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清平纪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天蓝宝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52 KB   上传时间:2018-01-16 17:19:59

  馨妍无语看着娘亲:“八字没一撇呢,您就开始传授婆媳之间的经验了?再者,潘国明是入赘咱们家,除了逢年过节之外都住在家里。一起能相处几天呀,孝着敬着就好,这点耐心和忍力还是有的。”

  曲红霞呵呵一笑,女儿可不是谁都能捏一把的软柿子,没人比做父母的更清楚。要不是时机不成熟,怎么可能这么早就打算女儿的终身大事。按照馨妍念书的年龄和成绩,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下来这才十七八岁,在二十出头在考虑结婚的事都不迟。可现在大学已经停招,高中都几年没开课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边娘俩谈心。离开凤家的潘国明,脸上的傻笑一直到了董家门口,才收敛起来跟往日一样的表情,抬起右手敲门,这个时候董太太肯定在家里。事情赶早不赶晚,一日把婚事定下来,

  他就一日没法安心。不仅仅是他想早一些娶馨妍,更怕有其他的意外。人生总会有很多的意外,潘国明不希望他跟馨妍的婚事,也有一个万一存在。

  门响了一会,门内就传来董太太询问的声音。潘国明跟董国强一块长大,董家也没少来过,跟董太太也是非常熟悉的。扬起声音回道:“董奶奶是我,国强在不在家?我来找您有事呢。”

  门从里面打开,董太太富态的脸上满是和蔼笑容,道:“快进来吧,强子一早就去省城找他爹妈了,省城里给他安排了工作,那孩子就是个犟脾气……唉,不说了,快进来坐喝杯水,听你说找我有事,什么事?你跟强子从小一块长大,跟我孙子也没啥两样,只要能帮的奶奶肯定帮,尽管说。”

  潘国明扶着董太太进了堂屋,坐下后自己熟络的倒了两杯水,给董太太递了一杯水拉凳子坐到她对面,垂着眼睛沉沉道:“我想请您为我保媒,你也知道我家儿子多,强子都安排工作了,我还整日的无所事事……我爹娘的意思是……先紧着我哥他们。奶奶也知道我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过两年他们也要安排工作,也要结婚成家。”

  董太太怎么会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放下杯子想拍拍潘国明的手臂安慰事,这才发现潘国明手腕上缠着纱布。赶紧的拉过来仔细看了看,心疼问道:“这是怎么弄的?怎么伤到了?哎呦,难怪我瞧着你今天脸这么白,怎么回事呀。”

  潘国明红了眼眶,抽回左手笑了笑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昨天回家跟我爹娘提工作的事,我爹说暂时没岗位。您也知道我比国强大一岁就快二十岁了,想让我娘找媒人去凤家说媒。您也知道我们一块长大,彼此都了解性情。凤家就馨妍一个女儿,就也没准备外嫁,我家人口多也住不下,凤家二老也是好相处的,打小看着我们长大,上门也没什么不好。”

  见董太太一脸的惊诧,继续道:“董奶奶,家里兄弟多,我也理解爹娘的难处。十只手指有长短,咬了哪只手指都是一样疼。总想着爹娘能替我想一分,毕竟馨妍也同意我们的事,所以就跟他们说了这事……可我爹娘不准,一生气我就划了一下,把我爹娘也气的不清。”

  董太太听到馨妍要找上门婿,就送了半口气,馨妍也同意了潘国明上门,另外半口气也松掉了。剃头担子一头热,好兄弟跟馨妍两情相悦,孙子的脾气最多难受两天,过去也就过去了。只要自家孙子不再折腾,这个媒呀,她还是非常乐意保。就是孙子问起来,她也有十足的理由,毕竟国明人家不仅仅是上门,跟爹娘都自残了,可见两人感情多好。

  想通的董太太,怜爱的望着潘国明,语重心长道:“你这孩子啊,上门女婿可不是什么好事你爹娘也是为你好。这孩子都不跟自己姓,搁谁谁愿意,这事啊,我看够悬的。”

