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烟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7-09-29 14:07:50

  轻轻的一声唿哨响起,声音极细,可在这寂静的夜晚,却依旧能让人有几分警觉。

  这声音,似夜枭的啼叫,嘲哳难听。

  荷花池边有一个水榭,雕花格子窗开了一扇,站在外头踮着脚尖朝里边看过去,能见着一个负手而立的人。

  “老爷,已经有了消息。”

  站在门外的人压低了声音,那话就如纸片,一点点的吐了出来。

  “进来说话。”

  门扎扎作响,地面有一小条黑影,站在门外那人,躬身朝那门缝处轻手轻脚的走了过去:“老爷。”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人没有转过背来,只是声音里透着一丝威严,能想象到他此刻板着脸的模样。

  “办妥当了。”来人半弯着腰,头低低的压了下去,声音也压得极低:“京城和京城周围几个州都查遍了,凡是在那年五月初五那日捡到的孩子,全部已经摸了个底,一共有四十六人,这批人里有七个已经死了,三个死在十岁之前,四个在十岁以后,其中有一个,是最近才死的。”

  “最近才死的?”负手而立的那人缓缓转过身来:“怎么死的?”

  “回老爷话,病死的。”

  “病死的?这么凑巧?就在这几日里头死了?”那人抬起手来,摸了摸胡须,一脸深思:“可着人前去查看了?”

  “老爷,那个江州姓李的都头带人以捉拿逃犯的名义去那村子探查过了,确实是死了,李都头还用刀子砍了下尸身,他说血是暗红色的,不是装死,真是死透了的。”

  “哦,如此甚好。”那人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微微停顿了一下,忽然又像想起了什么来似的,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那个李都头可看清了耳朵后边有没有三颗红痣?”

  “没有红痣,李都头说特地俯身去看了,没见着。”

  “那姓李的……可靠否?”

  “老爷,他有把柄在我手里,绝不敢撒谎。”

  “唔,这样看来死的那人确实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了。”站着的那人沉默了一阵,然后徐徐开口:“另外三十九人,先查看下他们耳后有没有红痣,若是有,想个法子将他给弄死,绝不能放过,若是没有,也得想个法子将他们送去牢房里关着,务必查清他们经历的一切事情,有些人或许故意将那三颗红痣给弄没了,故此一定要彻底调查是不是曾经做过什么手脚,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老爷,知道了,属下这就着人去办。”那人躬身应着,慢慢的往后退了去。

  “记住,切忌莫要露出半点痕迹,现儿已经不是二十年前,不能肆无忌惮。”那人深深凝望了一眼谦卑的手下,幽幽的叹息了一声:“你跟了我多年,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

  “老爷,您且放心,即便您不吩咐,属下也会想到这一点的。”

  “唔,我自然相信你会办得很好。”那人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来:“陆明,这么多年了,你从未曾失手过,我不相信你,天下便没有我值得信赖的人了。”

  “属下现在有的一切都是老爷给的,自然要竭尽全力为老爷做事。老爷务必请将心放回肚子里头去,属下肯定会将这一切都办好的。”

  表了忠心,那人又弯腰郑重行了一礼,这才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瞬间水榭重新陷入了一片寂静。

  那人走到窗户边上,看着那条黑影一掠而过,身手极为灵活,轻轻喟叹了一声。

  “老爷,何故叹气?”水榭门边站着两个人,皆穿着黑色的衣裳,贴在那里站着,就如那地府里的黑无常,阴气森森。

  “世事无常啊。”那人又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背着手踽踽而行,从半开的门里走了出去,远处的一点灯光照着,迷迷茫茫的黄,隐没在幽幽的黑夜里。

  静夜,死一般的寂静。

  走廊里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碧纱窗边删过了一个人影:“是谁?”

  “我。”

  从走廊那边来了几个人,走在最前边的是一个中年儒士,身边的书童提着一盏灯,他们的身后跟着一位年近六十的老者,背着一个布囊,看上去慈眉善目。

  “刘先生来了!”门边站着的中年汉子有几分激动,快步走了出去,朝那老者行了一礼:“刘先生,望穿秋水哇!”

