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当太后的这些年!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瑟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8 KB   上传时间:2018-03-28 16:30:37

  这事决策后,其他次辅也接着畅所欲言,述各地州府上书之事。杨太后听完后,觉得很满意,一来内阁大臣们报备的事务与厂卫暗承上来的内容基本一致,二来,受小冰川时期的影响,灾难时有发生,但应对及时,就算出现饥荒的现象,也没造成时局动荡、激起民变……

  ——至于高迎祥所带领的那支农民起义军,高迎祥死后就呈现一盘散沙,根本就不足以虑,所以这才是杨太后基本上觉得满意的由头。

  禀告完政事后,内阁成员们很快就告辞离开。他们走后,杨太后革令朱慈燐认真学习,最好将那一桌案的奏折批阅完,自己则顶着朱慈燐小皇帝哀怨的眼神,领着说话、嗯,还有点结巴的朱淑婒,去了储秀宫。

  此时朱慈燐年龄还小,所以已经多年未选秀,且储秀宫里住的不是待选的秀女,而是被俘的两位鞑子公主,马喀塔和丽塔。

  丽塔年龄还小,蒙古话以及满话都说得不太利索。而她的姐姐马喀塔呢,则已经开始学习汉语,见到雍容华贵的杨太后以及娇俏的昭仁公主到来后,甚至能用流利的汉语向两人问好。

  “别那么多礼了。”杨太后摆摆手,笑眯眯的道:“哀家来此是为了告之两位公主,你们的父汗已经同意哀家和亲的提议,准备过几日就安排人将嫁妆送来。所以你们啊,就安心的紫禁城住下吧,毕竟这里以后也算你们的家。”

  等杨太后说完,一旁会说几句蒙古话的宫娥赶紧将杨太后所说的话翻译成蒙古语,霹雳巴拉的说给了马喀塔和丽塔听。

  丽塔懵懵懂懂,而已经懂事的马喀塔则满心苦涩。果然,他们如雄鹰一般伟大的父汗,宁愿他们‘和亲’大明,也不愿低头接他们回家。

  想到模样俊秀好似女郎的大明皇帝,马喀塔微微垂下眼帘,那张带着淡淡高原红、形状好似圆饼子的脸上染上一抹红霞。

  “我和妹妹会听话的。”

  这话说得……

  朱淑婒挑眉,那张酷似杨令月的俏脸闪过一抹意味深长。“马喀塔和丽塔,如果觉得闷了,可以来找本宫玩!”

  好吧,说朱淑婒是小结巴也不全对,至少今儿对着马喀塔和丽塔说话时,说词还是很连贯的,听不出结巴的味道。杨太后听到耳朵里,心中别提多安慰了!嗯,咱小闺女好好练习练习,应该能改正结巴的问题。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乐极生悲,套在杨太后这儿也实用。这不,刚领着朱淑婒在两位鞑子公主面前刷了一下存在感,离开储秀宫、在路过御花园时,碰到正准备去找朱慈燐的戚嗣昌和徐仁(徐光启的孙子)时,不知怎么回事,面对戚嗣昌那张小小年龄就透着刚毅方正的小脸蛋,蓦然红了脸颊的朱淑婒,又开始变得成了小结巴!

  杨太后再次无力扶额。

  这死丫头,小小年龄就学人家思慕少年郎了。而且思慕就思慕吧,反正这年头不管男的女的、都比较早熟,但问题是再怎么思慕人家,你也不能变成小结巴,连吐字都不清晰吧。这样一来,哀家也不能违心说你这只是小毛病、不会影响以后夫妻和~谐啊!

