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丑姑传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3-27 16:38:12

  “你奶奶不可能有钱借给你吧?”丑姑笑道。

  “那是当然,你看看我。”姜春花说着卷起衣袖,让她看刚才被奶奶拿筷子抽的印子,好几条呢,都红肿了,显然姜奶奶打她完全不留情。

  丑姑看得直摇头,同情的问:“你婆婆给你布置了多少任务?”

  “三五百钱,你说好不好笑,只说借,还不说还。”姜春花苦笑道。

  三五百钱,也不算小数目了。有的人家只怕连一百个钱都拿不出来呢。她可没敢告诉丑姑,她婆婆还打上了丑姑的主意,要让丑姑拿个一二两出来呢。

  “你们家田多吗?分家不可能只是盖房子分出去有个地方睡觉吧,肯定也要分田分产的啊。”丑姑又问。

  “那是当然,八亩薄田,我们总可以分二亩。五亩好田,我们一亩总能分到啊。”姜春花说。这是她估算的,因为她还没有生孩子,她估计婆婆分给她的会最少。

  “两亩薄田,一亩好田,够你们两口子以后带娃儿生活吗?”丑姑故意问,显然是不够的啊。因为好田要交税,两亩薄田的收成哪里够吃。

  “我知道不够,可是家里就这些田,也许以后还能再分一亩薄田,或者半亩好田吧。空闲时间还得打点柴卖,种些菜,养些鸡鸭什么的。”姜春花充满希望的说。

  她不怕苦不怕累,就希望能快点分家,安静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且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没哪家收的粮食能养活一家子老小的,人人都觉得田少,平时也想办法多去挣点钱。

  “那拿什么还钱?”丑姑又问。

  姜春花脸红了,她也知道还不出来,所以打算把放在这里的嫁妆拿出来啊,也有一百个钱的数,再借一百个钱,就能拿回去充数了。而且里面有几块布,她打算做点小绣活去卖,象上次那样,也能得回几十个上百钱的。三百个钱这个数,她就能凑够了。而欠丑姑的钱,分家后,她再多干点,慢慢就能还给丑姑了。

  她猜测得到两个嫂子不可能借到一百个钱回去,所以她的三百钱就能分得一个新家了。

  姜春花翻着手中的几小块布,说了自己的打算。

  丑姑点点头,又说:“我看你想得太美了,就怕你婆婆拿了你的三百钱,而是把你家大哥或者二哥分出去过呢。”

  “大哥不可能吧,一般老人都跟着长子过。二嫂娘家最穷,她只怕十个钱都拿不回来呢。”姜春花说。

  “你只看,你婆婆绝对不会把你分出去的,而且还会说你们没生娃娃,得她帮着看。肯定分老大或者老二出去。”丑姑笑了。

  这婆婆显然是打算把老大分出去的,因为老大的儿子都十二岁了,过四五年就得成亲了,一定得给这孩子留间正房出来了。不然,这么大一家子挤在一起,那孩子哪里好说亲。而且老大家儿子还不少,有三个,第二个儿子都已经九岁了。

  “不会吧,我婆婆那意思是,谁借的钱多,新家就分给谁啊。”姜春花有些不敢相信的说。

  丑姑笑了笑,又说:“我敢肯定,你婆婆就是要把长子分出去,不信你就等着瞧。”

  姜春花喃喃自语道:“难不成,她就是骗我的。”

  “这就不好说了。你想想啊,你大哥家五个孩子,四儿一女,大儿子十二岁了,过几年不得成亲了吗?没新房子,他在哪里成亲啊?而且他还有三个弟弟,都要房子结婚的吧。”丑姑给她分析起来,这个家的实际情况。

  显然这家的婆婆,还有想甩包袱的思想呢。她先把老大家分出去,就算按老规矩,婆婆公公老了要和长子住,那也还得好久呢。这婆婆不过四十多岁,还能干的很呐。正好等大儿子大儿媳把自己家的孩子都拉扯大了,该娶的媳妇也娶了,说不定该盖的房子也盖好了,他们老两口就可以过去当老祖宗了呢。

