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烟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7-09-29 14:07:50

  卢大根将那小小襁褓接了过来,卢大根婆娘将手里抓着的那块烙饼塞到了嘴里咬了一大块下来,嚼了两下,脸上露出了笑容:“里头还放了鸡蛋哪,好香!秀珍真是命好,嫁进了福窝窝里,每天都能吃到鸡蛋烙饼,这简直是皇后娘娘才能过上的生活哪!”

  “啰嗦个啥子,快些走就便是了。”卢大根横了她一眼:“要是当年你对秀珍好一点点,这时候不也在那院子里吃香喝辣?”

  卢大根婆娘的脸拉得长长,心中腹诽,当初自己对卢秀珍不好不都是汉子给惯出来的?那时候汉子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也没吱声,卢秀珍可是他的亲妹子,他那时候全然不管自己刻薄他妹子,现在忽然就转了性子?

  只不过事到如今这局面已是无可挽回,只能朝好的方面想——毕竟卢秀珍还惦记自己两个儿子,多多少少也是替自己家省了一点。

  崔老实家院子门口的那群人并没有散去,都围在那里打量着崔大婶与两个儿媳妇,脸上有着嘲讽的笑容:“崔家婶子,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哇?”

  崔大婶脸上有些挂不住,她鼓着眼睛冲那群人瞪了一眼:“我去哪里又关你们啥事!”

  “倒是不管他们的事,可是关我们家的事!”崔五郎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一双手抱在胸前,脸上挂着一幅快活的神色:“大伯娘,你这是准备要到我们家来的吧?是给我们家送节礼?老实告诉你,我们可用不着你假惺惺的来送什么中秋节礼,我们家的东西都吃不完哪,大嫂买了好多五芳斋的月饼,我每天吃五个都能吃上一旬!”

  “谁到你们家来!”崔大婶费劲的咽了口唾沫,一想到每天能吃到五个五芳斋的月饼,她就嫉妒得有些发狂,凭什么老三家日子这般好过了哪?

  “这是我们家大门口呢,你不到我们家来,是准备去谁家?”崔五郎哈哈大笑了起来:“方才听着那个胖婆娘说你想来我家占便宜,你们是串通好的吧?”

  “谁跟她串通!”崔大婶恼羞成怒,向前走了一步,扬起手来:“你一个后生晚辈敢跟我这般说话?看我不好好教训教训你!”

  “哎呀呀,大伯娘,你这巴掌可真大,跟小蒲扇一样,这扇下来得把我的脸给扇去半边哇!”崔五郎灵活得像只泥鳅,“跐溜”一声就钻进了人群,崔大婶的巴掌猛的拍在了门槛上,痛得她哎呀哎呀的叫喊起来。

  “大伯娘,你快回去歇着,这两天肯定不能干活了。唉,年纪大了就不该出来逞强,举着巴掌要打这个打那个的,其实你又能打得过谁?要不是我要喊你一句大伯娘,我早就两拳头把你打地上了!”崔五郎从人堆里伸出了个脑袋,冲着崔大婶嘻嘻的笑:“我们家也用不着你来巴结送什么节礼,反正你是个最会算计的,到时候总是我们家吃亏,你还是快些回去吧!”

  “娘……”崔大嫂与崔二嫂站在那里,实在有几分尴尬,今日一早起来,婆婆就说要带他们来三叔家,两人都有些不解:“娘,过来作甚?”

  “作甚?那个小寡妇的兄嫂今日来桃花村哩,等着他们见面以后我们提着节礼过去拉呱拉呱,伸手不打笑脸人,有她兄嫂跟我们说几句好话,咱们两家的怨恨也就解了,以后自然能有咱们的好处。”

  看自家婆婆说得这般笃定,原以为一切都已经办妥当,只要跟着婆婆去走一趟就行,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崔大嫂看了看崔二嫂,两人脸上都是一副无奈的神色。

  自家婆婆以前瞧着虽然不灵光,可办事倒也勉勉强强不弄砸,可这一年以来,她做下的事情越来越不靠谱了,尤其是面对三叔一家时,以前的威风都没了,每次都是被三叔家啪啪啪的打脸,脸都快打肿了还在往前边凑。

  “娘,咱们回去吧。”

  崔大嫂与崔二嫂上前一步,每人架住崔大婶一只胳膊,扶着她转身就朝家里走——反正也得不了什么好处,何必到这里让人看笑话!

