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丑姑传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3-27 16:38:12

  在她的印象中,姜春花脾气非常好,人也十分勤快,姜奶奶吩咐的事情,她一向都完成的非常好。就是姜奶奶骂她,她也不可能顶嘴。丑姑认为姜奶奶也不至于因为姜大牛自己扭伤了脚,就生这么大的气,爆打姜春花。她很怀疑姜大牛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

  “嗨,也不过是因为我喝了一碗鸡汤。就是上次你给的那只腌山鸡。平时家里有点好吃食,都是大牛的。”姜春花轻描淡写的说。

  其实她也恨奶奶太狠心了,她都是快要出嫁的大姑娘了,就为她喝了几口鸡汤,就狠心煽了她一大耳刮子。奶奶虽然平时也会骂她,但真还没动过手,前几年,她还小的时候,奶奶气急了也只是在她身上拍打几下,就算是疼也就是当时疼一下。而不象这回,差点儿把她牙齿都打掉了。

  当时奶奶脸完全气变形了,好象她喝鸡汤,是件天理不容的事情一样。这一耳刮子,不仅打的是她的脸,打的也是她的心。她对这个家已经完全失望了。

  “不至于吧?难道你们家,一直是他吃好的,你吃差的?”丑姑不敢相信的问。

  姜春花苦笑几声,才说:“哎,我习惯了。”

  丑姑完全不能理解,以前吴猎户在时,姜家可没少吃山鸡野兔子,至于吗?又不缺这点子东西。在她的想象中,了不起是姜大牛吃大部分,姜春花吃的少而已。哪里想到,因为一碗鸡汤,姜奶奶能把姜春花打成这样。

  其实,她没想到的是,现在的姜家可不比以前了。吴猎户不在,不仅仅影响到吴家的生活,还影响到姜家了。以前的姜家真是沾了吴猎户很大的光,重活吴猎户帮他们干了一大半,山鸡野兔子随便拿给他们吃,平时零嘴儿,衣服布料也没少给过。

  可现在呢,姜奶奶把家里的银子全拿出去给姜大牛订亲了,原本他们家常吃的山鸡也成了稀罕物,其他好东西就更别谈了。所以,一见到春花居然敢大大咧咧的喝鸡汤,姜奶奶那个火气就直往脑门窜了。

  她生气不仅仅是因为姜春花喝了鸡汤,往深里说,她还在生气丑姑没有多拿些山鸡野兔子给姜家。以至于,现在姜大牛都难得吃上一顿肉食了。

  这时候,丑姑无比庆幸,她不用嫁给姜大牛。有这样的家庭环境,姜大牛的性子能有多好,能有多会照顾妻小?实在值得商榷。她甚至怀疑,姜大牛根本就不会把老婆当人,要是连生两个女儿,估计他还会打老婆呢。而姜奶奶这么强势的性子,嫁到他们家的媳妇儿,日子只怕也不好过呢。

  不过这事也说不准,她知道姜大牛的未婚妻是个大美女,要是大美女有手段拿捏得住姜大牛,姜家的日子只怕就更加好看了。丑姑的思绪已经发撒到天外去了,原本就不熟练的针线活,就更加乱成了一团麻了。

  姜春花连忙说:“丑姑,明年我就要出门了。你这些针线活也该上上心了。”

  丑姑不好意思的看着自己手中的活儿,说:“唉,我就能做成这样了。”要不是有原身的本能,就凭她连这点针线活也不一定能做得出来呢。

  姜春花看着她,心里暗叹了口气,说:“别的活不说,做鞋,做点内里穿的小衣什么的,你怎么都得学会,不然,谁帮你?”

  姜春花说的话,丑姑也明白。她也很害怕姜春花嫁了之后,没人帮她,就放下手中的鞋底子,说:“春花姐,你帮我裁套里衣吧?”

