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丑姑传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3-27 16:38:12

  看着姜春花离开的背影,丑姑微微叹了口气,她看得出来姜春花的脸色又变差了,可见这段日子她过的很艰难。她也有一个多月没见过姜春花了。

  这段时间,她进了两趟山,得了十两银子,还得了不少的猎物,还卖了韭黄,忙碌的很。哪里顾不上姜春花。而且姜春花不来她家,她是绝对不可能去姜家的。她猜得到这次姜春花来,很可能是想找自己要点山鸡回去的。毕竟人人都知道她进山打猎了,还看到她上集镇去卖过。显然她家会存有一些山鸡自己吃。

  不过姜春花没来得及开口,她也不会追上去送给她,虽然她确实能拿出一两只山鸡送给姜家。可是姜家的行为太令她恶心了,可以说整条村子,她最厌恶的人就是姜奶奶和姜大牛这对祖孙了。

  这两人远比其他人更加可恶和讨厌。只可惜了姜春花这个明白人,跟着他们过不上一天好日子。

  明儿好奇的问:“姐姐,春花姐过来做什么?”姜春花肯定不会专程过来他们家窜门子和玩闹的。这一点就是他都清楚。

  而且他现在也有些明白了,姜家早就不是以前的那个和他们家亲密的象一家人似的姜家了。他对姜大牛的感情也已变淡,可以说现在他和小猫子的感情都要好过姜大牛了。

  以前的他可是把姜大牛当亲哥哥一样。虽然他不太明白姜家为何与他们家越行越远,但却明白,姜大牛根本就不喜欢他。这个傻孩子还不知道姜大牛与丑姑之前曾有过口头婚约,而姜家却背信弃义,嫌弃丑姑,又结了一门新的亲。

  “来玩玩吧。”丑姑淡定的说。她知道姜春花匆匆离开,就是回去翻地准备种菜了,甚至连山鸡也没好意思开口要。

  原身对姜春花的感情很深,虽然现在这具身体早就由她作主了,可这种感情莫名的延续下来了,以至于她每每见到姜春花都心情复杂。不过有一点,她很肯定,姜春花人品确实不错,所以她也愿意帮她,希望她能过上好日子。

  还有一点就是,在这个男人为主的世界里,她希望多几个能和她一样,以自己的能力来证明女人不比男人差,不需要依靠男人,也能过得很好的女人。借此来提高女人的社会与家庭地位。而姜春花就是她选中的第一位女性。也算是给自己拉了个战友吧。

  明儿疑虑的摸了摸脑袋,有些不相信姐姐的话,不过他到底年纪小,想得不深,停了一会儿,又回去写大字了。

  最近一段时间,他忙着和姐姐出去干活,都没时间做功课,今天丑姑就让他好好的在家里搞学习。

  却说姜春花回家后,姜奶奶和姜大牛看到她空手而归,都十分生气。姜春花却象没看见似的说:“丑姑在种菜了,她说现在种可以早点收。”

  姜奶奶和姜大牛一听,立马追问:“这么早就种?”

  “是啊,她都种了一大块,还在继续整田呢。”姜春花答。

  “她种的是些什么?”姜奶奶又问。

  “她说都可以种了。”姜春花答,她根本就没问过丑姑,她不过是从丑姑的话中猜测到的这个结果。

  姜奶奶也知道丑姑现在越来越有些本事了,特别是在种菜上面,村里人都跟着她种,总能多得些好处,立马不再想东想西了,说:“那我们也去种,悄悄的。不让村里其他人知道了。”

  她现在其实很后悔,没有花心思好好的拉拢丑姑,不然,现在他们姜家也不用发愁了,跟着丑姑得沾多少光啊。但是她内心里却非常不喜欢丑姑了,也不后悔给姜大牛另订了亲。因为就算丑姑再能干,如果不听她的摆布,也没什么意思。相反她还愿意要以前的那个丑姑,当然了这也需要有吴猎户在世这个大大前提。

  姜春花愣了片刻,却没说什么,她就不相信了,他们家又不象丑姑家那样偏僻独一家,邻居还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姜家一家三口,摸着黑,种了一块小白菜,姜奶奶自己还是很有经验的,知道小白菜是最容易的。其他的,她打算后面几天慢慢种。