第242章 做了断(三)

  “秀珍哇, 唉,你也真是命苦……”

  崔大娘拉着卢秀珍的手,眼圈子依旧还是红红的:“难怪你都不提要回娘家, 原来是有这样的事情。”

  原本以为秀珍觉得不好意思, 生怕她说要回娘家走走,自己会有意见, 故此没有提这码事儿,没想到原来她那娘家的兄嫂竟然这般刻薄对她, 没有一丝兄妹间的温情, 秀珍是因着这个才不想回去的。

  “娘,没事没事,我不还有你们吗, 我早就说过, 我会将你们当成我的亲爹娘赡养,将小叔子小姑子当我的亲弟弟妹妹,您就放心吧, 以前那些事都过去了, 我也没有放在心里,年轻不懂事犯过错, 我已经知道做得不应该, 以后不会再会轻易相信他人了。”

  卢秀珍转头看了看,宁谦之母子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偷偷的走掉了,院子里只有尚工们和袁迁高寻或站或坐,议论纷纷。

  “哎, 秀珍,也是我们不好,着急要给大郎娶媳妇,没想到你那兄嫂竟然一点也不体谅你,不管你有没有心上人就给许了人家……”崔大娘还是满心愧疚,若不是卢秀珍的兄嫂强行将她许给自家大郎,卢秀珍肯定会跟那个宁谦之成亲吧,也就不会弄出私奔那件事让秀珍为难了。

  “娘,你快莫要再说了,要不是这件事,我还看不清那人的真面目,若是真和他一起走到很远的地方去,他万一没了银子可不得把我卖了?那时候我就更加吃亏了。”卢秀珍安慰崔大娘:“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我不会再去想,您也别放在心里了。”

  “姑姑,”二柱眨巴眨巴黑亮亮的大眼睛:“我那时候就说过宁哥哥不是好人,你还不听我的话呢。”

  卢秀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是是是,你比姑姑看得更准,姑姑以后一定听你的话!”

  “你这两个侄子可真乖巧!”崔大娘弯腰牵住了大柱的手:“走走走,婆婆给你东西吃。”

  大柱抬头看了看卢秀珍,卢秀珍点了点头:“你跟婆婆去吧。”

  “我也要吃!”二柱在卢秀珍怀里扭来扭去,跟一块牛皮糖似的:“娘跟我说姑姑现在掉到了蜜罐里,每天想吃啥就有啥,真没说错。”

  “哈哈哈……”卢秀珍抱着二柱往堂屋里走:“二柱你这嘴咋就这样甜哩,姑姑掉进蜜罐里吃了那么多东西哪里还能爬得出来?姑姑还得去做事养家糊口呢,还是让你掉进蜜罐里头去吧。”

  “那我就张开嘴到处吃蜜糖!”二柱的眼睛闪闪发亮,看得出来他很是高兴。

  午饭过后,尚工们和袁迁高寻提着月饼告辞,每个人脸上都泛着红光:“卢姑娘,我们十六再回来。”

  “没事没事,大叔你们只管在家里多休息几日,不打紧的。”

  “那可不成。”袁迁摇了摇头:“这田里的稻子快要收了,正是最紧要的时候,如何能在京城呆久了?只有等着这稻子收了我们才能安心哪。”

  卢秀珍笑着点了点头:“有劳各位挂心了。”

