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天人少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18-06-02 20:43:16

方长庚点点头,翰林院中历来不缺这样的异数,只不过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只能止步于五品,在不上不下的官位上轮任打转。

回家时方长庚经过庶常馆,还真凑巧,沈霖也出来了,看他红光满面的样子,看来有好消息。

“晦之,我升侍讲了!”沈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眼中直射出来的光采令人侧目。

方长庚被他所感染,语气也有些激动:“恭喜恭喜!我就知道你一定能顺利通过散馆的!”

从庶吉士一跃成为正六品侍讲的难度比他升任侍讲学士还高,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沈霖拍拍方长庚肩膀:“你呢,如何?”

方长庚笑着告诉他结果,两人都是皆大欢喜的表情,即便接下来的挑战更大,这时也全抛到了脑后。

“这下你可该考虑考虑你的终身大事了。”方长庚趁此机会提起了沈霖一直不愿面对的问题。

说起来也很好笑,沈霖成为庶吉士后入礼部尚书门下,对方一直想撮合沈霖和他小女儿的婚事,可这位尚书家的小姐不仅相貌丑得在京中有名,而且据说刁蛮任性,行事乖张,十分让人厌恶。

以沈霖的个性怎么可能接受,况且他脾气也不怎么好,以后过日子岂不是满地鸡毛?于是以还没有官职在身为由拖到现在。如今尚书小姐也到了适婚年纪,不知道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

“不是我不想考虑,是有人不让我考虑,难道你也觉得我该取我老师的女儿,为了前途放弃我终身幸福?”说起这个沈霖就火大。

方长庚哈哈大笑,实在是有些同情他:“这事你不能这么看,虽然我也听人说这位小姐相貌普通,但这世上以讹传讹的事儿多了,别看他们说得头头是道,有几个人见过这位小姐真容?你见过?更别说性格乖张这种见不着影的猜测,也许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呢?”

“那你知道什么叫‘空穴来风’么?她要真那么好外面能传成这样?总之我得想个法子,我爹现在来信就是催我赶紧成亲,他哪里知道我心里苦?”

方长庚也不开他玩笑了,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说:”我夫人倒是和京中几位大人的夫人交好,我让她仔细打听打听?“

徐清猗原来不爱和京里贵妇人们来往,但生了阿玖之后转变了许多,渐渐结交了几位闺中密友,这些诰命夫人平时闲得没事,就爱碎嘴八卦,问她们准没错。

沈霖不情不愿地”嗯“了一声,满脸纠结,方长庚心中暗笑,或许这位尚书小姐真能制住沈霖,只要她容貌没到无盐的地步,也不是真的坏心眼,可不和沈霖挺配?

  第123章 经筵

  昭武帝治下的行政效率非常高, 第二天方长庚就移步到了当初第一次进翰林院见到两位学士的署堂, 不一会儿, 新上任的侍读学士也到了, 是个年约四十, 身材矮胖的男人,这种天气竟也热出了一脑门汗,估计是成日坐办公桌光吃不动的。

  方长庚已经知道他的来历,这人叫李国崇, 昭武九年进士出身。二十七岁就中了进士,可见能力也不一般, 但这人长得不起眼, 官运也不怎么样, 翰林院和詹事府的中级官职干了个遍,花了十四年的时间才终于升到侍读学士。

  两人面对面,年龄形成鲜明对比,李国崇心里还是有些尴尬的,方长庚心领神会,态度恭敬地拱手:“李大人, 以后还请多指教。”

  李国崇乐呵呵地回礼:“指教可谈不上, 方大人年少得志,我得向方大人多多学习!”光从表情完全看不出他对方长庚有什么意见, 倒是热情地很,一看眼神就知道是个精明的人。

  这时方长庚心里已经打了好几个转,原来听说李国崇官场失意, 还以为是个木讷迂腐的人,现在看来却和想象的完全相反,对此方长庚还挺惊讶。

  不过无论如何,这人在各个官署轮转,这么多年下来想必已经是根老油条了,方长庚觉得自己还是把姿态放低点儿,要给人面子。

  “李大人这话可折煞我了,于做官一事,我怎敢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

  李国崇从方长庚的话里面感受到了尊敬和重视,耳根子自然软了,暗地里对方长庚的印象好了不少,忙笑说:“那就互相学习,互相学习,哈哈哈!”

  两人对彼此都很满意,又是刚刚升迁,第一天的气氛相当不错。

  侍讲学士要做的还是文书工作,最重要的是撰写诏书等,而且秋季的经筵快开始了,方长庚和李国崇还要准备给皇帝讲解经义,虽然讲经不是很难,但对象事关重大,例如李国崇十分想趁此机会在皇帝面前露露脸,就得讲出新意,让皇帝印象深刻,只要能讨皇帝欢心,那升迁的速度不就跟坐上火箭似的?

