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丑姑传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3-27 16:38:12

  “明儿,你说爹怎么不置办几亩地呢?”丑姑问。虽然她猜测到吴猎户多半是因为没有银子置田产,但也不能说完全就是个原因吧,不说多的,一两亩薄田吴猎户应该能置办得起。

  “有次爹是说要去买两亩田,可是那回爹把银子拿去买了笔和书。”明儿说。

  “笔和书,是想让你念书吗?”丑姑惊讶的问道。

  “爹就教我们认过几个字。爹说,要娘教我们的。”明儿答。这事,丑姑居然没什么记忆。原来吴猎户居然还动过让孩子们念书的念头。不过估计是因为银钱不足,想先在家里自己教孩子认些字打点基础再说。

  “书呢?”丑姑追问道。

  “娘收起来了。爹给娘买过好多书。”明儿答。

  这下子,丑姑真正明白了,吴猎户赚的银子都上哪儿去了,搞了半天,还买了不少书。要知道,古代书可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呢。敢情那妇人居然读过书会识字,搞不好文彩还不错。要是妇人能教明儿读书,别的不说,她自己起码也能跟着识几个字,以后就不用怕别人知道她识得字了。

  “那明儿还想读书吗?”丑姑问。

  “想啊。爹还说送我去学堂的。”明儿答。

  “那好,明天开始,你让娘教你识字,带上小弟一起。”丑姑说。

  “可是,娘要是不乐意呢?”明儿有些害怕的问。

  爹也是这样说的,让娘教他们,可是娘并不太愿意,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教过,就是胡乱捡一本书,随便教几个字,应付应付而已。吴猎户不说,她也就不教。

  “她会乐意的。”丑姑冷笑几声,说。她正愁找不到事情给那当娘的妇人干,这不正好吗。大家都得干活,凭什么她一个成年妇人要养尊处优啊,教孩子念书,也不算什么重活。

  明儿大喜,乐道:“太好了,又可以念书了。”他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能念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爹曾经说过,一定要送他去念书的。还说,念了书,就会有出息的。

第18章 银子

  宁二和柱子回到家,柱子阿爷看着他们只带了些菜回来,就知道今天收获并不多,心里有些着急。虽然他不管事,家里的事情任凭宁二做主,但是家里没多少粮食,这可是大事。

  “先吃饭吧,丑姑弄的菜格外好吃。”宁二笑道。老爷子已经煮好了饭,就着丑姑炖好的鸡肉,一家三口吃得还是很满意的。

  特别是柱子吃得头都不抬,宁二还特意多给了两块鸡肉放在他碗里。老爷子不赞成的说:“二爷,您自己该多吃点,养好身子才是正事。”

  “我哪里象柱子这么能吃,吃不了太多。往年这个时候,我就难得进荤腥。”宁二不以为然的说。

  老爷子想想以前的生活,也默然了,看着宁二脸上露出了怜爱的表情。

  “你也别太担心了。我不会饿着自己的。你看看,我现在就是这种粗食也能吃一碗,还吃了不少的菜。”宁二说的也是实话,他已经吃饱了,老爷子当然看得见,这才心头微松。确实只要能吃得下去,这身体总是会慢慢养好的。

  “哎,早知道这样,当初……”老爷子说了半句话,又默然了。世上哪里有当初啊,这可没得寻后悔药吃。

  宁二倒是想开了,心情不错的开玩笑道:“不然,我们在这屋子里四处寻寻,指不定还能找到些金银财物呢。老祖宗特特建了这房子,总不可能什么也没留下吧。”

  “还真有可能呢。今天我们就好好在屋子里寻寻,说不定就能寻到什么宝贝呢。”柱子阿爷居然很认同他的话。弄得宁二简直哭笑不得,这屋子虽然还算不错,但空荡荡的,哪里有什么值钱的家什。他到现在只是庆幸,老祖宗当初心血来潮还回来盖了这间屋,不然他现在只能盖间草屋来安身了。

  老爷子还真是说风就是雨,居然真的带着柱子开始在屋子里四处搜寻,每个房间,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宁二看着他们这样认真,不好打击他们,只得自己也跟着找起来。

