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天人少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7 KB   上传时间:2018-06-02 20:43:16

  “三皇子到——”

  太监在门外高喊, 就听见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等人进来后,方长庚深深一作揖, 目不斜视:“拜见三皇子。”

  手突然被人覆住,轻轻往下压, 却又带着不可违抗的压力,紧接着一道因正处于变声期而变得嘶哑的嗓音响起。

  “先生切勿拘礼,快请坐吧。”

  方长庚整个人一松, 微笑着看向这位三皇子,只见他相貌与昭武帝十足相像,但比昭武帝看起来友善多了,一双眼睛朝气蓬勃,闪闪发亮。个子比他还矮了大半个头,但在同龄人中已经算高,有种这个年纪特有的与身高不协调的瘦,很有活力。

  方长庚顿时对这位三皇子产生了好感,心想他至今还未见过二皇子真容,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但这位三皇子气质出众,又如此招人喜欢,还真让人不敢小瞧。

  “是。”他依言走到讲案后,等三皇子坐下后便要开始讲。

  “先生还是坐着讲吧,不然我看着难受。”三皇子露齿一笑,少年气十足。

  方长庚忙不迭谢恩,然后坐下来,在案上展开那卷纸,用镇纸压住四角,逐渐露出上面的彩色绘图。

  三皇子微微惊讶:“这是……地图!?”

  方长庚笑着点点头:“正是。”

  前朝太仆寺少卿李之藻曾绘《坤舆万国图》,那是史上最早一副出现美洲的地图,官刻坊有少量刻本,顾尚仁那里就得到了一幅,让方长庚借了过来。

  事实上这幅地图地理名以及海陆轮廓仍存在问题,托郝翰的福,方长庚在他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在现代所学的地理知识开始弥补和重新绘制,不过这件事暂且保密,他手上的依旧是前朝那幅坤舆图。

  作者有话要说:  (?_?)地图研究了半天文没写,明天……明天……

  第136章 三皇子

  “殿下可知道在这地图中央的是哪个国家?”方长庚问道。

  三皇子隐隐有些骄傲:“是我们’中国’。”

  从前朝后期开始, 来中国的西方人就已经开始用“中国”称呼前朝以及大昭,三皇子跟着郝翰学了多年英吉利文, 该知道的都知道。

  方长庚边笑边摇头:“李之藻李少卿绘制这幅地图,将中国置于地图中央, 以昭我国赫赫神威, 可在西方世界, 他们地图可不是这样。在他们眼里, 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

  三皇子抿了抿嘴:“那是他们坐井观天,我朝疆域辽阔, 地大物博,人才辈出, 他们不过区区蕞尔小国, 怎么能和我朝抗衡。”

  “三皇子认为郝先生如何?”

  “郝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学上的造诣尤为惊人, 可谓博古通今, 学比山成,是难得一见的全才。”三皇子虽敬佩郝翰, 却越说越不是滋味,最后急急补了一句, “这样的人才我朝也不是没有, 太常寺的温大人,礼部的袁大人……皆能和郝先生比肩。”

  方长庚对三皇子的话不置可否,语气温和:“三皇子可记得,前朝的算学家梅先生著《历算全书》, 说过一句话。”

  三皇子自幼好学,对答如流:“先生指的可是,’算术本自中土,传及远西’这句话?”

  方长庚闻言略感意外,没想到他竟能这么快接下他的话,更难得知道他想说什么,心中对他越发赞赏,面上也有所流露,让三皇子心中有些暗喜。

  然而方长庚话风一转,正色道:“可梅先生接下去还说了,’而彼中(即西方)学者专心致志,群萃州处而为之。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亦固其所。……是则古人测算之法得西说而始全,而中西同异之疑至今日而始定’,三皇子,我说得可对?”

  三皇子神情略沉重:“先生说得对。”

  “其中的意思,三皇子一定明白。皇上见识通达,力排众议请郝先生做皇子的老师,即便从未明说缘由,但以三皇子的聪慧,必然能领会皇上的意图。”

  三皇子微微低下头,嘟哝了一句:“洋人皇帝不是还派人来大昭想与我们交好……”

  方长庚心一沉,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百年后英国用毒品鸦片令举国上下乌烟瘴气,随之而来的海军大炮轰得人民毫无还手之力,之后,就是长达一百年的沉沦与屈辱。

  虽然他不知道历史的轨迹变化以后这一切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他能肯定,如果现在不改变,他们的国家早晚会再次陷入那样被动的境地。

  他的力量薄弱,但既然走到了如今这个位置,他就做不到冷眼旁观,看着国家朝错误的方向而去。

  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他总要一试,就从改变身边人的看法开始。

  “国与国之间,不会是永恒的盟友,亦不会是永恒的仇敌,如今我国国力尚算强盛,无人敢贸然侵略,可三皇子将郝先生的算学造诣看在眼里,仅凭这一科,西方便将大昭远远抛在身后,若是再过一百年,这样的差距不啻天渊,必将让故步自封的我们付出代价!”