  老者摸了摸胡须,微微笑着颔首:“不好意思,老朽有些私事,耽搁了一日。”

  “刘先生,咱们不说多话,你快来瞧瞧我们家公子。”中年汉子满脸焦急,手一伸示意老者跟着他进去,自己身子一转,就如旋风一般,步子橐橐的朝雕花门那边过去了。

  推开雕花门,一种说不出的甜香扑鼻而来,墙角安放着一只鎏金铜兽壶,一缕熏香袅袅的从壶嘴里冒出,淡淡的白色,到了末梢转成了极浅的青色,慢慢散开不见踪迹。

  鎏金铜兽壶的旁边有一张很大的拔步床,帐幔低垂,看不清床上那人的模样,拔步床之外,有两个丫鬟低头站在那里,看不清眉目,但是从身形上来看,都不属于娇弱型的,两人腰间缚着的腰带颇有些奇怪,一节一节,既不像玉带,也不像一般丝绸。

  “公子回来这两日,有何异状?”那被唤作刘先生的老者上前一步,朝床上躺着的那人打量了一眼,嘴角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还没醒来?”

  “是。”一个丫鬟点头道:“公子是昨日回来的,一直没有醒来。”

  “刘先生,是不是那药有什么不妥当?”守门的中年汉子有些着急,一步冲到了老者的面前,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腕:“你说了七日之后可以自己醒来!”

  “胡三七,你别乱来!”送着刘先生过来的中年儒士上前一步,面有不悦之色:“刘先生自有把握。”

  “哼,老兰,你莫要太相信他人,知人知面不知心!”胡三七哼了一句,脸上的虬须根根竖起,显得有些凶恶:“刘先生,你快些出手将我家公子救起,否则……”

  老者不慌不忙的看了胡三七一眼,露出了一丝微笑:“若是老朽想要加害你家公子,此刻也不会站在这里,胡护卫,你说是也不是?再者,不是老者自己来的,是你们请老朽来的,你家公子要是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你们是不是也难逃其咎?”

  胡三七一愣,紫棠色的脸孔更是红了几分,他的手慢慢松开,一脸羞愧。

  “说了好些次,让你行事前多想想,莫要粗鲁,可怎么就是改不掉这毛病?”中年儒士朝老者行了一礼,毕恭毕敬:“胡护卫也是担心公子,请刘先生莫要见怪。”

  “呵呵,老朽这一辈子什么没见过?兰先生请莫要担忧,既然老朽答应了此事,一定会将它做妥当的。”老者拔步床边坐了下来,一个丫鬟赶紧撩起帐幔:“还请先生为我家公子诊脉。”

  老者不再说多话,闭着眼睛,一只手搭在了床上躺着那人的脉门上,好半日都没说话,屋子里只听到轻轻的呼吸之声。

  “刘先生。”胡三七憋了好一阵子,老者甫才张开眼睛,他便急不可耐的凑了过去:“我家公子没事罢?”

  “无碍。”老者微微一笑:“各人体质不同,你家公子禁不住多睡了一两日也属常理。”他伸手从布囊里取出了一个小瓷瓶:“将这瓶子里的药给你家公子服下,灌一碗米汤,半个时辰之后他便会好了。”

  “瓶子里……”胡三七犹豫了一阵子,还是开口相询:“瓶子里头装的是什么药?”

  “胡护卫,你可是大夫?”老者笑眯眯的望向这五大三粗的汉子,只觉他既啰嗦却又有些傻得可爱。

  “不是。”胡三七慌忙摇头:“刘先生,你准备收徒?”