  还别说,他们这样找,最终居然在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只箱子,里面放着一堆七零八碎的东西,全是孩子的玩物。比如弹弓,不倒翁,风车,泥胖娃娃,甚至还有些笔墨纸砚。但这些玩物居然都象是新的,好象买回来,并没有人玩过,就存放在这里。宁二拿起一把弹弓,发现弹弓居然还好好的,还不完全象是小孩子玩的,力道竟然不小,就他这个臂力,居然得用十分力气才拉得开。

  “柱子,这个你去试试。”宁二大喜,随手递给他一块圆圆的小石头,让他试试弹弓。

  结果,柱子用这个弹弓居然把小石头子射出去好远。可见这弹弓的威力还不小。

  “好玩。”柱子非常开心,得了个新玩物。

  “别玩坏了,明天我再教你玩。”宁二连忙要回来,好好收着,有了这个玩意儿,说不定就能打到更多猎物了。总共有三把弹弓,宁二让柱子把另外两把弹弓也拿出去试过,都是好的。

  “这是谁玩过的?好象都很好呢,象是从京城里带来的。”柱子阿爷非常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宁二也非常不解,这一箱子玩具,说来也不值钱,但手工都非常好,品相很不错,又是从京城带来的。他有些怀疑是当初老祖父回来盖房子时,带回来给村里孩子们的礼物,有可能是没有送完的,放在这里后来忘记了。

  “再找找看,还有没有值钱的东西?”柱子阿爷有些期待的说。

  宁二把笔墨纸砚小心的放在一边,这些东西也算是值钱物,现在他没银子去买了。虽然这些都是普通货色,但拿来用用还是可以的。

  在箱子里的最下面,他居然发现了几个小荷包。这下子宁二和柱子阿爷都看出来了,这正是宁家拿出来作打发用的小荷包,里面装的一般是银锞子。

  “有银子了。”宁二笑道。

  两人各自打开一只小荷包,里面果然都装着半两重的银锞子。总共就六个银锞子,加起来值三两银子而已。

  “哎,就这么点儿了,要是装的金锞子就好了。”宁二有些失望的说。三两银子而已,只能够他们维持今年的生活。

  不过他一想到,这些是拿来村子里赏人,肯定用不上金锞子,就是这个银锞子都是选的半两重的。他们家也不算是多么富贵的人家,不可随便出手就是一两二两的银子来打发人。金锞子是专门用打发某些紧要人物的。平时并不常用。

  一来是因为宁家祖上几代都没当上大官,二来是因为他父亲这一代,没有人出仕,宁二父亲打小就念不好书,他的弟弟还是个体弱的,长年累月的吃药,就是为了给他养病,家里花费可不小。

  而他那个连累到他们家的姑母家,因为女儿攀了高亲,祖父母为了给女儿撑腰,也为了面子上好看,还陪嫁了大量陪嫁,几近把家里搬空。不然,宁家祖父回村里来盖房子,也不至于没银子给宁家自己也置办一些田产。就是这栋房子除了是砖瓦房之外,装饰得也很普通,家里并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不然,宁二就是靠变卖家什,都能够维生了。

  “哎,哎,二爷,你看,这里还有一个。”柱子阿爷突然兴奋起来,指着风车说道。

  宁二拿起风车,果然看到有块银子居然掉在风车里面了,正正的卡在那里,他掏出来一看,居然是个五两的银元宝。

  “哎哟,发财了。”宁二也激动起来。这五两银子,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可以算是一笔巨款了。

  “快点,快点,去给祖宗们上香。”柱子阿爷开心的都快语无伦次了。

  当时宁家的人全被砍了头,上头允了宁二去收尸体,实际上也不是他收的,他当时都已经晕了,哪里还有力气。是柱子爷孙两去收的,当时那个境况也不可能好好的安埋,有与宁二相好的人偷偷给了点银子,柱子阿爷就直接买了块地方,把那一群人给囫囵安埋了。然后,就带着宁二返乡了。

  回到宁家村后,老爷子就直接在家里弄了几个牌位,安置在角落那间空着的小房子里,让宁二过去烧过香烛纸钱等物。要是过年过节的,也可以在家里祭拜一下大家。毕竟他们不可能专程再回到京城去祭拜。甚至宁二现在根本就不可能离开这里回到京城去。

