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完美皇太后_分节阅读_第150节
小说作者:悄然花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96 KB   上传时间:2017-08-22 13:00:18

  少年夫妻,本该是恩爱一生,白头到老的,可偏偏走到了这一步。她心里怨怪胤禛,胤禛心里,怕也是憎恶痛恨她的。既然夫妻情分不在,见不见的,又有什么紧要的呢?

  皇后松开静怡的手,含笑看望门外,她有多少年,没注意过外面的风景了呢?她竟是不知道,长春宫的石榴花,竟然也是这般绚烂,和当年王府里的那颗,几乎一模一样。

  “娘娘!”赵嬷嬷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哆嗦着手去摸皇后的手背:“主子娘娘!”

  静怡惊了一下,皇后已经闭上了眼睛,手垂落在身边,也逐渐变的僵硬起来。赵嬷嬷摸过了皇后的鼻息,嘶哑着声音,机械的说道:“主子娘娘,您走好。”

  说完,起身就要往床柱上撞。也是静怡自己足够小心,她来皇后这边的时候,向来是丫鬟不离身的,小阵本身有点儿三脚猫的功夫,忙窜出去将赵嬷嬷给拽住了。

  人是没死,就额头给撞成青紫色的了。

  “胡闹!主子娘娘丧礼未过,你就不打算让主子娘娘安心上路吗?”静怡斥责道,她事儿多着呢,一边吩咐人看好了赵嬷嬷,一边让人去圆明园报信,还有宫里:“该换掉的就换掉,通知内务府,给几个格格阿哥准备孝服。”

  还有棺材,灵堂,还要通知外面大臣,定下诰命进宫哭丧时间。若是没之前掌管凤印的基础,估计这会儿她都要忙晕了。也幸好有武氏在旁边帮忙,宫中各处,不到一下午,就全换了装饰摆设,到处是一片素白。

  到了晚上,静怡也有些心焦,按照路程,这会儿胤禛也该回宫了啊。她派出去的是快马,一个时辰定是能到圆明园的,胤禛当时起身,这会儿就该到了。

  可现在都还没看见人影?是在路上耽误了?

  正想着,就听见外面小唱的声音:“娘娘,阿哥和格格们回来了。”

  话音刚落,元寿打头进来,恭敬的给静怡行礼:“额娘,汗阿玛一听说皇额娘病逝的消息,就身子有些不舒服,太医说是伤心过度,暂且赶不回来,就让儿子先带着弟弟妹妹们回来了。”

  静怡有些慌:“你们汗阿玛怎么了?可还严重?”

  元寿犹豫了一下,压低了声音凑到静怡耳边:“汗阿玛没事儿,儿臣瞧着,倒像是汗阿玛不愿意回来。”

  静怡皱了皱眉,过了好一会儿,叹气:“既然如此,咱们就先顾着这边的丧事吧,你领着弟弟妹妹们先换了衣服去灵堂,丧钟刚才已经敲过了,从今儿开始,你们就得守灵了,我让人传了口信,诰命们明天一早进宫哭灵,你们也都准备好。”

  元寿忙应了,长福和安安年岁虽小,却也得跟着去守灵。也幸好这宫中早已经是静怡的天下了,下半夜若是实在熬不住了,还有小太监带着他们到后堂去稍微休息一会儿。

  哭灵是个力气活儿,从早上八点开始,一个大太监守在殿门口,掐着表喊:“哭!”

  众人举帕子揉眼睛,呜呜啊啊的哭,头一天没眼泪还不行。哭两刻钟,小太监喊停,大家伙儿就可以休息那么几分钟,等喊了哭就再继续。

  一上午就这么哭哭听听,午饭时候能得一个小时在殿内稍微走动走动,顺便吃个饭补充一下水分。然后下午继续,元寿和天申他们在外面,宝悦她们带着女眷在内殿。

  得此机会,李氏和耿氏也能出来透透气。

  静怡看着这小猫三两只,都有些替胤禛委屈,好歹是个皇帝呢,这后宫死的死圈的圈,剩下两个地位稳固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两个小花骨朵儿又是不喜欢的,这皇帝当的……太可怜了点儿。

  胤禛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全靠静怡将这丧事给办妥当了。不过,下葬的那天,胤禛倒是让人送来了圣旨,全都是夸赞皇后的话,最后给了皇后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的谥号。

