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次子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邈邈一黍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8 KB   上传时间:2018-05-24 18:00:38

  一想到老祖宗要往二儿子这儿塞人,她就气不打一处来,之平才十一岁,要那些妖妖娆娆的小丫鬟干嘛,勾着她儿子不学好。

  她已经把大儿子给老祖宗了,还要把她的二儿子给毁了吗!便是长辈也不能这么欺负人!

  好在这次侯爷也是站在她这一边的,两个人又是哭又是劝的,才把老祖宗给堵回去,没让那两个小丫头过来。

  见宋氏面色不虞,赵嬷嬷赶紧道:“有您在,二少爷就能放宽心好好读书,等以后金榜题名了,府里这些腌臜事儿哪还敢沾上二少爷啊。”

  老祖宗就是再厉害,也管不了朝廷命官,更何况他们侯府现在在朝上哪还有什么说话的地方,到时候还不得指着二少爷。

  话虽是这么说着,但那也是以后的事儿,但现在宋氏母子却是在老祖宗手底下过活,上次撅了她的面子以后,正院在府里行事已经很不方便了,月银拖了好几天才发,给的炭火不足,连厨房那边上菜都比以前拖延了。

  宋氏虽然气闷,但也拿这些人没办法,老祖宗那边毕竟站着‘孝’道,府里的大权她又一点都摸不到,老祖宗手底下的作妖,她就只有受着的份。

  “天晚了,嬷嬷你先下去睡吧,让青竹她们伺候我歇息就成。”宋氏道,赵嬷嬷这些年来跟着她也没少受气,当家主母的奶嬷嬷在府里连点权柄都没有,还得看老祖宗身边几个小丫鬟的脸色,真心憋屈啊。

  赵嬷嬷应声退下,主子过得苦,她心里也不好受,但愿二少爷能早日立起来。

第14章

  “二少爷呢?”宋氏坐在梳妆镜前,一边任由小丫鬟梳头,一边道,昨日睡得太晚了,以至于辰时(七点钟)才醒过来。

  “二少爷刚刚练完拳,现在这会儿应该去沐浴了。”一旁的端着托盘的采箐道,夫人和二少爷的院子紧挨着,再加上里面的伺候的人多是从正院拨过去的,所以有什么事儿正院这边一打听就知道。

  “这孩子就是爱干净,也不知道在国子监是怎么受的。”宋氏坏笑道,国子监可没有条件让他一天洗两次澡。

  赵嬷嬷立在一旁,回道:“谁说不是呢,好在二少爷是自己住一间,用不着跟别人挤,老奴听说没钱没势的穷秀才好几个人住一间呢,连个插脚的地儿都没有。”二少爷这精细劲儿,哪能受得了。

  “都不容易。”宋氏轻叹道,她自幼没吃过什么苦,但也知道在大齐很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能供孩子读书的就算是富裕了,定安侯府虽然规矩差,但好歹是不缺银子读书。

  怕主子伤怀,赵嬷嬷赶紧转移话题,“二少爷待会儿过来陪您用膳,您看要不要再让厨房加几道菜?”

  宋氏其实不过是一时感慨罢了,并没怎么把外人的事儿放在心上,百姓是否能吃饱饭、读起书,跟她都没有关系。

  “让厨房再加一道酱牛肉和水晶冬瓜饺,把粥换成养肝明目粥,别忘了让他们快点。”宋氏吩咐道。

  厨房那边惯会逢高踩底,做饭都得先紧着老祖宗那边,其次是侯爷、老大夫妻俩,然后才是她和之平,正经主子里头她们母子是最靠后的,最近因为得罪了老祖宗,这上膳的速度就更慢了。

  采玥应声而去,厨房那边是不见银子不撒手,一个个下人都端起半个主子的范儿了,但若是在正院弄个小厨房,里里外外的花费会更多,还不如掏银子打点那些人呢。

  “夫人,杜姨娘带着青哥儿和惠姐儿过来了,在门外候着呢。”

  宋氏瞧着铜镜里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的脸,伸手抚了抚鬓角,“今儿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她过来干什么?”安分了没几年,又想做什么幺蛾子。

  杜姨娘是府里的家生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安排在方道如身边当丫头,后来被提成通房,等到宋氏进门以后就成了姨娘,身下有一儿一女,算得上是方道如众多妾室中的佼佼者了。

  对于自己夫君的姨娘,还是有着多年情分的姨娘,宋氏心里怎么可能舒服,早年宋氏心里还有方道如的时候,两个人没少杠上,等到宋氏看开了,也就不拿杜姨娘当回事儿了,左右不过是个奴婢出身的妾室,一辈子都得仰人鼻息。

  “算了,让她进来吧。”宋氏扶了扶头上的梅花簪子,平淡的说道,一个姨娘而已,还真不怕她翻出什么波浪来。

  “夫人安。”

  “母亲安。”

  杜姨娘和两个孩子具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行礼一丝不苟,看上去恭敬的很。

  宋氏不太爱搭理姨娘和庶子、庶女,平时除了初一和十五以外,连请安都免了,见状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起来吧,杜姨娘你今日过来,有事儿?”