  “既然你不是大夫,那问我这瓶子里头是什么药又有何用意?我即便是告诉了你是什么,你也不知道呢。”老者笑着朝他点了点头:“你放心罢,我不会害你家公子,想害他早就轮不到他活着躺在这里。”

  他将瓷瓶的盖子揭开,倒出几颗细小的药丸:“为了让胡护卫放心,老朽先服几颗。”

  “刘先生……”胡三七有些尴尬,但并未阻止,看着老者一仰头将那几颗药丸吃了下去,这才朝老者弯腰行礼道:“刘先生,胡某冒犯了。”

  老者哈哈一笑:“难得有胡护卫这般一心为主的人,老朽敬佩得紧,哪里会觉得冒犯?”

  “胡三七,你莫要再乱搅和了,让刘先生赶紧开方子,公子身上还有一道刀伤,醒来以后还得好好将养着些呢。”中年儒士朝胡三七摆了摆手:“你只需负责公子的安全便好。”

第230章 风波起(一)

  “哎呀呀……”

  小小的窝棚里传来一阵唉声叹气,紧接着一个脑袋伸了出来,看了看外边的稻田又缩了回去:“这稻谷快熟了吧,穗子压得那枝子都要弯下去了。”

  “卢姑娘不是说了还得半个月?”袁迁靠着窝棚的木板坐着,也是愁容满脸:“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凉快了,守到窝棚里实在不好受,卢姑娘好心,让几个小叔子给咱们将窝棚整成木板的,可还是冷哇,秋风一阵阵的灌进来,坐着都在打哆嗦。”

  高寻一双手抱着膝盖缩在角落里,将一床薄被包裹住自己:“明日就是中秋了,咱们应该可以回家睡个安稳家吧?老爷也没说中秋不让我们回去。”

  “唉,或许可以吧。”

  袁迁忧心忡忡的望着窝棚外边拿丘稻田,他从来没有哪一个时候像现在一样希望庄稼快些成熟。以前的他也曾经种过田,可那时候只是给陆思尧的农庄帮工,只要账面上过得去,无所谓收成好坏,每年有粮食交就行了。

  那时候他哪里管着早熟还是晚熟?每日到田间去的功夫也不要多久,可是现在他却无比希望这庄稼快些熟,恨不能头一天还是绿油油一片,第二天爬起来到地里一看,到处都是黄澄澄的一片。

  “袁大叔,高大叔!”

  窝在棚子里的两个人立马坐正了身子,支起耳朵听了听:“卢姑娘的声音哪,是不是送饭过来了?”

  两人敏捷的爬出了窝棚,眼睛朝田头那边一瞥,就见着卢秀珍空手空脚的过来了,不由得一怔:“到饭时了啊,怎么……”

  “袁大叔,高大叔,走,到我家一块去吃午饭。”卢秀珍走到面前,一脸笑容:“明儿是中秋了,今日我特地准备了丰盛的午宴给两位大叔饯行。”

  “饯行?”袁迁与高寻一愣:“卢姑娘,啥意思?”

  “难道……”卢秀珍有些迷惑:“难道两位大叔不准备回家去过中秋?”

  “可以回去么?”两人心头一喜,张大了嘴巴:“陆大总管有与卢姑娘说我们可以回家过中秋?”

  “他倒是没和我说,可是……”卢秀珍见着两人失望的神色,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也没说你们不能回去啊。”

  “对对对,陆大总管可没说咱们不能回去。”高寻想了想,欢喜的点了点头:“咱们咋就不能回去了?”

  “这中秋本是阖家团圆的时候,总不能因着这一亩稻田弄得两位大叔有家不能回哪。”卢秀珍朝两人福了福身子:“两位大叔,你们放心,我会让二郎他们中的一个来守着的,不会有什么事情,你们就别担心了。”

  “这样极好。”袁迁总算是放了心,有崔二郎他们来看着,自己还有啥好不放心的?崔家几个小子都是年轻后生,有一把子力气,更何况现在青山坳的人对于崔老实家只有巴结的份,还会有谁不知死活的跑过来捣乱?

