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当你变成万人迷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清越流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96 KB   上传时间:2018-06-01 20:31:29

  也就是说,许昕华在职场的位置已经爬得够高了,连大老板的亲儿子都事事以她为主,除非她跑出去单干,自己当老板,否则在欣荣内部,她的职位已经“到头”了。这次的职场得意,当然也不会是因为升职加薪。

  事业上真正能让许昕华高兴甚至是激动的,莫过于公司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这几日,欣荣可谓是喜事连连,打头的好消息跟荣氏财团有关。

  荣氏捐助给欣荣基金会的一百万,已经顺利到账了,荣先生的意思很明显,这笔钱只是一次试水,当然就没必要大肆宣传,欣荣这边当然也很识趣,只打算在例行的记者会上,顺便公布这笔资金的来源。

  可以想象,媒体朋友们知道基金会获得了荣氏的捐助后会有多激动,恐怕那一期的稿子都会以这件事作为主题,不过基金会例行通知,和荣氏公然告知的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也就和基金会相关的各单位喜大普奔,后者大概会让社会各界都为之震动吧。

  所以许昕华那么用心的争取荣氏的case,不是在意这一百万,而是希望有个好的基础,未来能和荣氏近一步的合作。尤其是她现在和穆少已经分手,再也不用忧虑大佬是看在大侄子的面子上给她特殊关照了。

  许昕华自然不会拿到钱就万事不管了,她还没决定要不要回总部,在首都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给基金会打电话,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都直接向她汇报工作内容,跟她回去亲自指挥工作也差不多了。

  基金会的全体同事们同样是踌躇满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钱什么事干不好?他们都有信心让荣氏财团满意,意外的是这份成绩单还没有做出来,他们已经扬名海外了。

  外媒简直神通广大,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在国内的媒体朋友们还安心等着欣荣基金会召开记者会的时候,有一家国外媒体已经报道了埃斯特集团在华国的这一动静,由于荣氏还没有真正公开,秉着严谨的原则他们用了“疑似”之类的词汇,同时从商业的角度分析埃斯特集团的动作别有深意,他们怀疑埃斯特家族想要把亚太区总部放在华国。

  国内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世界经济上仍然没什么地位,在西方人看来,日本、新加坡、韩国,甚至是港岛等地区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埃斯特集团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格外偏爱大家并不看好的华国市场,比起怀疑他们家族判断失误,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埃斯特家族是看到了他们没看到的商机,当然前提是媒体的报道和分析足够准确。

  这篇还未得到当事人回应的报道,便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外媒们也是蠢蠢欲动,都想第一个拿下后续报道,可他们要采访埃斯特集团,又不能像娱记采访明星一样跟踪围堵,上演十八般武艺,财经记者只能老老实实的预约,被拒绝了也只能找关系找熟人继续约,这个时候就看谁的关系广了。

  神通广大的大有人在,就像第一家报道此事的媒体,荣氏和欣荣谁都没公开,他们就能听到风声了,没有点背景怎么可能?很快就有人打听到负责亚太区的是herman,他本人目前在华国,所以去埃斯特总部约是约不到这位先生的,只能去华国,找他的助理devin。

  国内反应是稍微慢了一点,但比起几年前已经好太多了,尤其是做媒体的,消息自然要比普通人灵通,外媒还没抵达首都,国内的媒体也知道这篇报道了,和欣荣关系好的直接就找他们打听,基金会接到询问,也不敢随便乱说,马上汇报到许昕华这里。

  许昕华比同事知道得更早一点,是devin告诉她的,devin还说荣先生约她明天吃饭,她猜测应该也是为了这件事。

  不过能让荣先生特意请她吃饭面谈,许昕华就很好奇那篇报道到底写了什么,去赴约之前,她便让人找来了原文拜读。

  第二天和荣先生见面,气氛还是很和谐的,主要是许昕华和穆少分手很和平,也不算是第三者插足,堂堂正正的分开,让她面上也没有太难堪,现在和荣先生见面,也就没有了尴尬,

  许昕华的心态足够平和,到了荣先生面前自然一如既往。

  荣先生的反应更加坦荡,许昕华以为他会粉饰太平,就像在沪城那次,她没有自报“家门”,荣先生也好像不知道她和穆少的关系一样。

  如今他们分手,荣先生应该也会绝口不提。却不想刚见了面,荣先生就把话挑明了,他借着“安慰”许昕华分手快乐,表达了两个态度——他知道她和jerry和平分开了,但是她可以放心,他们的关系不会受此影响,因为他是欣赏她的性格和为人,才会保持接触的。

