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烟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7-09-29 14:07:50

  “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们府里的花花草草,都是从江州花市买的,只怕是不会跟不认识的做生意。”婆子摆了摆手:“多半是不会要的。”

  见着婆子摆手,崔六丫这颗心才放了下来,幸得今日看角门的不是上回那个,否则她还真怕把卢秀珍到这边卖树的事情说出来呢。

  “三爷,你拖着我们去别的大户人家看看吧。”崔大嫂犹自心有不甘,趴着车板,一脸失望,昨晚挖树弄了大半夜,今天出来一天,啥事都没做,冷言冷语倒是听了个九九十足,怎么样也不能空手回去哇。

  崔三爷是个好说话的,虽然看不惯这婆媳俩,可现在见着两人一副狼狈样子,也没说多话,抽了一鞭子把骡子朝前头赶,带着她们去了几户人家,可是问过以后,没有一户愿意要买这几棵树的。

  崔大婶与崔大嫂回家换了衣裳以后,婆媳两人面对面的坐着,又冷又饿,想到今日遭的罪,都是听了崔老实家那小寡妇的话,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了一通,崔大婶越想越不过意,站起身来朝外边走:“不行,我非得跟这小寡妇说个清楚不可。”

  冲到崔老实家,看着那张笑嘻嘻的脸孔,崔大婶几乎觉得自己快要疯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折腾了一天,人家只是捞着手在旁边看她的笑话!她的脸都变得有些扭曲:“大郎媳妇,你不要以为你卖了点钱就翘尾巴了!要知道咱们都是一家人,总要互相照顾着些,你哪里能一个人闷声不响发大财的?我跟你说,这人总得要相互扶持,吃独食的人没好下场!”

  “不过是几棵树罢了,大伯娘你就这样诅咒我,我还真有些害怕哩!”卢秀珍耸了耸肩膀:“我想了想,您说的也是,以后有什么发财的路子,我一定会想到家里的好亲戚!”

  “真的?”崔大婶半信半疑的抬起头来:“你说的是真话?”

  “我不说假话。”卢秀珍笑吟吟的望着崔大婶,一脸关心:“大伯娘,你还是赶紧去吃饭吧,这么晚才回来,又跑过来教导我,肚子还不饿么?”

  “咕噜噜……”好像很配合似的,崔大婶的肚子里叫出声来。

第74章 雨万重(五)

  “大嫂,你真的准备就盖房子吗?”

  崔六丫抱着膝盖坐在床上,转头看了下身边坐着的卢秀珍,今晚没有月光,崔家也舍不得用油灯,屋子里黑漆漆的一片,她只能感觉到身边的呼吸声。

  “是,我实在有些受不了。”卢秀珍摸了摸床褥,脚那一头已经湿了,今晚她和六丫就得蜷缩到一个角落里边睡了。床又冷又硬,被子也有些潮湿,卢秀珍很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安安稳稳的睡着。

  “大嫂……”崔六丫声音里有些抱歉:“我们家穷。”

  “六丫,我娘家也很穷。”卢秀珍叹息了一声,黑暗里她看不清六丫的脸,但她能想到小姑娘脸上的神情:“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想怎么样让自己富裕起来,只要肯动脑子又勤快,哪有穷一辈子的道理。”

  “大嫂说的是。”崔六丫重重的点了点头:“自从大嫂嫁到我们家,我们家就开始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只不过我们真是要盖房子,村里的人只怕是会说闲话哩。”

  “唔,我也在寻思这件事情。”卢秀珍侧了下身子将脑袋挪了挪窝,用一个最舒适的姿势躺下:“六丫,这青山坳里头心善的人有多少,小心眼的人喜欢占便宜的人,多吗?”

