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寡妇如此多娇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麻辣香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4 KB   上传时间:2017-06-16 21:30:24

阳春三月,入目葱茏一片,处处绿意和生机,连微风都捎来青草绿树的清新。近处农人在田间劳作,田野尽头看得到连绵起伏的群山,看着似乎不多远。张家的那一处山林别院,似乎就该在这一带的山林间了吧?

姜采青忍不住,便掀着帘子问王兆,谁知王兆却笑着说了一句:“望山跑死马,青娘子可不要看着近,像我们这样,走到天黑也到不了山脚的。”

好吧,这马车当真是慢慢悠悠。随行护卫和车夫都知道车上青娘子怀着身孕呢,真不比道旁农夫那老牛车走得快,装孕妇久了,就连姜采青自己也觉着可别颠簸着了,慢慢悠悠挺好。幸好她也不急赶路,全当沿途散心看风景了。

阳光这样明媚,空气中都带着草木的清新,路是土路,山是青山,天空是碧蓝碧蓝一片,这个时代,绝没有一丝工业污染的痕迹,干净得叫人陶醉。反正也不急着赶路,他们就这么优哉游哉,山迎水送,沿途不急不慌地打尖、住宿,到沂州也只三百多里的路程,直到第四天晌午时候,终于来到沂州城外了。

“禀青娘子,再有大半个时辰就该进沂州城了,此处是城外颇有名的乔厨客栈,您看我们是先在此歇息用过午饭,还是进了城再说?”

姜采青纤细的手指掀开车侧的帘子看去,路边果然有一家客栈,跟这年代许多客栈一样,前店后栈,并不是影视剧中常看到的楼房——这古代的生产力和技术,楼房真不是普通人家就能建起来的,尤其在这样一处城郊的路口。靠路边青石灰瓦的三间大屋看着应该是饭店,挂着一杆大大的杏黄镶赭红边的招旗,上头写着大大的三个字:乔家酿。后头一排房屋,估计该是给客人投宿的客栈了。不知怎的,姜采青一下子就想起了武二郎喝的那“三碗不过岗”,略一沉吟,便吩咐道:

“进城既然还要半个时辰,便在此处歇脚用饭吧。”

王兆回头做了个手势,随行的护卫们便纷纷下马,先有两个人奔进店里安排去了,其余人拴马的拴马,停车的停车,花罗忙的跳下车来,随手搬了脚凳放好,伸手扶了姜采青下车。

一行人这阵仗,便引的几个路人看过来,见车里下来一个粉衣白裳、穿戴整齐的俏丽丫鬟,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做派,不由地便纷纷盯着车帘子看,猜想着车里该是怎样一位美娇娘。

第49章 才女

只见那车里先是伸出一只戴着羊脂玉镯的纤纤素手,随着竹青色衣袂摆动,脚凳上便先落下一只穿着雪莲色绣缠枝牡丹软缎绣鞋的脚来,随即便听到“噫嘻”一声,那脚——人都说三寸金莲,那只脚足有两三个金莲长了,立刻便有路人指点起来。

“快看快看,竟是个大脚妇人……”

王兆眯眼瞥了那路人一眼,右侧眉梢一挑,也不出言呵斥,只把右手挽起的马鞭往左手掌心一敲,啪的一声脆响,那路人忙闭了嘴,勾着头匆匆走开了。

姜采青双脚稳稳踏在地上,目不斜视,便扶着花罗的手缓步走入店堂。

赶到午饭时候,店堂里便已经有一些人在用饭了,一桌行商模样的,一桌则是几个布衣直缀的书生,另有三两个散客。

见姜采青一行人进来,便有人不经意看了过来,竟看到是一行年轻貌美的女子,两边两个俏丽的丫鬟,中间一位玉色从花绢襦裙,罩着竹青色暗花绫褙子,云髻金钗,端庄妍丽,身后还跟着个穿着讲究的婆子和小丫鬟,这阵仗,分明是富贵人家有些身份的。

这年头少见女子出门,更别说大户人家的女眷了,顿时店堂里的客人眼睛纷纷聚拢过来,姜采青也不忸怩,在王兆引导下只顾款步往里头走,衣裙摆动隐约闪出一双天足来,便又引来各种惊奇的目光。见王兆握着马鞭,恭谨地走在前面,目光掠过,几个书生忙移开眼睛,不好再盯着看了。

出了门才知道,她这天足大脚女竟这样引人瞩目。起先魏妈妈和两个丫鬟还生气来着,见姜采青自已怡泰然自若,理都不理会,两回一过便也不当回事了。

“雅间可空着?”王兆开口道。

“空着空着,客官这边请。”