  这长的,静怡反正是没反应过来,不过她也知道,这谥号里面的字,意思都是挺好的。

  等整个丧礼彻底完成,已经是七月底了。静怡忽然反应过来一件事儿,皇后是嫡母,她这一死,宫中的阿哥格格们都该守孝的,元寿和天申的婚礼一个是定在了九月份儿,一个是定在十二月,这下子,要全都往后推了。

  想到这事儿,她就忍不住皱眉,三年呐,今年元寿十六,三年后就该十九了。

  十九可真不算小了,到现代也能当爹了。现下静怡该担心的就不是元寿过早行房会伤身了,而是要担心这三年时间,元寿会不会憋伤了身体?

  毕竟是大小伙儿了……大约是静怡看元寿的目光太诡异,他直觉不能去问,就只好岔开了话题:“汗阿玛说让您也到圆明园去,上了年纪了……”

  看静怡目光不善,忙修正一下自家汗阿玛的话:“操劳一场,合该休息几天,到圆明园正好养养身子。”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领饭盒的比较多……

  ☆、第 134 章

  静怡到了圆明园才知道, 胤禛这段时间, 还真是身体不舒服。因为贵州那边的改土归流遭遇抵抗, 胤禛命鄂尔泰直接用兵西南,从长寨首起, 攻克九村寨, 占谷隆关,但苗人彪悍,到现在, 事情还没完结。

  胤禛的意思是反正元寿和天申暂时也不能成亲了,不如到外面办差积累一下经验, 正好这苗人的事情也差不多要收尾了,就让元寿过去蹭一点儿军功, 顺便将这改土归流继续推行下去。贵州以南, 还有一大片的土地没收拢呢。

  至于天申,孔子庙已经修建完成,让天申过去主持一下揭幕仪式。

  这两件事情都不算是太机密,所以胤禛是特意来和静怡说的,静怡自然是没意见的, 她巴不得元寿多出去几趟, 顺便锻炼一下的。

  反正现在正在孝期, 元寿就是想做点儿什么,也多少要顾忌一些。再者,还有文浩等人跟在他身边,想必他是能安安分分的来回一趟的。

  现下已经是七月底, 宫中还是有些燥热的,但圆明园这边就凉快多了,静怡现在也不用每天担心皇后那边会出什么幺蛾子了,这心情跟着一放松,整个人就懒散了起来。

  仗着没人说自己规矩方面的事情,不到八点钟绝不起床。晚上则是带着长福和安安到处玩耍,今儿让人弄点儿萤火虫进来,明儿来也月下垂钓。玩了一段时间,整个人不说胖吧,反而还瘦了几斤。

  对静怡来说,这可是意外之喜。等胤禛过来的时候,就掐着自己的衣服给胤禛展示:“看看,我衣服又宽松了些,再这样下去,过几天,我说不定就能穿上我十年前的衣服了。”

  胤禛有些吃惊:“你十年前的衣服都还没扔掉啊?”

  静怡有些无语,重点是这个吗?

  “有几身好看的,我特别喜欢,就没扔掉,你看我现在,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漂亮?”静怡笑眯眯的问道,既然你看不出来,那我就自己主动问好了。

  胤禛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点头:“还是一样漂亮,马上就是中秋节了,你准备好了中秋宴?”

  静怡顿了一下才说道:“今年要在宫里过还是在园子里?”

  “在园子里吧,今年可以在园子里多住一段时间,等十月底了再回去。”胤禛说道,静怡点头:“在园子里的话,我想着就小办一下,只咱们自家人随意过一下好了,大臣们你赏赐一些月饼下去就行了,你觉得如何?”

  她就是随便问问,反正,最后做主的还是胤禛。

  “也行,你让厨房多准备些月饼。”胤禛想了一下应道,过了一会儿,伸手拍拍她胳膊:“皇后临走之前,曾给朕一个折子,想求了那拉家的姑娘给元寿当侧福晋,这事儿……”

  静怡皱了皱眉,皇后之前是给她透漏过这事儿,她当时没答应也没拒绝。可既然她已经选定了富察家的姑娘当元寿的嫡福晋,这个侧福晋……好吧,也是避免不了的,元寿这身份,怎么可能会只守着嫡福晋一个人过?

  那这样一来,元寿的后院,岂不是和历史上是一样的格局了吗?