  稻田里的庄稼都已经泛黄了,估摸着还得几日就能收割了,卢秀珍心里充满了一种无言的喜悦——她每日都在记载那些江南种谷发出的禾苗长势,从现在抽穗的情况来看,江南种谷结出来的穗子很大,每一个穗子上约莫有七八十颗稻谷,而其余稻田里的稻谷却没有这般大的穗子,一个穗子上不过六十多颗而已,若每颗稻谷都长得饱满,那确实是能多收不少粮食。

  只要这批稻谷丰产了,她就能跟皇上交差了——都说伴君如伴虎,万一自己种不出想象里的丰产来,谁知道那皇上会不会大发雷霆把自己抓到大牢里去?开芝兰堂也有大半个月了,听到街头巷尾的闲谈,仿佛说这位皇上最近两年喜欢无缘无故发脾气,有不少大臣都被他或是降职,或是下大狱。

  “那时候这般信赖国师,就是因着前年没有算出有旱灾,最终还是把他下了诏狱。”

  “还不是因着国库空虚,遭了旱灾更加接济不上,皇上本来想出兵西征,苦于银子不足这才作罢,也是国师倒霉,谁让前年不是风调雨顺呢。”

  “伴君如伴虎啊……”

  长长的叹息声听得卢秀珍心惊肉跳,她见过周世宗一次,估摸着也不过四十多岁的年纪,怎么就这般反复无常?是不是古代人的寿命短,故此更年期也跟着提前了,才会出现这般喜怒不定的状态?

  不管怎么说,自己可千万别撞到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小心翼翼将自己该做的事情给做好了,估计这位周世宗也就不会无缘无故来找自己的麻烦。

  八月十五这日起来,空中一片云蒸霞蔚,阳光从云层后边透了过来,明晃晃的落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上,米粒大的桂花攒在枝头,一球球似乎纺锤形状,在深绿色的树叶里分外生动明快。

  桂花不是娇艳动人的花朵,但它芬芳馥郁,自有自己的一种风韵,特别是它开放的季节又是在秋天,没有很多花卉绽放的季节,这便让桂花显得更妩媚了。

  月桂树下蹲着两个小人儿,每人手里端了一个大碗,正低头聚精会神的捡着桂花,听着身后脚步声响,两人转过头来:“姑姑,姑姑!”

  大柱二柱昨日在这里住着,两人开始有些拘谨,过了一会儿便和崔家几个后生熟悉了,两人遂黏上崔五郎不肯放,崔五郎带他们去捉鱼捞螺蛳,又教他们给苗圃的树木浇水,到了晚上,两人一致要求和五郎叔叔睡,即便卢秀珍给他们兄弟两人准备了一间房子都不肯去。

  “五郎叔叔还有好多故事没跟我们说完!”二柱仰着脸,一副我就是要和五郎叔叔在一起的模样。

  大柱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卢秀珍无奈:“那你们问过五郎叔叔没有?他们愿不愿意带你们睡?”

  “问过了,五郎叔叔很愿意!”二柱急急忙忙抢着搭话,一把抱住了崔五郎的腿:“五郎叔叔,你快告诉我姑姑,是不是这样?”

  崔五郎咧嘴笑了笑:“大嫂,没事儿,让大柱和二柱跟我一块睡吧。”

  卢秀珍点了点头:“那行,你带他们早些歇息。”

  二柱欢呼了一声,几乎要跳起来:“五郎叔叔,我要听那个捉鬼的故事!”

  崔五郎虽然十六岁年纪了,可还是小孩子心性,这一晚上他带着大柱二柱闹腾得很欢快,卢秀珍从苗圃剪了枝回来经过那进屋子,听着里边传出的嬉笑之声,站在那里听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要是有个铃声就好了,打铃关灯歇息,再打铃就起床了。

  小孩子就是精力十足,昨晚他们睡得晚,今儿一早又起来了。卢秀珍走过去看了看大柱二柱手里捧着的碗,兄弟两人已经捡了大半碗桂花,淡淡的黄色铺了一层,馨香扑鼻。

  “六丫姨姨说给我们做桂花蒸糕吃呐。”二柱说到蒸糕,忍不住吞了下口水,六丫姨姨的饭菜做得真好吃,她从来就没吃过那么好的饭菜,她做的蒸糕肯定也很好吃。

  卢秀珍笑了起来,伸手捞了一把桂花看了下:“你们得选那些开得饱满的呀,花蕾就不用捡了,这样才会蜜汁多,蒸出来好吃。”

  “真的吗?”大柱有些紧张,声音低低:“是不是我们没做好?”

