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喵崽要吃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09 KB   上传时间:2018-04-30 20:07:46

  周国安虽然记性比不上祁云,不过这厮性子憨直,还有股糙汉子的性儿,跟人打交道也是直爽,像个本地农村汉子似的,跟人没距离感,本村的一些年轻汉子都喜欢跟他玩儿。

  还有不少人约他忙过了这阵子就去山上打麻雀河沟里捞鱼的,周国安对这些都期待得很,说起这些就忍不住吧嗒嘴,那可都是肉啊。

  “祁娃子来了?赶紧坐婶子这里,一会儿咱们路上好说话!”

  “国安小子你坐前头去,你这壮实的小伙子可得占不少地儿......”

  “哟,吴丽那姑娘这么早就起来给你们烙饼子了?起得可真早。”

  “王三婶你家母鸡又生了这么多鸡蛋了?真能干。”

  夸人就夸人吧,还夸到母鸡身上去了。

  不过被祁云夸的王三婶子却是立马哈哈笑起来,满脸的骄傲,拉着祁云坐到板车上来,“那可不,我家小子成天就给家里母鸡挖虫子吃,一天生一个鸡蛋,可没一个偷懒的,这卖了鸡蛋攒起来可是要给娃子们交学费的,等他们努力读书,长出息!”

  “要我说这读书有什么用,是吧祁娃子?你看你们也是高中生了,不还是要被领导人拉来给我们种地?”

  说话的海四婶是村里有名的烂嘴婆娘,再好的事到了她嘴巴里都能嘲讽两句,人家家里办喜事都不乐意请她去,似乎尖酸刻薄已经融进了她骨子里。

  祁云也不生气,笑眯眯的摇头,“那还是要看运道,而且咱们华国在不断发展进步,以后需要知识分子的地方可不少,三婶子的想法很好,哪怕以后从学校回来还是要种地,可好歹走出去会写自己名字也会算账,不至于睁眼瞎被人糊弄。”

  原本落了脸子想要跟海四婶吵架的王三婶顿时就高兴了,拍着祁云的手背笑呵呵的朝海四婶斜了一眼,“就是啊,还是有知识的人思想觉悟高,不像有些人,眼里心里也就这么一亩三分地。”

  至于祁云说的话,前半段什么社会在发展他们是有听没有懂,只后半段那话简直就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有时候去粮仓那边卖点粮食,人家让签个名字都写不来,算账也掰着手指头掰半天算不清,那时候即便人家没笑只是多看自己一眼,也觉得人家是在心里笑话自己,脸上心里臊得慌。

  因着只有一匹老马拉车,所以是一部分人走路一部分坐车,等到半路了再换。

  祁云被几个婶子拉着先坐了上去,周国安因为被嫌弃长得太壮占空间,所以先坐到了前面赶马车的李晓冬身边,那位置在大家眼里看来可是很不错的,除非跟李晓冬关系好才能坐。

  推周国安去坐那里,看来婶子们对周国安还是挺喜欢的。

  祁云在后面跟婶子大妈聊天,无论是哪家熊孩子或是谁家老母鸡菜园子,祁云都能聊上两句,一时也是聊得热闹,叽叽呱呱跟一车的鸭子似的。

  周国安在前面三两口吃完了饼子就去请教怎么赶马车去了,虽然这车不是什么别的车,可好歹也带了个车字,周国安还是很向往的。

  马车走得慢悠悠的,从灰蒙蒙的夜色走到朝霞初起,半路的时候祁云也下车走了两段路。

  要说起来他这样年轻的小伙子全程跟着马车走路也是应该的,可那些个婶子就喜欢拉着他。

  这小伙子有知识,长得好,关键是还没有架子,谁说话都能笑呵呵的接上,即便是有不懂的也会认真的询问,倒是给他们这些乡下人一个做老师的机会。

  总之一句话,跟这城里来的小伙子相处实在是舒坦,婶子们简直恨不得拉回家做自己家的姑爷。

  可惜因着是知青的身份,让这些家里有姑娘的婶子们还存着最后一点顾虑。

  再说了,听说前儿晚上有人看见祁云拒绝了村长家的晓夏,李晓夏虽然性子是有点高傲,可长得好家里条件也好。

  那样的都被祁云拒绝了,看来这知青是铁了心要回城里的,婶子们心里转悠几下,一个个更是把那点心思压了回去。

第19章 书店

  要说为何昨天祁云他们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突然就有了那么多红着脸的姑娘跟祁云搭讪,却原来是因为头天晚上有人看见了祁云跟李晓夏说话的事儿。

  虽然隔得远听不大清,再加上祁云说话声音比较轻,可李晓夏说的话却也听了个大概。

  眼看着祁云头也不回的走了,李晓夏还留在原地一脸愣神的模样,村里那些在八卦方面格外敏锐的婆娘们可不就顿时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么?