  方长庚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皇帝的心思不好揣测,他依旧怀着一颗平常心,能超常发挥最好,不行就说明他的本事还没到火候,急着表现自己可能适得其反。

  回到家,徐清猗正抱着阿玖坐在榻上看画册,方长庚一边换又厚又不透气的官服,一边看着娘儿俩,问了一句:“今天咱儿子说话了没?”

  阿玖的注意力早不在画册上了,伸出小短手要方长庚抱,嘴里发出疑似“爹爹”的模糊字音,但也只有这两个字,并没有让夫妇俩感到惊喜。

  徐清猗无奈地把画册放到一边,抱着阿玖起身走到方长庚身边:“你儿子再不说话,我都想请个神医来看看了。都御史家的二夫人说孩子开口说话的年纪都不一样,可阿玖都快三岁了,也太不正常。”

  方长庚一手接过孩子抱着,另一手扶住徐清猗:“老夫人不还说‘贵人语话迟’么,再等等,我有预感快了,是不是儿子?”

  他自信地看着小阿玖,在他白嫩嫩的脸蛋儿上狠狠亲了一口,父子俩都傻呵呵地笑了起来。

  徐清猗又气又笑:“看你们俩那傻样,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方长庚作搞怪表情继续逗阿玖,说:“虎父无犬子,能不一样吗?看你这话说的。对了,差点把一件要紧事儿忘了,你知不知道礼部尚书家的小女儿?”

  徐清猗眼神有些不一样了,盯着方长庚问:“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方长庚立即警惕起来,义正言辞地答道:“我是帮沈霖打听,他老师是礼部尚书,想把小女儿许配给他。可连我都听说那位小姐过于内秀,容貌……以至于京中全是不好的流言,把沈霖吓得够呛。”

  “哪有那么夸张?你朋友难道也是如此轻浮的人?”

  “这也不能算轻浮,难道这世上还有人喜欢丑的?别说别人,你不也喜欢夫君我这样的男人?”方长庚调侃她,果然收到一个白眼。

  “别打岔,我改天替你朋友问问,不过我只听说那位小姐颇有个性,吓得京城公子们不敢上门提亲,至于相貌,我见过尚书夫人,十分美貌,便是与她有一分相像都算得上美人,她的女儿又怎会丑到那种地步,多半是有人讹传。”

  方长庚赞叹地看着她,情真意切地说:“猗儿,你与我真是心有灵犀,我也是如此想的。还好我早早就娶了你,不然就和沈霖一样惨了。”

  徐清猗的脸渐渐透出红色,咬咬唇瞪他,声音却明显带着笑意:“油嘴滑舌!我问你,你是不是想纳小妾,故意说一些好话来哄我?”

  方长庚不敢置信地看着她:“你怎么这么冤枉我!我要是动一分一毫纳妾的心思就天打雷劈,你要是不信我,我就跳河自尽以证清白!”

  徐清猗终于笑出声,斜睨他一眼:“当我不知道你水性多好呢?还跳河自尽,又忽悠我。”

  方长庚神情变得温柔,把她揽入怀中,一家三口紧紧依偎在一起:“不管别人怎么样,我都只要你一个。”他的语气又轻又坚定,无端让人充满了信任感。

  徐清猗脑袋埋在他胸膛,用力点了点头。

  她结交的姐妹里面丈夫不是纳妾就是在外面有红颜知己,只有方长庚一点都没变,散值准时回家,出去应酬都与她报备,对她和孩子的爱护更不必说,可越是这样,她越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今天总算开玩笑似的问出来了,终于打消了那一点点不安和疑虑。

  随着最后一丝暑意消散,天气迅速转寒,秋季经筵很快就到眼前。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事情真的好多,电脑坏了,只好用平板写,明天还要去买电脑,所以明天也会很晚更啦!等过了这两天会好好更新的!么么!

  第124章 经筵(上)

  经筵一事自汉唐沿袭至今, 然到了前朝, 经筵之制渐废,帝王怠惰弃学实乃常态,以至于宋朝时经筵讲读官尚能坐而进讲,到了前朝坐读不相闻,百官上书谏诤也无济于事。

  昭武帝黾勉学问, 重拾经筵传统,认为“帝王大节莫先于讲学, 讲学莫要于经筵”, 早先因昭武帝政事繁忙, 是以每月三次大经筵, 到现在春秋两季日日进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昭武帝学问超迈诸多帝王, 时常问出一些让人难以解答的问题,让进讲的儒臣们压力甚大。

  方长庚和李国崇都是第一次受此重任,虽然获得了一次和皇帝亲密接触的机会,但两人一夜没睡好也是事实。

  两人碰面后看着对方眼下的青黑苦笑, 方长庚晃了晃手里准备了好几天的讲章, 为了缓解紧张情绪先开口道:“李大人可都准备好了?”