  潘国明略羞涩的挠了挠头,低头不好意思道:“本来我的意思是,只要是我跟馨妍的孩子,姓什么都无所谓。可馨妍说只要一个孩子姓凤,延续家里的香火不断就行。馨妍跟凤家二老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您也知道,凤家打小就是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跟自己家没什么两样。就是昨天昏头,把我爹娘气到了,他们也从来不肯听我说的事,想请您出面保媒把事说清楚。”

  董太太哈哈大笑,道:“你这孩子有眼光,凤家两口子都是实在人,馨妍容颜性格都是好的。放心,这事呀奶奶帮你,保证跟你爹娘保下媒。咱私下里说句不好听的话,凤家人少住的也比你家宽敞,他们两口子年岁也不小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说不得有今天没明天的。”

  潘国明只笑笑没吭声,董太太是个行动派,也是怕夜长梦多。了解了情况就关了门,跟着潘国明一起去了潘家。潘家白天也没什么人,潘青青和小四都出去不在家,潘母正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呢,听到董太太在院里说话的声音,赶紧的从床上起来出去。见本来脸上挂着的笑,在见潘国明也跟在一旁,立马就拉下脸色。

  董太太见状上前,一把牵住潘母的手,感同身受的劝慰道:“国明这孩子也是知道错了这不专门去找我来当说客。孩子小的时候,当爹娘的只要能喂饱穿暖就行,可孩子大了操心的事就多了,工作婚姻哪一样都得管,等有孙子了还得操心孙子们。唉,这女人呐,一辈子就围着大人孩子转。”

  潘母眼圈一红,眼泪就一滴一滴的往下掉,拉着董太太的手道:“婶子是不知道呀,我跟他爹有多难。老大刚结婚一年多,儿媳妇也才怀上没几个月,老二也二十一的人了,前两年时机……那样,也才安排了工作定了亲。老大家两口子的工资,每个月只交一半,老二上班才几个月,家里就孩子爸挣钱。”

  说道此,狠狠瞪向潘国明,哭道:“都是儿子,可事总要一条一条的了。国明要工作,县里啥情况婶子也知道,他爹一时半会上哪去给他安排,让他再等等看情况。这死孩子就非要我请媒人去凤家提亲,他二哥婚都没结,他年龄又不算大那用得着这么急。青青没说两句凤家那孩子几句不是,他就冲青青一顿骂。

  婶子,这样的死孩子生下来就是我的罪啊,硬说我跟他爹不疼他,什么都不让我们管了,要去凤家做上门女婿。我们潘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是吃不上喝不上还是娶不上媳妇?要沦落到去做上门女婿?潘家老八辈的脸都能丢尽。我跟他爹没骂几句,这死孩子就敢摔凳子摔碗,直接用碎片自杀,要还我们的生养,我生养他这么大,他就是这样报答父母的?还不如生下来就扔尿桶里淹死,也省的现在气我。”

  董太太叹气,眼睛余光看到潘国明紧绷着表情,红着眼眶硬是没吭一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双方各有各的观点,各有个的说辞。可董太太觉着吧,潘母的话只能信一小半,国明那孩子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什么性格脾气还是了解的。聪明会来事也仁义,不被逼急了,怎么可能会冲动的范犟劲。

  自己用碎片割一刀,那得多伤心多难受,才能对自己下得了狠心割下去。不小心切菜的时候切到手,都钻心的疼,更何况手腕上,光是看包扎和他泛白的脸色,就能猜出伤口肯定不轻。可她是来和事保媒的,该怎么说话心里还是有数的。

  “是国明这孩子冲动了,看把你娘给气的。刚才来的时候,这孩子就跟我承认他昨天太冲动,想跟你们赔不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这不就找我过来,专程陪他来跟你们赔不是。爹娘生养他们不容易,他也是知道错了。”

第49章

  潘国明也干脆,果断低头沉沉道:“娘,昨天是我的错,脑子一抽就犯倔劲。以后再也不会了,您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潘母板着脸不吭声,董太太见状劝说道:“亲生母子哪有隔夜仇,再好的孩子也有脾气。就说我家淑珍吧,当年一股脑非要去当兵,不准就在家里闹死闹活,最后你叔不也没办法只能依着吗。这当兵一去就十来年,都快二三十岁还没成家,跟她一样大的姑娘,哪个不是两三个孩子都生下来了。只要一想到着,我跟你叔一想到就整夜睡不着。”