  “你们做得很好,只不过要是你们捡的都是开放的桂花朵儿,那就更好了。”卢秀珍蹲下身子仔细的挑选着落在地上的桂花,选出几朵开得正好的给他们看:“就选这种,看到没有?”

  大柱二柱凑到一块仔细看了看,两人都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咱们快些捡,等吃过饭姑姑带你们去地里头看水车。”

  “水车是什么?”两个好奇宝宝都睁大了眼睛,勤学好问。

  “水车就是将水运到田里去的车子,有了它就不用人挑水啦,很方便的。”

  “真的吗?”大柱有几分激动,小脸蛋红扑扑的一片:“姑姑,真有这样的车子?”

  “有哇,等会姑姑带你去看就知道了。”卢秀珍低头捡着桂花,一朵朵精心挑选过,放在手掌心里,轻黄柔美。

  “呀,要是我们家能装个水车就好了,阿爹每年到旱时就要挑水,清早就等赶着去抢水挑回来,有时候肩膀上都磨出红印子去了皮呐。”大柱期盼的望向卢秀珍,后边的话有些犹豫:“姑姑,明年四五月的时候你能不能借个水车给我爹?”

  那眼神里有些胆怯,可还是有几分期许,说话时那般小心翼翼,似乎生怕被拒绝或者被呵斥,卢秀珍看得心酸,这么小的孩子还要操心大人们的事情。卢大根和他婆娘所作所为还不赶不上他的两个幼子呢。

  “到时候再说。”卢秀珍摸了摸大柱的脑袋:“还早呢。”

  “哦。”大柱闷闷应了一声,低下头继续捡桂花,心中有些难受,姑姑还是不愿意原谅爹娘啊。

第243章 做了断(四)

  今儿是中秋, 江州城大部分的店铺都关门歇业了,只有那做糕点卖节礼的铺子还开着,故此芝兰堂也随大流关了门, 掌柜伙计们都各自回家过节, 可卢秀珍还是带着大柱二柱进了一趟江州城。

  两个小子还没进过城,卢秀珍带他们去江州就是想让他们开开眼界, 见识见识外边的世界,不要像他爹娘一般, 生在小乡村长在小乡村, 抬头就是那片天,低头只有那块地,眼珠子就只能看到自己脚前边几尺之远, 故此这眼界也就窄眼皮子各位浅了。

  读千卷书, 行万里路,多走出去看看,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极好的。

  崔三爷听卢秀珍说要去江州城, 毫不犹豫就赶紧去套车:“好勒, 跟你走一趟。”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跟着卢秀珍去江州城也不会让他吃亏——卢秀珍从来就不会想着法子占便宜, 反倒总是想着法子多给些东西, 最最要紧的是,这姑娘心眼儿好,特别会为人考虑,自从她来了青山坳, 崔老实家生活改善了不少,就连青山坳不少人家也跟着能挣到一些零碎银子。

  自家的秧田,可是她带着崔家几个后生给扎好的大棚,今年春上倒春寒,自家的秧田一点也没遭殃,还不是多亏了那个棚子,看着不起眼,没想到还有这般效用。后来崔家盖新房,村里不少人帮着去干活挣了钱,自己儿子也跟着去了,那些日子里头一家人都高高兴兴,不用出村子就能找到活计,而且待遇还好,这样的事情真是难找!紧接着卢秀珍又开了芝兰堂,向村里人收花篮,村子里不少媳妇婆子都能挣到钱,在家里腰板都硬了几分。