  方长庚一鼓作气说完,自己也觉得有些激动,突然想到三皇子未必能接受这突如其来一股脑儿塞给他的内容,不由得去看三皇子的神情。

  果然,三皇子嘴唇微张,愣愣地盯着方长庚,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这……先生竟想得如此之远……是我目光短浅了……”

  方长庚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心知三皇子应当不会将今日两人的对话毫不掩饰地报告给昭武帝,毕竟他还没摸清昭武帝内心全部想法,只凭他对洋人的态度还不能证明什么,如果皇帝知道自己给皇子讲课竟然是这些内容,不知道要怎么处置他。

  不过,要不是三皇子从学于郝翰多年,对郝翰十分尊敬,又有主见辨别他人说的是对是错,更能虚心接纳反对的意见,他也不至于日讲第一天就将自己的想法摆到明面儿上来,还吓到了三皇子。

  总之还是有些过了,方长庚便不再细讲,指着地图上的各大洲大洋,开始给他科普许多他闻所未闻的知识,就连郝翰也未必懂方长庚所说的这些。可以看到,三皇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眼里对方长庚的敬佩越来越深。

  “先生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三皇子眼睛发光,他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已经有当世大儒的五六成,却从未听到过这些有趣的玩意儿,什么金属矿藏,鸟枪大炮,还有历经波折的探险和远航,都让这位性格肖似昭武帝的三皇子心动不已。

  方长庚轻咳了一声:“有些是从书里看来的,有些是从洋人那里听来的,还有些是我自己推测的,也当不得真。”

  三皇子压根没听进去他最后一句话:“我倒觉得先生好像去过这些地方似的,不然就是写话本的都没这个本事将这些描绘得如此绘声绘色。对了,先生看的是哪些书?我也想看。”

  方长庚干笑一声:“曾经在翰林院的藏书阁匆匆看过几眼,一时也想不起来书名。”

  三皇子十分遗憾:“啊……”

  方长庚安慰了他几句,眼看时辰也到了,便告退后径直去了内阁。

  屁股下的椅子还没坐热,高渊又派人来找他了。

  方长庚心一塞,猜不出这老头找他什么事,只能跟着传话的人走。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真的有(?_?)今天真的有事(?_?)

  第137章 生病

  “听说皇上让你和郝翰办洋学堂?”高渊开门见山, 第一句话问的就是这个。

  那天皇帝的确这么跟他说的,可事实上这些日子来方长庚只是和郝翰交了个朋友,彼此更加熟悉, 学堂的事压根连影儿都还没见着。

  “不敢隐瞒大人,皇上确实提起过这事, 不过是让我协助郝先生,至今还未有明确的旨意,或许只是皇上一时的玩笑话。”方长庚干笑, 隐约能猜到高渊大概就是皇帝口中“冥顽不灵”的其中一员。

  高渊皱着眉, 当方长庚不存在似的看向屋里某一处, 十分不解地喃喃道:“皇上这是在想什么……”

  话毕, 收回视线又问方长庚:“这么说,你也主张学那什么英吉利文咯?哦对了, 我还听说, 你也会讲英吉利文?”

  方长庚额头冒汗, 这老头是打哪儿听说的?感情皇帝身边还有人呢。

  “是会一点儿, 自己看书学的, 不足挂齿, 呵呵。”他傻笑一阵,意图蒙混过关。

  高渊慢条斯理地开始扫衣袖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半天都没弄完,气得方长庚想上前替他好好掸掸。

  明摆着躲不过去,方长庚只好接着道:“依下官拙见,学英吉利文有利无弊, 实在是……找不出不学的理由……”

  高渊有点生气:“让洋人学我们的语言不就行了,难道我中华文化还不足以令他们折服?”