  董太太也是真的愁,叹气继续道:“做爹妈的,孩子不管多大年纪,都是背在身上的债,想不管都控制不住自己。你家国明是个好孩子,跟强子一块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跟自家孙子没区别,这工作的事我跟你叔问问,你跟小潘就甭操心了。”

  潘母听着这话,心里再多的高兴也没表露。女子哪有隔夜仇,再打再骂那也是自己儿子,只要董县长上心了,工作的事就没有安排不了的,甚至可能比大儿子二儿子都有前程。董家可是县城的一把手,就凭三儿子跟董国强的自小的铁关系,董家也会对这事上心。两人相携进了堂屋坐下,潘母的神情已经彻底软化了。

  董太太心思一转,委婉道:“咱们做父母的,只能给孩子们提个醒,让他们的人生少走些弯道,人生还是看他们自己,做长辈的哪个又能陪他们一辈子。等成家立业就索性干脆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过日子。我家孩子都是这样,结婚后都分出去,我跟你董叔也落个清净。等过两年你叔退下来了,我们就打算去省城跟孩子们住,那时候还怕他们烦我唠叨。”

  潘母赶紧奉承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跟董叔啊只管享福就好,国强爹他们,哪个不是孝顺的儿子。哪像我们家,就是一群讨债鬼,净跟着我们闹腾,孩子他爸就那么大本事,能怎么着,临老了还不知道咋受罪呢。”

  董太太看看静坐沉默,对他娘的话不言不语的潘国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老话还是非常在理的。就说眼前潘家母子,潘国明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跟他娘小孩子姿态,撒娇痴缠几句,这事也就揭过去了,还可能因为伤了能得到怜惜。可他犟着脾气偏偏不,这还是有心结,迈不过这个凯。董太太也几个儿女,当然更能体会,会讨巧的孩子得到的关注更多。

  “国明去回屋躺会吧。看着脸白的,我跟你娘聊一会。”

  潘国明看了看他娘,点点头出了堂屋。他们家三间堂屋四间厢房,东屋潘父潘母住,西屋潘家老大夫妻住,四间厢房一间厨房,剩下的三间潘家老二一间留作婚房,潘国明跟他小弟一间屋,剩下的一间大姐没嫁人前跟潘青青住的。总共就那么大地方,人口多了就显得地方小住不开,这以后再多几个孙子辈,就更闹腾了。

  等潘国明回自己房间,董太太才扭头冲潘母以过来人的经验,语重心长道:“国明妈,这母子情跟夫妻情一样,都禁不起折腾。对,你是他娘,生他养他就能管着他所有的事。可那是小时候了,孩子长大了就有自己的想法,做爹娘的哪里还能管的住他们的想法。还跟小时候一样,孩子不听话就一个劲的打骂,也会让孩子心里难受接受不了。”

  潘母闷着头,沉沉道:“婶子跟我说这些贴心话,也是没把我当做外人。可我跟他爹有难处,其他孩子都能体谅我跟他爹,懂事听话。就国明这个犟脾气,从小就性子闷犟。等他二哥的事办完,不就开始张罗他的事吗,非得现在让我去提亲。老二的事没办完呢,家底也就那些,吃喝用哪一样不要钱。”

  董太太也跟着叹气,人吃五谷杂粮家有百样琐事:“说句良心话,国明这么着急也是应该的,馨妍那孩子都是大小认识的,长相人品那是真没二话。除了家里没兄弟帮衬着,在咱们县城里哪样都拔尖。他们又是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自然是没话说的。要是不早些定下来,被别人提前怎么能放心的下。”

  潘母沉默一会,道:“那孩子我也见过几次,那说话神态语气气质,我怎么瞧着都一股子旧时候的大家小姐做派。要说这样的姑娘做儿媳妇,总觉得不自在。那凤家就她一个丫头,养老送终肯定跑不掉,将来让我儿子我孙子给外姓披麻戴孝,搁谁谁能乐意。可那死孩子说要去做上门,这不是要气死我跟他爹吗。”