  “这次选秀不是没有那拉家的姑娘吗?福晋选的是哪家的姑娘?”静怡问道,胤禛笑着摇了摇头:“那拉家的姑娘才十岁,就是要选秀,也还得再有三年。”

  原本,富察氏是今年进宫,三年后,定是能生下嫡子的。

  “那就选秀的时候再说吧,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品性。”静怡笑着说道,反正只要她还活着,元寿的后宫她总是能插得上手的,就算是这后宫格局和历史上的一样也没关系。

  反正,朝政上历史上的乾隆还算是十分精明的。他只要不当个昏君,静怡就很满意了。

  等胤禛去前面办公,静怡这边就将心思转到月饼上面去了。每到这会儿,就十分想念前世的超市,想吃什么馅儿的月饼都可以,甚至韭菜鸡蛋的都能来一发。

  可这会儿 ,宫中的御厨擅长做的是北方月饼,南方的也不是做不出来,就是有些不太地道。

  静怡一边回想,一边列单子,蛋黄的必须有,她的最爱。然后是酥肉的,这个尝个鲜,哦,五仁的是经典,这个不能少。其实静怡觉得,五仁月饼还是挺好吃的,前提是五仁的馅料足,是真真正正的五仁,而不是用青红丝来代替的五仁。

  “拿去让御膳房准备,一样先准备个五十斤。”静怡吩咐了小唱去办这差事:“每一样馅料用不同的模子,做好之后先一样送过来一个,我先尝尝味道如何。”

  小唱忙应了,拿着单子去找大厨商量。

  不得不说,大厨就是大厨,静怡随随便便写的名字,人家经过研究,做出来的月饼那叫一个好吃,就连静怡开玩笑一样写出来的酥肉的,居然也是满口肉香,吃的人十分满足。

  胤禛亲自写了几十张合家团圆一类的祝福语,让人将月饼给包好了赏赐下去。胤禛看重的,像是怡亲王,那就是一种口味的来两斤。胤禛不看重的,想起来了就给,想不起来了就不给。

  十来种月饼,总共五百多斤,最后差不多就是被分完了。

  过完中秋,静怡原本以为,该准备过颁金节了。这个属于满人的盛大节日,哪怕皇后过世了,都不影响的。但她这边还没想要组织什么活动,那边胤禛就脸色复杂的过来了。

  静怡还有些疑惑:“你这是怎么了?朝堂上的事儿有困难了?还是哪儿出什么事情来?”

  “郑家庄那边来信儿了。”胤禛说道,静怡一时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废太子胤礽,是被圈禁在郑家庄的,那庄子还是胤禛当年建工盖起来的。

  “是二哥出了什么事情?”静怡犹豫了一下问道,胤禛点头:“二哥病重,太医说,怕是熬不过去了,弘皙代写的折子,说是二哥想见见我。”

  这事儿静怡不好随便给建议,万一胤禛自己想见呢?

  “朕打算去看看。”过了一会儿,胤禛果然这样说道,静怡点头:“好,要我帮你准备什么吗?”

  “不用,朕明儿一早去,晚上就能回来了。”胤禛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先做好准备,怕是二哥,这次估计是真的……”

  静怡点头,虽说胤禛说不用准备什么,但静怡还是给收拾了两身衣服让苏培盛带着。胤禛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了胤祉,胤裪和胤祥三个人。

  静怡是不知道胤礽和胤禛说了些什么的,但胤禛从郑家庄回来,脸色是有些不太好看的,然后,就隔了一个晚上,郑家庄那边,就传出了胤礽过世的消息。

  胤禛叹了一天的气,最后下旨,让胤礽以和硕亲王的例下葬,丧事之后,追封胤礽为和硕理亲王。

  理亲王过世不到一个月,宫中宜太妃病重,静怡不得不再次赶回宫中,幸好,这也快十月了,倒是不用纠结丧事办完之后还用不用再会圆明园了。

  一年办了三次丧事,这到了新年,也就不能大肆庆祝了。雍正五年的新年,很低调很平淡的,就这么过去了。

  过了年,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河南巡抚、山东巡抚等人先后奏报黄河水清,清澈见底,这可是几十年都没有的事情,黄河水那是出了名的浑浊。有一句老话,一斤黄河水半斤是黄沙。所以,眼下这种情况,不约而同的被人说成了是吉兆。