  崔六丫想了想:“大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像刘三嫂子,金家大婶那些人,尖酸刻薄的,村里有不少,可也有很多人虽然没事喜欢说闲话,可真的到了我们家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还是会周济一二,有时候只是一把米,或者两个玉米棒子,可这也是他们的心意呀。”

  “嗯,确实是这样。”卢秀珍眼睛望着黑黝黝的屋顶,微微的喘了一口气,前世她长在农村,村里头真有不少长舌妇,可心地真正很坏的,并不太多,不少人只是在背地里说说闲话,真要是谁家遇着困难事儿,指不定那些人还能帮一把,帮了之后转过脸,依旧还是在背后说闲话。

  这人不能一棒子打死,人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凡事不能太绝对,除非是对着那种大奸大恶的人,才要毫不留情。

  她来青山坳也有一段时间了,这些天里,她得罪了不少人,锋芒太露了也不好,出头的橼子先烂,该是打一个巴掌给个甜枣儿吃方才是好法子。卢秀珍闭了闭眼,方才崔大婶质问她的话还在耳边回荡:“你咋能吃独食呢?”

  吃独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硬道理,可是,当你发财致富而别人却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时候,自然就会引得一些红眼病嫉妒,他们不会想你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和聪明去挣来的银子,只会一味的指责你没有帮助他,更有甚者,会在暗地里给你使绊子,让你莫名其妙栽个跟头。

  初来乍到此处,根基不稳,不宜树敌太多,而且要远离小人,可又不能得罪小人,也要给他们甜头尝尝,至少让他们不会跟你作对,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挣钱计划进展得顺风顺水。

  “六丫,咱们这边盖房,是到哪里请人,还是自己盖?”

  “大嫂,我们青山坳这边一般都是换工,我们家起房子,你来帮忙,轮到你们家盖屋,我们家出力,只不过大嫂要是想盖五进的院子,只怕是要不少人工,肯定会是要请人的吧。”崔六丫想到五进的屋子,眼睛里就闪闪的放出了光来:“大嫂,我们俩跟爹娘住一进,四个哥哥每人一进院子,那么大的屋子!”

  “嗯,起宽敞些,以后还会有人要住进来哪。”卢秀珍摸了摸床褥,苦笑一声,自己心里头想得挺美,可现实还是那样残酷,这床冷得让她几乎没法子睡觉。

  第二日一早起来,卢秀珍顶了两个黑眼圈走了出去,差不多是一个晚上都没睡,折腾来折腾去的,直到丑时才微微的合了下眼睛,等着缓过神来,窗外已经有了一缕晨曦。

  “大嫂,咱们家的秧苗没事!”崔五郎从外边一溜小跑奔了进来:“我跟二哥一早起来没事情做,特地去地头那边转了下,亏得有那棚子,秧苗长得挺好,一点事儿都没有!别的人家地里头都遭了不少殃,那苗子东倒西歪,有些被雨打得淹在水里,眼见着是要沤坏了。”

  卢秀珍心里沉了沉,农民就是靠天吃饭,中国历史上不少流民起义,都是因着灾荒之年没收成,人们□□,这才举旗造反的,昨日的雨很大,虽然够不上洪涝的概念,可是田里的秧苗不可避免的会有些影响,只怕是今秋会减产呢。

  “二弟。”见着崔二郎迈步进来,卢秀珍踏上前一步:“怎么样?受损严重吗?”

  崔二郎摇了摇头:“倒也不是特别,地势低些的地方倒苗多些,不过今年大家都种了两种种谷,即算是有些秧苗坏了,那倒也不怕。”

  一提到两种种谷,卢秀珍又想起一件事情来:“怎么样?那些江南来的种谷呢?今天你门看到有发芽了吗?”

  “江南来的种谷?”崔二郎愣了愣,仔细回想了下,今日他起得很早,带了五弟到地头那边看,一路上看着不少人家的秧田里都遭了殃,至于江南来的种谷……不少人家的地里有一半几乎没长出秧苗来,只有稀稀拉拉的一点点绿色。

  “唔,看起来还是没发芽。”卢秀珍摇了摇头:“看起来又没有种成功。”

  “幸亏上次大伯吃了亏,这次村里人都长了心眼,把自家的稻种也种上了。”崔五郎嘿嘿的笑着:“要不是这下可真是完了。”

  “那倒还好。”卢秀珍点了点头,朝着崔二郎与崔五郎笑了笑:“二弟,五弟,你们今日开始帮我来整苗圃吧,我打算开片地种花种草,然后拿到江州城去卖。”

  “种花种草?”崔五郎好奇的睁大了眼睛:“这寻常的花草能卖钱吗?”