  宁二规规矩矩的磕头了,烧了香了纸钱,心里默念:“感谢祖宗,留下了这些银子给我,助我过难关。”

  总共得了八两银子,这下子老爷子狠狠的松了口气。

  “这几天去趟集镇,家里是得买点米粮了,添些东西了。”宁二笑道。

  他做梦也没想到,居然还能在家里找到些银子。不过,这等好事,是不可能再有了,宁家的境况他很明白,所以他就得靠这八两银子来慢慢经营这个家了。

  老爷子掐指一算,说:“嗯,是得出去一趟了,快了到七月半,还得多买些香烛纸钱。幸好找到这些银子,不然,我们连买这些东西的钱都不够呢。”

  就这么一句话,宁二的好心情立马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是啊,快到这个节了,宁家也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亲人们全都死了,他连去上坟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家里表达一下心意了。

第19章 相互

  第二一大早上,宁家人吃过饭,就出了门。去的时候,三个人轮换着二人一起骑马,可比单纯靠走速度快了很多。

  这个叫松云镇的集镇并不大,横竖就两条街,不过人倒还不少,虽然不能和宁二以前呆京城,近郊等大地方相比,但也算是个热闹地方了。

  宁二颇有兴致的仔细在街上转了一圈,又细细的各家店铺转了一遍,柱子阿爷见宁二有兴致,也就由着他东转西逛的。还不时的提醒他:“少爷,要不要买点您喜欢的东西。”现然手头有了几两银子,老爷子心里也宽松了不少,他心里总认为这是宁家的祖宗们在保佑宁二少呢。有了这种思想,他现在对银钱之事,不再伤神了。

  宁二摇了摇头,说:“我不过是看个热闹,这地方上次也就是经过了,没精神看几眼。”

  他到了宁家村之后,去过的地方就是丑姑家那边及山边上。今天总算是来个新鲜地方,他不过贪图新鲜,多看几眼而已。就现在几两银子的家底,光是混饱肚子就艰难,哪里还有心情买东买西哟。

  柱子在这种时候,眼睛就光看着买吃食的摊子了。不过他虽然智商有障碍,人却还是蛮听话的,紧紧的跟着宁二和阿爷,一步也不敢错开。

  “最紧要的是买些米粮及香烛纸钱。难得祖宗们赏了银子,这次可得多买些烧给他们。”老爷子低声交待道。

  宁二点点头,心痛得难以呼吸,挥了挥手示意他自己去选购。宁二自己并不太懂这些东西,但家人全部死了,这是第一次祭拜,肯定是要多买些的。当初安埋时,是草草下的葬,好多东西不齐全,那时候哪里顾得上什么。这次怎么说,也得好好弄一弄。

  老爷子挑挑捡捡的,香烛纸钱等物各买了不少,装了一大篓子,才收了手。难得见到这么大的主顾,掌柜的算帐时还抹了零头,却也足足花了五百钱,半两银子呢。

  办好了这件大事,三个人又转到米粮铺子,买了五十斤粮食,这次是宁二做的主,买的半粗粮,不象他们平时吃的那么好。老爷子虽然心疼宁二,也没说什么,毕竟现在日子艰难,不太可能顿顿吃得上细粮了。粗粮便宜些,能多吃几顿。

  接着三人又去杂货铺子里,买了十斤盐与三斤油,再加上一些日杂用品,比如装咸菜用的大大小小的坛子,装菜的小钵子大碗,洗菜用的筲箕,篮子等物。杂七八拉的东西买得多,又买了一对大竹筐子才把东西全部装好。

  虽然宁二是算了又算,省了又省,还是这么一下子就花去了一两银子。花得宁二心疼的直皱眉头。一家人不事生产,坐吃山也空。这好不容易在家里找出来的几两银子,也就能助他度过一年半载的,如果不快点找到生存之道,往后的日子他完全不敢想象。

  看着柱子咽着口水看着热气腾腾的面铺子,宁二狠了狠心去买了十个杂面馒头回来,包子他也不敢买。猪肉他更加不敢买。那五两的银元宝他是不打算拿出来用的,是得留到明年再买地用的。也就是说,他只打算靠这三两银子来过日子。所以他心里还在盘算着明天去看陷阱的事呢,希望到时候能弄到些猎物,来换点银子。