  “走吧走吧,两位大叔,我还给你们准备了一点小小的节礼,到时候吃过饭以后带着回京城吧,节礼不多,但也是我的一片心意,还请两位大叔不要嫌弃。”

  “卢姑娘实在是客气。”

  袁迁与高寻更是欢喜,卢姑娘真是会做人呐,但愿她这稻田里能有不错的收成,到时候皇上心情大悦,指不定还能给她赏赐不少东西。

  崔老实家的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二十来个尚工正围着桌子团团的坐着闲聊,桌子上已经摆上了新酿的米酒,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倒了一些在碗里品味。清亮亮的酒水带着一分淡淡的绿色,仿佛有竹叶落入了酒中,闻着香冽,喝上去绵甜。

  “好酒,好酒!喝两三碗都不会上头!”

  喝过一口,放下酒碗,有人大声赞美:“难得找到这般真的酒了,在京城的酒馆里头,大都掺了点水,放多放少的区别而已。”

  “喜欢喝就多喝点,只不过莫要喝醉了,到时候都回不了家!”卢秀珍笑着从厨房里抱了一个酒坛子出来:“我爹特地给各位大叔们酿的米酒,保证是真货!”

  “还说要我们莫要喝醉了,又抱一坛出来,这分明是想让我们醉哪!”李尚工笑眯眯的看着卢秀珍道:“卢姑娘,快些收起来,这里边有两个见了酒坛子就走不动路的,指不定还真会喝得忘记回家!”

  “你说谁呢!”人群里有人不满意的嘟囔了一句,周围的人哄笑了起来:“又没指名道姓的说你,你偏要自己跑出来应景,怪谁?”

  卢秀珍忍不住也笑了起来,看着眼前众人言笑晏晏,绿树摇曳洒下一片阴凉,绿意融融之间有金色阳光跳跃交织在一处——这日子过得真是和乐美满,若以后的小日子都是这样快乐,那该多好。

  “秀珍,秀珍!”

  院子门外传来呼喊的声音,有些耳熟,可却又听不出来究竟是谁,卢秀珍放下酒坛子应了一声:“嗳,是谁呢?”

  她凝目朝门口看了过去,就见好几个人朝院子走了过来,领头的是一男一女,男的怀里抱了个小襁褓,身边跟着两个小孩子,再后边还跟了两个人,也是一男一女,只不过女的明显比男的要老了许多……那张脸,卢秀珍可还是记得的。

  她才穿过来的第一个晚上,她就见到过那个女人。

  一个守寡多年的妇人,唾沫横飞的指着她骂,说她配不上自己的儿子,她那儿子可是命中注定会要飞黄腾达,不是她这样的人能高攀得上的。

  她身边那个年轻男人,约莫二十岁上下,面色白净,不过看起来没有阳刚之气,一副温吞的样儿,紧挨着那个中年妇人走着,好像唯恐会走错路一般。

  ——这就是跟本尊私奔的那个男人吧?叫什么来着?卢秀珍皱了皱眉,努力想要去回想这人的名字,好像姓……在她还没来得及细想时,脑子里出现了三个字,宁谦之。

  本尊的记忆还在?卢秀珍吃了一惊,为何会莫名其妙的想到这个名字?这会是那个年轻男人的名字么?她望着那一行渐渐走近的人,嘴角微微扬起,今日卢大根和他婆娘带着孩子和邻居到青山坳来,肯定是有所企图吧?

  或许……是谁跑去桃花村送信儿了?否则为何前几个月卢大根和他婆娘都没想着要过这边来看望自己,等着日子过得好了,挑着明儿是中秋的时候过来,这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秀珍。”卢大根喊了一句,声音有些干涩,手心里渐渐的沁出了汗珠子,他赶紧就势在襁褓上擦了擦,抓住了小儿子的屁股蛋子,这才稳住些心神。

  他是真觉得来青山坳找妹妹有些没脸没皮——为了这十五两银子赶着她过来守望门寡,出门还没什么打发,几乎是已经做出了恩断义绝的架势,可是经不住婆娘的撺掇,又放心不下她一个人过来,还是陪着过来了。

  可怎么样也拉不下这张脸,见着卢秀珍穿得光鲜的站在那里,他紧张得快要说不出话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9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