  儿媳妇一直撺掇着自己和卢秀珍去说,给自家儿子到芝兰堂去谋个活计的活儿干干,崔三爷没好意思说,毕竟自家儿子嘴拙,做伙计的嘴巴不好怎么能帮东家挣到银子?崔三爷决定不开口,免得卢秀珍不好做人,可没想到卢秀珍自己找上门来,请自家儿子去帮着开苗圃,还说到时候要请他做什么管理员,每个月发一两银子。

  “你们可千万别说出去,旁人问起只说看我们家人手不够过来帮忙。”

  崔三爷一家赶紧点头,卢秀珍这般做自然有她的道理,村子里的人或多或少有些红眼病,见不得人好,自家若是说每个月能挣一两银子,他们少不得要在背后说三道四,如果说是不拿银子的,人家只会笑话自己蠢。

  就让他们笑话去,反正钱到了自己兜里就行了,崔三爷一家很是满意,故此对于卢秀珍,崔三爷心里头充满了感激,今日听着说她要带侄子进城,二话不说就赶着骡车朝江州城赶:“我就把车停在老地方,你们逛好了就来找我。”

  “多谢多谢。”卢秀珍带着大柱二柱下了车:“也就是到城里转转,若是有成衣铺子开门就给他们俩买几件。”

  江州城今日街头走动的人没有往日多,可在大柱二柱眼里已经是热闹非凡,两人瞪大了眼睛到处看,只觉新奇:“姑姑,为啥会有这么多人?他们都不用在家里干活的么?怎么就在街上闲逛呢?”

  农家的娃,从小就跟着父母劳作,大柱每日要去菜园子里浇水,农忙时节还要跟着卢大根下地,二柱年纪虽然小,可也已经跟着大柱去菜地里转悠,没事的时候还要帮着赶鸡赶狗,秋收季节带个小篮子到地里头拾稻穗。

  “今儿中秋,大家都在过节,当然不用做事啦。”卢秀珍笑了笑,牵着两个侄儿的手就朝江州花市走:“姑姑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虽然芝兰堂没有开业,可她还是习惯性的想要去瞧瞧。

  “好哇好哇,姑姑,咱们快走吧。”两个小家伙一听说好地方,都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以前一直在桃花村窝着,今日出得门来才发现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玩的地方,由不得快活得想要飘起来——姑姑多好啊,带他们来逛江州城!

  快步走到芝兰堂,大门紧闭,卢秀珍摸出铜钥将门打开,大柱二柱急急忙忙跨步进去,见着满屋子的花花草草,兴奋得快说不出话来。

  这些花草很多都是他们以前没有见过的,即便有些曾经在后山见过,可也修剪得跟原来不一样了。二柱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摸着那些树枝,惊讶得合不拢嘴:“哥哥,哥哥,你快来看,这不是那些矮脚松么?”

  大柱没有回答他,这时候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多宝格上那盆丝绢做的蝴蝶兰上头:“姑姑,这花真好看。”

  “你摸一摸。”卢秀珍将那花盆端了下来:“摸摸看,是不是真的花?”

  “难道是假的?”大柱张大了嘴,弯下身子,伸手想去摸花瓣,可似乎还是有些胆怯,手伸到前边又缩了回来:“姑姑,是真的吧?我会不会把花瓣扯拦?”

  卢秀珍伸手将花瓣揉成一团,又将手张开,手掌里那被揉皱成一团的花瓣慢慢展开,花瓣如蝶翼飞舞,在她手心里微微颤动。

  “真是假的?”大柱凑近了些,兴致勃勃的看起那花来,二柱听到这边说话的声音,也挤着过来趴到一处看,卢秀珍笑了笑,将身子挪开了些,好让两人看个仔细。她刚刚转过身,就听着外边有人喊她:“卢姑娘,卢姑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9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