  早上下了马车走路的时候躲着李晓冬,祁云甚至还被人拉着神神秘秘问起了这个事儿,祁云这才明白过来,不过面上只说没有这事儿,“李晓夏同志只是来跟我询问些事,并没有别的。”

  虽然拒绝了李晓夏,甚至祁云还挺烦李晓夏那类似于熬鹰训犬的做法,可哪怕是看在老村长以及李晓冬的面子上祁云也不会真拿出来说什么。

  没在祁云这里得个准话,婶子们虽然失望可也一点不影响他们说闲话的兴致,看昨儿李晓夏就没有上山送水往祁云面前凑就知道这里头肯定有事儿。

  到了镇上大家伙就暂且分开,其他人大多都带了要卖的东西,哪怕家里没甚东西,便是三瓜俩枣都要带上去试着卖了换钱,没有空手带钱去赶集的。

  即便是李晓冬都带了些粮食蔬菜要送去镇小学那边给自己爸妈,至于另一个嫁到镇上的小姑姑,之前已经送了一回了,也不至于次次都去送。

  一行人里也就祁云跟周国安两人两手空空,揣着钱跟票来买东西。

  “祁云,你们去了供销社就找我小姑姑李冬梅,你们要买啥东西她能帮你们拿好点的。”

  李晓冬赶着马车往公社那边去之前特意拉着祁云交代了一句,李晓冬也知道自己妹妹跟祁云的事儿。

  不过在他看来这都是小姑娘家家的感情事儿,跟他要和祁云交好并没有关系。

  对于男人来说,男人的交情跟女人的感情完全是可以分开来看的,哪怕李晓夏是李晓冬比较疼爱的亲妹子,不存在什么你不跟我妹妹好我就不跟你做兄弟的事儿。

  祁云笑着谢了李晓冬,李晓冬就架着马车走了,同去的还有李晓冬的五叔李继祖。

  李继祖为人寡言,祁云打过两回交道,只能说是认识的程度,这人说是陪着大侄子去开会帮忙照顾马车,事实上打着什么主意怕就不晓得了。

  不过老村长是明白人,祁云也没兴趣去管别人这些事。

  祁云跟周国安同其他人告了别,也不急着去供销社,就先在镇里逛了逛,说是逛其实也没啥好逛的,统共也就那么一横一竖两条街。

  一横乃以前摆摊做集市的街,不过现在也就三三两两摆着蔬菜鸡蛋之类的人。

  虽然供销社那边也收蔬菜鸡蛋,不过价格比较低,要是在这里自己卖的话,稀稀拉拉卖得少,可价格能稍微高一点。

  比如说是鸡蛋,在外面卖一般能卖到一个两分五厘钱,若是在供销社那边去卖则是两分钱,多了整整五厘。

  乍一看很少,可攒起来也不少,这会儿盐巴也才一分五一斤呢,多攒三个五厘就是一斤盐巴。

  虽然这边来买的人多半也就是几个几个的买,不赶时间的农村人都愿意早点来这里蹲着慢慢的卖。

  除了这条横向的街道,另外一条则是竖街,称为老街,听说是大锅饭以前很多人开店做生意的街道。

  李晓冬他们要去的公社就是在老街北边儿尽头,那边挨着的除了车站以外还有镇小学,目前李家镇还没有设置初中,只有走二十多里的路到另一个比较大的镇上才有初中高中。

  这会儿初中高中还是一个学校里,都是两年制,也就是一共学四年就是把中学读完了。

  祁云他们水月村到镇上的借口就是竖街南边儿挨着一个水库的那个方向。

  横街这边因着以前就是赶集的地方,故而被本地人叫做“农贸市场”。

  祁云两人在农贸市场转了一圈,见都是些苞米大豆绿豆蔬菜鸡蛋之类的,这些东西要是有需要的,还不如就在村里买,不仅能得个便宜些的价钱,还能让钱不流到外人兜里去。

  因此两人并没有买什么,转而又去了老街那边。

  因着现在不允许自己开店做生意,所以老街这边木板镶嵌的门市都是半闭状态,只开了两三块木板子宽的门让里面住着的人进出。

  虽然也有那私底下在家里帮人做衣裳鞋子被褥之类的,也有偷偷卖粮食肉类的,可那都是只跟知根知底的人做生意的,像是祁云他们这样的陌生人根本就不知道。

  路过一家信华书店的时候祁云跟周国安进去看了看,最显眼的地方摆的就是各种装订版的红宝书,另外就是些字典之类的。

  转了两圈,祁云最后就在角落里找了些过期的杂志之类的,报纸几乎没有。

  原本祁云还想着买过期的报纸了解京城那边的动态,结果倒是失算了,也是,这么个小镇哪有多少人会订报纸呢。

  既然没人订报纸,又从哪里来的旧报纸?

  “老板,我想要订报纸的话在你这里行不行?”