  董太太闻言没赞同也没发表意见,径直道:“国明那孩子呀,也就是倔脾气口不择言罢了。凤家呀,说起来真是的底子我跟你董叔都有猜测过,人家两夫妻是从京搬来的,听提过几句,话里的意思应该京都还有房子。咱先不说那么远的事,就说着眼下的。当初凤家从村里来县城,买下他们住的房子花了五六十块,那可是连价钱都没怎么还,这个是十多年前的事。”

  见潘母也听的入神,继续道:“凤家两口子可学识可了不得,先不说凤天幸那手医术。曲红霞瞧着一个温和老太太,听强子私下里说过几句,馨妍画画可厉害了,说就是曲红霞教的。就是我在省城里的侄子侄女们,也没一个能有这内涵的。馨妍自小就跟着凤天幸学医术,你当几个孩子每次带回家的野物,都是他们自己逮的?都是馨妍给他们配的药,野物吃了饵立马就晕倒。”

  “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你家儿子多,等都结婚了家里也住不下,凤家两口子把馨妍当做心肝肉的娇养长大,就是怕闺女嫁人受委屈,才想馨妍留在眼皮子底下。凤家两口子都什么岁数?家里人口少又宽敞,哪能算的上倒插门。也就打算馨妍将来的孩子有一个姓凤就成。在说咱们县委里大大小小的人,谁没请过凤天幸看病,人家的面子哪个单位都能吃的开,端看人家愿不愿意开口。”

  隐晦的深意都心里明白,董太太咽了口唾沫,话说的太多,嘴巴有点干:“就是姓凤难道就不是你孙子吗?儿子还是你儿子,儿媳还是儿媳妇,孙子也都是你潘家的孙子。就这条件,只要透露出去,咱们县城里不少人家都得动心,谁家没三四个儿子。也就馨妍跟国明从小就认识,人家优先考虑的。”

  “你跟小潘琢磨琢磨,孩子自己乐意,只是住在一起又不是真的做上门婿。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要是你们觉得合适,我就亲自出面去凤家给你们保媒。想面子上过的去,婚礼在潘家办也是一样,总归都是通情达理的人,这点小事一句话那都不算事。”

  潘母点头,听了这么多,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这事还得他爹做主,晚上我跟他爹商量商量。唉,你说这做爹娘的,都是为了孩子们。这做父母的哪个能犟的过孩子。孩子心里乐意那就是千好万好,我们在反对也没用,硬是拦着也伤孩子心。 ”

  董太太多精,一听就知道这事有门,又说了会闲话家常,就起来准备回家。潘母赶紧客气的留饭,董太太哪里会留,临走前专门去潘国明的屋子转了一圈。碍于潘母在场也没多说什么,只给他一个放心的眼色,就在潘母热情中出了大门回家去了。不要小看女人的作用,潘母被董太太话里话外的炫外音说动了心思。

  正如董太太所说,就凤家的条件和馨妍的品貌,愿意做上门婿不会少。这年头可没计划生育一说,谁家没三五个儿子。儿子多了所以就多,真不用为传宗接代费心思。跟凤家一辈子没生养的人家很少,只领养一个闺女那就更少。听董太太话里的意思,凤家还是有些家底的,老两口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能活上几年还真不好说。

  就算凤家在京都大城市里没有房子,娶了凤馨妍他们家都只赚不赔,光是凤馨妍跟她爹学的那身本事,将来还不得传给她孩子?自古厨艺跟大夫,走到哪都不愁饭吃。老三的工作董家就能安排了,不用家里多费心思了,青青一个女孩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随便安排进工厂就成,又不指望女人的工资养家糊口。

  可老四还没着落呢,体面的工作可不好安排。等两家成了亲家,在开口让小四跟他学两年手艺,凤家肯定乐意带着,到时在说动说动,工作就能落到医院里,这可是吃香的岗位。越是深想就越是心动,总算忍着一肚子的事等到晚上吃完饭躺床上,潘家两口子小声嘀嘀咕咕半夜,第二天一早潘母就提了一斤红糖一斤酥果,亲自去董家正式的请媒。

  潘母来的早,董县长还没去上班,董太太把前因后果也跟他说了。董县长不想孙子跟家里折腾,撮合了潘国明和馨妍的事釜底抽薪,自家孙子想闹腾都闹腾不起来了。等潘母放下东西,乐呵呵的说了来意后,不论是董太太还是董县长,都觉得事情如此顺水推舟的发展,馨妍跟潘国明的事,除了缘分简直是天作之合。