  当然了,她也可以先看着二儿子和小儿子,看跟着哪家过最好,再作决定。也没有人说老人就非得跟着长子过的,只要自己家人愿意就行了。

  至于老二家的,最大的是女儿也才十岁,另外的两男一女都还小。老二家暂时还不需要新房子。剩下的姜春花夫妻,还连一个孩子都没生,就更加不需要新房子了。

  “那我还借什么银子啊。不借了。”姜春花想了想,也认可了丑姑的想法。确实,现在最需要新房子的是老大家。

  “我给你一百个钱,是我给你添的妆。当时就准备好了,没来得及给你。”丑姑说着拿出个红包来。

  给姜春花添妆,可不是她一时兴起的。本来如果姜春花这次过来,告诉丑姑她嫁过去的日子过得很好,男人也疼爱她,公公婆婆也是不错的人,丑姑还打算多给些东西当添妆的。但现在,她只拿了一百钱出来。

  “不要,我不要。哪里能要你添妆啊。”姜春花脸暴红,连忙推辞。

  姜春花死活不肯收,现在既然新房子不可能给他们夫妻两了,她就不需要丑姑的钱了。

  丑姑又劝道:“这是当时你出嫁时就备好的。你拿着,先不要给你婆婆,自己偷偷藏着。等到急用时再拿出来。”

  她对姜春花的婆婆和男人印象都不好,甚至也不看好姜春花这桩婚事,就更加觉得姜春花手头上该有点防身的钱。

第120章

  姜春花在丑姑家吃了些点心,得了一百钱的添妆,又巴拉一些家常,心情好了许多。临走之前丑姑还拿了两只腌山鸡并几样糖果点心给她。

  丑姑不想借钱给她,但给东西还是蛮大方的,要不是因为知道给了她,她也不一定能自己吃上嘴,她还会多给一些。

  姜春花非常不好意思,推了半天,都差点儿和丑姑打起来,“我都拿了你给的一百个钱,哪里还能要这些东西。”

  丑姑却说:“你拿着吧,现在我们家条件确实好了很多。正好前几天出去打了猎,家里这些野物也不缺。”

  “可是这些东西,我拿去了,根本就不可能自己吃得到,还不是便宜他人。”姜春花还是不肯要。因为她知道,自己就是带十只山鸡回去,婆婆也不可能让她尝到一口。

  丑姑叹了口气,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你婆婆太过于刻薄,你可不能任她摆布,自己该硬气的时候还是得硬气点。凭什么只让你干活,连粗茶淡饭都不给吃饱啊。你得想办法啊,把这些事情掀出去,让世人都看看她的嘴脸。她就不敢再这样做了。”

  姜春花苦笑道:“你以为我不想啊,可是她在村里人是出了名的精明能干,哪里会有人听我的。别人还认为我高嫁了呢。”

  她心里还有句话没说,就她婆婆教唆她男人的那些事,她能说得出口吗?又能去和谁说?显然,她婆婆就是知道儿媳妇不敢说,才会这样干的啊。并且她婆婆惯会两面三刀,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可不象在家里这么阴毒。

  虽然她婆婆规定了干不完活就没得吃,但却没多少人觉得不对,甚至还有人觉得她婆婆的办法好,这才是赏罚分明呢。所以,在村子里,人人都还夸她婆婆治家有方,是个能干人呢。

  最重要的是,哪家哪户的女人都一样的地位,吃的最差干的活最多,好吃的好喝的都是尽量紧着男人们了。对女人好一点的人家,也不过是不象他们家,媳妇孙女儿完全就是干活的奴隶,还要被她婆婆下毒手阴整。

  “他们家不会还纠缠着嫁妆的事情吧?”丑姑不由的问。

  “是啊,动不动就要说嘴,就差说我就是花银子买回去的下人呢。”姜春花冷笑道。

  她虽然嫁妆少,但又不是光去了一个人,也是带了一些东西过去的。不过是因为她带的东西,都是过了明路的,值钱的两样东西,就是一身嫁衣和两样小银饰,人人都见到了。她婆婆怕拿了,被人指指点点,说她吞了媳妇的嫁妆,坏了她那点好名声罢了。但是,她婆婆因为东西不能得到手,就变着法子折腾儿媳妇。

  丑姑皱眉,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姜春花的那份嫁妆虽然不值三两银子,可是却真心不是那种卖女儿的作法,就连村长媳妇都说了,姜春花带走的嫁妆勉强够数了。况且姜家只有一个积年的老寡妇带大的两个孙辈,这样的家庭,又能有多少嫁妆呢?既然想要多嫁妆的儿媳妇,当初就不该选这样的人家结亲啊。

  丑姑这样想着,忍不住就问出来,“那他们家当初看中了你什么?”