  只觉得自己脑门突突开始疼的杨太后,让戚嗣昌和徐仁跟着自己回了乾清宫,然后认命的接过批改奏折的工作,无语的目送朱慈燐领着两个伴读,外加小结巴姐姐飞快的遁离。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再怎么忙碌也无非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繁琐的事。到了五月,皇太极不顾杨太后的婉言‘劝说’,还是派遣了一支充斥着探子的送嫁队伍,企图到达京师时、打听火器的讯息。

  杨太后早就防着皇太极这一手,所以送嫁队伍一入关,途径延绥一带时不幸遇到流寇作乱,两位公主的嫁妆被抢了不说,所有送嫁人员全都横尸山野、找不到活口。

  此不幸的消息传回京师后,已经从小狐狸逐渐从成了精的狐狸转变的杨太后装出义愤填膺的模样,严厉陕西巡抚孙传庭剿灭流寇、给后金一个‘交待’。

  这事本就是孙传庭接秘旨做下的,自然心领神会明了杨太后的意思,大张旗鼓的带兵在延绥一带游山玩水一通后,孙传庭砍了几个当地的地痞流氓、意思意思的给了后金一个‘交待’!

  枭雄本色的皇太极自然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想借着此事发难吧,杨太后毕竟有言再先,说最近闹匪不安定,送嫁一事就免了吧,大明内务府自然会为两位公主准备嫁妆的,而且事后,大明一方也是给了后金‘交待’的,别管这交待的水分有多大,但面子上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皇太极想发难,都找不到好的理由发难。

  难道就这么算了……

  恨得一张脸扭曲的皇太极搓了搓牙花,决定礼尚往来,好好的支援支援孔有德,再让高丽出兵、骚扰一下辽东守军,就算不能真正的打一场,也要好好的恶心恶心一下大明。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明达不知道聊斋是啥玩意儿,但这并不妨碍他像只狡诈的小狐狸、开始跟随自家姐姐的脚步,暗搓搓的给皇太极以及后金那一波人不断的挖坑,以期达到消耗满洲八旗的有生力量。

  “我觉得姐姐说得没错,咱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何须惧怕人口总数只有小几十万的建奴鞑子。”明达笑得光风霁月的对熊婉优以及他的老丈人熊廷弼说道:“鞑子们叫嚣着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除了宣扬建奴鞑子骁勇善战外,也暴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建奴鞑子人少。

  咱们不和鞑子们正面对抗,坚决实施‘坚壁清野’之策,慢慢的和鞑子们,采取蚂蚁吞象的蚕食办法,一点点的消耗掉鞑子们的青壮,然后灭国吞并不费吹灰之力。”

  “这办法好是好,就是时间太长了一点,说不定要十几二十年才看得到成效。”熊廷弼一脸惋惜的说:“老夫可要努力的活长一点,不然就看不到这一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成!o(* ̄︶ ̄*)o

  ☆、第八十三章

  泰昌五年上半年就这么‘平静无波’的过去了, 为什么要用引号括住平静无波四字呢, 则是因为大波动没有,小波动却时不时的蹦跶出来、扰人心情。

  据孔有德被总兵官朱梅修围墙围困于登州后,孔有德军不能出, 便开始利用登州城中原有的火炮炮击官军。

  朱梅为了避免无为的伤亡,只得继续采取拉锯消耗战的办法,慢慢的磨掉叛军人数和他们的斗志。

  如此一月过后,挑唆孔有德叛逃的李九成率先坐不住,出城与官军死战,被朱梅射杀与阵中。

  李九成死后孔有德欲弃登州入海,企图从海路逃亡鞑子所在地建州。朱梅早有所料,派手下将领龚正祥等率舟师拒于海口, 等着孔有德送来门来。

  只不过天公不作美, 正当两方对持时,猛烈的大风突起, 竟然将船只掀翻。于是孔有德险胜,俘获了龚正祥。只是船只皆损毁、孔有德就算胜了,也不得出海逃亡, 只得退回登州城继续与官军对持!