  这两年ZZ方面已经放得比较宽松了,再加上蜀地这边是南方,不像北方现在去买个东西还要对暗号似的背红书。

  祁云祖父下乡的时候是去的东北,后来也感慨过羡慕南边下乡知青,所以祁云对这些还算是稍微有些了解,刚才又同样的客人进来书店跟老板搭话并没有对口号,这才学了之前那个人的法子直接跟老板。

  周国安刚才进店的时候就已经紧张得话都不敢说了,在那里费劲的翻脑袋里那点内容,就怕对不上暗号要被抓去蹲大牢,哪里注意上一个客人是啥时候来啥时候走的。

  这会儿见祁云居然直接跟老板搭话不对口号,吓得脸都白了,抖着手在祁云背后偷偷拽祁云衣摆,一面还梗着脖子想要帮祁云补救。

  可周国安就这臭毛病,越紧张脑袋里就越打结,急得脑门都出汗了也没想出一句红话来。

  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人,刚才祁云他们进来的时候一直在埋头看书,这会儿听见祁云问话,这才从书里抬了头。

  因为年纪不大,加上现在上头也没有硬性要求,年轻老板也没觉得祁云这么直接问不合规矩,只有点奇怪的瞅了周国安一眼,不明白这位小兄弟怎么看起来紧张得很?

  难不成是怕他宰人故意抬高价格?这可是属于国家的书店,这可就看扁了他们这些本地人了。

  老板抬了抬鼻梁上的眼镜,然后拉开身前的抽屉拿出个本子来,“放心吧小兄弟,这里的价格都是规定好了的,全国通价,不会欺生故意给你们喊高价。”

  先安慰了周国安,然后老板才捏着笔问祁云,“订报纸可以,不过要先交钱,不然我们从城里拿了回来没人买,过了期就只能当废纸卖了。”

  又问祁云要订什么报纸,祁云就订了份人民日报,关注中央那边的ZZ动态。

  “订一个月的还是半年的?一个月的话无论大月小月,收一块二,能便宜三毛钱,要是订半年的就收六块六,一年十一块五块。”

  算下来当然是订一年的更划算,可十一块多也是吓人的价格,便是周国安都吓了一跳,很是心疼的瞅祁云,“要不然咱们俩一起凑钱订吧,反正我也能看。”

  虽然知道祁云家里有两个工人,这回下乡估计也带了些钱,可他们是要在乡下过不知道多少年的。

  周国安原本不怎么关心国家时事,可若是祁云想要订报纸,那干脆跟他一起凑钱订,两人还可以分摊。

  祁云也知道兄弟的好意,不过订报纸的事是他决定的,当然不能拉周国安凑钱,只摆手笑着拒绝了,另外让老板订一整年份的,“我看那角落有不少过期的杂志,老板能不能便宜点,我们都是刚分来这边的知青,家里墙壁有些掉泥巴,拿回去看完刚好能用来糊墙。”

  祁云这么干脆,老板自然高兴,连忙笑着让祁云随便去挑,“往常是一毛钱三本的,不过小兄弟你要就一毛钱六本,随便挑。”

  这会儿报纸是五分钱一份,杂志是两毛五到五毛钱一本,不过像是书店里这些过期杂志都是老板从别的途径在城里弄来的,收来的时候论斤,卖出去一毛钱几本也是赚的。

  这还是他们家自己的收入,不归书店。

  老板没想到还能有人在自己这里订一整年的报纸,这可算是一种人民的进步了,拿到公社那边也是能吹一吹的。

  要知道这会儿订报纸看的人要么就是那些城里当官的要么就是有钱的,可这会儿有钱人总能七拐八拐的跟当官的扯上亲属关系。

  普通老百姓吃饱穿暖都难,谁还会花钱来买报纸?即便是有那关心国家大事的也都是找过期的报纸来看,那个便宜不说内容也不变,只是要晚一点而已。

  就这还是城里才会有,像是他们李家镇这边,看报纸的统共也就几个人,那些人的报纸还是机关单位统一订的,看完了之后也多是带回家点炉子或者包书本之类的去了,半张报纸都不会空闲出来。

  祁云从兜里翻出钱交给了老板,虽然老板也说可以先交五块钱,其他的五个月后只要提前一个月交都成。

  也就是祁云从来不为钱财操心,不是说他以前有钱,即便是外出流浪的时候没钱祁云也从不让钱影响自己的心情。

  这一掏还是跟以前那么干脆利落,把一边的周国安看得心抽抽,便是老板也对祁云高看一筹。

  祁云倒没多想,纯粹就是不爱把注定要拿出去的钱捏在自己手里,既然兜里有现成的就直接交出去了事。

  祁云记得今年五月的时候中央那边应该就开始讨论批林整风的问题了,这是上面的人开始注重经济发展的征兆。

  还是那句话,科技要发展,知识人才是肯定要大批量需求的。

  到时候除了以前那些被批下来的知识人才要慢慢翻案恢复原职,对后续力量的培养也会得到重视。

  不过在看见黎明之前,还有一次最后的黑夜,祁云有心用笔杆子挣点零花钱,那肯定是要对上面的风向把握好,不然钱没挣到不说,还把自己给搭进去就惨了。

第20章 公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7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