  杜姨娘比宋氏还要大一岁,早就已经没有恩宠了,好在身边有两个孩子,靠着惠姐儿和青哥儿的月例,也不至于没饭吃,但再多就没有了。

  杜姨娘身上这身衣服还是去年做的呢,两个孩子虽然穿的今年的新衣,但衣服料子都不算好,跟府里管事嬷嬷差不多,可见手里头的钱有多紧。

  “夫人,三少爷听说他二哥今日在家,特意过来看看。”杜姨娘道,姨娘可算不得正经主子,就是对着自个儿的亲儿子,也直能喊声‘少爷’。

  “之平还得读书,你带青哥儿回去吧!”宋氏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夫人,三少爷如今已经七岁了,您看是不是应该送他去学堂上课了。”杜姨娘问道,二少爷当年六岁便

  去的学堂,如今已经是秀才了,她儿子就算资质比不得二少爷,但也不能扔在后宅不管不顾啊。

  “三少爷学业上的事儿,你还是问问老爷吧,看他有什么意见。”宋氏可不想接手这事儿,虽然每个月的束脩不过三两银子,但她可不愿意把自个儿的钱花在庶子身上,从公中出的话,她倒是没什么意见。

  杜姨娘有些窘迫,她已经许久没见到过老爷了,这事儿除了夫人,她还真找不到别人说,“三少爷好歹也是二少爷的弟弟,以后出息了,也能当二少爷的臂膀,亲兄弟总比外人可信.”杜姨娘几近哀求,府里也就是大少爷有个爵位,其余的都得靠自己挣前程,读书无疑是个好出路。

  “进学这样的事儿,咱们妇道人家插不上话,还是交给老爷处理吧。”宋氏毫不在意,亲兄弟在利益面前都不可靠,更何况是嫡子和庶子,有时候还不如外人呢,再说,读书想要读出名头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杜姨娘不识字,方之青怕是从未学过认字,就算是现在开蒙,但也已经输给很多人了。

  杜姨娘咬了咬唇,跪下磕头,“奴婢求夫人了,您给老爷捎句话问问吧!”

  她倒是能求到前院去,但老爷对青哥儿的事儿根本就不上心,肯定交给下边的人,指不定最后找个什么样的学堂呢,但是让夫人问就不一样了,这事儿只要夫人过了手,为了她自己的名声,夫人也不能让青哥儿上那种名声败坏的学堂。

  宋氏哪能不清楚杜姨娘的这点小心思,只是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还真不好推脱,“行了,我跟老爷说一声,再多的就不管了。”

  读书可不止束脩要花银子,笔墨、书本、长衫……读书人的讲究多了,宋氏已经能预想到杜姨娘和惠姐儿以后节衣缩食的模样了,不过那就跟她没有关系了。

第15章

  “奴婢先退下了,让三少爷和大小姐陪您用膳。”杜姨娘毕恭毕敬的道,老爷指望不上,还得让两个孩子给嫡出的少爷打好关系才是。

  宋氏无意让自己儿子见他们,“不用了,你带他们回去吧!”

  杜姨娘不敢得罪宋氏,只能领着两个鹌鹑一样的孩子离开。

  “夫人,其实让二少爷同三少爷和大小姐多联系联系也好,以后长大了,也是一份助力。”赵嬷嬷劝道,杜姨娘已经不成气候,抬一抬她两个孩子也无妨,二少爷在府里也有个帮衬的。

  “嬷嬷你的意思我明白,没那个必要。”之平未来在朝堂上,不在这小小的侯府。

  “是老奴多嘴了。”赵嬷嬷退到一旁,主子心里有数就成。

  ***

  “姨娘,母亲能帮咱们吗?”惠姐儿皱着眉头问道,她虽然是爹爹的长女,但除了姨娘和弟弟以外,府里根本没人在意她,嫡母和姨娘是天上的仇敌,人家哪会帮她们,不害她们就不错了。