  “我们要把寻常的花草变成不寻常的。”卢秀珍眨了眨眼:“与众不同才能挣到大钱。”

  “对,大嫂说得对,上次那几棵树不是卖了二十两银子吗?”崔五郎摩拳擦掌,信心满满:“大嫂,咱们再进山去找点好一点的花树来,每棵要是能卖五两银子,那咱们就发大财了,六丫也不用跟主家签那什么预支的合约,就可以去京城学厨艺了。”

  崔二郎拍了他一巴掌:“想得可真美。”

  卢秀珍抿嘴笑了笑:“不想得美怎么可以?五弟有志气,以后说不准咱们还能挣更多的银子呢,什么五两银子一棵树呀,你们听说过卖几百两银子的牡丹花没有?咱们若是能种出能让京城勋贵喜欢的花草来,那可是几百两上千两一株哪!”

  “几百两!”崔五郎睁大了眼睛,几乎要跳起来:“走走走,咱们马上去整地去!”

  崔二郎环视四顾了一番,心中有些跃跃欲试的感觉,大嫂说的话真是让他心动,要是一株花就能卖几百两银子,那自己一家就吃穿不愁了。高兴之余,他又有些警醒,既然有这般宝贝的东西,那是不是该选个好的地方种花?

  “大嫂,我觉得这苗圃得整到咱们家院子里头,万一种出了值钱的花草,被人偷了去怎么办?”

  卢秀珍“噗嗤”一笑,点了点头:“没错没错,二弟你说得很对,咱们是该选个好地方种花种草,是该考虑到种出好宝贝来不被人偷的问题。”

  看来现在崔老实一家都很相信自己,方才自己只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他们便个个都信以为真,若不是小鹿带着她找到了那神秘的山谷,她哪里敢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己就能种出价值千金的花花草草来?

  总之,一场大雨过后,崔老实一家开始忙碌起来了。

  “啥?崔老实家要盖新房子了?”

  “可不是么?青砖大瓦房!人家要去江州城买上好的青砖,准备盖个五进的大瓦房!”有人说得唾沫横飞,眼睛里都快冒出火来:“五进的青砖大瓦房,啧啧啧,这得多少银子?”

  “你也就只有眼红的份儿,怪只怪自己没有生个好女儿!崔老实家那六丫,早两年在江州城的饭馆干活,偷偷学了一手炒菜的好功夫,现在给富贵人家做厨娘,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你家两小子,每日在家里闲着,能挣两钱银子回来么?”有些人看不惯那红眼病,站了出来力挺崔老实一家:“再说了,崔老实那几个小子,个个都是一身好力气,年级轻正是得力的时候,若是能被六丫带着去找些事情做,崔老实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哩!”

  “可不是嘛,存银子不如存人,崔老实和他婆娘吃了这么多年的苦,这会儿也该得些甜头啦!”

  “特别是他家那大郎媳妇……”

  提起崔老实家的小寡妇,青山坳的人感情略复杂,既嫉妒她的财运好到天边,又佩服她的泼辣能干。

  “人家脑袋瓜子咋就那么好使呐,竟然想着要给秧苗盖床被子!”

  一场暴雨,青山坳的农户都受了影响,不少秧苗倒伏坏死,只有崔老实和崔三爷家因着搭了个棚子免了这场灾难。村民们有些吃惊,这莫非就是未卜先知?有人跑过去问卢秀珍,她怎么想到要弄个这样的棚子来阵风避雨的。

  “我寻思着,头上有个屋顶不怕雨,盖上一床被子不怕寒!”卢秀珍笑眯眯的望着满脸好奇的村民:“大叔大婶,你们觉得是不是?”