  方长庚差点笑出来,更多的是无奈。

  “大人说的不错,只是大人不也经常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英吉利文不是向西方示弱,正相反,是为了学以致用,将他们长于我们的技能都学过来,我们就不会处于被动的境地。试想若是洋人当着咱们的面说咱们坏话,咱们却没一个字能听懂,这才是最大的屈辱。依我看,大人也应该一起学,其实洋人的语言特别有意思,要不然我给您讲一个和英吉利文有关的趣事?”方长庚笑道。

  高渊头一回被一个年轻人当面讲道理,脸上有些挂不住,听到后面胡子都翘起来了:“胡闹!我怎么可能去学英吉利文!?你快走,把折子整理好了拿过来。”

  方长庚连忙点头,这两天说的话有点多,自己也有些受不了,解脱似的退了出去。

  立冬这天,京城的寒风开始凛冽起来,皇帝率百官到北郊六里外迎冬,回来后赏赐宫侍和百官冬衣,抚恤战死将士的遗亲,还给了一日假期。

  这段时间方长庚和郝翰走得很近,而且众好友都有家庭,就连沈霖也在一个月前完婚了,只有郝翰孤家寡人一个,方长庚便邀请他来自己家吃饺子。

  “饺子真是太好吃了!”郝翰竖起大拇指,看起来兴奋不已,口音一日既往地别扭。

  方长庚道:“过会儿让厨娘再包一屉让你带回去,这天气也不会坏,想吃了自己下锅煮。”

  “好好好!”郝翰一点儿也不客气,往嘴里一连塞了好几个,一边往外吐热气,“让我的朋友们也尝尝,这是我来大昭以后吃过最好吃的食物!”

  徐清猗和方芃觉得有趣,看着郝翰直笑。

  阿玖安静地坐在方长庚腿上,圆圆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落在郝翰的毛手上。

  方长庚自己还来不及吃,先把饺子在小碗里捣得碎碎的,让皮和肉馅混在一起,然后舀一小勺放到阿玖嘴边。

  阿玖不用方长庚说就自动张大嘴,腮帮子塞得鼓鼓的,用小乳牙一下一下用力地嚼,眼睛还是盯着郝翰的毛手。

  “你让他自己吃吧。”徐清猗压低声音。

  方长庚有点嫌弃:“到时候吃得乱七八糟的,不是添乱么。”

  他没有洁癖,只是小孩子不会用筷子,勺子也使得不稳,像阿玖喜欢抱着饺子啃,弄得小手油汪汪的,还揩得哪里都是,边吃边掉,他平时没见着还好,看见了就不能忍。

  徐清猗笑着说:“你就是不习惯——那你把阿玖给我,我来喂,你赶紧吃点儿。”

  方长庚见郝翰都快吃完了,才把阿玖交给大着肚子的徐清猗,埋头大口大口把快冷掉的饺子吃完了。

  郝翰摸着肚皮,满足地叹了口气,不留神撞上方芃她们好笑的目光,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看,我吃了那么多,晦之,你夫人和你妹妹会不会没吃饱?”

  方长庚哈哈大笑,徐清猗也满眼笑意:“这是我们自己家,哪里能饿着?郝先生多吃点儿我们才高兴。”

  郝翰连连点头:“是是!”

  这下就连几个小丫鬟也开始捂着嘴偷笑。

  眼看就要没话可说,方长庚便起了个头,开口问郝翰这么多年在京城的感受,于是郝翰立即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开始比较他的国家法国和大昭的区别。

  郝翰是法国人,只是会说英语,方长庚跟着他学了一阵子法语,现在能和郝翰用法语进行简单对话,算是意外之喜。

  说起来前几年京城里的欧洲人大多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等,并没有英国人,但自十年前英国派来使臣,昭武帝友好地接待了他们后,英国人就开始多起来,也不知是否冥冥之中有天意,还是昭武帝的远见,没多久就让皇子们学习英吉利文,其他的语言却没让他们学。

  至于为什么让郝翰当皇子的英吉利文老师,大概是因为郝翰不仅通英吉利文,还是个什么都懂的全才,兼性情深得昭武帝的心,就让他留在了身边。

  这些日子处下来,方长庚对郝翰的博学和绅士的风趣深有感触,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至于外国的风土人情,不管听多少遍还是津津有味。

  方芃在一旁更是目不转睛,不时地被郝翰逗笑,比平时开心了许多。

  方长庚一不小心看在眼里,心一紧,又觉得是自己大惊小怪了,犹疑地回过头看看郝翰,无论如何都觉得他的长相不应该符合当下女孩儿们的审美,即使看起来像四十五的郝翰实际年龄只有三十五,而且还没结婚。

  他忍不住又去看方芃的眼神,确定她眼里只有好奇和佩服,并没有钦慕之情,才松了一口气。

  郝翰发觉好友的视线,便停下来,询问地看着方长庚。

  “没事,你继续说。”方长庚忙摆摆手,恢复了正常。

  等郝翰提着一屉白胖胖的生饺子兴高采烈地离开后,方长庚和徐清猗便回了房间。

  “快歇一会儿。”方长庚让徐清猗躺到床上,坐在一边怜惜地把手轻轻放在徐清猗隆起的肚皮上,神情有些疑惑:“你觉不觉得,这回孩子在肚子里长得特别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