所谓雅间,其实还是在大堂,只不过几扇木屏风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来,虽然简陋,总好过大堂里人多散乱。王兆便轻车熟路吩咐店家拣拿手的弄三桌饭菜,一桌在雅间,姜采青并魏妈妈和花罗、翠绮坐了吃饭,一桌则在外头,王兆带着十几个护卫、车夫一起用饭。

走菜的功夫,小二先送了一壶茶来,翠绮先给大家倒茶润口,花罗却起身叫小二送了开水,拿了随身带的红枣冰糖给姜采青泡茶。

“这店虽简陋,倒也十分干净。”王兆躬身道,“小的以前跟着六爷,曾来过几回的,这店里的乔厨手艺还不错,尤其炖的一手好鱼,娘子将就用些饭菜,稍事休息,我们再动身进城。”

姜采青点点头,王兆便出了雅间,去外头坐了。

姜采青坐着慢慢喝她的冰糖红枣茶,耳边听着店堂里的谈话。要说大户人家的规矩也是好,王兆带着的那两桌护卫,纷纷端坐喝茶,就没有高声谈笑胡扯的。那几个行商一边斗酒,一边商量着进了城要找哪几家商铺,听口气是贩运干货的。而那桌的几个书生,则正在咬文嚼字地谈论诗词文章。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饭菜很快送来,姜采青才接过花罗递的筷子,忽然听到一个书生高声吟诵起来。他话音一落,同桌的书生纷纷笑道:“李兄怎的错了?枉你自负才高,这唐人王之涣的千古名句,你竟也能读错?”

“尔等懂什么!”那姓李的书生说道,“我读得哪里是他的原诗?你竟听不出来,这分明是一首词么?”

同桌几个书生一番讨论说笑,随即那陈书生卖弄地高声继续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姜采青心中忽然一动,这改出来的词,她听过的。

“噫,李兄果然才子,这诗经你一改,竟真成了一首好词。”

“嗟,无知。这哪里是我改的?”那李书生笑道,“这首词,却是一位闺阁才女改的,真真咏絮之才,七巧玲珑啊。”

“闺阁女子?嗬,若是真的,这女子当真堪称才女了。”接话的书生语气一转,忽然带着些猥琐嬉笑道:“只是这闺阁女子的诗词,多不外传的,怎的却叫李兄得了来?难不成是红颜知己的相好么?”

“胡说,切莫亵渎佳人!”李书生斥道,“我偶然听了来,钦慕不已,你们这些人,可不要亵渎佳人,满口的胡言乱语,大煞风景。”

姜采青放下筷子,忽然没了食欲。

这改出来的词,她真的听过,中学时候,老师当做文学典故讲过。她隐约记得,这词似乎是清代那位名臣才子纪晓岚改的吧?此时此地,怎的竟提前好几百年叫人读了出来?难不成她在这里还有同样穿来的老乡?

或许,是她多心了吧?也或许,这古代真的就有一个闺阁才女,提前纪晓岚几百年改了这首词呢,只是没被留下笔墨记录罢了。

“娘子用饭。”魏妈妈侧身给姜采青舀了碗汤,问道:“娘子想什么呢?”

“想……才女。”姜采青一笑,接了汤碗吃饭。

“高门大户人家,女儿读书多得是,裴府的女公子们也都是从小开蒙读书的。”魏妈妈笑道,“要说才女,娘子到了裴家只怕见得不少,只是正经的高门贵女,诗词还真少有外传的。”

******************

乔厨的鱼炖得果然鲜美,姜采青吃了半碗米饭,又浓浓地喝了一碗鱼汤,搁了筷子。见魏妈妈她们也都搁了筷子,姜采青笑笑问福月道:“福月儿,吃饱了没?”

“饱了。”福月笑眯眯答道。

“那我们回马车里歇息一会子吧,这店堂里吵。”

她起身步出雅间,花罗忙过来扶着她,才走回马车,远远便听见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姜采青抬头看去,只见一路尘土,尘土中一骑飞驰而来,后头紧追着几匹马,这前头的马看着眼熟,连带那马上的人都张扬肆意,很快就到近前了。

果然是裴六的那匹黄骠马。这马比一般的马更要高大矫健,竟把后边的随从扔下去一截。马背上的裴六少见的穿了赭红色锦袍,以前见他几回,都是白色锦袍,忽然换了这颜色,果然是鲜衣怒马,十足纨绔范儿。

“驭!”裴六马到近前,一勒马缰,那黄骠马稳稳停住,裴六坐在马背上低头俯视着姜采青,随即又看了看跟着出来的魏妈妈,笑道:“是你们?”

“见过六爷。”姜采青福身道,“可真是巧了。”

“也不算巧,三哥料到你们也该到了。”

“竟是六爷。”魏妈妈惊喜地快步过来,问道:“看样子,六爷这是出城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寡妇如此多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