  “可不是哪,没错没错,明年育秧,我们也去弄个这样的棚子!”

第75章 青砖房(一)

  通往青山坳的村道上,有好些辆骡车慢慢悠悠的在走着,车子后边还有壮汉奋力的推着车板朝前顶,车轮被压得几乎要挤进地面去,黄泥从车轮旁边被压了出来,扁扁的一层贴在地上,好像衣裳上打了个补丁。

  槐花已经开了些,树下有一群嬉闹的孩子,正在捡从头顶上飘落的槐花,有些将花朵撕开,叼着里头的花蕊仰头吸了一口,一种微微的甜味从舌尖慢慢的滚了下去,有些性子急的,将花朵擦了擦就直接丢进了嘴巴,嚼了两下,也能咂摸出甜味儿来。

  “咦,快看快看,有车子来了!”

  “是啊,好多辆哪!”一群孩子欢呼着,朝村外的道路上奔了过去,眼馋的看着一辆辆骡车朝这边赶了过来。

  “三爷!”

  当车子慢慢凑近,大家这才发现为首那个赶车的,竟然就是村里头的崔三爷:“三爷,车上装的是啥子哩?”

  “青砖,上好的青砖。”崔三爷笑眯眯的摸了下一个孩子的脑袋:“快些走开,莫要挡着路,要送去崔老实家的哩!”

  “啊?老实大爷家真要盖青砖大瓦房啦?”小孩子们眼睛睁得圆圆的:“还以为只是说说呢,真的要盖房子了?”

  “什么真的假的,你们可管得真宽!”崔三爷朝骡子甩了一鞭子:“走起咯!”

  崔家的土砖院墙这会儿已经推倒了一大半,走在村子的路上就能看到院子里边的人在忙碌些什么。土砖院墙的一侧架起了个大锅子,热腾腾的水雾腾空而起,崔大娘坐在锅子旁边添柴火,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的笑意。她听着外头的响动,抬起头来,就见着十多辆骡车正在朝这边慢悠悠的开过来,慌忙站起身:“汉子,青砖回来咯!”

  “来啦来啦!”崔老实正跟儿子们在拆墙,听着崔大娘喊,赶紧放下锄头走了过来,崔家几个儿郎跟着老爹走出去,见着十多辆骡车,个个兴奋得朝掌心吐了一口唾沫:“走走走,砖去。”

  自从卢秀珍说要盖新房的时候,崔老实一家既兴奋又忐忑,很期待住进卢秀珍说的那种好房子,又担心崔六丫的主家不肯提前支付工钱,特别是想到崔六丫这几年不能去京城学厨艺了,更觉得有些于心不安,这是逼着丫头为家里放弃她的想法哩。

  只不过还好,崔六丫笑嘻嘻道:“没事没事,等到时候家里有银子了,我去把银子还给主家,还是可以去京城学厨艺。”

  崔家几个儿郎听了这话都很惭愧,一家人要最小的妹妹来做这么多牺牲,真是让他们这些做哥哥的觉得不是滋味,几个人心里头都铆着一股劲,准备跟着卢秀珍去开苗圃种花种草——一定要种出那种能卖几百两银子的花来,这样也就能把六丫借的银子给还了。

  早些日子卢秀珍去了一趟江州城,联系了一家卖砖瓦的,跟店家说好了要上号的青砖和瓦片,交了十两银子的定金,店家答应说过十天就有货来,卢秀珍回来跟家里人一说,大家都十分兴奋,青砖大瓦房,青山坳这边还只有崔才高才起了一幢,其余人家都是土砖的,没想到自家竟然也能住上!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将青砖盼回来了,崔家人靠着门看着那越来越近的车队,心里头充满了无言的喜悦。

  “秀珍,可算回来了。”崔大娘赶紧迎上前去,将骡车上的卢秀珍接了下来:“还跟你爹在担心哩。”

  她攥着卢秀珍的手,心里头热乎乎的,这个媳妇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在家里干活是一把手,到外边去谈生意做买卖也没得差!她出去办事,保准都是顺顺畅畅的,现在她与崔老实两个人,完全不用再为家里的事情担心,全被媳妇兜了去。

  崔大娘从未感到过这样轻松,对于卢秀珍,有说不出的感激,每天都在琢磨着该怎么样对她才能不让她觉得委屈,每次见到她都打心眼里高兴。

  “娘,你们担心啥呀,不是有三爷和二弟陪着我一起去的?再说了,咱们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还怕人家为了贪这十两银子跑了?”