  许昕华相信大佬是真的有点“欣赏”她的性格,因为她从大佬说“看到她状态这么好就放心了”这句话中,听到了一丝赞赏?许昕华知道自己状态好,好到全公司除了许云云和郁白文,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她已经失恋了——就是不知道大佬是欣赏她的“没心没肺”,还是夸奖她没有死缠烂打?

  但不得不说,荣先生主动把话挑明,许昕华心里的最后一丝别扭也消失了,甚至面对大佬的心态比之前还要轻松。

  他们很快切入了正题,荣先生果然是为了那篇报道,他告诉许昕华做一下准备,过几天需要开一个记者会。

  许昕华听到准备这个词,就很惊讶了:“我也要出席吗?”

  她能猜到荣氏会回应,毕竟外媒朋友们都漂洋过海来采访了,荣氏不可能一点东西都不说,可是让她“准备一下”,这就出乎意料了。

  “你们也要发言,你能出席是最好的。”

  荣先生没有把话说完,许昕华也知道,她要实在不愿意,也得从基金会选一个代表发言。也就是说,这个记者会是荣氏和基金会联合举行的了?

  荣氏的安排对于许昕华和欣荣来说,都是个好消息,因为荣氏召开的记者会,规格肯定和欣荣不一样,国内外大型媒体都会请,欣荣也将搭着这班顺风车扬名海外了。

  扬名海外后有什么好处,也许一天两天内看不出来,但是在国内,欣荣女装借着跨国财团的优势再上一个台阶是没问题的了。

  许昕华当然没有推脱,她满口应了下来,甚至还难得八卦了一回,“报道上说你们有意把亚太区总部设在国内,该不会是真的吧?”

  在许昕华看来,荣氏要和基金会联合举行记者会,多半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为什么要转移注意力?当然是因为人家猜对了。

  荣先生意味深长的看了许昕华一眼:“你看到报道了?”

  许昕华点头,然后难掩期待的看向他,等着他的答案。

  再过几年就要进入新世纪了,那才是国内经济飞腾,并且与国际接轨的大好时机,以大佬的眼力,他会选择在国内设立分区总部,许昕华并不意外,甚至对大佬更多了一层佩服。

  可惜大佬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他只是微微一笑,姿态轻松的往椅背上一靠,语气随意的就像在说今天天气很好的道,“听说你们公司的设计师入围了英国设计大奖,好像在国内也是第一人,祝贺你们。”

  许昕华又愣了:“英国设计大奖?”她知道在eric的帮助和指导下,设计部的很多人都在坚持参加各种设计大赛,比如真正拿到过奖的林书宇,不但是国内有名的新锐设计师,在国际上也算露过脸的,虽然也许在人家眼里还是十八线小设计师,那也算是有名了嘛。

  说起来很心酸,欣荣女装已经可以腆着脸说自己是国内第一女装了,在国外依然是不入流的小品牌,如果他们的设计师能拿一个有份量的奖项回来,这对于提升品牌格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除了林书宇那次在巴黎拿了个小奖以外,这些年设计部在国际上颗粒无收,公司依然大笔大笔的经费批下去,让他们继续进修和参赛。

  不过许昕华也没有想到,他们不声不响的就能带个这么大的惊喜回来,英国设计大奖是全球含金量前几的大奖了,就算只是入围,能在展览上展示一下设计师的作品,那也绝对是意外之喜了。

  借着这个履历,他们就可以申请伦敦服装展,然后距离巴黎、米兰、意大利还远吗?等各种会展轮一遍,欣荣也不再是不入流的野鸡品牌了,进军国际市场指日可待。

  只是听荣先生这么一说,还没有得到确切的通知,许昕华已经忍不住畅想了一下未来,然后荡漾了。

  荣先生看她喜出望外的样子,也问了一句:“你们还没有收到邀请吗?”

