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小日子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拾玖景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09 KB   上传时间:2022-04-28 20:09:01

  心念一动,抬脚转了个方向。

  她想去章老大家瞧瞧。

  对神鬼之说,章家老爷子一向信得真,家里稍有点动静,就会请她过去。

  可这一回,咋这么沉得住气?

  李神婆擎着旱烟管儿,一边走着,一边算计着。

  这章家家大业大的,弄点钱花花还是有的。

  进了章老大家,见老爷子正躺在榻上晒暖儿。

  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见了她,不过三言两语,就开始抱怨起来。先说自家的老二不争气,接着又提到孙儿受了委屈,连个家都不能回了?

  李神婆耐着性子听他叨叨完,就斜着眼睛,笑着说道:“老爷子,这事儿还不好办?”说着,便压低了嗓门出了个主意。

  章老爷子一听,眉毛挑了挑。

  心想,这族里出面定下的事情,公然违犯到底不好。

  可心里的那口气儿,却怎么也不顺畅。

  如果能借着启铭找的那个洋学生,打一下徐家的脸,倒是不错。于是,嘴上虽然没有应承,可心里却动了念想。

  送走了李神婆,章老爷子歪在榻上,眯缝着眼睛想着心事。

  启铭昨儿说,这几天打算带着宝儿回来一趟,一是让长辈们看看孩子,二是为入族谱之事做个铺垫。

  听孩子话里的意思,那个叫淑娟的,是一心二心想来见见长辈,说大老远地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得亲自给爷爷奶奶还有爹见个礼才好。

  可爹一直拦着,死活不肯答应。

  现在又有文书约束着,这一时半会的怕是不方便回来。

  章老爷子心说,如果他出面给启铭撑腰,谁敢跳出来反对?

  到时候,一家三口都进村了,还能把人赶出去不成?

  换做族里,也不会论那么真吧?

  况且,那个女学生也是位良家女子,有文化不说,家事也好。

  真上门了,族里也不好说什么。

  至于老二家的不让进门,那进爷爷家的门总可以吧?

  那徐家远在三十里外,也难听到消息。

  即便日后知道了,又能怎样?

  这婚都离了,章徐两家也不再是亲家了,无论是前来说理还是带人打上门来,都不占理了。

  再说,这虎头村的地盘,还容不得他徐家来此撒野。

  想到此,便把老大叫进来,吩咐了几句。

  让他派个人去给孙儿捎个口信,就说爷爷奶奶想他了,让他带着宝儿回来。算算日子,明儿就是个好,那就赶早不赶晚,明儿回来吧?

  一家人也好好团圆团圆。

  至于那个淑娟,他倒是没直接提。

  这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真闹起来也好有个推脱。

  启铭那孩子脑子好用,自然会想明白的。

  老大章存山是个厚道人,一向孝顺。

  见爹吩咐,立马去了镇子上。

  他找到那位经常跑县城拉货送人的崔把式,让他下午见了启铭,给捎个口信。

  这位崔把式,也认得启铭。

  这几趟启铭返程,都是搭乘他的马车,他自然认得,也知道他住的那家旅社。于是满口答应下来,说保准把消息带到。

  还乐颠颠地想着,等启铭返程时,还会雇他的马车吧?

  *

  对老爷子那边的动静,村东头的章老二家并不知晓。

  徐甜甜和凤芝扯着冬娃回来后,就一头扎进了灶屋里。

  今儿因为去上课,这饭做得晚了点,现在可得抓紧喽。

  凤芝呢,一脸兴奋。

  她一边和面,一边哼着曲儿。

  见翠翠又揣着手,不知该干点啥?她心情一好,也不再朝她瞪眼了。当然,也不再客气了,直接吩咐翠翠姐干活。

  徐甜甜知道自己的弱项,倒也一点都不生气。

  她和凤芝在灶屋里,有说有笑。

  见凤芝一提到叶先生,就赞不绝口。

  心想,这位叶先生可真受欢迎啊!

  今儿开了个好头,估计明儿去上课的闺女媳妇会多起来吧?

  而凤芝一想到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就笑得合不拢嘴。

  做饭的间歇,还拿着烧过的柴禾杆儿,在地上划拉着。可左瞅右瞅,就是觉得写得不像,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哪里不对?

  于是,笑嘻嘻地向翠翠姐请教。

  徐甜甜呢,自然是十分老练。

  她拿着柴禾杆儿,在地上刷刷几笔。凤芝一瞅,连声赞道:“姐,还是你写得好啊!”

  说着,就比着练了起来。

  徐甜甜见了,也很高兴。

  凤芝爱学习,日后定是个有出息的。

  而冬娃蹲在一旁,也有样学样。

  他也拿着一根细细的柴禾杆儿,在地上乱画。

  惹得娘和小姑“咯咯”笑了起来。

  *

  工作组里,来了一位斯文俊气的教书先生。

  还不到半天,村里人都听说了。

  那些被家里圈着,不得出门的大闺女、小媳妇也想去瞅瞅。

  看看村东头的冬娃娘都上识字班了,自己为啥不行?她还是个和离的,都能大大方方地出门,自己凭啥要窝在家里?

  崔大婶子说了,如今是新社会了,妇女都得了解放,以后不能再做个“睁眼瞎”了。

  于是,这一个下午,庄户院里闹着要去上识字班的,可是不少。

  还都拿着冬娃娘做榜单,搞得那些封建家长们哑口无言。还有的,干脆跑去找崔大婶子,让她出面来说服爹娘,好同意自己去上识字班。

  见此情景,崔大婶子喜上眉梢。

  这还真让曹组长给说对了,冬娃娘就是个活典型啊,对村里的影响可真大啊。

  第二天上午,徐甜甜和凤芝,带着冬娃准时来到了章家祠堂。

  一进屋,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坐了半屋子人。

  与昨日空荡荡地情景,成了鲜明的对比。

  见前面已没空地了,仨人只好在后面找了个位置坐下。

  上课时,叶先生也换了一套教学方法。

  今儿人太多,上课时间有限,无法教大家写名字了。于是,他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了十一个大字:“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一节课,学八.九个字。

  虽然不多,可贵在坚持。

  以后,上午和下午都要开课,一个月下来就能学好几百个字了。

  这一堂课,气氛十分热烈。

  叶先生教得好,底下的闺女和媳妇们也学得认真。

  到下课时,有几个大闺女还舍不得走。

  让叶先生教她们写自己的名字,说回家了好好练练。崔大婶子在一旁,乐得简直合不拢嘴,差点忘了回家吃饭。

  直到小孙子跑来喊她,才想起来该吃下午饭了。

  今儿的派饭,正好轮到她家。

  于是,热情地招呼着工作组的同志,赶紧过去。

  说儿媳妇在家里做了杂面饼子,烧了一大锅咸汤,正热乎着呢。

  *

  虎头村的女人们动员起来了。

  可男人们呢?

  还是死气沉沉的一片。

  年纪大的,说自己老了不想学了。正当壮年的,说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忙得脱不开身来。年纪轻的,说要下地干活儿。年纪小的,说要去河边割草放羊。

  总之,各种借口。

  曹组长只好叹口气说:“虎头村的老乡们,这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啊!看来,基层的工作可得抓紧喽!”

  吃了饭,他召集了组员们碰了个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小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