  安排工作的事,对董家来说不难,也就一句话的事。跟凤家的交情不用说,再加上潘国明跟董国强一起长大的交情,怎么都不能亏了孩子。在说两面都能皆大欢喜的事,所以对潘国明工作安排,起点就此潘家兄弟高不少。

  “国明娘坐,我这要去上班了,最近上面的任务也多,办公室忙不过来,国明那孩子稳重也细心,过两天让他直接去我办公室找我,给我打打下手。”

  给校长打下手可不是谁都能进的,那等于是县长的秘书,这职位不高可近水楼台呀,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准,要是运气好那未来可不好说。就是运气不怎么好,干个十年八年下放,那也最少一镇之长。潘母可不觉得有这么大的脸面,让董县长给安排这么好的工作。心头对亲事那是更乐意了,县委班子里谁不知道,董县长的病一直都是凤天幸给治的。

  凤家的女婿,看着凤老头的面子也没人会在工作上为难,抬抬手的事她儿子就能在办公室里站稳脚跟。千恩万谢的送走了董县长,潘母喜笑颜开的跟董太太说了会话。最主要的是,定亲以后,婚礼得在潘家举办,不然面上总归不好看。结完婚什么时候回凤家住,那就随他们年轻人自己的意思了,外人也不会在说三道四的不是。

  董太太做事也干脆毫不拖泥带水,也是怕夜长梦多孙子回来生变故,。择日不如撞日,送走了潘母,董太太就锁了门,直接去了凤家。董太太到凤家时,曲红霞跟馨妍正在撒菠菜种,潘国明也在凤家,正帮着压水浇菜地。见董太太上门,几人心里都门清。心理年龄这把的馨妍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洗了手上完茶,在潘国明喜悦溢于言表的傻笑中,双颊微热的回了西屋。至于后面的事情,自然有爹娘出面做主。

  堂屋里,曲红霞和董太太并肩坐在长凳上,董太太喝了口馨妍泡好的茶,别说味道清香后劲带着甘甜,瞧着不像是茶叶,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有那么一瞬间,董太太有些替孙子可惜,可随即想到董家在省城里的地位,跟疼爱的孙子的未来比起来,这点可惜真的算不上什么。人生都要有取舍,衡量后取大于舍,那就是赚到了。

  “嫂子好福气,馨妍这孩子长的俊不说,更是心灵手巧,俗话说好女百家求。这不,国明他娘托我来说亲,虚的咱们也不多说了,要是觉得国明这孩子还行,这事给个准话,咱们先把小礼给定了,等过上一年半载的商量结婚也不迟。国明这孩子性格长相样样都好,关键是咱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人品和心性还是可信的。”

  潘国明神情紧张的也望向曲红霞,曲红霞也没绕弯子,笑容满面的看了看潘国明。既然已经来提亲,就说明他父母已经同意的儿子住到凤家。不论其中参杂了多少外力因素,实事是有结果就好。也没吊人胃口,直接道:

  “国明是个能托付终身的好孩子,咱们两家的关系,嫂子也不跟你绕圈子。妍儿是我们从小娇宠着长大的,外人看来妍儿多懂事知进退,我跟他爹都不放心她离开。只要结婚后仍旧跟我们一块住,其他的我们也没什么要求。妍儿将来的孩子,姓不姓凤也都无所谓。要真的在意这些虚的。也不会等到今天才打算。”

  董太太转念一想,的确如曲红霞所言。凤家夫妻收养馨妍时已经五十岁,真要在乎传宗接代这些事,早在三十多岁就该□□,这个岁数时孙子孙女都很馨妍一样年纪了。倒是潘国明实诚,急忙道:

  “您二老不在意这些,我也是一样的,只要是我跟馨妍的孩子,随谁姓我都觉得无所谓。或许你们觉得我现在年轻,很多事情思想上不够成熟。未来的事没人能保证,可是对馨妍的心意,对您二老的尊敬绝对不会变,可以让董奶奶给我作证,让时间来证明。”