  果然,三天之后,全村人都开始种菜了。这可比往年提早了十多天时间。而宁家村也和姜家村前后不差一天的开始种菜了。

  因为他们也发现了宁家人早早翻了地,在菜地里忙活着呢。丑姑早就告诉过宁二要种菜了,并且也告诉他得先把种子浸泡过后再种。这可是秘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大家都是直接撒种子的,所以出苗慢几天。

  等到大家种的菜出了苗,丑姑家的菜苗都出土长出两片小嫩芽了。而她早前育的菜苗都可以移栽了。

  宁二过来拿菜苗,丑姑分了一把刚采收的新鲜小白菜给他。

  “哎哟,还真能吃上抢鲜菜了,这菜要是拿去卖,只怕也可以卖十个钱了。”宁二笑道。

  “就这么一点儿,怎么卖?自己都不够塞牙缝呢。”丑姑笑道。总共才收了约两斤菜,两家一分,就够吃一顿的,还卖呢,连跑路费都不够。不过,接下来还能吃上两斤菠菜。菠菜比小白菜长得稍微慢了一点儿。等到菠菜吃完了,就可以割些韭菜葱苗和蒜苗吃了。

  再过半个月,她种的那块小白菜就可以吃了。这次种的多,她打算卖一些,赚一二百个钱回来用用。

第96章 春耕

  不管是宁家村人也好, 还是姜吴村人也罢,他们都发现自己虽然跟着种了菜,但出的苗却完全不能和宁二家, 丑姑家的菜苗比。而且大家还发现他们两家栽的辣椒苗, 茄子苗,黄瓜苗都长出老高了。

  大家都在私底下议论,觉得还是宁秀才有见识, 连菜都种得格外好。丑姑也跟着他沾了光。

  就连姜春花也忍不住又来问了, “丑姑,你家的菜苗怎么长得格外快, 格外好。我们也是和你一样的时间种的啊?”因为以前丑姑家种的菜也没象去年今年这样格外与众不同啊,她心里也怀疑是宁秀才教了丑姑一些秘籍。

  “我也不知道啊, 还是和往年一样的种,你不是看到我种的小白菜吗?不过是比你们早了一天半天的。不过这些菜苗, 还要早十多天时间就下了种呢。可能是我花的时间格外多吧,你也看到了, 我整天才最在菜园子里忙活着。”丑姑指着这些高出一大截的菜苗,说。

  “呀,这么早啊, 难怪都长这么大了。早知道我们也该提前就种的。”姜春花羡慕的说。

  她看得出来, 这些菜苗起码要比大家种的提前一个月结果了。这回, 丑姑又可以靠卖菜大赚一笔。没问到什么与众不同的种植方法,姜春花也没在意。她纯属好奇,而不是想从中获利。而且她也确实知道丑姑花的心血比别人多。

  “明年你们也可以种早一点。”丑姑笑道。

  她才不会告诉村民们, 她是如何育种的,最起码暂时不会告诉大家。这可是她的独门秘籍呢,她就指望着这一点,来赚钱养家糊口了。目前,她只愿意和宁二分享。姜春花不再追问了,正好,不然她还会重新考量姜春花呢。

  接下来的几天,她专心的育高粱种。她家新买的三亩地也让宁二一家三口去帮着翻地了。

  她打算把所有的种育出来,到时候就来家里移植高粱苗去地里栽。

  丑姑的种植方法与众不同,比如她会浸泡种子,现在种高粱她又不象大家那样直接在田里点播,还得先育种,弄得宁二很是奇怪,不由的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直接种?育苗有格外的好处吗?”要知道五亩地的苗,光是移植就是个大工程呢,直接种得省不少事。

  “你想不想收成高?育的种再去栽,就是比直接点播的好。”丑姑答。

  她这个半吊子农民,其实也说不太清楚是为什么。不过有了前面的育苗经验,现在她胆子也大了。因为有一点她很明白,就是这样育种,能保证最好的出苗率,而且苗也长得壮,最重要的是还省了时间。

  如果等翻好了地再去播种,起码又晚了半个多月。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她见过的无论是高粱还是油菜和棉花,还是辣椒黄瓜茄子等等都是采用了先育种再移栽的方法。而没有人直接点播,显然这是有道理的。

  宁二倒是很容易就接受了她的说法,反正听丑姑的总是没错。他安心安意的和柱子祖孙两人在高粱地里翻地。一家三口,天天早出晚归忙碌的很。五亩地啊,要全靠人力翻出来,真是不简单,就算他们比别人提前了近半个月,也不一定能干得过大家。眼看着苗都破土了,地还没翻一半。丑姑着急起来,只得带上明儿过来一起干。