  李国崇在官服上抹了一把手汗,眼神有些虚无地望向前方,完全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可不敢这么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好几次皇上问的东西把阁老们都给刁难住了, 更何况我们。这差事到底是福是祸,就看过会儿皇上的心情了。”

  方长庚觉得李国崇看起来不太妙,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紧张,不由得道:“也不能这么说,皇上开经筵是为了加进圣学圣德,广知天下事,皇上所问的必然有我们所不知的,但我们也必然知道一些皇上所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不用怕答不出皇上的问题,只要我们能讲出一些皇上所不曾听说过的,皇上必然会宽容那些小过错。”

  李国崇有些惊讶地看着方长庚,半晌才渐渐恢复如常,赞许地说:“方大人说的不错,既然总会有自己不知道的,不如想想应对之法,让皇上不要盯着这个地方不放,至少也是无功无过。想那些阁老大学士们尚且有许多不曾涉猎的学问,更何况你我呢!”

  越说越是兴奋,竟有些跃跃欲试起来,恨不得立刻冲到皇帝面前一展口才。

  方长庚看到他的变化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他在与李国崇共事过程中发现这人的抗压能力很强,属于乐天派,心眼虽然多,但不是鸡鸣狗盗、奔走钻营之人。平时嘴上说话也好听,从不给人难堪,在自命清高的翰林人里面,他和方长庚也算趣味相投。就是方长庚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李国崇这样的人居然在翰林院蹉跎了这么多年,以他的情商,即便没到六部左右侍郎的程度,混个六部郎中也应当不成问题。

  难道是因为他不会看人,还是李国崇长得实在拿不出手?

  方长庚用余光瞟了李国崇一眼,粗短身材吊梢眼,分明就是影视剧里被皇帝宠幸残害忠良的奸臣长相,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不咋地。

  只是定睛打量,又会发现这人的眼神是十分违和的淳朴实在,与他此刻脸上自得其乐的笑有一种奇异的和谐。

  想到这里,方长庚不免对李国崇产生了一丝同情,像是感叹又像是说给李国崇听:“这就好像皇上不可能知道京城这么多官员的好坏,在皇上身边炙手可热的大臣未必都是好的,而人微言轻不受赏识的稗官也未必都无才,只是谁也没有错”

  李国崇起先还只是随便听听,慢慢地眼神就变了,复杂地望向方长庚,眼底深处的波动越来越大。

  “方大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慨?你如此年轻就坐上了侍讲学士的位置,有几个人不羡慕你的,你这,可不该啊……”

  他不知道方长庚所说的“稗官”中有没有他,但这样的话无疑触动了他这么多年无人问津无奈悲哀的情绪,一时有些难以自拔。

  方长庚说完也有些意外自己冒出这么一番话,见李国崇这么说还真有些担心对方觉得自己是在炫耀,又觉得话里有些地方似乎无形之中得罪了某些人,忙转移了话题:“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李大人,早朝快开始了,我们还是快点儿吧!”

  李国崇还想问点什么呢,被方长庚一打断,顿时也顾不上自怜自艾,拖着颇有些沉重的身躯小跑着跟了上去。

  早朝过后,百官移步文华殿,这场经筵是秋季始开,仪式颇为隆重,侍班除了首辅高渊,还有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及学士等,除了方长庚和李国崇作为进讲官,掌院学士徐元贤还在翰林中选了两人作为展书、掩书,其中之一正是沈霖。

  方长庚多少获得了一点心理安慰,侍班的众官员都面目严肃,皱着眉头十分难以讨好的样子,只有方长庚和沈霖两人还是蓬勃向上、神采奕奕的小年轻,对比十分明显。

  方长庚两年前就有蓄须的念头,但是那副样子着实有些奇怪,有种和小孩穿大人衣服异曲同工的滑稽感,于是只蓄了一次就放弃了,这下一看殿上几乎所有大臣都蓄了胡子,方长庚不禁摸了摸下巴,暗想回去以后再试一次,不然实在不利于树立严谨靠谱的形象。

  众大臣们在殿内等了一会儿,那些一、二品的大官有的开始凑着脑袋低声交流,很快,随着御前太监一声“肃静”,那些窃窃私语声瞬间销声匿迹,所有人屏息低头,等太监再次开口——“恭迎皇上圣驾。”

  百官齐齐下跪行三跪九叩之礼,高喊“恭迎皇上”,方长庚跟着照做,因为前面都是一二品大员,方长庚这样从五品的小官只能跪在最后面,所以连皇帝什么时候坐上龙椅的都没发现,直到昭武帝有些苍老却不减深沉雄厚的声音有些随意地响起:“都起来吧。”

  众臣这才纷纷起来,由高渊主持经筵仪式。

  这么多年下来老臣们对这一套程序已经烂熟于心,是以进行得十分迅速,很快昭武帝就淡淡开口:“今天是哪两位先生进讲?”

  方长庚和李国崇对视一眼,从他眼里看出一丝受宠若惊,接着就见李国崇挺胸抬头沉着地走出大臣队伍,还真有几分气势。

  经筵可讲四书,可讲五经,也可以讲历史中的一事,并不设限制,方长庚自问自己在四书五经上的造诣不提也罢,于是选择讲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