  上次找布里,她翻到了两块布,一块花的适和做外衣,她准备在姜春花出嫁里送给她。另一块素的,她想给自己做点小衣服。这个活儿,她得先学会,姜春花嫁了,她上哪儿去找人帮助,而且说出去也很丢脸,会被人笑话的。

  姜春花自然满口答应了,仔细的教丑姑如何裁剪。丑姑学得极认真,她本也聪明,姜春花又教得仔细,一天下来,丑姑居然真的学会了如何裁剪。

  姜春花大为满意,赞道:“真不错了,丑姑,你要是这么认真学,这一个冬天我能把其他的活儿也慢慢教给你。”

  丑姑大喜,以为自己在针线活方面还蛮有天分的,结果,等到缝衣服时,姜春花几乎快愁死了。明明学起裁剪都还聪明的丑姑,拿起针来却笨拙了很多,针脚大小不一,歪歪扭扭,有的地方用的力大,拉的太紧,布皱起来了,有的地方又太松,松松垮垮的难看的要死。

  “丑姑,我说你这针线活怎么越来越回去了?”姜春花不解的说。别人都是越学越会,丑姑居然越学越差了。殊不知丑姑早就换了个芯子,现代的大姑娘又有几个会拿针线的。丑姑还是凭着原身的一点本领,才能勉强缝成这样呢。

  “好长时间没拿针了。”丑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不过,在姜春花的紧盯死逼下,丑姑总算把自己的一套内穿的小衣服缝好了,虽然针脚大小不一,但也勉强是缝好了,反正穿在里面别人也看不见。倒是纳鞋底这个活,丑姑还干得有模有样,因为她手劲大。

  一连干了五天,丑姑不仅给自己缝了一套小衣服,纳了一双鞋底子,又在姜春花的教育下学会如何整鞋底子和鞋面。质量就不说了,但她总算学会了不少针线活啊。总的说来,丑姑对自己的针线手艺已经非常满意了,连手指头戳了好几个洞,都没放在心上。但是姜春花却替她愁得不行。

第72章 短视

  下了三天的雨加雪粒儿, 又阴了两天,太阳才出来。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洗衣服晒被子,姜春花也不例外, 这天就没过丑姑家来。

  丑姑把自己和明儿两兄弟睡的被褥全部搬出来晒在太阳下, 又到菜园后面去看当初她留下的那些高粱,有些是真的长出来了,但大部分却死掉了。

  虽然她的二茬子高粱第一次实验成败了。但是, 却有几株是真的开花结了实, 只不过高粱还不到能收的时候,天气就太冷了, 高粱就全部停止了生长,小小的干干瘪瘪的, 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不管她想了多少办法,这些高粱现在也都快要全冻死了。只剩下一棵棵绿杆还耸立在寒风中, 相信再过不了几天,就得全部桔黄了。

  她干脆把这些绿植全部割下来了, 拿来喂驴子。不过,这也给了她一些希望,至少, 她这个法了是可行的。就是明年的高粱要早点种, 早点收, 让二茬子能赶上好天气,顺利开花结实,给她一点儿收成。

  中午时, 果然柱子来了。

  丑姑问:“你们在家做什么?”

  柱子搬着手指头,说:“少爷写字,我砍柴。”

  宁家把早早准备好的木柴都卖掉了,这段时间经常在往家里驮柴草,全部乱七八糟的堆在后院里,也没时间管。这几天他们爷孙俩,就尽干这个活了。把粗大的木柴都选出来,劈成适合的长短大小,留着晚上烧炕。细小的枝条和枯草就拿到灶房煮饭用。

  柱子在吴家玩了一会儿,就好回家了。

  丑姑拿了一小坛子自己刚刚做好的腌脆萝卜,和早前帮宁家做的黄豆酱,给他带回去,并且告诉他:“带回去不能马上打开吃,再过七八天就可以吃了。”

  她做的脆萝卜,没有晒,切成小长条的萝卜,稍微腌制后包起来,再压在石头底下,把水份压出来,然后直接拌上辣椒酱,装坛存放。七八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又脆又鲜,可比萝卜干好吃多了。黄豆酱早就做好了,但也要存些日子才更加入味好吃。她做的这种黄豆酱,存放的时间越长越香越有味道。