  许昕华半是惊喜半是忐忑的摇头,邀请函应该是直接送到设计部,但设计部受到这么大的消息,必然会第一时间告诉她和郁白文。

  “可能邮件要慢一点吧。”荣先生安慰道,“英国设计大奖一般都在年底举行,到时候你会去吗?”

  许昕华想想,英国才是荣氏的大本营,这个消息肯定不会出错,她眉开眼笑的摇头:“还不确定呢,我争取吧。”

  “我大概会回去过圣诞节,如果你也去,到时正好给你介绍几位朋友。”

  “什么朋友?”许昕华今天有点好奇心旺盛,更重要的是她有点和大佬聊嗨了,所以说话才会这么随意。

  荣先生也不介意她的直接,并且善良的解惑道:“你不想和我们签约,更为专业的品牌代理商,不知道会不会感兴趣?”

  当然感兴趣啊!许昕华迫不及待的点头,简直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她还在想如何借着这个有份量的大奖带着欣荣走出国门了,大佬牵线让他们认识更专业的品牌代理商,岂不是事半功倍?

  再说她之前没有应下大佬所谓的签约,是因为更想靠自己的实力,荣先生为他们牵线的时机也很合适,不管是他们的哪一位设计师入围了英国设计大奖,欣荣都已经具备了发展海外市场的实力,所以最后能不能达成合作,是看他们双方的条件,并不存在不劳而获的可能,许昕华自然没有压力的应下来了。

  不但没有压力,她甚至美滋滋,看来这趟英国之旅势在必行,顺便把许父父母带过去吧,这两年她实在忙了点,不但没多少时间陪家人,去年连过年都没能回老家,借着出公差带两老去旅行,也算尽尽孝了。

  在荣氏和欣荣基金会的联合记者会举办的前一天,eric终于收到了姗姗来迟的邮件,eric的激动程度不亚于许昕华和郁白文,尽管入围的人不是他,并且他是设计部的老大,不管是谁获得了这个成就,也都有他的一份功劳。不过当事人是他的属下兼学生,那么他的功劳自然也更大了。

  eric迫不及待的把好消息告诉了两位老总,公司上下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郁白文就跟许昕华商量道,“明天记者会结束,你就回总部吧,我估计等那些人找上来,那就别想走了。”

  许昕华也是这么想的,欣荣基金会能和荣氏联合召开记者会,就算是荣氏为主,那在外人看来欣荣和荣氏也必须是“莫逆之交”了,不然人家能带着他们蹭热度吗?

  跟跨国集团成为老铁,许昕华这个基金会的理事长受到的欢迎,绝对会比那次上国家台还多,那一次社会各界对他们的青睐可以解释成政治正确,而这一次就是出于利益了,有利益谁会不上心呢?

  许昕华能预料到这个情形,她也是打算躲的,郁白文这么一说,她不但不客气的应了下来,还有些幸灾乐祸的笑道:“那就辛苦你啦。”

  每次许昕华跑了,她的应酬全都落在郁白文头上,当然受欢迎是好事,欣荣首都分公司成立还不到一年,已经完成了他们计划中两三年的任务了,没有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是青睐,恐怕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只是三十而立的郁总,摸着自己来到首都已经有了起伏的肚子,难免有一些忧郁。

  许昕华也注意到了他的小动作,同样是单身狗,以前跟她一样削瘦的郁总都已经养出小肚子了,不知道哪天就会变成啤酒肚大叔,而她还是一如既往的身姿窈窕,许昕华当然很得意,不怀好意的建议道:“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可疑的沉默了一秒后,郁总机智的转移了话题,“现在邀请函都已经收到了,你回去和大家商量一下带哪些人过去,签证也要提前准备起来了……”