  姜春花被她这个问题问住了,她也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婆婆会看中她?姜家这个境况,说个不好听的话,还会被人说姜奶奶克子克夫,或者说姜春花两姐弟命硬,克父母呢。显然,姜家两姐弟并不好说亲。但她婆婆这个精明人就是瞧中了她,当初不止姜奶奶是喜出望外不敢相信,村里的人也都觉得姜春花这门亲订的好。

  “我也不知道啊。”姜春花喃喃自语道。

  要说是看她长得不错吧,显然她男人并不是那种念恋颜色的男人,床弟之欢对他来说,只要是个女人只怕都行,反正都是关着灯办事的。要说相中她能干吧,村里绝大多数女孩子都和她一样,什么活都干,不敢有半分闲时光。她把自己家带自己这个人由里到外都想了两遍这还真没想出来,婆婆相中了她哪一点?

  一时间,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春花,春花。”直到不远处,传来了姜奶奶叫喊声,才打破了两人的沉默。

  姜春花连忙往回走,丑姑又把东西塞给她,还安慰道:“好了,别乱想了。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多少也能讨得婆婆的欢心,总可以让你过几天安生日子吧。”

  姜春花胡乱的点点头,匆匆的回去了。

  她走后,丑姑困惑把这事和孙婆婆吴姑姑两人说了说。

  “总之一定是有所图。”孙婆婆说。

  “就是,结亲肯定是事先打听过的。特别是她家婆婆这么厉害,又已经娶过两个儿媳妇了,能不好好的打听过吗?总是当时姜家有什么值得她看中的。”姑姑也说。

  “哎,春花姐摊上这么个人家,只怕还有苦日子在后头啊。”丑姑头疼的说。

  “你也想得太多了,也许等她生个大胖小子了,她婆婆就好了呢。”姑姑劝道。

  她的话,却让丑姑更加担心,说:“那要是连生两三个女儿,岂不是没了活路?”

  “她不可能连生三个女儿的。”孙婆婆冷哼一声。

  “为什么?”丑姑和姑姑都不约而同的问道。

  “你们想啊,这样的家,会让她连生三个女儿吗,多半是一生下来就直接弄死了吧。最多让她养活一个女儿。”孙婆婆的话,令丑姑不由的打了个寒战。

  姑姑居然很是认同的说:“是啊,这种事情多的是。要是家里不缺这口吃的,兴许还能随便养养。我小时候都见过人家是直接扔茅房的。”

  她也想起来了,她小时候就见过村里人这样处理刚生下来的女婴,还不是一户两户的,并且也没有人说什么。好象大家都认可,女孩子不值钱,不值得养大,特别是家里已经生了一两个女儿的。

  她的话令丑姑脸都白了。她也不是不谙俗世的小孩子,也听说过一些这种事情。但那都是离她很远的,没有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但现在被人家这样完全不在意的说出来,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孙婆婆立即发现了丑姑的变化,连忙说:“别瞎说了,丑姑也别怕。这些烂心肝的都是极少数人。还不是有些人家把女孩子当宝贝养大的啊。”

  “就是,就是。丑姑别怕啊。越是家里娇养大的姑娘家,越能嫁个好人家,过着夫妻和美的好日子呢。”姑姑也知道吓到丑姑,连连安抚她。

  丑姑长叹了声,再也没了谈话的兴趣。

  这天夜里,丑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仔细想着姜春花的事情。她想来想去,也从姜家找不到一点儿可图之处,直到想到吴猎户和她娘这对夫妻,她才突然明白了这家只怕也是打了吴猎户的主意,才会和姜家结亲的。

  那时候吴猎户对姜家多有帮衬,两家就象一家人似的亲密。姜家的日子也过得不错,吴猎户把姜春花当女儿一样的在疼,除了给自己孩子做衣服时分点布给姜春花做衣服,逢年节时还会给她打点小首饰或者买点漂亮的花布等等。

  这婆婆只怕就是知道了这一点,想着姜春花出嫁吴猎户怎么样也得添几样好东西,平时姜春花回娘家,也能从吴家拿些山鸡野兔子回去吃。

  丑姑简直无法想象,怎么有些人就这么不要脸,这真是应了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显然这婆婆算来算去,都没有想到吴猎户会突然去世了。而姜春花就由原本可以带超过三两银子的嫁妆,甚至还能时不时的从吴家拿些山鸡野兔子什么的回去,变成了只有那么点嫁妆,还一点儿也好东西也不可能拿回去了。