  如此一来, 朱梅与孔有德之间就有得耗了, 登莱巡抚孙元化心怀幻想,认为孔有德是受人挑唆才做出叛逆之事,相信能够自己能够招抚孔有德的他,竟然上了一封折子, 提议应招抚孔有德为主……

  孙元化此折子上达中枢后,顿时如一颗小石子落进湖里、荡起层层涟澜,朝廷文武大臣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剿灭,一派自然是主张以和为贵,重新招抚孔有德回归大明怀抱……

  依杨太后的本心是及其厌恶这种没有民族观念、没有礼义廉耻的家伙的,但见朝廷上因为孔有德之事吵闹得厉害,杨太后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云淡风轻的开口。

  “施卿怎么看?”

  施首辅到底在杨太后手下做事那么久,熟知她的秉性。施首辅见杨太后居然问他怎么看,顿时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姿态,老油条的回答道。“臣自然谨听娘娘的嘱咐,娘娘说战就战、说和就和!”

  杨太后淡淡的扫了施首辅一眼,懒得开那个口骂他和稀泥的态度,便将视线放在了一力主张招抚的大学士周延儒与兵部主事张国臣身上。

  “周卿和张卿怎么看?”杨太后淡淡的开口道。

  “微臣认为孔将军乃是受人蛊惑,所以才做出如此叛逆之事。”大学士周延儒首先出列拱手回话道:“微臣认为只要派能言善道者前往登州,晓以大义,孔将军一定会认错投诚!”

  “禀陛下、娘娘,臣不才愿前往登州说服孔将军!”周延儒一说完,杨太后还没开口表态呢,有人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到阵前招抚孔有德等人。

  杨太后一看,原来是跟周延儒一路货色的张国臣,不免腻歪的道。“流寇招抚、叛军招抚,对于后金也应以和为贵、不可再犯兵戈。哀家就纳闷了,张卿你是怎么做到兵部主事的,怎么别人都是主站、你却始终主和呢。哀家不明白,张卿是心怀仁慈呢,还是收了好处……”

  “肯定是收了好处。”眼见自己母后又开始怼人,有心插一手的朱慈燐瞪圆了眼睛,显得异常气愤的道。“这种为了私利枉顾朝廷、百姓的货色可不能在留在中枢朝廷,当贬为白身才是。”

  杨太后笑了,很满意的笑了。“既然皇帝这么说,那就摘了张国臣头上的乌纱帽,贬为庶人。”

  于是、就这场突如其来变故傻眼的张国臣被拖出了金銮殿,于是一力主张招抚孔有德的周延儒也不敢再开口,生怕火烧到自己的身上。

  只是周延儒以为自己闭嘴不开口就万事大吉,那就太天真了。刚才阖目间,杨太后已经回忆起这现任礼部主事兼文华阁大学士的周延儒是哪号人物呢。

  尼玛这货不是历史上自请视师,却假传捷报蒙骗崇祯帝,骗取了太师之位的伪君子吗。杨太后对于手下虽说重才华、不怎么管私德,但对于这种居然在历史上名声不错的伪君子,还是很不喜、甚至厌恶的。

  不过鉴于礼部乃是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的部门,算是六部中最清闲的衙门,所以杨太后在没有好借口之前、也懒得动他,只呵斥了几句,刚毅的表示不招抚孔有德。

  “孙卿提议招抚叛将乃是好意,只是到底达不到威慑作用。哀家不想在孔有德的身上开了先河,让将士们认为背叛没啥,只要事后表现出悔意、朝廷就能重新接纳……

  哀家不想继孔有德叛明之后、背叛之事层出不穷,所以哀家明确的告诉尔等,这不可能。哀家不会同意招抚叛将!

  传哀家懿旨,朱梅为副都御使巡抚登莱,擢参政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让徐从治驻守莱州城,防备孔有德部曲西进。至于叛将孔有德的亲眷皆下大狱,秋后处决!”