  “你懂什么,咱们又威胁不到她,就是给老爷捎句话的事儿,她不会不帮忙的,与其让你弟弟长大以后混吃等死拖累府里,还不如让他有点本事呢,反正袭爵的可是夫人的儿子。”杜姨娘挥了挥手绢,不耐烦的说道。

  “三少爷啊,你去了学堂以后,可得好好学习,也给姨娘考的秀才回来,姨娘以后可就指望你了。”对着方之青,杜姨娘的态度就好多了,说到底她后半辈子能指望上的也就只有这个儿子了,女儿再过几年以后,一副嫁妆就送走了,以后连见面都困难,更别说指望她了。

  “知道了,姨娘,您放心吧,我以后一定会好好读书的。”方之青保证道,这个府里他能靠的只有自己,姨娘和姐姐也只能靠他,他要是不能出人头地,他们娘仨以后过得怕是连那些侯府的旁支都不如。

  惠姐儿没出声,望向弟弟的眼睛却满是希翼,弟弟又出息,家里对她的亲事才会更慎重一些,不会潦草的打发出去。

  “好好好,姨娘就知道,三少爷是个有大出息的!”杜姨娘止不住的欣慰,这孩子这么聪慧,若是投身在夫人肚子里,前程肯定不比大少爷和二少爷差,不过就算是投身在她这个姨娘肚子里,以后也一定能有出息,只可惜老爷只看重嫡出的两位少爷,对三少爷是一点都不管事儿。

  杜姨娘是家生子,父母年龄大了,都被打发到庄子去了,一个弟弟在外院当差,但也不受重用,可以说娘家不问她要东西就不错了,更别提有什么帮衬了。

  杜姨娘这些年月例基本上都是当月就花光,根本就攒不下来,手里头唯一能拿出来的就是早年侯爷赏的一些首饰,没有很贵重的,但胜在精巧,好歹能卖出几十两银子,能顶过这一阵子,至于以后,总能想到办法。

  惠姐儿也拿出了自己的一块金锁和两个银镯子,这都是她小时候长辈赏的,现在暂时用不上了,与其以后拿它们充场面,还不如换钱支持弟弟读书,好歹也算是姐弟之间的情分。

  不过,杜姨娘和惠姐儿都是轻易出不得府门的,杜家人又都眼皮子浅,杜姨娘可不敢让自己娘家人帮忙,所以把首饰卖掉的事儿还得方之青来办。

  “姨娘,姐,你们放心吧,我一定和王升多跑几家当铺,看哪家给的价钱高,再卖给哪家。”方之青把桌子上的首饰收敛起来,一脸严肃的保证道。

  “你把东西放好,别让眼皮子浅的给偷了去,这府里的下人什么样的都有,真要是被偷了,咱们哭都没地方哭去!”杜姨娘嘱咐道,这事儿倒不是她杞人忧天,而是这府里的下人都被养大的心,个个都掉进钱眼里了,没有什么事儿是她们不敢干的,东西拿到手,一炷香的功夫就能送出府去,哪还敢把东西大大咧咧的放着。

  “嗯嗯。”方之青连连点头,把首饰用白绸仔细包起来放进自己怀里,“这些东西晚上的时候我也不离身,明儿一大早我就出去卖了,姨娘就放心吧!”

  “这事儿先别声张,万一让孙姨娘知道了,她再去求爹爹让业哥儿一起去怎么办?”惠姐儿不无担心的道,不能让他们白白得了便宜。

  “不声张,不声张,咱谁也不告诉。”杜姨娘和方之青对此都同意,相比正房的夫人和嫡出的少爷,孙姨娘和方之业才是跟她们利益冲突最大的一方。

第16章

  “今儿有什么安排?不要总闷在家里读书,多出去转转,放松放松心情。”宋氏一边亲自给儿子夹菜,一边道。

  “放心吧娘,我约了以前的两个同窗一块去街上逛逛,等待会儿去见过老祖宗之后便出去找他们。”虽然他和老祖宗之间并没有多少祖孙情分,但碍于孝道,每次回家都不得不去她那里‘点卯’。

  “你心里有数就成,看上什么东西别舍不得买,钱要是不够了,就让刘时到娘这儿来拿,别委屈了自己。”宋氏嘱咐道,老大小时候不懂事儿,一出门她就担心会闯祸,老二是太懂事儿了,她又担心儿子会受委屈。

  “成,有您这句话,什么古玩玉石我都敢买了。”方之平信誓旦旦道,“您就等着拿钱吧!”