  曲红霞欣慰点头,一个女人一辈子,大富大贵也好,贫困疾苦也罢,只要身边有个知冷知热心疼你的人,那就是难得的幸福。所以,在潘家举行婚礼后再搬回来这事,在凤家看来不过是潘家的面子工程,真的不算什么事。凤家人不在乎什么形式,只要结果是想要的就成。

  都是痛快人,当天亲事就讲定,两天后的双期过小礼。等礼过了,这事也就成了砧板上的事,就是孙子从省城回来了,也不能改变什么。少年人不长情,过段时间介绍和合适的女孩子,多接触一下,了解了解也就有了感情,谁不是这样过来的。两天后过了小礼,董家老两口松了口气,没过几天董国强果然回来了。

  让董县长夫妻惊喜的是,三年没回来探亲的小闺女,一身军绿英姿飒爽的站在两人面前,神采奕奕说不出的精神。“爹娘,我回来了。”

第50章

  董太太激动的红了眼圈,紧紧抓着董淑珍的手,一个劲的说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就是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董县长,也是喜逐颜开。不论什么身份什么年龄,在对待久未归家的子女,说不高兴也是不可能的。董淑珍挽着爹娘的手臂进了院子,董国强认命的提着他小姑姑的行李袋,也跟着身后进了院子。

  堂屋内,董太太拉着董淑珍的手坐在长凳上,缓和了激动的情绪,对着闺女嘘寒问暖:“这次回来能住几天?在部队里规矩大,吃喝用都不方便,让你退伍你这孩子也不听话。都这么大年龄,终身大事也不上心。你看凤家的馨妍,人家过了年才十七岁,就已经跟国明那孩子定了亲,你比人家可大了十好几岁……”

  话没说完,端着瓷缸喝茶的董国强,没拿稳手里的瓷缸,直接砰的一声掉在地上。董太太这才想到孙子也还在屋里呢。董太太心里略显心虚,尽量让自己语气平静无波,与往常一样看向自己孙子,淡淡解释道:

  “是啊,前几天国明来找我保媒,这事本来咱家没打算碰,凤家疼女儿想招上门婿,国明为了说服他爹娘同意,都动刀子自杀,手腕上的伤现在还没好呢。国明娘没办法,提着东西来家里请我保媒。凤家也对国明挺满意,所以各退一步。只要两人结完婚住在凤家,其他的事也都没什么意见。在说了,馨妍人家自己同意的,她跟国明也一块长大,俩个人私下里就说好了的,所以我才同意……”

  董国强一脸狰狞,冲董太太怒吼:“我去省城前都没有的事,你们就是不同意我娶馨妍,才趁着我不在赶紧的张罗这事。你们是不是都当我是傻子,说什么都会相信。就馨妍的性格,虽然不想承认,可她对我们都是一样的态度。才几天时间就跟明子感情深到订婚,你们当我什么都不懂。”

  董太太喏喏张了张嘴,重复辩解道:“的确是馨妍跟明子两人说好了的,然后明子跟他妈先后来找我保媒,凤家人家自己也是同意的。”

  潘国明怒吼:“那我呢,我要让你们去提亲,你们要是肯去怎么会让明子抢先。说来说去你们就是不想让我娶馨妍。我喜欢馨妍,你们凭什么不顾我的感受,凭什么……我们都清楚馨妍对我们的态度。早就说好公平竞争。结果呢,我就走了几天,回来就说他们定亲了……明子敢为她自杀,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不敢。要是不能娶馨妍,我这辈子都不会娶媳妇。”

  董淑珍眉头深锁,不赞同的望着董国强,语气隐藏着不耐:“冲你奶奶吼什么吼,把你从小拉扯大,不指望你孝顺,到头来为了个凤馨妍,你想气死你爷爷奶奶。她凤馨妍要是对你有意,怎么可能愿意跟国明订婚。用手段勾着你们几个不长脑子的猪,当然谁能做到最如她意,她就嫁给谁。你们俩个家里条件都不错,她一个被捡来的野孩子,嫁谁都不吃亏,人家可比你们精多了。”