  除此之外,丑姑还把蜂蜜也拿出来了,让他也带回去,明天送到药铺去换钱,给宁二拿药。反正暂时她自己不打算出门了。她家里该备的东西基本上备好了,天气又冷还雨雪不停,这里又没防水的脱鞋等物,出去一趟鞋子基本都得弄湿,不仅冷也很容易把脚冻坏。

  太阳连出了三天,感觉温暖了些,其实气温还在下降,显然这才是真正的进入冬天了。村子里有不少人出去卖菜卖柴,因为雪来的急,很多人家没来得及贮存到白菜萝卜,所以姜吴村的白菜萝卜,都非常好卖,一背过去就被别人抢光了。

  姜奶奶眼见着大家的菜都这么走俏,也拉着姜春花去卖菜。她不是需要姜春花在集市上叫卖,主要是需要姜春花这个劳动力帮她背菜到集市上去。

  姜春花只能背着菜上集市,她拿布巾把自己的脸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又穿着最破旧的衣服,和她奶奶坐在一起,也看不出来是个年轻大姑娘。倒是没引起些什么闲言碎语。

  但姜奶奶还想让姜春花带些桔子送到药铺去多赚些钱回来。他们家的桔子多,除了当时她看病丑姑带走了三十斤之外,这些天,他们一家人也不过是吃了二十来斤,还剩下约一百五十斤呢。放的时间越长,坏的就越多,又不能拿出去卖,弄得姜奶奶和姜大牛心里都象火在烧一样,难受的紧。

  “你把这桔子送些去药铺,换些钱回来。”

  白菜萝卜这时虽然走俏,但价格却不比丑姑当初卖的价高,主要是靠走量,其实也才四五个钱一斤,比往年也就高出了一个两个钱而已。姜吴村的人,虽然在丑姑的带动下,种的菜都比往年多一些,却也经不住这样,天天几十斤上百斤的卖。他们自己也要吃啊,整个冬天才开始呢。

  “不行,那药铺的东家当时就说了,就是因为我没银子付给他,他才不得不收下桔子的。现在送过去,别人肯定不会要。”姜春花说。

  人家东家可是看在丑姑的面上,才要的桔子。她哪里好意思再去给丑姑欠个人情,而且就是真的背过去,别人也多半是不要。再说了,她这个年纪的大姑娘真要走街窜巷去做生意,传到婆家去,还有什么脸面。背菜来集市已经是没办法了,多少还能找个借口。

  “你只管背到集镇上,我自己送过去。”姜奶奶不以为然的说。她还以为姜春花大姑娘家,脸皮薄,不好意思。

  “村子里哪家的桔子是卖到药铺去的?还不都是在集市上叫卖。人家因为我没银子付,才拿桔子抵了帐。那还是丑姑好说歹说了半天,又帮人家干了不少活,别人看她在是个小姑娘的分上,才收的。”姜春花恼火的说。

  姜奶奶却恼怒的骂道:“你少扯丑姑,叫你背你就背。”她现在一听到丑姑的名字就心烦意乱,心里窝火的很。

  以前姜奶奶也嫌弃丑姑长得丑,性子又不讨喜,但那时候吴猎户在,吴家条件好,姜家几乎靠着吴家在生存,而且她们姜家又拿捏得住丑姑,让丑姑往东丑姑不敢往西。她才同意让大牛娶丑姑。

  所以,吴猎户不在了,大牛又不愿意娶丑姑,她自己也觉得丢了这门亲不算什么事,才麻溜的给大牛又另订了亲。

  不然,要是早发现丑姑有这么能干,她哪里会花高价去帮姜大牛另订亲啊。她一想到娶丑姑不仅不用花银子,还能给姜家带来不少的收入,大牛也能经常吃到山鸡野兔子了,心里就有股子无名火。她甚至觉得好多人和起来骗了她。

  姜春花没法子,只能都背上。但她却在心里打定主意自己不去药铺,让她奶奶去折腾,卖不卖得出去就是她奶奶的事情了。

  姜奶奶这才作罢,但心里却对姜春花越发不喜了,觉得她不用心帮家里赚钱,完完全全就是个赔钱货,害得她还花了六十多个钱。要是她知道春花藏了四十个钱,只怕会把姜春花打死呢。