  杨太后本想任命新军统帅戚承志协助追剿孔有德的,但想到戚承志已经秘密领了秘密出海练兵去了,便没有点戚承志的将、而是升了朱梅的职,让他全力主持围剿孔有德等人的事。

  至于原本任登莱巡抚的孙元化,杨太后在其被撤职之后、赏了一个大学士的虚职作为安抚,命他全力帮助明达布防辽东、管好火器维护工作就成,别管其他……

  朱梅升官为登莱巡抚、徐从治就任山东巡抚后不久,自知不能在登州水城困守的孔有德耍了一个小手段,居然从登州突围而出,跑莱州城而去……

  因为暗中有皇太极金银的接应,孔有德收拢了一大批地痞流氓加入叛军队伍,并裹挟沿路百姓、浩浩荡荡围攻莱州。

  因为早有所料,新就任山东巡抚的徐从治以及莱州知府朱万年早早的备足粮草,以莱州城城坚之势、设佛朗机炮布防,与孔有德部曲僵持半月之所。

  孔有德久攻不下莱州城,那叫一个心急火燎,因为朱梅已经命总兵邓圮、王洪等人率川兵万人自昌邑来援,昼夜兼程下,前来救援的川兵已经距莱州仅40里地。

  孔有德害怕遭受莱州守军以及来援官军前后夹击,便下令猛烈攻城。只是在墙头佛朗机炮的打压下,孔有德部曲损失惨重,仍然未能强攻下莱州城,无奈孔有德只得下令停止攻城,并率叛军近万人登船而逃…

  孔有德逃了后,官军穷追不舍,并料定败后必经长山、旅顺而投奔后金。于是驻守在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率兵严阵以待,与逃窜而来的孔有德部曲激战,大败叛军,成功擒获孔有德部将毛有顺、毛承福等人……

  旅顺,临海之滨,残阳如血!白沙岸边,海鸥鸣叫,声带苍凉,让临海眺望之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到底让那孔姓畜生逃了!”总兵黄龙转过投来,对着追击叛军而来的周文郁道:“文郁你说,这畜生会逃亡哪儿!”

  “如今高丽归降鞑子称臣,想来叛将孔有德会逃亡鸭绿江,在哪儿与鞑子兵汇合!”

  “大兄也是如此想的。”心情好转的黄龙笑着对周文郁道:“大兄已经给魏大人去了信,告之叛将孔有德的可能逃向,想来依魏大人之才,一定能妥善处理,不会再让叛将再好命的逃了。”

  “大兄说得是,小弟也是这么想的。”周文郁看了一眼血染白沙的遍地尸骸,不免有些一言难尽的意味。“大兄,咱们还是让人将尸骸收敛、免得让双方兵卒暴尸海滨。”

  怎么描述经过激战后的场景呢,或许只有战后幸存的将士口述才能再现眼前的人间地狱,但却远远比不上亲眼所见的发生在这临海之滨的血战,即使战事平息,仍透着令人心悸的血腥、恐怖和绝望……

  遍地都是尸骸,原本洁白的白沙早已变了色,远远眺望,就如同布满了奇奇怪怪形状的红色地毯一样,遮蔽了海岸,遮蔽了大地。入目所及之处皆是如此……

  黄龙、周文郁二人又在海岸礁石上站了一会儿,在大战中幸存下来的士兵搬着尸体、聚拢倒桐油就地焚烧后,这才一语不发、一前一后的离开了这前不久才发生过战事的临海之滨。

  过了几日,明达收到黄龙的传讯。与孙承宗、熊廷弼密谈之后,也料定孔有德必乘舟到鸭绿江与后金前去接应的鞑子兵汇合!明达有心借此良机,好好的跟鞑子兵打一场,便虚心请教孙承宗、熊廷弼二人有何良策。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o(* ̄︶ ̄*)o

  ☆、第八十四章

  孙承宗抚须而笑, 却是故弄玄虚道:“明达已有主意, 何必问老夫的意见呢!”

  明达佘然一笑,熊廷弼却是吹胡子瞪眼,不满的道。“老夫女婿问你, 你故弄什么玄虚,显摆你鬼点子多啊!”