  胤禛往日里虽然理智,可遇见这种事儿,还是兴奋的很,连着和静怡唠叨了好几天,一会儿感叹从未听说黄河还有水清见底的时候,一会儿又说,这定是上天赐福,定是赞同他往日里的政令的。

  静怡也只管跟着点头,她的反应半点儿不影响胤禛发挥。

  然而,到了三月,胤禛就不得不停止这种自我吹嘘了,因为广州发生了抢米案。若只是普通百姓参与的话,那顶多算是有民乱,官府出面镇压了就行,可参与的人还有驻防士兵,这情况就有些严重了。

  广州巡抚自己不敢擅自断定,忙上了折子,胤禛也觉得事情非同小可,官兵参与一方面是说明情况严重,另一方面也是说明兵丁监管不力。

  于是,元寿回来不到两个月,就又被胤禛给塞到钦差队伍里面,跟着兵部侍郎一起去调查这事儿了。

  大约是因为正好出现吉兆的时候发生了这种事情,胤禛觉得有些打脸,接下来就再不提吉兆的事情了。甚至,在山东巡抚上了折子说发现了一只白色的乌龟,这个是吉兆的时候,胤禛就下旨狠狠的斥责了山东巡抚一顿。

  说的也非常直白——朕给你们俸禄是让你们找吉兆的吗?拿钱干事儿,给朕干点儿事实!不要天天就想着走捷径,就算你真找到了吉兆,朕也不会认的!

  瞬间,那找到吉兆的折子就清空了,胤禛案头的折子山,也少了一层。

  每提起这事儿静怡就忍不住憋笑,总觉得胤禛是被老天爷给耍了一次。不过,老天爷这一招倒是用的挺好的,好好一励精图治的皇帝,不说看政绩如何,居然要看吉兆,这简直就是当昏君的前兆好吗?

  也幸好胤禛反应的快,将这股歪风给掐了,要不然,日后说不定还会有白色的天鹅啊,白色的猫狗啊,乱七八糟什么都能当吉兆了。

  记得这古代,好像还有因为找到了吉兆就被赐官的人?胤禛要也来这么一手,静怡就觉得,雍正皇帝在自己心里的印象,是要轰隆一下的了。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了五月,按照往年习惯,该是去圆明园避暑了。静怡都准备吩咐人收拾行李了,却是一直没听胤禛说启程的事儿,眼看天气越发的热,静怡就打算找胤禛问问。

  不过,没等她换好衣服出门,小唱就进来了:“娘娘,针线房的人过来了。”

  静怡微微皱眉:“针线房?我没让人做衣服啊,夏季的衣服,不也已经早早吩咐下去了吗?”

  “不是给宫人做衣服的,是造办处针线房。”小唱又说道,内务府所有的作坊都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造办处负责,就只专门给主子,包括胤禛还有后宫的娘娘阿哥格格们做衣服的,一部分是宫中管事嬷嬷负责,只给宫女太监们做衣服。

  这来的是造办处的人,那显然就是给静怡做衣服了。

  静怡还是有些疑惑:“我并未说要做衣服啊。”

  “造办处说是皇上的意思。”小唱笑着说道:“皇上惦记娘娘,大约是想给娘娘做几身好看的衣服,等过几天去圆明园的时候穿吧。”

  静怡想想,挺有道理的。胤禛内心里其实是住着一个设计师的灵魂的,去年不还亲自画样子,让造办处给她打造了他亲自设计的首饰吗?

  还有他自己用的,以及静怡用的茶杯碗碟什么的,胤禛也是亲手画过图样的。

  “让她们进来吧。”静怡点头应了,小唱出去掀帘子,几个嬷嬷拿着尺子绳子就进来行礼了。静怡也不多问,伸开胳膊任由她们量体。不过这次倒是特别精细,不过是量了身体,连脑袋都给量了一下。

  静怡又有些疑惑了,难道不是做夏装,是要做冬装,还带个帽子吗?

  “你们这准备的是冬装?”静怡问道,为首的嬷嬷忙笑道:“回娘娘的话,不是冬装,是朝冠。”

  静怡皱了皱眉,朝冠?她的朝冠不是好好的吗?每年也就戴那么两三次,每次丫鬟们都会仔细保存,应该还不用换新的吧?再说了,这朝冠可不是光一个帽子的,上面还有东珠,宝石,珍珠以及金饰,价值昂贵,换一个得多少钱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1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0/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完美皇太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