  结果,到了集镇上,姜春花果真死都不肯把桔子背到药铺去,姜奶奶没法子,只得自己出马,果然就如姜春花意料的一样,药铺根本就不要桔子。

  姜奶奶说破了嘴皮子,又扯上了丑姑。

  东家恼火了,喝道:“那天你孙女儿来我这里,已经是半死的人了。可没见你们家一个人影呢。我花了大力气才救活她,她没银子不得不拿桔子来抵帐,那桔子又不是什么能值多少钱的好东西,搁我们这里根本就没人吃。”

  说着,东家叫人拿了几个从外地来的桔子,比野桔子大了一圈都不止,外皮光洁饱满,一看就知比野桔子高级了不止一个等级。

  姜奶奶还不死心,还想哭一哭,卖卖惨,逼着东家把桔子买下。东家简直快要被她气死了,直接吩咐人把她赶出去了。他看到这个老婆子就生气。那天的事情,他问过丑姑了,自然知道这老婆子算计了丑姑。

  不然,谁家会求到一个十岁小姑娘头上来,这不是硬逼着人家吗?并且还连钱都不给。她要是真心疼孙女儿,当时就该跟着过来,和他交涉钱款的事情。可她却一推三六五,把事情都扔给丑姑了,还不是打着让丑姑付钱的主意啊。真真是不要脸之极。

  姜奶奶没法子,只得又把桔子背到集市上去卖,可是大家都只买白菜萝卜,她带来的桔子非常不好卖。有钱人瞧不上眼,都去买外地来的大桔子了。穷人就算想吃,又吃不起。

  最后,她逼着姜春花和她,基本把整个街道全部跑遍了,才勉强把桔子半卖半送出去了,三十多斤才换回三十个钱。两人不仅腿都差点累断了,还浪费了一个多时辰,所以回程时,离村子还有好几里地,天就已经完全黑了,两人不得不摸着黑赶路。

  姜奶奶一路责骂姜春花,没用鬼赔钱货。姜春花已经麻木了,她只知道机械的抬脚,她又累又饿,一整天没吃没喝就算了,还干了不少体力活。回到家,她还得拖着疲惫和身子做饭,到吃饭的时候,奶奶还只给她吃了半碗。她累的也没精神说什么了,饿着肚子直接倒头睡了。

  如此,姜春花被逼着背了几天菜之后,整个人都差点儿累垮了。幸好,天又下起了雨。姜春花总算能歇口气了,她也不乐意呆在家里,又到丑姑家做针线活了。

  “你这是怎么啦?脸色这么差,不会是又病了吧?”丑姑惊讶的问。

  她不过是几天没见到姜春花,姜春花却整个人都变样了,不仅是脸色腊黄,还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我没病,就是累狠了。天天去卖菜,还一饿就一整天。”姜春花苦笑着说。

  她现在越来越不明白,奶奶和大牛怎么变成这样子了。以前奶奶对她虽不如大牛,但也算不错了,不会象现在这样整天骂,还不让她吃饱,有时更是恨不得打死她一样。

  姜奶奶心里窝着火,又着急没钱进帐,手头上的一点余银基本花光了,而且大牛娶亲又还得花一笔。她这么大年纪了,哪里还有什么本领去赚多少钱回来,愁得她头发又掉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这十年来,吴猎户实在帮衬姜家太多了,以至于没了吴猎户,姜家甚至比丑姑家都不如了。

  再加上,丑姑现在有本领了,不仅能弄到山鸡野兔子,还时不时的想出一些新点子来,丑姑赚到的银钱,养着一个家完全没问题,令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呢。反观姜家呢,日子反而差了很多。不仅没人帮着干活了,也没肉食吃了,丑姑有什么好事也不会想着他们家,并且丑姑还时不时的给小猫子一只半只山鸡,简直令她又气又恨。