  董国强胸口剧烈起伏,抬脚就把面前地上的搪瓷缸踹向董国强,双目喷火紧咬牙跟一字一顿怒道:“你有种就在说一遍,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自己龌龊别把人想的都跟你一样。别以为你当了兵就是什么好货色,以前就背地里挑唆潘青青出头诋毁馨妍。我都好奇,馨妍跟你没见几面,你怎么就处处看她不顺眼,暗戳戳的干点子恶心人的事,你配当人长辈吗。”

  董淑珍面上难堪,不等她怒起反嘴,一直没吭声的董县长,气的一掌拍到桌子上。除了董国强愤怒的粗喘声,董淑珍张了张嘴不忿的被董太太拉着坐下。

  “谁教你对长辈不敬?你喜欢馨妍人家就必须要嫁给你?凤家一直打算的目的就是招婿,人家一直相中的也是国明,根本就没考虑过你。是你自己剃头担子一头热,国明家里兄弟多,两家门户又差不多,只要潘家同意婚后住到凤家,人家就没什么意见了。你也老大不小,什么时候遇事能不冲动。”

  董国强眼眶通红,倔强着硬是忍着眼泪:“是又怎么样,我也愿意结婚后在凤家住。凤家就馨妍一个女儿,给老人养老送终是应该的。凭什么连争取的机会都不给我,我也喜欢馨妍,喜欢的程度不比明子少。”

  看着孙子伤心绝望的表情,董县长抬手揉着额头。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家孙子跟潘国明比起来,心思太过纯粹些。遇到事根本不去深究事情,只会感情用事。就说潘国明定亲这件事,现在再回想,每一步都把所有人心思算计到了。清楚国强的心意,了解董家长辈的想法,先先馨妍表明决心取得了凤家认可,借机同爹娘闹起来说上门的事……

  然后在以弱者的姿态来董家,请人劝服爹娘并且保媒。凤家潘家董家,几家大人的心思方方面面都算计到了。凤家想女儿在眼皮底下生活,董家想让孙子死心又不起间隙,潘家儿子多工作房子的事都发愁……细思极恐后生可畏啊。搞政治的人,不得不说的是脑坑也挺大的,明明就是阴差阳错顺势而为的事,被润色成了阴谋论。

  “强子,你还没明白吗。你是董家的长子长孙,以咱们家的身份,不可能让你去门不当户不对的凤家做上门女婿,除非是我们都死光了。凤家两口子加上馨妍和潘国明都清楚这点,馨妍你比我了解,你觉得她会考虑不到吗?就算提亲的不是国明,只要同意凤家的条件人又可靠,凤家和馨妍都会同意。”

  董国强清楚,馨妍会同意,馨妍同意凤家夫妇就不会拦着。他们都清楚,馨妍一直都是理智聪明的,董国强喜欢馨妍的聪明,欣赏馨妍遇事的冷静和理智,怜惜她过于懂事的性格,可这个时候被戳穿了梦想从来没有希望。可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他一直坚持,那么不论是馨妍还是家人,最后都会接受。

  现实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因为他没有掌控自己人生和命运的能力,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女孩嫁给别人,嫁给没掌控人生能力却懂得利用优势的好兄弟。人生就是如此残酷,如果当初在跟潘国明说好公平竞争时,能像现在这般清醒,也用长辈心疼他优势,或许就不会是今天这个局面。

  董国强想恨,可胸口的恨意又不知该去恨谁,恨长辈不同意吗?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他好,哪怕他不希望有这样为他好的疼爱。恨好兄弟夺人所爱吗?可两人可是国明并没有用龌龊的手段,而是光明正大用自己的方式赢来的。恨馨妍吗?可最没用错的人就是馨妍,喜欢一个人的理由很多,不喜欢的理由也有很多。

  除了她的父母之外,其他人对馨妍而言之分两种,一种是熟悉的人,一种是陌生人。他和潘国明本来都只是熟悉的朋友关系,可是……他的地位永远都没法在进一步了,国明却进驻到她的生活中,两人会是最亲密无间的人,共同孕育属于两人血脉……只要一想到比,董国强胸口翻腾的愤怒,想把所有一切都毁灭。