  “哎,要是有犁就好了。用牲口拉着翻地,可比我们自己干轻松又快的多。”丑姑感叹道。她才挖了眯眯大一块地,变已经累得喘气了。这块地太硬了,就象结冻似的,全部板结了。这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这里根本就没有犁这个农具,翻地全靠人力拿着铁锹挖,真是得累死人了。

  “犁可是贵重物,我还是在富庶之地见过的。那都是良田千亩的地方才用的起。人家不仅有梨还有整地的大铁耙子呢,用牛拉着在地里干活,确实又快又省力。”老爷子说。

  “咦,我怎么不知道?”宁二惊讶的问。

  “少爷以前又不问农事,也没到乡户地方跑过,哪里能知道这些。”老爷子说着,用怀疑的目光看了丑姑几眼。

  他就不明白了,一个小村姑,本地都没这些高级农具,她怎么就知道犁呢?

  丑姑心里却在暗暗叹气,没想到不是没有犁这种农具,而是太贵用不起,难怪本地穷,就这样靠人力慢慢干,当然干不出多大的产能了。这就是个恶性循环,没钱的越来越穷了。

  “你们说的这个犁得多少钱一个?”宁二追问。如果有如此神器,干嘛不弄来用,何必让他们辛辛苦苦的在这里拼体力,还干不完。

  “这我可不清楚,不过犁头很大是铁打的,其构造却是木的,做工复杂,起码也得三四十两银子吧?”老爷子猜测道。

  这下子,丑姑完全死心了,别想着买什么犁了,她和宁二合起来也不过二十多两银子,全拿出来,也不够买个犁回来。

  宁二更是失望的低下了头,这么贵啊,几时才能攒够这个数呢?起码今年没指望了,明年还得象现在这样累死累活的干。

  不过耙子这个东西,丑姑就觉得简单多了,毕竟家家户户都有竹制的,木头制的小耙子,就是没有铁打的大耙子。但是他们有牲口,不如去买个大铁耙子回来,毕竟翻了的地还得把泥巴弄松散整平呢。如果弄个大铁耙子回来,也可以省些时间和力气啊。

  “行,明天去买,就是不知道得多少银子?”宁二说。

  他也想能省些力气则省些力气啊,这几天可把他累惨了。他们两家加起来劳动力也太少了。他还以为他们三人能干多少活呢,哪里知道干了好几天,才翻了一小半。再干十天都翻不完这块地。要是再加上还得碎土和平地,就又过去好些天了。那时候,别人家的高粱只怕也要开始种下了。要是耽误了时间,没收成就麻烦大了。

  所以,第二天,宁二一个人骑着马去集镇上找大铁耙子了,最后花了四两银子和铁匠订制了个三尺长的大耙子,还得过三天才能去取呢。

  “啧啧,四两银子啊。太贵了吧。”丑姑惊的直咋舌头。

  不过古代金属少,铁器不仅贵,还受到限制,这么大的耙子就算贵也正常。

  “你有没有问铁梨得多少钱?”老爷子问。

  “人家就不会打。也不知道价钱。”宁二回答。

  这简直让他哭笑不得,因为本地极少有大块的良田,都是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哪里有人要犁来耕田,都是靠人力。而且本地的人,不知道是懒还是历来就是这样种的,他们也不会象宁二和丑姑这样认真的翻地,不过是采用点种的方式,刨个小洞把种子播下去就行了。这样确实也能省不少时间,当然了产量可能就低了很多。

  就比如他们现在翻的这块地,原主虽然每年都在种高粱,但大部分的泥土却板结成块,挖都挖不动,挖出来的也是大块大块的坚硬泥巴,想到弄碎整平真的需要花点功夫。地成这个样子,显然是因为长期没有翻过的原因。太结实坚硬的地,能长多少庄稼啊?就是菜园子,他们也是仔细翻过的,泥土都保持着松软,而不象现在的这块地这么硬。

  丑姑其实也不太懂得为什么要翻地,反正她在现代看到的每一块种庄稼的地,农民们都会认真的耕田,整平,再种庄稼,并且在庄稼生长过程中,不仅要除草除虫施肥,还得时不时的去松松地,这样管理好的田,收成才会高。可见保持泥土的松软,对庄稼的生长是有好处的。