  姜奶奶内里的负面情绪太多,关键是还不能说出来,都得憋在心里。姜大牛和他奶奶一个德行,甚至比他奶奶更加自私自大,所以,姜春花就成了他俩出气的对象了。

  “卖了菜,不会买个馒头吃吃吗?”丑姑不解的说。

  “哎,别提了。家里要存银子给大牛娶亲,一个钱都不敢随便花。丑姑,你家的菜多,怎的不弄些去卖?”姜春花问。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卖掉了一大半的菜。卖了菜手头宽松,这几天好多家都割肉回来吃了呢。

  一到煮饭时间,满村子里都是肉味。切几片肉炖个白菜,或者萝卜,可比白水煮的吃香多了。可姜奶奶却一点儿肉也没有割,她们祖孙两人出去一整天,就是硬生生的饿一整天。实际上,姜奶奶每天会买两个馒头带回家给姜大牛吃,她自己和姜春花却没份。

  “我们自己要吃啊。”丑姑胡扯了个理由。

  其实她是想等着卖高价呢,现在家家都去卖,虽然走俏但价格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等别人家都没菜可卖了,她再去卖菜,才叫新鲜抢手呢。

  “我家也卖了三百多斤菜。”姜春花叹了口气,说。

  虽然得了一两多的银子,但她家窖里存的菜已经卖掉了一大半。剩下的肯定不够自己家吃了。但她却不能阻止奶奶想多赚钱的心态。因为她家的桔子没赚到钱,奶奶和大牛已经非常不满了,好象都是她的错一样。

  这段时间在家里,姜春花的日子可不好过。

  前些天,姜吴村也好,宁家村也好,虽然野桔子被贱卖了,但家家户户还是都换回了二三百个钱。这对于大家来说,可是笔不小的意外之财呢。毕竟野桔子不是自己辛苦种的。姜家祖孙俩,羡慕的心都在疼。又多了一重气要发泄在姜春花身上,天天骂她还不让她吃饱。

  “三百多斤?你家总共有多少菜啊?”丑姑惊讶的问道。姜家的菜园子她很熟习,就那么大点儿。能产多少斤菜她心里有个大概数。

  “已经卖掉了一大半,这个冬天我们家自己都不够菜吃了。”姜春花说。虽然家里还有些咸菜,菜干等物,但新鲜菜可是冬天大家最重要的一项食物。村子里哪家哪户,到了冬天不是顿顿白菜粥,顿顿萝卜饭的啊,还可以省不少粮食到春天吃。

  “那干嘛还要卖掉这么多?”丑姑口快的问。问完她又觉得自己太傻了,还不是为了钱啊。

  果然,姜春花苦笑道:“为了钱啊。”

  “村里人不会家家户户都这样吧,宁愿自己不吃,都背出去卖了?”丑姑心一沉,要是别人都没菜吃了,到时候,她家的菜园子里还有新鲜菜,岂不又成了一个靶子?

  “差不多吧,反正这几天村子里象过年一样呢,家家户户都在炖肉吃呢。”姜春花闷闷不乐的说。

  他们家不仅没肉吃,她每天还要硬生生的饿一整天。

第73章 闹剧

  姜春花一想到别人有吃有喝, 自己光干活还得挨骂受饿,也没了谈兴,埋头认真做着手上的活儿。两人都沉默下来了, 屋子里只剩下姜春花手中针穿过布发出兹拉的声音。

  丑姑微眯着眼睛, 脑子转得飞快,她得快点给家里的菜想个去处。不然,等别人家都没菜吃了, 她家园子里还有, 保不住又有人来偷菜,还可能有人会直接来要。甚至有些人还会认为, 你家多的吃不完,给点我们吃算什么?

  “姐姐, 我饿了。”小弟呼啦啦的跑过来,叫道。

  现在天冷了, 白天短。丑姑家也不正经做三顿饭了。不过中途饿了,她还是会炖点汤或者煮一点稀粥, 一家人垫垫肚子。今天他们家就是炖的山鸡冬瓜汤。家里还剩两个大冬瓜没吃完,再不吃也该坏了,今天就炖得格外多。

  这些天, 她都是一只山鸡分成了两半, 隔天炖半只。

  丑姑回过神来, 带着他去喝汤,随便给姜春花也装了一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丑姑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