  往日慈和的爷爷奶奶,也也有些他所不熟悉的一面,穿着一身军绿的姑姑,也会没原因的就嫉妒,会挑唆会想用恶意去猜测一个她没接触几次的人。好像猛然一夕之间,董国强睁开了慧眼,能看清所有万物的本貌。通俗的说法就是,董国强长大成长了。董家夫妇看着董国强表情冷漠的跑出去,董太太担忧想要跟着去看看,被董淑珍给拉住。

  “娘,让他冷静冷静就行,真不知道凤馨妍哪里好,这一个两个都为她要死要活的。死孩子,竟然敢说我是嫁不掉的老姑娘,我才二十八好不好。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不是因为结婚才结婚,而是为了幸福而结婚。我可不愿意将就着,要么就不找,要找就找我最满意的那个才行,不然我宁愿一辈子都当老姑娘不结婚。”

  董县长夫妇觉得头更疼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董太太没好气的白了董淑珍一眼,呵斥道:“什么有的没的,哪个不是年龄到了就成家,一辈一辈的人都这样,偏你幸福不幸福的一嘴的大话。十七八十**岁结婚多的是,最迟的也就二十二三岁。你都快二十九岁,能找什么样的,也只有穷的娶不上媳妇的人家,要不就是伤家的给人做后娘,当年就不该依着你去当什么兵。”

  董淑珍不服气,将来三十多岁不结婚的都大有人在,她才二十八好不好,在说了她这次回来可不就是解决人生大事的吗。想到看中的那个人,虽然长相普通话也少,可稳重有能力,军人责任心都很强,两人结婚日子肯定错不了。

  “什么呀,我这次能在家里呆一个月时间,在说了我又不是不结婚。我们部队里有个咱们新和县的老乡,比我大了几岁一直也没成家。当兵十几年了,听说以前立过不少功,还救过首长呢。这次他也回来探亲,所以我想等人回来后……”

  董太太赶忙追问:“咱新和县哪的人?多大了?家里有什么人?比你大几岁还没成家,那有三十好几了吧,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跟董太太关心的角度不同,董县长一直都知道,自家小女儿被宠的眼高手低。当兵十几年立过不少功,又救过首长的命,怎么都不会是大头兵,最差也得是连长级别的。闺女一个医务兵,人家一个长官要是有意,早就成事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闺女开口,让家里人找人去提亲。上杆子不是买卖,男家先提亲,女方才能立得住。

  女方找人上门提亲,就说顺利的结了婚,别说婆家会底看一头,就是夫妻相处中,也无形中矮了一头。不等董县长询问,董淑珍脸上带着娇羞,小声道:

  “我跟他也没相处过,不过听说他爹死的早,娘又嫁人生了孩子。所以结婚后都不用操心跟公婆的相处了。具体是哪里的人,让我爹查一查就知道了,县里出去当兵都有名额,家庭住址人口户籍,一找一个准。”

  董县长叹气:“这事你别想了,你肯人家未必肯。对方什么职位你比我清楚,要是想结婚早就该有人上杆子嫁,你一没财二没貌,别净做梦好事轮到你。”

  董淑珍气的哼了一声,董太太不爱听这话,自家闺女白白净净五官端正,董家在省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农村里出去当兵的,没背景大字都不一定认识几个,在部队里能有多远?到时退伍了还不得考虑以后,只要不傻的都知道怎么选择。

  “有你这样当爹的吗,闺女哪不好了,闺女那人叫什么名字?你爹不帮你查,我去找人帮着查。我还就不信了,我闺女这家世人品,还有谁眼瞎看不上。”

  董淑珍总算露出笑脸:“行,我听娘的。你跟爹在家里说话吧,我出去走走。这么久没回来,也不知道县城里有没有什么变化。中午我想吃娘做的红烧肉,在部队就是这点不好,食堂里做什么吃什么,想吃什么也没地去做。”

  说完见董太太点头,才满意的起来,穿着自身绿军装出了家门。转过大门口,董淑珍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凤馨妍,凭什么人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她什么都不用做,男人就巴巴把所有一切捧到她面前。所有女人都渴望的东西,荣华名望富贵,体贴入微的丈夫,聪明懂事的儿子。甚至人都已近跟男人结婚生子了,被她迷住的傻男人都甘心的帮着,给凤馨妍最好的一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清平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