  “吃馒头吧,等以后有银子了,我再买包子给你吃。”宁二有些歉疚的对柱子说。不是他舍不得,实在是吃不起包子啊,其实他自己闻着肉香味的包子,也偷偷的咽了几口口水。

  柱子倒不计较包子还是馒头,只有有吃的就行了。他乐呵呵的笑着,接过馒头,大吃起来。柱子阿爷擦了把泪,和宁二也一人一个馒头啃起来。这种时候,就是这种半白面的馒头也算是极好的吃食了,这种馒头以前宁家的下人也不吃。可现在宁二却吃得极香。老爷子看着他,心疼得直想哭。

  柱子一口气就吃了三个大馒头,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宁二和老爷子一人也就能吃一个。剩下的五个馒头带回家。

  回到家后,宁二拿了三个小坛子,再装了一小坛约三斤盐,对柱子阿爷说:“我明天和柱子去打猎,前儿得了丑姑两坛子酱菜,这点盐给她,坛子就拿新的还给他家了,他们家日子也艰难,盐也得买。”

  “应当的。就算菜不值钱,盐还得买呢。”老爷子也赞同的说。

  “是啊,要是有银子,我还巴不得送点米粮给她。”宁二有些伤感的说。

  歇了一夜,早起宁二带上柱子准备出发去打猎了,老爷子帮他把昨天弄好的小坛子和盐放进竹篓里,柱子接过来背上了。

  宁二却又转头回去,从箱子里拿了个泥制的胖娃娃出来,说:“带去给丑姑的小弟弟玩,这些玩意儿,我们也没人玩了。”

  老爷子点点头,这都些小孩子的玩意儿,拿去送人再好不过了。

  宁二拿了娃娃,想了想,还是又对老爷子说:“把那两个馒头拿来给我。”

  老爷子连忙转身去灶房把馒头拿过来了,昨天剩下的五个馒头,早上吃掉了三个,就剩下这两个了。这还是大家省下来的。不然就五个馒头,一顿就吃光了。这两个馒头,宁二是要送给丑姑家的。

  两个馒头是太少了,可是他家也就这么个境况,自己都不敢放开肚皮吃,送人就只能意思意思了。他现在只盼望能多猎到些野物,多分点给丑姑他们家。

  “两个馒头也太少了,有些拿不出手,他们家有四口人。”宁二有些为难的说。可家里实在找不出什么东西可以送人。

  “眼下他们还能过日子,等他们实在捱不下去了,我们再分点粮食给他们。”老爷子安慰他说。

  宁二想想,也是这个理,这才拿了东西带着柱子出了门。

  丑姑也和宁二没客气,接了宁二送给她的盐和两个馒头。他们家还真的要去买盐了。看到那个胖娃娃的玩意儿,她十分意外的说:“真是有心了。”

  小弟接过胖娃娃,十分开心,丑姑连忙教他说:“快说多谢宁大哥。”

  “多谢宁大哥。”小弟笑眯眯的冲着宁二道了谢,拿着胖娃娃连馒头都顾不上了。

  他也不是完全没玩具,只是非常少,都是玩厌的了。这个泥做的胖娃娃,做工非常不错,比他平时玩的玩具可高级多了,就是丑姑也多看了几眼,心里暗自惊叹这胖娃娃做的精致。

  穷人家,基本不会去买玩具来给孩子玩,所以小弟玩的都是以前吴猎户自己随手给孩子们粗制乱做的,实在算不上什么。

  “别说这种话,我才是真的要多谢你呢。经常吃你家的菜。”宁二连忙说。

  “嗨,那不算什么。走吧,走吧。”丑姑笑了笑,带上明儿和宁二柱子出了门。

  路上,宁二对丑姑说:“你试试这把弹弓,要是能拉开,也在家里练练,说不定能拿去打点什么小东西。”

  “哟,这是哪来的,好东西啊。”丑姑大喜,连忙试着拉了拉,力道果然还不小。

  “昨儿在家里翻了翻,找出些小玩意儿。”宁二解释道。

  “哦。”丑姑这才知道,那泥娃娃的来历。她就说呢,宁二说穷得快吃不上饭了,哪里还能有银子买玩具送人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丑姑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