  “臭小子,我怎么不知道你开始玩这个了,糊谁呢!”宋氏半点不信,老爷最是爱这个,每年不知道往里花多少银子,不过她可没看出来之平对这东西感兴趣,老爷拉着他一块鉴赏他都听的直犯困。

  方之平但笑不语,自顾自埋头吃菜,他是觉得没有必要的钱能不花,还是不花的好,可能是上辈子当惯了小市民,他对花几百两银子买一个古董摆件这种根本就欣赏不来,还不如个铺子,买几十亩地呢,起码能钱生钱。

  “高杰昨天回家了吗?你舅母说他都好几次没回家了,再是用功读书也不能这样啊,回趟家的功夫总得抽出来。”宋氏询问道,她这也是受人之托,才十几岁的孩子,离家一个月都不回来,家里人哪能不记挂着。

  “表哥,有不少文会要参加,昨天便没有回去,下次得了空应该就回家了。”方之平解释道,不过这是一半的原因,另一半是因为怕外公和舅舅检查他的功课。

  宋氏的心思立马就从外甥身上转移到文会上去了,“你怎么没去参见,多去见识见识也好啊。”

  “我就算了吧,我的赋诗水平您还不清楚啊,我是宁可做一天的策论,也不愿意赋一首诗,就不去文会为难自己了。”他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两天赋诗一首,冥思加修改的时间拢共也不到一个时辰,若是到文会上去那可能就得在那里耗上一整天,不值当的。

  自己儿子赋诗的水平,宋氏还是了解的,满满的匠气,对仗很是工整,内涵也足够大气,就是缺了那么一点的灵气,宋氏未出阁以前家里是找了女先生来教养的,四书五经没读全,但这赋诗赏诗却是正儿八经教了的,可以说在赋诗方面,方之平全然没能继承宋氏的天赋,做的诗相差甚远。

  “那就算了吧,赋诗这种事儿急不得,你多读一些圣贤先哲们的佳作,多思量,久了就能品出其中的意境来,慢慢也就成了自己的东西了。”宋氏出主意道,这是她想了很久的法子,赋诗缺乏灵气,这不是多练习就能解决的问题,还不如从先哲们的大作中去领悟。

  “娘说的有理,我试试看。”方之平也有这个想法,这是慢功夫磨的事儿,急不得。

  “待会儿见了老祖宗,别耗在那里,赶紧回来,你大嫂前天把她靖毅伯府的几位表姑娘都请过来了,万一碰上了,要守礼别多待。”宋氏道。

  靖毅伯府跟她们定安侯府如今的境遇都差不多,空有爵位,在朝堂上连个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只能靠着祖上的余荫在京城维持二流家族的地位,根子上已经烂了。

  “靖毅伯府的表姑娘!前边两位应该要到备嫁的年龄了吧,来咱们家干嘛?”方之平甚是不解,嫡出的大姑娘已经嫁给他大哥了,两边的府里已经不需要别人在联谊了的,这会儿不好好在家相看,到这儿来干什么。

  “管她们呢!那边的规矩你还不知道,一个明白人都没有,只要咱们沾不上就成,剩下的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不管她们打的什么主意,总归是不能算计到她儿子身上。

  “您放心,我给老祖宗请完安就立马回来,再说老祖宗也没那么糊涂,让靖毅伯府这么算计咱们。”靖毅伯府虽是老祖宗的娘家,可到底老祖宗的荣辱还系在他们定安侯府。

  涉及老祖宗,宋氏不愿多说,将近二十年都被压的死死的,再是心性软的人都受不了这个。

  ***

  方之平到锦瑟院的时候,老祖宗正在两个女先生说书,讲的是书生和大小姐的故事,周围好几个面生的姑娘陪坐在老祖宗旁边。

  “孙儿见过老祖宗。”方之平低头行礼,眼睛紧盯着地面,一点都不往旁边瞄。

  “起来吧,今儿休息?”老祖宗斜倚在炕上,漫不经心的问道。

  “是,今儿休息,晚上就得回国子监。”方之平拱手。

  “表弟,好不容易休息一回,就留下来陪老祖宗听书吧!”穿杏色衣服的小姑娘娇声道,整个身子都快依偎到老祖宗身上去了。

  方之平还没来得及婉拒,便听老祖宗道:“有你们姐妹在身边陪着,老身就够开心了,平儿一个半大小子就别待在这儿碍眼,还是让他办他自己的事儿吧。”

  “忘了,表弟还是位小秀才公呢,不敢耽误你的事儿,快去吧!”杏色衣服的女子赶紧道,说着还似笑非笑的打量了方之平一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