  所以这家子人因为没有得到预期想得到的利益,就时不时出狠手折磨姜春花来出气了。只是他们却没有想过,儿媳妇也是他家的人。不,他们根本就没把儿媳妇当过人,儿媳妇不过是传宗接代包干活的工具而已。

  这样的结论,令丑姑心情非常不好,心里戚戚焉。她甚至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这样的媳妇大军当中的一员。其实现在她回头仔细想想,才发觉,姜吴村里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显然,整个社会大环境都是这样的。女人地位很低就不说了,还有大部分媳妇得被同样是媳妇出身的婆婆搓磨。

  丑姑几乎一夜没睡,第二顶着个黑眼圈起了床。孙婆婆吓了一大跳,说:“昨天真的吓到了?”

  “也不是,就是觉得当女人太苦了。来世我一定要投个男胎。”丑姑惆怅的说。

  这年头的女人社会地位太低了,一切都得依附于父亲,男人,又或者是儿子。一想到自己的命要捏在别人手里,她就不得劲。

  孙婆婆听了她这甚是孩子气的话,笑道:“那些大户人家的女人们生活得也很不错啊,也就是穷人家的女人过得这么苦了,其实穷人家男人也不过是比女人好过了一篾片而已。他们还不是一样吃不饱穿不暖,还有干不完的活啊。”

  “其实姜姑娘过的不好,也是因为她太年轻,脸皮又薄,还不会懂得哄得男人的心。”姑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如果宁家不出事,她一样也能过着富贵的生活,享受着男人的宠爱,除了没有正妻这个名份,她其实面子里子都得到了,比正房太太还更舒服呢。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比正房太太更懂得男人的,会哄男人,男人才会把一切都送到她面前来。要是她处在姜春花这个地位,她一定会先想办法收拢男人的心,让他站在自己这一边,婆婆自然就不会这么过分了。

  孙婆婆没有制止吴氏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孙婆婆已经知道丑姑心性成熟,不能用常人的目光来看她。吴氏说的这些话,让她听听也有好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丑姑嫁的男人,就是个好男人啊,这御夫之术丑姑学学也有好处。

  起码不用怕被别人阴里整了去,还不知道自保。不少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会偷偷学这些东西的。哪个女人不愿意过着夫妻和美,婆媳和睦的日子啊。

  丑姑听得她这么说,又想起她的身份来,连忙说:“要是今天春花姐还不回去,我把她叫过来,你教教她。”

  丑姑都忘记了,这位才是女人战斗中的胜利者呢。宁家说起来家风可是正的很,从宁二那些零星的话中,她也能知道,这个吴氏在宁家可是掀起过一阵浪,还令他祖父母不敢真正下死手整她,生怕因此与儿子生了份。所以,他们不得不为这个吴氏破了例。睁一只眼闭一眼的看着儿子一心宠爱这个女人。

  显然这女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她即斗得过正房太太,又还令得男人斗赢了父母,一心宠着她。其实算起来,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因为儿子而爱屋及乌。而吴氏就是这个乌。要是姜春花学会了这一招,当了这个乌,也不用过得这么苦了。

  吴氏点点头,颇有些自得,只恨不得多在丑姑面前露点自己的才能。她在这个家里,除了干家务活,就是做针线,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日子其实也很无聊的。

  孙婆婆却突然咳了一声,打断了她。

  吴氏看了孙婆婆一眼,立马明白了她是提醒自己不要说的太多,毕竟丑姑还是个没到要出嫁的小姑娘,连忙笑道:“改天姜姑娘再来,我和她闲话几句。你不是说她针线活做的很好吗,我正好有个样子要请人帮个忙呢。”

  “好,好。”丑姑连忙点头。

  她自己也不懂婆媳战争,甚至在男女之情上也只是个失败者。她所有的经验都来源于小说电视剧网络八卦等,虽然自己多少有些心得了,但想让她教会姜春花,却还差得远了呢,就是现代婆媳关系还是个大难题呢,就更别提这是古代了,婆婆对媳妇有着绝对的管控权。

  所以,还是让这位胜利者来教教姜春花吧。希望吴氏能有点真材实料,能让姜春花的日子好过一点。

第121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丑姑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