人无奈的道。

“我们去抗议吧。”有学子建议道,这个词语是个文雅的词语,或者说,是西式词语,在他们看来,抗议不是指挥挥标语,喊喊口号,而是打死敢破坏他们风水的铁路工人,扒了震动土地公公的铁路。

“好,我家里有宝剑。”有学子兴奋的道。

“少年强则国强,我辈不崛起,华夏道统何在?”有学子慨慷激昂。

“对,为了华夏的崛起,我们一起去。”学堂内的学子们立刻兴奋了。

老秀才嘴唇微动,很是感动,圣人之学,果然是对的。

郊外。

至少有几千人围着,挥舞着手上的棍棒刀枪。

“滚出去,不准破坏这里的风水!”有人大声的叫着。

“江南到处都是铁路,通铁路的地方,家家户户都发了财,铁路是财神爷!”有铁路工程师认真的劝解。

“胡说八道,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就是老佛爷,也没让铁路进北京。”有人大声的道。

“大清就是被这些洋人的鬼东西,坏了风水,大清才亡的!”有人很快找出了证据。

铁路工程师继续道:“皇上修建铁路,是为了帮助我们河南的几千万灾民,尽快的去东北找口饭吃,是为了我们河南百姓好。”

“少来这一套,谁管那些灾民去死!坏了我们的风水,是想要我们也遭灾,我们也饿死吗?”有人大声的道。

铁路工程师瞠目结舌。

却有很多人附和着点头。

河南这么多地方都遭了灾,自己村就是因为风水好,才有口饭吃,要是坏了风水,哪里还有自己的活路?

给那些路过的逃难的灾民一个馒头,自然是毫无问题,谁都有怜悯之心,但是,要为了外人,搞坏自己村的风水,把自己也拖进灾害之中,简直是没有天理。

“小伙子,告诉你,老夫一把年纪,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听老夫的,这东西害人,万万修不得。”有老头倚老卖老,捋着胡须道。

铁路工程师苦笑,这种以讹传讹的话,根本纠缠不清。

一队士兵赶到,领头的推开铁路工程师,道:“这种事情,我们有经验。”

工程师退开。

领头的军官大声的道:“这是皇上的旨意,你们想违抗圣旨吗?那是要掉脑袋的。”

人群安静了几秒,有人就大声的道:“我们这么多人,怕他们个毛啊!”

众人立刻醒悟了,自古人多就是力量,人多就是道理,法不责众。

“砰砰砰!”

几十人倒地,人群爆发出巨大的叫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3页  当前第1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7/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别跟我讲大道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