  “难怪他们家亩产低的。我觉得他们肯定是直接在原先种高粱的地方,把根挖出来后,就直接再种了,周边的地从来没有挖过。”丑姑说。

  “就是的,也只有种过的地方泥土松软好挖一些。”宁二点点头,说。他都挖了几天地了,早就明白原主是怎样种的了。

  这块地本身就不肥,还没得到合理的打理,产量能高才怪呢。

  “今年我们好好翻一遍地,再弄些肥来,平时多管理,高粱肯定会比他们以前的产量要高。”丑姑很有信心的说。

  “那是,一亩能收个两百斤,我就满足了。”宁二期待的说。这块地,听说亩产才一百来斤。否则也不会被原主那么嫌弃,最终便宜卖给他们。

  “两百斤一亩,你也才得四百斤,你们家也只能吃六七个月吧?倒是我们家如果有六百斤高粱,一年的嚼用完全够了。”丑姑算了算,说。

  “恩,柱子饭量大,一个月我们总得七十斤粮食呢。不过光吃高粱也不行,还得去换一半米面回来混在一起吃。”宁二说。

  “那是,我们家也不能光吃高粱,我会把大部分高粱卖掉去买米面。”丑姑赞同的说。

  高粱虽然也能煮粥煮饭,但她们家还真没有光吃过这种粮食,都是在糙米里加一把高粱来煮粥的。高粱比糙米粗面都便宜些,所以如果把高粱全换成米面,就没有六百斤了。最多还有五百斤,他们的口粮勉强也够了。毕竟她还有家后面还有半亩地呢。其实最好的是把高粱换成小麦来种,但是她不知道这块地行不行,暂时只能按原样种高粱了。

  “其实高粱最好的用途是酿酒。光当粮食吃不划算。”丑姑在心里说,在现代高粱基本都去了酒厂,做成了有名的高粱酒。只是她对酿酒不熟习,他们也不可能收到几千斤的高粱,没必要拿高粱去赚钱。所以,她把这个念头按下了。

第97章 奢侈

  宁二订制的大铁耙子拿回来后, 老爷子第一时间给耙子装了把手,系了绳子,然后带到田里来试验了。

  看着这个大铁耙子, 大家都觉得很新鲜, 也都跃跃欲试的。

  老爷子也是第一次用,套在马背上后,众人都围着他。结果呢, 马倒是拉着耙子往前走了, 老爷子却没有按住,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老爷子自己也笑起来了, 赶紧小跑几步,赶上去抓住了耙子, 再重新开始。

  “要慢点,我来帮你赶马。”宁二提醒他。

  老爷子点点头, 这次两人配合,马带着耙子总算是慢慢在地里运动起来了。但是这一次老爷子用力太过, 死死的按着把手,耙子差点儿钉在地上动不了。

  “放松一点,放松一点。”丑姑连忙叫道。

  老爷子急得满脸通红, 费了好大的劲总算摆平了这项农活, 人却已经累了。

  “哎哟, 这可比挖地还要累了呀。”老爷子自嘲道。这个活儿看似很简单,但真正自己做起来,他才知道这也得有经验的农夫才使起来随心应手。

  “不急, 慢慢来,多干两天就好了。”丑姑安慰他。犁地耙田这些活,她小时候在农村也见过,一般都是中老年男人在干,就没见过几个年轻男人或者女人去干,可见这个活确实不简单,需要一定的技巧。

  “恩,我知道,你们去忙你们的,我再慢慢试试。”老爷子笑道。

  等到丑姑和宁二柱子又挖了一会地,宁二累得在一边歇息时,突发奇想的说:“不如让我来试试吧。”他见老爷子这个活干得实在别扭。

  “你行吗?”老爷子怀疑的问。

  “试试不就知道了。”宁二说。他力气小,挖地可比不上老爷子。但这个活却不一定非得需要很大的力气。

  结果,谁也没想到,宁二上手试了两把,就干的有模有样了,还显得比老爷子干这个活省力的多,他甚至可以站到耙子上,让马拉着走,自己只要使些力控制着耙子就行。

  “哟,不错啊。”丑姑惊讶的说。她没想到宁二还有这个天份。

  “恩,我好象掌握了方法。这可比挖地轻松多了。”宁二得意的笑道。

  “行,这个活干脆就交给你了。我还是去挖地好了。”老爷子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学不好。

  于是,宁二就专门耙地,其他人挖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丑姑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