第135章 变美丽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二天记者会,许昕华想着气势不能输,带上了许云云和琳达两个帮手去的荣氏。今天的记者会是荣氏的主场,地址也就定在了他们公司。

  虽然荣氏还没有把亚太总部设在这边,但人家的分公司也特别气派,面积跟欣荣的总部大楼差不多大,而荣氏这是在首都,他们公司附近就是市政府办公厅,拥有一栋几十层的办公大厦,许昕华就算上辈子对首都不算太熟悉,也知道这块地有多值钱。

  关键是荣氏拿下这块地的时候相当于半买半送。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政府为了完成外汇指标,招商的时候几乎是不计成本,据说荣氏这样级别跨国财团来国内考察,享受的是外宾级的待遇,专车接送,领导全程陪同。

  最后,政府为了留住荣氏这个财团,究竟开出了什么条件,外人不得而知,反正过了三五年,荣氏大厦悄然动工,那段时间媒体跟打了鸡血似的,铺天盖地宣传,连有些关心国事的老百姓都跟着普天同庆,毕竟荣氏斥“巨资”建这么高的办公楼,那就说明荣氏未来还会在国内加大投资,咱们可以继续赚外国人的钱啊,能不高兴吗!

  不过最近几年,首都老百姓依然津津乐道着荣氏大厦,但已经从赞美政府变成了称赞荣氏,因为短短几年,荣氏大厦那边的房价已经翻了几十上百倍,成了全首都房价最高的区块之一,并且房价还在继续攀升中。

  究竟是谁占了便宜,如今便一目了然了。荣氏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竟然也能收获难以想象的利润,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做生意的人当然不会跟普通老百姓一样,认为荣氏纯粹是幸运了,大家把荣氏大厦也归为投资成功的一类,而且比起正儿八经的投资项目,这种看起来不像投资的成功案例,反而更能证明荣氏的水平。

  荣氏大厦就这样成为了生意场上经常被人提起的例子,连许昕华都听说过好几回,可见这个“故事”的流传度有多广。

  许昕华当然也是佩服的,这个案例再一次证明了荣老大活得比她更像个重生者,至少许昕华现在依然不敢在首都随便圈块地建大楼,她知道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可是让她冒着资金链可能会断裂的风险,即使可以预见是暴利,她也不愿意。

  大概许昕华骨子里就没有冒险精神,如今事业蒸蒸日上,没有了必须成功的紧迫感,就更喜欢做有把握的事了,重生者的优势在她身上越来越不明显,也许再过几年,许昕华也能拍着胸脯说,她是靠实力成功的了。

  不过许昕华自己没有豪赌的勇气,也不影响她佩服荣氏的魄力。

  记者会地点安排在荣氏大厦,主办方财大气粗的提供了一间可以容纳几百上千人的大型会议厅,许昕华和同事到达现场的时候,几十上百家媒体单位已经就位了,长枪短炮,人头攒动,不知道还以为这是什么巨星采访现场。

  看到荣先生也出现在了记者会现场,许昕华才知道为什么上次大佬说最好她能亲自出席——因为大佬自己也准备参加了,她要是让其他同事代劳,岂不是显得她比大佬还要大牌吗?

  比大佬牛逼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只能努力跟在大佬身后喝点肉汤,维持生活这样子= =

  许昕华就没有喧宾夺主,上了台以后,就低调的站在荣先生身侧,把主场完全留给他。

  连许昕华都为荣先生亲自出席感到意外,台下的媒体朋友们就更是惊喜交加了,采访中出了名的大胆犀利的外媒朋友们,在这位姓埃斯特的先生上台后都瞬间收敛了风格,整个媒体互动环节非常的和谐。

  当然也有人尝试问埃斯特家族是不是计划在在华国有大动作,被荣先生四两拨千斤的应付过去,在场的记者也就明白不管他们用什么方式提问,埃斯特都不会透露任何计划,他们也就放弃了做无用功。

  这个记者会几乎变成了荣氏和欣荣基金会的联合发布会,因为活动进行到尾声,在全体媒体的“见证”下,许昕华代表欣荣基金会和荣氏重新签署了一份协议,姑且称之为战略合作计划吧。