  卢秀珍微微一笑,完全了解崔大娘的心情。

  她与店家签好契约的时候,崔老实与崔大娘都有些提心吊胆:“咋就先交了十两银子给别人呢?万一他拿着银子不见了,去哪里找他?”

  卢秀珍又好笑又好气,人家在江州城繁华大街上开了那么大一个铺面,就为了十两银子,铺子都扔下不要了,怎么可能?只是无论她怎么与崔老实崔大娘保证不会有事,两个人依旧还是不放心,每天都在念叨着要不要去江州城那边瞅瞅。

  “爹娘,你们觉得不放心就去瞧瞧,出去散散心也好,家里有我和弟弟们呢,你们出去走动走动,别天天窝在青山坳里。”

  听着卢秀珍的话,两个人反而又念叨上别的话了:“那怎么行,你现在不是准备开一块地种树么,我们当然要在家里帮忙,再说了,这院墙还得要人拆哪。”

  卢秀珍笑了笑,两个老实人一辈子没攒下多少银子,十两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个很大的数目了,自然很不放心,这种心情自然能够理解,她转头嘱咐崔六丫:“六丫,以后你每日抽空去东大街瞅瞅,看那家铺子还在不在。”

  崔六丫在兰府呆了一段时间,眼界也开阔了不少,对于十两银子做定金的事,她觉得无可厚非,铺子里没定金也不放心,万一烧了青砖你不要了,存到那里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卖出去呢。只不过她很听从卢秀珍的话,知道大嫂是想让爹娘安心,赶紧点头:“好嘞,我每日去瞧瞧,顺便催下老板,让他快些出货。”

  崔老实与崔大娘总算是放下心来,今儿见着这青砖回来,一颗心总算是放回到了肚子里头,开心得嘴都合不拢。

  “真是上好的青砖哪。”

  崔老实从骡车上摸了一块青砖下来,手微微发抖的摸着那块砖面儿,口中喃喃:“好砖,好砖。”

  这砖头色泽分明,灰青色里头透着亮,仿佛间还能照亮人影一般,摸在手里冰凉的一掌心,就如沉水。崔老实很是激动,这样好的青砖,他可是头一遭见着,就连崔才高家的那青砖瓦房,成色都不及这种。

  “当然是上好青砖了。”崔三爷点了点头:“你那媳妇儿定下的,哪有不好的,她啊……”崔三爷朝站在那边招呼赶车汉子的卢秀珍呶呶嘴:“好像是行家哩,拿了一块砖在手里看看,摸上一模,用手敲敲听声音,就晓得砖好不好,就连那店老板都佩服!”

  “哦哦,这样哪。”崔老实将青砖放了下来:“唉,我是在瞎操心。”

  “你们聘了这样一个儿媳妇,那可是占了大便宜哩,莫说十五两银子,就是一百五十两都值得哇!”崔三爷点了点头,重重的赞了一句:“你看看你们家,现在能离得了她吗?全是她一手在操持哩,老实兄弟,我跟你说,你们得合计合计她出了孝期的事才行,这样一个好媳妇,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若是让她改嫁去了别家,那多可惜!”

  崔老实低下头去,一阵心虚。

  今儿去江州城运青砖回来,他们特地交代二郎跟着卢秀珍一块儿去,就是存了这个心思,让二郎多与大郎媳妇亲近亲近,好让两人到时候能水到渠成的办了亲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9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