  “你这匹夫,老夫怎么显摆了。”

  孙承宗跟熊廷弼二人就跟欢喜冤家一样,每天不吵吵几句,彼此都觉得不舒畅。这不对骂几句后,孙承宗丢下一句‘老夫不跟无脑匹夫计较’,便笑而抚须的对明达道。

  “打是要打的,只是这怎么打, 还得细细研究!毕竟大张旗鼓的率兵从辽东赶往鸭绿江, 必引起鞑子的主意。唯有化整军、零散出兵、再在鸭绿江集合设伏,方能打叛将以及接应的鞑子兵一个措手不及!”

  “孙阁老高才, 晚辈叹服!”发觉孙元化计策和自己所想计策没多大出入的明达真心实意的叹服道。“晚辈已经在鞑酋面前排了号,想来晚辈要是有异动、鞑酋第一时间就会通过探子之口知道,所以晚辈须坐镇辽东、另做他事迷惑鞑酋。依老大人所言, 何人可接此大任?”

  “元素重伤过原鞑酋□□哈赤, 因此也不能统领此事。老匹夫, 你觉得何人合适!”

  “必之(孙祖寿字)不错,满桂那小子也不错!”

  “那就必之,满桂,以及麻登云一起分兵秘密潜入鸭绿江, 等叛将孔有德赶往鸭绿江与鞑子兵汇合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计策安出后,孙祖寿、满桂、麻登云三人一同齐心协力、将手下化整为零,在后金鞑子们的眼皮子底下成功的潜入建州卫,埋伏在了长白山南麓,居高临下的眺望鸭绿江,只等着叛军的到来。

  接到孔有德顺利出逃的消息后,皇太极就命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三人率领旗下牛录过鸭绿江接应孔有德所剩部曲。

  孙祖寿一行人比接应孔有德部曲的鞑子兵早一天到达鸭绿江。到达后,为了避免被后金鞑子兵察觉,熟悉山岭作战的孙祖寿一行人在长白山南麓集合,一边利用密林作为掩饰藏身之所,一边砍伐树木、做箭矢之用。

  建州卫所属的奴儿干都司早已沦陷,属于建奴鞑子的老窝。孙祖寿一行人乃是秘密潜入,根本不敢带多余的武器,只能带着没有装尾羽、木桩子的箭头、铁片,就地取材,现场制造箭矢、铁片刀。

  这天,飞鸟齐静,孙祖寿独自领部曲在长白山南麓的一个隐蔽的小山坳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他等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派出去侦察情况的斥候陆陆续续的回来。

  方圆五里以内,并没有鞑子兵的存在,只有前往鸭绿江附近侦察的几个斥候带回来了消息。说是就在离鸭绿江源头三里开外发现了军队驻扎过的痕迹,斥候怀疑应该是济尔哈朗所率领的鞑子兵,头天晚上就驻扎在那儿。

  ‘好险!’

  孙祖寿暗呼一声,转而派斥候去告之躲藏在其他山坳间的满桂、麻登云等部曲官军,分三路出了林子,朝着鸭绿江中下游奔去……

  如此疾行几日后,孙祖寿一行人按照沿路派出的斥候指引,埋伏在了鞑子兵和孔有德汇合后、都会走的必经之路上。

  辽东省城内,明达站在高高的城墙头上,一手扶着城垛,微微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朝着鸭绿江的方向望去,心中默默的念了据:“孔有德,十多日已经过去,想来你这个叛徒应该已经抵达鸭绿江下流,成功登陆了吧!这一次,你别想活着到后金去。”

  借着落日昏黄的光线,孙祖寿一行人如同石块一样、一动不动的蜷缩、爬在河案边靠近林子的灌木丛中,用茂盛的枝叶掩盖行踪。

  天渐渐地黑了,虫鸣蛙叫间,突然响起了马的嘶鸣声。马蹄践踏声从远而近,孙祖寿一行人动也不动,眼神冰冷、如看死物一样的看着金钱鼠髻的鞑子兵一个接一个的下马,人马皆饮河水、肆笑而又张狂的杵在河岸边,玩笑等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当太后的这些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