  事先没有人和许昕华对过台本,她以为只要上台表表态,反正她已经驾轻就熟了,让秘书准备简短的发言稿就够了,哪知道上了台还有这么多的戏份,许昕华措手不及,只好看着大佬见机行事了,结局就是她抱着合同和大佬握了友谊之手,台下是疯狂按快门的声音,许昕华和大佬保持握手姿势长达半分钟,她有种预感,明天的头版头条,应该就是他们这“世纪性”的握手。

  许昕华实在有点始料未及,大佬这是铁了心当他们的长期金主了吗?可是也没必要连她都瞒着她啊,要不是她演技够好,在台上那会儿忍不住喜形于色的话,那多丢份啊!

  但不管怎么样,今天签署的这份协议,对公司和基金会来说都是有利无弊,就当是惊喜好了,许昕华兴致勃勃,和荣先生离开会场后,就准备道谢然后告辞,不过她还没找到机会说话,大佬先问她接下来有什么安排了。

  许昕华如实笑道:“下午的航班,准备回羊城。”

  “还没到十二点,一起吃个午饭?”荣轩看了看许昕华身后的许云云和琳达,十分平易近人,“你们也一起吧。”

  盛情难却,许昕华和她的小伙伴愉快的应邀了。

  吃饭的时候,荣先生顺便解释了一下今天的“惊喜”——姑且算是解释吧,大佬的意思大概就是这份协议临时决定弄的,没有提前跟她通气,让她不要介意他的“自作主张”。

  许昕华怎么可能会介意,好处都落在欣荣基金会上面了啊!

  比起大佬的“自作主张”,她现在更加庆幸的是提前定好了回羊城的行程,不然等这个新闻报道出来,她估计是真的走不掉了。

  接下来的几天,欣荣基金会蹭着荣氏集团的热度,在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新名词了。欣荣首都分公司和沪城分公司也不避免的跟着热闹起来,许昕华却在总部享受着相对耳根清净的日子。

  总部的“安静”是受地理位置所限制,羊城既不是经济中心,也不是政治中心,自然不像首都和沪城那样能人辈出,郁白文和肖副总面临的大多都是不能得罪的贵客,而在羊城,他们得罪不起的人物屈指可数,再不济还有郁父顶着,许昕华只管公司内部的事。

  公司业务很忙,各门店被这波热度带动,业绩节节攀升,公司上下忙得团团转,工厂那边订单需求加倍,工人又开始加班加点的干活。

  这个时候,郁二叔还给许昕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个日本商人想从他们工厂进货,运到日本去卖。

  也就是说欣荣女装可以做出口了。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如果这个日本商人早两个月找上门来,许昕华绝对二话不说,出口既能赚外汇,还能提高欣荣在国内的品牌实力,毕竟现在很多老百姓还觉得外国的东西最好,欣荣女装能让外国人买单,宣传出去,国人也会对他们加大信心,何乐而不为?

  只是生意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一两个月前,对欣荣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现在反而可有可无了,许昕华更希望和荣先生介绍的代理商达成合作,日本商人这边愿意做专卖店,她自然不会拒绝,如果只是想批发就没必要了。

  不过想想也知道,人家肯定不会愿意加盟。

  郁二叔很重视这件事,他亲自到的许昕华办公室,工厂和总部办公区在一个工业园,园区内还有自己的大巴专线,从工厂——食堂——宿舍楼——办公大楼——园区门口五个站循环,交通非常方便。

  不过郁二叔很有些迫不及待,没耐心等大巴,直接让司机送他过去,搬进工业园后,公司又大手笔的添了一批车,其中几辆是专门给自己员工应急的,像郁二叔这种级别的高层还有司机随时待命,想去哪里打声招呼就行了。

  郁二叔乘兴而来,满以为许昕华听到消息会和他一样激动,结果却听到她开了个天方夜谭般的条件,简直难以置信:“让日本人加盟?不可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当你变成万人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